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9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中西结合录节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10 11:0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血压病
案1:典型重症高血压漏诊()案2:心脾两虚型高血压漏诊()
案3:高血压漏诊()案4:高血压漏诊()
案5:高血压漏诊()案6:原发性高血压首次发现()
案7:心脾两虚型高血压()案8:脾虚型高血压()
案9:高血压无脉()案10:不典型的高血压危象()
案11:典型高血压危象()案12:轻症高血压突然出现危象()
案13:高血压出现心衰才就诊()案14:忌讳高血压的患者()
案15:精神放松高血压自愈()案16:遭家庭变故低血压变高血压()
案17:精神紧张低血压变高血压()案18:新近发现的高血压()
案19:高血压头面攻疼()案20:高血压头痛()
案21:高血压牙痛()案22:产后高血压失治()
案23:产后高血压()案24:高血压头眩()
案25:复杂高血压()案26:阴虚气滞型高血压()
案27:中气虚型高血压()案28:高血压危象住院治疗后病危()
案29:身体瘦弱而血压很高()案30:长寿的高血压患者()
案31:高血压脑缺血()案32:高血压伴月经过多()
案33:高年高血压突然倒地()案34:过劳致高血压()
案35:心脾两虚型高血压()案36:肝肾阴虚型高血压()
案37:中药缓解高血压头痛()案38:高血压头痛并心衰()
案39:心气虚型高血压()案40:临界高血压发生危象()
案41:心脾两虚型高血压()案42:高血压腰腿痛()
案43:高血压胀满()案44:要求服中药调理高血压()
案45:高血压发作性头晕()案46:顽固产后高血压()
案47:心脾两虚型高血压()案48:高血压心悸并中气不足()
案49:高血压头晕()案50:高血压头痛()
案51:中药缓解高血压()案52:高血压腿疼()
案53:体质性低血()
【一定要重视高血压】
中医没有血压概念。西医认为: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显然,高血压是“证”或“症”而不是“病”,它只是对体循环动力状态的不完整的病理生理诊断。
不过,由于循环无所不至,又是高等动物生命活动中最活跃的系统,它的动力状态异常,必然影响深刻而广泛。所以,对血压升高这个症,应予足够的重视。
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前几位病种是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癌瘤、糖尿病等。多数心脑血管病是高血压病的后果,部分糖尿病和高血压相关,于是,高血压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第一大病。
防治高血压必须动员全社会努力,单靠医生或医学界不可能取得理想结果。但是,医生应该走在前面。他们对此病的病理生理学、医学社会学和卫生经济学等各方面的理解都应该比公众更深刻。
据笔者所知,医界的现状不大令人满意。
比如,1999年《实用内科学》第10版还认为,我国的高血压发病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说明医界对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现状不够知情。近来的报告证明,高血压的发病率在我国多数地区35岁以上的人群中都超过30%,即已经超过了多数欧美国家。笔者曾经在英国城乡行医近2年,又长期在我国基层行医。感性认识是:目前我国高血压发病率远远高于英国。我国的心脑血管病——特别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尤其高。
所以,先强调以下几点。
一是呼吁一切临床大夫重视高血压。
二是医家一定要重视血压计。
三是中西医都有必要掌握脉诊在诊断高血压方面的意义。
为什么重视高血压,无须重复了。谨再次提醒一切同行:无论您是什么专科专家,也无论您的地位和声望多么高,都要随时想到高血压。绝大多数患者首先找基层医生就诊,基层同行更要重视高血压。
为什么要重视血压计呢?
因为这一构造简单、操作方便、极其经济的工具是诊断高血压的唯一可靠手段。X光、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CT、磁共振、纤维内窥镜、放射示踪、血液生化和其他一切复杂检查、化验,即一切高新尖因而昂贵的辅助诊断手段,都无助于高血压诊断。足以确诊或完全排除高血压的仪器,只有血压计。
许多病人自己备有血压计,他们和亲属会测血压。如果不少医生忽略这一手段,甚至不会测血压,就是当代医学界的耻辱。
为什么要掌握脉诊对高血压的诊断意义呢?因为:
①诊脉最简便易行,医生不应该忽视这一举手之劳的诊法。
②脉诊确实对诊断高血压有重要意义。
③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中医更应该深研脉诊对高血压的诊断意义。
关于脉诊对高血压的诊断意义请看下附有关病案。
【高血压发病要点】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者占90%以上。
继发者,指血压异常增高只是其他已知疾病的一个症状。
原发者,也不是单一病因所致。教科书上说,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大约有:精神因素(即恼怒、紧张、忧愁、思虑、恐惧等恶性精神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因素、遗传因素、摄钠过多因素、高胰岛素因素等。
其实,嗜盐也基本上属于遗传或体质因素,肾素和高胰岛素因素则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所以,上述因素基本上是精神因素和遗传因素两类。
笔者以为,高血压主要是一种社会、遗传和心理疾病。近20年来,我国高血压发病率上升速度,大体和社会发展速度平行,足以说明这一点。利益驱动的市场经济引发各种矛盾;知识爆炸和高科技导致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伴随生活水平提高出现的普遍不良行为(生活无规律、嗜烟、嗜酒、吃喝风、过度营养、体力活动迅速减少),是我国高血压高发的主要原因。
那么,高血压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在交代循环生理、病理时已经说过,影响血压的因素有:心脏收缩力、小动脉紧张程度(即周围阻力)、血管顺应性、血液容量、血管容量和血流变因素。
但须知,生理情况下,上述因素对血压的影响就不是平行的。对高血压来说,上述因素的重要性更不是平行的。无论原发者还是继发者,高血压发病的核心环节都是小动脉阻力增加(主动脉缩窄是例外,但极其少见)。
简言之,血压异常升高是因为小动脉阻力增加时,为了尽量保证血液供应,心脏收缩力不得不增加的结果。
血管顺应性,主要指大动脉的弹性。这个因素,主要影响脉压。大动脉弹性不好,脉压增大。
血液容量异常增大和血液粘稠,也可以导致某种程度的血压升高,但不是必然的,也不会导致血压很高。
血管容量一般只在病理情况下起作用,而且主要是导致血压过低,即休克,故与高血压相关性很小。
什么原因导致小动脉收缩因而阻力增加呢?
继发性高血压各有特定的原因,但是,导致高血压的关键环节也是小动脉阻力增加。不同疾病的具体病理从略。
在原发性高血压中,导致小动脉阻力增加的始动因素,主要是恶性精神刺激,特别是恼怒和精神紧张。有明显高血压遗传倾向的人,小动脉阻力基础较高而且更容易因为恶性精神刺激进一步增高。
所以,可以一言以蔽之: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始动因素就是恶性精神刺激。
据笔者的经验,长期恶性精神刺激,可以使任何人发生高血压。
大动脉弹性不好,是动脉硬化的结果。下面顺便说一下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两种病,但二者常常同时存在、互相加重。
动脉硬化是怎么回事呢?
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这是衰老的表现之一,不一定视为病态。
目前重视的动脉硬化叫动脉粥样硬化,是脂代谢异常的结果。
由于当代人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体力劳动减少,常常出现过度营养,即肥胖。肥胖本身就容易出现动脉硬化。如果再常进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更容易导致粥样硬化。不过,粥样硬化还与遗传因素、烟酒过度、恶性精神刺激有关,所以,它和高血压常常并存,成为当代流行病就不是偶然的了。
近几十年来,传统上以谷物为主食的东方人,特别是日本人和中国人,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发病率高于西方人。目前,20多岁的中国人发生动脉硬化的已经不是很少见。二战结束之初,还极少见。那时,英美人出现动脉硬化的平均年龄比中国人要早差不多15岁。看来,国人的体质对“现代化”还不是很适应。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往往需要同时防治。
【高血压为什么可怕】
故乡的群众有一句话,足以说明高血压之可怕。
他们说:高血压是风瘫底儿。
风瘫者,脑意外所致的瘫痪也。底儿者,基础也。
确实,虽然不是高血压必然发生脑意外,绝大多数脑意外却因为高血压发生。
脑意外者,脑血管意外之简称也。比较标准的说法叫:急性脑血管病。
血管意外——破裂出血、梗塞、栓塞、严重痉挛——可以发生在人体的任何器官和组织。只是,大脑内的血管比较薄弱,脑血管周围的支撑组织(即脑)松软脆弱,更容易发生意外,而大脑是人体的中枢,这里发生血管意外,后果更严重而已。
高血压之可怕还不止于此,长期高血压必然导致以下四种恶果。
一是高血压迫使心脏不得不长期努力收缩,因而导致心脏(左心室为主)肥厚。这已经是病态。然而,肥厚的心脏迟早不足以对抗周围循环阻力——即大循环的高血压——因而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这是极危重的情况。好在这种情况抢救、治疗得当,可以长时期缓解。问题是,心脏过度肥厚收缩力反而会减弱,于是出现慢性左心衰竭或全心衰竭。更有甚者,过度肥厚的心脏本身往往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结果就出现类似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长此以往,会导致心肌硬化,于是无可救药。
二是高血压会导致血管意外。其中血管破裂多同时有动脉硬化因素,即脆弱的血管被憋破了。血栓形成多有动脉硬化因素,但是,单纯动脉硬化极少形成血栓。换言之,血栓形成患者绝大多数是老高血压病人,而且是高血压突然加重诱发的。小动脉严重痉挛如果是全身性的,就是高血压危象。如果以脑内血管为主,就是高血压脑病。严重的高血压脑病,除了大脑供血不足以外,还常有脑水肿。
血管意外可以发生在任何系统和器官。心肌梗死,就是发生在心脏上的血管意外。
即便不出现血管意外,长期高血压也必然导致某些脏器供血不足。比如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头晕很难完全缓解,就是大脑供血不足很难完全纠正的缘故。
三是长期高血压会危及肾脏。这是由于肾小球大半由血管构成,其中大半又是小动脉。高血压发病的核心环节既然是小动脉痉挛因而阻力增加,肾脏就很难不受损害。实际上,肾脏还是导致小动脉痉挛的重要中间环节。详说从略。
四是高血压会加速、加剧动脉硬化。详说从略。
总之,由于血液循环无所不至,高血压除了首先增加心脏负担之外,必然导致循环不良,即全身供血不足。冠心病、脑意外和高血压造成的肾脏损害等,不过是急性危重情况或重灾区表现。
【西医治疗高血压要点】
和治疗其他疾病一样,治疗高血压最好也治根儿,即除去病因。然而,即便是继发性高血压,多数也很难除根儿。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主要是精神和遗传因素,就更难除根儿。所以,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至今大体还只能治标。消除引起心理问题的社会原因、恰当的心理治疗和患者的恰当摄生才是治本。
西医如何治疗呢?
西医认为,调控血压的因素有心脏收缩力、小动脉紧张程度(即周围阻力)、血管顺应性、血液容量、血管容量和血流变五个方面。治疗自然针对这五个环节。主要有:
①镇静药缓解精神紧张。
②扩张血管药物——目前种类最多、使用最广。
③脱水或利尿药减少血容量(多半个世纪以前有放血疗法,显然不是好办法)。
④改善血流变状态的药物。
⑤可能软化血管的药物。
总之,治疗高血压的要点就是要坚持服服用上述药物。
多数患者或常说的缓进型高血压,要长期坚持服药。急进型高血压、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等紧急状态时,治疗要点也是要迅速控制血压。
过去曾经有过睡眠疗法等,近来也有过据说疗效很好的其他非药物疗法。然而,值得而且能够推广、实际上也应用最广的,还是疗效可靠而且经济简便的药物。
【推荐首选复方利血平】
坚持服什么药呢?
由于高血压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疗法是否简便经济,因而能否坚持治疗就很重要。中药、特别是煎剂,很难长期坚持服用,所以,一般要坚持服西药。单用西药效果不好,或病人要求服中药时,再考虑中西医结合治疗。
坚持服用什么西药呢?
近年发明了很多降压西药,见于药物手册的有上百种,目前常用的有几十种。医生和病人常常觉得眼花缭乱,不知道用什么好。不少人认为新发明的药物应该疗效更好。实际上并非如此。下面简单说一下笔者的看法。
上文提及,西医治疗高血压通过五个环节。
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扩张小动脉。
目前最常见的降压药物也以能够扩张小动脉者最多。
扩张小动脉的机理大致有:①镇静中枢以抑制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分泌;②阻断交感神经兴奋的神经递质作用;③拮抗钙离子;④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⑤温和地直接扩张周围血管。
利血平几乎具备上述全部作用。如果再和其他药物组成复方,更能作用于导致高血压的五个环节控制血压。特别是该药使用的历史最久,已经证明它不但疗效可靠,而且没有严重的副作用。加之此药是最经济而且供应最充足的此类西药。所以,笔者首先向病人和医生推荐复方利血平——又称复方降压片。
1956年左右,利血平从一种印度民间草药蛇根中提炼出来,是最早发明的有可靠效果的降压药物。单用此药既可扩张小动脉,也有镇静作用,至今仍然是比较好的药物。当然,它也有不足,读者可从药物手册中查到。据笔者经验,单方利血平也极少见严重副作用。
复方利血平,是在加强降压作用的同时减少副作用。药物书上说它适用于早中期高血压。其实,所有高血压初次发现时,都应该首选此药。老高血压患者也不要轻易放弃此药。
何以如此呢?
如上所说,影响血压的因素有:心脏收缩力、周围阻力(即小动脉紧张程度)血液容量、血管容量和血管顺应性。
复方利血平几乎可以通过所有上述影响血压的因素降低血压。
目前市场上的复方利血平组方大体如下:
利血平、双氢克尿塞、异丙嗪、硫酸双肼屈嗪、泛酸钙、三硅酸镁、氯化钾、维生素B6、维生素B1等。
显然,此药中的利血平、硫酸双肼屈嗪重点扩张小动脉;双氢克尿塞重点减少血容量;异丙嗪和利血平重点解除精神紧张,因而在缓解小动脉痉挛的同时缓解心脏过度收缩。总之,这是一个照顾很周到的复方。
另一个复方“降压0号”或“北京降压0号”方义和复方降压片差不多,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习惯选用。
还有其他类似复方制剂,都不如复方利血平供应充足。在肯定其他制剂优于复方利血平之前,医家最好有公认的首选药。
再次强调,在高血压形成机理当中,有关因素不是平行的。形成高血压的核心环节是小动脉过度紧张,此外都不是造成高血压的关键环节。
导致小动脉过度紧张的始动因素,最多见的是恶性精神刺激、特别是精神紧张和郁怒。
控制高血压应该首先解除小动脉痉挛,并最好同时解除精神紧张。
利血平、特别是复方利血平恰好重点从这两个环节上缓解高血压,所以,它应该作为首选药。
【比较好的西药配伍】
复方利血平虽然可以作为首选药,而且已经是一个复方,但是,比较复杂、严重或顽固的高血压,单用复方利血平疗效不满意。针对不同情况,笔者常用的西药配伍如下。
1.有冠心病者配伍心痛定、尼群地平等,即加用扩张全身小动脉又重点扩张冠脉的药物。
2.有较明显大脑供血不足者配伍尼莫地平等。即加用扩张全身小动脉又重点扩张脑动脉的药物。大脑供血明显不足,除脑意外倾向之外,以较严重而且顽固的头晕、头痛为主要表现。
3.血压很高或很顽固但没有危象或脑病时,用两种以上的降压药再配伍双氢双氢克尿塞等。注意!初服利尿剂量(25~50mg)的双氢克尿塞降压效果常很迅速而明显,久服作用减弱还会导致低血钠和低血钾。所以,不宜也不必长期使用利尿剂量的双氢克尿塞。复方利血平中双氢克尿塞含量很小,故可以长期使用。
4.有危象或脑病出现时,必须加用甘露醇、速尿、氯丙嗪、硫酸镁等。用甘露醇和速尿,是因为脱水和强利尿药可以在迅速降压的同时降低颅压。
5.有心衰时配伍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血压达静(双肼屈嗪)等,因为此类药可以同时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减轻心脏负荷。但须牢记,控制高心病心衰——特别是急性心衰,首先是减轻心脏负荷——即从速把过高的血压降下来。为达此目的,以使用双氢克尿塞或速尿为主。
6.多选几种降压药物,用比较小的剂量,比只用一两种而用大剂量疗效更好而且副作用小。不过,长期服用时也不必超过3种。
7.有动脉硬化者配伍有关药物。其中水杨酸钠很经济,用量小,使用方便,副作用少,每个患者都可以使用。此外还有多种药物供选择。笔者以为,还是脉通丸(又名复方亚油酸丸)照顾周到。
8.有的医生主张最好交替使用降压药物,即使用时间长了换一换。此种看法不够全面。
降压药药理不尽相同,从理论上讲此说有理。实际上容易造成混乱。一是频繁更换会使病人无所适从;二是医生常常不便观察换用药物的效果。故凡是正在使用的药物疗效稳定最好不换,若换就要严密观察一段时间以确认疗效不比此前差。
还需注意!恰当配伍固然比较好,但关键还是把血压降到安全水平。降不到安全水平,随时都可能出现危急情况。这个水平因人而异,不过,能降到临界水平或正常范围而没有不良反应最好。若上述配伍不能达到此目的,就需要使用其他配伍或加服中药。
又,对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要告诉他轻重主次。即让他知道什么是降压的,什么是辅助的。笔者多次见过有的老高血压患者,只服丹参片、脉通丸、PAS、阿司匹林肠溶片、地巴唑等没有降压作用,或只有温和的降压作用的辅助药,而停用主要降压药,因而血压仍然很高,就是因为他们不清楚药物的轻重主次。 
【为什么高血压很难除根儿】 
如上所说,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是遗传和精神因素。
遗传体质很难改变。
精神紧张等各种恶性精神刺激能否避免呢?
据笔者的经验,长时期精神过度紧张,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出现高血压。避免精神紧张,肯定能大大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但是,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到完全避免恶性精神刺激。也许少数社会群体(比如虔诚的僧侣)可以如此,多数社会群体则难免精神纷扰。
这是由于,在很大程度上,人生的意义在于有喜怒哀乐,即人生不能没有感情。但有情有性又总是控制适度,一般人做不到。特别是在当代这个提倡竞争的社会中,许多人的人生乐趣在于追求精神刺激。还有不少人为了谋生、上进或完成人生的基本任务,免不了过多恶性精神刺激或情志过度,所以,高血压的病因在理论上就不可能完全消除。
【中药治疗高血压要点】
用中药治疗高血压(暂不考虑非药物疗法),总起来还是要辨证论治。但是,根据笔者的经验或理解,中药治疗可以分为辨病遣药和辨证立法两方面。
所谓辨病遣药,指川芎、牛膝、茯苓、钩藤、香附、芍药等可用于一切高血压。这些药物没有明显的寒热和峻烈的补泻作用,不会因为误用出现严重偏差,而且它们有安神、活血(暗含扩张血管)或利尿作用,因而自西医看也可以降低血压。至于曾经上市而且广泛使用过的降压灵,是从中国的蛇根中提炼出来的。虽然它曾经西化,再改为中用亦无不可,只是不如西化节约资源。
所谓辨证立法,就是在传统理论中参入血压这个因素辨证施治。不过,笔者所见的高血压证型与许多同行熟知的很不相同。请参看下附病例。
2
 楼主| 发表于 2009-2-10 11:11:17 | 只看该作者

医学中西结合录节选

按:楼上是赵洪钧新作《医学中西结合录》中的一节的一部分。下面继续。
3
 楼主| 发表于 2009-2-10 11:12:45 | 只看该作者

医学中西结合录节选

【病案举例】
案1:典型重症高血压漏诊
温某,男,51岁,威县西街人,1992年5月10日初诊。
自述因为生气,后头部攻痛月余。还有颈后大筋攻胀,视物不清。体型略瘦,神躁。脉象弦急而硬,舌象大体正常。血压260/140mmHg。
这是一例典型的重症高血压,肯定不会是患病不久。但患者说没有高血压病史。最近他多次在城内找比较有名的医生诊治,居然没有发现高血压,真是不可思议!患者不但有典型临床表现,而且有典型的脉象。略知高血压的典型脉象,这样的病人是绝不会漏诊的。但是,我还是没有想到血压这么高。幸好,患者没有出现高血压危象——多数患者不到这么高就出现危象了。
西医辨病:三期高血压。
中医辨证:肝阳上亢。
治疗:单纯看血压这么高,应该按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抢救了。但患者尚无危象出现,而且从未用过降压药,先使用常用降压药即可。我的习惯是先用复方降压片1片日3次,心痛定片10mg日3次,其他辅助药物如PAS、脉通丸、五福心脑康等任选一种即可。
患者不愿意服中药,故没有开中药。
5月18日再诊:自觉症状缓解大半。但脉象、血压没有变化。于是加用中药煎剂如下。
川芎15g、怀牛膝15g、白芍20g、钩藤20g、菊花15g、红花15g、桃仁12g、龙胆草10g、茯苓15g、葛根15g、汉防己12g、车前子12g、木香5g。常规水煎日一付。
中药方义从辨证来,不必详说。只说几味药。
川芎是我对每一位高血压患者都用的。古今名医,比如李时珍、张锡纯等对此药有所顾忌。但我相信它应该是治疗高血压的首选中药。理由见“中药心得”。
牛膝也是几乎每一位患者必用的,这是继承了张锡纯先生的经验。
按传统理论,葛根升阳,不宜使用。为什么还要用呢?其实,升阳不等于升血压。仲景用它治疗项背强几几——接近颈强。现代研究证实,此药可以改善脑血供应并有温和的降压作用(见于《中药学》教材)。所以我也常用于有颈强的高血压。又,此药很平和,性微凉,用于这个病人尤无不妥。
服上方三剂之后,患者大睡三小时。醒来之后,自觉症状消失。脉象弦硬大减,血压210/120mmHg。舌尖红,苔黄。上方加黄连5g再服三剂。
5月22日三诊:血压190/110mmHg,脉象大好,无何不适。于是停用中药,嘱咐患者一定要坚持服西药。患者再没有就诊,不知结果如何。
顺便介绍一点关于高血压脉诊的心得。
上面这个病人有典型的高血压脉象——弦急而硬。此外,凡见脉象洪大弦急——高血压直接表现在寸口脉上,即可诊为高血压。诊脉经验不多的人大概也能从这种脉象想到高血压——只要他肯费举手之劳,而不是一味想给病人做CT等花大钱的检查。
还有一种典型的脉象,是脉沉甚至沉细,轻取不见,但是越是重取越有力。如果不耐心重取,就会诊为虚寒脉,漏掉高血压。
此外,六脉平和者也可能患有高血压。所以,凡是年过四十,或虽然年轻却有疑似高血压表现者,一律要测血压。
更应该注意的是,有的病人脉象微细,似有似无,也可患有高血压。这样的病人最容易漏诊。
还有六脉皆无的高血压患者,见后附病案9。
总之,诊脉可以肯定有高血压,但不能排除高血压。而且,血压到底多么高,还是要靠血压计测量。
总之,要珍视血压计这个很简便经济的工具。脉诊经验不足者,更要重视它。除血压计之外,一切高新尖、花钱多的检查化验手段都不能诊断或排除高血压。希望一切临床大夫都要重视血压计。测血压也是举手之劳,万勿轻视。
再结合这个病人说一下典型的高血压头痛。
这个病人有攻头、攻颈后大筋、视物不清。三者都是高血压所致。特别是前两者,是高血压的典型表现。教科书上说,典型的高血压头痛是后头痛。但是,对各种长期头痛的病人都要想到高血压。如果有“攻颈后大筋”——类似于“颈强”(有的教科书上称为“颈部板硬”)——患者感到似乎有两根棍子在颈后撑着,就是很典型的高血压表现。需注意的是,有些低血压的病人也可以有类似症状,但是比较轻。究其原因,应该都是大脑供血不足。
附1:12年后患者的儿子就诊
温庆永,男,40岁,威县西街人,2006年10月21日初诊。
近二三年反复发作头脑不清爽、精力不好,近一个月来加重。曾经诊为神经衰弱,多次服用安神宝、健脑安神等无明显效果。体型中等,神情倦怠。饮食、睡眠、二便均好。脉象沉滑有力,舌象正常。血压160/96mmHg。此前从来没有发现高血压。问他父母有无高血压患者。他说自己是桂兰的儿子,是母亲命他前来就诊的。原来,病情缓解后,桂兰没有遵嘱坚持治疗。不但如此,他还是一个工作狂,经常每天工作18~20小时。结果,1993年因严重脑血管破裂抢救数小时无效死亡。桂兰是个白铁匠,小有积蓄。可惜,他患高血压以至死亡都是心疲力竭挣钱的结果。庆永的母亲很后悔,深恐儿子像父亲一样,命他前来就诊。
处理如下:
川芎10g、怀牛膝15g、当归6g、白芍15g、菊花20g、钩藤20g、茯苓10g、五味子10g、陈皮10g、桂枝15g、三仙各10g、甘草4g。常规水煎日一付。
复方利血平1片日3次;心痛定片10mg日3次;脉通丸1粒日3次。
按:庆永的病情相当轻,但显然不是最近才有血压高。他的不适也完全应该用高血压解释。他没有接父亲的班,却忙于做生意,自称压力大因而紧张。这样的年龄出现高血压,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10月29日再诊:自觉大好,一般情况好。脉舌象大体正常。血压142/90mmHg。仍守上方。嘱3日后即可停用中药煎剂,但西药要坚持服用。特别是紧张、劳累或心情不好时更要按医嘱服用。今后,凡有明显不适,首先注意是否血压升高。
2007年4月6日再诊:两天前,患者经营的造纸材料厂失火,损失过半。因而自觉头痛、头晕、精力不支就诊。自称上年就诊后,坚持服西药各日一次,一直自觉很好。失火时他刚从外地赶回,面对大火,自我安慰,还是难免焦虑和紧张。察其神情憔悴,血压136/86mmHg。脉象弦滑,舌可。嘱继续服用原方西药。中药煎剂加柴胡。另加逍遥丸6g日3次,天王补心丸9g日3次。  
附2:15年后患者的孙子就诊
温敬雨,男,19岁,威县西街人,2007年8月20日他的父亲(即庆永)带他初诊。
上年6月发现肺结核,经西医治疗(曾在省胸科医院住院)近愈。仍有体瘦、食少、多汗。近来因感冒,咳嗽、吐痰、咽部不适一周不好,很恐惧。盖刚刚经多方证明,结核病已愈,不再传染,复学一个月,若咳嗽日久不愈,他人会以为其结核复发,不得不再次休学。今后可能会永远失去上学机会。面色黄白,身体消瘦,精神倦怠。脉弱,舌大红。5天前照胸片无结核复发表现。处理如下:
党参12黄芪15当归10白芍15川芎8熟地15桂枝25陈皮15茯苓10半夏10五味子10三仙各10生甘草5。常规水煎日一付。
金匱肾气丸9克日2次
补中益气丸9克日2次
服上方10日,食少、多汗、咳嗽、吐痰均大好。体重增加3kg。面色、精神如常。9月24日在省胸科医院照胸片,见右肺中上段散在条索状阴影——无结核活动。次日,他的祖母带他就诊,对我给他家祖孙三代看病深表感谢且希望孙子继续服一段中药。又称凡有疑难重病一切仰仗。
按:单用西药1年多,一般情况还是不很好,故结核病最好中西医结合治疗。该患者若开始即同时服中药,可保2月左右一切大好。详见“结核病”。
又,医生对患者的家庭、生活、性格以及社会关系等了解愈多,越有助于诊断治疗。比如,该患者的父母离了婚,父亲再婚,他跟着祖母生活,就是他的祖母单独来为他取药时才知道的。这一心理环境,对他的病不利。故欲提高国民卫生保健水平,要从提高基层医生基本功做起,因为他们很容易了解患者的有关情况。可惜,目前遍地是“走穴”的“专家”和铺天盖地的各种广告。基层医生的训练却无人抓。
案2:心脾两虚型高血压漏诊
不要以为只有基层医生会漏诊高血压,有的病人跑了好几个省、(市)地甚至首都的大医院,还是漏诊了。而患者的病就是高血压——没有别的病。这样的经验有多次,下面介绍比较典型的一例。
本宗孙媳,34岁,2005年12月23日初诊。
患者在石家庄做服装生意。她不是大老板,每天出摊儿,虽酷暑严寒,出摊儿12小时以上,中间不休息。雇用了两个人,还是自己经营为主。收摊之后,还要做饭、洗涮等。加之生意上的竞争,必然思虑、紧张。这样长期心疲力竭,自中医看,很容易导致心脾两虚(心疲力竭就是此意)。从西医看,容易发生中枢神经调节紊乱。最常见的是,各种神经官能症和高血压。
她一直在外做生意,没有找我看过病。这次病了一个多月,花费三四千元,越治越重。打电话到老家,想回去看,才知道我刚回到石市小住。
介绍上述情况的意思是:医生一定要了解患者的生活、工作、经历、目前心理状态等情况。内伤病尤其如此。
扫描一般情况:营养、发育、神志、气色、动作等无大异常,只是眼周发暗,提示睡眠、休息不足。
问诊很不顺利。按说是自家人,叙述病史不应该紧张。她很精明而且就诊前有准备,更应该说得有条理。但是,说了几分钟,不得要领。经过仔细询问,病史要点如下。
①母亲是高血压患者。
②本人上年2月发现高血压,一般每天服用一次复方利血平和心痛定各一片。但此次病重后,反而停了。
③中秋节前后曾经因为高血压输液一周。早在那之前,就有头痛、失眠、乏力和食欲不佳。
④11月20日首次病重。主要是突然发冷、心慌、头痛加重、极其乏力,颇感不支。冷感从足部往上发展,直到心里。摊位邻近公认河北最大、最好的医院,立即去看专家。专家说:天冷了,怕冷不是病。做了心电图等检查,没有异常,却开了价值七、八百元的“新药”,说是治心脏的。因为新药很贵,患者认为肯定比利血平等好,就停用了老药。三天后,再次病重。到附近诊所看,发现血压170/120mmHg。诊所的医生说输液能治高血压。连续输了18天,精神越来越差,终日不愿意起床,连饭也懒得吃,而且仍然有时发冷。心慌,头痛、乏力、睡眠不好等则一直无改善。患者一向食欲很好,发病前约1月,食欲锐减,但一直可以强食。六脉浮取不见,中取滑弱略数,重取似无。舌前半略暗红,苔薄黄略粗。血压150/110mmHg。
看来并不复杂。
西医诊断:第二期高血压;可疑曾经出现轻度高血压危象。
中医诊断:心脾两虚兼肾阳虚。
处理如下:
①告知病因和注意事项。同时强调,高血压不会一劳永逸,但不要害怕。
②停用现服药物,重新用复方利血平片1片和心痛定10mg日3次。
③人参归脾丸9g日3次。
④煎剂如下方:党参10g、黄芪15g、茯苓15g、白术5g、苍术5g、五味子10g、川芎10g、怀牛膝15g、当归10g、桂枝20g、附子10g、远志10g、生枣仁15g、陈皮10g、厚朴5g、甘草5g、生姜15g。常规水煎日一付。
服用上方3日即感大好,因为劳累略有反复。继续服用10天诸症悉退。
再说一下前医的诊治。
①专家竟然那样说,不可思议。西医专家漏诊高血压,是耻辱。这样的专家太多了。
②诊所的大夫靠输液治高血压,完全为了赚钱。输液不是不能控制高血压,但除非是危象或脑病,不是输液的适应症。高血压常常终生不愈,显然不能天天输液。他显然也不知道如何输液处理危象和脑病。
③突然加重时,应该是较轻的高血压危象。
④停用口服降压西药,完全错误。患者不懂,医生难道也不懂!
⑤他们都不知道中医如何看此病。
⑥患者说不清病史,是因为医生一直在误导。
又,患者有头痛、恶寒等,若一开始去看的是中医专家,可否看作外感呢?如果不详细问病史,很可能。不过,脉象明显属虚,即便按外感治,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再造散,效果应该比较好。试看拙拟之方,和再造散区别不大。这就是辨证施治的长处——不辨内伤外感有时也可以。
按:凡心脾两虚型高血压,单用西药效果不好。血压下降了,病人可能更难受,故最好同时使用中药。
案3:高血压漏诊
李某,女,65岁,威县东郭庄人,2000年7月22日初诊。
近10日乏力、走路不稳且记忆力很差。走路不稳主要是不能控制的突然快走且容易跌倒,故不敢活动。在他处服西药无效。体型中等,神躁。饮食可,大便可,小便频数。曾经血压不稳,已经一年未服降压药。脉弦滑有力,舌淡苔白多裂。血压200/90mmHg。
处理如下:
川芎10g、怀牛膝15g、菊花15g、黄芩10g、龙胆草3g、丹参10g、丹皮8g、茯苓10g、黄芪10g、陈皮10g、三仙各10g、生甘草4g。常规水煎日一付。
复方降压片1片日3次;尼莫地平片10mg日3次;脉通丸1粒日3次。
7月28日再诊:自觉好转,走路略感乏力,就诊时可以自己上下三轮车。脉仍有弦象,舌略如前。血压180/80mHg。仍守上方。
按:如此之大的脉压,是较重的动脉硬化所致。这时可以随时出现意外。共济失调应该是小脑供血不足的表现而不是震颤麻痹,故二诊时明显缓解。曾经有高血压,却停药很久,病情必然加重。前医必然没有按高血压处理。
案4:高血压漏诊
孙某,男,74岁,威县张王目村人,2003年2月21日初诊。
  患者年高且病重,请出诊。症状主要是反复多睡、不食约两个月,多方治疗不效。他医亦无明确诊断。体型略丰,神志清楚,面色苍白。脉弦细,舌象大体正常。血压200/110mmHg。耐心询问病史得知,因为生气发病。此前患者有很轻的高血压,前医根本没有想到此病。
处理如下:
  川芎10g、怀牛膝15g、菊花10g、当归10g、白芍15g、柴胡5g、薄荷4g、五味子10g、钩藤20g、陈皮10g、川朴8g、茯苓10g、三仙各10g、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付。
  逍遥丸6g日3次;复方降压片1片日3次;输液:培他啶盐水500ml,10%葡萄糖500ml,10%氯化钾10ml,刺五加注射液20ml×3支。
2月22日家属来诉:病情好转。
2月24日家属来诉:病情大好。血压150/100mmHg。停止输液,继续服用中药5付。注意停用中药后坚持服用降压西药。  
案5:高血压漏诊
李某,男,45岁,威县吴王目村人,2002年6月26日初诊。
患病半年多,在县医院多次检查化验无异常。现在以口内苦酸、胸闷为主,其余无大不适。服西药多种无效。饮食、睡眠、二便可,体力可。脉沉滑有力,舌暗红苔略粗厚。血压170/120mmHg。
显然是高血压漏诊了。
处理如下:
柴胡5g、黄芩8g、龙胆草4g、连翘8g、香附8g、川芎10g、怀牛膝15g、茯苓10g、白芍15g、三仙各10g、枳实8g。常规水煎日一付。
龙胆泻肝丸6g日2次;复方降压片1片日3次;左金散(黄连6份吴茱萸1份)2g,日2次。
7月1日再诊:症状基本消失,脉转柔和,血压160/110mmHg。处理如前。
案6:原发性高血压首次发现
张某,男,65岁,威县张王目村人,2000年6月3日初诊。
自述头痛约一年,时轻时重,以两太阳穴和前头痛为主,同时有面部沉重。曾经多次服药无效,亦不知何病。体型适中,精神气色无异常。舌象大体正常,脉象弦滑有力。血压175/100mmHg。
辨病:原发第一期高血压。
辨证:肝阳上亢。
治疗:
菊花15g、川芎10g、怀牛膝15g、钩藤15g、白芍15g、丹参10g、龙胆草8g、黄芩10g、栀子5g、茯苓10g、泽泻5g、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付。
复方降压片1片日2次;心痛定片10mg日2次。
6月7日二诊:头痛大减,脉象柔和,两太阳穴仍感不适,头目不清。血压130/90mmHg。嘱中药继续服四剂即可停用,但西药不可完全停用并经常检查血压。
按:头痛一年,没有发现高血压,说明前医忽略此病。此案单用西药降压效果也应该比较好。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缓解症状见效更快。在高血压症状中,最难缓解的是头晕——因各人表达不同,患者可以说头脑不清、头昏、头沉、头懵等——高血压持续越久,头晕越难完全缓解。
案7:心脾两虚型高血压
本村村民赵某,首次发现高血压时26岁。那是1988年,他的妻子患先兆子痫,病情较重。没想到妻子还没有躺倒,他却心慌体颤,不能下床了,只好同时照顾他。见他瘫软在床,面色发黄,开始以为是恐惧所致。查其脉象大数而芤,血压190/110mmHg。看来不仅仅是一时恐惧。
显然,这是心脾两虚型的高血压。此前不知道他是否有高血压,但此后血压一直不正常。每遇较重的精神刺激,就出现上述情况。这时增加西药用量,血压可以降低,但心慌无力更重。加服二三剂人参归脾汤,才能好转。于是嘱咐他在坚持服用降压西药的同时,自备人参归脾丸、天王补心丸间断服用。
2001年3月27日就诊记录如下:
老高血压,好心悸。此次以头晕、心悸、眼花为主。脉滑弱,舌淡苔白。血压154/100mmHg。嘱降压西药和人参归脾丸(9g日3次)继续服用。同时服下方:
党参10g、黄芪15g、川芎10g、怀牛膝15g、麦冬8g、五味子10g、当归10g、白芍12g、桂枝12g、陈皮10g、三仙各10g、生甘草6g。常规水煎日一付。
4月3日就诊:病大减。脉象大体正常。血压130/86mmHg。上方加附子8g。
2007年4月9日附记:近6年来,患者没有出现上述情况。
案8:脾虚型高血压
高某,女,45岁,威县城内人,2000年6月25日初诊。
发现高血压二三年,未坚持服降压西药。近数月反复头皮胀、头懵、乏力、多困、不欲食。体型中等,面色黧黑,脉舌象大体正常。血压150/110mmHg。嘱坚持服降压西药并服下述成药:
  人参归脾丸9g日2次;逍遥丸6g日2次。
  8月12日再诊:服上方5日后自觉大好。不再多困、乏力,食欲也好。但头懵不甚好。血压140/90mmHg。脉舌象如前。照取上方。
案9:高血压无脉
刘某,女,66岁,威县王高寨人。2004年9月30日初诊。
患者是来看尿频和尿失禁的。她曾于2002年农历11月底患脑梗死(基底动脉)住院。急性期过后,除说话不很清楚、大口喝水困难之外,又有比较严重的尿频。当时曾经派人来求方子。我已经忘记了,这次就诊才说起。
目前患者勉强可以自理生活,但行动迟缓,精神淡漠,面色zaozi001白。
使我意外的是,患者六脉皆无。再诊耳前动脉、足背动脉,也完全不见搏动。然而,据家属说,她从40来岁就有高血压,至今还在服用有关药物。血压130/80mmHg。
高血压而脉微细不是很少见,完全无脉者这大约是第三次经验。
所以特别提请读者注意:不能据脉微细甚或无脉排除高血压。
家属补充说,患者年轻时就有脉象细弱。患脑梗死前,血压经常在170/100mmHg以上。那时就医,医生也说脉象微细。
患者探舌困难,舌稍胖而淡。
此外,患者还偶尔发作典型的心绞痛——胸骨后闷痛向左臂尺侧放射,用消心痛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家属说从前服用复方丹参片时,心绞痛发作频繁。停用后,轻了。这里再次提请同行注意:
由于高血压及其合并的心脑血管病非常多见,目前活血化瘀中药,特别是丹参和丹参制剂使用偏滥,故提请注意久用或大量使用丹参会破气。患者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慌乏力,若有冠心病或脑意外后遗症,都会加重。我几乎从不用丹参及其制剂,希望读者使用时要适可而止。除丹参外,其他活血化瘀药,也要想到它们的破气作用。
患者显然有严重气虚,此种气虚至少和久用丹参有关。
西医辨病:三期高血压、基底动脉梗死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辨证:中风后遗症、胸痹证、中气虚兼肾气虚证。
处方:川芎10g、怀牛膝15g、熟附子10g、桂枝20g、五味子15g、金樱子10g、生山药20g、熟地20g、茯苓10g、山萸肉15g、党参15g、黄芪20g、当归10g、白芍15g、陈皮10g、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付。
金匮肾气丸、补中益气丸各9g日3次。
服上方后,患者的尿频明显好转,因而去姑娘家暂住。没想到姑娘家的门台很陡,患者一不小心栽下去,导致颅外伤硬膜外血肿住院手术。术后第2天请我去看,还是全身表浅的小动脉都无搏动,股动脉搏动力量和幅度也较小,血压却不低。
案10:不典型的高血压危象
这是我年轻时的一次经验。时间大约是1972年,患者是一位60多岁的老年男子。家属用板车把他拉到县医院,因为不能站立行走,就在板车上检查。家属说患者一向身体尚可,近一周来一直不吃不喝,卧床嗜睡。问他哪里不舒服,他说:“很难受,说不清哪里不好”。于是门诊医生请我会诊。
患者身体消瘦,侧身静卧,面色青白。四肢可以屈伸,可以回话,定向力正常,但语声低微。于是先诊脉。脉象沉弦,愈重取愈有力。测血压为200/120mmHg,诊为高血压危象住院治疗,约3日后好转出院。  
案11:典型高血压危象
患者刘某,女,35岁,威县副食公司职员,1973年初冬发病。
5年前,因先兆子痫遗留高血压不愈,一直坚持治疗,效果不好。近日忙碌且心情不佳,于晚间10时左右突然不支。自觉头痛欲裂,恶心呕吐,心慌出汗,全身憋胀颤抖,大小便失禁,有濒死感。脉象弦滑有力而数,舌淡苔白。血压230/130mmHg。病重当天和前一天曾测血压,均在180/90mmHg左右。
诊断:高血压危象。
西医处理:①25%硫酸镁10ml臀部深层肌内注射;②氯丙嗪25mg肌内注射;③25%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30分钟左右输完)。
中药治疗:川芎15g、怀牛膝25g、钩藤20g、茯苓20g、白芍20g、葛根15g、香附10g、龙骨30g、丹皮10g、党参10g、五味子15g、山萸肉10g。立即取药,快煎,频服。
中药不可能在30分钟以内服下,故首剂中药煎好时,甘露醇已经输完。这时,血压略有下降,自觉症状仍无明显好转。于是在重复西医处理的同时,服用中药。服中药30分钟后,自觉大好,血压降至170/90mmHg。
案12:轻症高血压突然出现危象
胡某,女,65岁,威县南胡章人,2002年3月31日初诊。
自述近2日头晕、头痛、颈部板硬感、视物不清、全身颤抖、心慌无力、失眠、胸满,口苦无味,一阵阵濒危感。舌象大体正常,脉滑重按有力。血压200/100mmHg。
这是比较典型的高血压危象。
患者知道有高血压,但没有坚持服药。由于他医说她有冠心病,故常常服用速效救心丸和脑宁(一种复方止痛西药)。其实,绝大多数冠心病因为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导致。控制冠心病的要点首先是控制高血压,因为降血压比较容易,血压下降不但截断了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互相加重的恶性循环,降压药如心痛定等又重点扩张冠脉,而控制动脉硬化不是一日之功。冠脉扩张药物只是出现心绞痛时急救的治标措施。止痛西药也能加重高血压。总之,此前的处理是错误的。
处理如下:
川芎10g、怀牛膝15g、五味子10g、党参10g、茯苓15g、龙骨粉10g、钩藤15g、白芍10g、丹皮10g、枸杞子15g、远志6g、甘草5g、陈皮10g。常规水煎日一付。
复方降压片1片日3次;心痛定片10mg日3次。
4月7日再诊:自觉大好,仍有轻度颈部板硬感。一般情况好,脉象仍有力,血压144/80mmHg。
4月14日3诊:病情稳定,脉象仍有力,睡眠好,血压120/70mmHg。
短时期内血压控制到完全正常,说明病情不严重。但是,患者此后又忘记坚持控制血压。2003年3月4日,再次因高血压危象就诊,故即便是不很严重的高血压也一定要坚持用药,严密监视血压情况。
2006年5月15日再诊:此次以头痛、头重、鼻塞起病。先后输液20余日。越治越重,不时全身颤抖、头痛欲裂,欲大小便,不得已就诊。仍大体守上方,一诊即好。当年10月18日再次因头晕就诊,一诊即效。
案13:高血压出现心衰才就诊
李某,女,57岁,威县吴王目村人,1997年3月27日初诊。
自述坐位时心下撑胀,稍活动即心慌、气短、出汗伴睡眠不好10多天。体型略胖,眼圈发暗,脉象沉滑有力,舌淡嫩苔白,下肢轻度水肿。血压270/140mmHg。
患者从不知道患有高血压,目前显然有轻度心衰。其人无子女,深恐发生脑意外,求治迫切。处理如下:
复方降压片1片日3次;心痛定片10mg日3次;脉通丸1丸日3次。
中药煎剂:川芎10g、牛膝15g、麦冬15g、五味子15g、丹参10g、白芍15g、茯苓15g、泽泻12g、红花5g、黄芪20g、竹茹15g、陈皮10g、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付。
血压这么高,而且出现心衰,按说应该紧急处理。但是,患者从未用过降压药,也没有用过中药,可以从缓。脱水、利尿、强心药都没有用。
3月30日再诊:一般情况大好,诸症悉减。脉象仍弦滑,血压200/110mmHg。
4月6日3诊:症状继续好转,血压降至170/95mmHg。嘱继续服用上方3日即停用中药,但要坚持服用西药,勤测血压。
案14:忌讳高血压的患者
王某,男,47岁,广宗塘町人,2004年12月6日初诊。
近数年每至冬天,好犯两太阳穴交替头疼。此次发作20余日,疼重时心慌出汗。大便略干,其余无大不适。其人身材中等,面色黧黑,结膜发红,脉有弱象。舌苔白厚而润。已戒烟酒且注重锻炼。血压170/120~110mmHg。
此案显然是典型的原发性高血压。问患者知道血压高否,说:10多天前,测过一次,医生说,低压高,我不很愿意承认。
奇怪的是,那位医生不用高血压解释头疼,而按三叉神经痛治疗。其实,极少见三叉神经痛出现于两侧,而且三叉神经痛一般不在太阳穴部位。
患者不是真的讳疾忌医,愿意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处理如下:
复方降压片1片日3次;脉通丸1丸日3次;龙胆泻肝丸6g日2次。
中药煎剂:川芎10g、牛膝15g、菊花10g、钩藤20g、五味子10g、红花5g、丹皮10g、白芍15g、茯苓10g、川朴5g、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付。
12月11日再诊:头痛大减,不再出汗。大便正常。脉舌象略如前。血压140/90mmHg。原方加陈皮15g。
按:患者经商,能完全戒除烟酒,可见相当注意身体,预后应该很好。  
案15:精神放松高血压自愈
郭某,男,40岁,威县东郭庄人。2004年11月28日陪伴妻子来看月经过多。我知道大约十年前他就有比较严重的高血压,问他近来血压情况如何。他说:好了!近一年多从来不高!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那些年和老人(指父母)住在一起,一直紧张,现在不紧张了。
我对他家的情况很清楚。他的父亲是早期建筑承包商中比较成功的。岂知,钱多了引起许多家庭矛盾。父子不和,兄弟不和,妯娌不和,闹得沸沸扬扬,周围十村八里几乎无人不知。他的父亲患有老慢支,最后于前年因食管癌病逝,多次请我看病,并亲自告诉我家事。老先生很固执,家庭矛盾主要是他对儿子要求过高所致。郭某是他的小儿子,算是比较得宠的。但郭某也很难做人:尽量顾全兄弟关系,又不能和父亲直接冲突。加之经济上的利害得失,他经常战战兢兢。父母去世后,他才得以解脱。
我深知多数高血压和精神状态关系密切,但没有想到郭某的高血压完全是精神紧张所致,而且精神放松之后竟然完全缓解。
案16:遭家庭变故低血压变高血压
本村村民赵某,生于长寿世家。在我知道的他家六代人中,第6代已经超过20岁。在他之前从来没有中风患者,也没有高血压患者。他本人身材比较高大,但直到65岁时血压还维持在100/65mmHg左右。他比较明智而且处世灵活,又不算勤勉,按说很难患高血压。然而,2002年他一度血压升高至190/100mmHg,治疗将近一年才恢复。
他患高血压以及基本痊愈,都典型地说明此病和精神状态严密相关。
他的家庭变故主要是儿子经商出了事故,赔钱较多,而部分债务在他名下。债主都是亲戚朋友,家庭内部也因为经济问题矛盾重重,闹得他内外交困半年多,结果出现高血压,睡眠也长期不好。好在服药可以控制,没有出现合并症。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债务也逐渐还清,家庭矛盾缓和,血压又稳定在110/70mmHg。2004年他70岁,这样的血压算是偏低了。这正是长寿综合征的特点之一。
案17:精神紧张低血压变高血压
患者是夫妇俩,丈夫郑某,妻子王某。他们同年36岁,都是小学教员,都曾经多次因其他疾病就诊。夫妇都性情温和,一向血压偏低。发生高血压起因是想违规超生——已有一子10岁,想再生一女。怀孕后,妻子请病假,丈夫托人人找关系。没想到怀孕6个月胎死腹中,先后住县、市医院近两个月。女方并非典型的妊娠中毒,但引产后血压渐渐升高持续4个月不愈。妻子住院,丈夫要奔波,于是全家长期乱了套。结果丈夫的血压也开始高。
2006年6月5日第8次就诊:夫妇俩均已大好。自觉已无何痛苦。俩人的血压都是100/70mmHg,看来已经偏低了。但是,到上次就诊为止,他俩的血压还是偏高。因为即将结束治疗,谈话较多。
丈夫说:虽然托的人拍胸脯、打保票,我还是放心不下。一听说计划生育心里就打咕咚。住了院她的生命有危险,我一个人照顾她还要四处打点。搞得经济也紧张。折腾了将近俩月,于是失眠、心慌、头痛,血压高了。
妻子说:觉得很后悔,差点儿要了命。弄不好还很可能受严重处分。现在总算没大问题了。她的血压不很高,但长期心慌,全身憋胀、虚肿、游走痛。
他俩的治则大体相同,都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口服复方利血平片1片、心痛定片10mg,日2~3次。中药大体如下:
川芎10怀牛膝15党参10黄芪15五味子10山萸肉10茯苓10钩藤20菊花10白芍15丹皮8陈皮10三仙各10甘草5桂枝15。常规水煎日一付。
人参归脾丸、天王补心丸各9g日2~3次。
案17:高血压心气虚
阎素有,男,52岁,威县徐固寨村人,2007年11月2日初诊。
患者一向体健,加之尚有一子未完婚,虽年过半百,仍在建筑队做架子工。3天前在高空中自觉头晕、头痛、心慌。下班后在村医处测血压约170/100mmHg。村医给降压西药10日量。昨天患者自觉心慌不支,村医复查又谓其有心脏病且甚重,让他速去县医院检查。由于患者的亲友多人病重就诊于我疗效尚好,他没有去县医院检查而求治于我。目前仍以头晕、心慌为主。因深恐不治,昨夜一宿未睡。其人体瘦、形困。脉弦数且绝对不齐,舌可。血压180/100mmHg。
处理如下:
党参15g  黄芪20g  五味子10g  当归10g  白芍15g  远志10g  生枣仁15g  川芎12g  怀牛膝15g  桂枝20g  陈皮20  茯苓15g  生三仙各10g  生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付。
人神归脾丸9g日2次
天王补心丸9g日2次
前医给的降压药继续服用。
11月7日再诊:自觉大好,脉舌象大致正常。血压140/70mmHg。
按:患者突然病重与过于劳累和紧张有关。他近来每天上班连赶路需要12小时以上。脚手架高20米但防护不很好。不过,村医说他的心脏病很严重,也使病情加重。村医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患者听说后很紧张。他的心律是典型的房颤,少见于冠心病和高心病——患者的病就是高心病并冠心病。我没有让患者去做心电图等检查。没有使用强心西药,一诊即大好。
此案也可以用炙甘草汤。我看如上处理更好。
案18:新近发现的高血压
陈某,男,48岁,威县王王目村人,1997年5月6日初诊。
发现高血压10天,此前偶有头痛,不知道血压高。正在服用两种降压西药和脉通丸,效不佳,仍感头痛、头晕、头懵。饮食、二便可,睡眠不佳。体型中等,神可,脉弦滑有力,舌胖嫩,苔不厚,血压226/126mmHg。
按:凡长期头痛者,特别是年过四十,一定要想到高血压。患者已经服药10天,血压还这么高,肯定不是初起。很可能血压高已有数年。嘱其停用前医给的药物,服用下方。
川芎10g、怀牛膝15g、黄芩12g、菊花12g、红花5g、茯苓10g、黄芪25g、麦冬12g、五味子15g、白芍12g、当归10g、乌药5g。常规水煎日一付。
复方降压片1片日3次;心痛定片10mg日3次。
5月10日再诊:头痛、头懵减轻,仅略似有麻木感,右脉仍有力,左脉弱,舌象无变化。一般情况同前,血压175/110mmHg。
守原方4日后,诸症悉退,嘱其坚持服用降压西药。
案19:高血压头面攻疼
耿某,女,53岁,漏记里居,1997年3月16日初诊。
患高血压、动脉硬化数年,近2月头痛,攻左眼,伴双眼视力下降,左眼流泪,偶有心悸,服中西药并输液不效。饮食可,大便干,小便可,多梦,头痛以右后大筋为主。体型中等,精神困倦,轻贫血貌。脉象沉弦滑而有力,舌苔黄略厚。血压140/85mmHg。处理如下:
菊花10g、川芎10g、牛膝10g、葛根20g、麦冬15g、五味子18g、枣仁15g、当归12g、大云12g、茯苓15g、党参10g、黄芪20g、白芍10g、山萸肉15g、生山药15g、川朴8g。常规水煎日一付。
杞菊地黄丸9g日2次。
3月20日再诊:诸症悉减,脉象好转,面色仍见微黄。血压130/80mmHg。舌暗苔黄略厚。原方去山萸肉、生山药,加丹参10g、丹皮10g巩固疗效。
按:此案应怀疑有青光眼。记录中没有提及。可能是当时疏忽。
案20:高血压头痛
韩某,女,46岁,威县七里苏人,1997年5月15日初诊。
左耳后头疼近2月,疼痛自肩部上攻至后头部。曾服中西药物好转,目前仍须每天服用止痛片。睡眠不佳,疼痛呈跳动样,几乎持续一白天,阵发加重。体略丰,脉象沉弦有力,舌稍嫩,苔可。血压186/106mmHg。
处理如下:
川芎12g、怀牛膝15g、菊花15g、茯苓15g、葛根15g、麦冬10g、五味子15g、丹参10g、丹皮10g、当归10g、白芍10g、生地10g、竹茹10g。常规水煎日一付。
复方降压片1片日3次;心痛定片10mg日3次;朱砂安神丸9g日3次。
5月20日再诊:诸症悉退。血压150/90mmHg。脉仍有弦象,继续服上方3日。嘱咐坚持服用降压药。
案21:高血压牙痛
孙某,男,66岁,威县东河洼村人,2003年5月4日初诊。
牙痛反复不愈1个月。先是见冷即痛,逐渐加重。服止痛药有暂效,但不久恶寒头痛、流涕等。又按三叉神经痛治疗无效。又输液3天,每天用青霉素12支,缓解3天。今天又恶寒、流涕。
一般情况可,脉滑有力,舌红苔黄。血压176/110mmHg。
处理如下:
川芎10g、怀牛膝15g、菊花15g、钩藤20g、白芍15g、丹参10g、丹皮6g、生石膏粉10g、三仙各10g。常规水煎日一付。
龙胆泻肝丸6g日2次;复方降压片1片日3次。
患者没有再诊,但可断言疗效很好。
  案22:产后高血压失治  
郭某,女,42岁,威县白伏村人,2005年1月5日初诊。
  其父死于老慢支。患者咳嗽吐痰,冬天加重,稍劳即气短2年。深恐后果如其父,迫切求治。开成药金匮肾气丸、西药百喘朋有效而不能停药过久。于是要求服煎剂。
  患者是本村村民,但是,我已忘记她曾患高血压。
  原来,15年前,她第二胎产后头痛日久不愈,是我发现了她的高血压。但是,她没有听从劝告,15年来很少服降压药,更没有找我复查过。其人体丰,下肢轻度水肿,脉象弦滑有力,血压170/90mmHg。
  交代上述病史为了强调两点。
  一是产后高血压比较顽固,坚持服药也不一定能彻底治愈,患者不遵医嘱很危险。目前她的心力衰竭很可能不完全是肺心病所致。
  二是老慢支患者少见高血压倾向,即肺心病一般不与高心病同时出现。如果同时出现,治疗比较困难因而预后不好。道理很简单——大循环和小循环负荷同时加重故也。这不是说患者会在近期死亡,而是说肯定比单纯肺心病存活时间要短。现代生活和医疗条件下,从出现轻度心衰开始,老慢支肺心病还可存活10年左右。若再有高心病,则很难存活5年。
  处理如下:
  川芎10g、怀牛膝15g、陈皮10g、茯苓10g、半夏10g、桂枝15g、附子6g、白芍15g、熟地15g、生山药15g、五味子10g、川朴6g、干姜4g、麻黄5g。常规水煎日一付。
  金匮肾气丸9g日3次;百喘朋1片日3次;心痛定片10mg日3次;降压欣片1片日3次。
  2005年1月22日三诊:咳嗽气短明显好转,但患者家务繁重,血压仍在160/100mmHg。近日头痛加重,自称服心痛定之后头面发热,于是改用复方利血平1片日3次,双氢克尿塞25mg日3次。并告知注意休息。
  1月23日四诊:因为头痛服用儿子从别处买来的感冒药一次,不久自觉冷热不适,且感心慌,请我出诊。检查所服西药,一包共药片4种10多片,其中有地塞米松2片。这就是目前治感冒的“常规”。好在刚服足量的降压药,血压140/100mmHg。嘱咐一定不要轻易服他医的“感冒药”。
  患者和丈夫已经认识到病情比较严重又比较顽固,虽然咳嗽气短完全缓解,血压也控制到接近正常,夫妇俩还是听取我的意见:注意休息并坚持治疗。
  2007年2月附记:患者完全恢复,近2年血压控制满意,可以正常劳动。自觉精神、体力均好。
按:注意产后高血压
产后高血压指妊娠后期高血压产后持久不愈。偶有产前血压不高,产后渐高的,很少见。
  怀孕后期容易出现高血压,而且可以造成严重后果。
晚期妊娠中毒以高血压和水肿为主要表现,也可以有蛋白尿,进而可以导致癫痫样抽风。中医称之为子痫,是旧时所谓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一。所以,西医产前检查常规要测血压。若孕妇下肢水肿较重,更要首先排除高血压。产后头痛或水肿也首先要排除高血压。
  较轻的妊娠后期高血压,产后可以自愈。但最好充分治疗,因为不少人从此高血压顽固不愈。
  
案23:产后高血压  
李某,女,28岁,威县白伏村人,1997年4月10日初诊。
第一胎产后48天,面目及下肢水肿,脉象沉滑有力,舌边红,苔灰黑。血压170/110mmHg。处理如下:
复方降压片1片日3次;心痛定片10mg日3次。
丹皮12g、丹参15g、白芍15g、当归10g、茯苓15g、泽泻15g、怀牛膝15g、川芎12g、半夏10g、竹茹10g、陈皮10g。常规水煎日一付。
4月12日再诊:脉舌象好转,虚肿减轻,血压120/90mmHg。原方加黄芪15g。
4月14日3诊:血压130/90mmHg。守上方。
4月17日4诊:脉略有弦象,舌质暗红,偶感热气上升。血压120/80mmHg。原方加黄芩8g并同时服龙胆泻肝丸6g日2次。
4月23日6诊:脉舌象大体正常,水肿消退,无特殊不适。守上方3日量巩固疗效并嘱监测血压。
  案24:高血压头眩  
  李某,女,51岁,威县王王目村人,1997年1月28日初诊。
  头眩半年,无既往史。有天旋地转感,并有睡醒乏力。体瘦,形困,神躁,面微虚肿。脉象沉滑有力,舌淡多裂,最近发现高血压,正在服脉通、维脑路通、丹参片、地巴唑。血压170/90mmHg。处理如下:
  菊花15g、丹参10g、丹皮10g、川芎10g、牛膝15g、茯苓10g、泽泻10g、麦冬10g、五味子15g、生地10g、党参10g、山萸肉10g、枣仁10g、郁金10g、香附8g。常规水煎日一付。
朱砂安神丸9g日2次;复方降压片1片日3次。
  2月1日再诊:症大减,脉象仍见弦滑,血压120/90mmHg。
  按:前医用了好几种药,只有地巴唑有轻微的降血压作用,所以效果不好。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症状缓解快,血压也迅速下降。
  案25:复杂高血压
  戚某,女,53岁,威县马庄人,1997年4月30日初诊。
  自称患高血压10年,心脏病20年,每感冒严重咳喘5年。此次就诊主要因为近5天来发生下颌抖动不能控制。抖动发作共约30次,每次1~3小时不等。此外患者还有头晕、睡眠不佳、好感冒、经常烧心吐酸等。患者体胖,神可,不断咳嗽,脉沉而弦滑,重按有力,舌淡苔白厚。血压176/116mmHg。
处理如下:
  陈皮10g、茯苓10g、半夏10g、桂枝15g、川芎10g、怀牛膝15g、五味子10g、川朴10g、黄芪15g、党参15g、当归10g、熟地15g、附子6g、三仙各10g、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付。
复方降压片1片日3次;心痛定10mg日3次;卡马西平片0.1g日2次;盖胃平4片烧心时嚼服。
人参健脾丸9g日2次;金匮肾气丸9g日2次。
  5月4日再诊:下颌抖动未再发作,舌质转红,苔转黄白,脉象仍见弦滑。时咳、有痰。血压140~130/90~80mmHg。停服煎剂,继续服用西药和中成药。
  案26:阴虚气滞型高血压  
邱某,女,50岁,威县桑庄人,1997年5月22日初诊。
  全身游走性憋胀痛数月,近日加重,在他处服药无效。查患者一般情况可,脉弦滑有力,舌红苔剥。血压190/110mmHg。
  自西医看,患者就是第二期高血压。自中医看,舌象表示肝肾阴虚,脉象和自觉症状示肝气瘀滞,故处理如下:
  脉通丸1丸日3次;复方降压片1片日3次;心痛定片10mg日3次。
逍遥丸9g日2次;六味地黄丸9g日2次。
5月26日再诊:诸症悉减,血压160/90mmHg。嘱继续服上方,症状完全消失后,中药可以暂停,西药可以减量,但不要完全停用,而且要经常监测血压。
  案27:中气虚型高血压  
  戚某,女,30岁,威县东街人,1997年5月13日初诊。
  上年农历腊月28日搬运重物时,突然头晕、身颤,至今不断发作,且伴有眼沉、昏花、乏力。曾在医院多方检查,无特殊发现。一般情况可,饮食、二便、月经、睡眠无异常,惟面色略见zaozi001白并语怯,自称有气短感。脉象沉而滑数,舌苔稍黄厚。正在服用普瑞博思。血压140/90mmHg。
  据患者所述发病原因和脉舌象,此证属虚无疑。处方如下:
川芎10g、牛膝15g、麦冬10g、五味子10g、党参10g、远志5g、酸枣仁20g、丹皮10g、丹参10g、半夏10g、当归10g、白芍15g、茯苓10g、竹茹15g。常规水煎日一付。
朱砂安神丸9g日2次;人参归脾丸9g日2次。
奋乃静2mg、安定5mg睡前服。
5月23日再诊:曾经大好,近日复发。血压150/110mmHg。上方加复方降压片1片日3次。
按:现在看来,煎剂应该加用黄芪,麦冬、酸枣仁、丹皮、丹参不必要。  
  案28:高血压危象住院治疗后病危  
苏某之母,80岁,威县吴王目村人,2003年11月26日请出诊。
  患高血压10余年,17天前,突然头痛、头晕、颈强、恶心呕吐,自觉不支,急诊住县医院。住院14天,仍然头痛、头晕、干呕、不能食。院方告病危,家属也以为不治,遂出院待死。出院2天,病情不见进退,请出诊。
  患者瘦弱多病,却极勤勉,如此高年还能照顾比她年轻3岁的丈夫。不但做日常家务,还熬夜帮助子女剥棉花。突然病重即因过度操劳所致。
  她体型矮小、极消瘦,面色苍白,精神淡漠。二便可,腹凹陷,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脉象弦滑,舌苔稍厚。血压190~180/70mmHg。正在服心痛定、卡托普利。
  住院期间治疗情况不详,但急症住院应该是按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抢救的。然而效果不好。
  处理如下:
  支持输液3天。其中加刺五加注射液60ml、黄芪注射液10ml。
  继续服用降压药。
  煎剂处方如下:
  川芎10g、怀牛膝15g、五味子10g、白芍10g、西洋参10g、党参10g、黄芪15g、桂枝15g、陈皮10g、茯苓10g、半夏10g、甘草5g、三仙各10g。常规水煎日一付。水煎每天可进2付。
  此后月余无消息,我以为患者已经谢世。
  2004年1月13日家属来诉,上次服药3剂病情大好。不久患者即可照常做家务。近日出现双下肢水肿、麻木,请再开药。于是照用上方并加用金匮肾气丸9g日3次,双氢双氢克尿塞25mg日2次。
  数月后,其丈夫不能食,令其子来求方。说患者仍然可以照料家务。
2007年5月24日:患者的儿子和媳妇就诊,说患者86岁,仍然可以自理生活,还收拾得干净利落。又说患者虽然瘦小,劳动能力却一向非常人可比。
  按:上面这个病人很瘦小,但血压很高。这样的病人不是很少见。据我的经验,这样的患者要比高大肥胖者预后好。下面再附上1例。
案29:身体瘦弱而血压很高
  王某,女,72岁,威县姜藿寨村人,2003年5月6日初诊。
  患者的身材和上案差不多。估计她年轻时身高也不超过150cm,目前体重35kg左右,总之是很瘦小的人。主诉是近一年来全身游走性攻痛,以两肋和腰部为主。近数月来又伴有气短、咳喘。脉象弦滑有力,血压240/120mmHg,舌象大体正常。
  显然是重症高血压伴高心病心衰。
处理如下:
  脉通丸1粒日3次;复方利血平1片日3次;心痛定片10mg日3次;地戈辛片0.25mg日2次(连服5日即停);双氢克尿塞片50mg日2次(连服5日即停)。
  川芎10g、怀牛膝15g、白芍15g、菊花15g、黄芪15g、茯苓15g、五味子10g、香附8g、陈皮10g、三仙各10g、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付。
  服上方后病大减。此后每隔数月偶有反复,家属即来取药大体如上。2004年冬天至2005年10月14日患者未就诊,近8个月没有服任何药物。近来又出现第一次就诊时的症状。患者瘦弱如前,面色比初诊时好。血压220/120mmHg。处理同前。嘱不要停用降压西药。
  其实,患者第一次就诊时,就告诉她和家属,不要停用脉通丸、复方降压片和心痛定,特别是后二者。但是,有不少高血压患者不能做到坚持服药。其中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认识方面的原因。故医生要多次嘱咐并尽量用药方便经济。
案30:长寿的高血压患者
村民赵某夫妇同龄,2004年都是91岁,还可以完全自理生活,被附近一带传为美谈。其实这对老夫妇都是高血压患者。
妻子从40岁左右就有高血压,并有冠心病。我给她治疗大约30年,后来血压基本上不高了,只有脉压大一些。心脏当然不会很好,也出现过明显的脑缺血性头晕、呕吐,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是有效。驼背很严重,却可以作饭、洗衣服。
丈夫有脑意外家族史。他本人在80岁时也发生右下肢瘫痪,治疗3个多月,居然完全恢复,可以骑自行车至2005年。
他们如此长寿,主要是都有良好的心态。
老太太讲道理而且心量宽。老爷子心态平和,特别是一生酷爱音乐,尤其爱敲鼓,从中受益良多。近年为他祝寿时,自己还能操锤敲上几曲。传统乐班中,鼓是指挥,击鼓人从中可以得到身心锻炼和享受。
2007年5月25日附记:老夫妇仍然健在而且自理生活。然而,毕竟老迈。老太太已经拒绝就医2年。她说:九十多了还去看病,惹人笑话。又,他们有三子一女。一女于去年死于脑肿瘤。长媳十年前死于肝癌。三子都发生过脑意外,只有次子完全没有后遗症。我从医近四十年,一直为这对老夫妇治疗,看到这样的晚景,颇感迷惘。
案31:高血压脑缺血
马某,女,30岁,威县姜藿寨村人,1992年2月18日初诊。
5天前早起时突然下肢无力、头晕、眼花,至今步行困难——需人扶持方可慢慢走平路。当时血压190/120mmHg。在家服药数日无效。5年前产后遗留高血压,平时症状不明显,没有坚持服药。自今晨起怕冷。饮食、二便可,常失眠。体型中等,神倦,面苍。脉弦,舌淡苔白。上肢肌力可。血压156/84mmHg。体温37.2℃。处理如下:
川芎10g、怀牛膝15g、红花10g、党参15g、黄芪15g、五味子10g、枸杞子15g、陈皮10g、茯苓10g、半夏8g、酸枣仁12g、三仙各10g。常规水煎日一付。
2月20日再诊:症大减,走平路不必他人扶持,上台阶勉强。原方加当归10g、白芍15g。
按:此证为较轻的高血压危象或脑病。总之是血压突然升高引起的脑缺血。当然,全身供血都不好。就诊时还有轻感冒。这样的年龄就有这么顽固的高血压,很难活到50岁。特别是发现高血压之后不坚持服药,必然迅速出现危急情况。现在看来,初诊煎剂中应该有桂枝、附子。不过,对该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坚持服药并注意保养。
  案32:高血压伴月经过多  
张某,44岁,威县东街人,2005年10月15日初诊。
  自称连续数月月经过多。此次已经近一个月阴道出血滴沥不止。除轻度腰痛外无大不适,亦未曾正式治疗。患者称,发病与生气有关。查其一般情况尚好,脉象洪滑有力,舌质稍嫩。测血压140/90mmHg。问其有无高血压史,答:每冬天略高,夏天则正常。故不经常服药。
  处方如下:
  逍遥丸6g日2次;人参归脾丸9g日2次。
  复方利血平1片日3次。
  川芎10g、怀牛膝15g、党参10g、黄芪15g、当归10g、白芍15g、香附10g、益母草15g、陈皮10g、茯苓10g、茵陈10g、五味子10g、三仙各10g、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付。
  10月20日再诊:2日前阴道出血已经停止。脉象大致正常,舌象略如前。
仍守上方巩固。并嘱注意血压。
按:血压与时令有一定关系。大致说来,自谷雨至霜降,人群平均血压偏低,自霜降至来年谷雨,人群的平均血压较高。故冬天高血压患者普遍加重,部分轻症高血压患者,夏天血压不高,冬天则容易高。这个患者的丈夫也是这样,即冬天常见血压略高,夏天一般正常。此类患者,一般血压不很高,但自觉不适。这样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我国北方高血压发病率较南方高。
  案33:高年高血压突然倒地  
堂嫂,78岁,2006年3月16日初诊。
  2月前突然倒地并有短时意识不清两次,当时我在石市小住,侄子立即打120住进县医院。做CT诊为多发性基底部脑梗死。入院时已经清醒,亦无肢体瘫痪。10天后出院。听说我返乡,即来就诊。问其最初感觉如何,说当时以头痛、头晕、心慌乏力为主,至今仍然如此,只是略好些。脉象沉滑有力,舌象可。血压170/100mmHg。
  看来患者突然倒地并非脑梗死所致。
  CT发现的脑梗死都是腔隙且陈旧性的,这是高年人可以有的。
  不过,堂嫂发生高血压脑病有些出乎意外。她出生在长寿家庭,母亲享寿九十七。母家没有高血压和脑意外患者。本人也一直血压偏低。又,她虽然如此高年,上年还几乎可以和年轻人一样在田间劳动。虽然较瘦,但肌肉萎缩不明显,这是很好的征象。又生性平和,家庭祥和,不会有生气的因素。出现高血压,大概是冬季农闲,长期斗纸牌的结果。看来,低血压家族的人,也可以迅速发生比较严重的高血压。
  又,住院期间显然不是按高血压脑病处理的,故至今血压高且症状没有明显缓解。
  处理如下:
  菊花15g、川芎15g、怀牛膝15g、钩藤25g、白芍15g、茯苓15g、黄芪15g、茵陈15g、甘草5g、三仙各10g。常规水煎日一付。
  心痛定片10mg日3次;复方利血平1片日3次;脉通丸1粒日3次。
  3月18日再诊:自觉好转,脉象略见有力,舌红。血压140/80mmHg,上方加丹皮10g。
  4月5日四诊:脉象正常,舌象正常,自觉大好。血压116/70mmHg。
停用中药,西药改为每日一次,注意监测血压。
2007 年1月8日再诊:约10天前,再次发作突然倒地。适值我在南方,他医测血压50/?mmHg。当时并有全身出汗。看来,这次是体位性虚脱。上年的突然倒地,也可能如此。她的虚脱显然比没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年轻人虚脱更危险。近来农闲,她又常常斗纸牌,虚脱应和劳累有关。嘱咐侄子再见此种情况,立即让患者平卧。血压140/80mmHg。暂停降压西药,予煎剂上方去菊花、茵陈,加五味子8g。
   案34:生气加重高血压      
      孙某,女,66岁,威县吴王母村人,2004年10月22日初诊。
      前年发现高血压,间断服西药。近日因生气血压高达180/100mmHg。自觉手足麻木,少腹胀满,大便不畅。正在服降压西药,症状不能缓解。体瘦,神躁。六脉细弱,舌略胖。血压140/70mmHg。处理如下:
    川芎10g、怀牛膝15g、五味子8g、当归10g、白芍10g、香附6g、陈皮10g、枳实6g、菊花10g、钩藤20g、茯苓10g、生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付。
    香砂养胃丸6g日2次。
    10月25日再诊:少腹已好,上腹仍满,每夜间重。另有小便不畅。一般情况好转。脉仍细弱。舌后半苔黄略厚。血压140/70mmHg。中药守前方。加西药刺五加片3片日3次,谷维素30mg日3次。
    2005年8月31日再诊:旧病复发。头痛、头晕,腹内胀满。血压170/90mmHg。在家输液无效。体瘦,神躁。脉舌象略如前。守前方。
   如上处理至9月9日,自觉大好。血压160/86mmHg。中药仍守前方。嘱服完可停,但坚持服复方降压片1片日3次,脉通丸1粒日3次。
    案35:心脾两虚型高血压  
本村村民赵某之妻,55岁,2006年6月5日就诊。
2005年春天以来多次就诊。
  她没有高血压家族史,没有既往史,身体素质和性情也比较好。但是,因为过于紧张烦劳,2005年春天首次发现高血压。当时在180/90mmHg左右。主要症状是心慌、乏力、头痛、头晕和睡眠不好。她的紧张烦劳很难解决。原因是:①80多岁的母亲患轻度老年痴呆;②92岁的公婆也要照顾;③丈夫最近两次小中风;④儿媳刚生了孩子几乎完全靠她伺候;⑤一切家务和田间劳动也主要靠她。
  西药控制血压很有效,目前是140/76mmHg。正在服用的就是复方利血平片1片、心痛定片10mg和脉通丸1粒,各日2次。
  但是总感心慌乏力。虽然如此,她还可以下地劳动,而且劳动时好一些,回到家里就更加心慌乏力。但不要认为勉力劳动对她有好处,那不过是可能暂时忘记烦恼,又没有发展到不能劳动的程度。
  其人面色zaozi001白,神情紧张。脉略大略数。最近四次处方如下:
  党参10g、黄芪15g、川芎10g、怀牛膝15g、五味子10g、当归10g、白芍15g、钩藤20g、生龙牡粉各15g、桂枝20g、陈皮10g、三仙各10g、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付。
  天王补心丸、人参归脾丸各9g日3次。
  每次效果都很好——服药1~2日即恢复。但停药2周左右会复发,就是因为她还要继续烦劳。好在她进食、睡眠比较好,否则早已不能支持。于是,每次都对她说清利害,希望她能节劳。
  案36:肝肾阴虚型高血压  
按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教科书或专业书所说,高血压最常见肝肾阴虚和肝阳上亢型。但是,在我的经验中,这两型反而少见,肝肾阴虚型尤其少见。下面是记忆中最典型的一例。
王某之母,70岁,广宗塘町村人,1998年春天就诊。
严重头晕、头痛、全身憋胀不适、睡眠不佳、恶心食少月余。曾经多次在他处就诊,使用中西疗法,包括输液不效。她体型瘦小,面色苍白,脉象沉弦有力——越重取越有力。舌红嫩无苔。血压220/120mmHg。
处理如下:
川芎10g、怀牛膝15g、白芍15g、丹皮10g、五味子10g、山萸肉15g、枸杞子15g、菊花15g、钩藤20g、生地10g、沙参10g、麦冬10g、茯苓15g、生三仙各10g、生甘草3g。常规水煎日一付。
复方利血平1片日3次;心痛定片10mg日3次;复方亚油酸丸1粒日3次。
以上病情和处理是记忆大体如此。原始记录出国前留给了门人。
上方药味相当多。按传统理论,此证不会使用川芎、牛膝等。我认为,此案照用一贯煎和左归饮效果不会好。西药也是非用不可。当时治疗大约两个月,恢复比较满意。
下面是她6年之后的就诊情况。
2004年12月6日再诊:20天前,发生左半身轻瘫,已经输液10多天。昨晚说话困难,有时昏迷。目前可以慢步行。但左侧肢体麻木无力。神志清楚。说话不很清楚。CT不见典型脑意外影像。脉象滑弱略数,轻取似无,重按有力。舌苔黄白略厚。血压140/70mmHg。
处理如下:
川芎10怀牛膝15黄芪20白芍15丹皮10五味子10菊花10茵陈15葛根20红花5钩藤20茯苓15生三仙各10川朴5生大黄5生甘草3。常规水煎日一付。
龙胆泻肝丸6g日2次
人参归脾丸9g日2次
复方亚油酸丸1粒日3次
12月12日再诊:说话大体恢复,左手仍感麻木。可以自己步行,不很利落。脉象大致正常。舌苔略干黄。血压160/70mmHg。仍守上方。  
  案37:中药缓解高血压头痛  
  本村村民赵星某,男,70岁,2006年8月15日就诊。
  他是老高血压病人,近两年两次发生脑血栓形成,一直找我治疗。脑意外基本上没有后遗症。此次就诊因近十来天每天头痛,特别是早晨起床前和刚起床时比较严重。曾经瘫痪而恢复的左上肢也有些不很灵便。自夏天以来,血压不很高,每天服复方降压片、心痛定各1片即可接近正常,但不能缓解头痛。又称头面部有憋胀感。脉象沉滑有力,血压140/90mmHg,舌象无大异常。他希望输几天液预防脑意外复发。我说不必输液,服中药即可。疏方如下:
  川芎10g、怀牛膝15g、白芍15g、丹皮8g、钩藤20g、葛根20g、红花5g、当归5g、黄芪20g、菊花20g、茵陈10g。常规水煎日一付。
  8月18日再诊:头痛完全缓解,左上肢也完全恢复。又,3日来没有服用西药,血压正常了(他有血压计)。查脉象果然缓和,血压120/70mmHg。故他愿意再服上方数日。
  案38:高血压头痛并心衰  
赵某,男,60岁,威县白伏村人,2006年4月10日初诊。
  头痛如裹又欲裂10余日,渐重至难以忍受,脉象洪滑弦数。血压220/120mmHg。他青年时代就有慢性气管炎和消化性溃疡,5个月前左上臂骨折至今不愈。心慌气短,面色苍白虚肿。处理如下:
  川芎10g、怀牛膝15g、茯苓15g、丹皮10g、钩藤20g、菊花15g、茵陈10g、白芍15g、陈皮10g、三仙各10g、甘草3g。常规水煎日一付。
  双氢双氢克尿塞50mg日2次;地戈辛片0.25mg日2次;复方利血平1片日3次;心痛定片10mg日3次。
服药次日,诸症大减。
  按:患者有典型的消化性溃疡家族史,自己的溃疡病也很典型。又自幼患有不太严重的气管炎,这样的体质很少见高血压。故这次是首次发现。原因和受伤骨折日久不愈且家庭里外事务繁劳有关。又,患者的消化性溃疡曾经因为服用痢特灵缓解10年左右,但是,1999年还是因为消化道穿孔做了手术。那次消化性溃疡复发而且穿孔也和过于紧张、烦恼有关。
案39:心气虚型高血压  
  戚某,女,51岁,威县时庄村人,2001年2月20日初诊。
  失眠、心悸、乏力月余,时感气不足息,劳动时加重。正在服丹参滴丸和冠心苏合,无效。体型中等,脉象沉滑,轻取无力,舌胖。血压160/90mmHg。
  处理如下:
  川芎10g、怀牛膝15g、当归10g、白芍15g、党参10g、黄芪15g、柴胡5g、陈皮10g、茯苓10g、桂枝15g、三仙各10g、甘草4g。常规水煎日一付。
  人参归脾丸9g日2次;补中益气丸9g日2次;奋乃静片2mg睡前服。
  2月26日再诊:体力好转,其余改善不明显。仍守上方。
  3月2日三诊:失眠好转,脉象仍见沉滑。血压170/86mmHg。停用奋乃静,加复方利血平1片日2次。
  2002年11月28日四诊:旧病复发,心悸、乏力、气短之外,又多虚汗、小便多。脉沉细,舌淡润。用第一诊方去奋乃静。
  12月1日五诊:虚汗停止,心悸好转,仍感气不足息。处理如上。  
  案40:临界高血压发生危象  
  本村村民冯某,女,58岁,2006年10月21日就诊。
  患者是我的近邻,正在地里摘棉花,自觉不支,直接就诊。
  患者是一位贤淑、灵巧且耐力好的人。但近年家庭不幸。最早是大儿子受伤致残,3年前大儿媳患胃癌病死,不久长孙因车祸死亡。上年曾经出现一次高血压危象,我已经忘记了。近两个月正是最忙的摘棉季节,她家还种着葡萄,又要照顾大儿子,于是更忙。昨天出村吊唁,即感不支。今天又挣扎着去摘棉花,到地里不久就觉得头痛、头晕、颈强、心慌、乏力、恶心欲呕、视物不清、自觉不支。她满带着憔悴和疲倦的神情,我一时没有想到高血压。脉象略见弦滑,舌尖红。血压140/90mmHg。这样的血压按说不会出现危象,但患者告诉我,上年危重时血压也是这么高。她一向血压偏低,50岁之后还在90/60mmHg左右。
  总之,尽管患者的劳累、紧张因素很明显,目前还是应该诊为较轻的高血压危象。
  处理如下:
  复方利血平1片日2次;安定片2.5mg日2次。
  逍遥丸6g日3次;人参归脾丸9g日3次。
  10月22日再诊:自称除略感疲劳外无大不适,脉象如前,血压140/90mmHg。上方去安定。
  10月25日三诊:病情稳定,脉舌象大体正常。血压120/80mmHg。嘱坚持服用复方利血平,血压正常也每天服一次。人参归脾丸可间断服用,劳累、心慌时立即服用。
案41:心脾两虚型高血压
黄某,女,62岁,威县城内黄街人,2006年5月10日初诊。
发现高血压五六年,近2月来腿酸乏力、不时心慌,其余无大不适。在城内就诊多次不效。饮食可、二便可、睡眠可。面目略见虚肿,脉象沉弱,舌淡略胖,口唇青紫。正在服用降压0号、心痛定、卡托普利、PAS和阿司匹林肠溶片。血压190/110mmHg。
处理如下:
嘱继续服用正在服的西药。中药煎剂如下:
川芎10g、怀牛膝15g、白芍15g、黄芪15g、党参10g、五味子10g、茯苓10g、桂枝15g、川朴5g、三仙各10g、甘草4g。常规水煎日一付。
金匮肾气丸9g日3次。
5月17日再诊:自觉大好,面部虚肿消退,口唇青紫减轻,脉仍有沉象,舌象正常。血压136/80mmHg。处理同前。
10月4日:患者的长子来看高血压,说母亲情况很好。
  11月1日三诊:近来又见心慌乏力,但比第一次就诊时轻。脉舌象大体正常。血压126/80mmHg。嘱继续服用西药,中药煎剂如前,成药改服人参归脾丸9g日3次。
  11月8日:患者的长子来取药,称患者的心慌乏力好转。取药如上。交谈中,患者的儿子说,他的父亲患脑意外瘫痪8年,7年前53岁病逝。他的叔叔自20多岁就有高血压,生活上比较注意——烟酒不沾,还是在53随时因脑出血突然死亡。他本人正在经营汽车货运,常常紧张劳累,高血压已经4、5年。10月4日就诊之后,病情比较稳定。我告诉他,按他的家族史,不宜经营如此麻烦的生意,一定要注意控制血压。  
   案42:高血压腰腿痛  
  李某,女,53岁,威县吴庄村人,2001年10月12日初诊。
  腰痛、两骻痛半年多,常常需要俯卧睡。又头部紧缩感,近3日有左足趾麻木。在家服西药有暂效。还可以终日劳动。体型中等,神躁。饮食、二便可。脉舌象大体正常。血压180/90mmHg。
  处理如下:
  川芎10g、怀牛膝15g、当归8g、白芍15g、香附8g、黄芪15g、独活8g、防风8g、乌药8g、丹参10g、红花5g、五味子10g、桂枝15g、茯苓10g、陈皮15g、生甘草4g。常规水煎日一付。
金匮肾气丸9g日2次。
复方降压片1片日2次;心痛定片10mg日2次;布洛芬片0.2g日2次。
   10月17日再诊:除腰部小不适外,诸症悉减。脉略见沉实,舌淡。血压160/90mmHg。仍守上方。
  10月22日三诊: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脉象不再见沉实。血压120/80mmHg。仍守前方。嘱5日后停煎剂,继续服用成药和西药,注意血压。
  按:绝大部分止痛药可以诱发或加重高血压。若使用皮质激素,情况更严重。患者此前没有高血压史,血压高很可能与西药使用不当有关。
案43:高血压胀满
杨某,男,77岁,威县方营村人,2002年12月1日初诊。
食欲好,可食,但食后1~2小时饱胀不适。不疼,无此病根。发病约3年,多次服药无显效。二便、睡眠可。体型中等,神可。脉沉滑有力,舌苔白厚润。血压190/120mmHg。从不知血压高。
处理如下:
川芎10g、怀牛膝15g、陈皮10g、半夏8g、茯苓10g、桂枝15g、苍术5g、香附5g、淡豆豉5g、三仙各10g。常规水煎日一付。
香砂养胃丸6g日3次。
复方降压片1片日3次;甲氰咪胍片0.2g日3次。
2003年9月18日再诊:上次一诊即愈。近日复发。中药仍守上方。给西药复方降压片100片,嘱坚持服用。
9月23日再诊:病大减,重按脉仍有实象。守上方。
按:如此高年,一向少病。主诉是上腹不适,最明显的脉象和体检发现是严重高血压。必须把二者联系在一起。高血压可以引起任何系统的紊乱。当然,降压的同时,也要调理胃,因复方降压片也可以有胃肠反应。又,利血平对消化性溃疡不利,但如此高年少见新得此病。如果高度怀疑溃疡,又要服用利血平,需和甲氰咪胍、香砂养胃丸同时服用。
案44:要求服中药调理高血压   
刘某,男,52岁,威县东关人,2004年1月4日初诊。
有典型家族性高血压史,本人最高时190/140mmHg。平时140/110~100mmHg。身体健壮。立即测血压180~170/140mmHg。正在服西药,要求中药调理。处方如下:
川芎10g、怀牛膝15g、钩藤20g、菊花15g、茵陈10g、茯苓10g、白芍15g、黄芪15g、陈皮10g、三仙各10g、生甘草3g。常规水煎日一付。
2006年5月20日再诊:上次疗效较好,欲再服中药调整血压。一般情况好,脉舌象正常。血压140/90mmHg。处方如上。
5月25日再诊:血压120/90mmHg。此后断续服药至6月中旬,血压一直如此。
案45:高血压发作性头晕
陈某,男,60岁,威县麦子乌营村人,2002年7月23日初诊。
3个多月来,经常发作性头晕,3~5日一次。劳动时最易发作, 静立不久即好转。卧位时不发作。静坐时也偶犯。发作时有天旋地转感,并有颈后发热而沉。服药几次无效。一般情况可,饮食、二便、睡眠可。脉舌象大体正常。血压160/100mmHg。
处理如下:
川芎10g、怀牛膝15g、菊花10g、钩藤20g、茯苓10g、生地10g、丹皮10g、白芍15g、沙参10g、丹参10g、生三仙各10g、生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付。
逍遥丸6g日2次;龙胆泻肝丸6g日2次。
心痛定片10mg日2次。
7月29日再诊:自觉大好,再未犯头晕,偶有心悸。血压170/90mmHg。上方加复方利血平1片日2次。
8月4日三诊:诸症悉退,脉象略见弦滑。血压160/90mmHg。嘱心痛定、复方利血平改为每日各3次。5日后停服煎剂。
按:患者从无高血压史,中药为主解除了眩晕,但降压不满意。患者的眩晕应该是椎动脉系供血不足的缘故。
案46:顽固产后高血压
王某,32岁,威县西堂村人,2003年11月16日初诊。
自20岁怀孕后患高血压至今不愈。一直间断服药——无不适即不服。近来有一过性头晕,头痛、头不清爽。无其他不适。一般情况可,脉象沉细,重取有力。舌嫩。血压180/140mmHg。
处理如下:
川芎15g、怀牛膝20g、五味子19g、当归8g、香附8g、白芍10g、熟地15g、附子5g、吴茱萸3g、陈皮10g、茯苓10g、半夏8g、桂枝15g、三仙各10g、生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付。
金匮肾气丸9g日2次.
自备西药继续服用。
9月6日再诊:自觉大好。再未头晕、头痛等。脉沉,不再有力。血压160/120mmHg。守前方。
按:患者没有再诊。这种情况我都要反复告知患者:舒张压120mmHg是危险状态。很难保证2年内不出现严重后果,平稳度过5年就是奇迹。当然,该患者平时、特别是夏天,血压可能没有这么高。不过,冬天的舒张压可达140mmHg,已经随时可以出现意外。
案47:心脾两虚型高血压
本村村民王某,女,58岁,2004年1月5日初诊。
发现高血压五六年,间断服用西药。近二年,经常头晕、乏力、食少,惊悸、难眠,并常发作心慌不支。于是经常卧床。患者本来身体相当好,只是近年家庭多事,病情渐重。也曾经找我看过,但不愿意服中药。此次决意服中药调理。体型中等,神情焦躁、恐惧。脉象滑弱,舌可。二便可。血压190/100mmHg。
处理如下:
西洋参30g单煎或开水泡代茶饮。
党参15g、黄芪15g、五味子10g、川芎10g、怀牛膝15g、钩藤15g、白芍15g、茯苓10g、陈皮10g、川朴6g、枳实6g、龙骨粉10g、三仙各10g、生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付。
人参归脾丸9g日2次;天王补心丸9g日2次;复方利血平1片日3次。
心痛定10mg日3次;脉通丸1粒日3次。
次日血压156/86mmHg,自觉好转。两周后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至1月底,血压正常。西药减至日2次。继续服药一个月,血压一直正常。此后4年,再未出现危重情况。
案48:高血压心悸并中气不足
王某,男,54岁,威县王家陵村人,2004年2月27日初诊。
年前10月份血压突然升高至210/140mmHg,当即服用丹参滴丸、降压药并输液半月。经治血压下降,但心悸、头晕、气不接续至今不愈且越来越重。饮食、二便、睡眠可。体略丰,神可。无明显下肢水肿。脉滑,舌暗红润,苔不厚。血压140/90mmHg。
处理如下:
党参12g、黄芪10g、五味子5g、川芎6g、怀牛膝12g、茯苓10g、柴胡4g、桂枝15g、陈皮10g、半夏6g、白术5g、当归8g、白芍10g、三仙各10g、生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付。
补中益气丸9g日3次;人参归脾丸9g日3次;金匮肾气丸9g日3次。
3月2日再诊:自觉心悸、头晕、气不接续改善。脉滑而频见结代,约10动一代。上方加地戈辛0.25mg、双氢克尿塞25mg各日1次。
3月7日再诊:自觉大好,脉象极少结代。守上方。
3月13日再诊:自己骑自行车就诊,脉约30动一代。守前方。   
案49:高血压头晕
路某,女,44岁,威县沙柳寨村人,2000年3月27日初诊。
头晕,右手麻木年余。饮食、睡眠可。断经3年。上年发现高血压,一直在服降压药。体略丰,神可。脉沉弱,舌可。血压130/90mmHg。处理如下:
川芎10g、怀牛膝12g、钩藤10g、葛根10g、五味子8g、茯苓10g、半夏8g、黄芪15g、龙骨粉10g、陈皮10g、三仙各10g、生甘草4g。常规水煎日一付。
嘱坚持服用降压药。
4月4日再诊:头晕、手麻均大好。脉象正常,舌稍嫩。守上方。
按:正在服用西药,血压在临界水平,却头晕、手麻日久不愈。故高血压常需中西医结合治疗。
案50:高血压头痛
张某,男,46岁,威县张王母村人,2000年6月4日初诊。
头痛年余,伴血压高,多方治疗效不佳。体型中等,神可。睡眠不好。脉重按有力。血压146/106mmHg。处理如下:
怀牛膝15g、川芎10 g、五味子8 g、白芍15 g、枣仁10 g、远志8 g、陈皮10 g、半夏8 g、菊花15 g、当归8 g、丹参10 g、钩藤15 g、龙骨粉10 g。常规水煎日一付。
天王补心丸9g日2次。
6月7日再诊:头痛大减。血压140/90mmHg。仍守前方。嘱坚持服用降压西药。
按:治疗高血压引起的头痛,首先是控制血压。但有时血压降至临界水平,头痛仍不止,这时最好同时使用中药。
案51:中药缓解高血压
本村村民王某,女,42岁,2005年3月30日初诊。
患高血压10年,最高时的血压在200/110mmHg以上。基本上一直在服降压西药。近来服西药血压接近正常即头晕、恶心、乏力。服药不足则血压较高。要求服中药调整。一般情况可。脉沉细无力,舌淡。血压190/110mmHg。处理如下:
川芎10g、怀牛膝15g、茯苓10g、半夏8g、陈皮10g、桂枝20g、五味子10g、白芍15g、三仙各10g、生甘草6g。常规水煎日一付。
4月4日再诊:脉仍沉细。无明显头晕。血压180/96mmHg。守前方。
如上处理至4月22日,血压130/80mmHg。无不适。
8月5日再诊:血压170/100mmHg。仍守前方。
按:头晕、恶心、乏力就是脑缺血之故。上方煎剂显然可以在降血压的同时改善脑供血。当然,血压下降主要是同时用着西药。但只用西药对某些老高血压(必同时有脑血管硬化),不能降到正常水平。
案52:高血压腿疼
赵某,女,53岁,未记里居,2000年10月29日初诊。
右大腿外侧疼向下放射并有麻木感10余日。发病前曾经臀部肌内注射。食欲不佳,睡眠、二便可。体型中等,面色萎黄。脉弦滑略数。血压200/136mmHg。无高血压史。处理如下:
川芎10 g、怀牛膝15g、丹参10 g、白芍10 g、五味子8 g、钩藤20 g、菊花10 g、龙骨粉10 g、党参10 g、黄芪10 g、茯苓10 g、当归8 g、陈皮10 g、三仙各10 g、生甘草3 g。常规水煎日一付。
复方降压片1片日3次;心痛定10mg日3次;脉通丸1粒日3次。
11月5日再诊:脉转柔滑而稍弱。腿不再痛麻,但双下肢乏力。血压130/90mmHg。中药如前,西药改为日2次。
如上处理至12月3日,下肢再无不适。血压再未大反复。但出现上腹疼。多年前,患者有饥饿疼痛。故加用甲氰咪胍0.2g日3次,香砂养胃丸6g日3次。如此处理是因为利血平可以加重溃疡病。患者服降压药出现双下肢乏力,是复方利血平中的双氢克尿塞所致。初服此药大多可有此表现,但不重,也会数日内自动缓解。
该患者血压如此之高,前医完全不知道。如果继续使用止痛药或皮质素,就可能诱发脑意外。现在看来,最好让患者断续服用金匮肾气丸。
案53:高血压脑缺血(重出待删或替换)
马瑞萍,女,30岁,威县姜藿寨村人,1992年2月18日初诊。
5天前早起时突然下肢无力、头晕、眼花,至今步行困难——需人扶持方可慢慢走平路。当时血压190/120mmHg。在家服药数日无效。5年前产后遗留高血压,平时症状不明显,没有坚持服药。自今晨起怕冷。饮食、二便可,常失眠。体型中等,神倦,面苍。脉弦,舌淡苔白。上肢肌力可。血压156/84mmHg。体温37.2℃处理如下:
川芎10怀牛膝15红花10党参15黄芪15五味子10枸杞子15陈皮10茯苓10半夏8枣仁12三仙各10。常规水煎日一付。
2月20日再诊:证大减,走平路不必他人扶持,上台阶勉强。原方加当归10、白芍15。
按:此证为较轻的高血压危象或脑病。总之是血压突然升高引起的脑缺血。当然,全身供血都不好。就诊时还有轻感冒。这样的年龄就有这么顽固的高血压,很难活到50岁。特别是发现高血压之后不坚持服药,必然迅速出现危急情况。现在看来,初诊煎剂时就应该有桂枝、附子。不过,对该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坚持服药并注意保养。   
案53:血压高伴心慌出汗(洪钧按:供替换)
村民某女,65岁,2007年12月19日初诊。
上午10时左右她的丈夫陪同她就诊。主诉不是血压高,也不是常见的高血压伴随症状如头痛、头晕等。主要痛苦是近三天凌晨1时左右心慌出汗——似乎太饿了。三年前,患者有过高血压,但三年没有就诊,我已经忘记了。她一年多没有服用降压西药。总之,她的高血压是切脉断定的——略见弦滑有力。不过,当时不知道血压到底多么高,因为内人带着血压计出诊了,让她下午来测。下午4点测血压居然很高:200/96mmHg。她是一个个子较小、也比较瘦弱的人。这么高的血压,算是很高了。其余无大不适,舌象可。处理如下:
川芎12g怀牛膝20 g、香附8g、钩藤20g、白芍20g、黄芪20g、红花5g、龙骨粉15g、牡蛎20g、沙参8、麦冬8、枸杞子10g、桂枝20g、陈皮20g、生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剂。
心痛定片10mg日3次。
复方降压片1片日3次。
嘱咐她近日每天测血压一次。
12月20日再诊:昨夜无心慌出汗。脉舌象大体正常。血压160/86mmHg。守上方。
12月21日三诊:再未心慌出汗。血压130/80mmHg。嘱服中药上方三剂即可停。西药可减少用量为日2次。
按:子时一阳生。该患者的出汗在子时末。据此,患者有阳亢。
又,一般说来,男人比女子抗寒。但有些老年妇女,比男人还怕热而不怕冷。该患者就说她近来穿得很薄,却常觉得热,夜间也不喜欢睡热炕。与更年期妇女轰热相联系,此种现象宜于用阴阳学说解释:雌激素是抑制阳亢的重要物质基础。
案53:体质性低血压
董某,女,20岁,威县南关人,2005年3月15日初诊。
自称常“胃不好”并血压低约一年。发育营养可。17岁月经初潮,周期40天,经期4~5天。睡眠可。大便、小便均少。面色略黄。脉象沉细,舌稍嫩。血压60/40mmHg。
处理如下:
党参10 g、黄芪15 g、五味子8 g、桂枝20 g、陈皮10 g、枳实5 g、茯苓10 g、半夏8 g、川芎8 g、白术5 g、当归8 g、白芍10 g、大枣5枚生姜15 g。常规水煎日一付。
香砂养胃丸6g日2次;人参健脾丸12克日2次。
3月21日再诊:脉象大好,舌可。血压70/50mmHg。守前方。
按:此案应该是体质性低血压,只是如此低的血压很少见。作为对照,把它和高血压验案放在一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6:41 , Processed in 0.07787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