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95|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科学解读《黄帝内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8 11:0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科学解读《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一部什么书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而且是中医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黄帝内经》研究和回答了中医几乎所有的基本问题,而这些基本问题是每一个学习、研究和应用中医的人士都必须要弄明白、搞清楚的问题。比如说,什么是中医,中医是怎么产生的,中医是怎么认识和理解生、老、病、死这样一些生命现象的;比如说,中医是怎么认识和理解养生的,中医是怎么认识和理解疾病的,中医是怎么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比如说,什么是阴阳,什么是四时,什么是五行,什么是六经,什么是五脏,什么是六腑,什么是经络;比如说,什么是精神,什么是气血,什么是虚实,什么是表里,什么是寒热;比如说,什么是望闻问切,什么是升降出入;比如说,什么是中药,中药是怎么治病和养生的;什么是针灸按摩,针灸按摩是怎么治病和养生的;等等一些基本问题,不胜枚举。
    当然,我们可以通过《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通过其他中医著作,通过院校中医教材,来认识和理解中医的这些基本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现代医学的思维和方法,通过现代科学的设备和技术,来对待和研究中医的这些基本问题。但是,这样弄的是皮、搞的是毛,是不可能弄明白、搞清楚中医的这些基本问题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黄帝内经》不仅研究和回答了中医几乎所有的基本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研究和阐述了产生中医、学习中医、研究中医和应用中医所必须具备的思维和方法。我们说《黄帝内经》的地位不可动摇,我们说《黄帝内经》的作用不可替代,我们说《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而且是中医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原因就在这里。
   为什么要科学解读《黄帝内经》
    科学著作需要科学解读,中医经典需要用中医思维和中医方法解读,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这是因为我们现在所受的教育,一般是现代科学的、现代文化的,在医学界则基本上是现代医学的。熟习和了解了现代科学、现代文化和现代医学的现代人,用现代科学、现代文化和现代医学的思维和方法解读中医经典,显然是不行的,是行不通的;如盲人骑瞎马般不得要领,也是理所当然的。误解中医经典,乱解中医经典,歪解中医经典,曲解中医经典,肢解中医经典,反过来却怀疑中医经典、否定中医经典,是没有道理的,也是无知的。
    科学解读《黄帝内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科学解读中医经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我们要用中医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解读《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的本来面目;我们要用中医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解读中医经典,解读中医经典的本来面目。
   怎么样科学解读《黄帝内经》
    科学解读《黄帝内经》要用中医科学的思维和方法。什么是中医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呢?中医科学的思维和方法,一般是指中医的阴阳、四时、五行、六经等思维和方法,而最根本的是指天人合一的思维和方法。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中医的阴阳、四时、五行、六经是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产生的,中医是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产生的,《黄帝内经》是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因此,中医科学的思维和方法,不仅是指中医的阴阳、四时、五行、六经等思维和方法,更是指天人合一的思维和方法。因此,我们提出科学解读《黄帝内经》要用中医科学的思维和方法,也不仅要用中医的阴阳、四时、五行、六经等思维和方法,更要用天人合一的思维和方法。
   现代科学、现代文化和现代医学有助于我们科学解读《黄帝内经》
    科学解读《黄帝内经》要用中医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另一方面,也要用现代科学、现代文化和现代医学知识,现代科学、现代文化和现代医学知识有助于我们科学解读《黄帝内经》。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放弃了中医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而采用了现代科学的思维和方法,采用了西医的思维和方法,走过了一段弯路。现在我们要改过来,重新拾起中医的思维和方法。但是,我们不能走极端,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拒绝和排斥现代科学、现代文化和现代医学知识。古代的思维,古代的方法,加上现代的知识、现代的语言,这是我们科学解读《黄帝内经》的一个基本要求,一个努力方向。
http://www.shanghan.com/home/?action/viewspace/itemid/6639.html

点评

例如在音与味的关系中是电子粒子运动的固有频率不同而产生了音与味的不同,这只能用伩息论的思维模式去解释音与味之间的互相力学作用关系及对人体一切物质之间互相力学作用关系。由此产生的疗效。所有这一切,西方医   发表于 2017-6-10 10:34
2
发表于 2008-4-13 20:57:2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科学解读《黄帝内经》

我来补充一点《黄帝内经》其实也是中国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后人假托黄帝于歧伯的对话而写成的,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分,在中国医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后世医家的理论都由此继承和发展而来

点评

【假托黄帝于歧伯的对话而写成的】,不是假托,而是源远流长的见证。  发表于 2016-5-27 19:14
3
发表于 2008-4-22 16:26:5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科学解读《黄帝内经》

国宝级名老中医真传(光盘)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的名老中医从医精华抢救计划!
历时七年,投入巨资,辗转内地及港澳!
数十位国宝级中医名家面向杏林后起精英谆谆教诲!
高屋建瓴、医理深妙,真知灼见、开悟心智!
几十年临床经验的宝贵结晶倾囊奉献!
构筑中医栋梁们向上攀登的阶梯!
成就同道们为振兴中医而奋斗的夙愿!
不难想象——邓铁涛、颜德馨、焦树德、路志正、朱良春、陆广莘、张琪、刘炳凡、周仲瑛、任继学、晁恩祥、金世元、吉良晨、张学文、王永炎……等等;如果您从事的是中医药事业,那么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也许使您如雷贯耳!您一定很想重回课堂,聆听这些国宝级名老中医将毕生心血结晶和盘托出、 倾囊相授!现在这一切已成为现实!因为凝结着我国数十位名老中医从医精华的光盘业已问世!
此套光盘为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的名老中医从医精华抢救计划,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组织实施,并精心制作而成《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光盘,现面向全国诚招区域代理。
联系电话:010-83156123    13146665615
地址:北京宣武区天桥福长街45号 百拇名老中医光盘销售中心
邮编:100050
QQ:78709340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
发表于 2008-5-20 15:48:1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科学解读《黄帝内经》

哪里能看到《黄帝内经》原文?
5
发表于 2016-5-17 23:30:29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科学解读《黄帝内经》还需要重复其中的医学实验。单从字面上和文化上来解读就会有局限性。

点评

说的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31 12:03
6
发表于 2016-5-21 18:49:45 | 只看该作者
像文章中提出的科学解读,其结果是从理论到理论,循环无端。
读《黄帝内经》只有与临床结合,在其中发现还没有被发现的临床经验,才会越读越新。
为什么中医要终生阅读《黄帝内经》,因为里面有很多宝藏。
离开了临床价值,《黄帝内经》对中医就不是很重要了。

点评

同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31 12:06
理论与临床是统一的关系,是不可分离的关系。理论指导临床,针灸需知经络穴位,针刺之理,没有理论如何临床?而临床又是对理论的验正。解读是学习,探索临床之理,解读之时,临床之中也。离开《黄帝内经》就没有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7 19:32
7
发表于 2016-5-27 19:12:52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要用中医科学的思维和方法
-----------------------------------------
【中医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还是《 黄帝内经》的思维和方法,故,要用《内经》解读《内经》。《内经》的天文,地理,人事是对实践的认识,任何科学,哲学都不能解读内经,而都能被内经解读。

点评

例如在音与味的关系中是电子粒子运动的固有频率不同而产生了音与味的不同,这只能用伩息论的思维模式去解释音与味之间的互相力学作用关系及对人体一切物质之间互相力学作用关系。由此产生的疗效。所有这一切,西方医   发表于 2017-6-10 10:35
8
发表于 2016-5-27 19:32:00 | 只看该作者
版纳福龄堂 发表于 2016-5-21 18:49
像文章中提出的科学解读,其结果是从理论到理论,循环无端。
读《黄帝内经》只有与临床结合,在其中发现还 ...

  理论与临床是统一的关系,是不可分离的关系。理论指导临床,针灸需知经络穴位,针刺之理,没有理论如何临床?而临床又是对理论的验正。解读是学习,探索临床之理,解读之时,临床之中也。离开《黄帝内经》就没有中医的临床。比如伤寒之脉证,内经之外,谁说得明白?离开脉证,临床还叫中医吗?
9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19:32:13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6-5-27 11:12
《黄帝内经》要用中医科学的思维和方法
-----------------------------------------
【中医科学的思维和 ...

谢谢一吐先生光临和赐贴。先生说得对,中医科学的思维和方法,不仅是指中医的阴阳、四时、五行、六经等思维和方法,更是指天人合一的思维和方法。因此,我们提出科学解读《黄帝内经》要用中医科学的思维和方法,也不仅要用中医的阴阳、四时、五行、六经等思维和方法,更要用天人合一的思维和方法。

点评

謝謝  发表于 2016-5-27 21:20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19:44:19 | 只看该作者
版纳福龄堂 发表于 2016-5-21 10:49
像文章中提出的科学解读,其结果是从理论到理论,循环无端。
读《黄帝内经》只有与临床结合,在其中发现还 ...

谢谢版纳福龄堂先生惠顾和赏贴。先生所言不错,黄帝内经》只有与临床结合才能发掘其中的宝藏和展示新的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17 14:29 , Processed in 0.11112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