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3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中医的脉学理论必须发展一步——浅评李时珍对脉象分类的错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3-4 20:5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6/08/10 07:37pm 第 2 次编辑]

                    中医的脉学理论必须发展一步      (原创·首发)
                    ——浅评李时珍对脉象分类的错误
                                                   中国逻大教授     刘润泽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为我国的医药学做出了伟大贡献,他所著的《本草纲目》一书举世闻名,所著的《濒湖脉学》一书至今仍然是现代中医进行诊断的指导理论。但是,由于没掌握正确的分类法,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对脉象的分类是混乱不清的。
    在《濒湖脉学》中,李时珍把脉象分为如下二十七种:浮脉、沉脉、迟脉、数脉、滑脉、涩脉、虚脉、实脉、长脉、短脉、洪脉、微脉、紧脉、缓脉、芤脉、弦脉、革脉、牢脉、濡脉、弱脉、散脉、细脉、伏脉、动脉、促脉、结脉、代脉。
    李时珍说:“一脉一形,各有主病。数脉相兼,则见诸症。”(引自《濒湖脉学》)
    李时珍认为,一个脉象一种特征,各有自己所反映的病症,把几个脉象综合起来,才能全面诊察出患者的病情。
    李时珍把综合在一起的脉象叫做兼脉,他将二十七脉中的部分脉象进行了综合,提出了如下几十个兼脉:浮迟、浮数、浮紧、浮缓、浮虚、浮芤、浮洪、浮微、浮软、浮散、浮弦、浮滑、沉迟、沉数、沉紧、沉缓、沉牢、沉实、沉弱、沉细、沉弦、沉滑、沉伏、弦数、弦迟、缓细、缓涩、缓滑等。
    另外,李时珍还提出了转豆、雀啄、屋漏、弹石、解索、虾游、鱼翔等真脏脉。
    综上所述,李时珍所提出的各种脉象共有六十多种。
    关于脉象的种类,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分类方法,历代医家的分类结果非常混乱,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结论。例如,李时珍将脉象分为二十七种,清代张石顽则分为三十二种;李时珍将兼脉分为三十多个,明代李中梓则分为七十多个;李时珍提出了七个真脏脉,有的医生则提出了十个怪脉。总括起来,历代医家所说的脉象共有百余种之多。
    三国时期,魏国医学家王叔和说:“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引自《脉经自序》)
    王叔和阐明,由于“脉理精微”,脉象“其体难辨”、“指下难明”。其实,脉象不易辨认,不只因为“脉理精微”,更因为医家对脉象的分类混乱无序。
    由于对脉象的分类混乱无序,诊断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即使是几位非常有经验的医师,他们为同一患者的诊断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对脉象作出正确分类不但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必要。
    李时珍对脉象的分类存在哪些错误呢?
    为了便于说明李时珍对脉象分类的错误,我们先对脉象作一简略分类。
    进行分类,对于构造简单的事物,凭经验就可以对它作出正确分类;对于构造复杂的事物,凭经验的方法就不行了,必须要借助于科学的分类法。
    根据分类法,对事物进行分类,首先要对被分类的事物进行系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先用纵向分类法分出事物的种类,再用横向分类法分出事物的属类。对脉象分类也是如此。
我们知道,脉象主要由气血、部位、搏速、搏力、节律等方面构成。根据脉象结构的繁简不同,脉象主要分为平脉、病脉和真脏脉三大种类。平脉是正常人的脉象,病脉是一般病人的脉象,真脏脉是危重病人的脉象。
    一、平脉
    平脉是正常人的脉象。平脉的气血匀和,部位适中,搏速平缓,搏力均衡。也就是说,平脉的气血不亏不盈,部位不浮不沉,搏速不迟不数,搏力不大不小。平脉只有一个属类。
    清代医学家柯琴说:“凡脉之不浮不沉而在中,不迟不数而五至者谓之平脉。”(引自《伤寒来苏集》)
    柯琴给平脉下的定义很正确,所谓“不浮不沉”是指部位适中,“不迟不数”是指搏速平缓。
    二、病脉
    病脉是一般病人的脉象。病脉的气血分为充盈、亏损两种情况;部位分为浮浅、深沉两种情况;搏速分为急疾、迟慢两种情况;搏力分为洪大、弱小两种情况,这是对病脉的系统分析结果。
    柯琴说:“若一见浮沉迟数之象,斯为病脉矣。”(引自《伤寒来苏集》)
    柯琴给病脉下的定义也很正确,所谓“浮”是指部位浮浅,“沉”是指部位深沉,“迟”是指搏速迟慢,“数”是指搏速急疾。
    关于病脉四个方面的八种情况,李时珍谓部位浮浅为“浮”脉,谓部位深沉为“沉”脉,谓搏速急疾为“数”脉,谓搏速迟慢为“迟”脉;其它两个方面的四种情况前人没有统一说法,我们暂且借用前人的命名,谓气血充盈为“滑”脉,谓气血亏损为“涩”脉,谓搏力洪大为“洪”脉,谓搏力弱小为“弱”脉。这里所说的“滑”、“涩”、“洪”、“弱”四脉,和前人命名的涵义不尽相同。
    李时珍说:“脉理浩繁,总括于四。既得提纲,引申触类。”(引自《濒湖脉学》)
    李时珍认为,脉象种类繁多,不易掌握,应该以四脉为纲去统领诸脉。
    脉象的提纲是中医脉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对脉象分类混乱,因而关于脉象的提纲历来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李时珍以浮、沉、迟、数四脉为纲,滑伯仁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陈修园以浮、沉、迟、数、虚、实、大、缓八脉为纲,张仲景以浮、沉、滑、涩、数、动、弦、弱、大、微等十脉为纲,还有以其它脉象为纲的。
    实际上,对病脉的系统分析结果滑、涩、浮、沉、迟、数、洪、弱八种情况,就是病脉的八纲。病脉八纲和病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相对应:滑、涩二脉定阴阳,浮、沉二脉定表里,迟、数二脉定寒热,洪、弱二脉定虚实。
    (一)滑、涩二脉定阴阳
    气血充盈为滑脉,主病为阳盛;气血亏损为涩脉,主病为阴盛。
    李时珍说:“滑脉如珠替替然,往来流利却前还。……涩缘血少或伤精,反胃亡阳汗雨淋。”(引自《濒湖脉学》)
    滑脉气血充盈,阳气有余,主病为阳盛;涩脉气血亏损,阴气有余,主病为阴盛。
    (二)浮、沉二脉定表里
    部位浮浅为浮脉,主病在体表;部位深沉为沉脉,主病在脏腑。
    李时珍说:“浮脉主表,里必不足。……沉脉主里,主积主寒。”(引自《濒湖脉学》)
    李时珍阐明,浮脉主表,沉脉主里。
    (三)迟、数二脉定寒热
    搏速急疾为数脉,主病为热症;搏速迟慢为迟脉,主病为寒症。
    李时珍说:“三至为迟,迟则为冷。六至为数,数即热症。”(引自《濒湖脉学》)
    李时珍阐明,迟脉主寒,数脉主热。
    (四)洪、弱二脉定虚实
    搏力洪大为洪脉,主病为实症;搏力弱小为弱脉,主病为虚症。
    李时珍说:“迟而无力定虚寒。”(引自《濒湖脉学》)
    李时珍所说的“迟”即迟脉,所说的“无力”即我们所说的“弱”脉。李时珍阐明“迟而无力定虚寒”,是说迟脉主寒、弱脉(无力)主虚。既然弱脉主虚,反之,洪脉(有力)则主实。
    李中梓是明代的一位名医,他在《诊家正眼》中说:浮脉,“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沉脉,“无力里虚,有力里实”;迟脉,“有力积冷,无力虚寒”;数脉,“有力实火,无力虚火”。李中梓也阐明,浮、沉二脉定表里,迟、数二脉定寒热,洪(有力)、弱(无力)二脉定虚实。
    由上可知,病脉八纲和病情八纲是紧密相联的。
    医师诊脉,无非是要诊察患者的病情,以滑、涩、浮、沉、迟、数、洪、弱八脉为纲,即可弄清患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情况。因此,病脉应该以滑、涩、浮、沉、迟、数、洪、弱八脉为纲,既不可多,也不可少。
    下面,我们继续讲对病脉的分类。
    根据横向分类法,把病脉四个方面各包括的两种情况一一辗转综合后排列起来,就分出了病脉的十六个属类。
    这个分类结果排列如下:
    1.滑浮数洪脉;2。滑浮数弱脉;3。滑浮迟洪脉;4。滑浮迟弱脉;5。滑沉数洪脉;6。滑沉数弱脉;7。滑沉迟洪脉;8。滑沉迟弱脉;9。涩浮数洪脉;10。涩浮数弱脉;11。涩浮迟洪脉;12。涩浮迟弱脉;13。涩沉数洪脉;14。涩沉数弱脉;15。涩沉迟洪脉;16。涩沉迟弱脉。
    掌握了病脉的八纲与类别,就便于为患者诊察病情了。为患者诊脉,气血充盈为滑脉,主病为阳盛;部位浮浅为浮脉,主病在体表;搏速急疾为数脉,主病为热症;搏力洪大为洪脉,主病为实症。诊断结果,患者的脉象属于病脉中的“滑浮数洪脉”,反映患者阳盛阴衰,病在体表,患有实热病症。如果患者的脉象气血亏损、部位深沉、搏速迟慢、搏力弱小,这属于病脉中的“涩沉迟弱脉”,反映患者阴盛阳衰,病在脏腑,患有虚寒病症。由于对病脉进行了清晰的分类,无论几位医师为同一患者诊脉,诊断结果必然是一致的。
    三、真脏脉
    真脏脉是危重病人的脉象。真脏脉的气血大亏,节律不齐,搏动中出现间歇,是患者脏腑功能衰竭的反映。真脏脉包括的情况比较复杂,对它的分类过程也很复杂,这里不作详述。
    以上,我们对脉象进行了简略分类。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李时珍对脉象分类的错误。
    李时珍说:“缓脉,去来小驶于迟,一息四至。”(引自《濒湖脉学》)
    李时珍阐明,一呼一吸之间,缓脉跳动四次。我们知道,缓脉是平脉中搏速平缓的情况,是分析结果,不是分类结果。
    李时珍说:“迟脉,一息三至,去来极慢。……数脉,一息六至,脉流薄疾。”(引自《濒湖脉学》)
    李时珍阐明,一呼一吸之间,迟脉跳动三次,数脉跳动六次。我们知道,迟脉和数脉是病脉中搏速方面的两种情况,是分析结果,不是分类结果。
    李时珍说:“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伏脉,重按着骨,指下裁动,脉行筋下。”(引自《濒湖脉学》)
    李时珍阐明,浮脉在肌肤,沉脉在筋骨,伏脉在筋下。我们知道,浮脉、沉脉和伏脉是病脉中部位方面的三种情况,是分析结果,不是分类结果。
    李时珍说:“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引自《濒湖脉学》)
    李时珍阐明,促脉“一止复来”,结脉“一止复来”,代脉“动而中止”。我们知道,促脉、结脉和代脉,是真脏脉中搏动节律方面出现间歇的情况,是分析结果,不是分类结果。
    李时珍说:“革脉,弦而芤。如按鼓皮。”(引自《濒湖脉学》)
    李时珍阐明,革脉既似弦脉又似芤脉。我们知道,革脉是个综合结果,但综合得不全面,不是完整的脉象种类。
    李时珍说:“微脉,极细而软,按之如欲绝,若有若无,细而稍长。”(引自《濒湖脉学》)
    微脉“极细而软”是气血亏损,“按之如欲绝”是搏力弱小,这是涩脉和弱脉的综合。微脉只综合了脉象的气血和搏力的情况,没有综合部位和搏速的情况,也不是完整的脉象种类。
    其余脉象,滑、涩、虚、实、长、短、洪、紧、芤、弦、牢、濡、弱、散、细、动等十六脉,基本都是片面的综合结果,并非完整的脉象种类,这里不逐一评析。
    李时珍所提出的兼脉,基本上都是片面的综合结果。
    李时珍说:“浮迟风虚,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火,浮微劳极。浮软阴虚,浮散虚剧。浮弦痰饮,浮滑痰热。……沉迟虚寒,沉数热伏。沉紧冷痛,沉缓水畜。沉劳痼冷,沉实热极。沉弱阴虚,沉细痹湿。沉弦饮痛,沉滑宿食。沉伏吐利,阴毒聚积。……弦数多热,弦迟多寒。浮弦支饮,沉弦悬痛。……浮紧表寒,沉紧里痛。……浮长风痫,沉短宿食。……缓大者风,缓细者湿。缓涩血少,缓滑内热。”(引自《濒湖脉学》)
    李时珍所说的“兼脉”,由于只综合了脉象部分方面的情况,基本上都是片面的综合结果,不是完整的脉象种类。例如,浮迟、浮数、沉迟、沉数等兼脉,它们只综合了脉象的部位和搏速的情况,没有综合气血和搏力的情况,都是片面的综合结果,不是完整的脉象种类。二十七脉中的“革”脉,其特点是“弦而芤”(李时珍语)。根据李时珍的理论,“革”脉也应该是个兼脉,即“弦芤”兼脉。
    李时珍对真脏脉的分类也是混乱无序的。
    时珍说:“脾则雀啄,如屋之漏。”(引自《濒湖脉学》)
    李时珍阐明,雀啄脉如鸟雀啄食,跳三、五下则停,然后再跳。雀啄脉只综合了脉象部分方面的情况,不是完整的脉象种类。
    其余的真脏脉虾游、鱼翔、弹石、解索等也如是,由于只综合了脉象部分方面的情况,都不是完整的脉象种类。
    综上所述,李时珍所提出的脉象种类,二十七脉中的缓脉是平脉中的分析结果,迟、数、浮、沉、伏等脉是病脉中的分析结果,促、结、代等脉是真脏脉中的分析结果,革、微、滑、涩、虚、实、长、短、洪、紧、芤、弦、牢、濡、弱、散、细、动等十八脉是片面的综合结果;兼脉中的脉象基本都是片面的综合结果;真脏脉中的脉象也基本都是片面的综合结果。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分类法,李时珍对脉象的分类结果是非常混乱的。
    以上,我们以分类的道理为依椐,分析了李时珍在脉象分类中所存在的错误。
    虽然李时珍没有从理论上弄清分类法,但他凭经验已经隐约感觉到应该如何对脉象进行分类了。李时珍提出了脉象的提纲,这实际上是在对脉象进行分析的认识;李时珍提出了兼脉之说,这实际上是在对脉象进行综合与分类的认识。如果他能系统地分析出脉象的提纲,并且能完善地综合出所有兼脉,这样就能对脉象作出正确的分类。
    脉学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就总结出了“望、闻、问、切”四种诊病方法。几千年来,我国医生一直用切脉的方法诊断病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应用正确的分类法,可以把脉象的类别析理得种属分明,将前人的经验和理论予以总结提高,使祖国这一珍贵的医学遗产发扬光大,为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作出更大贡献。

    附录:                   分类法简介

    分类法是通过对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去析理事物类别的逻辑方法。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个物质的世界,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都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客观事物种类浩繁,形形色色。应用分类法,可以把客观事物繁多的类别析理的种属分明,然后分门别类地去进行研究,逐步地达到认识整个客观世界的目的。
    恩格斯说:“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的,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而它的重要性也正是在这里。”(引自《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27页)
    恩格斯阐明,科学分类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对事物“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
    进行分类,首先是对被分类的事物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先把基本特征相同而结构繁简不同的事物分为不同的种类,再把具有共同特征又有相同结构的事物分为不同的属类,这样就对事物的类别有了清晰系统的认识。
    分类法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纵向分类法,二是横向分类法。
    一、纵向分类法
    向分类法,是把事物由构造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起来进行分类的方法。纵向分类的分类结果叫做事物的种类。根据对事物的分析结果,把基本特征相同而结构繁简不同的事物,按照构造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把事物分成了不同种类。
    例如,我们对植物分类,首先是对植物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知:藻类植物只由单细胞或多细胞构成,没有根、茎、叶;菌类植物大都由多细胞构成,也没有根、茎、叶;苔藓植物都由多细胞构成,并且有了茎、叶和假根;蕨类植物都由根、茎、叶三个器官构成,并且有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种子植物都由根、茎、叶构成,并且有了种子,是植物中构造最复杂的种类。
    根据分析结果,把植物由构造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把植物分成了藻类植物、菌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五大种类。
    数学家把几何图形分成点、线、面、体四个种类,天文学家把星体分成彗星、流星、卫星、行星、恒星五个种类,动物学家把动物分成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棘皮动物、蠕形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八个种类等等,都是进行纵向分类的结果。
    被分类的事物如果类别繁多,可以连续进行多次纵向分类,把它们分为不同层次的种类。每次分类,都要以其共同特征为依据。
    例如,我们对物质进行分类,根据分析结果,物质可以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种,有机物可以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种,生物可以分为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三种等等,这就是进行连续纵向分类。
    分类结果,无机物和有机物是以它们都是物质的共同特征分的类;生物和非生物是以它们都是有机物的共同特征分的类;微生物、植物和动物是以它们都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分的类。每次分类,都是以被分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为依据进行的,这样,就正确地分出了物质所包括的不同层次的种类。
    二、横向分类法
    横向分类法,是把事物各个方面的各种情况辗转综合后排列起来进行分类的方法。横向分类的分类结果叫做事物的属类。根据对事物的分析结果,把具有共同特征和相同结构的事物,将其各个方面的各种情况辗转综合后排列起来,就分出了事物所包括的属类。属类是分类的最终结果,一个正确的横向分类结果是不能再继续分类的。
    例如,我们对宇宙观分类,也是先对宇宙观进行分析。宇宙观分为对宇宙发展的见解和对宇宙本质的见解两个方面,对宇宙发展的见解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情况,对宇宙本质的见解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情况。根据横向分类法,把宇宙观两个方面各包括的两种情况一一辗转综合后排列起来,就分出了宇宙观的四个属类。
    这个分类结果排列如下:
    (1)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例如,马克思的宇宙观。
    (2)辩证唯心主义的宇宙观。例如,黑格尔的宇宙观。
    (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的宇宙观。例如,费尔巴哈的宇宙观。
    (4)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宇宙观。例如,阿Q的宇宙观。
    进行横向分类,由于被分类的事物结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就不同,构造越复杂的事物所包括的属类越多。
    例如,我国《易经》中的六十四个卦象,就是用横向分类法分类的结果。
    我们知道,卦象分为上卦和下卦两个方面,每个方面各包括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种情况。根据横向分类法,把卦象两个方面各包括的八种情况一一辗转综合后排列起来,就推演出了六十四个卦象,也就是分出了卦象的六十四个属类。
    在几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凭经验就完成了这个复杂分类,这是很了不起的,从分类的意义上说,这并不亚于门捷列夫对元素分类的成就。
    进行横向分类,必须把被分类事物所有方面的所有情况一一辗转综合起来,不能有所遗漏,否则,如果漏掉了某一方面或某一方面的某种情况,分类的结果就不会完全。
    很多人习惯于把分析结果作为分类结果,从分类的意义上说,这是不正确的。如果把分析结果作为分类结果,一个具体事物便找不到自己确切的类别归属。
    以上介绍了分类法的两种情况,掌握了这两种分类法,就可以去对事物进行分类了。
    进行分类,首先是分出事物的种类,然后再分出事物的属类,这样就对事物的类别有了清晰系统的认识。这是一个完整系统的分类过程,研究任何一门科学都要经过这个分类过程,否则,便不会产生任何完善的理论体系。
    由于被分类的事物构造不同,进行分类的情况也就不同,有的只需要进行纵向分类,有的只需要进行横向分类,有的则需要进行纵向与横向的系统分类。进行什么样的分类,要根据被分类事物的构造而定。
    分类法是个非常重要的逻辑方法,人类社会的各门学科以及各种理论体系,都是对所研究的事物有了系统分类才建立起来的。因此,进行科学探索,掌握分类法至关重要。
2
发表于 2007-4-14 17:19:2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的脉学理论必须发展一步——浅评李时珍对脉象分类的错误

答刘润泽先生“浅评李时珍对脉象分类的错误”一文
    刘先生讲得很对。李时珍的脉象分类是讲脉象形态特征及指感特征的分类模式,而相兼脉亦是讲多种脉象形态特征及指感特征的组合,故不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脉象分类模式。
  但即使采用了现代正确的分类法,也不能解决问题。例如,冠心病人可以出现二十八病脉中的任何一种脉象形式;其它疾病同样也可以其中的一种或数种脉象形态,我们诊到的脉象到底是冠心病还是其它疾病无从诊断。今人墨守成规、形而上学地继承古籍,不求发展,不起追寻每种疾病的特殊形态特征,导致脉象诊断缺少现代疾病诊断的实用价值,这才是问题的根节。供参考。
3
发表于 2007-9-2 19:56:5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的脉学理论必须发展一步——浅评李时珍对脉象分类的错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3 14:19 , Processed in 0.05752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