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中外专家在沪探讨医学研究新趋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6-29 16:1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外专家在沪探讨医学研究新趋向
“代谢组学”助中医药走向世界
  本报讯  据《文汇报》报道:“代谢组学与中医药国际化研讨会”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与会的代谢组学创始人、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的Jeremy Nicholson教授认为,针对每个人的个性化用药亟待发展,“代谢组学”可能成为中药走向国际化的通用语言。
  中科院院士陈竺在会上发言指出,把人体分割成许多独立的部分,层层细分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方式已经走到了极致,并且面临专业破碎化的尴尬局面,“一位专门研究血液的医生只研究白血病中某一种病理类型,而对于其他相关血液疾病不作过问。”而“代谢组学”是一种整体性的研究策略,它通过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精确度的现代分析技术,对细胞、有机物分泌出来的体液进行动态分析跟踪,来辨识和解析被研究对象的生理、病理状态及其与环境因子、基因组成等的关系。
  Jeremy Nicholson指出,基于单个靶点的西方药物研发已经进入一个研发费用急剧增长、有效药物却大幅减少的死胡同,所研发的药物每年只有10%能进入市场。并且,这种商业性的一次性大量投入,研发一种药物,供所有人使用的模式已经过时,针对每个人的个性化用药、个性化预防亟待发展。
  中国传统医学强调从整体和系统角度认识和调节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积累了大量的有效治疗手段和药物,因此,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把注意力转向中国的传统医学,试图寻找创新源泉。陈竺认为,这是中医药现代化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利用西方技术手段的支持,补上中国传统医学在分子水平上的机理认识,将推动中医与现代西方医学的沟通,使其更好地被现代社会所接受。Jeremy Nicholson认为,代谢组学与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医学在许多方面有相近的属性,如果它们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将可能有力推动中医理论的现代化进程。事实上,用代谢组学的方法来对比分析服用中药、采用中医疗法前后人的体液所存在的不同,证实中国传统中医中药的疗效,已成为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医药的重要手段,并有可能成为中国传统医学走向国际化的通用语言。
  据悉,上海交大已与美国Waters分析仪器公司签署了相关协议,双方将共同在上海交大建设代谢组学联合实验室,以期推动我国传统医药国际化的进程。(李雪林  杨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7 07:38 , Processed in 0.08552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