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耳?”蠡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28 22:2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耳?”蠡测
作者:刘庆宇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加入收藏夹
【摘要】  文章通过考察文字意义、《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论述疾病的顺序以及参阅《黄帝内经》与其他出土文献,指出《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中“耳?”这一病症应是“肩?”,即“肩部活动不利”。
【关键词】  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 耳 肩
    “耳?”语出马王堆汉墓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其言曰:“钜阳脉……其所产病:头痛,耳聋,项痛,耳?,疟,北(背)痛,要(腰)痛,尻痛,?(痔),?痛,?痛,足小指痹。”据上文可知,“耳?”必是钜阳脉所产病的一个病症,然中医学自古至今并未见有此病证名称,因此“耳?”便成了难解之谜。笔者不揣愚陋,斗胆蠡测,以为“耳?”应作“肩?”,指肩部活动将应不灵便,根据如下。
    其一,“耳?”之“?”,读音为jiāng,通“僵”,指“僵硬,不灵活”。《史记·绛侯世家》:“勃为人木?敦厚。”[1]《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忽一日,支?,屡欠伸犹不快。”[2]而“?”表示此义项,又多作“强”。“?”之与“强”,平上去三声,经史通用。《素问·至真要大论》:“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3]《世说新语·文学》:“殷仲堪云:‘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4]
    其二,依据《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论述,太阳脉所产病的部位,其顺序是自上而下,依次是头、耳、项、背、腰、尻、?、?,最下至足小指。而“耳?”居“项痛”和“背痛”之间,显然不是指“耳”这一部位。另外,前面既然有“耳聋”,后面就不会再言“耳”的病证,“项”、“背”之间,应考虑是“肩”。
    其三,依据论述太阳脉所产病的其他文献。《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所论述之钜阳脉,也就是太阳脉,实指足太阳脉。《灵枢·经筋第十三》载:“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其病小指支跟肿痛,?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5]与《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的论述相比较,虽然《灵枢》论述足太阳脉所产病的部位顺序不同,但与“项”连接在一起的是“肩不举”,另外,《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肩痛。”[3]与“项”连在一起的亦是“肩”。因此理解“耳?”为“肩?”,也就是“肩不举”,应该不算空穴来风。
    《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之所以“肩”讹为“耳”,有可能是受前面“耳聋”的影响,书写 “肩”时,误写为“耳”。这种现象在古书中是常见的,更何况年代如此久远的简帛资料,出现误写并不足为奇。
    另外,张家山汉墓竹简《脉书》中亦有关于钜阳脉的阐述,文字虽然与《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略有出入,但大同小异。《脉书》言钜阳脉所产病:“头痛,耳聋,项痛,?强,疟,北(背)痛,要(腰)痛,尻痛……”[6]“?”字不见辞书,但就顺序来推测,应指“项”和“北(背)”之间的部位,这个部位与“肩”密不可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决非“耳”字。
    综上所述,“耳?”应为“肩?”。
【参考文献】
  1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2071.
2 南宋·吴曾撰.能改斋漫录[M].北京:中华书局,1960.514.
3 清·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6. 657,418.
4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3.242.
5 南京中医药大学.黄帝内经灵枢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2006.158.
6 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 社,200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2 18:30 , Processed in 0.09583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