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证候的“认识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6-21 17:38: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证候的“认识论”
贾春华 王永炎 黄启福 鲁兆麟 王庆国
  谈及证候的认识论不得不作主客体的区分,即将医家视为主体,将患者视为客体。通过联结原则将客体的状态反映于主体的大脑之中。中医认识证候或者说诊断证候的传统手段是望、闻、问、切,即通过望、闻、问、切的途径来认识客体证候。当医家认识到病人的某些系列表现可以用某一词语来指称时,预示着一系列表现也就有了一个名称,也可以说医家得到了一个指称患者表现的概念。若《伤寒论》“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此处中风即是名称。传统中国文化要求的是名实相符。在证候的认识论中医家一定要问“表现出这些症状体征的原因是什么?”这就要涉及那些不在场的东西,是不是那些不在场的东西是这些已在场的原因?其实,不在场的是在场的背景,背景不一定都是原因,但一部分背景可能是也应该是在场者的原因。在此我们需要讨论的是中医学是如何认识原因的,其主要的思维方式是什么?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中医学认识疾病的方法是“援物比类”“司外揣内”,即以相似理论为基础,应用类比方法,通过对“形”的观察而得出病证的原因。引用几条原文来说明之。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以上的几条原文可以简化为“某为某的原因”形式:“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是“病常自汗出”的原因;“内外俱虚”是“振寒,脉微细”的原因;“水结在胸胁”是“结胸”的原因。此处的“病常自汗出”、“振寒,脉微细”、“结胸(证表现)”皆是外在的且可以观察到的,它是客观的;而“卫气不共荣气和谐”、“内外俱虚”及“水结在胸胁”是主观的。也就是说我们是通过这些外在的可观察到的客观现象推测出这些现象的观察者认为的主观原因。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中医学家应用更多的是“信念”,是凭借一张人工编成的信念之网来断定客观现象的原因,因为“卫气不共荣气和谐”、“内外俱虚”及“水结在胸胁”是我们没有观察到的,在此有隐喻或转喻的成分,有心理意向的作用。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将临床表现认为是现象,而将这些现象的原因认为是本质,并常以此方法将临床表现还原为本质。然而在这一还原过程中,或者说早在病因的认识过程中,即所采用的“援物比类”法而得到的病因已非“真因”,而是一与所援之物相类的“类因”,它已不是一客观的与所援之物相同的“本体”。可以说在临床表现到病因的认识过程中,已出现了由客观存在向观念性存在的转移。那个被称之为“病因”的东西是我们不能检验的,起码是我们肉眼不能观察到的,它也难做到名实相符或循名责实。
 
2
 楼主| 发表于 2006-6-21 18:46:1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证候的“认识论”

下面引用由东方医学2006/06/21 05:38pm 发表的内容:
证候的“认识论”也就是说我们是通过这些外在的可观察到的客观现象推测出这些现象的观察者认为的主观原因。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中医学家应用更多的是“信念”,是凭借一张人工编成的信念之网来断定客观现象的原因,因为“卫气不共荣气和谐”、“内外俱虚”及“水结在胸胁”是我们没有观察到的,在此有隐喻或转喻的成分,有心理意向的作用。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将临床表现认为是现象,而将这些现象的原因认为是本质,并常以此方法将临床表现还原为本质。然而在这一还原过程中,或者说早在病因的认识过程中,即所采用的“援物比类”法而得到的病因已非“真因”,而是一与所援之物相类的“类因”,它已不是一客观的与所援之物相同的“本体”。可以说在临床表现到病因的认识过程中,已出现了由客观存在向观念性存在的转移。那个被称之为“病因”的东西是我们不能检验的,起码是我们肉眼不能观察到的,它也难做到名实相符或循名责实。
刘力红先生将其称为“内证实验”,我则将其称为思想实验,是理论科学的一个重要方法特征,中医学应在这个领域大力扩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2:54 , Processed in 0.12241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