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帖]土家族火攻疗法
土家族民间用火为引治疗疾病的方法甚多,如火罐、火攻、油火、火针、灯火、烧艾、火灰碗等,被称之火功疗法。火功疗法在土家族民间流传甚广,具简、便、廉、效的特点,群众易于接受。现将几种常用火功疗法简介如下:?
一、火攻疗法?
火功疗法是民间医生用来治疗病的一种方法,作用快,疗效满意,独具一格,深受患者欢迎。?
(一)药物配制:大血藤20克,剥皮血20克,鸡血藤30克,透身汉20克,野烟10克,青木香15克,四两麻10克,高梁七15克,荞麦七15克,五步蛇30克(可用银环蛇小者一条或三七6克代之),上药均为干品,切成薄片,放入广口瓶或瓦缺罐中,加入烧酒(60度左右),一天震摇2-3次,浸泡十天使用。?
(二)使用方法:医生令病人患部显露,净浸泡好的药酒倒入碗中,药量根据病情而定,少则50毫升,用火烧碗中之药酒,这时医生用右手伸入药中取出酒火,速将手中之火焰在患部及周围烫、摸、揉、拍、打,并以左手助之。反复取火烫、摸、揉、拍、打约15分钟左右,每日一次。患者治疗一次后就感患部舒适轻快,疼痛减轻。一般用一至二次可见明显效果。?
(三)使用范围:本疗法以治疗风气病为主。适用于风湿麻木、冷骨风、骨节风、寒气内停、半边风等。?
(四)本疗法的作用是给皮肤直接加温,汗窍舒张松开,使药物经皮肤毛孔透达病处,再加上揉、烫、拍、打能使局部风寒湿走散,达到行血气、舒筋止痛之功。?
二、踩油火疗法?
踩油火民间又叫犁上水?
(一)使用方法:医生用铧口一只(又叫犁尖),放在火中烧红,取出,将菜油或桐油喷在铧口上,油当即起火,速用燃烧之火烧烤患处,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亦有把菜油或桐油煎沸,医者用手蘸点冷水,然后到热油锅中摸油在患者疼痛部位拍打揉按,每次5至10分钟,日一次。?
(二)适应症:适用于风气病、肚子痛、寒湿而致的骨节痛、冷骨风、风湿麻木、肩膀骨节酸痛等。?
(三)注意事项;用油火或煮沸之油在患者身上烤或摸搽,要注意不要烧伤患者皮肤,有发烧或关节红肿的不适宜本方法治疗,小儿一般不用本方法。?
三、烧灯火?
烧灯火是医生根据病情用灯草蘸桐油直接或间接的一烧一定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运用最广泛的处治方法。?
(一)方法:根据病情选用一位的穴位(可选一穴或多次),用灯草一段蘸上桐油点烧穴位,动作要快,这叫做直接灯火。如小儿走胎,烧双耳后小青筋各一焦,烧时听到象一粒米在火中烧作之声效果最佳,如没有响声,过七天后再烧一次。惊风症,根据不同的惊风表现而选用不同的穴位进行烧灯火。如扑地惊,突然昏倒地,不醒人事,即烧内关、合谷、百会、涌泉、膻中各一焦,烧后可苏醒过来。?
印灯火:医生根据病情选好穴位,将点燃的灯草点烧在医生自己的拇指腹部,速印在患儿穴位上,这称印灯火。如小儿脐风,出现肚子痛,痛时肚脐周围鼓起一索,可印在肚脐中间及两边一寸处。此法适用于三岁以下小儿,因小儿皮肤细嫩,烧泡后易引起发炎。?
隔纸灯火:医生诊断病情后,用一张薄红纸抹上桐油,贴在患外,用灯草蘸桐油点燃后在红纸上,一个部位可点燃,数十焦,这叫隔纸灯火。此法多用于某些顽固性疾病,如盐铲骨冷痛,就在盐铲骨处用隔纸火烧二十余焦即可。?
(二)适应症:多用于惊风症、小儿走胎、黄肿包、胀肚子、肚子痛、着凉、脑壳痛、风气麻木、扭伤、疱疮初期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三)注意事项:烧灯后要忌生冷瓜果、腥臭之物一周,直接灯火后,注意不要把伤处搽破皮,防止发炎。?
四、拔罐疗法?
拔罐又叫打火罐或扯火罐,是土家族民间最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外治法。?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势力等作用,排除缺勤内空气造成的负压,使罐吸附于患处,产生温热刺激,并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疗法。《五十二病方》中已有该方法之记载:晋《肘后方》叙述尤详,因古代以牛角制缺罐,多用吸脓呼血,故称“角法”或“吸简疗法”,民间俗称“打火罐”、“呼杂筒”。此法操作简单,疗效奇特,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温经通络、祛湿逐寒的作作。?
(一)罐的制作?
1、竹罐:用直径3-5厘米的各种竹子,制成8-10厘米长的腰鼓形园筒,一端留节做底,另一端做罐口,须磨光滑,优点:取材方便,经济易制,轻巧。?
2、陶罐:由陶土烧制而成,罐口平滑(民间有盛食盐等陶罐容器可用之)。由于目前陶罐烧制减少,故多用玻璃罐代替,这种玻璃罐市场有售,罐口平滑,可以窥见罐内皮肤的瘀血程度,便于掌握。?
(二)适用范围?
风湿痹症,腰肌劳损,乳汁瘀积,蛇伤,外伤瘀血,顽固性寻麻疹,寒性腹痛,慢性支管炎,哮喘,感冒。?
(三)火罐操作方法?
1、投火法:将小纸条点燃后,投入罐内,然后将罐速置于患处,此法适用于侧面横拔火罐,以免燃烧物落下而烧伤皮肤。?
2、闪火法:火在罐内壁烧1-2圈后,迅速退出,然后将罐罩在患处,此法比较安全,不受体位限制。?
3、滴酒法:选用浓度较高的白酒少许,滴于罐内,点燃后罩在患处。?
(四)注意事项?
拔罐疗法简便易行,见效快。副作用少,但拔罐时要注意温度,不要烧烫伤皮肤,取罐时用手指尖压罐口伤肤,使空气进入自行脱掉,不要强行硬拉,以免拉伤皮肤。有些疾病不宜采用本法,如皮肤破溃发炎、小儿抽筋、水肿痛、气血亏损之体、怀孕后、有内脏病患的均不宜采用。?
由于病变部位不同,范围大小各异,故选罐有殊。病变范围小,则选用一个适当口径的罐即可。病变范围大的,如腰部扭伤(民间称内腰杆子),则可按肌束疼痛位置范围排列多个罐。有局部皮肤麻木或疼痛,功能:减退者,可将罐子拔上后,立即取下,反复多次拔,至皮肤潮红为止(闪罐法)。对于各种急性软组织损伤等,可以针灸罐结合。如软组织伤,民间认为“闪股气”,可先用三棱针、鞋底针、碎碗渣子等按部位大小剌血适量,然后拔罐,常可增强效果。留罐时间则根据罐的吸拔力的强弱、皮肤的厚薄、术者的经验来决定,一般留罐5-15分钟。?
拔罐法实际上是一种物理疗法,使毛细血管扩张,局部充血,通过肌体的调节功能:以疏通气血,宣泄风寒湿邪,从而直接改善局部状态,故达到治病目的。?
五、补灰碗?
(一)使用范围:扑灰碗是民间流传甚久的一种烫熨疗法,常用于因寒气而致的肚子痛、肚子胀、解稀大便、妇女小肚子痛、肢体冷痛等病症。?
(二)使用方法:瓷碗一个,盛一平碗约70度左右的灶中或火坑的紫末灰,再用一条比碗宽的湿毛巾、盖在灰碗上面,将碗口倒扑过来,包好碗口,把毛巾角打上结即为灰碗。令患者平卧或仰卧,将碗置于患者腹部,医生持碗在患者上腹至小肚子从左至右回推动,几分钟到半小时不等,灰冷了或毛巾干了可再换一次,继续用,一天一至二次。?
附方:用灶心土或千层泥(即农村居民房门边的泥土)在火中烧热,捣成熟灰,装入轩用碗中盖好湿毛供热敷用。主治:寒性腹痛,五更泻,风湿痹症。?
血余炭,玉米棒灰,地榆灰。用法::将加工的炭剂趁热放入碗中,盖好湿毛巾供热敷患处。主治:外伤瘀血,肿块等。?
辣椒蔸、茄子树蔸、干萝卜烧制成炭,趁热入碗中,外用湿布盖好,热敷患处,主治冻伤、湿痹、寒痹、风湿关节痛。?
使用注意:此法要特别温度,温度太高,烫伤皮肤;温度过低,达不到治疗效果,注意毛巾要捆紧,不要让热灰漏到肚皮上。有发烧、皮肤发炎、火气重、肿胀的患者不适宜疗法。小儿出疹子不能用。?
本疗法的作用机理:一是借助于热度在体表烫熨,使人体表寒或肚子里的寒气在热度的影响下从表而散;二是热灰本身有祛寒湿之功,加上毛巾的热气从毛孔而入人体内到到赶气、消气、散气、止痛之功。?
六、烧灸法?
烧灸又叫烧艾、药灸、烧法,是用艾绒或药物点燃直接或间接在人体表穴位进行烧灸,起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烧灸法要求比较高,必须懂得医理,晓得筋脉的循行部位,否则乱烧乱灸会烧反筋使病情加重或转为难治之症。?
(一)烧艾?
1、艾的制作:先将艾叶适量培干,反复揉搓,去掉灰末,将艾绒备用,另将香、冰片、樟脑、雄黄、穿山甲等药,研成粉末过筛,然后拌入艾绒中,充分拌匀,放入瓶内备用。?
2、选用好一个或多个穴位,将艾揉成包谷籽大的圆形,根据病情艾团可大可小,艾大者约枣粒,小者如麦粒,在选好的穴位上搽点盐水或清水,将艾团贴敷于上,以火燃艾尖端,边烧边吹,并用手在艾团旁轻轻摸搽皮肤,用来分散病者的注意力以消除基紧张情绪,等艾绒将烧飞时,患者感剧痛时,医生即用拇指指摸点水压在烧尽之艾团上,稍压片刻,为一焦,称为直接灸;亦有医生用一片薄姜片放在穴位上,将艾团置姜上烧,称为隔姜灸;还有的用大蒜杆切成薄片,放要烧的穴位上,置艾团于蒜上面烧,叫隔蒜灸;有的在穴位上放点盐末,再放艾烧,叫隔盐灸。如克膝老痛灸鬼眼穴,头痛烧八卦穴、太阳穴等,肚痛烧足三里、中腕穴等。?
(二)天灸(又叫药灸)?
1、药物:用刺激性药,如威灵仙、毛茛叶、野棉花等。?
2、将上药适量,捣烂敷关节疼痛部或穴位上,使敷处发泡而达到止痛的作用。如倒拐子冷痛,用上药一味或二味适量,捣烂敷在疼痛处,待二至五小时后取掉药,贴敷处可能会起一些泡,泡消后冷痛逐渐减轻。?
(三)烧法?
1、方法:医生用烧酒浸棉布或在酒中入某些药裹在关节疼痛处,约10分钟左右取下裹的棉布,将棉布点燃后搽揉患处,反复10余分钟。如脚背痛,用棉布蘸药酒搽烧脚背。?
2、适应症:烧灸法多用于慢性劳伤病、咯吼、红眼病、疮疖、长疡子及坐小月子而致的肚子痛、腰痛、脑壳痛、骨节痛、风气肿痛、屙肚子、昏倒等疾病。?
3、注意事项?
烧灸后忌食生食、腥臭发物,包括雄鸡、鲤鱼、虾子、猪娘肉、猪牯子肉、羊肉、酸菜等;不洗冷水澡;烧处不要磨搽;烧灸后七天不要做重体力劳动,注意休息。 烧灸后有痒感,不要抓搔,起泡处一般一周左右可自行消失;面部及大筋脉处不宜灸;有出血、热症患者不宜烧灸。?
附方:“腹泻特效穴”,足外踝最高点直下,赤白内际(粗细皮肤交界处)之处为本穴。
方法:用配制好的艾条点燃,对准腹泻特效穴距皮肢一寸许,以病人感到温热而又能忍受为度,左右穴各灸10-15分钟,1日2次,对急性肠炎引起的腹泻有特效。(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