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双柏彝文医书》介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2 23:3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LBSALE[100]LBSALE
    成书于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早12年的《双柏彝文医书》,是对十六世纪以前彝族人民医药经验的总结。此书是一本典型的彝族药方书,它既不是一本本草书籍,也不是一本谈论彝族医学理论的书籍。它是具体把彝族的医学经验,加以简略地归纳,汇集而成的专书,所以,它较为客观和准确地反映了十六世纪云南彝族民间流传的医药知识。
    此书共有古彝文五千多字,记录了56个病种,87个处方,324味彝族药物。全书内容丰富,叙述较详,以病症为纲进行编写,所列病症、症状或体征有60种左右。有的直接以病名出现,如疟疾、蛔虫、奶疮等;有的则以病因命名,如蛇咬伤、菌子中毒、皮肤湿疹等;但多数还是对症状的描述,以症状为病名的如老母猪风、恶心呕吐等。书中的内容涉及到临床各科,其中属内科的约20多种,届外科(包括皮肤疮疡科)的约16种,属五官科的约6种,属妇产科的约5种。此外,还有少数属于骨科,神经科和小儿科的。在一病一症下,少则一方,多则十余方,也有一方通治数病的。全书例方药243个,复方多于单方,绝大多数都是行之有效的方药。
    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发掘的《双柏彝文医书》的出现,有力地说明了十六世纪中叶彝族医药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证明当时以行医为业的彝族民间医生已经出现。他们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已经有意识地收集本民族的医药知识,并将其归纳、整理为专门的方药专书;它所记载的病种是彝族地区常见的、多发的;它所收录的方药和治法是彝族人民  迫切需要而又在当地找得到药物用得上的方法。正因为如此,它才在很困难的环境下,辗转传抄,流传了400多年而不消失。   
    《双柏彝族医书》除了在当时和以后具有的指导彝族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突用价值外,它还具有彝族的历史、哲学、语言等各方面的研究价值。从哲学角度讲,本书完全脱离了巫的影响,而代以实实在在的科学知识。说明随着彝族社会向封建制过渡,彝族奴隶社会所特有的鬼巫信念正在逐渐为信医不信巫的彝族人民所抛弃,而且书中所载的各种病名也为研究明代彝族社会的疾病流行情况提供了最好的依据。所以,国内有的研究彝族医药的学者把《双柏彝文医书》的发现称之为“彝族医药史研究中的第一次重要发现”。《双柏彝文医书》是1979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药检所在双柏县发掘出的古彝文医书。原件为彝文手抄本,无书名,因其发现于双柏故称为《双柏彝文医书》,又因其书于明代,所以有的彝族学者也称为《明代彝医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3 14:46 , Processed in 0.0489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