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7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首发)中医药走向何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4 15:5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溪流在 2005/07/04 03:59pm 第 1 次编辑]

中医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可谓历尽坎坷和磨难,但是,这朵民族传统科学和文化的奇葩并没有凋零。在当今的许多医学前沿领域,仍能见到其矫健的身姿,有着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也是中医生存的根本条件。
但是中医人应当认真地思索,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医应当如何的继续生存,如何继续发展,如何走向欣欣向荣?这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医人应当认真对待的问题。
中医面临的问题可谓五花八门。岐黄术身披几千年的尘埃,如何去伪存真,如何扬弃。面对方舟子一流的凶残的进攻,中医人如何坚守住阵地,如何坚定民众对于中医的信心。冷静地审视现代的科技环境,中医如何适应现代化的步伐,汇入现代科技发展的大潮,让古老的中医枝条绽放新葩。
这些念头萦绕在脑中,久久挥之不去。比较泛泛的粗线条的思考了一些,与中医同道商榷。
《一〉坚持住
中医现在的处境并不太妙,解放以后,中医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也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中医的教育愈来愈西化,丢失了许多中医的特色和精华。这是十分危险的。惜乎中医的父母官们对此视而不见。沉浸在一片誉美之音里。中医的资金投入不足,各级医政部门普遍存在的忽视甚至歧视中医的现象。以及在学术领域中,完全以西医指标评定中医。搞的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甚至把中医的研究引向了歧途。
在科技舆论界,方舟子之流呼风唤雨,反中医的势力沉渣泛起,遥相呼应。山雨欲来,愬风满楼。有些中医人忽视这种态势,认为只要国家的发展中医的政策不变,没必要去认真理会这些鸦鹊鼓噪。我认为这是十分错误的。中医的根扎在民众的心中,有了民众的信任才有中医的生存。任凭方之流泼污水打棍子,久而久之,会动摇民众对于中医的信任度,尤其会影响一些中医决策人的判断。遥想当年国民党余氏之流,也是造了许多的舆论声势,一纸废旧医的议案才摆在了政府提案上。“假作真时真亦假”。岂不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战国策〉上有“三人成虎”的寓言,足以为鉴。一定要坚决的反击方舟子一流的恶毒进攻,从理论上给予迎头的痛击。坚持中医的科学舆论阵地,加强民众对于中医的信心。中医才能坚实生存的根基。
一定要坚持发展中医的特色和精华,决不能西化中医,那是一条曲线灭亡中医之路。中医人应当认识到,中西医分属不同的的科学范畴,中医“天人合一”的独特视角,从整体上把握了人体与自然界的谐和及普遍联系,把握了人体生命机能的特征和复杂的内在的联系。把握了疾病与人体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医疗科技越是发展,西医还原论的弊病愈是暴露无遗,中医的整体论的观点越是显现长处。世界医学界必将把希望的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中医。
<二>走出去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医有辉煌的历史,有切实的疗效。有灿烂的发展前途。应当走向世界,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中医只有普及于世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振兴”。像十八世纪的清政府那样,闭关守国过日子,同样是在窒息中医。
大鼻子们头脑灵活的很,他们不像方之流那样一定得在“科学验证”这棵歪脖树上吊死。只要中医能治病,他们就会接纳。目前普及于世界各个角落的中医的星星之火,正在逐渐形成燎原之势。据说目前欧洲人有六成服用中药。美国中医的诊所有7000,法国中医的诊所有2600,英国也有600多家中医诊所。针灸受到各国人们的普遍欢迎,国外的计算机中医诊断水平令国内难望项背,中医治疗非典,治疗艾滋病受到世界医学界的重视。前景是颇为乐观的。
从另一个角度说,只要中医真正走向了世界,只要世界真正接纳了中医,国内反中医勇士们的嘴巴自然就会闭上,它们唯洋爸爸的旨意是从,打祖宗嘴巴的事它们敢干,和洋爸爸“抬杠”的事它们不干。要么怎么来注解“洋奴”呢?
当然,有一个原则应当强调,与国外的交流中,应注意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杜绝像中国“宣纸”那样的冤大头事件。要让洋人知道,中国人照样不提供“免费的午餐”。
《三〉改革好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改革和扬弃,是一切事物的正常的新陈代谢。中医同样不能例外。从事中医的过程中,我常有这样的想法:中国人真了不起,发明了中医中药,以及针灸经络。尤其是经络现象,几百个穴位,那么多经络走向,还有体内循行,在古代的原始条件下,是怎么探索出来的,简直是不可思议,冥冥中似有神助。中华民族就是了不起。
但是,一拿起中药的小戥子称药,一端起熬成药汤的中药碗,我又泄了气,恐怕从孔老二年代就使用它,到了二十一世纪还是照样使用它。历经两千余年仍是“涛声依旧”。简直成了活博物馆。
中医的理论,例如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气血精津液学说,还有辩证施治,脉诊舌诊等等的宝贵的经验都应该继承和发展下来。这是精华,丢弃就不是中医了。
中医亟待改革的,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诊断的计算机程序化探索,这方面应加紧进行,听说国外的计算机中医诊断已经很先进,我们若不加把劲,等有一天从国外去进口计算机中医诊断程序,我们不觉得脸上又被人家抽了一耳光吗。到那时扯着嗓子喊“汗颜”有屁用!
国内的中医博士一大堆,专家教授比贫下中农卫生间里的“蝇大人”还多,都干出些什么名堂?没事闲的为虚假广告“站脚助威”“摇旗呐喊”捞点外快。就是中医科研整不出什么真正有水平的东西。
2,中药,中成药的标准化规范化问题。中医大约属于模糊性科学,准确的量化可能对它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这不等于说中医的各个方面都不需要准确的量化。中药,中成药方面我认为以前的准确的量化方面太粗糙。应当全面的,细致地搞一搞。也免得船老板之流戴着显微镜片的眼镜对中医横挑鼻子竖挑眼。对于促进中药的出口,在国际上广发的普及中药应用,也具有现实的意义。
3,中药的剂型也应当改。完全的应用原生药材太浪费。我认为绝大部分中药都可以压成细末,这样即便在煎服时,有效成分会大部分煎出,减少了药材的浪费。
中国人呲牙咧嘴的喝了几千年的苦药汤,也该换换方式了。能否把大部分中药都提纯到蒸馏液状态,用药时只要把各种药物提纯液配比在一起。喝着方便,也免了熬药之苦。我看完全可以。
这里涉及一个问题,也就是某些中药在混合的加工中,会发生复杂的理化反应,这也许是中药疗效的秘密之一。譬如先下后下某些药物,取其不同的药理作用趋向,在提纯状态就没法体现了。所以,我认为完全撤销中药汤还是不能的。为了多享受点二十一世纪的文明"清福",苦药水该喝还得照喝不误。
但是,起码提纯服用可以等同于丸散用药。不失为一种较好地给药方式。
4,研究单味的中药药理作用,是研究中药的一部分,有意义。但是,这是西医的研究方法。是典型的“还原论”研究方式。中药更复杂的作用在复方,中药的应用精华也在复方。应当切实的加强中药复方的研究工作。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不能说没有,但是太缓慢了。
5,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应在理论与实践的全方位多角度寻找结合点,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情况应当说有成绩,但是不理想,远远谈不上是结合,有些不妨说是凑合。是中医给西医“打打下手”,当当”使唤丫头”而已。
有时我是怀疑中西医作为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整体论的中医与还原论的西医是否存在着因果的联系?若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这两种理论是否能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结合?勉强搞出的结合体是否像骡儿那样不伦不类而没有生命力?但是,这仅是个人的想法。“不能以一人之圭臬废天下之绳墨。”
但愿中西医结合能有大发展,走出新路途。在科学技术的攀登中没有平坦大陆可走,坚持不懈的有益的探索总是必要的。
6,我认为从今后中医的发展来看,取得最大成绩的,令举世瞠目结舌的,有可能是经络学说。我认为目前我们所掌握的经络知识,充其量是冰山上的一角。她就像一个包裹着层层面纱的少女,我们只能从线条上欣赏其娥娜的身姿,根本没能窥见其绝妙芳蓉。其研究前景无限。举世都在关注,但愿这墙里之花不要在墙外先开。但是,不是我没信心,从现有的不敢恭维的学术研究状况看,我看这几乎是完全可能发生的事。
中医的改革是全方位的,不能一一全述。
《四〉有特色
有特色应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要坚持中医防病治病的特色,不能搞“西化中医”“同化中医”。
这个问题目前在各中医院中最严重,我不反对在中医院中完善西医的检查和治疗科目,但是,中医院现在大做广告招揽生意的内容,几乎都是西医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手段。罕有中医特色者。也难怪破船诽谤中医,我们的中医院是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不光中医业内人士嗤之以鼻,连老百姓都说,你们再折腾还能比西医大医院先进吗?真是自甘沉沦,自绝前程。
中医院必须以中医的治疗特色,中医的治疗手段告示于天下,才能使中医立足,跟在西医后面亦步亦趋,靠吃人家剩下的残羹剩饭过活,灭亡中医只是早晚的事。
呼吁归呼吁,能否挽狂澜于既倒?我自己都怀疑,但愿我这“草芥之声”广播电台能震动一下“爹妈们”的耳鼓。
位卑未敢忘忧国,可位卑又难忧国啊。
还有一点,就是中医人士们应当面对现实,现实是什么?现实是西医有飞速发展的科技作后盾,已经形成一套综合的全方位的防病治病的体系,有些优势是中医不可比拟的。故此,冷静地分析形势和中医所处的地位,着眼于发挥中医的特长和专长,在中医治疗比较擅长的各个方面,在常见病与疑难病的许多领域以及最新威胁人类的疾病方面,深入研究,力争有所突破,取得令医学界乃至全世界刮目相看的成就,中医的立足就是不言而喻的事。
言而总之,中医发展要立足于特色,中医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上有自己的优势。发挥这些长处,力争多点突破口,搞出切实属于中医的铮铮业绩,中医自能走向新的辉煌。

2
发表于 2005-7-4 16:09:0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首发)中医药走向何方

忧民忧国之心可敬,但观点一般,无新颖。
3
匿名  发表于 2005-7-4 17:37:02

(原创首发)中医药走向何方

为先生一片苦心而感动。
4
 楼主| 发表于 2005-7-5 06:58:2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首发)中医药走向何方

下面引用由夏红光2005/07/04 04:09pm 发表的内容:
观点一般,无新颖。
一个人的思想总是有限的,中医改革是迫在眉睫的事,大家都发表一些看法,群策群力,有价值的观点和新颖的看法也许就出来了。本文目的主要在抛砖引玉。
5
匿名  发表于 2005-7-5 10:34:18

(原创首发)中医药走向何方

療效+宣傳,雙管齊下
6
匿名  发表于 2005-7-5 11:07:38

(原创首发)中医药走向何方

下面引用由甘甘之草2005/07/05 10:34am 发表的内容:
療效+宣傳,雙管齊下
光疗效的表示方式就不是个小题目。
7
匿名  发表于 2005-7-5 12:02:09

(原创首发)中医药走向何方

是的,所以我們不應內耗,應有可以容納其他中醫的胸懷.
8
匿名  发表于 2005-7-10 05:44:50

(原创首发)中医药走向何方

中华民族的“祖传秘方”56奇穴
“56奇穴”中华民族的“祖传秘方”
卢  江  虹
    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优秀的“祖传秘方”:象火药的制造、指南针的使用、宣纸的制造……等等。给今天的世界文明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美国一个现代社会研究学家指出:中国人两千年前就展示了文明的构思,而她的子孙却多少有点“数典忘祖”。在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诸子百家在他们的文著中就预示了两千年后人类的一切。中医药学也就是现代生化制药的“祖宗”,此处还有免疫学等等。针灸学是我国古代优秀的中医们,在两千年大量的“临床实践”创造的又由优秀的中医案记载传世!然而,在长期反反复复的社会更替中,是“战争”让中华大地优秀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素质下降,使得无人继承,而其他的民族却吸收中华文化的“祖传秘方”应用之后因此强大。
    “56奇穴”是我们中华民族中医针灸文化的精华,我用了6年的时间学习与运用,虽是一个针灸的“门外汉”却收益扉浅,为了不使这散落在中医文献的知识海洋中的宝石,让人们的遗忘“掩埋”,我想把它介绍给愿意自身健康的人们。这56奇穴的名称是手上的“十王”、“十宣”、“八关”、和脚上的“十奇”、“十绝”、“八冲”,是许多中医针灸保健按摩书上都有一定文化的人们却熟悉它。在古代的穴位是由古代的名医所著的著作中的记述的,它们有的是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命名的,有的是用它的作用命名的,有的是根据其在人的部位命名的。在手上的“十王”穴是指他们是奇穴之“王”,“十宣”是指它们的作用是用来“宣泄”;“八关”有一名叫“八风”,“八冲”又叫“八邪”,对人来说它是“守护的关隘”,同时又是“风邪”的入侵地,与足上的“八冲”穴有同样的意义,古人认为人“中风走邪路全由此所致”;脚上的“十奇”是指十个“最好的”穴位一意;“十绝”是指人跟“人心”即人的大脑的最远端,它又称“气端”古人认为它们是人与大地的“阴阳之气”合一的起点!——当古人看到一个高举双手振臂而于是手脚上的“56奇穴”与天地合一的人是多少豪侠!
    那么,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使用“56奇穴”有什么重要益处:
一、“56奇穴”用于治疗和自疗各种“疲劳综合”。 “56奇穴”是处于人体神经末稍处,掐按“56奇穴”强烈的痛觉刺激可松弛紧张的神经,调节动植物神经的物质和生物信息交换功能,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是一个有益的自疗工具,掐按“56奇穴”对一些有脑科急患的人来说又是一个促进治疗的起重要辅助疗法,同时对肌萎缩,运动神经障碍治疗有奇效。而对想轻松健身的人们也很重要。“气功出偏”就是疲劳综合症的极化表现。
二、“56奇穴”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患也有奇效。在古代人的知道“十指连心”,那个心是现在的心脏与大脑的合称。“56奇穴”是处于手、足动静脉微循环的场所,对它的刺激使在心脑血管周围的神经放松,有利于血管营养物质的输送,有利于神经系统的信息正确传递。
三、“56奇穴”也是各种内分泌疾病的“克星”。 “56奇穴”所处的位置是人体最重要的微循环场所之一,对它的刺激有利于人的内分泌功能的调节,同时也促进人体的修复机能,提高免疫能力。
四、“56奇穴”能使人们找回自己正确的感觉。“56奇穴”所在处是人大脑运动觉的平衡控制点,有助于人在空间的平衡运动,刺激它们可以恢复给人正确的运动觉与听觉、视觉的平衡;这时人们才没有幻觉而有“实感”。 “56奇穴”也是人们触觉的敏感点,触觉是最容易最直接最轻快的,对人类的“触觉学习”有利。我国古代优秀的中医所发现的穴位和奇穴,就是利用痛觉的敏感点造成神经的适度收缩,放松之后使大脑“忘记”病痛,有利启动人的自我康复机能!]
五、“56奇穴”是人们进行轻松健身的“保护神”。据医疗专家认为是“运动神经障碍”造成的主要是大量的超负荷的练功夫或运动使神经系统的损伤,由于大量运动造成免疫系统出现障碍,而健美的外形和强烈的运动意识掩盖了机体对痛患的正常反应,从而使之积小成大。在开展全民健身的今天,“56奇穴”可以帮助人们有效的放松,正确轻松愉快地健身。2008年中国北京举办的奥运会上,“56奇穴”将为中华民族再显“奇”效!
“56奇穴”是我们的祖传秘方,在感谢中华民族的遗珍后世的先人的同时,做为华夏子孙我们应该把这民族文化的瑰宝镶嵌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时应该为我们今后的民族振兴做出它的贡献!
----试一试“56奇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6 05:18 , Processed in 3.89426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