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98|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从左肝右肺看中医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 08:5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左肝右肺看中医文化

北京中医药大学 曲黎敏

中医学,古代称之为医道,其实,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一个“道”字,这个“道”,不仅仅是理性、规律或原则,它更关系到一种体验——一种切身的感受,一种信息,一种身体力行的实践。因此,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就可以得到这个“道”,更密切地,它关系到我们对自身生命的感悟与认识。正因为如此,古代圣贤强调“以医入道”,在求道的过程中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为原则,认为认识生命本身与认识宇宙同样宝贵,甚至是更为重要、更为基础的认识来源。这才是学习中医一定要懂得传统文化,一定要参悟中华之“道”的根本所在。总之,道以医显,即医道是中国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对习医者而言,从医入道又是一条必不可少的捷径。

如何从日常生活中体验中医之道呢?就让我们从中医区别于西医最明显的一种说法--“左肝右肺”说起吧。中医有一个说法始终让西医无法认同,西医讲解剖,明明肝在右,肺在上,凭什么你说“左肝右肺”?而中国人恰恰认为这是中医文化的精华。古人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所强调的是运动过程与状态变化,所以多用类比概念,描述的是事物本质“象”什么;“器”为盛受之物,强调的是物质的结构性用与功能,所以多用具体概念,指出事物本质“是”什么。

因此,理解中医也有形而上与形而下之差别。形而下有如“肺在上,肝在右”,形而上有如“左肝右肺”,肝在右而其气在左,主“升”;肺在上而其气在向下,主“降”,一个看现象,一个看本质。

左为肝,为东,为阳,主生发,生发什么呢?生发北方肾所藏的精;右为肺,为西,为阴,主肃降、收敛,收敛什么呢?收敛由春天生发、长夏(脾胃运化)生长的精华。因此,古人并非不知“肺为华盖”,肝在右的解剖位置,而其“左肝右肺”之说是坚持其功能性配属,重点强调五脏之气的运动属性,而非实体脏器。即肝虽在右,但主血为阴,其气向左(阴气左行,当升);肺虽在上,但主气为阳,其气向右(阳气右行,当降)。又,左肝属东方,为震卦象,阴中有真阳,故肝木主动,主生发;右肺属西方,为兑卦象,阳中有真阴,故肺金主静(古代战场鸣金则止,也是取其静意),主收敛。又,左青龙,右白虎,故中国古代文官尚左,武官尚右;北京城也是东有崇文门,西有宣武门;对医家而言,青龙、白虎喻肝肺二经得病,不易调伏。对养生家而言,肝木之气如龙,易变动飞扬;肺金之气如虎,不易均衡节制。故降龙伏虎,入静最难。

懂得了中国文化就可以懂得中医,懂得了古代帝王为什么封禅东岳泰山,就懂得了肝于人体之意义;就懂得了春夏秋冬养生之意义;就懂得了一天之计在于晨的道理。不仅中国古代医学的“藏器”说就远比西方的“器官”说更符合造化的意志和人性,中国文化较之西方文化的犀利也更为圆融。
·                                       


-=-=-=-=- 以下内容由 caoxibai2010年01月02日 08:53am 时添加 -=-=-=-=-
这篇文章言简意赅,说明了中医西医的特点和区别。很耐人寻味,颇值得一读。
2
发表于 2010-1-2 09:35:0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从左肝右肺看中医文化

下面引用由caoxibai2010/01/02 08:51am 发表的内容:
古代圣贤强调“以医入道”,在求道的过程中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为原则,认为认识生命本身与认识宇宙同样宝贵,甚至是更为重要、更为基础的认识来源。
    请教先生:
    一、怎么才能“以医入道”?
    二、怎么才能“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3
发表于 2010-1-2 12:31:0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从左肝右肺看中医文化

因此,理解中医也有形而上与形而下之差别。形而下有如“肺在上,肝在右”,形而上有如“左肝右肺”,肝在右而其气在左,主“升”;肺在上而其气在向下,主“降”,一个看现象,一个看本质。
这个问题本来不是问题,但是对于外行或半调子中医来说,确实是问题。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 12:53:2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从左肝右肺看中医文化

下面引用由gl01012010/01/02 09:35am 发表的内容:
    请教先生:
    一、怎么才能“以医入道”?
    二、怎么才能“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一,怎样以医入道呢?正如文中所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一个“道”字,这个“道”,不仅仅是理性、规律或原则,它更关系到一种体验——一种切身的感受,一种信息,一种身体力行的实践。因此,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就可以得到这个“道”,更密切地,它关系到我们对自身生命的感悟与认识。”这不但要你踏踏实实地从事医疗实践,还需要你真真切切地感悟。如果你懒惰且缺乏悟性,你就不会理解和获得“道”。
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听、多看、多想、多问、多练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物理与自身相联系,细细地分析,慢慢品味。就能“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你说呢?
5
发表于 2010-1-2 12:58:3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从左肝右肺看中医文化

下面引用由caoxibai2010/01/02 08:51am 发表的内容:
从左肝右肺看中医文化

北京中医药大学 曲黎敏

...
这是中医精华吗?这恰恰是中医理论中的糟粕。
什么肝左肺右?就是为了迎合一个僵化的五行学说,才生出这么多谬论。医学是科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而提高。
一切与现实解剖不符合的理论,都应该修改为与现实解剖相符。否则,都是谬论。
“中国文化较之西方文化的犀利也更为圆融。”——这叫圆通?这叫糨糊理论,叫诡辩论。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 13:11:4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从左肝右肺看中医文化

下面引用由仁海中西医2010/01/02 00:58pm 发表的内容:
这是中医精华吗?这恰恰是中医理论中的糟粕。
什么肝左肺右?就是为了迎合一个僵化的五行学说,才生出这么多谬论。医学是科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而提高。
一切与现实解剖不符合的理论, ...
人体内有气血水谷的升降出入运动,而且有左右之分别,这不是中医凭空捏造出来的。如果你了解现代生理学,你不妨先去考察一番,然后再说三道四!
7
发表于 2010-1-2 16:04:4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从左肝右肺看中医文化

下面引用由caoxibai2010/01/02 08:51am 发表的内容:
古代圣贤强调“以医入道”,在求道的过程中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为原则,认为认识生命本身与认识宇宙同样宝贵,甚至是更为重要、更为基础的认识来源。这才是学习中医一定要懂得传统文化,一定要参悟中华之“道”的根本所在。总之,道以医显,即医道是中国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对习医者而言,从医入道又是一条必不可少的捷径。
    请教先生:说“以医入道”或者“从医入道”有什么出处或者根据吗?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 17:18:2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从左肝右肺看中医文化

以医入道
-以医入道 - 读《黄帝内经》有感
以医入道最为快,因为医人之身就有天下之相,医人之身就有宇宙之相。 古人也说“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中国医学所囊括的智慧绝不仅仅治病救人这么简单。在曲黎敏所著的 《黄帝内经 . 养生智慧》,胡维勤所著的《将中医进行到底》,以及南怀瑾对《黄帝内经》的一些演讲稿,均阐述了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学习中医有两本书一定要看《黄帝内经》和《伤寒论》,前者讲医理,后者讲医术,古人说:“内圣外王,以道御术”术易学,道难悟。如胡维勤所说的“西医是一门技术,中医是一门艺术,西医很强大,中医很伟大。”以独特的角度非常精辟的阐述了中西医的不同。医易同源,在中国文化里,中医与《易经》是紧密相关的,南怀瑾先生一再强调这一点。因为《易经》是讲阴阳变化的,我们的儒家道家诸子百家都是从《易经》那来的,老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孟子,庄子,鬼谷子的思想均源于《易经》,以至于中医,归根结底讲的都是阴阳之道,站在数的角度,整个中国的文化都是二进制的。如果问中国的文化究竟是什么,借用南先生的一句话就是“道”。我们有行医之道,为人之道,为官之道,治国之道,等等。道教经典《清静经》对”道”的解释为“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在任法融著的《道德经释义》中他说到:“ 《老子》所谓道,实为阴阳未判之前的浑圆无极,是宇宙之起源,天地之本始,万物之根蒂,造化之气机。它无形无象,无色无臭,无所不在,无所不备,充塞宇宙,遍满十方,不增不减,永恒长存。拓本无形而不可名,但却真实存在。老子为了使人认识它,研究它,掌握它,运用它,故以”道”名。”庄子对“道”的形容也十分生动“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先天地而生,自古已固存,在太极之上不为先,在六极之下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这句话若想理解还要看《易经》才知道何谓太极之上,六极之下,何谓先天,后天,中国的儒释道文化包括印度的佛学都是非常高级的科学。高于达尔文的《进化论》,高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高于马克思的《资本论》等等这些我们认为十分科学的东西。中国的国学会让人联想到迷信,中医让人联想到不科学,再借用南老师的话“没有研究过就说迷信,才是迷信,研究过了再说迷信也不迟。”毛泽东也说“一本好书读三遍才有发言权”。之所以提倡以医入道,举个例子,中医中心主火,肾主水,分别是《易经》中的《离卦》和《坎卦》,也象征着太阳和月亮,心,火,太阳,外阳而内阴,肾,水,月亮,外阴而内阳。肾水升腾,心火内降,人体才能和谐,也就是水火既济,可以在肾水中点起的火,是真阳,中医叫雷龙之火。鸡也是雷龙之火,所以要用水炖着吃,以温和,鸭子阴性,所以用火烤着吃。可见内观人身,便可以观天地,观宇宙,参透人体内的道理,也就参透了天地的道理。中国的文化之所以妙就在于可以把一切一切融会贯通,其中的智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妙趣横生。《心印经》中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所以中医里也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精就像油灯里的油,气就像火焰,神就像放出的光芒。所以道家将丹田分为上中下,下丹田为精,中丹田为气,上丹田为神。所以中国的文化不是光看书就能读懂,而需要自身的修炼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真正的领悟。国学教授翟鸿燊曾说:“没有虚极静笃过,读不懂《道德经》,没有心斋坐忘过,读不懂《庄子》,没有禅定过,读不懂佛经。”这对领悟中国文化所需要的身心境界作了十分生动地形容。这种淡定的境界有多难,一些老师都讲过一个同样的故事:苏东坡是才子,喜欢参禅,一天参禅过后,诗兴大发,便提笔写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写完后觉得很好叫书童把这首诗送给江对面的和尚,和尚看过诗在旁边批了一个字“屁”,叫书童送了回去,苏东坡一看这么好的诗被批了一个“屁”便亲自渡江去找和尚理论。和尚对苏东坡说:“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打你过江来。”可见淡定这种境界并不是像说的那么容易。然而这种境界恰恰是彻悟中国文化最最需要的心境,所谓真法难闻,难就难在这里,完全是看自己,同样一本经书给不同心境的人看,都会有不同层次的收获。达摩的老师告诉他你哪也不要去了,快去中土,也就是中国,那里有大成气象。“人身难求,中土难生”这是佛学里的话,像中国的这样的文明大国可以诞生出来是极为难得的,就像人身一样难求,真法一样难闻,所以说佛教诞生于印度,昌盛与华夏,扬名于四海。所以说中医看病的“望,闻,问,切,司外揣内”对人体的“金木水火土,肺脾肾心肝,皮肉骨血筋,忧怒恐喜思”和十二经脉对应的“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养生中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脉象的“浮,沉,迟,数,濡”等等等等,每一个字拿去做科学研究都能写一篇博士论文。中医源自于对天,地,人最本质的思考。追求“天人合一”,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谓之“圣人”也是“道”的代表。之前中国高中的课本中说“改变自然的能力就是生产力。”无视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中国有这么多的圣贤之书,中国的教育值得深刻的反思。所谓“大道至简”,最深奥的也是最平凡的。这种思想文化只有在社会人心极为恬静的时候才能产生,这就是为什么当今人心涣散,欲望膨胀的社会所不能对其普遍深刻理解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古人可以参透这些道理,因为当时社会的人心稳定,祥和,宁静。中国古人不走科技发展的道路不是不能走,而是不愿意走,能用手来捧着水喝,就尽量不用盆,因为这样会换乱人心,人的欲望越强,社会就越乱,精神文明就越退步,你看现在精神病患的逐年增多,抑郁症患者的逐年增多,自杀人数的逐年增多就是这个现象。科学的发展如何可以和哲学思想和谐的统一,是人类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易经》中《谦卦》是我最欣赏的一卦。《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卦象为艮下坤上,艮为山,坤为地,高山隐藏在地理,为谦。张瑞敏说“如果企业家永远把自己处在弱势的位置上,便永远有目标可寻。”这便是谦。“满招损,谦受益”自满会带来亏损,谦虚会使人受益。“谦”首先便是客观的了解自己,儒家叫自省,叫慎独,叫关过,道家叫自知者明,叫观復,佛叫观自在,党叫自觉。这也是修习中国文化,感受身体经脉气血所必需的心境。这就是为何《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老子说:“修之以身,其德乃真,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这便是融会儒释道文化的妙趣所在,以医入道的妙趣所在,以道御术的妙趣所在。人的生存是很容易满足的,但是人的欲望是很不容易满足的。《淮南子.主术训》告诫人们“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少”。“求功,要求百世功,求利,要求千秋利,求名,要求万代名”。试想一个人自私自利,你还愿意和他做朋友么?试想一个医生满是私欲,唯利是图,你还敢找他看病么?试想一个商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你还渴望和他合作么?所以中国的文化都在告诫人们清心寡欲,道家则说“无欲则刚”这样才能站在他人的立场,有舍才有得。我们见过一辈子抽烟喝酒的人长命百岁,但没见过心胸狭窄的人长命百岁。在《内经》中称为:“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也就是心胸开阔,这是非常粗糙的解释,这八个字言有尽而意无穷。宋代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胡维勤也很妙的接着说“ 《内经》一句救苍生。”
http://hi.baidu.com/2002009/blog/item/9a3a2c6ebe972dd280cb4a2f.html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 17:28:1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从左肝右肺看中医文化

下面引用由gl01012010/01/02 04:04pm 发表的内容:
    请教先生:说“以医入道”或者“从医入道”有什么出处或者根据吗?
您应该看到,这是我转载的文章。“以医入道”只是作者文中的一个词。至于每个人怎样理解和体会,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没有必要强求一律。你认为这个说法是对,是错,是你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10
发表于 2010-1-2 19:42:3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从左肝右肺看中医文化

“左升右降”刍议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左升右降”是古代圣人根据自然界阳气的消长变化而总结出的一条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具体出处不详。古代圣人认为:面南而立为正、为顺,如《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圣人南面而立。”何也?此乃根据古代哲学思想阴阳学说推演而来。阴阳学说认为,火为阳,水为阴,南方气候炎热属火为阳,北方气候寒冷属水为阴。而阳气则代表功能亢(旺)盛,喻指事业兴旺发达、功成名就,故人体面向南方主吉,而为正、为顺。如古代宫廷建筑、民居住宅等建筑,皆“阳南阴北”而建,如此向阳则为正。因人体面南站立为正,故人体之左为东,之右则为西,结合自然界太阳一天的运转规律,太阳自东方升起,由西方落下,此即“左升右降”之谓也,即“子半以后,太阳从左边上升;午半以后,太阳从右边下降。”这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谓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上升则阳气渐盛,下降则阴气渐盛,人气应之,平旦而阳气生,日西而阳气虚。故人体之左为东而属阳,人体之右为西而属阴。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根据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规律,即“左升右降”之说推演至人体,来解释说明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等方面的内容。如《素问·刺禁论》云:“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即是阴阳五行学说推演解释人体生理功能特性的具体阐述。肝的生理特性主升发、条达、舒畅,以升为顺,春季应之,方位在东,故曰“肝生于左”;肺的生理功能特性主肃降、收敛、收藏,以降为和,秋季应之,方位在西,故曰“肺藏于右”。诚如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补注》云:“肝象木,旺于春,春阳发生,故生于左也。肺象金,旺于秋,秋阴收杀,故藏于右也。”即“左升右降”的具体体现。而肝左肺右,非指实质脏器肝和肺的具体解剖位置,而是根据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即“左升右降”之说推演而来。
    “左升右降”之学说,这一客观规律的准确性是否准确?有时可能准确,有时可能会失准。故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以上所述乃管见,不当之处,敬请同道指教,多谢了。
                 2010-01-0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0-2 03:17 , Processed in 0.1279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