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152|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十期——张效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 13:0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发言人在 2009/05/19 00:34pm 第 1 次编辑]


为了繁荣全球中医药论坛文化,活跃网站气氛,促进大家相互间的了解,便于网上网下沟通交流,现推出《论坛人物专访》栏目。
时间规定:不定期。
采访人选:会员推荐或自荐(须征求当事人的意愿)。
采访方式:由大家提出各种问题,被采访的人跟贴回答。希望大家踊跃跟贴,提出想知道的问题,被采访者要主动配合,积极回答大家的问题,并且尽量将问题回答的详细一些……
采访对象:本期的专访对象张效霞,请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哈。
一、自我简介;
二、个人主要学术思想或观点;
三、事业与人生之心路历程;
四、推荐书目;
五、推荐医家(古今);
六、业余爱好;
七、论坛感悟与建议;
(以上问题以自愿答复为主,可全部,可部分)
八、会员提问……


[color=#0000FF]论坛相关链接:
张效霞个人专栏
http://www.gtcm.info/cgi-bin/forums.cgi?forum=67
个人原创帖子集锦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6414&show=0
2
发表于 2009-3-1 16:22:32 | 只看该作者

第十期——张效霞

欢迎张效霞先生开谈!
3
发表于 2009-3-2 08:53:06 | 只看该作者

第十期——张效霞

    张效霞,1970年生,男,山东莱芜人。1993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85级少年班,分配至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1999年9月在职攻读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硕士研究生,2003年9月考取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博士研究生。2006年7月分配至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工作。
    主要致力于以发生学方法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归真返朴的整理研究,重还中医之本原。发表了《应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整理研究》、《略论建立中医理论现代规范的途径与方法》、《西医教育模式对中医基础学科体系形成的影响及反思》、《近代科学思想对中医研究方法和思路的影响及反思》、《对中医理论现有体系的思考》、《三焦真原》等论文100余篇,参编著作10部。出版《回归中医——中医基础理论的重新认识》(青岛出版社2006年出版)、《无知与偏见——中医存废百年之争》(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出版)2部。
4
发表于 2009-3-2 09:02:17 | 只看该作者

第十期——张效霞

                         主要学术观点
    中医基础理论的现有体系是自近代以来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西医学为参照系进行整理的结果。1960年出版的一版教材“把祖国医学系统地画了一个前所未能画出的轮廓”,使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向着规范化迈进了一大步,对促进中医教育和中医学术的发展,起到了划时代的推动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上述规范化过程中,无疑受到了近代科学思想和教育模式的严重影响和制约,使得传统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与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被扭曲,甚至被改变了。
    以脏腑学说为例,脏腑的本义是指人体胸腹腔内器官的总称,在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之前,历代医家均认为脏腑是指人体内部视而可见,触而可得的既有名又有形的内在器官。便言之,中医脏腑(包括三焦)指的是人体胸腹腔内客观存在的脏器实体之本身。这是因为西医东渐之前的中国古代医家绝对不可能舍弃人体自身客观存在的心、肝、脾、肺、肾,而另行制造出一套不是心、肝、脾、肺、肾的心、肝、脾、肺、肾。直到西医传入并在中国学术界逐渐形成了以近代科学作为衡量和评判中医学是否科学的价值标准之后,汇通医家为了解释中医也是“科学”,首先更弦易辙为“非血肉之五脏”,建国后中医学界自行抛出了“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这样一个在逻辑上也说不通的“公认”说法,今人继之有“功能子系统”、“概念单元”、“符号”、“模型”等认识。及至现在,几乎整个中医学界,对中医的脏腑,是否是解剖学上的脏腑?是否是指人体内的实质性器官?竟然也不敢承认。众口一词地认为:中医学是通过表露于外部的“象”来研究和认识“脏”的,所以脏腑是“人体生理现象的归纳”,是“综合功能单元”。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方面认为中医的脏腑不能等同于西医解剖学上的同名脏器,另一方面却是每当看到中医古籍中(包括中西汇通医家的著作)关于脏腑功能的论述,哪怕有一个字或一个词能同西医解剖生理学中有关脏器的功能粘上“边”,在对其本义未加考察的情况下,就将中医脏腑功能的理论解释往西医学上硬靠。由此而导致了目前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关于脏腑功能的论述,几乎每一个脏、每一个腑都存在着“西化论”。如:
    “泌别清浊”,始见于元•滑寿《十四经发挥》:“胃之下口,小肠上口也,在脐上二寸,水谷于是入焉。脐上一寸,为水分穴,则小肠下口也,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入膀胱,滓秽入大肠。” 由“水液入膀胱,滓秽入大肠。”来看,只是说水液自小肠下口(阑门)渗入膀胱,渣秽传入大肠;“泌清”是相对于“别浊”而言的,仅仅是说水液渗入膀胱而已。这其实指的是下焦的功能。但因西医学认为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水谷精微)的主要部位,为了使之与西医学关于小肠的功能相符合,遂将其曲解为小肠的功能了。“腐熟”一语,首见于《难经•三十一难》:“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很明显,中焦主腐熟水谷,其义甚明。但“根据西医学研究结果,饮食物进入胃之后,胃一边不停地蠕动,一边分泌大量胃液,胃液之中含有胃酸、胃蛋白酶等消化酶,可将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分解,使其转化为食糜,以便于小肠吸收,这实际上便是中医学中胃的‘腐熟’过程。”竟然也将其径改为“胃主腐熟”了。由于历史条件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传统中医学没有也不可能认识到胆汁由肝分泌,更不可能发现其消化功能,而是认为来源于胃,主决断,但因在古籍中有“肝之余气,溢入于胆,聚而成精。”这么一句可资引用的“孤证”,遂认定“‘肝之余气,泄于胆’,表明肝具有制造胆汁的功能,一方面胆汁在肝内制造后流入十二指肠内,另一方面将多余的部分流入胆内贮存起来以备用,这与现代医学关于胆汁是在肝脏中合成的内容完全一致……”,于是将胆汁的来源,强解为“虽藏于胆,实则来源于肝。”在传统中医学中,膀胱与胞是两个紧密相连但功能不同的器官,如《灵枢•五味论》有“膀胱之胞薄以懦。”之语,《素问•示从容论》有“五脏六腑,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之言,《素问•气厥论》有“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之论,特别是《灵枢•淫邪发梦》有“厥气……客于膀胱,则梦游行……客于胞月直,则梦溲便。”之说,均说明膀胱与胞是两个不同的脏器,而且由“客于胞月直,则梦溲便。”亦可推论出“胞”乃储存尿液之器。膀胱的功能,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亦如《灵枢•本输》所言:“膀胱者,津液之腑也。”是贮藏津液之所。因西医学认为尿液贮藏于膀胱,于是中医学界也说膀胱储存尿液。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逻辑是:尿液,又称溺或小便。在《内经》中,溺,凡31见;小便,凡24见。若膀胱储存尿液,当云“溺藏焉”或“小便藏焉”,何必说“津液藏焉”呢?
    “心主血脉”只是传统中医学出于五行归类的需要而有的一种说法而已,但因西医学认为心脏是血液循环动力之来源,遂认定“心主血脉的功能,很明显是通过解剖观察而认识到的。”并由此推论出“《内经》是血液循环的最早发现者”,“比英国哈维氏在公元1628年(明崇祯元年)发现血液循环早一千多年。”的结论。同样地,传统中医学自明代以后虽有由“气能摄血”推导出的“脾主统血”之论,但“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而“现代医学对脾功能的认识是①造血,胚胎期和某些病理情况下可造出各种血细胞。一般情况主要产生无粒白细胞。②破血,主要是衰老的红细胞。③储铁。④产生抗体。⑤调节血量,清除血内异物。⑥贮存血细胞。”因“统血”二字表面上可以与西医学的上述认识相“合”,不仅大力提倡,而且将其发生学原理解释为:“脾窦内含丰富的血液,古人剖而视之,所见多为血,故认为‘脾裹血’是统血之脏。”“肝主藏血”是为了解释五脏何以能够“藏神”这一五行归类的结论而提出的,因“西医学证明:肝脏为人体一大储血库。门静脉终支扩大形成肝内静脉窦,正常时贮有一定量血液。当机体失血时,肝内贮存的血液可由静脉窦排出至周围循环,以补充血容量的不足。”“西医学认为,血浆凝血因子是止血不可缺少的。人体血浆中共有凝血因子12个,其中8个与肝的合成有关。”于是不约而同地认为传统中医学已经认识到肝具有储藏血液的功能,并且还认为肝具有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等功能。中医学及至清朝末年的王清任,仍有“膀胱有下口,无上口。”的“错误”认识,因此无法认定肾与水液代谢有关,有时提到水病与肾的关系,实际上是基于肾在五行中属水的缘故,尿液的生成与排泄,与肾无关。而西医学认为尿液的生成与排泄为肾所司,于是我们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也将“肾主水”解释为主尿的生成与排泄了。
    脏腑学说现有体系中“西化”现象充斥,是有着久远而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1840年后,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了闭关锁国的清帝国的大门,中国面临着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中国人这才认识到在自己之外还存在一个强大的西方世界,而且武器比我们先进,制度比我们科学。这在中国人的思想上引起了极大的震撼,开始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中国人首先看到的是洋枪洋炮的威力,铁甲、声、光、化学的奇妙,并由此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但完全没有意识到西方这些东西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有着它们自己的来源,即西方的根本文化。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人认识到仅靠物质层面的东西并不能使中国强盛,于是中国有识之士把眼光投向了制度建设的层面,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建铁路、办实业,并逐渐转移到制度建设层面,如实行立宪制度、议会制度等。后来“变法”搞不下去了,“改良”成了死路一条,爆发了辛亥革命。但改良也好,革命也好,基本上都围绕着政治制度问题进行。辛亥革命后,人们发现社会制度仅仅换了个形式,辫子剪掉了,皇帝换成了总统,但整个国家、民族的状况、地位、生活方式,特别是民族心理状态很少变化。为了挽救亡国灭种的命运,陈独秀等人又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人们把注意力放到中西文化优劣比较的讨论中,企图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出中国落后的原因,希望找到传统文化转化为现代文化的捷径。质言之,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改革是学西方,向西方追求真理的过程。当时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已不感兴趣,以为真理在西方,而不在东方或自己。这种观念一直延续下来,使得他们所思考问题的范围,无论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还是价值观层面,都以西方为楷模,参照西方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文化、思维方式,来批判、指责或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说,近现代中国的学术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西方学术思想的后面跟着走,人们以引进、吸纳、消化西方学术思想为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文化的“创新”实际上成了中国文化的“西化”,把中国文化思想削足适履地套入西方学术和思想的模式,甚至观念层面的概念和范畴的释义,也以西方的内涵规定为内涵规定,以西方的是非标准为是非标准,以西方的真理为真理。
    具体到医学来说,也同样如此。西医学以其崭新的理论体系、确凿的临床实效、机械唯物论的严密推理,实验科学的雄辩事实,细胞、器官、血液循环等崭新概念,通过建立一整套与西方同步的医学体制,包括医院、诊所的建立及其管理,医校、教育和行政制度的建立及大量中国西医学生的培养,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在中国学术界占据了医学主导地位,并逐渐在中国人的灵魂深处形成了以近代科学(包括西医学)作为衡量和评判中医学是否科学的价值观念。于是,不仅著名的学者(如梁启超、严复、傅斯年、胡适、郭沫若等)和西医人士诟病中医不科学,即使是中医学者也以“科学”为标准,认为中医“物理不解,化学不知,生理不明,病理不精,惟凭诊脉以断症,徒汤头以歌诀。”(曾科进语)“《素》、《灵》、《八十一难》理论之书,多出于古人之悬揣,不合生理、解剖、病理。尊奉之以为医学之根柢,自招物议,引起废止中医之危机,此大不智也。”(陆渊雷语)既然整个社会都以“科学”为指归,衡量和评判中医学是否“科学”的标准是西医,而中医与西医相比较,几乎每个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科学”的说法,而“不科学”便意味着丧失了立足之本,因而也就只好向在国人心目中符合“科学”标准的西医学靠拢。如何廉臣先生即云:“欲振兴医学必先开医智,窃以为中医今日开智,莫如仿欧美治科学之法,先编定教科书,将中学之讹者,正以西说,中学之缺者,补以西法,交换知识,择善从长。”施今墨先生也说:“中医改进之方法,舍借用西学之生理、病理以互相佐证,实无他途。” 总之,在整个近代,中医学界孜孜追求的目标是:企图通过理论上的“衷中参西”、“中西汇通”及仿西制办学校、设学会、创杂志等途径和方式,使传统中医学理论内容科学化,外部形式现代化。实际上却是“西医化”。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兴办中医进修学校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使中医科学化,当时整个中医进修课程中,只有《医史学》、《简要针灸学》、《简要针灸正骨术》、《中医学术研究》四门与中医有关的课程,这样的做法自然会招致中医学界有识之士的强烈抗议和不满,甚至有人说出了“人民政府是要消灭中医。”“中医都老了,十年就可以断种。”“卫生部门是西医当权,对中医专政。”等过激言辞。情况被及时地反映到毛泽东主席那里,引起了他老人家的重视。经过运筹帷幄,遂大力提倡“西医学习中医”。但学习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则是“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这与“汇而不通”的汇通医家毫无二致。但这一思路却成为50多年来“发掘”、“提高”中医学的主流方法,由此而导致了目前整个中医事业全面“西化”的格局:“中医教育”在大量安排西医学课程的同时,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掺杂的牵强附会的西医学诠释内容也越来越多。“中医科研”全面采用西医的思路、方法和价值标准。实验研究、动物模型、还原分析、客观标准、定量数据成为“中医科研”的几乎全部内容,课题的设计、立项、鉴定、评级完全按照西医的标准与规范。“中医临床”以辨证分型为特色而纳入西医病名之下,使其变成辅助疗法。“中药研究”实际上是植物化学研究提取有效化学成分,使其变成辅助西药等等。
建国以来,脏腑学说的理论研究基本遵循两种不同的途径,一种是全面整理历代有关的医学文献,一种是应用现代科学理论、技术和手段研究脏腑理论。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术界有热衷于其现代研究(创新性研究),轻视或忽视其整理研究(继承性研究)的倾向。诸如脏腑实质研究、证实质研究等,在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的立项审批与科研成果的奖励评比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即为其明证。迄今为止,关于脏腑实质的研究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在得到“功能轴”一类的认识之后,一直处于徘徊的境地,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理论课题面前面临着重重困惑和迷惘,难以持续和深入下去。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我们长期以来热衷于创新研究,轻视或忽视整理研究,将继承与创新这对矛盾完全割裂与对立起来,是不无关系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只有在整理研究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准备好赖以站立的“巨人的肩膀”之后,才能有所作为。
    在对历代中医文献进行分类、爬梳、提炼、总结、概括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学、史学、文字学、哲学、社会学、逻辑学、发生学等方法,根据《中医基础理论》教科书的现有体系,对脏腑功能逐一进行从“源”到“流”的考察和辨析。即首先找到其原始出处,弄清楚其本意是什么?西医传入之前,历代医家是如何论述和运用的;其次考察自近代以来是如何将其与西医学相“汇通”或“衷中参西”,直至建国后被编入教科书的历史过程;再次是从中医学的固有认知模式甚或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出发,并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对其是否符合中医理论原旨作出判断和辨析;最后对那些经过考察和辨析证明是正确的脏腑功能,利用发生学的研究方法,对其原理作出说明。这一研究过程涉及到用现代语言对脏腑理论进行阐释和运用现代治学方法对脏腑理论体系进行“返朴归真”研究两个环节和方面。具体说来,就是从一个个概念,一条条理论,一项项学说入手,运用现代治学的科学方法,将它们回置于其产生、发展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放在其得以产生、发展的具体历史环境的哲学、文化、宗教、伦理道德等背景下,去研究和再现其形成过程。对其合理内核在吸收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求更加符合客观而加以发扬光大,对不合理、不科学的内容在说清其错误何以为错误的基础上加以扬弃。通过这种对脏腑学说发生、发展过程“返朴归真”式的研究,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必须进行的现代语言阐释,我们就不仅能够使脏腑学说理论得到整理和完善,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最终形成脏腑学说的现代学术规范,而且还能够从脏腑学说理论体系自身寻绎出其内部所蕴涵着的某些带有本质性的规律,寻找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切入点和可以影响、带动全局的突破口。
5
发表于 2009-3-2 09:52:33 | 只看该作者

第十期——张效霞

   先生前半部分关于中西医的历史,阐述是正确的。关于中医的未来,出路,你的说法只有一半正确。
   【 通过这种对脏腑学说发生、发展过程“返朴归真”式的研究,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必须进行的现代语言阐释,我们就不仅能够使脏腑学说理论得到整理和完善,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最终形成脏腑学说的现代学术规范,而且还能够从脏腑学说理论体系自身寻绎出其内部所蕴涵着的某些带有本质性的规律,寻找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切入点和可以影响、带动全局的突破口。】通过这种对脏腑学说发生、发展过程“返朴归真”式的研究,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必须进行的现代语言阐释,是可以的;但是“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最终形成脏腑学说的现代学术规范,”则是错误的。
    中医与自然科学、西医具有不可通约性,中医与西医可以融合,形成新的医学体系,即必须建立新的原基概念,创立新的参考系。
6
发表于 2009-3-2 10:10:01 | 只看该作者

第十期——张效霞

我曾经在论坛上和张博士有过一次口水战的,所持的观点和李老大致相同,不过论战的重点更强调系统观而已。居然登上了中医药报,也算是一次有趣的经历。
7
发表于 2009-3-2 10:35:37 | 只看该作者

第十期——张效霞

      参考系、证态概念体系与中西医 融合
    1、 中、西医理论体系与参考系
    经典力学建立在绝对时空观的基础上。运动是绝对的,但是对运动的描述却具有相对性。要确定一个质点的位置,或者要描述一个质点的运动都必须选择一个或几个彼此没有相对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这些被选来作为“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去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站在匀速行驶的车厢中的人,放手落下一个小球,车上的人看到小球垂直自由下落,地面上的人看小球呈抛物线运动。再如以地球为参考系人造卫星在一个近乎圆形的轨道上绕地球运动;而以太阳为参考系,卫星的轨道呈波纹形[1]。参考系不同,对同一现象的描述不同,甚至相反,这就是描述运动的相对性,对于同一现象的不同描述都只是相对真理。“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真理性。”。当把参考系的概念引伸到医学领域时,中、西医对疾病的不同认识也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的参考系。中医是相对真理,西医是相对真理,现代医学也是相对真理。病人是客观存在,患者就医时首先展现在医生(中医和西医)面前的是一组症状和体征,是疾病动态全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此时病人只存在一种病理状态(中医表述为证,西医表述为病理状态),分别使用中药或西药,同一病理状态消失,病人痊愈,在这一过程中对同一状态所产生的不同表述,是因为对同一状态使用了不同的参考 系。尽管参考系不同、表述不同,病人痊愈是一致的,说明中医和西医有内在的联系,可能在不同的参考系中存在着共同的参考物。对病理状态(证)的表述,中医采用的参考系是脉象、舌象、症状和体征;西医采用的参考系是症状、体征及各种实验检查,包括各种化验诊断、病理诊断、影像诊断及遗传学诊断等。可见症状和体征是其共同参考物。
      在疾病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处于一定阶段的一组症状和体征的组合,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参考系,中医表述为证,西医表述为病理状态,因此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概念体系。证与病理状态的融合产生一个新概念,我们称之为证态[2]。症状和体征是临床医务人员赖于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3],也是判断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症状是指在疾病状态下机体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时病人的感受。体征是医生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4]。中医和西医对于同一症状及体征的表述,有些是一致的,有些是不一致的。例如:发热、恶寒、腹痛、恶心、呕吐、咳嗽、昏迷、瘫痪、压痛、包块、黑便、黄疸、红肿等是一致的;也有许多是不一致的,例如:中医的痞塞、厥冷、脚挛急、脐下悸、身热不扬等,西医没有这类描述,但是可以通过中、西医的交流得出共同的认识,如厥冷是指四肢发凉、脐下悸是指腹部肌肉跳动、脚挛急是指腓肠肌痉挛等。通过中、西医的交流可以对常见症状及体征规范化,这样中、西医有了统一的参考物,各个证态才能规范化,中、西医的融合才有可能。
     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不可通约性,已被许多学者论证。不可通约,按照库恩的说法,是指“能将两个理论完全表达出来,并因而在它们之间逐点比较的共同语言是没有的”[4]。就是说,二者“没有共同的量度”。没有用来判定其优劣的一组共同中性标准。从两种不可通约的理论体系看世界,得到的印象和意义是完全不同的,中西医正是这样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5]。医学和其他科学一样,其理论体系都是一种概念体系,概念集合[6]。“从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其最大的困难仍然是理论上的……首先是概念上的”[7]。在临床医学范围内,诊断思维所使用的思维形式主要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疾病的诊断在概念的系统流易中形成,在判断的辨证中确定,在推理的绵延演进中告立。这个诊断逻辑过程及所遵循的逻辑原则中、西医是一样的,应当充分认识到的是概念的移易是在自身的概念系统中进行的,一般地说从西医的概念中是移易不出中医的概念来的[8],反之亦然。由于概念体系的不同,以致中、西医的概念不能相互移易,形成了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不可通约性,所以对同一病人得出两个不同的诊断。
     2、中西医的中介概念体系——证态体系
    “科学本质上是互相联系的”,当今各类科学、各门学科、各种技术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整个科学界如此,同属医学范畴的中、西医在本质上也是互相联系的,没有理由不融合,事实上早已处于融合的过程之中,只是在理论即概念体系上没有融合。恩格斯说:一切差别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的东西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那么,在中西医理论即概念体系之间是否存在中间阶段、中间环节?有无共同参考物?能否创造一个中介概念体系将两个理论完全表达出来,并成为它们之间逐点比较的共同语言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中、西医之间存在着中间环节、中间阶段,症状和体征是其共同参考物,证态概念体系是二者的中介概念体系,证态体系能将中、西医两个理论完全表达出来,能使中医体系中的证与西医体系中的病理状态逐点融合,使中、西医的概念通过证态这个中介实现相互移易, 实现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我们在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相融 性的 探讨 中[9],对中医外感热病学的主要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现代感染病学中都能找到相应的病理状态,证与病理状态的融合产生了一个新观念,我们称之为证态。在“中西医融合与证态新概念”一文中对证态的属性作了初步探讨,可以看出证态概念体系能够成为中、西医的中介概念。在“热实结胸证再探讨”[10]一文中论证了热实结胸证与急性腹膜炎、内科急腹痛与痞证及小陷胸汤证、大承气汤证与肠梗阻、大柴胡汤证与胆胰急性感染、热入血室与急性盆腔炎、太阳蓄血证与盆腔脓肿等,都具有相融性,这些证态基本上涵盖了常见的感染性急腹症。我们还论证了感染病中的水电解质紊乱诸病理状态与中医外感热病学中相应证的融合;外感热病中的厥证,按照《伤寒论》的定义:“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其实质是组织微循环灌注量不足,其中寒厥诸四逆汤证与低血容量休克的微循环障碍时相变化一致;热厥与感染性发热一致;蛔厥与蛔虫梗阻胆道引起的神经性休克一致;痰厥与消化道积食、食物中毒一致;气厥四逆散证与消化道慢性疾病致营养不良性低血压一致。这些证态构成了一个中介概念体系,把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逐点沟通并融合。
     3、中西医治愈标准的重新定义
     症状和体征也是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对于治疗效果的评定中、西医的标准也不同。中医注重于症状和体征的消除,西医更注重形态学及可测量指标的正常。如扁桃体炎,西医把扁桃体摘除即认为治愈,而术后出现的咽干、咽痒、干咳、咽黏膜慢性充血等则不予考虑,中医则认为疾病并未治愈,而且有许多治疗方法可供选择。再如食道癌,中医药可使症状缓解,认为有效,西医则认为无效。所以,中、西医都有不足之处,都是相对真理。如果把治愈标准定义为:病理形态的消除、可测量指标正常、症状和体征的完全、永久消除,中、西医就有了共同标准,这个标准符合现代医学摸式。这个标准还能使中西医的治疗方法有机融合,例如,对扁桃体炎的治疗,在手术前使用抗菌素或/和中医药治疗,手术后使用中医药治疗,这种治疗模式具有普遍意义。
     小结:中、西医采用了不同的参考系,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及概念体系,由于概念只能在自身系统内流易,因此中西医的概念不能相互移易,形成了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不可通约性。找出中、西医的共同参考系,创立中介概念体系是中、西医融合的正确途径之一。


-=-=-=-=- 以下内容由 中西医融合观2009年03月02日 10:36am 时添加 -=-=-=-=-
该文发表于2001年《医学与哲学杂志》
8
发表于 2009-3-2 12:27:3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期——张效霞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9/03/02 00:31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张仲景2009/03/02 09:02am 发表的内容:
以脏腑学说为例,脏腑的本义是指人体胸腹腔内器官的总称,在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之前,历代医家均认为脏腑是指人体内部视而可见,触而可得的既有名又有形的内在器官。便言之,中医脏腑(包括三焦)指的是人体胸腹腔内客观存在的脏器实体之本身。这是因为西医东渐之前的中国古代医家绝对不可能舍弃人体自身客观存在的心、肝、脾、肺、肾,而另行制造出一套不是心、肝、脾、肺、肾的心、肝、脾、肺、肾。直到西医传入并在中国学术界逐渐形成了以近代科学作为衡量和评判中医学是否科学的价值标准之后,汇通医家为了解释中医也是“科学”,首先更弦易辙为“非血肉之五脏”,建国后中医学界自行抛出了“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这样一个在逻辑上也说不通的“公认”说法,今人继之有“功能子系统”、“概念单元”、“符号”、“模型”等认识。及至现在,几乎整个中医学界,对中医的脏腑,是否是解剖学上的脏腑?是否是指人体内的实质性器官?竟然也不敢承认。众口一词地认为:中医学是通过表露于外部的“象”来研究和认识“脏”的,所以脏腑是“人体生理现象的归纳”,是“综合功能单元”。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方面认为中医的脏腑不能等同于西医解剖学上的同名脏器,另一方面却是每当看到中医古籍中(包括中西汇通医家的著作)关于脏腑功能的论述,哪怕有一个字或一个词能同西医解剖生理学中有关脏器的功能粘上“边”,在对其本义未加考察的情况下,就将中医脏腑功能的理论解释往西医学上硬靠。由此而导致了目前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关于脏腑功能的论述,几乎每一个脏、每一个腑都存在着“西化论”。
搞清中医概念的本义,固然重要,但同时亦应当注意,在长时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概念的本义往往发生了变化,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从而具有了新的本质和内涵。同样以脏腑为例,腹胀纳少,食后胀甚,大便溏薄,中医谓之脾气虚弱,很显然,我们不能解读为人体的脾脏发生了病变,出了问题。而如果解读为机体的消化系统、消化功能发生了病变,出了问题,就可以说得通了。

-=-=-=-=- 以下内容由 南京陈斌2009年03月02日 00:37pm 时添加 -=-=-=-=-
脏象的概念不同于西医脏器的概念;脏象的概念源于解剖,高于解剖;脏象不是解剖的、形态结构的单位,是生理的、功能的单位,是一系列相关相近的生理功能或生理过程的集合。
9
发表于 2009-3-2 12:32:38 | 只看该作者

第十期——张效霞

呵呵,张君的两部大作我全购得-----《回归中医》《无知与偏见》。
10
发表于 2009-3-2 16:01:33 | 只看该作者

第十期——张效霞

       通过这种对脏腑学说发生、发展过程“返朴归真”式的研究,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必须进行的现代语言阐释,
===========================================================================
     先生能够作这样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22:05 , Processed in 0.0971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