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566|回复: 7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中医证有关名词概念的约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9-3 18:5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审定 2007年8月8日
  在中医的名词术语中,对“病”、“证”、“症”、“证候”等名词概念一直未能形成规范和统一的认识。
  2007年8月7日~11日,在福建武夷山召开的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2007年年会上,来自全国25家中医药院校的中医诊断学专家、学者120余人,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在征求多方意见后,对“病”、“证”、“证候”、“证素”、“证名”、“证型”、“症”、“征”、“辨证”等中医名词概念进行了明确和严格的约定,并确定了标准英译,最后通过了《中医“证”等有关名词概念的约定》。会后又经过几番认真讨论审改,最终定稿。现将《中医“证”等有关名词概念的约定》发布,这将对中医临床、科研和教学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海 霞)
  病(disease):与健康相对应的概念。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病理概括。
  证(syndrome):中医诊断的一个特有概念。是对疾病某阶段机体整体反应状态所作的病理概括。
  证候(manifestation of syndrome):证的外候。指特定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体征等全部证据,是辨证的依据。
  证素(syndrome element):证的要素。指辨证所要辨别的脾、肾、肝、胃等病位和气虚、血瘀、痰、寒等病性。证素是通过对证候的辨识而确定的病理本质,是构成证名的基本要素。
  证名(name of syndrome):证的名称。由病位、病性等证素所构成的诊断名称。如风寒束表证、肝胆湿热证、脾肾阳虚证等。
  证型(type of syndrome):证的类型。临床常用而规范的标准证名。如肝胆湿热型、心血虚型。
  症(symptoms and signs):症状和体征的统称。狭义的症即“症状”,指病人主观感觉到的痛苦或不适,如疼痛、耳鸣、恶心、胸闷、烦躁等。
  征(signs):即“体征”。指通过客观检查到的身体异常改变,如面色苍白、舌苔黄、脉浮紧等。
  辨证(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根据中医学理论,对证候(症状、体征等)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辨别病位、病性等证素,并作出证名诊断的思维认识过程。
  证的诊断标准:某证名或证素的诊断标准。不能称证候诊断标准。
  证候规范:对症状、体征等的名称、概念、具体表现及其程度等所作的规范、约定。不包括对证名、证素的规范。
2
发表于 2007-9-3 18:56:4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证有关名词概念的约定

下面引用由一江春水2007/09/03 06:55pm 发表的内容:
证候(manifestation of syndrome):证的外候。指特定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体征等全部证据,是辨证的依据。
  证素(syndrome element):证的要素。指辨证所要辨别的脾、肾、肝、胃等病位和气虚、血瘀、痰、寒等病性。证素是通过对证候的辨识而确定的病理本质,是构成证名的基本要素。
  证名(name of syndrome):证的名称。由病位、病性等证素所构成的诊断名称。如风寒束表证、肝胆湿热证、脾肾阳虚证等。
  证型(type of syndrome):证的类型。临床常用而规范的标准证名。如肝胆湿热型、心血虚型。
  症(symptoms and signs):症状和体征的统称。狭义的症即“症状”,指病人主观感觉到的痛苦或不适,如疼痛、耳鸣、恶心、胸闷、烦躁等。
  征(signs):即“体征”。指通过客观检查到的身体异常改变,如面色苍白、舌苔黄、脉浮紧等。
  辨证(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根据中医学理论,对证候(症状、体征等)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辨别病位、病性等证素,并作出证名诊断的思维认识过程。
  证的诊断标准:某证名或证素的诊断标准。不能称证候诊断标准。
  证候规范:对症状、体征等的名称、概念、具体表现及其程度等所作的规范、约定。不包括对证名、证素的规范
基本同意。
3
发表于 2007-9-3 19:02:3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证有关名词概念的约定

下面引用由一江春水2007/09/03 06:55pm 发表的内容:
证素(syndrome element):证的要素。指辨证所要辨别的脾、肾、肝、胃等病位和气虚、血瘀、痰、寒等病性。证素是通过对证候的辨识而确定的病理本质,是构成证名的基本要素。
  证名(name of syndrome):证的名称。由病位、病性等证素所构成的诊断名称。如风寒束表证、肝胆湿热证、脾肾阳虚证等。
辨证(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根据中医学理论,对证候(症状、体征等)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辨别病位、病性等证素,并作出证名诊断的思维认识过程。
[color=#0000FF]在证的内涵中,明确提出包括了病位、病性,明确的将病因从证的内涵中剥离,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4
发表于 2007-9-3 19:08:1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证有关名词概念的约定

下面引用由一江春水2007/09/03 06:55pm 发表的内容:
 病(disease):与健康相对应的概念。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病理概括。
  证(syndrome):中医诊断的一个特有概念。是对疾病某阶段机体整体反应状态所作的病理概括。
对于病和证的定义,及二者关系的描述,似未全面而准确的表达出其客观的内涵本质。
5
发表于 2007-9-3 19:13:4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证有关名词概念的约定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7/09/03 07:08pm 发表的内容:
对于病和证的定义,及二者关系的描述,似未全面而准确的表达出其客观的内涵本质。
[color=#0000FF]病:与健康相对应的概念。是指机体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的异常所作的概括。病是由病因引发的,如果从病因角度出发,可以将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感病,病因多单一而特异;一类是内伤杂病,病因多为非特异而多原。
证:中医诊断的一个特有概念。是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所引发的病理改变或病理状态,是外感病或内伤杂病某阶段机体的病理改变或病理状态的概括。
6
发表于 2007-9-3 19:54:1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证有关名词概念的约定

概念基本清楚!但中医大本教材《中医内科学》的病名是病证混用,以病为主,兼以以证代病。1985年上海科技版49个病种中有11个以证为名:哮证、喘证、血证、厥证、郁证、痫证、虫证、痉证、淋证、痹证、痿证。1995年版有所改进,55个病名中,以证为名的只有喘证、淋证、郁证、血证、汗证、厥证6个了,已将哮证改为哮病、痫证改为痫病、痹证改为痹病、痿证改为痿病;删除了虫证,还有前述6个以证为名。
7
发表于 2007-9-4 10:37:1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证有关名词概念的约定

     2007年8月7日~11日到武夷山开会,好去处,风景宜人,有心事讨论枯燥乏味的病,证以及更加无味的定义?号称120余专家,学者,还不是少数人拿出意见,其他人吃喝玩乐,这样的会拿出的定义?
     [病(disease):与健康相对应的概念。]
     1  这个定义好象是上世纪50年代以前西医的说法,疾病就是不健康.
     2  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如果健康没有标准,病的标准是什么?
     3  亚健康状态是病还是健康.中医对于亚健康可是有特长,是西医无可比拟的.
    [ 证素(syndrome element):证的要素。指辨证所要辨别的脾、肾、肝、胃等病位和气虚、血瘀、痰、寒等病性。证素是通过对证候的辨识而确定的病理本质,是构成证名的基本要素。]
     1   除了病位,病性 应当还有病势吧?这个证处于哪个阶段,卫分,气分,血分,太阳还是太阴?从那里来?发展下去结局如何?
     2   辨证施治来源于<伤寒论>,有学者认为脏腑辨证的系统理论最早在明朝张景岳(公元1563~1640年)著<景岳全书>,解放后,脏腑辨证占据了统治地位.上世纪40多年证本质研究的失败就是因为按照脏腑辨证与八纲辨证研究证的本质,而没有研究<伤寒论>中的证本质.现在对证下定义抛弃<伤寒论>就对于抛弃了证的灵魂,抛弃了证与证之间的演变关系,抛弃了方证一体,方随证变的理论.把证作为一个单纯的诊断概念,是为了向近代西医看齐.
     [来自全国25家中医药院校的中医诊断学专家、学者120余人]
     1   平均每个中医药院校的中医诊断学专家、学者5人.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部里,基础部又分为许多科目,一个院校真正搞诊断的不多,能够称得上学者,专家的一两个足矣,全国有中医诊断学专家、学者有120余人吗?
     2   没有听说过谁是"中医诊断学专家、学者",好象西医也没有诊断学专家.
    [ 这将对中医临床、科研和教学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中医对证讨论了无数次,证本质研究化了40多年的时间,据说国家化了几十个亿,得出的结论是证的本质就是现代医学的病理状态,而不是类似于西医的所谓"诊断概念",病理状态是系统论中的状态,强调的是"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而在证素中恰恰没有病势,把证与证之间的演变关系忽略了,把证的灵魂抽掉了,理论体系不能够成立.

-=-=-=-=- 以下内容由 中西医融合观2007年09月04日 10:58am 时添加 -=-=-=-=-
理论体系包括:概念体系及理论构架,概念在理论构架内流易才能成为理论体系。流易就是运动与变化,就是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 。如果概念不能够在理论构架内流易,理论体系仍然不能够成立.所以,把证与证之间的演变关系忽略了,把证的灵魂抽掉了,理论体系不能够成立.
8
发表于 2007-9-4 11:02:2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证有关名词概念的约定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7/09/04 10:37am 发表的内容:
1   除了病位,病性 应当还有病势吧?这个证处于哪个阶段,卫分,气分,血分,太阳还是太阴?从那里来?发展下去结局如何?
病位与病性应当是基本的、或者说是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至于病势,可以暗含于病位与病性中。某种特定的病位与病性,即可体现着某种特定的发展趋势或态势。
9
发表于 2007-9-4 11:08:0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证有关名词概念的约定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7/09/04 11:56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7/09/04 10:37am 发表的内容:
理论体系包括:概念体系及理论构架,概念在理论构架内流易才能成为理论体系。流易就是运动与变化,就是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 。如果概念不能够在理论构架内流易,理论体系仍然不能够成立.所以,[color=&#35;0000FF]把证与证之间的演变关系忽略了,把证的灵魂抽掉了,理论体系不能够成立.
证:中医诊断的一个特有概念。是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所引发的病理改变或病理状态,[color=&#35;0000FF]是外感病或内伤杂病某阶段机体的病理改变或病理状态的概括。
10
发表于 2007-9-5 09:36:3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中医证有关名词概念的约定

       [证素(syndrome element):证的要素。指辨证所要辨别的脾、肾、肝、胃等病位和气虚、血瘀、痰、寒等病性。]
      肝阳上亢,痰迷心窍,病位如何定?中医认为肝在膈膜之下,心在胸腔之中.现代中医认为:心主神明的心是指的功能集团,而不是胸腔中的心脏.所以痰迷心窍的心是"功能"而不是部位,痰迷心窍的病位在那里?所以,只能定机体的功能状态,病位没有办法定.
      西医定病位,是以解剖学为基础的,现在也遇到了麻烦,肺炎病位在肺,但是,肠道感染也可能引起肺炎,甚至于ARDS,解剖学没有根据.
      现在的中医无意中上了西医的船,追求诊断与病因剥离,诊断与治疗剥,把"证"剥离为单纯的诊断概念,抽掉了证的灵魂.中医的风,寒,暑,湿,燥,火既是病因,又是病性,这是中医学的常识,风寒束表证、肝胆湿热证中的风寒,湿热既是病因又是病性.如果把病因与证剥离,许多证则无法命名.
      证与方不能剥离,如果肾阴虚与六味地黄丸剥离,用什么来证明肾阴虚的诊断是正确的呢?西医的最终诊断还有待于治疗的反证,甚至于尸体解剖.中医的整个理论体系都是以临床表现为依据的,包括藏象学说都是以方剂的治疗效果反推出来的,这是与西医的根本区别,西医的理论体系是以解剖学与实验顺向推导出来的.
      所以,病势(状态)才是证的灵魂.病位,病性是西医诊断的要素如肺炎,肝炎,肠梗阻,病位是肺,肝,肠,病性是发炎.而且诊断与治疗是剥离的.中医的证是病理状态而不是病,肺炎,肝炎,肠梗阻是病而不是病理状态,证与病是不能等同的.
      希望能够好好研究证本质研究的经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22:55 , Processed in 0.08216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