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抑郁障碍的中西医诊治现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27 18:4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抑郁障碍的中西医诊治现状
□ 陈金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许多医生对抑郁障碍的认识不足,很多患者由于悲伤、失望、背痛、性功能问题、疲乏或莫名的疼痛、失眠等大多直接找内科医生,常得不到适当的诊疗。在综合医院中,抑郁障碍约占门诊病人的9%~20%,住院病人的22%~33%。抑郁障碍在综合医院中的确诊率:WHO曾调查15个国家和地区,全科医师平均识别率为48.9%,上海579例统计,内科医师识别率仅15.9%。
  一、抑郁障碍在各科的临床表现
  1.心内科  有报告100例男性心肌梗死患者有1/3发生抑郁反应,一年后随诊,19例患有重性抑郁。报告171例CCU中心肌梗死患者有45%符合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3~4月后随诊,33%患者仍符合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
  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抑郁障碍的表现,合并急性焦虑发作的症状更像心绞痛,但专科检查往往无器质性损害的证据。
  2.消化内科  胃动力障碍、神经性厌食患者往往是抑郁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用内科药物治疗效果不好,但抗抑郁药治疗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肠易激综合征属心身疾病之一,如用药再配合应用心理治疗,效果比单纯服药要好。
  3.呼吸内科  高通气综合征(Hyperventilation)和急性焦虑发作十分相象,合并抑郁障碍的患者。
  4.风湿免疫内科  有报告80例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0%有抑郁或焦虑障碍,应给予治疗。另有31例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有抑郁障碍,但终生患病率高达42%。
  5.内分泌科  不少内分泌科患者有抑郁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等病,患者30%~50%有抑郁表现。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糖尿病患者也有20%~40%抑郁表现。
  6.神经科  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易患重症抑郁(26%)或轻性抑郁(24%),6个月后随诊,比例上升到34%和26%。未经治疗的抑郁症状可持续半年。帕金森病患者有40%呈抑郁障碍。“神经衰弱”患者1238例用量表测定,发现其中954例符合抑郁症状,占77.1%。
  7.肿瘤科  20%~45%癌症患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会发生重症抑郁和/或广泛性焦虑障碍。
  8.妇产科  更年期抑郁是抑郁障碍的一种特殊表现,患者常有抑郁和焦虑症状。雌激素补充疗法不足以改善抑郁症状,需加服抗抑郁药物。
  9.中医科  抑郁障碍在中医科中多见“郁病”、“失眠”,也见于“头痛”、“胃痞”、“泄泻”等范畴,有研究发现,抽取680例内科住院病例,符合“肝郁”者占21.47%,主要分布在内分泌、消化、神经、心血管疾患为多,其中女性占55.48%。
  二、抑郁障碍的中医认识
  本病属“郁病”范畴,《古今医统大全·郁证门》:“郁为七情不舒,逐成郁结,既郁之久,变病多端。”有研究表明,抑郁症常见证候有其共同的病因病机,肝郁气滞证是其基础证候,各证临床表现以情绪抑郁为共同主证,但各证尚有可判别的其它主症,如肝郁睥虚证、肝郁痰阻证、心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等。
  三、抑郁障碍的治疗
  1.躯体治疗  针对各种疾病合并抑郁障碍,如肝炎、结核、脑血管病后遗症等,应对躯体疾病及时治疗。
  2.心理治疗  在起病早期和恢复期应用,在症状严重期应用效果不好。
  3.药物治疗  目前应用最广泛。常用的抗抑郁药物有下列几类:
  ①胺氧化酶抑剂(MAOI),如异丙肼、丙烯苯丙胺等。其机制是抑制神经突触内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使单胺类物质降解减少,在突触间隙中浓度增加而发挥治疗作用。在应用时要注意禁用奶酪`巧克力`可可等食物,以免引起高血压危象。
  ②三环类抗抑郁剂(TCAs),如多虑平、阿米替林、氯丙咪嗪等。其机制是阻止单胺类递质从突触前膜的重摄取,使突触间隙中单胺类递质浓度增加而发挥治疗作用。在应用时要注意心血管系统的副反应,如心率异常`心跳骤停等。
  ③杂环类抗抑郁剂,如麦普替林、米安舍林等。其机制与三环类相似,但对单胺类递质有选择性的阻止重摄取作用。麦普替林选择性地抑制正肾上腺素的重摄取,但剂量过大会引起癫痫发作。新一代曲唑酮(trazodone 美抒玉)毒性低,适用于高血压、心脏病或帕金森病的患者。
  ④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SSRI),如氟西汀(百优解)、帕罗西汀(赛乐特)、舍曲林(左洛复)、氟伏沙明(洛复克)、和西酞普兰(喜普妙)等。其机制为选择性阻止5羟色胺在突触前膜的重摄取,使5羟色胺在突触间隙中的浓度增加而发挥治疗作用。
  ⑤近几年也发展了选择性NA再摄取抑制剂(NRI)、5-HT和NA再摄取双重抑制剂(SNRI)、NA能与特异性5-HT能抗抑郁剂(NaSSA)等一系列新型抗抑郁剂,如文法拉辛、米氮平(瑞美隆)、噻奈普丁(达体郎)。
  4.电休克治疗  对难治性抑郁有效。
  5.中医治疗
  ①怡情易性:《临证指南医案·郁》指出“郁证全在病者怡情易性”,注重心理治疗。
  ②理气解郁,调畅气机为治疗原则,《医方论·越鞠丸》指出“凡郁病必先气病,气得疏通,郁于何有?”根据是否兼有郁火、血淤、痰结等及脏腑及气血阴精亏虚的不同选方。常用方柴胡疏肝散、越鞠丸、丹栀逍遥丸、血府逐淤汤、归脾汤、天王补心丹等。
  ③耳穴及针灸
  ④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如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障碍,多疏肝健脾,选用柴胡疏肝散;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巴金森病伴抑郁障碍,多阴阳双调,选用地黄饮子;更年期抑郁,多滋阴益肾,选用二至丸合二仙汤等等。理气药如枳实、枳壳、陈皮、香橼等及温里药如麻黄、吴茱萸、细辛、附子等能兴奋拟肾上腺受体作用,在辨证基础上可加用。
  总之,中药不仅能有效地调整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提高疗效,而且能减少西药的副反应。
  轻性抑郁一般可以缓解,不影响患者的人格和工作能力。复发率高,有人统计不复发占22%,复发一次占31%,复发二次占20%,复发三次占8%,复发四次占19%。因此建议抗抑郁药应适当延长以预防复发。抑郁障碍最可怕的后果是自杀,据统计约20%因自杀而告终,而自杀人群中有1/3患有抑郁障碍,所以对亲属、医师和护理人员来说,必须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自杀行为和企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1 08:09 , Processed in 0.05487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