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王庆兰:肺系疾病藏象学说现代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0-12 19:1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纵观近十几年来的临床科研资料,广大医学工作者在整理研究历代医学文献的同时,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和技术,从现代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不同角度,对中医学肺系的呼吸与非呼吸功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1理论与实验研究
   
综合近几年研究资料,关于对朝百脉主治节的研究,刘氏论及其说到底是通过肺之宣发等作用助心行血;并探讨应用活血行血,行气益气之品均有兴奋交感神经的作用,这与肺肾之纳气主气,脾胃之阴阳的协调生成水谷之气、肺通调水道,肾气(GC、CA等)生成及宗气之生成与活动增强等都是一致的,以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与肾上腺功能系统活动增强效应为主。由此可以看出,肺朝百脉主治节作用与脾肾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
   
印氏认为,肺帮助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可能是肺通过影响血液中某些血管活性物质的水平实现的。肺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肺通过产生升压的血管紧张素II,灭活降压的前列素E和缓激肽等综合作用,使血压升高,推动血液循环。如果肺的这种功能减弱,则血压降低,血液运行速度减慢,导致气滞血瘀。此种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整cAMP、cGMP的相对平衡达到的。
   
关于肺之通调水道的功能,刘氏认为是以肺为主,以脾肾为辅,三脏器协调活动完成的。认为水液通过饮食由口人胃后,在液化过程中,人体分泌到消化管内的各种消化液,估计可达6-7L/d之多,每日还从口腔摄人几多的水份,而由粪便中只丢失的150 ml/d的水份,因重吸收回体内的液体约为8L/d。如果这样大量的液体不被重吸收,必将严重影响内环境的稳定,肠对Na+-水的重吸收是由小肠黏膜细胞中钠泵运转加强实现的,刘氏认为这是脾阳的作用(交感神经兴奋性与相关内分泌轴活动增强的效应),所重吸收的液体经血循环上输于肺,肺为水之上源,通过肺之宣发功能,使水液向上向外输布全身,外达皮毛。部分水液因人因环境条件而异,以汗及呼出之水蒸气的形式,排出体外。大部分水液是由肺的肃降,水液向下,经血循环下输于肾(中医学认为是水液需通过三焦下输膀胱,刘氏认为,这无妨现代理论的阐述,只是细节的不同,且现代中医学对三焦的认识尚不一致),在肾,由肾阳之气化作用重吸收输布全身,而将废液下输膀胱以尿的形成排出体外,正常情况下,肺脾肾协调活动时,水液代谢是正常的,若肺失宣发(肺阳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等),可出现少汗或无汗,有时可出现咳喘胸闷。肺失肃降(副交感兴奋性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等)时,由于CA分泌量增加,肾重吸收水液偏多,则下输膀胱水液偏少,可致尿量排出减少尿赤黄,重者可形成水肿。若肺肃降偏亢(副交感神经偏亢等)时,则有相反的情况发生。肺下输于肾的水液增加,而肾重吸收水液减少,则下输膀胱水液增多,出现尿多、尿频、小便清长等。  陈乐宏从肾资血、肺行血初探中报道:肺主气,气行则血行。近年来有人发现肺气虚时红细胞电泳率变小,红细胞泳动速度变慢,而补气扶正药能使红细胞泳动时间变短,电泳率变大。从现代医学观点进一步具体研究表明:强效的舒血管物质缓激肽的灭活过程主要在肺脏,肺血管内皮细胞有能使缓激肽灭活的缓激肽酶,又是血管紧张素的转化酶,血液每循环肺,则大部分被清除以维持血管的外周阻力,调节血压。另外,血管紧张素I,主要经过肺部转化酶作用变为血管紧张素II,而加强血管的收缩作用,同时又使醛固酮分泌增加,并能抑制血小板凝集,有明显的抗凝作用。其中前列腺E、前列腺F等均参加血压调节,与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有密切关系。
   
王德山从动物实验结果佐证肺主通调水道的理论。根据中医学理论,通过人工扩张肺以增强其肺通气量,观察对家兔排出尿量的影响,实验中观察到30只家兔在扩肺期间都出现显著的抗利尿效应。其尿量减少平均值为70%之多,说明肺通气的深度及频率改变时,肾脏的泌尿过程有显著的影响,也间接反映了肺肾两脏在通调水道中是相互作用,共司水液代谢之职。
   
马吉庆认为:(1)肺通气活动对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和释放的影响论证《素问》:“人欲实肺者,要在息气也”。发现正、负压呼吸可引起人及动物的尿量减少或增多。正负压呼吸对尿量的影响是通过ADH实现的。(2)肺通气活动对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的影响。有理由认为,肺通气的深度压力的改变不但可以通过植物神经系统,而且还可以通过“心肺一肾反射”来影响“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的活动,从而调节肾脏的泌尿功能。肺通气活动对血液中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肺组织细胞对生物活性物质(如PGE、血管紧张素Ⅱ)ADH的释放或灭活、或转换,从而影响尿量。
   
以上通过对相关实验指标变化分析及肺行血、肾资血和肺主气功能、通调水道的研究,发现其对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肾脏泌尿功能的影响,反证了五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相关性。
2  临床与实验研究
   
在临床分析、治疗及分型的研究中,众多学者,通过对唾液、舌腹静脉、X线、肺扫描、肺功能及临床症状、分型等相关指标的观察分析,印证了肺肾生理相关及肺肾和肺脾肾在发病中相互影响及传变的可能性及过程规律。有的明确指出肺系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肺、肾密切相关,并在治疗上进行了研究,探索丁采用温肾法、健脾补肾法等取得了满意效果,也间接反映众多医者对肺病及脾及肾而成肺脾肾虚、肺肾两虚证的肺脾肾相关性及传变性的重视和认同、以及所做的不懈的努力。阐述了病情的深重程度与疾病的发展、证型之间的关系,为指导肺系疾病的相关性分析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
   
郭一钦等从50例慢支并肺气肿之肺气虚者,应用肺扫描,肺功能检查,文中并论述了慢支患者病情较重者,往往累及他脏,尤以脾肾为多见,故辨证时多出现“肺脾两虚”、“肺肾两虚”型。苏梅者等对133例慢性咳喘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肺气未虚、肺气已虚、肺脾两虚及肺脾肾俱虚四组测定肺功能各项指标。苏氏根据所测结果分析认为:由肺气未虚→肺气已虚→肺脾肾俱虚是慢性咳喘病发展过程中,肺气由实到虚、病情由轻到重的几个不同发展阶段,而每一个阶段均存在相应的肺功能改变,提出肺→串→肾的疾病发展阶段。郗氏认为病人舌腹静脉的外观分级变化,随肺气虚→肺肾阴虚→脾阳虚→肾阳虚→阴阳两虚而逐渐加重。1995年11召开的全国中医肺系病专业第6次学术会上,傅氏等提出:(1)肺气虚证具有渐进性、阶段性,其表现为轻、中、重程度上的差异。(2)肺气虚是以肺脏机能减退为主要特性的全身性多系统功能减退综合征,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逐渐累及心、脾、肾等全身多系统。李允惠LtU认为久咳伤肺,肺气亏虚,损及脾、肾、心,脏腑虚损是导致咳嗽、气喘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山西中医药研究所观察300例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结果,有虚象者为84%,其中肺虚占71%,脾虚占58.7%,肾虚占79.3%,明确指出了其病情的发生与发展,与肺、脾、肾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前述众医家分析研究,直接或间接印证了肺肾生理相关及肺肾、肺肾与脾在发病中相互影响及传变的可能性及过程规律。
   
在慢性支气管炎病因病机和治疗研究方面,许多医家认为其病位在肺,久则累及脾肾。探索了采用温肾法、健脾补肺法等取得了满意效果。验证和反证了肺系病的肺肾相关性以及脾在肺病及肾传变中的枢纽作用。在病因病机探讨上,许文清认为慢支的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脾、肾、心俱虚而成痰瘀互结、气滞血淤三证。尚氏强调了”虚”的重要性。认为慢支不论是急性发作期,还是慢性迁延期,正气不足始终占有得要地位,多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肺气虚损,卫外不固则易患外感,引动内饮而致旧病复发,脾肾阳虚则水湿不化,聚湿成痰,壅肺而咳。发病脏腑在肺、脾、肾。周华强从”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的理论出发,认为慢支其病在肺以咳嗽为主,在脾以咳痰为主,在肾则以喘气为主。本病特点,标实而本虚,标在肺,制在脾,本在肾。若病候在肺,多肺气不和,失于宣降,痰湿内生而咳。若病在脾,痰阻气道多由脾虚不运,精微不布,湿聚痰生。若病在肾,系咳喘日久不愈,下损及肾,肾气不化则饮邪上逆,痰多咳喘,肾不纳气则呼吸困难。
   
王氏认为咳喘日久,肺病及脾、肾,导致肺脾肾虚。在治本原则上,大多数认为应从脾肾人治,上海第一医院脏象研究室用补肾法治本为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先后用此法治疗522例,3年临床治愈率为28.1%,显效以上者为62.5%,通过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的检查,认为温肾法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可能是作用于丘脑一垂体及其靶腺,通过神经体液因素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而取得的。周氏用金水宝治疗慢阻肺肺肾两虚证临床控制9例,显效20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90%;夏氏等以清肺补肾法治疗慢阻肺,总有效率为86.67%;姜氏等用人参蛤蚧补肺灵治疗慢阻肺70例,总有效率为95.52%;徐氏用益气免疫冲剂(红参、茯苓、山萸肉、刺五加等)以补肺益肾,总有效率为93.l%;孙氏将慢性阻塞性肺病分为痰热蕴肺兼肺肾两亏;痰饮伏肺,兼肺肾气虚;肺热痰淤兼气滞胸痹;正虚邪恋、气阴不足;肺热痰淤兼脾肾阳虚;肺热痰淤合并痰蒙心窍,肺热淤合并心阳欲脱七型进行辨证,通过对肺脾.肾人治,总有效率为93.5%。应氏用补益肺肾法以资生汤和一味薯蓣饮加减治疗肺心病,总有效率95%。林氏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中医辨证的诊断学意义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本病热证表现为细菌或病毒感染率较高,变态反应、炎症程度较重,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寒证则支气管分泌及副交感神经的亢进;肺虚型则肺部病变、微循环障碍均较轻,呼吸道局部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的下降;脾虚型则上述肺部病理的改变较重,心血管受累,肠道功能亦有明显的功能性及器质性变化,肾上腺皮质及甲状腺功能降低;肾虚型则上述变化更加明显,表明按肺、脾、肾的分型有其一定的客观依据。
   
通过以上.临床与实验研究,阐述了病情的深重程度与疾病的发展、证型之间的关系,对五脏的研究及其传变规律进行了探索,为进行证的分析研究寻找新的途径.同时也间接反映众多医者对藏象学说的重视和认同、以及所做的不懈的努力,为指导肺系疾病的藏象学说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

2006-10-9 15:54:35   〈时珍国医国药〉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1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5 13:39 , Processed in 0.04798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