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咳论》与临床探微
(一)五脏咳
心、肝、脾、肺,肾五脏虽各有其不同的生理特点,但是这些功能不是互不相干的,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的整体,是一个同一体的分工,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机能。五脏之间在生理情况下互相联系,在病理情况下常常互相影响,由此及彼。五脏咳就是指心、肝、脾、肺、肾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种种咳嗽,如心阳虚衰,水饮犯肺;心阴不足,肺失濡润,则成心咳。肝火犯肺,肺失清肃;肝火犯肺,肺气上逆,则成肝咳。脾虚生湿,痰浊阻肺;土不制水,水饮犯肺;脾虚失健,肺失滋养,,则成脾咳。脾遭邪侵,清肃失常;痰湿犯肺,肺气郁闭;肺气不足,宣降失常;肺阴不足,肺失清润,则成肺咳。肾阳虚衰,水饮上犯;肾阴不足,失润于肺,则成肾咳。如此等等,皆能引起咳嗽。
心咳
心位于胸中,有心包围护其外,开窍于舌,其体为脉,其华在面,其经脉下络小肠。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统管机体各部,其它脏腑都是在心的统一协调下进行活动的,所以有“心为一身之主”之说。心主血脉,故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又主神明,故为情志思维活动之中枢,所以《灵枢•邪客篇》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素问•灵兰秘典论》也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主血脉而统管诸经之血,是全身血液运行的动力,故《素问•.痿论》篇说:“心主身之血脉。”《素问•.五脏生成篇》也说:“诸血者皆属于心”。肺主气,朝百脉,助心,主治节,有协助心主血脉,推动血液循环的作用,正如张景岳所说:“经脉流动,必由于气,气主于肺,故为百脉之朝会。”心与脉,血与气,相辅相成,互相为用,密切关联,有调节全身气血之作用。若心火亢盛,上乘于肺,血瘀气滞都可致咳,血热妄行便可致咳而吐血;心血不足,心气不能下交于肾,水火失济,引动浮火上扰于肺,亦可引起咳嗽。
[病因病机]
心咳可因外邪侵袭,入里化热,上乘于肺,肺气不得宣发而引起,也可由于心的功能失调,累及肺脏,肺气失其肃降而发生。现分述如下:
一、心火上炎:火为阳热之气,与心气相应,故火淫为病,多病在心与血脉。若外感六淫之邪,化火伤心,致心火亢盛,心肺同居上焦,心火乘肺则肺失宣发,肺气壅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因而引起咳嗽。若心火灼津为痰,则痰黄稠;如心火迫血妄行,则吐血、衄血;如心火灼伤肺络,则痰中带血;如心火伤气,则心悸气短。
二、情致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在正常情况下,随着外界刺激而有不同的情志变化,均属正常范围。一般说来是不会致病的。但如果情志过度的兴奋或抑制,便可发生疾病。在七情中,《内经》强调心的主导作用。故《灵枢•口问篇》说:“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如七情内伤,郁久化火,伤及心肺,亦能引起咳嗽。
三、劳倦所伤:劳动过力而不注意休息,贪图安逸而不热爱劳动,都能使气血失调,从而产生病理现象。如长时期的过度疲劳,可以耗伤气血,致气血失调。如心血不足,心气不能下交于肾,水火失济,虚火上扰于肺,肺失清肃,发为虚证咳嗽。
此外,因心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其支脉上挟咽喉,故心咳病人可伴心痛,咽中梗塞不利的症状。正如《素问•.咳论篇》所说:“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