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947|回复: 8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中医】之二 揭开火神派神秘的面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 00:4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  揭开火神派神秘的面纱
   
     关键词:扶阳理论所扶之阳,乃解剖的肝之阳。肝之阳,是常不足的。
     
    其实,学中医的人都基本的对火神派有个了解,为了让接触中医不多的朋友也能认识和了解火神派,我就简单的说说。

     关于火神派,来源于清末医家郑钦安的扶阳理论。近几年,由于民间有中医,在临床上,大量使用附子、干姜、肉桂,被社会和中医人广泛关注,并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挺火神派的人,拿出了火神派临床的疗效为事实依据,对火神派大加推崇。反火神派的人,用中医的阴阳平衡理论来驳斥和讥讽火神派。

   由于火神派在理论上,没有能够拿出一个能站得住脚的理论,反火神派的人所坚持的中医理论,也很难有事实的支持,所以,两派的争辩和攻击,非常的激烈。双方是谁也说不服谁,这也让原本沉寂多年的火神派,在今天,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争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泛和大量的使用附子、肉桂、干姜行不行?火神派的临床,有没有理论支持,扶阳理论是什么?扶阳理论是对是错?可是,看了扶阳派或火神派的这个扶阳理论,也弄不清楚扶阳派到底扶的是什么阳,也搞不懂扶阳理论到底是什么。因此,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完整的结论。
   
   其实,已有的扶阳派的理论,就是一个漂浮在思想的天空上的一个含糊不清,落不到人体医学上的一个混沌理论。扶阳理论和中医里不少的理论一样,脱离人体脏腑生理、病理的事实,在空想、空谈。但是,其用药之法,所用之方,都非常的好。可是,疗效好,那是因为是实践中得出的结论。药好,方好,不等于他们解释用药、用方背后的道理也对、也好。
   
     所以,学不学和能不能理解这个旧的扶阳理论,也就不重要了。因为,万事万物,皆有阴阳,人体脏腑也各有阴阳,扶阳理论所扶之阳,到底是哪个阳?为什么要必须扶这个阳?为什么要经常的去扶这个阳?火神派都没有强有力的依据。
    火神派所扶之阳,是所有的阳还是是局部的阳?是肾之阳还是脾之阳,或是心之阳?扶阳派都没有给出一个准确、清晰、明白的答案。其实,旧的扶阳派的理论,更倾向于泛泛之说,即不准确,也不清晰,就如旧的中医的一些理论,还是在取类比象、推理和想象中,也还是没能落实到人体脏腑的实处,落不到实处,理由就不会充分,难以论证也就难以让人信服。

     中医理论为什么有不少的地方,饱受争议之苦,就在于,他的理论,离人体太远,落实不到具体脏腑上,落不到实处。难以论证,理由就不会充分,也就难以让人信服。就如,六经辨证的三阴三阳,他在哪?三焦辨证的三焦,指的是什么?气血营卫含混不清。如果,一个医学理论,他讨论的不是客观的人体,客观的脏腑,他讨论的对象在哪都不知道,那他的结论能被人相信吗?最多算一个推理和猜测。那他还算是一个医学吗?这样的医学,能不被怀疑吗?

     虽然,中医的疗效是事实,这也和火神派一样,疗效好,道理说不清,很混沌,这就让后学,无法学,也难以让现代人和科学之士来承认,科学也检验不了。为什么检验不了?因为,中医所谈的东西,连中医人自己都不知道他是什么,他在哪里,就如一个神话故事,精彩是很精彩,但要在世界上去找,那很难。

    如果我们不能真正的揭示一个真实的、客观的、正确的扶阳理论,那么,这个理论用起来,心里就底气不足,说服力也不强。没有很多的临床实践的人,在使用附子、干姜时,就会心里没底,也很不踏实。如果,不把火神派的真实意义搞清楚了,搞准确了,那么,中医用火神理论,就没有底气,没信心。那样,就很难推广和应用,也不能被广泛接受。

     
     现存的旧的扶阳理论和中医里的一些理论,其实,都存在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离人体太远,离天地,太近。那还是医学吗??我看不象医学,倒像天文地理百科全书。也难怪,中医的一些理论,不就是在不了解人体的情况下,参看天地,用天人合一的思维,来推理和比拟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吗?一个医学,他在讨论人体疾病的时候,他不是讨论人体和疾病,他却要用人体外的东西来比喻,我们不觉得奇怪吗?为什么旧中医他要舍近求远?躲开客观的事实存在的人体,去比类,去取象。因为,古中医,他弄不懂,也看不明白人体的脏腑的生理。古中医的理,大多数都不是人体之理。

     那么,古中医为什么还要谈中医的理?因为,疗效有了,总得给出个理由吧,总得要知道为什么吧。但是,用人体来说理,他们却不懂人体之生理和病理。用人体来说理,他也说不通,于是,他们就拿天地万物来比拟,来推理。在古中医寻找中医之理,又不懂人体之理的时候,他们选对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哲学的认识方法,也就是阴阳五行。
   
     用阴阳五行来阐述中医之理,这个创造性的发明,是非常的了不起的,用哲学之理,来认识和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他开创了不同于西医的,另一个医学,那就是哲学医学。用哲学结合具体的人体事实,把哲学落实到实际,奠定了一个不同于西医医学的中医和中医理论。

     由于,当时科技条件的局限,人类认识的局限,虽然,中医一直都力求着把一个哲学的理论,和人体完全的结合,但由于历史的条件,中医都没能够完全如愿。但中医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中医一直都没有放弃,把抽象的哲学落实到人体这样的努力。在这样的发展和思考中,中医走到了脏腑辨证的阶段。但由于,中医对人体的认识,始终没有清晰,更由于以阴阳五行为哲学依托的古中医的哲学理论,本身也存在不足,所以,直到今天,中医的哲学问题也没有走向成熟,更由于,作为由哲学指导的医学,中医走到今天,也没有完全的脱离哲学,也没有完全的落实到人体,所以,今天的中医,还是很混乱的。哲学,只有和具体的物质内容相结合,他才具有实用价值,才能成为具体的学科,这样,才能解决具体问题,才能解决中医理论的具体问题。就如数学的1,2,3,4,5,他在没有具体的结合了一个苹果,两个梨的具体事物的时候,他是抽象的,没什么实际意义的,只有和具体的事物结合了的时候,他的实际价值才会显现。
      
      
   中医理论尚且如此,那么,火神派,讲不清楚火神或扶阳的真意,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于使用附子、干姜的人,力挺火神派的人,所讲的道理,其实,也和中医一样,是远离人体的,是落实不到脏腑的具体实处的,是没有医学实际依据的。因此,这样的道理,是难以服人的。所以,他们讲不清火神派疗效背后的道理,火神派不被认可、不被理解,也就不足为奇了。
   
   附子、干姜、肉桂被广泛的应用的疗效不错,是结果,是事实,但我们一定要知道,原因是人体的什么道理,而不是到天地日月中去找道理,天地的道理和人体的道理,有共性,但都有自己的个性,天地规律,不能等同于人体规律。用天地的道理来比拟人体的道理,那也只能是比拟,推测,是不能让人信服的。其实,这也和中医的其他方剂一样,疗效来源于实践的经验,道理都来自推理和假想。
   
   中医理论和扶阳理论,都需要客观的揭示,要在人体内揭示,不能到天地里去猜测,去推理。否则,中医就还停留在实践医学和假想理论的阶段。那样的中医的理论,最多也还是,只能够停留在哲学的意义上,停留在假想和猜测阶段,落实不到人体上。因此,让火神派的理,落实到人体,揭开支撑火神派背后的人体内在的道理,就变得非常的重要了。

      由于火神派的扶阳理论,首先牵扯到的就是,中医的阴阳理论。所以,在了解和学习火神派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和熟悉中医的阴阳学说。

     中医现行的教材里,和已知的中医书籍里,在阴阳的认识上、阴阳的概念上、阴阳的理解上、阴阳的划分上,阴阳在具体物质的落实上,由于存在了一些不足,所以,导致了中医概念上的一些混乱。因此,我们在理清火神派之前,首先要理清中医的阴阳。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阴阳?

     《黄帝内经》里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又说:“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老子的《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说明了什么?所有这些都说明了,阴阳是抽象了的,存在于万事万物中的。阴阳是普遍的存在于一切事物内部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这反应了什么?这恰恰是反应了阴阳的对立性。

     阴阳学说,虽然包括了不少的东西,但在中医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的,并和临床关系最密切的,还是阴阳的普遍性和阴阳的对立性。阴阳的【普遍性】和【对立性】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存在着一个相互对立、制约、相互联系的两类或两个相关联的物质。对立是指,处於一个统一体的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普遍性是指,阴阳关系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内部。

     如果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存在着一个相互对立、制约、相互联系的两类或两个相关联的物质。那么,人体每个生理器官内,就一定也存在着一个相互对立、制约、相互联系的两类或两个相关联的物质。中医把存在于每个人体生理器官内的两个或两类物质,定义为一个是阴,一个是阳。阳所代表的就是功能,这个功能是亢进的,动态的,温热的物质。肝阳是指肝的功能性物质,肾阳是指肾的功能性物质,依此类推。阴,代表了静止,抑制,寒凉的物质。如肝阴,肾阴等。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构成人体一切生理器官内的两个或两类物质,就是阴和阳。但是,由于每个组成人体器官的具体的物质又有很大的不同,于是,就决定了,构成每个器官的阴阳物质不同,他们的功能也是不同的。

    那么,怎么来区分不同器官内的不同的阴阳物质?于是,中医用心阴、心阳,肝阴、肝阳,肾阴、肾阳等概念,来区别不同人体生理器官的物质和功能。这些概念的产生,让哲学意义上的阴阳,就落实到了人体的具体的生理器官和具体的功能表现,以及具体的物质上了。这也是中医从实践医学,向哲学理论医学所迈出的第一步。那就是,把具有抽象的哲学意义的阴阳,落实到了人体客观的生理器官的功能和物质上了。把哲学意义上的阴阳,给予了具体的、客观的、事实的、物质的功能内涵。从此,一般意义和普遍意义的阴阳,有了实际的、具体的、特殊的医学物质意义。

     为什么说中医现行的教材里,和已知的中医书籍里,在阴阳的认识上、阴阳的概念上、阴阳的理解上、阴阳的划分上,存在了一些不足?这是因为,古中医和现行的中医里,很多时候,都没有把哲学意义上的阴阳,落实到具体的人体生理的脏腑器官上,作为哲学和医学紧密结合,产生的中医学,既然他已经成为了医学,那么,中医的阴阳,一定是具体的,有实际意义的,不再是抽象的、普遍意义上的哲学概念。可是,现行的旧中医里的阴阳,飘荡在哲学和天地中,一会阴阳代表天地,一会阴阳代表寒热,一会又代表了表里,一会又代表了内外,一会结合人体,一会飞到天上,就是结合了人体器官的阴阳,你也找不到。因为,他们说,中医的脏腑,不是解刨的脏腑。中医后人,有说中医的脏腑是四时脏腑的,有说中医的脏腑,是藏象。其实,旧中医里,由于太多的人,进行了太多的猜想和解释,这样,就导致了中医人对脏腑的认识,非常的混乱。如果想把旧中医的纷繁混乱的脏腑搞清,在逐一的去找到他们的错误,那是很困难的,如果我们把一个正确的中医的脏腑认识清楚,那么,评价错误为什么是错误,就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中医古人对脏腑的认识,是对还是错?是不是符合事实,需要不需要进一步完善认识和改进提高。如果,我们事实的建立起了一个正确的、客观的脏腑阴阳五行学说,并用这个新的中医脏腑理论来指导临床,并在临床实践上检验他是对的,那么,我们真的就没必要非的要把错误的东西也搞明白的。

     现代出现了一个比较新的说法,说中医的脏腑是系统,真的是这样吗?那么,请问是什么系统?这个系统在哪?由什么来组成?可惜,结论还是不知道。他们只不过是从一个未知,又建立起了另一个未知,而这个未知,显的现代了一点,显得时髦了一点,其实,毫无价值。

     中医的阴阳,没有完全脱离哲学的意义。这样的阴阳还有一些东西,停留在哲学的意义上。哲学的阴阳,可以随所需要的不同,变幻无常,而哲学医学的阴阳,是不可以随便的变幻的。随便的改变的阴阳,让中医的不同人,对阴阳的理解,就会不同,那就失去了一个对话的前提,少了一个基础,没了一个标准。这也是中医内部,争论不休,一人一理,纷乱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中医理论走到了脏腑辨证的时候,中医离哲学理论医学就已经非常的近了。中医非常聪明、智慧的认识到了,人的生理病理的最后核心问题,一定是由脏腑功能来主宰的。疾病未必都是生理性的,一定有很多是外来的原因导致的,但是,无论是什么导致了人体生病,最终都是要有生理性的改变。从生理改变,来认识疾病。研究生理变化,改变和调整生理,恢复生理正常,实现病理的消除,这是中医的治疗目的。从生理改变来认识疾病,这是中医的一个诊断方法,生理现象,外显是很清晰的,因此,中医往往就不需要现代科技的帮助,就能过给予诊断,进行治疗,这也是中医能诞生于那么早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研究病理,改变病理,实现生理改变,生理恢复,这是西医的方法。没了病理微观的认识,没了现代科技的辅助,西医,是很难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不能说,中医离科技越远越好,但是,中医确实是可以在没有科技帮助的条件,独立的完成医疗任务的。当然,有了科技的介入,让中医从病理和生理的两个角度来认识疾病,来治疗疾病,那一定是更安全,更有疗效,这是非常好的。
     
     由于古人受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他们无法来清晰和准确的认识人体脏腑器官的准确功能,以及各个生理器官真实的生理和病理表现。再加上,中医的进步和发展的缓慢,导致现实的中医,还没有把哲学的阴阳,紧密的落实到生理的脏腑功能上。中医的哲学医学,还飘忽在哲学和医学之间,没能完全的脱离哲学,也没能真正的落实到人体。

     既然,中医的认识论是哲学的阴阳的物质论,哲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存在着一个相互对立、制约、相互联系的两类或两个相关联的物质。那么,人体每个生理器官内,就一定也存在着一个相互对立、制约、相互联系的两类或两个相关联的物质。因此,我们中医,就要把存在于每个人体生理器官内的两个或两类物质,就要以一个是阴,一个是阳来确定,不能有什么精呀,血呀,气呀,神呀的东西。

   阳所代表的物质,就是功能性物质,这个功能是亢进的,动态的,温热的。肝阳是指肝的功能物质,肾阳是指肾的功能物质,依此类推。
   
   阴,代表了静止,抑制,寒凉的物质。如肝阴,肾阴,心阴等。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构成人体一切生理器官内的两个或两类物质,就是阴和阳。

     如果我们把人体的现有的,具有生理价值的一切器官的物质构成,都用阴阳来定义,那么,我们在说理和定义上,就实现了中医概念上的大统一。更是实现了中药学里药物概念的统一,这样也排除了药物定义的混乱。
     
     关于气血,精气神概念的出现,给中医带来的混乱,我将在以后的内容中去具体的讨论,在这里,由于主要想谈的是对火神派的揭秘,牵扯到了阴阳,所以,谈了阴阳。

   阴阳理论和中医的具体结合,不仅让抽象的阴阳,有了客观的内涵和事实,而且,把构成人体器官内在的两种物质和这两种物质的功能关系,也给予了确定。那就是: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两类功能物质,是此消彼长的。也就是说,阴阳是指,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始终处于“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的运动变化之中。所谓“消长”,是说一方增长,会削弱对方的力量,导致对方相对不足,即“此长彼消”;或一方的不足,导致对方的相对亢盛,即“此消彼长”。阴阳双方在这种消长变化的运动中,维持着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如果这个相对的平衡被打破了,那么,人体的病变就出现了。把构成人体器官的阴和阳两种物质,调理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中医称之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是中医治疗的目的,也是健康的标准。
   
   因此,我们在判断和研究一个中医人,看他是不是中医,是不是具有中医的思想,不是看这个中医,在研究医学上是不是强调了客观的、具体的脏腑,更不能因为他结合现代解剖的脏腑来谈阴阳,就说中医西化了。我们看他是不是西化了的中医,是要看,他认识的这个脏腑物质构成上,是从结构、细胞上来认识,还是从阴阳物质观来认识脏腑的物质。中医对阴阳物质的认识,是从属性和功能上来认识,是一个表象上的认识.中医人常说,中医的脏腑是藏(脏)象。是藏(脏)象是对的,但不是无脏之象,更不是胡乱对应之象。脏象背后的脏,一定是有具体的、特指的器官的,不是有象无实的。
   
   是从功能表现上来认识脏腑,还是从结构、细胞上来认识脏腑,是判断是中医还是西医的一个标准。在脏腑的物质构成上,是以阴阳观来认识物质,还是从结构、细胞上来认识不同物质构成,这是区别中医和西医的另一个标准。第三个标准就是,要看,他们对单独脏腑的构成物质的认识,是从阴阳对立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的,还是从单一、独立不联系来认识的。治疗上,是以调整生理为主入手,还是从病理入手为主。这些区别,体现了,中医和西医对脏腑认识上的区别,其实还有不少不同的,暂时不谈。
   
   恰恰是能够把阴阳具体的落实到了解剖脏腑器官的中医,才真正的是,完成了中医上千年求索,实现了中医真正目的的中医,我把这样的中医,称为新中医。这个新中医,就是把哲学的抽象,结合了人体医学具体的脏腑物质,成为了哲学和医学结合了的一种医学,这个医学,就是新中医学。这才是,有了实际意义的哲学医学。他真正的让中医和哲学进行了真正的结合,这样的结合,让中医学,走向具体,走向了实际,走向了成熟。事实的成为了哲学医学。从此的中医学,不再天南地北,飘忽不定,让中医实现了在哲学的指导下,针对人体,有理有据,成为了有别于西医,又有理有据的、可见、可识的真正的哲学医学。成熟后的中医,可以让人看得见,抓得到,学得好,用得上。
   
   虽然中西医对人体生理器官的认识角度不同,但是,中西医对人体器官的认识,一定要统一起来。没有一个对人体器官的统一认识,中医就不能和现代对话,没有一个确定的不变的、可见可视的器官概念,也就没有了普遍的共识。中医认识的器官,如果不是解剖的器官,如果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无,那就会,一人一个样的理解,凭个人感觉来的医学,那一定是不具备科学性的,那只能算实践医学。确定不了,没有共识,那他一定算不上是一个成熟的医学,那也脱离了医学的本来目的和本来事实。所以,决不是,中医的肺,不是我们事实看见的那个肺,更不是中医的肺另有所指,只不过是,中医认识肺,是从他的功能上去认识,中医认识肺,是一个动态的肺以及这个动态的肺所表现出的外象。西医认识的肺,是肺的内在结构。不是中医脏腑只有在虚无缥缈中,在混沌中,才是中医。谈不清、理不明、看不到的脏腑,不是中医的真身。当然,这不包括古人错误的认识所导致的脏腑认识上的错位。
   
    统一了认识的中医的脏腑,就是西医解刨看到的那个脏腑,中医的生理器官和西医所指的生理器官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他们的认识方法、和研究方法是不同的。中医的脏腑器官,是功能器官,不是结构器官,中医是从器官的功能上认识和理解器官的,比如对肺的认识,中医说肺主宣发,那个具有宣发表现的肺,是中医认识的肺。不是结构,细胞构成是什么样的肺。比如对肝的认识,中医说肝主升,主疏泄。胃主降,脾主升等等,这都是通过对脏腑功能表现,结合具体的脏腑事实,来定义脏腑器官的。所以说,中医的脏腑,是功能脏腑,而非结构脏腑。把脏腑进行微观的、结构的研究,那就是西医。把脏腑当成有阴阳两种物质构成,并如实的研究其功能及其功能表现,发现每个脏腑的功能、表现和作用,这就是中医。

      认识和了解了阴阳学说,下面,我们就可以来具体的揭秘火神派了。

     扶阳派或称火神派,大量的处方中,基本都会有附子、干姜或肉桂等热药,这样行不行,这样做对不对,可不可以?
   
   我的临床事实告诉我,是完全可以,也是完全对的。
   
   因为,开始我也怀疑,中医理论告诉我,阴平阳密,中医的临床用药上讲,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怎么能不论寒热,上去就用热药,这不是大逆不道吗?这个论坛,有我的几个同事,他们都为我开的处方抓过药,他们发现了我,所有的处方里,干姜,肉桂,无方不有,患者也向他们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怎么大夫开的处方,都差不多呀,呵呵,我的同事们回答的还真好,他们告诉患者,这里有大夫的基础方,我感谢他们道出了正确的事实真相。
   
   我开出的处方,前几位药,就是,柴胡,半夏,蒲黄,五灵脂,干姜,肉桂,这几味药,不用管什么病,先把他写上去。当然,有时柴胡,半夏,蒲黄,五灵脂,或许会变一变,而始终不变的是干姜和肉桂。无方不用,无病不用,哪怕你就是大热大渴的白虎汤的症,我也要在白虎汤里加上我的热药。虽然,我的不变的处方,不是总有附子,因为,我喜欢用半夏,而半夏反附子,是十八反中的反药,虽然,到今天也没能看到,附子和半夏到底能不能一起用的科学结论,但我还是避开,免得落把柄。
   
   为什么无方不用热药??这样行吗?有什么根据吗?
   
   确实是有根据的。【金匮要略】里面讲,“师曰:五脏病各有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明确说明,人体的五脏器官,是有其必然性的,也就是说,有的器官,他天生就喜热而怕冷,有的器官,他天生就怕热。这是生理的客观必然。
   
    我曾经研究过火神派公开发表的临床处方,几乎是无方没有热药,有的朋友认为,那是有选择的处方,不是全部的病例。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在我近两年的临床的处方中,因为,研究了火神派,理解了火神派,我的每个临床处方,全部都有热药,如干姜、肉桂,没有一例不用,但决不是每个处方只有热药,没有凉药。如果谁把火神派理解成只用热药,处方里没有凉药,那就是大错而特错了,火神每个方里都有热药,这是事实,但不是就没有凉药,也不是不用凉药。
   
   为什么每个方里都有热药?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发现了,人体的一个器官,他永远是阳常不足的,这个器官是什么?就是人体的、解剖的肝脏。并发现了,肉桂,附子,干姜,不是补肾壮阳的药,而是,温补肝胆之阳的、肝胆之功能的药。
   
   对扶阳理论的研究,我是从火神派处方里热药数的统计上开始的,火神派在临床上,大量有效的事实,不能不让我思考,而统计火神派的公开的临床处方里,几乎就见不到没有热药的方。火神派治疗的所有病例的处方里,很难找到没有热药的处方,这难道不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吗?于是,我就开始从各个角度,去研究火神派。首先我对附子,肉桂,干姜的进行了思考和研究。 肉桂、干姜的现代药理分析,认为肉桂、干姜都有利胆作用,为什么肉桂、干姜都有利胆作用?胆汁的形成,和肝功能的正常是密不可分的,肝功能是什么?那就是肝之阳。中药学上说,附子、干姜、肉桂都是温里药,都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他们温的那个阳,我认为,就是肝之阳。虽然,我没找到附子有温肝利胆的研究报告,但他们有很多的共性,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那么,附子,肉桂,干姜,回阳救逆,他回的是什么阳,他们要回的就是那个将要从人体内,离去的阳,什么是人体内要离去的阳?就是大汗虚脱的状态,也就是人体的热,全部向外而不内守,附子,肉桂,干姜,回阳救逆,就能把这个将要从人体内离去的阳拉回来。人体的热是什么?主要是血糖。附子,肉桂,干姜,回阳救逆,就能把这个将要从人体内离去的阳拉回来,让这个血糖的热,回到体内,成为内在的热量,谁有这个能力?现代医学认为,血糖可以转变成糖原,把血糖转变成糖原保持在肝内,成为热量的回收器和蓄水池。附子,肉桂,干姜,能回阳救逆。说明附子,肉桂,干姜,能把离体的热量拉回来,那也就是说,附子,肉桂,干姜有这个让血糖转变成糖原的能力,而糖原恰恰是在肝内存储,这不能不让我联想到,附子,肉桂,干姜所补之阳,就是肝阳。
   
   附子,肉桂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都有降糖的作用,因此,我又推断,附子,肉桂,干姜就是补肝阳的。当然这还只是一个推断,我想,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这个问题会有一个更确切的答案的。
   
   现代研究还有这样的结论,附子,肉桂有强心的作用,什么能让心脏功能增强?我想,这应当也和糖原有很多关系,而糖原主要是存在于肝之中的。中医讲,木能生火,虽然我不支持金、木、水、火、土的对应肺、肝、肾、心、脾的这个学说,但,肝阳一温,心阳得助,这是临床的事实,况且,附子的现代研究上,也给出了结论,附子有强心的作用。心脏病的人,很多都怕惊吓,老百姓的话叫胆子小。胆子小,一个很朴实的话,却道出了一个真理,那就是肝之阳得补,胆子可大,就可生心阳。温胆汤,虽然组方各有不同,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温胆汤,他都不能没有或姜、或桂的热药。从温胆汤治疗的疾病上,我们也不难看出,他是针对肝胆而设的,这也从一个角度来认证了,肉桂、干姜、附子是针对肝的。
   
   我们虽然不能因为现代研究给出了附子有强心的作用,干姜、肉桂有利胆作用,就得出附子、干姜、肉桂就能温补肝胆之阳的结论,但我在临床上,治疗恐惧症、抑郁症、胆结石、胆囊肿、脂肪肝等肝病的治疗中发现,在治疗这些病中,事实上是,加入肉桂、干姜、附子这样的热药,以及疏肝理气的药的,其疗效比只用疏肝理气,要效果好。这是事实存在的。从这些临床上的事实,我们也可以看出,肉桂、干姜、附子所谓的温里,温的就是肝胆。中医强调肝胆互为表里,其实,温肝胆的核心意义,是温肝。补阳或扶阳,扶的就是肝阳,肝是核心,胆在其次。
     
     那么,中医说,肝阳上亢,这不是肝阳的过剩吗??我在临床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所用之药,就是,菊花,钩藤,夏枯草,生石膏,这些药,中药学里,有的说是平肝潜阳的,有的写是辛凉解表的,其实,我在临床上,就把他们当清肺热的药来用,肺之功能是宣发的,是相外的,用了菊花,钩藤,夏枯草,生石膏,肺热咳嗽,好了,咽炎好了,高血压下来了。其实,中医的肝阳上亢,主要是肺热,导致肺功能亢进,宣发太过了。根本就不是什么肝之阳过亢。面红,眼赤,根本就不是什么肝阳或肝火导致的,就是肺热导致的,清肝明目的中药,决大部分,都是清肺热的药,由于,古中医,对脏腑认识的错乱,导致了中药学里,很多的错乱,这也是中医、中药不被现代人接受和认可的问题之一。

    难道说,肝阳或心阳,就永远都需要温补吗?一般情况下,肝之阳都会不足的,这样的不足,有其客观的必然,也会有客观的依据的。为什么肝之阳他就会先天不足?因为,糖是人体在食物中,很容易获得的,而糖原,却需要再转化才能完成的,每时每刻的转化,都要耗费肝之阳的能量的,这样肝功能的消耗就会时时发生。只有一个不断补充的肝之阳,才能有效的把血糖转变成糖原,况且,糖原是随时都在变动着的,多了存不住,却又很容易减少,因此,肝之阳,太容易不足了,心脏在人的一生中,是工作不止的,心脏的动能也是必须的、时时的需要补充的,心脏的能量,心脏的动能也是需要肝阳来支持的,因为,肝之阳也必须时时补充。

    糖原随时都会分解,去补充人体内的热量消耗,人体热的消耗,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血糖的调整,需要糖原来调整,糖原也需要随时的补充,所以这一切的活动,都需要能量的,没有肝阳,就难有血糖到糖原的转化,糖原是随时都会减少的,肝阳也就必须的随时都需要补充的。但是,补肝之阳,会不会补多了,补的上火了?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有时也会导致上火的情况发生,但这样的情况非常的少。

     什么情况下能导致上火?在肝胆瘀阻的情况下会导致上火的。为什么?因为,肝阳一胜,如果人体不需要糖原的能量,他多余了怎么办,如果是多余,他就要自己排泄掉,从肝胆里排泄掉,如果排泄不通,就会遇阻,就会上火。我们通过疏肝利胆可以去火,胆的排泄,是中医的几个去火出路之一,这也可以来佐证一下,热是可以从肝胆而出的。

   所以,我在用温补肝阳用热药的时候,一定要加上疏肝理气,活血通肝胆的药,这样,就没必要担心温补肝阳的热药让我们上火了。
   
   那么,我们难道就必须要什么病,什么方都用扶肝阳的热药吗?由于,中医在微观诊断上的难确切,有太多的时候,我们诊断不出肝阳是不是不足,况且很多轻微的肝阳不足的患者,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特殊的表现和症状,而肝本身是喜热恶凉的,所以,我们还是未雨绸缪为好。况且,肝脏之阳,确实是常常不足的,只要我们做好铺垫,把疏肝理气的药配合进去,哪怕患者就是没有肝阳不足,我们的药也不影响疗效。
   
   肝脏和心脏,是人体内的一个功能消耗比较厉害的脏器,经常的需要补充能量,心脏又是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中医讲,心脏是君主之官,君明则下安。所以,从保护心脏的角度来说,温肝补心之热,心之阳,心之动能,都是很必须的,更况且,慢性病,或多或少的都会影响到心脏,这样,从早预防的角度来讲,温肝,强心 也是很必要的。
   
   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在处方中,很多的时候也是离不开寒凉药的,寒凉药都伤胃,寒凉败胃,滋阴药也影响胃的下降功能,有了热药加疏肝理气的药,肝功能强了,胆疏泄的好了,胃的下降的功能就好,让寒凉快速从胃里走过,就不伤胃或少伤胃。火神的热药,就和西药的肠溶片差不多,他让口服的中药,快速通过胃,进入肠道,即可以保护胃,又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有不少人有这样的经验,滋阴派的处方用药,经常会导致,服药后,胃不舒服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如果把扶阳理论用上,把干姜肉桂用上,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所以,无方不用热药,就给我们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又可以解决可能存在的疾病问题,我们为什么不用?
   
   所以,我大声的疾呼,研究火神,应用火神。火神可以无病养生,有病治疗。但一定要注意,要有疏肝利胆的药跟上。温补肝胆的阳多了 ,他自己就走,阳少了,他自己就留,这是人体自己可以调整的。
   
   其实,火神的热药,补的能量,能让血糖发生转化,把血糖转化成西医所说的糖原,或者是这些药可以帮助糖转变成糖原,是我的一个大胆的猜想。糖原对人体的作用就是,糖多了存,糖少了就分解补充人体。而用附子、肉桂、干姜治疗糖尿病,是我对扶阳理论的认识和思考上的一次实践性检验。其实,不止是我,很多中医在治疗糖尿病上,也喜欢用附子、肉桂、干姜。从这些经验上,给了我很多的惊喜,因此,这也让我更喜欢用火神法了。糖尿病的一个很重要的致病原因,就是肝之阳不足。当然,这只是猜想,让现代科学,给最后结论吧。
   
   附子肉桂,中药学里说,他是补肾壮阳的,其实,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可为什么附子肉桂他在临床上,确实有补肾壮阳的功效?因为,他们毕竟是热性药,他们在温肝胆的情况下,也一定会把热量带给肾脏的。所以,他们间接的具有补肾壮阳的功能。
   
   人体的肝脏,是一个很无私的器官,哪里的热量缺少,他都把自己的热量供给出去,因此,给出去了,他就需要不断的补充,这样,肝之阳就是会经常的不足的。人体是离不开热量的,人体的热量也是在无时无刻的被消耗着,短时期消耗的热量,都要由肝脏的热量去补充。于是,肝阳就会经常的、随时的消耗掉。
   
   如果我们把肝内存储的热量,确定为糖原,把血糖转变成糖原,那是需要有不断的能量来完成这个转化的。由于人体内的血糖,会因为每次的饮食的补充,形成血糖,而把血糖转变成糖原,也就随时都需要能量的,因此,肝之阳是需要有不断的能量来补充,才能完成血糖到糖原的转化。因此,肝之阳,也就必须的,需要不断的补充。因此,肝对于热的能量需求,真的就如,人类离不开太阳一样,太阳给予人类的是外来热量,外来能量。而肝对于能量和热量的要求是内在的,只有肝的内在能量的充足,糖原才会不断的被内存,这样,肝才能给人体源源不断的,从内在,供应给人体能量和热量,这也从一个角度,论证了附子、肉桂、干姜是温里药的结论。
   
   火神派的最大价值,是他发现了阳常不足这个生理事实,但其不足在于,火神派,没有找到客观、真实的、哪个脏器最喜热,最怕冷。是什么脏器的阳,是会经常的不足的。火神派只泛泛的提出了一个事实和一个具体的用药,但,他没找到客观而真实的落脚点。肝之阳,就是常不足,扶阳要扶的,是肝之阳。当然,我说的肝之阳,决不是,中医里经常说的那个肝阳上亢的那个阳,这个问题,我会在以后的论述中再讲清楚的。
   
   肝之阳常不足,就如,中医说,脾喜燥而恶湿,肺喜润而恶燥一样。肝之阳常不足,需要常补,这是客观生理的现象和要求,他不以完美的想象和推理而改变。这是生理的必然,是客观的事实。
   
   扶阳很重要,扶阳是必须,但是,人体的病理和生理的改变,不是只有扶阳就能全解决的,就如人需要吃饭,但同样需要喝水,需要空气,更何况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是关联了一系列的脏腑关系的。不是扶阳了,就不需要其他的药来配伍,就能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因此,我们一定不能误读了火神,更不能错用了火神,否则,会有麻烦的。
   
   扶阳派或说火神派的最大意义,就在于,他们洞悉了人体的,几个最重要的生理核心现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虽然我支持每方必用热药,但绝不是说,只有热药,不用凉药。更没有说只能有热药,没有凉药。火神派的意义,在于他认识到了,人体里有一个器官是阳常不足,需要常补充的,但是,人体里还有阴常不足的器官,组方中,也不能少了凉药,否则会出问题的。
   
   我的关于火神派的揭秘的帖,到此也就要完结了,请大家拍砖也好,鲜花也罢,都是为了把中医发展的更好。
   
   其实,滋阴派的崛起,也和火神派一样,滋阴派把握和洞悉了人体生理核心现象的另一个事实和象现。
   
   下一个贴,我将要揭秘的是,以朱丹溪为代表的学派,滋阴派。朱丹溪提出的【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看似和火神派的扶阳论,针锋相对,但他们在临床上,都大有勇武之地,那么,他们谁的理论对?如果,我们弄懂了火神派和滋阴派的真实意义,我们的中医学,基本上就学的差不多了。
   
   请看下一节:揭开滋阴派的神秘面纱
   

点评

开了点窍。继续等待 继续关注  发表于 2014-1-6 18:06
2
发表于 2014-1-1 01:01:35 | 只看该作者
先找个沙发坐下

点评

谢谢关注,新年快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 10:56
3
发表于 2014-1-1 05:25:04 | 只看该作者
杨兄新年好!

"由于,当时科技条件的局限,人类认识的局限,虽然,中医一直都力求着把一个哲学的理论,和人体完全的结合,但由于历史的条件,中医都没能够完全如愿。但中医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中医一直都没有放弃,把抽象的哲学落实到人体这样的努力。在这样的发展和思考中,中医走到了脏腑辨证的阶段。但由于,中医对人体的认识,始终没有清晰,更由于以阴阳五行为哲学依托的古中医的哲学理论,本身也存在不足,所以,直到今天,中医的哲学问题也没有走向成熟,更由于,作为由哲学指导的医学,中医走到今天,也没有完全的脱离哲学,也没有完全的落实到人体,所以,今天的中医,还是很混乱的。"

所以,要发扬光大中医,中医界要努力啊!杨兄的书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点评

请罗兄多提意见,这样,我的将来书中就会少出现错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 10:57
4
发表于 2014-1-1 08:11:54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祝贺一下!并贺新年快乐!

点评

祝老兄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并多指出我的不足。我如果有不同的看法,也会在这里和老兄交流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 10:59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 10:56: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关注,新年快乐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 10:57:16 | 只看该作者
罗鸿声 发表于 2014-1-1 05:25
杨兄新年好!

"由于,当时科技条件的局限,人类认识的局限,虽然,中医一直都力求着把一个哲学的理论,和 ...

请罗兄多提意见,这样,我的将来书中就会少出现错误。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 10:59:01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4-1-1 08:11
很好!祝贺一下!并贺新年快乐!

祝老兄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并多指出我的不足。我如果有不同的看法,也会在这里和老兄交流的。
8
发表于 2014-1-1 11:12:24 | 只看该作者
向老杨学习!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好歹弄点遗产留后生。

点评

余兄新年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 12:32
欢迎余先生,并祝新年快乐。请多给点意见,我好改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 11:48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 11:48:52 | 只看该作者
余晓辉 发表于 2014-1-1 11:12
向老杨学习!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好歹弄点遗产留后生。

欢迎余先生,并祝新年快乐。请多给点意见,我好改进。

点评

杨先生新年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 12:32
10
发表于 2014-1-1 12:17: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1-1 12:24 编辑

中医理论为什么有不少的地方,饱受争议之苦,就在于,他的理论,离人体太远,落实不到具体脏腑上,落不到实处。难以论证,理由就不会充分,也就难以让人信服。就如,六经辨证的三阴三阳,他在哪?三焦辨证的三焦,指的是什么?气血营卫含混不清。如果,一个医学理论,他讨论的不是客观的人体,客观的脏腑,他讨论的对象在哪都不知道,那他的结论能被人相信吗?最多算一个推理和猜测。那他还算是一个医学吗?这样的医学,能不被怀疑吗?

     虽然,中医的疗效是事实,这也和火神派一样,疗效好,道理说不清,很混沌,这就让后学,无法学,也难以让现代人和科学之士来承认,科学也检验不了。为什么检验不了?因为,中医所谈的东西,连中医人自己都不知道他是什么,他在哪里,就如一个神话故事,精彩是很精彩,但要在世界上去找,那很难。

    如果我们不能真正的揭示一个真实的、客观的、正确的扶阳理论,那么,这个理论用起来,心里就底气不足,说服力也不强。没有很多的临床实践的人,在使用附子、干姜时,就会心里没底,也很不踏实。如果,不把火神派的真实意义搞清楚了,搞准确了,那么,中医用火神理论,就没有底气,没信心。那样,就很难推广和应用,也不能被广泛接受。

     
     现存的旧的扶阳理论和中医里的一些理论,其实,都存在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离人体太远,离天地,太近。那还是医学吗??我看不象医学,倒像天文地理百科全书。也难怪,中医的一些理论,不就是在不了解人体的情况下,参看天地,用天人合一的思维,来推理和比拟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吗?一个医学,他在讨论人体疾病的时候,他不是讨论人体和疾病,他却要用人体外的东西来比喻,我们不觉得奇怪吗?为什么旧中医他要舍近求远?躲开客观的事实存在的人体,去比类,去取象。因为,古中医,他弄不懂,也看不明白人体的脏腑的生理。古中医的理,大多数都不是人体之理。
——————————————————————————————————————
       杨先生好!
       杨先生这段认识,非常精辟,道出了中医的短板。这些短板在以往被多数中医人忽略了。正是因为中医这些短板,影响了中医的发展。做为医学理论,必须落到实处,才能有说服力,采取打比方的说法,那是老祖宗在科学技术落后状态下的无奈之举。在今天,现代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等,对于人体的微观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已基本清楚,做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中医人,理应与时俱进,吸收先进的科学成果,为中医所用,才能使中医走向新的高度。如果一味地躺在祖宗的怀里睡大觉,一味地厚古薄今,那是不可能有进步的。

       杨金峰先生对于中医理论缺陷的思考,的确有过人之处。这些思考很有必要,我大力支持。
       但我也想补充一句,杨先生谈过理论之后,还应具体到治病上,才有说服力。这是因为,没有实践证明的理论,依然是空洞的理论,成了一家猜想之言,就失去了说服力。所以,希望杨先生来一点儿干货。

点评

非常的感谢王先生。【【但我也想补充一句,杨先生谈过理论之后,还应具体到治病上,才有说服力。这是因为,没有实践证明的理论,依然是空洞的理论,成了一家猜想之言,就失去了说服力。所以,希望杨先生来一点儿干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 12:57
王教授新年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 12:3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2 12:32 , Processed in 0.05700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