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惊悸与焦虑症的关系(欢迎讨论)
包祖晓
现代《中医内科》教材均把惊悸归入心悸,并明确指出:相当于西医心律失常疾病。作者复习文献,以为不妥,惊悸病包括许多神志病(精神障碍),是焦虑症的典型表现。现谈点认识,欢迎讨论。
1惊和悸的原意均指害怕
惊属神志异常没任何异议,概括而言惊有几种意思:(1) 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如“驚,马骇也。”——《说文》,“襄子至桥而马惊。”——《战国策·赵策一》,又如:惊嘶(马受惊而嘶叫)、惊尘(车马疾驶所扬起的尘土)、惊镳(惊马);(2) 惊动、震惊,如“宫庭震惊。”——《楚辞·招魂》、“其生若惊。”——《吕氏春秋·慎大》、“震惊百里。”——《易·震卦》。郑注:“惊之言警戒也”、“皆惊忙。”——《乐府诗集·木兰诗》、“月出惊山鸟。”——唐· 王维《鸟鸣涧》、“惊问信之。”——明· 魏禧《大铁椎传》“惊为生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又如:惊唬(惊动,吓唬)、惊耍(用惊吓的办法开玩笑;耍笑)、惊闺(惊闺叶。货郎为招徕顾客而使用的一种手摇响器);(3) 动。如“波澜不惊。”——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4) 惊慌,恐惧.如“秦王惊,自引而起。”——《战国策·燕策》、“闻人声亦惊起。”——苏轼《石钟山记》,又如:惊恍(惊慌,害怕)、惊怖(惊慌恐怖,惊吓)、惊报(灾祸的先兆)、惊疑(惊慌疑惑)、惊嘬嘬(非常提心、害怕的样子)、惊怖惕息(战战兢兢,恐惧不安的样子);(5) 惊讶;惊奇。如:惊厄(惊险;惊困);惊诧(惊讶诧异);惊乍(惊恐不安);惊悼(惊异痛伤);(10) 纷乱。如“莫敢直言,其生若惊。”——《吕氏春秋》、“细尘障路起,惊花乱眼飘。”——北周· 庾信《侠客行》
悸也具有神志异常的含义。形声。从心,季声。本义:害怕,心惊肉跳。如“悸,心动也。”——《说文》、“惶悸兮失气。”——《楚辞·悼乱》。注:“惧也。”、“忽魂悸以魄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夙行失道,望尘惊悸。”——马中锡《中山狼传》, 又如:心有余悸、悸震(震惊)、悸颤(怕得发抖)、悸心(心怀恐惧)、悸怖(恐惧)、悸恐(犹惶恐)、悸悚(恐惧)、悸罔(惊恐迷乱)
可以看出,害怕是惊和悸的本义。
2惊悸在中医文献中大都与其它神志症状互为主从,安神是其必用的治法
暂且不论惊悸是否一定出现心脏的急剧跳动,但基本上涉及神志症状。如古代论述惊悸时多认为意外的情绪刺激是病因,惊悸多与失眠多梦同时出现。
有人通过查阅“不寐”和“惊悸”的古代文献发现,二者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分别都有独立的内容,但是二者常常是互为主从的关系。对134种历代医籍、医案有关不寐的资料进行统计,发现失眠合并有惊悸不安症状者占37·4%。
从各医家对惊悸的治疗看,安神法是各位医家共同的治法,安神药是惊悸治疗的必用药物。
3惊悸与焦虑症关系密切
由上文可看出,惊悸可能就是一个以害怕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血证论》明确指出:“悸者。惧怯之谓。惊者。猝然恐惕之谓。”退一步说,即使把惊悸理解成因害怕而心脏的急剧跳动,它与焦虑症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如急性焦虑中,心动过速是其首要的表现,占100%;在广泛性焦虑中,心悸胸闷的发生率为72.4%。另外,焦虑症者容易出现心律变异,焦虑症在临床误诊为心律失常频频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