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中医师承培养模式的再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22 14:5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铁杆中医在 2009/08/22 03:04pm 第 1 次编辑]

编者按:4月3日,本版刊登了广州中医药大学陆金国撰写的《中医高等教育:繁荣下的隐忧》一文,在中医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业界人士对文中所反映的大多数问题持认同态度,但对中医师承制争议颇多。由于师承制关涉到中医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等问题,陆金国再次撰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对中医师承培养模式的再思考

                  □ 陆金国 广州中医药大学

  重读历史:
  院校制取代师承制是历史的必然
  10多年前,中医界部分有识之士开始呼吁改革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将传统师承制纳入现代中医教育范畴。其后,国内各大中医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然而,近年来也出现了无限拔高师承制的教育地位,甚至出现了以师承制取代院校制的声浪,对于这一重大的中医教育方针问题,我觉得有话要说。
  其实,如果我们沉下心来走进历史,不难发现,院校制成为中医教育的主体和核心是历史自然选择的结果。假如没有院校制教育,中医也许早就被西医吞噬了。
  回顾历史,自1568年澳门区主教卡内罗在澳门创办仁慈会,开设圣拉斐医院和麻风病院,正式引入西医西药时起,西医即以凌厉之势在国内迅猛发展。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教会医院和教会学校开遍全国所有的通商口岸,传统中医药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1908年光绪病逝,太医院随即被废止。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大学令》,确立了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主体地位,我国的医学教育正式转入到现代教育系统,至此传统中医药学的合法地位被彻底剥夺。
  在那特殊的历史时代,不仅中国,全世界的传统医学和民族医学在同一时期都走向了没落。在亚洲,以日本为例,明治维新时期中医就被废弃。仅从医学层面而言,我们不得不承认,西医西药在某些领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西医能够颠覆中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西医的现代组织形式,即兴办医院、开设学校。
  面对西医的掠夺性扩张,中医药界广大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医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像西医一样结团集社、兴办医院、开办教育机构,通过壮大实力来争取抗争的主动。那种农业社会小作坊式的分散、随意的中医师承制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坐堂为主的个体诊疗模式,是根本不可能和西医相抗争的。由此,中医学校教育昂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到了20世纪初,中医学校在全国已成星火燎原之势,中医实力亦空前壮大。以广东为例,自1906年医学求益社成立至30年代,建立了中医药社团组织近30个,中医刊物24种。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广东光汉中医专门学校等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仅广东中医专门(科)学校从开办到1941年就培养了439名学生,这批学生大多成为解放后广东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火种。
  也正是由于结团集社、兴办医院、开办教育机构,中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会阶层,为日后的中医反迫害斗争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
  建国以后,中医学校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自1956年成立中医学院以来,中医高等教育突飞猛进,取得了辉煌成就。全国现有32所中医药高等院校,52所综合性大学设有中医药院系或专业,涉及24个学科领域;在校学生27万,形成了从中专到博士后的多层次教育格局。目前在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一线挑大梁的98%以上是经过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试问假如没有院校教育,中医还有今天吗?
  不可否认,中医现代教育问题丛生,隐忧繁多,但对于整体中医药教育事业和中医药的全局发展而言,院校教育的主体地位绝不能动摇,那种无限夸大师承制作用,甚至企图以师承制取代院校制的种种谬论断不可取。
  反省历史:
  师承制能够弥补院校制的缺憾
  现代中医药高等院校,是高度集中化、秩序化的组织体系,以教材和教学计划来保持其统一性。而中医药的人文色彩、技艺色彩、经验性等特点决定了中医药人才的特殊性,不能仅仅靠院校“批量生产”,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结构、智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的不同实行因材施教,“精雕细琢”,否则学生难以掌握中医的精髓。
  反省和梳理中医药院校教育的得失成败,寻寻觅觅中,传统师承制的个体教育优势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中医药学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极强的学科,它的最大特点是只有经过师傅的精心“点拨”,徒弟才能心领神会掌握精髓。中医师承说到底恰如禅修,就是师傅的“度”、徒弟的“实修”和最终的“开悟”。传统师承教育一般以家传师授为主,教者言传身教,传道、授业、解惑,学者侍诊于师,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广东省中医院为代表的众多大型中医院的实践证明,师承教育作为现代中医院校教育的补充形式,对于培养中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的中医人才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弥补历史:
  师承制应适度推广但需审慎
  虽然师承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明显,但师承教育的缺陷同样不可回避。师承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人才产出率低,周期长,教育过程缺乏监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缺乏系统且随意性大。无论从学习的深度还是广度,学生的选择性低,缺乏多学科老师的普教优势。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产生一部可操作性强的师承教育政策,包括师徒人员资格、形式、内容、考核、监管等。虽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8年1月公布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和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成果及其探索建立的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新模式》,但也只是“探索”而已。学者们普遍认为,师承制广泛推行的难点还包括如何考核师傅的“确有专长”,以及徒弟的“确能出师”。面对患者,中医讲辨证论治,难以确立患者对照组,这就带来了考核结果的不确定性。所谓“群众公认”更是一个抽象大于具象的概念。别说对师承的临床考核,即便某些以严谨著称的大型中医院在引进人才方面也不是没吃过亏上过当。
  针对师承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个人认为,当前推行师承制首先应该立足于全国名老中医和各省市的名中医的学术继承。具体布局应以中医药高等院校设置师承试点班为基础,以省级中医院开设名老中医工作室为核心,以市县中医院名中医带徒为主体,通过政府主导构建基本师承网络,确保师承教育的渐进、有序和实效。
  在这方面,广东省中医院的经验值得推广。该院为全面继承全国名老中医的经验,率先推出了开放式名老中医工作室,采取“集体带、带集体,一代带二代,跨地区跟师”的模式,搭建起了名中医的共性平台。这一模式克服了以往名老中医独立带徒,学生受带教老师学术局限的影响,不同老中医继承人之间缺乏学术交流和融会贯通的弊端,为培养承前启后的高层次中医人才提供了基础条件,该院名老中医工作室已经成为名老中医经验收集整理、研究、传播的基地。
  至于各大中医院为师承而隆重举行的古典拜师仪式,部分专家确存异议。但我个人认为,这是对传统师承制的肯定和尊重,是文化寻根,是礼敬。对于个别学者对文中提出的“中医应该走长学制、精英教育路线”所产生的误读,我在此亦顺作说明:所谓“精英制”绝不是“培养贵族式精英”或是“培养的中医人才只为贵族式阶层服务”,这里的“精英”仅指“熟悉中医经典,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中医人才”。

2
 楼主| 发表于 2009-8-22 15:03:16 | 只看该作者

对中医师承培养模式的再思考

孟长海:高等教育依然是中医发展的必要途径
    近读健康报1月16日发表的《从保护民间中医药看中医自身的救赎》一文,文章对当今中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剖,表达了一个中医学子对中医发展的拳拳之心,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合理性的意见和建议,然而文章作者有关关停绝大部分中医院校的思路有失偏颇,感觉不妥。
    中医高等教育成绩不能抹杀 现代高等中医院校的创建,使延续了千百年的中医教育从以传统的师承教育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院校规模教育为主的新格局,初步实现了中医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这是中医教育的一大进步,是中医发展严峻形势的必然选择。1956年,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创办了四所高等中医学院,进行中医拯救和人才培养工作,此后又接连建设发展到了今天的29所。这些中医院校培养出了一大批知名中医学者,在培育中医接班人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比如当今在世的绝大多数名老中医很多都出自于中医院校,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成绩不能抹杀。
  培养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才转移是经济社会的必然,不是中医高等教育能够避免的现实性问题。当今,西医已经取代了中医的主体地位,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求医取向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中医作为社会的一个元素而存在就必须适应现实生存的需要。如果固守在传统的培养模式下不能创新,全部一个模式培养纯之又纯的中医接班人,那就势必与社会和群众的需要发生尖锐的矛盾。中医要让更多的人群所接受,融入医疗主流、走向世界,就需要一大批科研型、临床型、科普型、管理型等方面的双料或者多料人才,而如果没有复合型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这一切的实现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在教育观念上进行转变,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国际化社会、开放式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医大家的成长需要时间和实践 中医高等教育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名医毕竟是少数,名医的成长又受到医疗实践水平、中医自身特点和社会群众认知的影响。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年轻大夫中医学历也不低,医术也不错,可就是整天坐冷板凳,没有病人;而一些年龄大的中医,医术也不精,学历也不高,甚至是冒充中医的,可就是有病人;而一些名老中医更是天天有看不完的病人,一号难求,提前几天连夜排队的现象见惯不怪。这些现象就一再告诉我们,名医的成长需要的是时间和实践,年轻中医甚至是大学毕业生希望一夜成名是不可能的,要耐得住寂寞,勤学苦练才行。
  中医高等教育是中医高级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首选途径,有其自身的优势所在。但是其实行的“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模式,却更多地因为种种因素而造成理论学习和实践的脱节,极大地削弱了临证在整个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长期以来备受诟病。有学者极力推崇中医师承教育而否定中医高等教育,其无非是强调中医师承教育以临证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将课堂与临床合二为一,理论学习与临证实践融为一体,具有重经验、重实践的优势,然而却忽视了其轻视理论研究、知识体系不健全的局限性和重一师之技、一家之言而轻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保守性和狭隘性。而事实上,站在人才培养的高度来讲,中医学院式教育和师承教育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整体。两者各有千秋,优势互补,完全可以同时进行,融为一体,而不至于废此存彼,走向极端。这就要求中医高等教育要进一步研究和把握中医人才成长的规律,正确处理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关系,不断加强对大学生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按照中医、中西医结合、中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根据不同的群体确定不一样的培养目标,并找到各自适合生存的土壤。
  笔者认为,从研究生阶段开始加大师承教育力度更为适宜,把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纳入研究生培养体系是培育合格中医继承人的一条捷径。研究生具有培养周期长,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基础理论扎实,素质相对较高;精力旺盛,学习目标明确;干扰因素少,能够全力以赴做好工作等方面的优势,更加符合师承教育和中医高层人才的培养要求,更加适合中医人才的成长规律。所以,把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纳入到中医研究生培养体系中,把那些对中医有兴趣、中医底子深厚的青年学子遴选出来,作为中医后继人才培养的重点,通过中医研究生参与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从而实现学院式教育和师承教育的完美结合。
3
发表于 2009-8-24 02:20:39 | 只看该作者

对中医师承培养模式的再思考

想想八十年代,中医志仕,遍乡遍镇遍村,比比皆是中医,而现在开设这么多中医院,培养出来的应该不少吧,而现在遍乡遍镇遍村,比比皆不是中医,这些都是开中医院带来的好现象吗!这些都是事实,在争义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 以下内容由 阴阳四气2009年08月24日 02:24am 时添加 -=-=-=-=-
假如没有科学的中医院,会有中医的执业医师法吗?没有中医的执业医师法,又何愁没有中医?
4
发表于 2009-8-24 06:11:52 | 只看该作者

对中医师承培养模式的再思考

下面引用由阴阳四气2009/08/24 02:20am 发表的内容:
想想八十年代,中医志仕,遍乡遍镇遍村,比比皆是中医,而现在开设这么多中医院,培养出来的应该不少吧,而现在遍乡遍镇遍村,比比皆不是中医,这些都是开中医院带来的好现象吗!这些都是事实,在争义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


城市老大爷卫生官,与既得利益集团,是消灭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高等战略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3:57 , Processed in 0.1012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