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0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17 10:0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3.1.2儒家积极作为和入世的态度,使中医的学术得以薪火相传。高远的志向,奋斗不息做人的精神,为天下服务的思想境界是许多中医大家追求的目标,他们常常以自己被百姓誉为“儒医”而自豪。
儒家认为,身体是短暂的,生命却可以是无限的。当然这种“无限”除了以血脉的祖父相传,父子相传的方式延续外,还可以通过自己的精神和思想来得以传递,而且这种传递的链条更为顺畅,不易断裂。所以,儒家们认为,只要能够“立功、立言、立德”,就有可能达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最高奋斗境界,因此,他们著书立说并不一定想出名,更多考虑的是“为往圣继绝学”,所以,很多人著书立后说也不署自己名字。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很多中医学家把著书立说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而成为一生的奋斗目标,他们十分在意对临床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水平的提升。由于有“继绝学”的思想,他们提升理论的最大愿望是和“往圣”能对接,所以很多中医理论书籍很快坠入了“以经诠经”,迎合“圣人”之说的窠臼,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只要能把“圣人”理论解释“清楚”,就说明和“圣人”对接成功,也就意为着学有所成,也就能很快使自己的学说得以流传,就能为天下民众所受用,此时的中医家也就有了“死而无憾”、“虽死犹生”的自豪感,——我的东西(学说)将永远流传下去。中医之所以典籍“汗牛充栋”也就不难理解了,同时,大量的典籍流传后世为研发中医药,继续“为万世开太平”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3.1.3儒家的“孝悌”观念,在推动中医“司外揣内”诊断方法发展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解剖学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自己所有东西都是父母给的,因为没有父母就没有自己的身体,身体是人生的一切本钱,凡是父母给的都是最珍贵最神圣的,如果遗失、损毁、篡变都是对父辈的“大不敬”,所以古人在《孝经》里就有“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的训导。对身体要爱惜,即使对没有生命的身体也是要保证他的完整性,皇帝降死罪,如能赐个自缢或饮毒而死,就表明是对获罪人的一种奖赏,生前功绩的褒扬,对死者亲人的安慰,因为,皇帝的这种做法让获罪人得到了全尸,也让死者最后一次尽到了“全身之孝”。然而,这种全尸以尽孝的传统,让中医的解剖学没有办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形成。历史上虽有一些医家试图迈开这一步,但终因传统阻力太大,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在这方面最有意思的就是清代医家王清任,他为了弄清中医学中描述的脏腑形象,冒着杀头和社会谴责的巨大压力,经常半夜时分到荒郊野外的坟茔上去观察被狼、狗吃剩下的残遗脏器,或到刑场上去观察行刑后尸首被剖割的情况,按当时的习俗,王清任的这种做法已沦为“匪盗”行为,在这种环境和心态下写就了《医林改错》,可以想象得到的是:昏暗的夜晚,为“盗”时的紧张,残缺不全的尸首脏器,还有自己对解剖知识的匮乏,看到的只能是血淋淋的大致情况,对很多现象的解释大多也只能以推理为主。正是他看到的很多情况都是“血淋淋”的现象,所以,他推断很多疾病的产生与“血”不无关系,促成了在中医界很有影响的“瘀血学说”的诞生,这一学说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被称之为“怪病”“难病”的治疗提供了极为有效的手段,也为中医最后攻克这些疾病展现出了广阔的前景,最著名和最有影响的就是他的五个“逐瘀汤”。
再一个方面就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体内部是没有条件打开的,黑箱也就无法变为白箱,从而催生了中医诊断疾病的独特方法。从理论上讲,“有诸内必形诸外”,内部的变化必然通过经络血脉的联系,会将相关的信息传递到体外。因此,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司外”就能“揣内”,根据外部反映出的信息就能推测出体内的病变情况。而在生理病理的表述上多采用“取类比象”,用自然界或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来解释人体各种生理病理变化如自然界有河流堵塞,人体内就会血脉瘀阻;天有四维,人有四肢;天热要下雨,人热要出汗;下雨天转凉,出汗人退烧……中医这些原始而形象,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无一不显露出人与自然相“类”的意趣,被后学一些学者推崇为“黑箱理论”的滥觞。
[/watermark]
2
发表于 2008-3-17 10:46:1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九)

在这种环境和心态下写就了《医林改错》,可以想象得到的是:昏暗的夜晚,为“盗”时的紧张,残缺不全的尸首脏器,还有自己对解剖知识的匮乏,看到的只能是血淋淋的大致情况,对很多现象的解释大多也只能以推理为主。正是他看到的很多情况都是“血淋淋”的现象,所以,他推断很多疾病的产生与“血”不无关系,促成了在中医界很有影响的“瘀血学说”的诞生,这一学说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被称之为“怪病”“难病”的治疗提供了极为有效的手段,也为中医最后攻克这些疾病展现出了广阔的前景,最著名和最有影响的就是他的五个“逐瘀汤”。

------
精彩的文字,构画出王清任与众不同的研究行为!
3
发表于 2008-10-30 04:23:5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九)

继续争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5 03:28 , Processed in 0.04992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