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047|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何祚庥:对“《易经》文化”的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0-30 19:3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贴按:我完全同意文章观点,我们应该彻底反思传统文化.
何祚庥:对“《易经》文化”的反思
在智慧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何祚庥  
很高兴能参加在张家港召开的“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多年来,光远同志倡导研究聪明学,现在就进一步改名为智慧学。为参加这次研讨会,我带来了三份参考资料。第一份是关于智慧学的重要性的材料,亦即在1958年10月,前辈哲学家李达教授和毛泽东主席之间的一场哲学争论。在青年时代,李和毛是亲密的战友,李达曾写过若干有份量的小册子,《实践论解说》和《矛盾论解说》。但是在1958年10月,他们两位却发生了一场哲学问题的争论。下面作一扼要介绍。
“1958年,李达听人说湖北鄂城县委门口贴了这样一幅对联: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他为此和他所敬重的朋友毛泽东发生了哲学论争……。
这年10月,毛泽东来湖北视察,下榻在东湖客舍。李达求见蒙允后,便与毛氏谈起了哲学。李氏问毛氏: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尽管毛氏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完全同意这个说法;但在讨论问题时,他却不大愿意有人否定群众敢想、敢说、敢干的热情和积极性。他不慌不忙地说:这个口号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也有两重性。一重性是讲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有道理的。另一重性,如果说想到的事都能做到,甚至马上就能做到,那就不科学了。
李氏认为这个口号现在不能谈两重性,谈两重性,在现在的形势下就等于肯定这个口号。毛氏便问:肯定怎么样?否定又会怎么样?于是,两位哲学家便就肯定、否定争论起来。毛氏希望说服这位老朋友,举了红军长征的例子,也举了一些发明创造的例子,说明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但李氏不相信主观能动性有那样大,他坚持说,肯定这个口号就是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限大,就是错误。他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离不开一定的条件。一个人要拚命,“以一当十”可以,最后总有个限制、终有寡不敌众的时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要有地形做条件,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无限大的。他继续问毛氏:主观能动性是不是无限大?毛氏也不再绕弯子了,直截回答:在一定条件下无限大。
争论到后来,在场的梅白说:我们打电话让他们取消这个口号。可是李氏仍然说:口号取消,思想不取消还是不解决问题。“现在人们不是胆子太小,而是太大了,头脑发烧。主席脑子发烧一点,下面就会不得了,就会烧到400C、410C、420C!这样中国就会遭难,主席信不信?此时毛氏虽然激动,但还是控制住自己了。他缓和语气说:“你说我发烧,我说你也有些烧了,也有华氏百把度了。还是我在成都会议说过的那句话,头脑要热又要冷”。
在返珞珈山的汽车上,李氏还对梅白说:《实践论》、《矛盾论》讲得多好呀!客观,主观,实践,理论,讲得多好呀!现在连“一党之主、一国之首”的毛主席也认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是讲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国家要大祸临头了!
李氏走后,毛氏则在屋里踱步吸烟,又坐在沙发上喝茶默想。他说:孔子说过,六十而耳顺。我今年63岁,但还不够耳顺。听了鹤鸣兄的话很逆耳。以后我要同他多谈谈。
在那个年代,李达还明确反对“共产风”、“浮夸风”和“瞎指挥风”。他甚至说,象这样搞下去,共产主义会变成破产主义,大跃进会变成大后退,人民公社会变成人民空社。”(上述材料摘自李振霞主编的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十哲》一书的36-38页)
为什么1958年的大跃进遭到完全的挫败?上述材料就给了一个哲学的或智慧学的准确回答,那就是“主席脑子发烧一点,下面就会不得了……。我们国家要大祸临头了!”
在中国历史上,最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模式的书,我想是《易经》。历史上先后有许多人研究《易经》,写了好多好多的书。明代的李汝珍写了一本《镜花缘》的长篇小说,小说里说“唐代”(按:应为明代,李汝珍是明代人,小说里说的书有些是唐代以后的作品)就有94家研究者或注者。《镜花缘》的第18回,“辟清谈幼女讲羲经;发至论书生尊孟子”里就描写了当时人们热衷于研讨易经的盛况。
“话说多九公思忖多时,得了主意,因向两女子道:“老夫闻周易一书,外邦见者甚少。贵处人文极盛,兼之二位才女博览广读,於此书自能得其精奥。第自秦、汉以来,注解各家,较之说礼,尤为歧途叠出。才女识见过人,此中善本,当以某家为最,想高明自有卓见定其优劣了?”紫衣女子道:“自汉、晋以来,至於隋季,讲易各家,据婢子所知的,除子夏周易传二卷,尚有九十三家。若论优劣,以上各家,莫非先儒注疏,婢子见闻既寡,何敢以井蛙之见,妄发议论。尚求指示。”
多九公忖道:“周易一书,素日耳之所闻,目之所见,至多不过五六十种;?听此女所说,竟有九十余种。但他并无一字评论。大约腹中并无此书,不过略略记得几种,他就大言不惭,以为吓人地步。我且考他一考,叫他出出丑,就是唐兄看著,也觉得欢喜。”因说道:“老夫向日所见,解易各家,约有百余种,不意此地竟有九十三种,也算难得了。至某人注疏若干卷,某人章句若干卷,才女也还记得么?”紫衣女子笑道:“各书精微,虽未十分精熟,至注家名姓、卷帙,还略略记得。”多九公吃惊道:“才女何不道其一二?其卷帙、名姓,可与天朝一样?”紫衣女子就把当时天下所传的周易九十三种,某人若干卷,由汉至隋,说了一遍,道:“大贤才言周易有一百余种,不知就是才说这几种,还是另有百余种?请大贤略述一二,以广闻见。”多九公见紫衣女子所说书名倒像素日读熟一般,口中滔滔不绝。细细听去,内中竟有大半所言卷帙、姓名,丝毫不错。其余或知其名,未见其书;或知其书,不记其名;还有连姓名、卷帙一概不知的。顿时目瞪口呆,惟恐他们盘问,就要出丑。正在发慌,适听紫衣女子问他书名,连忙答道:“老夫向日见的,无非都是才女所说之类,奈年迈善忘,此时都已模模糊糊,记不清了。”紫衣女子道:“书中大旨,或大贤记不明白,婢子也不敢请教,苦人所难。但卷帙、姓名,乃书坊中三尺之童所能道的,大贤何必吝教?”多九公道:“实是记不清楚,并非有意推辞。”紫衣女子道:“大贤若不说出几个书名,那原谅的不过说是吝教,那不原谅的就要疑心大贤竟是妄造狂言欺骗人了。”多九公听罢,只急的汗如雨下,无言可答。紫衣女子道:“刚才大贤曾言百余种之多,此刻只求大贤除婢子所言九十三种,再说七个,共凑一百之数。此事极其容易,难道还吝教么?”多九公只急的抓耳搔腮,不知怎样才好。紫衣女子道:“如此易事,谁知还是吝教!刚才婢子费了唇舌,说了许多书名,原是抛砖引玉,以为借此长长见识,不意竟是如此!但除我们所说之外,大贤若不加增,未免太觉空疏了!”红衣女子道:“倘若大贤七个凑不出,就说五个;五个不能就是两个也是好的。”紫衣女子接着道:“如两个不能,就是一个,一个不能,就是半个也可解嘲了。”红衣女子笑道:“请教姐姐:何为半个?难道是半卷书么?”紫衣女子道:“妹子惟恐大贤善忘,或记卷帙,忘其姓名;或记姓名;忘其卷帙:皆可谓之半个,——并非半卷。我们不可闲谈,请大贤或说一个,或半个吧。”多九公被两个女子冷言冷语,只管催逼,急的满面青红,恨无地缝可钻。莫讲所有之书,俱被紫衣女子说过,即或尚未说过,此时心内一急,也就想不出了……。
只见紫衣女子又接着说道:“大贤既执意不肯赐教,我们也不必苦苦相求。况记几个书名,若不晓得其中旨趣,不过是个卖书佣何足为奇。但不知大贤所说百余种,其中讲解,当以某家为最?”多九公道:“当日仲尼既作十翼,易道大明。自商瞿受易於孔子,嗣后传授不绝。前汉有京房、费直各家,后汉有马融、郑元诸人。据老夫愚见:两汉解易各家,多溺於象占之学。到了魏时,王弼注释周易,撇了象占旧解,独出心裁,畅言义理,於是天下后世,凡言易者,莫不宗之,诸书皆废。以此看来,由汉至隋,当以王弼为最。”紫衣女子听了,不觉笑道:“大贤这篇议论,似与各家注解及王弼之书尚未了然,不过摭拾前人牙慧,以为评论,岂是教诲后辈之道!汉儒所论象占,固不足尽周易之义;王弼扫弃旧闻,自标新解,惟重义理,孔子说“易有圣人之道四焉”,岂止“义理”二字?晋时韩康伯见王弼之书盛行,因缺系辞之注,於是本王弼之义,注系辞二卷,因而后人遂有王、韩之称。其书既欠精详,而又妄改古字……。所以昔人云:“若使当年传汉易,王、韩俗字久无存。”当时范宁说王弼的罪甚於桀、纣,岂是无因而发。今大贤说他注的为最,甚至此书一出,群书皆废,何至如此?可谓痴人说梦!总之,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大贤恰受此病。并且强不知以为为知,一味大言欺人,未免把人看的过于不知文了!”多九公听了,满脸是汗,走又走不得,坐又坐不得,只管发愣无言可答。”
这是一段很生动的描写,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一些“学者”泥古而不化式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于学无所不窥”的大学者。李汝珍对腐儒的批评。如果说在明代传世的研究《易经》的各位“注家”,就有94家之多的话,那么到了明、清、民国以后的现代,就要远远超出94家,可能就有几千家之多了!
为什么要在这一会上,向大家介绍,《镜花缘》里多九公和紫衣女卢紫萱,红衣女黎红薇间的一场争论?一是《易经》的思维模式在几千年内影响了中华文明,在传统文化里,的确是影响最大的一种思维模式,而且直到现在在某些领域内也仍然保持它的影响力,(如在中医理论,甚而在中医的治疗中,都有相当的影响)。《易经》思维模式,不仅是《易经》本身,还要看到在《易经》的影响下,有一大批注者,研究者和传播者。直到现在,国内外都保有一支强大的研究队伍,包括不少自然辩证法研究者,都对《易经》保持着持续不衰的兴趣,也许可以称之为“《易经》文化”,或又称为“《易经》现象”,但是我觉得我们的《易经》研究有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把《易经》作为‘先进’文化来加以颂扬,还是将《易经》作为一种过时了的,落在时代后面的一种文化来加以剖析,在剖析中也许可以从中找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的有用的元素。请恕我直言,我以为这是当前《易经》研究中具有原则性的一个重大问题。
我曾向一位易学研究的热心者丘亮辉同志,提出过一个尖锐的问题:在当前条件下,《易经》究竟是先进文化,还是落后文化?丘亮辉同志冷静地思考了一下,回答说,“《易经》中的辩证法,要比古希腊的朴素辩证法丰富得多!”这是一个似很有理的回答,我立刻加以承认,“有理、有理!”但仔细想一下,辩证法有两种,一是唯物辩证法,另一是唯心辩证法。如果是唯物辩证法,那么这种思维模式,无疑将在当代中国起着进步作用,如果是唯心辩证法,那么就往往起着促退作用。
毛泽东无疑是当代的辩证法大师,而且是当代唯物辩证法的大师。但如果唯物辩证法没有“拿得稳”,走向“唯心”辩证法的思维模式,这就如李达教授所说,“我们国家要大祸临头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把“胆”和“产”有机地联系了起来,这不能不认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模式;“主观能动性……在一定条件下无限大”,也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模式;然而正是这一“辩证”的思维模式,导致了“大跃进”时的“亩产10万斤”!原因在于:这是一种唯心的辩证法,思想脱离了实际!
当然,对于“《易经》文化”是先进文化,还是落后文化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属于唯物辩证法,还是属于唯心辩证法,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加以评定。正如前面指出,“《易经》文化”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这要进行具体分析。但不能否认,这里有一个主流和支流的问题。这就是说,就“《易经》文化”的主流来说,在现在的条件下,“《易经》文化”的主流是促进还是促退了中国的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易经》文化”是顺应了还是违背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以为,这是区分何谓先进文化,何谓落后文化的最根本的标准。
最近在网上看到了杨振宁先生在2004年9月3日,在人民大会堂的一个演讲,《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演讲中鲜明提出,“《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中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此言一出,舆论哗然。尤其是《易学》研究者,纷纷指责杨教授的“失言”。如果问我的意见,我以为杨振宁先生对《易经》批评,恰好打中了某些“易学”研究者的要害!一个重要理由是:“《易经》文化”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已传承并弘扬了几千年,其规模之大,影响之大,超过了存在于中国文化中的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然而中国的科学却落后了!当然,中国科学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曾长期处于先进生产力受压制的局面,社会生活没有出现强烈的发展科学的要求;但是,从思想层面来说,就不能不追问一下:中国的传统思维模式里,是不是有重大缺陷?!
《易经》的思维模式有两大明显的缺陷。一是宣扬神秘主义,二是美其名曰整体思维,其实是笼统思维。没有进行具体分析,就要去“辩证”地综合。典型的例子,是在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等等“玄而又玄”的说法,而且还要认为深得《易经》思维之妙!为什么从总体来说,中医的医疗效果不如西医?为什么中医理论多年来没有什么进步?为什么一些中医理论研究者,其研究目的就是要“证明”《黄帝内经》的正确?如果2000年前的《黄帝内经》已经穷尽了医学的一切,那么还有什么当代医学的进步?
某些“《易经》思维”的鼓吹者,还喜欢批评“西方”科学缺少了整体思维,仿佛这是“西方”科学的一大短处。其实这纯系“无的放矢”,是厚诬了当代的西方科学!举个例子,当代的物理学,其研究粒子之小,不仅仅深入尺度为10-8厘米的原子、分子,而且还深入到“基本”粒子,深入到尺度为10-16厘米的层子,亦即夸克,深入到胶子;但当代物理学同时又研究宇宙之大,其空间之远,远远超出过100亿光年的距离,其时间之久,久到约137亿年以前曾发生的一次宇宙大爆炸,并且还正在向大爆炸前宇宙的研究迈进。有兴趣的是,正是基于宇宙演化过程的深入的研究,从而首先从理论上给出只有三代中微子的科学预言,然后在西欧的超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得到了完全的证实。所以,“宇宙之大”和“粒子之小”的研究,竟然如此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如果说,当代的西方科学已经建立起尺度大到4×1020厘米之大的科学的宇宙论,还能说“西方”科学缺少了整体思维?!相反,我们却看不到在“《易经》思维”,亦即“笼统思维”模式下的“宇宙”论,有什么“科学”的成果?也许有些人会批评我们是对古人的苛求!当然,我们不应以今人的眼光去要求古人,但是,为什么你们却在那里颂古而非今!
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这是现代科学的基本思维模式;一切从臆想笼统出发,这是古代易经的基本思维模式。
两种思维模式,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
很愿意借此机会,作一次支持杨振宁教授的发言。
http://blog.bcchinese.net/sltao/archive/2004/10/17/2913.aspx
2
发表于 2004-10-30 20:12:3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何祚庥:对“《易经》文化”的反思

诺贝尔奖获得者,日本科学家汤川秀树在谈到科学研究过程中,对他的思维启迪起了关键作用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他所发出的感激之情,有一段具体文字:
日本汤川秀树在介绍他的科学研究过程中,他的科学思维主要从中国老庄道家方面接受了太极文化的有机自然主义思想的影响。他的学生井上健说汤川在哲学上采取了“有机论的实在论的立场”,这就是指的同西方机械论传统思维方式不同的东方有机论传统思维方式。
他的“基元域”概念、“混沌”说、“看不见铸型”物理法则,都是直接受到老庄思想的启发。
例如他谈到自己建立“基元域”思想的过程说了一段感激中国文化的一席肺腑之言:
——
“我想起了种种东西,成此契机的一个是在基本粒子研究上用新形式恢复的一般相对论精神,还有一个是想起了长期被遗忘的庄子。尽管时代相隔甚远,然而在将哪一方都可相容的时、空(天地)和作为内在东西的物质、能量(万物)的相互关系问题上,二者有共同点。在这里有其他种种思想中所看不到的独特。
如我在《基本粒子》中所述,想起了吸取庄子思想营养的诗人——李白在某文开头中的“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等句,于是在1966年某日,终于将我的苦心思索结晶为基元域的概念。”
……
(摘自汤川秀树《创造力与直觉》)
3
发表于 2004-10-30 20:13:5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何祚庥:对“《易经》文化”的反思

美国粒子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卡普拉说:
“物理学已发生了数次观念革命,它们清楚地提示了机械论世界观的局限性,并且走向有机的、生态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与一切时代的神秘主义和古老传统(即中国思想传统)显示出一致性。”
(上述引文见卡普拉《转折点》)。

物理科学家、耗散结论理论创始人普利高津(科学界公认的现代科学方法与传统的创建人,对牛顿机械纲领进行批判的第三阶段主要代表人物)认为:
“中国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的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来说,始终是个启迪的源泉。”
(上述引言见普利高津著《从混沌到有序》)。  


  
4
发表于 2004-10-30 20:17:5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何祚庥:对“《易经》文化”的反思

这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比利时物理化学家普利高金给中国青年科学家的一封信:“我首先要对年轻的中国科学家说,你们应当为属于这个国家而感到非常自豪。中国的科学和技术创造确实为人类文化作出了贡献。只是在最近,历史学家才开始发现中国传统的丰富内容和它不同于西方传统的特色。中国科学家所揭示的自然过程惊人的多样性,和他们向世人展现的源源不断的研究成果,与西方信仰的简化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简化主义用严格的定义试图隔离出一个简单的系统,使他们更加容易地服从用数字语言准确表达的分析方法。这种简化方法曾使伽利略、牛顿等人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为新的前景打开了道路。但是,我常常感觉到西方科学家的康庄大道已经走到了尽头。 中国学者在考虑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时,更多地使用的是“和谐”或“和平共处”这样一些术语,而不是“控制”或“支配”。这种自然观开始对西方观念的发展产生影响。在我谈到宇宙的历史时,就涉及到我们从周围自然界中认识到的自组织过程。 总之,我们正面对一个新世界,在那里科学自身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科学远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职业,它紧密联系人类的社会需求,向前发展。发展最快的两门科学是分子生物学和信息技术,它们将在21世纪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科学自身有一种令人产生惊奇感的“血统”,在亚里士多德之后,爱因斯坦也指出过这一点。这种惊奇是人们全身心投入科学事业的起点。面对我们即将发现的新世界的演变过程、复杂性和不稳定性,怎么能不感到惊奇呢?这个科学实践的新时代应当使新一代感兴趣。可是,我们决不应该忽视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带来的危险,任何一个科学家都应力图促成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从对抗政策转变为和平政策,这也是年轻中国科学家面临的一个任务。”可以说是对杨振宁教授观点的反驳.

5
发表于 2004-10-30 20:20:5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何祚庥:对“《易经》文化”的反思

下面引用由天魔牛道士2004/10/30 07:33pm 发表的内容:
转贴按:我完全同意文章观点,我们应该彻底反思传统文化.
何祚庥:对“《易经》文化”的反思
在智慧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何祚庥  
...
那么多外国科学家赞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我首先要对年轻的中国科学家说,你们应当为属于这个国家而感到非常自豪。中国的科学和技术创造确实为人类文化作出了贡献。”
请问作为中国人的你在叫嚣什么?
6
发表于 2004-10-30 20:33:2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何祚庥:对“《易经》文化”的反思

如果你嫌以上资料还不够,这里还有: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赞《易经》
李约瑟(J.Needdham)博士是英国著名科学家,他曾以臣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而饮誉全球。这位英国剑桥大学岗维尔和凯厄斯学院长对中国的《易经》发生浓厚的兴趣,并进而研究莱布尼兹的二位进制数学与中国《易经》相互关系后,对《易经》作出了很高的评价。同时,他对易经卦象用于练丹术极为倾心,特辟十二消息卦与纳甲、《周易参同契》、外丹说与丹术等章节进行论述。他研究了莱布尼茨的二进位制数学远远不仅是一种历史的古玩。他说:“我们看到他的关于代数语言或数学语言的概念也是受到中国的影响,正如同《易经》的排列系预示二进制一样”。 (剑桥英文版《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
美国CARY FBAYES于一九四九年在瑞士为易经作序:
  “谈到世界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是中国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的定律,都是很短命的被推倒;而中国的易经,自古以来,相沿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

诺贝尔奖获得者——查理·威尔海姆(经济学家),对中国《易经》评价道:
“知识经济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时代,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带给我们巨大冲击的这次革命,实在受惠于中国古代的伟大经典《易经》,《易经》中包含的信息论思想,不仅启发我们的科学家创造了计算机,而且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普遍西方人日常生活的决策指南。”

据光明日报9月26日报道:联合国宣布设立孔子奖
为最高级别的国际奖项,奖励在教育文化哲学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
孔子是2555年前出生的,也是为《易经》作十翼的人。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孔子《论语》

请问你知道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哪里吗?
7
发表于 2004-10-30 20:33:4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何祚庥:对“《易经》文化”的反思

何祚庥 之流太无耻了,自己在自己的领域搞不出什么成果,只会在一些自己不懂得地方乱说话~~~~
8
发表于 2004-10-30 23:25:1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何祚庥:对“《易经》文化”的反思

何祚庥是否应该先对“毛子”反思反思?
9
 楼主| 发表于 2004-10-30 23:55:0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何祚庥:对“《易经》文化”的反思

1 时至今日,中华传统文化已经大大落后了,这总是事实吧?
2 为什么会如此?难道不应该从传统文化的源头寻找答案吗?反思就是无耻?就是卖国?就不是中国人?
3 我知道有人会不承认传统文化已经落后,甚至破口大骂,随他.
10
匿名  发表于 2004-10-31 04:15:02

[转帖]何祚庥:对“《易经》文化”的反思

杨振宁错了. 应该说是儒家对易经的解释有误. 凭我的直觉,杨某人只怕是儒教徒吧?
至于何作羞,一个不务正业,误人子弟的政治小丑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5:47 , Processed in 0.05605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