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阴阳学说与DNA、细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5-9 12:3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阴阳学说与DNA、细胞
一、阴阳 学说与DNA
阴阳是广义的,其中包括五行、八卦等。到目前为止,“阴阳学说”对医学界有多大的意义有些人还不甚清楚,他们只崇拜物理中的分子热运动(布朗运动)、生物有向光性与逆光性,却不知这些说法已经落后于我们祖先的“阴阳学说”。还是让我们看看事实吧: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对此,从古至今的认识,多数人是把“天地之道”的“道”为自然规律,也就是阴阳既理。“万物之纲纪”把阴阳看作是万物之纲纪,既纲领,大纲,要领。“变化之父母”对此看法较多,《中国医易学》的解释是:“要了解变化中的阴阳,就必须找它的父母。有子女的人,才称为父母。这就是说,凡变化的东西,都是下一代体系了,它都是有父母的,找到它的父母就找到了它的本质,也就可以判断它的阴阳属性了,这就相当于近代所谓的‘因果论’”。我认为:“变化之父母”就是太极的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极变阴,阴极变阳,这就是自然。我在论《天地表里何为阴阳》已经纠正了传统理论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表为阳,里为阴的错误观点,这里不再重复。阴阳学说是模拟中医理论及自然规律的一种理论工具。万物的生存都在遵循着这个规律,我们的祖先正是因掌握了这个规律,再按五行中的生与克可预测人的吉凶。主要是人的四柱中蕴藏着一种生物信息,具体的请参我写的《对阴阳、五行、因素与癌的探讨》。现代医学费尽了脑汁,也想在生物中找到一种内含信息,1909年国外学者曾提出“基因”一词,表示遗传物质。20年代又有人提出四核苷酸假说。到50年代还有人坚持说基因不过是唯心臆测。现在才肯定了DNA就是基因。可以说现代医学已经找到了能够预测人类疾病及健康的这个信息(DNA)。我查阅了大量关于DNA的资料后发现,DNA的原理和《易经》中阴阳、五行有共同的规律,也可以说“DNA”就是现代医学认肯《易经》阴阳学说的一份鉴定报告单。我的理由如下:
1、DNA碱基阴阳的划分
《易经》的阴阳学说从宏观可大到天地,从微观可小到细胞。虽然DNA在词汇上没有用“阴阳”,但是,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实质就是一阴一阳。著名的易学家潘雨廷先生根据《易经》三天两地为五行的基本数,把三个嘧啶为天,为阳,两个嘌呤为地,为阴。现在我已经彻底弄清了天不是阳,而是阴;地不是阴,而是阳,请参我写的《纠正古人“阴阳学说”的错误》各部分。中医讲的阴阳要具备两个条件,1、阴阳各自的“位置”,也就是说阳的位置若在下(内)才能发挥出阳自然向上升的性能,阴只有在上(外)才能向下降(向内聚)。2、是功能性的,即阳则分解、升散,阴则合成、收敛(固守)。也就是说要确定DNA嘌呤及嘧啶碱基何为阴阳,首先要先弄清两者各自的属性。从现在的资料看,因刚从近几十年重视DNA的研究,所以嘌呤及嘧啶碱基的功能还不够十分详细。但从简短的资料中可以看出,嘧啶碱基为阴的可能性大些,理由是嘌呤碱基是两个环,嘧啶碱基是一个环,表明嘧啶不如嘌呤活跃,故嘧啶属阴。再如甲状腺素属于中医理论“阳”的范畴,甲基硫氧嘧啶能抑制甲状腺素的分泌,虽然甲基硫氧嘧啶是已经中和的化合物质,但其中也有嘧啶。现代研究生成和抑制是以分子式来表达,而中医是以阳盛则制阴,阴盛则制阳,所以嘧啶属阴。胞嘧啶的化学方程式比鸟嘌呤少一个带正电的分子,胸腺嘧啶比腺嘌呤多两个带负电的分子,表明嘧啶不如嘌呤活跃,而三个嘧啶正好和三个天数也为阴相吻合,请参我写的《天地表里何为阴阳》。有人会问,为什么只是胞嘧啶比鸟嘌呤,胸腺嘧啶比腺嘌呤?只因碱基配对仅限于此。再如,自由基是失去电子或未能配对的电子及原子,化学性质极为活跃,儿茶酚胺及黄嘌呤是产生氧自由基的重要因素。因此,嘌呤碱基类似阳性,又和两个地数为阳相吻合。再和《易经》中的“阴阳”进行校对,阳、其性活泼(分解、分裂),嘌呤(黄嘌呤)其性同样活跃,符合阳的范畴。阴、对此有制约作用,现代研究证实,阿拉伯糖与胞嘧啶形成的核苷能抑制细胞的分裂,所以嘧啶符合阴的范畴。
2、阴阳奇偶数与DNA相吻合
乾坤为阴阳之父母,乾为阳,其数为九,这个九数是根据“阳先阴后”即先一后二、一为阳,二为阴,一、三、五之数相合既为九,此乃乾(天)的自然之数。注意!嘌呤碱基正是九个元环所组成,然而,正和乾阳自然之数九相吻合。坤为阴,坤数六,二四阴数相合既六,乃阴的自然之数。注意!嘧啶碱基正是六个元环所组成,和坤(阴)之数也正好相吻合。现代医学认为,九及六元环能繁衍千万种生化(生物化学)分子式。和乾坤相交能生万物却不谋而合。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古人的阴阳之数是错误的。按我新观点,天为阴,坤为天;地为阳,乾为地,在这点上不论是按天地的位置、阴阳的实质属性、及数据皆是肯定的。
古人的天地之数到现在还有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那就是大衍之数五十,为什么要减一用四十九数?为了解释减去的这个“一”数,不少智者费尽了心思,有人认为,“一”即起点之数不算,故减一。又有人认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日月,日月生四时,四时生五行,五行生十二月,十二月生二十四气;北辰居位不动,其余四十九转运而用也”等等、等等。从古至今对大衍之数五十的说法繁多,但对五十之数由来的理由都不够充分。《中国医易学》认为:“大指大禹,衍即行水。……大衍数则以天地合五方,……故将河图的五十五数,只用五十,用勾、股、弦法作图求证、测量计算等。……则得五十之数,现列算式如下:(3×3)+(4×4)+(5×5)=50”。但其中也有疑问,河图五十五数只用五十,其余的五数怎么办?如果用勾3、股4、弦5=50。减去一的理由是什么?我经过大量的资料分析后认为:大衍之数五十就是阴阳与五行,即天一、地二……天九、地十,天地共十数。十是天地的圆满之数,也是极数。五行之数五、也是五行的圆满之数、极数,即阴阳之数乘五行之数(10×5=50)就包罗万象了。关于五十要减一用四十九数古今的看法皆一致,为什么要减一的说法虽多,但是,其理由只能让人勉强接受,或不能接受。我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数字虽多,惟“一”有两个,一个“一”是天一,表示场所、是死一,如一乘或除某数还得某数,也就是说,用场所来求场所中的数,最后还是得场所中的数。如果说这个死“一”是无,还真有,如称的定盘星及尺的一开头,如果说它有,还真没有。另一个“一”是一个两个的“一”或是物质的“一”,可千变万化,如一加或减某数则发生变化,在此有人会问,天死数一加减某数不也能变化吗,你为什么把另一个“一”用加减,天“一”就不用加减了呢?回答很简单,天数“一”不过是个空数(场所),在求场所中的数据时,因求是场所中的数,所以只有乘除,没有加减。大衍之数五十就是把一个天数死“一”包括其中了,故应该减去,所以真实的数只有四十九。我们必须要知道“一”有两个,但数数时又不能一、一、二、三往下数,也就是说,知道自然中有一个空数“一”即可。一、三、五相合的数九中的“一三五”因其中包括天(场所)的“一”,所以应当减一。还有个问题需要说明,那就是,从古至今只注意到了减“一”,忽视了还有一个加“一”,比如,乾策为二百一十六,坤策为一百四十四。其算法是乾一、三、五之合是九,一年四季,九乘四得三十六,三十六再乘卦的六爻,即得二百一十六,再加坤数一百四十四正好是一年三百六十天。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润年是十三个月,应该是三百九十天,其中润年中的小建占五、六、七不等,平均是六天,三百九十减六,正好和三百八十四爻相一致。五天的就用加一天,七天的就用减一天。一、三、五天数相合是九,按我新观点,天为阴,宇宙先有天,数先有一,所以,一、三、五、七、九天数就应为阴、(偶数),当然,二、四、六、八、十就是地数、阳数(奇数)。我们再回到嘌呤碱基九元环为阳,此数是物质之数,和天地自然之数对比,因天地自然之数其中包括一个空数“一”,当然就要加一,九再加一个自然的空数“一”是地数十,正和地为阳相吻合。嘧啶碱基六元环加一个空数“一”是天数七、也和天数阴相吻合。反过来说,嘌呤数九不用加减也能证实为阳,当然,这种说法还存在着争议,那就是数是先起于零还是先起于一的问题,一派是万物从无到有。另一派是物质从有到有。其实两者并无实质分歧,关键就在一个空数上,按起于零的说法应当是从零到十是十一个数(0、1、2、3、4、5、6、7、8、9、10)。起于一的说法从一到十也是十一个数(1、1、2、3、4、5、6、7、8、9、10)。不论是起于零还是起于一皆相当于称的定盘星(空位数)。按起于零的,因空数是零,天场所即从0开始,0、2、4、6、8乃天(阴)数了,所以不能再用减一之法。当然1、3、5、7、9就为地(阳)数了,所以嘌呤数九不加空数和地(阳)数九还是吻合的,嘧啶也如此。这种说法和嘌呤数九及地数九相当吻合,其不足的是,大衍之数五十减零不是四十九,还是五十。若干年后如果打破了大衍五十之数,这种说法的说服力也是很强的,不过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线索,只能是大衍之数50减1即49。
3、DNA的64个密码与64卦
我们再看看古人的“八卦”,“-”表示阳爻,“--”表示阴爻,每三个爻为八经卦的一个卦体,八卦的每一卦又含八卦,即八宫卦(八重卦),最后衍变为64卦。DNA有四种碱基,每三个碱基组成一个三联体,最后衍变为64种密码,和古人的八卦完全一致。有人会问,64个密码是mRNA的,你怎么用在DNA上了呢?DNA照样也是64个密码请看后。那么,DNA能预测人的健康及疾病是根据什么原理呢?请看如下:
    人类基因存在于46条(23对)染色体上,储存着人的全部信息。然而,染色体是由染色质演化而来,两个分子为一组,共四组,为八聚体,和古人预测人的信息用五行中的两个字为一柱,四个柱,共八个字一模一样。也可以这样讲,古人用自然天时(四柱、八字)预测人的吉凶是宏观 的,俗称“生命预测”。现代用DNA预测人的健康与疾病是微观的,现代称“生命科学”。宏观与微观在两个时代,两种不同研究方式,最后的结果两者还是相吻合的。我们再看DNA、RNA与乾坤的关系,乾阳如地的蒸汽,蒸汽形成云后才有降雨(阴)或坤,注意!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表明“阴”是阳转变而来。雨是蒸汽、阳转化而来)。现代医学证实;雌激素是雄激素转化而来;收缩血管因素“阴”(血管紧张素II是肾素(阳)转化而来)。古人认为,乾是万物的起源,象太极之动(万物之始)。然而,现代有人提出:“RNA可能是生物进化过程或生命起源过程中最早出现的生物大分子”,说明古人八卦中的乾与现代RNA的性质是一致的。核糖比脱氧核糖多一个氧(O)原子,从一些相关的资料看,不论是脱氢还是脱氧,脱去这个原子后,在没有另外的因素干扰时,物质就较稳定,所以RNA比DNA活跃性强。而事实上mRNA可从细胞核内散出到胞质,证明了RNA比DNA活跃。而RNA散出的这个过程类似自然中的蒸汽(乾阳太极之动),而后合成蛋白质及DNA的复制,类似坤阴之静。表明不论是阴阳或RNA、DNA皆是阳在先,阴在后,或阴是阳转化而来的。   
虽然现在DNA研究的比较精细,但还有好多的问题需要证实和进一步研究。1、需要证实的是,DNA 由两条链组成,两链之间有氢键连接,每条链由磷酸二酯键把核苷酸碱基相互连接,按现在教程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是混杂在同一条链上,这在理论上讲就很难说通。因为嘌呤及嘧啶有阴阳之分,自然中有阴阳才有配对。按现代研究DNA哪条链上碱基的阴阳并无什么意义,然而,DNA被中医所利用,碱基的阴阳就成为很重要的核心部分。所以弄清DNA两条链上的碱基何为阴阳实属必要。在还没有弄清之前,按我现在的理由是:
(1)、DNA是双螺旋的,只有一条链为阴,一条链为阳相互吸引,因两链之间有氢键的作用使两链不能相撞,故成螺旋型。这两条链一条是父本,一条是母本。如果嘌呤和嘧啶同在一条链上,有时即使相互配对也很难形成氢键。我反复核对了碱基配对及形成氢键的原理,嘌呤及嘧啶的化学方程式从表面看完全可以反正配对,既嘧啶、嘌呤可以在任何一条链上。如果教材中的这个化学方程式及碱基的模式图符合嘧啶及嘌呤碱基的实际形状或接近它们的形状,就有反正之分了,也就是说只要不是圆球型就有反正。只有嘌呤与嘧啶面对面才能形成氢键,如果背对背就不能形成氢键,如用手拿物是手指向手心弯曲,如果物质在手背,那么,手就没有拿握的功能了。所以,嘌呤及嘧啶碱基有很大可能个是各在一条链上。(2)、教材中DNA的B型结构一条链的碱基全是嘧啶,正面观的长方框内的碱基也是嘌呤与嘧啶各在一条链上。(3)、从解链到复制的双链之一领头链是从3′向5′顺行的,而另一条链则是从5′向3′逆行的,表示阳来阴往,但嘌呤及嘧啶碱基是否各在一条链上还需要在教学时详细的解释,和进一步证实。
(2)、需要继续研究的是:按RNA的遗传64个密码是G、C、A、U演变而来,4种碱基它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现代医学不分阴阳的计算法,最后变化为16种,如果按三联体来决定一个氨基酸,最后得出的数据是48 ,和64个密码之数不对称。如果4 × 16和64个密码相等,但是,找不出为什么用4 与16相乘的理由来。虽然4与16 勉强碰对了64,但是,16与20种氨基酸的数据还是不对称。经继续研究发现4种碱基的配对有一种规律,既A与T,G与C,还按阴阳不分来计算(嘌呤、嘧啶混杂在一条链上),最后有8种变化,既A与T、T与A、G与C、C与G。8根据20种氨基酸的需要,是1至6个密码不等,显得规律性不是很强。8和64个遗传密码也不对称。如果把4种碱基直接用三联体,最后演变64,用三联体的理由是什么?用三联体主要目的是解决20种氨基酸的需要。那么,UAA、UAG、UGA这3组它们不能代表任何氨基酸,碰上64个密码的理由是什么呢?
以上不难看出,从20年代提出了四核苷酸假说,到50年代又推翻了这个假说,其实,现在教材DNA碱基还是按四核苷酸假说排列的,只不过在20年代A=G=C=T不断延伸的基础上多了一条链而已。也说明每当一个发现,科学都在前进一步,而每前进一步就越接近我们祖先的“阴阳学说”,就越接近自然。
如果按阴阳学说把G、A为阳,C、T为阴重新计算,从“太极”开始,把DNA的一个分子整体为“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表示DNA的两条链。“两仪生四象”,四象表示4种碱基。“四象生八卦”,八卦表示4种碱基A、G与C、T包含八卦,既鸟嘌呤G(太阳既乾和兑),胸腺嘧啶T(太阴既坤和艮),腺嘌呤A(少阳既坎和震),胞嘧啶C(少阴既巽和离)。“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实际就是太极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中国医易学》对此解释是:“一寒一暑,一始一终,都以土为界”。意思是阴阳再加湿则生万物。而红、蓝和黄三种颜色能演变五彩缤纷的色彩。把4种碱基分为阴阳,最后的数据是8,也表示染色质中的2个分子为一组,共4 组为八聚体。这正是我们祖先的“八卦”之数。八经卦的三爻表示试验室碱基的三联体,如果在八经卦三爻的基础再加三爻就是八重卦了,最后演变成64卦,也正好与64个遗传密码相吻合。64个密码中有三个为无意义密码,或终止密码。从宏观上说八卦有三极,即天极、地极、物极也是三个终止。具体的既“否”、“未济”和“艮”。按阴阳的分类4种碱基包含8种。然而,8种除乾坤两个父母卦,剩六子卦,六子卦为杂卦,那么,何为杂卦呢?杂卦既阴阳不均匀,而64种三联体决定20种氨基酸,出两个氨基酸只有一个密码外,其余的是2~6个也是不均匀的,把六杂卦6数平均每个决定3个氨基酸,3×6得18。这两个纯阴纯阳乾坤父母卦每个决定1个氨基酸,18+2和20种氨基酸的数据正好对称。然而,教材中正好是色氨酸和甲硫氨酸确实只各有一个密码。遗憾的是,这两个氨基酸的密码不是AAA和UUU,如果实验室无误,有两种解释,1、甲硫氨酸密码AUG是起始密码,按我新观点,乾为地,蒸汽起源于地,蒸汽所含的湿气“阴”可表示甲硫氨酸密码中的U 。2、是阴阳相交的结果。
4、潘先生的64个密码不是64卦
好多学者把潘先生制出的64个密码称64卦。我认为:潘先生的64个密码不能成为64卦。因潘先生的密码只是八经卦,既三联体。潘先生的64个密码只是RNA的64个密码,我们知道,蛋白质的合成是DNA和RNA两者共同来完成的。现在所用的核苷酸的密码是64个,RNA取代了DNA的密码,即U取代T。按现在教程64个密码和核苷酸碱基我经过反复的计算总是和实际不对称,最后终于弄清了,是教材中把DNA、RNA两者共64个密码混用了。教材所说DNA是遗传信息的储存和携带者,这在道理上就很难讲通,因DNA只在核内,它往哪携带呢?RNA主要参与遗传信息表达的各过程,它可从核内转运出去,RNA用携带不是比DNA的说服力更强吗?还需要核对的是:64个遗传密码到底是DNA的还是RNA的。如果是DNA的,那么,教材中为什么是U不是T?如果遗传密码是RNA的,为什么RNA传送的是DNA的信息呢?DNA转录成mRNA,已经说明RNA不是DNA了,RNA从核内散出有它自己的碱基(A、U、G、C)不是携带的T,怎能是传送呢?众所周知DNA和RNA两者是不同的,一个是核糖核酸(RNA),一个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以上说过,RNA的分子比DNA小的多,而且比DNA活跃性强,RNA是阳,DNA是阴。从DNA与RNA的关系看,是缺一不可的,DNA正常解链的速度是每秒100次,如果再加热还会更快,我认为DNA解链的速度和RNA从细胞核内散出的速度应该是吻合的,因为DNA解链和RNA散出的目的都表示下一轮的复制和转录。用自然的话说,RNA从核内散出属阳象蒸汽,然后蛋白质合成象降雨。也就是说没有恶劣的自然环境,蒸汽和降雨总是正常的。蒸汽是“因”,降雨是“果”,如自然环境出了问题,就有可能降的是酸雨。不论是蒸汽及降雨,还是蛋白质的合成,主要说明RNA及DNA是缺一不可的。那么,既然两者是同等重要,为何没有DNA密码的数据?其实按实际5种碱基(五行之数)重新计算,RNA、DNA两者是各64个密码,总数共128个密码,再按三联体计算,最后正好和古人的八重卦的384爻相吻合。表明RNA、DNA两数之合才能和八重卦相吻合,既两个三联体(八经卦的三爻再加三爻共六爻)。RNA属阳表示乾,DNA属阴表示坤,如男人有气血(阴阳),女人也有气血(阴阳),但是,男人和女人必定有雄激素和雌激素的不同。然而,和古人的乾宫八卦,及坤宫八卦正好对称。也说明有乾无坤就不能生物。有RNA无DNA蛋白质就不能合成。RNA、DNA两者如同乾坤,也必须是六爻。也表明64个密码不论是DNA还是RNA的,只相当于64卦的32卦(192爻),我们再看潘先生配制的64个密码:
                     GGG一CCC        GGC一CCG
                     GCG一CGC        GCC一CGG
                     GGA一CCU        GGU一CCA
                     GAG一CUC        GUG一CAC
                     AGG一UCC        UGG一ACC
                     GCA一CGU        GCU一CGA
                     GAC一CUG        GUC一CAG
                     ACG一UGC        UCG一AGC
                     GAA一CUU        GUU一CAA
                     AGA一UCU        UGU一ACA
                     AAG一UUC        UUG一AAC
                     GAU一CUA        GUA一CAU
                     AGU一UCA        UGA一ACU
                     AUG一UAC        UAG一AUC
                     AUU一UAA        AUA一UAU
                     AAU一UUA        AAA一UUU
我们知道,八重卦是6爻组成,最后的爻数必须是384爻。如果潘先生的64个密码一个碱基代表一爻的话,最后的数据是192爻,按八重卦还差192爻,所以我肯定地说,潘先生的64个密码和64卦无关。
下面我把5种碱基配成64卦,为简便我只把乾坤两个父母卦的密码制配如下,需要说明的是,从古至今皆把乾为天,坤为地,因不论是按数据还是位置及实际性质皆能证实坤为天,乾为地,请参我写的《天地表里何为阴阳》和我修改的八卦。所以我把乾宫八卦和坤宫八卦按校正名称如下:
乾宫八卦,1、乾为地、GGGGGG。2、地风垢、GGGGGU。3、地山遁、GGGGUU。4、地天否、GGGUUU。5、风天观、GGUUUU。6、山天剥、GUUUUU。7、火天普、GUGUUU。8、火地大有、GUGGGG。坤宫八卦,1、坤为天TTTTTT。2、天雷复、TTTTTA。3、天泽临、TTTTAA。4、天地泰、TTTAAA。5、雷地大壮、TTAAAA。6、泽地夬。TAAAAA。7、水地需、TATAAA。8、水天比、TATTTT。以上更改的只是天改为地,地改为天,卦爻皆没变动。左边表示上三个爻,右边表示下三个爻,共六爻,此乃八重卦演变为64卦、共384爻。把嘧啶碱基(UUU、TTT)为阴爻,把嘌呤碱基(AAA、GGG)阳爻,嘌呤与嘧啶阴阳的划分我是根据它两各自的属性(功能)确定的,其中乾宫八卦的阴爻用U,坤宫八卦的阴爻用T,这样可避免读者对DNA和RNA碱基产生不必要的疑问。
二、阴阳与细胞
1、阴阳自然升降及代谢
中医讲“人是宇宙小天地”。那么,人的细胞是否和自然规律也一致呢?回答:完全一致。从某种意义上讲,中西医两者是互补的,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所谓中医理论最大的优势是整体观念强,表现最突出就是“阴阳”,生理及病理和自然规律甚为密切。阴、在五脏即肺和心脏。阳、即肾和肝脏。在下者阳升;在上者阴降。其缺点是在微观上不够详细。西医微观的特点是直观的现象较详细,其缺点是和自然规律关系不密切。我们可把中医整体和西医微观联系起来,相互取长补短。中医以“肾为人之根”,肾的“气化”主宰着全身的盛衰,其中包括现代医学的“水、电解质的平衡与紊乱”。我们知道,电解质平衡与否,是人身体健康与疾病的关键。“钠”,现代医学认为,钠是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保持细胞外液的容量、调节酸碱平衡和维持正常渗透压的重要因素。钠,味咸,咸归属于中医理论肾的范畴。传统观念肾在五行属水。我已经彻底弄清了肾不是为水,而是为火。详细的请参我写的《心肾水火何能相交》。咸也不为阴、而是为阳。如自然中热能杀菌,而咸(钠、盐水)能消毒。现代医学证实,一个已停的心脏放到生理盐水中可见冠脉暂时收缩。而心的跳动和肾的阳(火)又是分不开的。盐本身温度就比水高,如冬天盐水不易结冰等皆说明咸不属于阴。我们把“钠”和“肾的气化”联系起来阐述脏腑与细胞的现象。在没阐述脏腑与细胞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点西医的一些情况:
我发现西医在微观上的确很细,但细而不精。如现代教材中描述“细胞的代谢过程”,物质的进入细胞和出细胞是相当复杂的。细胞有细胞膜,其结构是脂质双分子层及蛋白质等,还有亲水性基团及疏水性基团。只解释物质通过细胞膜就有很多的说法: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化学门挖通道、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等,但不论哪项都存在一些矛盾或解释不了的矛盾。
2、对钠-钾泵的质疑
单纯扩散:是指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扩散。但只限于脂溶性的。易化扩散:物质也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移动,但需要膜结构中的特殊蛋白质分子的“协助”下才能完成。例如,糖不溶于脂质,但细胞外液中的葡萄糖可以进入细胞。Na+、K+、等,虽然由于带有电荷而不能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内部疏水区,但在某种情况下可以顺着它们各自的浓度差快速地进入或移出细胞。请问,Na+等在什么情况才能进或出细胞?需不需要钠-钾泵参与?
主动转运:是指分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区域移动。此学说利用了“电-化学势”,是指分子或离子可以逆浓度或逆电-化学势差而移动,结果是高浓度一侧进一步升高,另一侧物质愈来愈少,甚至全部转移到另一侧。如小肠中养分的吸收;肾小管中养分的重吸收,均属此现象。对此我认为:用小肠的养分吸收和肾小管的重吸收的现象来阐述物质在细胞从低浓度向高浓度移动是不妥的。因小肠和肾小管中的养分不是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移动,而是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另外,小肠和肾小管中养分的吸收在道理上也不完全相同。小肠中养分(热能量)的吸收,如小肠绒毛和淋巴管是吸收养分的主要途径,其原理是小肠中养分浓度(压力)比淋巴管高,这一点是无可质疑的,如果淋巴管的压力高与小肠,那么,物质肯定会反流回小肠。即使把小肠中小分子的养分被吸收的所剩无几时,还有稍的大分子(二肽、三肽)。食物在小肠停留3~8h,一日三餐,5h左右就进餐一次,夜间虽然时间较长,由于多在睡眠状态,此时副交感神经较活跃(肠蠕动稍快)有利于化学性消化,使小分子的养分增加,而此时吸收的过程应该是缓慢的,所以,小肠中养分的浓度(压力)总是高与淋巴管。所以,把上述现象来解释细胞主动转运是不妥的。肾小管中养分的重吸收不应该是吸收,而是能量释放,请参后钠在肾小管的吸收。总之,不论是被动转运还是主动转运,物质不可能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谁能具体举出物质在细胞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的例子?
从实验室的资料看,似乎有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区域扩散的可能:细胞在“静息电位时膜内K+浓度为膜外的30倍,膜外的Na+浓度为膜内的12倍。因实验室出来的数据是不可否认的,因此,理论家们对以上的数据开始推论。首先理论家们知道,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物质是不会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的。因此设想细胞膜普遍存在一种钠-钾泵,后来证实钠泵是镶嵌在膜的脂质双分子层的一种特殊蛋白质。钠泵活动时,它泵出Na+和泵入K+,这就是细胞内K+比细胞外高30倍的理由。对上述的推论我认为:人的一切生理(细胞)皆是自然的,那就是阳在内自然就向外散,水在高处必向下流。如果用“泵”来解释人的生理您认为还是自然吗?既然有泵的作用把Na+泵出和K+泵入,那么,泵出膜外的Na+由于其浓度高而有再进入膜内的趋势,钠反流再进入细胞这时的“泵”还起作用否?如果此时泵不起作用,请问“泵”出了什么事故?如果泵还起作用,那么,泵活动时只能是泵出钠和泵入钾,钠、钾反流道理何在?我这系列的问号,高等教材给了圆满的答复:“钠泵蛋白质转运Na+、K+的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您认为理论家们对上述的推论能正确吗?
    让我们再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来看看物质是怎么进、出细胞的。首先要了解一下阴离子及阳离子、正电及负电、兴奋及动作电位,和中医阴阳学说的关系。阳离子及正电、兴奋及动作电位属于中医理论阳的范畴。阴离子及负电,静息电位属于中医理论阴的范畴。在这点上中西医是一致的。现代医学认为,K+是细胞内液的阳离子。那么,静息电位时细胞内的K+高于膜外30倍之多,既然是细胞膜内活跃性强的阳离子多,为什么细胞是静的状态(负电)呢?请看教材中对此的解释:细胞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很多,这是钠泵活动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K+必然会有一个向膜外扩散的趋势,K+移出膜外,这时又由于膜内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大分子不能随之移出细胞,于是随着K+的移出,出现膜内变负而膜外变得较正的状态。这就是说膜内的负电不是K+高于膜外30多倍的原因,而是蛋白质大分子带负电荷之故。那么,为什么在阐述静息电位时只用K+高于膜外30倍,不用大分子的蛋白质呢?理论家们一定很清楚,两者对立又统一不是K+与蛋白质相对,而是K+与Na+相对才有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否则,为什么有膜内K+高于外30倍内负和膜外Na+高于内12倍外为正电呢?请再看动作电位:细胞兴奋时,膜内的负电荷消失,而且出现一定数值的正电位的事实,是因由于细胞外高Na+而且膜内静息电位时原已维持着的负电位也对Na+的内流起吸引作用,于是Na+迅速内流,结果先是造成膜内负电迅速消失……直至内移的Na+在膜内的正电位足以阻止Na+的净移入时为止。这充分表明细胞膜内高K+就是负电荷(静息电位),膜内高Na+就是正电荷(动作电位)。说明Na+为阳,K+为阴才能符合逻辑。
以上西医的这么多混乱,我也提出不少问号及看法,不论怎么讲,钠泵泵出Na+再泵入K+,在道理上是说不通的,因物质(养分)进入细胞是同时和同一个部位,皆是顺动脉毛细血管端进入的。如果打破了我这个说法,也就无法再阐述物质与细胞的代谢了。如果按教材所述:钠泵泵出3个Na+、再泵入2个K+。对此我认为永远也拿不出这个证据来,只因为不存在这样的理论。西医研究细胞的代谢过程已经脱离开人整体的观念,如果整体的功能不存在了,那么,细胞还能独立生存吗?如果我们已经知道是在整体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表现细胞的某种现象,而整体又和自然密切相关,为什么不按自然规律来解释呢?
3、细胞的代谢过程
细胞按两大类分之,一类是固定细胞:如每个部位的肌肉细胞,或脏腑的细胞。另一类是运动细胞:如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等。固定细胞的供养的途径:如红细胞是载氧(养)的一种物质,红细胞的载养实质是红细胞向外释放能量的一个过程。它的途径和血中的养一样,主要是从动脉而来,动脉的血液因含有大量的养分(热能),属于中医理论阳的范畴。到微动脉时,血流减慢,这有利于红细胞向外释放能量。我们知道,红细胞是不能进入细胞(固定细胞)的,因红细胞一般直径是6~9um,而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5~6um。但是,红细胞释放出的氧(养)可顺毛细血管进入细胞。然而,凡是细胞所用的一切养分(氧、蛋白质、糖、脂肪、K+、Na+等)的途径皆是从动脉而来。这里所说的红细胞向外释放能量是自然的,因自然中热则向外散。红细胞把大部分热量已经散出,因它是边走边散,把热量散出的也差不多了,此时也就到了微静脉,红细胞的这一作用和肺的呼吸很相似,如肺内的气压比外界高2~3毫米汞柱,当把肺内之气呼出时,肺内的气压又比外界低2~3毫米汞柱,外界之气又毫不费力的被肺吸入了。而红细胞到微静脉时,赤红的动脉血因养分(热能量)在途径已经散出或消耗了,所以到静脉的血液是紫黑的,静脉血基本不含养分(热能量),属于中医理论阴的范畴,阴则凉,阴则向内聚,此时,一些水(二氧化碳)就自然的进入了红细胞。红细胞的这个过程是:从动脉端而来的红细胞内装满养分,到组织间后又装满了废物(二氧化碳等)通过静脉运走了。这一系列的过程都是在自然的阳向外散、阴向内聚的过程完成的。表明上述的一切现象皆是自然的。
我们再回到以前中医的“肾”与西医的“钠”关系上来,中医讲“肾主作强”,“作强”即阳刚之意。如肾火强壮,人则有劲,然而,人体内缺钠则没劲,体内火旺则消水,然而,食盐(钠)多时照样多喝水。说明中医的肾和西医钠的性质是完全一致的。中医讲“肾藏真火”,“火”以生理而言即有温煦全身的功能。温煦的过程是“阳气”在内不断的向外耗散(细胞运动增强),此现象特别在体力劳动时表现的更为明显,如体力劳动使细胞运动增强,产热量增加,随着体内热量的增加,阳盛必向外散,即出汗。“汗”是表明内热向外散的一种现象。我们在细胞 的代谢上作个假设:人是宇宙小天地,细胞虽然很小但也是宇宙小天地,同样遵循天地自然的规律。细胞不管它是什么形状,不论细胞多么微小,但必须有入口和出口,细胞外周布满用显微镜难以发现的微孔(象人的玄府)。细胞的入口就是最微小的动脉,细胞所需要的养分由此摄入。养分中的大分子经细胞内的线粒体等再氧化分解成更小的分子。细胞外周的微孔受神经系统所控制,使微孔可开可闭。所谓神经控制也是自然的,即“阳开阴合”。钠属阳,Na+活跃性强,可从细胞微孔散出。Na+散出细胞外到组织间时,组织间有静脉和淋巴管,一些水及活跃性小的(大分子)被淋巴管及静脉回收,而活跃性强的Na+等顺组织间至汗孔就散出了,从表皮的咸中可以想象,咸即钠。即使不爱出汗的人,部分Na+照样从汗孔散出,部分钠再被静脉回收。以上表明,活跃性强的离子从细胞微孔散出了,和自然中阳则散相吻合。我们再看看细胞的出口,从动脉进入细胞的物质,经线粒体等氧化分解,小分子的从细胞微孔散出,大分子因不能从细胞微孔散出,只能从出口而出。细胞的出口也受神经所控制,理同膀胱。膀胱内的尿液达到400~500毫升时,大脑发出排尿的命令。如人体阳气不足或阴气太盛时,细胞运动缓慢,由于寒冷使细胞外周的微孔封闭,从微孔散出的物质减少了,使细胞内的容量处于饱和状态,此时通过神经系统把细胞的出口开放,使大分子及水从细胞出口而出。而大分子到组织间因它活跃性差,不能从汗孔散出,直接经静脉回收,此时表现为多尿,从出口排出的大分子及水这个过程属于自然阴降的范畴。这就是热则多汗,冷则多尿的原理。这一系列的现象皆表明细胞与人整体和自然规律完全一致。需要补充的是,细胞的入口和出口不是常开的,进入细胞的物质象人用口吃饭一样,吃饱口就闭合了。我们再回到静息电位上来,细胞摄取了足够的养分,象人吃了饱饭,使细胞运动增强,养分子(Na+)从细胞微孔逐渐散出,大分子(K+)不能从微孔散出,此时出现了细胞内钾多钠少的现象,即静息电位。在道理上和人吃早饭后,体力劳动一天,因能量基本消耗了,所以,晚上感到疲劳,出现安静状态,这就是静息电位K+比细胞外高30倍的原因。再如,人的内部温度38左右,外表温度36左右,有这个内外温度差别,所以,体内总是从内向外散发热量,细胞当然也如此。我肯定地说,这个细胞代谢的假设,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得到证实。
钠在肾小管的吸收,如体力劳动细胞运动增强,代谢率增加,部分阳离子从汗孔散出,稍大的小分子经静脉回收。因能量从汗孔散出很多,体内需要再补充能量,补充的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口、饮水,二是通过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的膜孔受神经所支配,用中医的话说既热则开,寒则闭。在肾小管的孔径张开时,钠及养分子因它活跃性强从此散出了,因钠亲水性强,在钠散出的同时,部分水随钠一同从肾小管微孔散出了。教材中把此过程称吸收,那么,既然是吸收,为什么只是小分子活动性强的物质被吸收?为什么不能吸收活动性不强的物质?我认为:上述的过程应该称“释放”,因肾小管中还有活性强的养分(热能),所以,不仅压力比静脉高,温度也比组织间及静脉高,有了这两个差别,当然养分(热能)就可以释放了。我这个说法都是自然的。如果按教材的吸收,必须是物质有选择性的吸收,另外还需要不是自然的“钠-钾泵”参与,但最后还是与理不通。
以上表明“钠”和肾火的属性是完全一致的。让我们再看看“钾”,钾的作用是抑制心肌及骨骼肌及细胞的兴奋。用中医的话说“钾”既属阴。细胞为阳,组织间为阴。细胞为阳、则热,我认为细胞实质温度比组织间要高,哪怕是0.0几度也是要高的。这样内热向外散,外寒向内聚,阴阳可自然相交。钾和钠从动脉进入细胞是一致的,根据钠比钾活跃,只是钠从细胞微孔散出的多些,而钾从细胞出口排出的多些。总之,不论从细胞微孔及出口,钠、钾是共同到组织间的,因钠(阳)活跃性强,到组织间顺汗孔散出的多些,钾(阴)经静脉回收的多些。不论是钠从细胞散出及钾经静脉回收皆是自然的。
4、组织细胞阴阳属性
看罢上述,不论哪项皆没脱离开阴阳。细胞及动脉为阳;组织间及静脉为阴。动脉到细胞为界,按自然规律而言,即动脉血象地之蒸汽。当动脉血出细胞到组织间时,因组织间的温度比动脉及细胞内低,到此蒸汽将凝成云,静脉把组织间的血液收敛回去,象自然的降雨。需要提示的是,动脉为阳和静脉为阴不是绝对的,在某种情况下动脉也可为阴,如动脉血从左心发出,细胞某种原因运动加快,属于中医理论“热”的范畴,此时心跳加快,排血量增加,按中医的话说即“血多热自平”,所以动脉就属阴了。又如,心供给身体下端肾脏的血液,肾把精者转化成“精”和“髓”,废物排出为尿,稍有价值的经静脉经肝脏到右心,肾的功能用中医的话说即主“火”。西医认为,肾主要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则有使心跳加快的作用。和中医所说的“火”词异而理是完全一致的。肾上腺素也好,肾火也罢,自然中“火”则上升,肾火上升的途径其中包括静脉,静脉中的血液向心脏流动时,是在心脏舒张的同时进行的,而心脏舒张则属于“阳”的范畴。肾火的上升是经过静脉、脊髓(督脉),所以,此时的静脉就属于阳了。注意!不论动脉及静脉哪个为阴,或阳,主要看你解释哪一种生理及病理,相对的是什么,但是,最后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5、阴阳自然的病理
以上说过,动脉到细胞为界,属于阳的范畴。从细胞外组织间至静脉属于阴的范畴。动脉供给细胞的养分(氧)的过程(释放能量)象自然的蒸汽。静脉收敛回来的血液因血中的养分基本耗尽,多属于水,这个过程象自然中的降雨。自然中蒸汽转化为云后则降雨,然而,有时同样的蒸汽则不能转化为云,却成为雾,我们先看看雾的性能,大雾朦胧可影响视线,然而,气体太浓也可出现与上同样的结果。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到自己呼出的气体,夏天就很难看到,而雾多出现在春、秋、冬天。夏天基本无雾。根据上述现象在自然中就很容易找到形成雾的原理,自然中形成雾不过两种原因,一气压太高,蒸汽还没升到一定的高度就被空中的高气压所阻止,使蒸汽不能顺利上升,故形成了雾。在人体也是这个道理,如肾为火脏(阳脏),阳气太虚(现代医学的肾炎),细胞运动缓慢,耗能量少,肾火衰使消化不能完善,出现养分中的大分子颗粒增加。如果分子颗粒大于肾小球滤过膜的孔径7nm时,就不能通过再过滤,由于不论是糖分子还是蛋白质分子皆是亲水性很强的,因水和大分子脱离不开,使水的量通过肾小球也减少,所以此时的尿也是很少的。水分和大分子只能存留在组织间,使组织间处于饱和状态,组织间的饱和度越大,与动脉及红细胞的压力差就越小,如果动脉血氧分压差与静脉压接近持平,这时红细胞向外释放能量就很困难,可出现氧中毒,使水和二氧化碳潴留,出现浮肿。以上表明,浮肿是动、静脉之间的压差小了,或说是静脉压大了,和形成雾的原理完全一致。二是高空与地面温度、压差持平,使蒸汽不能凝固成云,故形成雾,在我将要完成的拙作《新医学理论与临床》中第六章、二节心的病理有详细的阐述,到时请诸位赏光,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我们知道,自然消散雾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太阳,二是风。然而,人体出现以上情况时也应顺其自然,1、补肾阳,使细胞运动增强,助消化可使养分子颗粒变小,有利于新陈代谢。促进红细胞生成,有利于载氧(养分)和往回载水及二氧化碳,也就是补肾阳相当于将要出太阳。2、调节肝脏,中医讲,风能胜湿,和自然风能散雾理同。我们知道,动脉(红细胞)给细胞供养分是靠动静脉的压力差,静脉压升高不利于动脉(红细胞)的供养分,和运回水和二氧化碳,静脉压升高有两种原因,一是右心肥厚,而右心肥厚主要是肺动脉高压所致。二是肝脏门脉压升高,或说木不能生火。肝脏失调可产生大量的凝血因子,不利于血液的运行。按中医理论,肝气不升可导致肺气不降,所以,对上述按宏观中医理论,补肾阳和调肝脏不论是按自然规律,还是按人体的脏腑功能是皆能说的通的,和微观现象也完全一致。
不论是实验室的观察,还是一种学说,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阐明体内或接近体内的实际状况。如传统学说把天为阳则热,地为阴则寒,天在外,地在内,结论是表为阳,里为阴。实际上人的体温内比外热,这就等于事实否定了这个学说。人为的实验和自然的生理、病理有没有区别?现在教学大纲中的一些失误,我认为最关键的是:编者是根据哪种原理阐述的学说写的不甚清楚,读者对学说缺少问号。
                                                           翟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8:14 , Processed in 0.05292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