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070|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学生的幸运与不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2-8 12:4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值日员在 2003/12/09 07:24am 第 1 次编辑]

生了一场病,我才明白中医不是封建迷信
象我们这类学校,都属于理科。象我们这类学生从小就学数理化,思想已经很西文化了。我大一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中医基础理论》就讲阴阳五行,当时我真地接受不了。第一年我特别厌学,后来直接就不学了。因为我觉得,这学的都是些什么呀,简直就是封建迷信。可能我还是和中医有缘分吧。我在大二的时候生了病,遇到了一位老中医,他治好了我的病。这位老中医已经九十多岁了,最早是学西医的,四十多岁才开始学中医。因为我自己也是学中医的,我又生了病,他就根据我身上的症状跟我讲,中医的理论是怎样体现出来的。所以,我就对中医的理论有了切身的体会。因此,我明白了中医的理论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也不象我最初认为的那样是封建迷信。阴阳五行不是那样的。后来我慢慢意识到这种理论是有自己坚实根据的,所以我是从那时候起才开始重新学习中医的。后来我发现中医博大精深,值得自己终身去学习。
但是我想不可能每一个学生都生一场病,而且有像我这样的经历之后再重新认识中医。其实我身边很多同学对中医的看法和我最初的看法很相似。
每次我回家遇到高中同学,我就发现和学理工科的同学讲起中医的一些观念,他们往往会嗤之以鼻。但我发现和文科出身的同学反倒更能聊到一起,互相都能理解。高考规定:“学医的必须是理科生”。像我们学校招的学生全都是理科生,这是否合理,也是需要思考的。
学中医的自己也不相信中医
说到师资,就以我们学校为例,学校还是有一批懂中医的优秀老师。但是,根据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就发现本科生接触这样老师的机会非常少。而且象名老中医,我们几乎就见不着。
我们经常遇到的老师,上课也就是照本宣科,讲不出自己的体会来,他们也没有什么体会。他们整天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给老鼠看病,给老鼠吃中药,能对中医有什么体会呀?人和老鼠怎么能同等呢?中医从古至今已在人身上实践了几千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医学,怎么能用老鼠来代替人呢?我觉得,尤其像中医这种从临床诊断中总结出来的医学理论,没有临床体会的老师是教不好的。我们的很多老师都缺乏临床经验,上课讲不出内容来。
另外,中医评定职称主要是看发表论文的数量,那些重实验的老师职称比较高(而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不一定写很多论文)。让那些职称高的老师来教学生,而这些老师的临床经验都挺欠缺的,让他们真正给我们摸一下脉吧,他们都会不知所措。所以,让这样的老师来教我们,我们有了问题根本就不愿意请教他们,觉得请教了之后他们什么都不会。有个老师竟然在课堂上对我们讲:“要不是为一张文凭,还不如退学呢!”
很多老师是中医博士,也讲授中医,但是平时很少读中医医学经典。而且他们也不相信中医,平时生病也都是吃西药。
中医教育的连续性中断了
我觉得,现代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不大对,因为特别缺乏传统文化的教育,而且只有大学才有中医。学生们在上大学之前十几年接受的都是现代教育,进入大学突然让他们读这些古文,接受起来特别困难,总觉得与以前学的知识衔接不上。不象古时候,中医教育有连续性。我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医教育的连续性中断了。应该在小学、中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现代的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缺乏认识,他们根本不知道传统文化的宝贵性。
现在学中医的很多人根本就不了解中医,不知道这是一个宝库,所以就不能好好地学。我们的古文功底本来就差,而且学校里学古文的课时也不够,所以我们读中医医学经典都很成问题。也没有老师能从文字训诂方面来教我们,而这些东西对学习中医是很重要的。
就是因为对中医的不自信,才排那么多西医课
我就是因为特别喜欢中医,想学中医才来这的,但来了之后非常失望。对教材我很不满意,我觉得简直就是用西医学的框架来宰割中医,而不是遵循中医自身固有的规律进行编写。
中医药院校的课程安排也表现出来一种强烈的不自信。我们的中医课占百分之六十,西医课占百分之四十,为什么排那么多西医课?西医院校为什么不排百分之四十的中医课?其实,正如我们一个老师所说:“就是为了以后你们到临床能真正有用。”我觉得,就是因为对中医的不自信,才排那么多西医课。
我们有些同学把中医看得非常简单,到了大四、大五就说:“我们学得差不多了。“但他到底能不能看病就不见得。他自己生病,他自己也不会开方,就来医院找老师开。可他找的老师往往不见得有水平,吃了开的药还是不好。然后马上看西医,西医疗效快,于是马上就把所学的东西全都否定了。所以,中医药院校培养不出来真正的中医,也不能全怪学生。我觉得他们挺不幸的。
附注:文章重复贴了两遍,值日员将重复部分删除了,原文一字未改动。
2
发表于 2003-12-9 10:41:2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生的幸运与不幸

學不學得好﹐完全看自己。
“學校還是有一批懂中醫的优秀老師。但是,根据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我就發現本
科生接触這樣老師的机會非常少。而且象名老中醫,我們几乎就見不著。 ”
能跟好老師上臨床﹐確實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有的時候得動點腦筋﹐用點手段。
沒有機會要學會創造機會。我就很會創造機會。我一共跟過十幾個老師。我們學校
有六個全國名老中醫﹐有兩個太老不再上臨床了﹐另外4個我都跟過。多想想辦法巴﹕
))
3
发表于 2003-12-12 18:39:4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生的幸运与不幸

读了很伤心,现在如此,二十年以后呢?!
4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5 11:57:3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生的幸运与不幸

可以具体点告诉我你是怎么做的吗??/
5
发表于 2003-12-17 12:39:4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生的幸运与不幸

一读催心肝,再读泪双流。可怜中国人,自煎何太急?
6
发表于 2003-12-18 07:35:5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生的幸运与不幸

[这个贴子最后由兰心在 2003/12/18 07:38am 第 1 次编辑]

女山巫醫是問我嗎? 我是如何找老師的在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10&topic=43&show=0, 這個帖子裏有提,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縂而言之,首先,你要信息靈通,至少要知道那幾個醫生好,然後知道他們人在哪,在哪裏開業。然後應該想辦法,創造機會跟他們學習(這就得看自己的運氣和造化了。)然後得投其所好,讓老師喜歡你。比如有的老師喜歡勤勉的學生,我就會經常向老師請教,匯報我的學習情況;有的老師喜歡抽煙喝酒,我過年過節就會送老師煙酒;有的老師忙,我會去他家裏幫忙做家務;有個老師喜歡去茶館打麻將,我周末有時閒就會陪老師去公園喝茶打麻將。總之,做人要靈活點,老師喜歡你,自然就會多教你一些。
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我們這一代已經是很幸運了,不用吃太多苦就能學到東西。我有個老師,大約60嵗,他年輕時爲了跟名師學,要幫老師買菜做飯洗衣服,冬天還要幫老師拆棉被,洗被面。還要幫老師剪腳趾甲,基本上就是個傭人。但他現在也是省級名醫了。可以說,我們的很多中醫老前輩,都是這麽學出來的。
我認爲,這些都是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換作我是老名醫,要不是特別乖特別討人喜歡的學生,我也不願意將自己幾十年積累起來的東西輕易交給別人。
你認爲呢?
7
发表于 2004-2-1 18:48:2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生的幸运与不幸

肺腑之言,颇受启发.
8
发表于 2004-2-3 08:55:1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生的幸运与不幸

是啊﹐肺腑之言。可惜只有小橋這個知音願意聽﹕)
9
发表于 2004-2-7 13:55:2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生的幸运与不幸

幸还是不幸呢?
很多中医学生面对现实的打击,尤其是将来工作的问题,我就是一个中医的在校学生,我们都要面对将来的就业问题。我们的打击首先是很多老师都跟我们说“他们以前也是学中医的,现在转行了”;其次是我们这边最近一次的医学方向的应届毕业生招聘会中,很多中医院都招西医的毕业生,不招中医专业的~我们将来5年本科毕业出来,去招聘会没多少能符合招聘单位的要求的,因为医院要么招高学历的,要么是招西医的,唉,无奈~
我就和不少同学聊过,一些同学本身就对中医的信心不足,一些很肯定将来要转行的,我想可能今天和我一起学中医的同学将来会有不少转行的~
但我就对中医很有信心,我也有信心能坚持中医,也希望将来有机会能有好的、临床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指导~
所以楼上的确实是肺腑之言啊,我想我将来有机会从师也需要注意这个问题的!
10
发表于 2004-2-8 07:20:3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生的幸运与不幸

亭斓一定要充满信心. 当初我学中医的时候,就有一个名老中医百般不解地问我: 你为什么学中医呢? 你完全可以学更好的专业,以后找更好的工作.像我们这样做中医的只能混碗稀饭吃.(当然他是过谦了)
我说: 我就是喜欢中医, 而且我一定能做得很好!
我想我现在已经实现了我自己的诺言, 中医不是一个破饭碗, 它已经成了我的金饭碗.
只要你肯努力,我相信它也会成为你的金饭碗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20 04:17 , Processed in 0.06365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