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8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医楼梦 第一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7 15:5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医楼梦
——小鱼跳龙门
张鸣钟  著
第一回    古城润州  山清水秀
                客居学子  南来北往
随感诗:
   金山焦山北固山,  自古巍踞长水边,
   三山天成秀丽景,  历经沧桑更好看。
润州,是长江边上的一座古城,以金山寺、甘露寺、焦山而名闻遐迩。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金山寺,位于润州西北的金山上,依山傍水,山在寺中,寺在水边,先进寺门,后上山,是典型的“寺里山”。始建于东晋,传说金山寺的开山祖师法海禅师,因在此山掘地得金而建,故名金山寺。《西游记》里的唐僧,幼时遇难在此得救苦修,终成一代宗师;《白蛇传》中水漫金山的神话故事也发生在这里。山半腰有法海洞,山后有白蛇、青蛇洞。在山的最高处,有座七层佛塔,名“慈寿塔”。登上塔的最高层,向下看,整个金山寺很像停泊在江边的一条游船,而慈寿塔则是船上的一座塔楼。极目四望,山青水秀,紫气缭绕,云雾茫茫,江上舟楫穿梭,笛声不断。游人如织,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一派江南风光,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
出了金山寺,往西走不远,就是“天下第一泉”的所在地。取泉中之水,盛满玻璃杯,然后向杯中投硬币,水面高於杯口慢慢隆起,而不会溢出杯外。这亦是此泉的特异之处。
若沿着江边的马路向东走,就到了北固山。北固山虽不很高,却非常有名。东吴名将太史慈墓,就在此山坡下。山上的甘露寺,因刘备在此相亲、招亲而家喻户晓。因甘露寺建于东吴甘露元年,故名。历代均有修建,现存寺宇大多为清代建筑。寺宇虽不大,然以山镇寺,颇具飞阁凌空之势。相传北固山甘露寺修好佛殿时,主事和尚心中欢喜,但从山上看到山下,总有一点美中不足,原来是缺少一座宝塔。到半夜,忽听江上起风,风急浪高,响了一夜。和尚心中有事,一夜未睡。翌日拂晓,推窗一看,江面上雾蒙蒙一片,就近朝山脚下的地方,有个黑乎乎的东西过江而来。 风息浪静后,和尚跑到山脚仔细一看,原来是座铁宝塔搁在岸上!主事和尚高兴得不得了,见铁塔七层造型,不高不矮,放在北固山顶正合适。但怎样才能将铁塔安放在山顶呢?和尚正在焦急时,忽听空中有声音说:“大和尚,我们来也!”和尚仰头一看,四大金刚从天而降,来到面前,合力将铁塔搬上山放好。后来,和尚凭记忆,在甘露寺里塑了四座神像,所以北固山上没有别的佛像,只有四大金刚。实际上铁塔是唐代宝历元年卫公李德裕所建,位于天王殿东北,故又称卫公塔。宋代重铸为铁塔。甘露寺是“山里寺”,先上山,后进寺,在寺前面的山下,有一块大石,石上有两条裂缝,缝隙中长着一棵小树,青枝绿叶,生意盎然。石上刻有“试剑石”三个醒目大字,此石即是刘备相亲时在充满杀机的气氛中,与孙权各怀心思“回荆”、“取荆”的试剑之处。寺的东侧有座祭江亭,传说是孙尚香遥祭刘皇叔之处,亭柱上刻有康有为书写的楹联。寺的后面,有座多景楼,楼前有尊石像,似羊非羊,似犬非犬,似虎非虎,似豹非豹,上刻“狠石”二字。据说从“狠石”的头上往北望,可以看到江北扬州城的大雄宝殿。在北固山上漫步,看着滚滚长江东逝水,后浪推前浪,想着吴蜀往事,如过眼烟云,是非成败转头空,不由教人感慨万千。
从甘露寺乘车,往东约行五公里,远远看见焦山就像一块硕大的翡翠,稳稳地浮在江心。在江边渡口下车,乘船很快就到了焦山脚下。焦山亦是“山里寺”,其面积与高度,皆比金山寺、甘露寺大而且高。山的东西两侧都有上山的石阶和小径。山脚下有个焦公洞,洞内有焦公塑像。洞前的牌子上写有三召焦公的简介。相传东汉末年,学士焦光学问高深,精通医术,不愿做官,隐居于此。汉献帝闻其高名,曾三下诏书,请其出山而未就。山南有座定慧寺,乃明代建筑,绿瓦朱栏,十分典雅,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山的崖壁上,刻着“浮玉镇海”、“海不扬波”八个大字。据说江水无论涨多高,都淹不到焦山的最低处。登上焦山的最高处,有座“吸江亭”,站在亭上,环顾四周,青山绿山,满目皆翠,郁郁葱葱。远眺近望,山峰高耸,天堑浩荡,舟楫竞驶,江鸟飞翔。浮玉镇海不扬波,中流砥柱真壮观!
随感诗:
南北求学不平常,  十年三次过大江,
有心种花花不开,  无意插柳柳成行。
润州的西南郊,有个村子叫七里甸,润州中学就在七里甸的东北角。润州中学,是一所具有六十多年历史的著名学府,它的前身是1892年润州知府王仁堪创办的南冷书院,原校址在鼓楼岗。在漫长的岁月里,几经变迁,1946年12月,迁於现址。
润州中学,校园面积约150亩,园林建筑,古朴典雅。这里远离闹市,环景优美,景色秀丽,花香鸟语。学校设有初中部和高中部,学风浓郁,师资雄厚,封闭管理,纪律严明。学生一律住校,食堂就餐,校内不设小卖部。每天晚餐后,才允许学生到校门外散步。校门外的马路边,有商店、饭店,可以买到学习、生活用品及小食品等。每周六下午两节课后,学生可以离校回家住宿,但周日晚餐后,必须返校。
1959年春,新学期刚开学,润州中学的初二一班,从河南豫州来了一个名叫钟正的插班生。班上的同学对这位北方来的新同学,都感到很新奇。因润州中学的学生,都是来自城里,或附近的县,很少有外省者。钟正则不然,他对润州并不陌生,这次是第三次回来,可以说润州是他的第二故乡。
钟正第一次来润州是1950年秋,那时他刚上初小一年级。姐姐钟玉在润州教书,他随母亲和舅舅来润州探亲。第二次是1953年春,姐姐的孩子需母亲照看,他随母亲再次来润州,就读於润州北门小学。1955年夏,他初小毕业,他大哥钟山的孩子,亦需要母亲照看,於是又随母亲回豫州,就读于正隆街小学。
1957年夏,钟正高小毕业,考取了豫州十五中。这年秋,刚入学,就赶上了“整风反右”运动和“勤工俭学”劳动。校园的墙壁上贴满了批判被打成“右派”老师的大字报和漫画。上午上课,下午或周末,学校组织学生在教室里进行“勤工俭学”劳动,或到豫州烟厂、豫州东站等校外劳动。
1958年,是“激情燃烧”的年代。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指引下,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心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架桥梁”等豪言壮语,在大街小巷的墙壁上、门框上,处处可见。举国上下,校内校外,“大炼钢铁”、“赶英超美”。钟正所在学校,组织高年级学生到豫州西部山区背矿石,低年级学生在中途接应。校园里垒起炉灶,低年级学生到河边路旁,拾枯枝树根,捡回来做燃料。高年级学生将矿石放在炉灶里,点着柴火,“炼石成钢”夜以继日,热火朝天。钟正自幼体弱,身小力薄,只能与低年级的同学去中途接应和拾柴火。接踵而来的是家家户户砸锅毁灶,统统到大食堂去吃大锅饭。同时,还要大搞卫生,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到酱园、肉联、垃圾场,挖蝇蛹,捉老鼠。社会上流传的顺口溜:“三八妇女节,男人不能歇,女人看电影,男人挖蝇蛹,正是这时的情景。在这一年,钟正挤时间,阅读了许多古今中外的名著。有一次,他拿着小说被班主任陈新玲老师撞见,斥为“只专不红”。这年秋天,母亲又离开豫州,到润州姐姐家看孩子了。钟正五、六岁时,父亲钟成病故,一直没离开过母亲。现在上中学了,不能再随母亲前去,只好留在大哥家继续上学。
1959年,风云突变,对1958年“浮夸风”有微词的人,受到了批判,“反右倾”运动开始了。大自然亦将天灾降临人间。人们的生活必须品粮、油、肉、蛋等,供应日益紧缺。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手里一把钱,不如当个营业员”。最吃香的四种人是:“听诊器,方向盘,人事干部,营业员”。“听诊器”指的是医生;“方向盘”指的是司机。这四种人手里有“权”,容易搞到紧缺商品。
钟正的大哥家,孩子多,生活越来越困难。这年寒假,大哥想让钟正辍学参加工作,以减轻负担,并已在豫州铁路局电务段找了一份工作。钟正知道后,不知如何是好,急忙写信告诉姐姐和母亲。姐姐和母亲接到信,非常生气和着急,姐姐先写信,接着又发电报,说:“弟弟年纪小,正是学知识的时候,决不能辍学去工作,以误前程。若你实在负担不起,可速转到润州来上学。”大哥无奈,就这样钟正第三次到润州,转到姐姐曾执教过的润州中学。
钟正到班上不久,就遇到了一件很尴尬的事。有一次上音乐课,白如玉老师让同学们依次到讲台前,从桌上的纸箱里,随意抽出一张纸条,上面各写有一段不同的歌谱,须当场开谱唱出。同学们一个个都能随着老师的钢琴伴奏,将纸条上的谱子唱地很动听。待钟正上前取出纸条后,却憋地满脸通红,一句也唱不出来。原来,钟正在豫州十五中上学时,老师尚未教开谱,每学一首新歌,老师唱一句,同学们跟着唱一句,直练到合唱、独唱都会了,就算学会了。老师看着新来的学生不会开谱,亦没说啥,就让归座。钟正看着同学们异样的目光,简直无地自容。
不过,很快就有一件事,使同学们对钟正另眼相看了。代数老师纪德卿是位年近七旬的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上课时,不罗嗦,不重复,没有“口头禅”。每个类型的代数题,解析一道,举一反三,事半功倍,只要用心听讲,很快就能全部掌握。有一次考试代数,全班很多同学成绩不理想,而钟正却考了第一名,于是同学们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给钟正印象很深的还有历史、地理和语文老师,他们都是各有独到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历史老师史金鉴讲课,如数家珍,绘声绘色,使千百年来发生的事,一一呈现在眼前,不用刻意去记,却都牢牢的记住了。地理老师游历广,上课不带课本,手里拿着一把彩色粉笔。一节课下来,黑板上就成了一幅彩色地图,每讲一个地方,他就像一位导游,使同学们犹如亲临其境,过目不忘,课后不用复习。语文老师范文进,教写作文,要求只打腹稿,不写草稿。他将历年高考的作文题,学校的作文考试题,给同学一篇一篇的解析,并让同学们在限定的时间内,依照题目,另写一篇,一气呵成。告诫同学们不要把精力和时间用在打草稿上,平时要多练习打腹稿,这样到考试时,就能很快写出精品来。
学校给周末回家,星期天不在校吃饭的同学,每人发一斤粮票。校门外的饭店和食品店,都是凭粮票才能买。钟正的粮票来源,一是,周日回姐姐家吃饭,偶而少交半斤;二是:二哥钟石经常从豫州寄来半斤或一斤全国粮票。这些有限的粮票,使钟正能在校门口散步时,买点零食吃。
一天晚饭后,他和几个同班同学到校门外散步,沿着门前的小路向南走去。走了不远,是一座铁路涵洞,他们爬上涵洞的桥上,环顾四周。往东看,是通向润州城里的公路,人车不断,忙忙碌碌。公路南边的远方,可以看到润州钢厂烟囱冒出的黑烟。往南看,是七里甸村,参差不齐的农舍,偶而传来几声犬吠鸡鸣,缕缕炊烟随风慢慢飘散。向西看,远方云雾茫茫,有座大山时隐时现。据村民说那是五洲山,“看山跑死马”,要到那山上,须走很远的路。往北看,是润州中学的校园,整个校园就像一个大花园,除了操场宽阔外,其他建筑都隐现在绿荫里,只有那供水塔,显得格外高大醒目。钟正望之良久,诗兴大发,遂吟出一首随感诗:“傍晚桥头站,举目往前看。路上无闲人,农家有炊烟。五洲山势伟,水塔气不凡。环境如此美,学子尽开颜。”同学们闻之,皆鼓掌叫好。
钟正班上的许多同学,非常喜欢无线电,课余经常听到他们练按键的“嘀嘀声”。钟正依然爱好文学,遍读文学名著。有一段时间,他特别喜欢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八十天环游地球》中的“福克先生”,还把“FK”两个英文字母,写在扇柄上,欲以“福克”自居。幻想自己将来能做个新闻记者,走遍中国和世界各地。[/watermark]
2
发表于 2008-10-7 19:55:5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医楼梦 第一回

     非同凡响 !
     谢谢张鸣钟教授。
3
发表于 2008-10-7 21:05:5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医楼梦 第一回

想问教授你想从哪个角度来写?
4
发表于 2008-10-8 12:08:5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医楼梦 第一回

读医楼梦,想看医楼故事.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10:37:4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医楼梦 第一回

接着往下看就知道了。谢谢楼上各位朋友!
张鸣钟
6
发表于 2008-11-19 18:06:5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医楼梦 第一回

好文章!非常感谢和敬佩张鸣钟教授!
7
发表于 2008-11-21 14:03:3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医楼梦 第一回

张老师,好文章,看了受益匪浅,我是你的门生哦,可以和老师交流了,三生有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01:20 , Processed in 0.16095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