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办残疾人按摩培训中心的认识与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1 10:2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胡传秋  濉溪县八届政协委员
濉溪县残疾人按摩培训中心
如何让更多的盲人享有与正常人同样的生活,获得应有的自尊和地位。是全社会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试以个人创办残疾人按摩培训中心的实践为基础,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与思考。
       1 助残按摩培训顺时应势,功德无量
       创办保健按摩师职业培训中心,是慈善之举,积德之为。它顺时应势,让盲人特殊群体自强自立,对改变盲人生活命运,提高盲人家庭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深远。
     1.1 顺应了盲人群体改变自身弱势,实现自强自立的精神需求盲人由于视觉功能的缺陷,不仅给学习、生活和社会交际等各方面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也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发展。从盲人的心理角度看,他们自身的缺陷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既要承受失明所带来的困难和压力,另一方面又害怕别人的歧视和嘲笑,易形成自尊心和自卑心并存的矛盾心理。他们对未来有所憧憬,但由于视力缺陷,无法施展才华,既担心未来的工作,更担心未来的婚姻家庭生活,常感到前途无望,目标渺茫,时时处于紧张、焦虑之中,缺乏自信,无所适从。我出生濉溪县农村一个多子女的家庭,自幼家境贫寒,加之自己是低视力。深感贫穷、自卑、无助的痛楚。几十年来,我凭借生存的勇气和信念,1993年从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到社会,积极融入主流社会且从容地找到了自己工作、生活的位置,虽然我不是残联的专职人员,但在人到青年,工作事业刚有些起色的时候,选择了助残事业,2004年创办了濉溪县残疾人按摩培训中心。盲人失去眼睛,主要依靠触觉感知世界,手脚灵敏是盲人生存的资本,按摩职业是盲人的强项。办院4年的实践证明,几十名盲人在按摩院这个平台上施展了自己的技艺和才能,以技立业,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和命运,提升了他们自尊、自重、自立的人格和尊严。 濉溪县残疾人按摩培训中心的创办,正是我办培训中心4年实践的延伸。对残疾人来说,建一所按摩培训中心,就是为他们寻得一双改变自己命运的手,献爱心与常人,送健康给社会。同时也为他们自己增强自信、融入社会、赢得自尊撑起了一方天地。
      1.2顺应了盲人家庭摆脱弱势困境,提升生活质量的生活需求一个盲人家庭,因其残缺的弱势,对其家庭的影响很大,给其家庭带来自卑和自闭,以及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秩序紊乱。盲人家庭和正常人家庭应该是平等的,而这种平等如何去实现?最直接的就是家庭经济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创办濉溪县残疾人按摩培训中心四年来,我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一个盲人按摩师每月上千元的收入为其家庭稳定了经济来源,支撑起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生存条件,更让一个家庭树立起与正常人家庭平等的自信和尊严。从这个意义上说,保健按摩职业培训中心就是让残疾人家庭摆脱弱势困境,提升自信和自尊的直接平台。
      1.3顺应了体现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的最强音,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的和谐是建立在家庭和谐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家庭得到了自身的幸福和谐。我们所建设的社会和谐才是完整的和谐。办一所按摩培训中心,能帮助几个、几十个盲人;可以让更多残疾人掌握按摩技艺,立业兴家。倘若助残培训事业蓬勃发展,残疾人纷纷掌握技能,残疾人家庭生活正常,幸福多多,那整个社会更加完整和谐。从办培训中心,从我为盲人献爱心,到盲人按摩师把爱心传递给社会,从看到盲人接受被爱,再看到盲人按摩师去爱别人,这一过程,你能说不是一个由个体残缺向完整发展的跃升吗?你能说这不是和谐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音符吗?尽管盲人及其家庭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有着生理和心理的创伤,但他们在学校和与社会的接触中,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把实现个体价值与赢得自身地位联在一起,将得到的社会关爱再传递给社会。从而赢得平等、自尊和自信。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因此说,创办按摩培训中心顺应了残疾人自身、家庭和社会三方的要求,其功德无量,善莫大焉。
     2 组织助残培训源丰求盛,前景广阔
      创办保健按摩职业培训中心,具有厚实的基础条件和广阔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以下“三个可能性”:
     2.1 来自组织保障的可能性一个人想做成一件事,将遇到重重阻碍和困难,必须要得到方方面面的支持,尤其是政府的支持。助残事业是一项行善之举,积德之为,顺天理,得人心,与政府目标一致。只要愿为、敢为,政府是欢迎的。当初引我走上助残之路的是,濉溪县残联的领导。正是在濉溪县残联和濉溪县劳动保障局领导的关心下。我的残疾人按摩培训中心先后挂牌,濉溪县各相关部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濉溪县残联帮助开展盲人培训需求调查。做好综合协调工作:濉溪县劳动保障部门帮助落实考核发证工作。正是因为有了濉溪县各界的支持和密切配合。才有力地保障我培训中心残疾人培训工作扎实、全面地发展,并取得了实际效果。
      2.2来自资源支撑的可能性西方盛行的全纳教育理论与我国儒家“有教无类”学说是一致的。所有的人包括各类残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也都有接受教育的能力。社会盲人众多,他们虽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但对世界的感知与常人却基本是一致的。办学实践证明,接受培训的几百人中。没有一个因为自身原因成为不可造就的人。濉溪县105万人口中,占总人口5.85%,残疾人6.15万人,盲人占残疾人总数的19.72%,人12121人,听力障碍占残疾人总数的22.87%,14065人,语言障碍占残疾人总数的7.64%,4698人。精神残疾占残疾人总数的8.09%,肢体残疾占残疾人总数的26.23%,16131人,多种残疾占残疾人总数的14%,8610人。这一庞大的群体及其可造的潜在素质,为助残培训提供了基本条件。从全社会师资资源看,都有一批研究经络学、从事推拿按摩的专家、医师,他们都可以应邀担当残疾人按摩中心的兼职教师。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助残办学提供了有力支撑。事实证明,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资源支撑。我培训中心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2.3来自市场空间的可能性创建盲人按摩院。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要定位准确。我们所培养的是初中级盲人按摩师,是正宗的、传统的、科学的保健按摩,这是和医生同样的光荣职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了新的追求。保健按摩“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健体强身,延年益寿”、“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健体强身意识逐渐增强,而与之形成截然反差的是。社会所需的职业按摩师却显得十分稀缺。我们办了6期按摩培训班,毕业的100多名学员全部就业。他们被分配到全国各地很受欢迎。不少的已成为当地院所的骨干。目前。全国很多地方纷纷来电争取。盲人按摩师供不应求。广阔的市场空间对残疾人按摩培训行业的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提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当人们更理智的选择健康消费的时候,按摩市场秩序将更加规范,残疾人按摩市场将越来越大,残疾人按摩培训的前景将会更好。
    3 搞好助残培训应把握关键,
    开展残疾人按摩师培训教育,这是为残疾人办的一件好事。但好事如何办好?我觉得,必须要以人为本,创新思维,把握关键,科学推进。
    3.1选准对象。是搞好残疾人培训的前提把社会残疾人组织起来,进行一定时间的培训。让他们学有一技之长,带着独自谋生的技能融入社会,是培训中心履行服务、管理职能的目标之一。为了摸清残疾人的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先要请残联牵头进行人户调查,有目的地对残疾人培训的需求进行专门了解。在我县好几千名视力残疾人中,需求差异较大,有的急切要参加培训;有的畏难,想参加又不敢参加;有的态度冷淡,不愿参加。为此,我们本着培训一个。成功一个的指导思想,对参训对象进行了认真筛选。根据盲人的实际需求分层次作了相应安排。对个人自愿,符合参训条件的,优先培训;对符合参训条件,存有畏难情绪的,鼓励参训;对生活有困难,符合参训条件而不愿意参训的,配合残联领导上门动员参训。通过有的放矢的努力,确保了每期的培训质量。
    3.2因人施教,是搞好残疾人培训的关键残疾人文化差异大,年龄跨度大是残疾人培训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难点。如何让参差不齐的残疾人学员如期学到保健按摩知识,掌握按摩技能,通过考核取得资格证书,真正做到学有所成,学能所用,是搞好残疾人培训的关键。为此,我们主要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第一,在教学安排上,针对不同情况,教学各有侧重。一是尽量请高层次的专家授课,为盲人的成才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我校特地邀请了省中医学院、中医专家教授讲授中医基础学、经络学等理论。二是对接受能力差的学员,在时间上不拘泥教学计划,专门进行重点辅导。三是在指法的学习上注重实践的练习,保证了学习实效。第二,在教学内容上,根据残疾人学员认知能力强弱的不同,采取多层次,分目标的教学方法。加强课后辅导力度。参与培训的老师经常放弃休息。全力以赴逐一检查辅导。濉溪县残联分管领导也经常到班督促、指导,甚至自己当“模特”,让学员练习。对有潜力的学员,课后辅导时适当延伸、扩展知识面,为今后提升创造条件;对低能力的学员,则通过反复演示、讲解,巩固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实行大课堂集中讲授同一内容,小课堂个别消化延伸。拓展与巩固并举,形成高促、低救的学习层次,达到各有所获的培训目的。第三,在教学手段上,结合心理疏导,帮助盲人克服自卑心理和依赖性弱点。在培训过程中,明确告诉学员,学习有可能面临挫折和反复,鼓励他们不怕因学不好而丢人,不怕因学不会而被淘汰,让心灵进入“减压舱”。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当学员在学习中尝到收获的甜头时,适时提出“挑战自我,重塑自我”的要求,由减压变加压。促使每一位学员不懂就问,大胆练习,尽量在老师面前展现自己的能力,以坚定学员学有所成、学必有成的自信心。
    3.3学有所用,是搞好残疾人培训的根本在残疾人按摩培训工作中,我们坚持以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改善群体结构,促进平等参与为宗旨,以推进盲人就业为目的,把培训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起来,积极争取濉溪县劳动部门的支持与帮助。几年来,我培训中心举办6期盲人按摩培训班,毕业的100多名学员全部通过了濉溪县劳动局技能鉴定所的考核。其中,80人取得初级证书,所有学员全被分配到外地就业,并有丰厚的收入。浙江、苏州、广州、珠海、西安纷纷上门或电话预定毕业学员。这种供不应求的态势,吸引了跨区域的残疾人参训,展现了残疾人按摩培训的生机与活力。
    3.4创建品牌,是搞好残疾人培训的未来创品牌才能有大发展。开展残疾人教育培训同样需要打响自己的品牌。在办好学校的同时。我在濉溪县残联的支持下,投资近几十万元,建起了皖北最大的盲人按摩实习基地。是为盲人搭建的一个展示技艺、唱响人生的平台,是盲人按摩师为自己创建的一个牌子。通过盲人按摩师的双手,“ 濉溪县残疾人按摩培训中心这“块牌子将被擦亮,她的名字将飞出濉溪县成为全国盲人按摩业中有竞争力的品牌。
     以上是我几年来办学实践的认识与思考。“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生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残疾人对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盲人渴望能得到更高层次和更高质量的教育。结合社会需求以及盲人的特点,将按摩师职业引进盲人这一特殊群体,正是为提高盲人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开辟了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只要用心去做,一切皆有可能。我相信,用社会的和谐和爱心铸成的平台必将为盲人群体撑起一方新天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17 23:33 , Processed in 0.05113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