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基本概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27 19:2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医基本概念
——气、血、营、卫、津、液今析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有许多,这里主要试对气、血、营、卫、津、液作一明析,其余的将在其它章节述及。
一、     气与血
(一)气
气,是从广义来说,是一个哲学概念,是指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都是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
中国医学自然接受了这一唯物主义观点,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且主要通过脏腑组织机能活动来反映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从现代考虑,人体之气无非是指新陈代谢的机制(包涵结构与功能两个方面)及其所产生能量的总称。(《气功学说》章节)
在某中意义上说,气就是指生理功能,指具有活力很强特性的物质,《类经·摄生类》:“人之有生,全赖此气。”其具体作用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1)       推动作用: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血的生成
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汇等,都是依赖气的激发和推动。
(2)       温煦作用:《难经·二十二难》:“气主煦之”,即是说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
体这所以能够维持正常体温,主要依靠气的温煦作用来调节实现;而人体各种机能又必需在正常体温情况下才能照常进行。
(3)       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地说,是指精、
气、血、津、液等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气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4)       防御作用:指机体具有的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和驱邪外出的作用,包括现
代所言的免疫系统、屏障防卫机制等。
(5)       固摄作用:主要表现于控制血液运行,不使溢于脉外,控制汗液与尿液,使其
有节制的排出,以及固摄精液等,在此应指具有造成机体内负压和密闭结构的机能。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的运动形式,在理论上不外的乎是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气机主要也表现在物质的运输方面,对机体内外和细胞而言,主要是物质的吸收(入)和排泄(出),而对机体上下和整体来说,又更赖于物质的向上转运(升)和下输(降)。
   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是气的升降出入场所,机全世界各种生理活动,实质上又是气的升降出入的具体体现。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其运动一旦止息,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终止,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巳;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气的升和降、出和入,是对立统一的阴阳运动。从局部来看,并不是每一种生理活动,都必须具备升降出入,而是各有所侧重,如肝、脾主升,肺、胃主降等。从整个机体的生理活动来看,则升和降、出和入之间必须协调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又是协调平衡各种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
    人体的气,根据其主要组成成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的不同,又分为营气、卫气、元气、宗气等,这主要是分指或强调某一相对独立的功能机制的系统或集团,如:宗气可说是呼吸机制。
(二)血
    血是红色的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这一。血主要由血浆、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等组成。血必须在脉中运行,才能发挥它的生理效应。
    1.血的生成    血液生成的主要成分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营气、津液等,《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面赤,是谓血”。《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都是强调营气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灵枢·营卫生会》:“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则是说明先天精气是化生血细胞的根源。
   2.血的功能   血液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不断地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充分的营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难经·二十二难》:“血主濡之”,是对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简要概括。《素问·五脏生成》:“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这是进一步阐释了机体的感觉和运动,必须依赖于血液供应才能维持正常的机能活动。
    血为气之母,血具有载气作用,是指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足以充分的营养来源,这也包括了血红蛋白运载O2和CO2的功能。
    血亦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素问·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平人绝谷》:“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说明人的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活动自如,均有赖于血气的充盛,血脉的调和与流利。从现代看,血液中是富含递质、激素等中枢需调物质,对精神活动必起重要作用。
   3.血的运行    血在脉管中运行不息,流布于全身,环周不休。随着血的运行,为全身各脏腑组织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以供各所需。
    血的运行,主要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虽然是心脏的搏动推动血液运行,但其又依赖原动力——元阳之气作用,心脏才会搏动。血在脉管中运行不致逸出脉外,一是由于气的固摄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于血管具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灵枢·决气》)的功能。
     血管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循环的具体走向,《素问·经脉别论》有记载:“食气入胃,散精于肝……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这是有别于经脉而论,说的即是血液循环部分过程,水谷精气是通过门静脉入肝脏,再与静脉血(浊气应是针对静脉血而言)合入于心脏,再遍过肺循环,肺朝百脉,血液就成了动脉血,就有可供利用之精微(再经主动脉运至外周),供全身毛脉调用(即通过微循环起作用),各脏腑组织器官各取所需,协调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上述员然认识到血液循环系统,当然是比较粗浅的。确切的可参现代关于血液循环的揭示。
二、     营与卫
   《灵枢·营卫生会》:“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搏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营有经营、营养的意思,营气是运行于脉管中的精微物质,是血液的重要组成成分,有营养周身的作用。卫是防御、保卫的意思,卫气是运行于脉外之气,不受血管约束,其性刚悍,具有护卫人体,不使外侵犯的作用。
    从现代分析,营气即营养物质,是指人体必需的各种物质,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脂类、无机盐、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是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营气分布于血脉之中,随血液循环营运于全身。《素问·痹论》:“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营气虽在血管中,但必需通过微循环才能进行物质交换,供组织细胞所需,所以,与经脉流注次序合称的营气运行是针对各脏腑(经脉)所需物质的转化过程而言,如营气运行旺于肝经时,则转化成肝脏所需物质的功能增强,或是肝经所调控的微循环开放。因血液就象一个储备箱,而营气就是箱中的共用物质,各脏腑(机能)所取必需物质具有时序性,所以营气运行是指营养物质的相互转化代谢的过程。
    而卫气是指防卫免疫体系及消除外来的机体内生的各种异物的功能,包括机体屏障、吞噬细胞系统、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灵枢·本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笔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即指皮肤的屏障防卫机能;《素问·痹论》:“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膛”,指卫气运行于脉管外的分肉间隙,也似已感应到T细胞免疫体系等的产生部位,“肓膜”疑指胸腺等中枢免疫器官。
   “营出于中焦”,指营养物质均由饮食物化生而来;“卫出于下焦”,指免疫防卫物质根于骨髓干细胞产生转化而来,肾主骨髓,位于下焦。
营气运行是与“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一致的;卫气运行是昼行表,主六腑,夜行里,主六脏,在夜半子、丑交界后营卫运行交会于肝,名为合阴。(附:《灵枢·卫气行》:“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小指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间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小指之间。别者以上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指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入肺,肺注于肝,肝注入脾,脾复注于肾为周。”)
营卫运行的生理现象:“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营卫运行失常,必然导致病理变化,《素问·离合真邪论》:“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荥输,余知之矣,此皆营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素问·八正神明论》:“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难经·六十九难》“不实不虚,以经取之,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这些都认为某些疾病并非来自外邪,主要原因是机体营卫运行失常,自稳功能紊乱,以致卫气对自身组织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出现病变。此外,营卫不和也是自汗的病要之一。
总之,营卫调和共同担负起营养人体和防御疾病的重大作用。

三、    津与液
    津液,是泛指机体液体成分,是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之一,根据性状、部位与功能等的不同,又有津与液之分。《灵枢·决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这里简要地指出了津和液的概念及功能。而现代医学对液体成分也分成了两大类,即水溶性物质和脂溶性物质。通过探究,觉察津、液似分指这两类物质,是否可以这样认识呢?以下就有关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1.从性状来看    一般认为,清而稀薄者为津,浊而稠厚者为液,如汗、尿等属于水溶性物质,而关节腔中的滑液、皮肤分泌的脂类等其性状浊而稠厚。
    2.从分布部位看    《灵枢·五癃津液别》:“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津存在于血液之中,与气并行,以利血的流行通利,主要布散于体表,见于外则为汗、涕、泪等;液一般不与气血同行周流,只是藏于骨节筋膜、腹膜腔、颅腔之间等。水溶性物质组成血液的主要成分,通行分布全身,而脂溶性(脂类)物质,一般通过转换贮存起来,不直接参与物质氧化代谢,如三羧酸循环。
    3.从功能来分析   津液均可营养和润泽组织器官,津主要是有温养的特性,液主要是濡养滑利关节、脑髓、孔窍等。而从现代看,能直接起氧化反应的是水溶性物质(如葡萄糖),这可说明津的温养作用。脂类物质滑利关节、润泽皮肤的作用也是不必多说的。至于脂溶性物质营养脑髓,或可从如下来认证:物质进入脑组织的速度取决于其脂溶性太小,这说明脂溶性物质进入血脑屏障的速度快,其营养作用也是主要的,具补益脑髓的效能;而水溶性物质,特别是与血浆蛋白质结合的物质,却很难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
    4.从病理变化看   《灵枢·决气》:“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天,脑髓消,胫酸,耳数鸣。”津脱,今即指脱水,为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大汗出是其典型病因之一;液脱即指脂类代谢功能失常,骨、关节、脑髓等得不到充分的营养,就会出现上述病症。
    5.津与液的相互关系  (1)相互转化:脂类与糖类当然可相互转化,“谷入气满”,可认为血糖升高到正常水平时,多余的糖类即要转变成脂类而贮存或转致它用。(2)配合互用:①组成人体组织结构,如《灵枢·五癃津液别》:“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即形象地说明人体组织是由津与液按比例配合构成。②“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津液相合约占体重的三分之二以上,由这种妙合构成了意识精神活动的基质;再就细胞膜由脂类和水电解质、糖、蛋白质组成且密切镶钳配合,细胞内外产生电位差,就能起到信息发生、传递(神乃自生)的作用。(3)代谢既有区别,又不能截然分开,《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即是对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的总过程的简要概括。(4)在医籍中还出现有兼提、混答等情况,必须加以注意,要领在于掌握二者的根本差别。
    综上所述,本质上拟将津属于水溶性物质,液即是脂溶性物质,这一见解不知当否,尚祈同道评正。
    总之,气与血、营与卫、津与液是从不同的视角来说明人体的基本组成成分,它们之间都有相互交涵、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为用的关系特性,共同协调人体的机能活动。
[DISABLELBCOD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4:44 , Processed in 0.05730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