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心明眼亮---中医本是科学发展的助推器》(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9 15:4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心明眼亮------中医本是科学发展的助推器》 (海外版)
                  
     《心明眼亮》----正文 1001-1005
正文
            第一篇.人体器官运行程序
  这里借用电脑的原理来了解人体系统,所谓的‘运行程序’,只是为了
便于理解,主要是讲各器官的本来功能。

1001.身心沉重是亚健康 身心轻灵才健康

经过一夜充分的休息后早上醒来,感觉一下自己的身体,感觉到哪里不适或感觉到哪里存在的感觉比较大、沉重,那里可能有问题,起床后经过简单的身体活动及排泄后再感觉一下,真正健康是浑身有劲,感觉全身就像仅有一副‘骨架般轻灵’,甚至感觉什么也不存在,20岁左右前的人大多有过此感觉,当然了这是最理想状态,我们能向这方面靠近就可以了。道理很简单,哪里有问题身体会向大脑发出信息,平时我们大脑对很微弱的肌体器官反馈信息都忽略了,也有的给放大了。比如舌头痛,我们会感觉舌头很大,大得好像是嘴里都放不下。

亚健康就是自己感觉身体不太好、身体乏力、情绪低沉,而到医院却又检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问题来,很多的检测指标都落在正常范围内,当然医生自己也明白,在正常的指标范围内,人不一定健康,而一些人的指标远超过医学规定的指标范围却也安然无恙。

人体同电脑运转的原理是有些类似的,所以重要的是要明白设计理念,运转原理等,我们对我们自己的身体了解吗?你说了,现代解剖学还有人体切片合成的‘虚拟人’,让我们对人体的结构认识不是很清楚了吗?那都是肉眼看得到的,我们这里主要是讲看不到的,比如你能看到电脑的运行程序吗?电脑在安装了一个新的硬件后,必须还要有相应的程序来运行,否则就无法使用,人体在更换了别人的器官后,因为缺少相应的程序,就出现了排斥现象,道理是一样的,要想不排斥,就要兼容原来器官的运行程序,怎么把原来的程序复制过来?往下接着看。

1002.《黄帝内经》与生命程序

《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基础书,学中医要多读此书。里面主要讲人体设计理念、生命程序及运行原理、人与自然宇宙社会的对应关系。

《黄帝内经》讲的长寿秘诀:
提挚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这样就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道家用来养生,武术家用来练功,但这二十字的秘诀,我们却是很难明白其中的含义,如果你研读过佛经,你就会有一点点朦胧的认识,人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肉体是循环的,生命应该是永恒的,先不要当迷信,先不要批判,你先自己学习验证完了再评论。

人=肉身+维持新陈代谢的运行程序+生命力。这是从电脑的角度来认识人的,肯定仅仅是其中之一的想法,是很片面的,但用于理解健身,却也是足够用了。

西医是原于字母文化(字母文化如何起源,我们就不探讨了),类似于数字技术;中医原于象形字文化,类似于模拟技术,各有所长。就像现在的广告说的,中国人缺少维生素A、B、C、D、E等,很正确,我们就是缺,但我们还照样活的很好,因为我们身体的整体系统,也就是阴阳五形配合的好,外国人(白种人)在金、木、水、火、土这方面配合则缺少。

《黄帝内经》公认为中医药学的经典之作,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书,是永远也读不完的书(现存只是一部分,部分已失传),但也是耗费了多少代人的心血也难以真正弄懂的书。虽然是几千年前成的书,我们也研究、补充、完善了几千年,但就是搞不懂,甚至有背离的倾向,其医理用现代科学技术也只能证实很少的一部分。几千年了,其实我们根本就没有在原书的基础上有什么提高,也不可能有所超越,看看我们现在的中医现状就不用多说了。

几千年来人们多是研究其内容,如何去应用,很少有人研究其来历,也找不到成书的证据。‘是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病魔做斗争中得来’,没有任何道理的评论,因为成书后,我们后人却再也没写出超过此书的书。让我们集中全国的中医师再用上最新的科学仪器设备,我们还是弄不清其中很多的生命运行原理,尽管很多从现代西医学角度来看是玄虚的东西,但我们的中医还是用它治疗病人,中医的验证都是几千年直接在人身上取得的,而西医则要求在大白鼠、兔子身上验证,谁更有说服力?只是过去我们没有权威来记录,知识产权的确要保护,保护了个人劳动成果,社会的发展才有后劲。

从达尔文的进化论角度来看,现代人不应该比5000年前的人笨呀?就其书中对话的内容来看,在炎黄时代,按现有的考古资料来分析,是一个‘人神杂居’(可理解为我们现代人类的祖先与另类的高智慧人)时代,书中的知识量远远超过我们现代医学对人体认识的知识量(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有形器官还是无形的意识、思维,甚至是我们还不敢承认的灵魂),比如近几年刚刚通过同位素示踪方法证实的中医经络,我们在人身上应用了几千年,却是肉眼看不到,书中的描述只是限于当时人类的知识水平,为便于那个时代的人理解,其内容多为比喻,不可能细微有形化,甚至讲解到什么分子、原子级的水平,有许多认识至今仍难以理解、认可。

无论中西医,有效的治疗就应该是立竿见影的、无后遗症的,一天天好起来的,前提是正确的诊断与治疗。同样我们几千年来弄不懂《黄帝内经》,肯定是我们的研究方法不对,而西医却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飞速发展。从现代一些前沿科学的研究成果来看,《黄帝内经》应是一部人体生命程序运行、设计理念的书,而西医是人体宏观构造、使用保养、硬件维护修理更换的说明书(但却没有应用程序)。所以我们必须更换我们的思维观念,用新的理念,结合最新的科学发现来重新研究这部巨著,中医要发展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明白中医的科学原理后再与西医结合,否则可能就是水和油的混合物,时间一长,又分开了。

人体健康的保养与维护,同保养维护机器设备的道理类似,不但要明白其构造与设计原理,更要知道其设计思路与设计理念,这样才能正确地掌握方法,故最好是先假设所有的地球生物都是设计出来的,不是什么大自然进化出来的,看看我们这个太阳系的其它星球的进化,怎么没有进化出生命体?这是健身的关键,这里只是假设,现代科学多从假设开始,又不逼着你认可,就当是百家争鸣里面的‘一鸣’吧。

1003.心力是什么?

心力是什么?心脏为有形,心为无形,心力为过程,这个解释也很不准确。这里不讨论什么唯物论与唯心论,在科学已进入到了纳米时代,了解了量子世界的一部分,再简单地用一些表面的、粗浅的哲学思想划分什么唯物与唯心就可能不全面了,多看看世界顶尖科学家是如何认识物质与意识的。

通俗地描述量子力学的现象:“当两个孪生般完全相同的分子,被创造成完全相同的物质特性时,科学家若对它们两个分子之任何一个作观察,就会推动另一个分子立即反应!纵然那一个分子可能在宇宙的另一端!”目前,人类已经利用这一现象做成了量子密码钥匙,只要有人想破译,就立即被发现,应用于极为重要的地方。这里的‘观察’,也是‘心力’的产生。

      心,看字的结构,如同一个躺着人,心围绕着全身,内外都有能出能
进,无处不在。人体五脏(藏):心、肺、肝、脾、肾中,惟独心脏的‘心’
字没有‘月’字旁(汉字中,月代表肉),也就是说‘心’不靠肉的载体也能存在,是这个道理吗?你来回答。

但‘月’字旁的字有可能与月亮有关系,比如:明朗,还有皇帝自称的专用字‘朕’,辞典解释是:秦朝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于做皇帝的自称。你可不要理解为是居住在‘月亮上的外星人’,派到地球来管理地球人的,这个人才叫‘朕’,‘太迷信了’,小心被‘伪科学家’攻击。

应该讲,汉语的象形字(繁体汉字更有代表性,港台还给我们保留着,是偶然吗?)是模拟技术的代表。从甲骨文到我们的现在的象形字是没有过度与演化的,好像是一下子出现的,中国的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过自己的文字,很多是汉字的演化,如同研究人类的起源,我们都是先假定人是由猿进化来,然后按照这个假设,从考古中寻找证据,但是从猿演化到人,考古界始终没有找到最有说服力的一环(类猿人)的证据,我们就有理由怀疑人是否从猿演变来,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猿没变成人?进化还分批进化吗?就象人们常问为什么蝌蚪变蛤蟆没有剩下的,而却还有猿剩下没变成人的。这里不是否定进化论,只是让你多一种参考。

按照另一种人类起源于外星人的说法,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外星人在制造我们地球人时,不是一下子就造出来的,也是经过了多次的实验筛选,这其中肯定是制造出了不少不合格或不理想的‘产品’,而对待这些不合格的产品,有的销毁了,也有的没有销毁留了下来,成了我们的考古发现!在人类起源甚至物种起源的研究上,是不是一开始就我们走错了路?

按最新的基因研究发现,人类的基因与地球上的很多的动物有相似之处,甚至可以讲地球上的动物是从一套或几套DNA演化出来的,不同的排列组合造就了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地球生物世界。考古发现证明,地球上的植物几乎是一下子冒出来的,动物也是一下子冒了出来,是先出现,然后才是漫漫的进化道路,才有可能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但许多的动植物是几亿年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进化。遗传专家说过:所谓的‘变异’其实对生命体来说大多是致命的,此类论文网上有很多,这里不多讲。

人出生后,脑部结构基本形成,如同新出厂的电脑,要装上操作系统,再装上应用软件,再配置上其它外围设施就可以上网、玩游戏、办公、行动等等,人的学习过程就是往大脑内装应用软件,当然是装的越多(学的知识),越便于以后的应用。同电脑一样,电脑高手在很普通的机子上,能设计很复杂的程序、做一般人做不出来的东西,故程序(知识)应用水平极为重要,有人虽然学历很低,但其事业做的却很成功,学习好、学历高仅是软件装得多而已,用不着的话,你说会如何?

很多中国母亲为了孩子的‘未来’,从胚胎开始就拼命为孩子装知识的软件,用跑百米的速度来完成漫漫人生路,其结果就是让孩子真正地输在了‘起跑线’上了!能不能到终点就更别提了,儿童与少年的教育不应多灌知识,套模子定形状,人不是公园需要修剪的树木、花草!先要孩子的身体发育好,让‘心’能自由飞翔,让思维插上翅膀,国家才有活力和火力,可现在的教育是‘剪掉了一个翅膀的天鹅’,是让天鹅‘生存在没有足够滑翔距离的湖泊’。

故有人虽天生聪明(电脑配置高),学历(装的软件多)也高,如果不去应用还是不行,或者没有胆量去应用也不行,这道理一点就通都明白,这也是中医的思想,五脏六府‘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气升,则脏腑之气皆升。也就是说有多大胆量做多大的事,知识是辅助性的,看看自己周围认识的人,对不对?现在大学就业难,因为创业的环境太困难了,学生思想被模式化也不敢动手创新了,政府怕出事就保大企业砍小创业,提高行业进入门槛。胆量的背后是什么?是个人坚定不移的意志、信仰,有了坚定的、崇高的信仰,一切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1004.  心与脑的分工与合作

        心,按照《黄帝内经》的解释再结合现代医学,我们可以这样来重新认识:心,首先是一个有形的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主宰,心脏通过对供血的多少、流量、场量、热量、血液组分等的调整来保证身体的健康,决定大脑的不同思维程序的启动;心,又是一个无处不在的,既可在全身巡视,有可到体外飞弛,与大自然相连。如成语:心旷神怡、心慈手软、心狠手辣、心慌意乱、心惊肉跳、心领神会、心满意足、心血来潮,好好地、挨个地、细细地体会这些成语的生理、心理含义,你会明白心与脑是既分工又合作的。但心到底是什么呢,谁在指挥心脏工作?

心与脑的分工与合作、指挥与运行,要仔细地感悟,没有心的行动(输出指令)大脑是不会工作的,即使还在工作,也是在执行未运转完的程序而已。大脑的一切思维活动,都先从心开始。心慌意乱,心灰意懒,心灰意冷。大脑不能控制心跳的速度,那是什么东西在控制心脏?

最近国外的科学家又‘证实’了:心脏也有记忆,左右腿也能对话。我们就又跟着走了。
人由硬件(肉身)和软件(可能是灵魂、遗传基因、生命力、或是生命本体)构成,软件一部分在大小脑中,另有无数个储存在身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中,而所有新陈代谢的程序都由心来驱动,心-----无处不在,而心脏通过对输出血液众多指标的调整,来打开不同的程序,有点像鼠标的作用,而操作者便是那个无形的心。比如,谁指挥我们的身体长大?如手指破了,是我们的大脑指挥细胞去自我修复吗?
心要是不愿意动了,思维能力下降,维持新陈代谢的生命程序的运行就必然出现问题,那疾病的产生就顺理成章了。故西医认为新陈代谢功能强大、免疫系统强大,人就健康;中医讲生命本体强大、元气足,能牢牢地抓住形体,人就不容易得病。

生命的形成从受精卵开始,经过分裂成胚胎后,最先形成心脏,随着心脏的跳动,营养与指令的输出及母体场的作用,之后形成了人体的各器官与组织,那生命力从哪里来?这里要细细地体会与感悟,心与脑是既分工又合作的,心想与脑想是不同的。

1005. 思前想后与战略战术

比如军队要打仗,先要制定一个总的战略,这是思,而具体的作战方案也就是战术,是想;从生理角度看:思就是心来想,想出一个由什么程序或大脑的什么部位来执行,其指令是通过心脏输出血液某些指标的改变(或者其它方式与通路),来打开大脑中以前储存(平时的学习)的程序,由大脑来完成具体的解决办法,等想出来之后,心也归位回到心脏中,你也就‘放下心了’。

中医里,脾脏出思,思是心意愿的开始,是一个大致的轮廓,是粗线条的描绘。脾胃是一起的,思念久了,脾脏的气都变成了思,胃的消化能力就减弱,故思念过度,自然就不想吃饭了,脾脏负责肌肉的力量,思多,身体也没有力气了,弄明白了原理,你说这和迷信有什么联系?

想,多在大脑内运行处理,想的太久了,大脑就疲劳了,甚至头痛。

思如同鼠标,田字如心脏的二室二房,又如鼠标的两个按键与两个滚轮,操作者就是鼠标的心。鼠标点到之处,开始启动程序,电脑开始计算。如政治家多用心,心累,容易得心血管类疾病;科学家多用脑,脑累,营养供不上易秃顶。再如思念与想念某个人,思念是对着某人的整体、包括外貌、名字等,而想念是对着某人的具体部位或与他相关的事或其所作所为,更具体。思想一致、统一思想,行为才能顺利执行,如果思这却想那,就不协调,就要出麻烦。在佛法中叫做:受想行识,有兴趣可以深入地探索。

         (全文放在百拇医药及百度空间里,可搜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6:30 , Processed in 0.04987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