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9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筋疗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2-24 12:3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筋疗法
【一】、经筋病症的病因病理机制浅析
--------------------------------------------------------------------------------
(一)、经筋病症概念
经筋病症,系指由于外界环境及体内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人体筋肉系统发生病变,表现现
筋肉急慢性损伤症、病理体征、功能异常以及不同程度的机体整体影响的临床证候群。
由于筋肉系统机体组织结构的庞大体系,其结构成份复杂、生理功能多样化、涉及面广泛、
承受的任务繁重、受损伤的机遇多等,故经筋病症属临床的常见多发病症;不少的疑难病症
及未明原因的疾病,可由经筋病症直接或间接导发,这是医学潜在课题。但由于我国的经筋
学科处在萌芽发展的形成阶段、经筋病症的定义及其范畴等,有待于提高和统一认识而逐步
确定。
(二)、经筋病症的病因病理机转浅析
1.外界异常气候变化因素正常的外界气候,俗称正气。异常的外界气候,称为“六淫”,即
风、寒、暑、湿、燥、火,皆可成为致病的邪气;以风、寒、湿三邪致病者最常见、其中毒
邪.是经筋病的最常见致病因素。
机体遇寒,首先毫毛收缩、络脉收缩,随之肌筋收缩。寒邪不去,肌筋挛缩不解,发生“筋
结”性疼痛;久结之肌筋,成为“结块”,可触到其结块的变化形体,经筋病症患者,对异
常的气候变化比常人敏感,称为“阳虚”素质;遇上寒邪,卫气受伤、肌腠闭塞,体内气机
枢转失调,内邪比热,热气蒸腾,出现全身不适、舌红口干脉数,通过揭闭疏筋理腠,起到
解郁泄热作用,把病症治愈。
2.外界大学作用因素外界力学作用,如挫、擦、换、碰、撞、击等作用于机体筋肉,轻者致
不同程度的肌筋受伤,发生“瘀积”为患;严重者,损筋削肉,以致骨折或损及脏腑。是常
见致病因素,也是肌筋病的常见致因之一。
3.机体自身动态活动的动、静力学因素机体于空间活动,离不开肌、筋、膜、带的参与。任
何肢节、肌筋的活动,都具有活动量度及方向性等的生理因素制约.凡超越生理性负荷的活
动,皆可成为肌筋膜带的致伤。
肌筋膜带的机体活动过程,牵拉应力线“超阈限”地作用于“应力点”时,便可导致“应力,
点”的损伤,而形成经筋病灶点。由于损伤后的病灶点具有疼痛性反应,机体为了减轻疼痛,
产生“制痛”反应(现代医学称为保护性反射);“制痛”反应,导至继发性损伤。因此,好
筋损伤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尔后由面的一维向多维演进,最终导致经筋病变系列的形成。
经筋病灶点、病灶线及多维化的经筋病变系列,属干机自身活动过程发生的病变,俗称“内
伤”或自伤性疾患;多呈现隐性损伤形式,与外伤性疾病具有性质上的区别。“内伤”性和
肌筋病症导致气滞、血瘀,产生经筋病症的复杂性及多样性,从而;临床上表现经筋病症的
特点。
经筋病症的特点,除人们熟悉它的疼痛性、痉缩性及功能障碍等以外,临床上多不深究它的
痉缩结灶性、痉缩失均衡性、压迫性、累及性,及累及演进性、隐蔽性、致疲劳性、类似性、
多维性等。经筋疗法在临床实践中对上述经筋病症特点加深了认识,从中获得对现行临床医
疗多项疑难课题的有效解答。
经筋损伤后的痉缩性是经筋病的病理、病机基础。由于筋性痉缩,产生压迫累及性等特性,
并呈现有可查性的阳性体征。
机体由于职业工作需要等,处于过长间的静态体立,可发生静态性肌筋损伤,是肌筋病症的
常见致病因素之一。静态因素所致的肌筋病症亦于机体自身“内伤”性疾患,具有隐性损伤
特点。
4.机体“四维相代”因素人体呈扁圆形的立体形态结构。若因某一局部肌筋的损伤,正如前
所述及,由于机体的“制痛”反应,无论是“自然性制痛”反应,或“强制性制痛”反应,
不仅只会发生一个侧面反应的累及,而是四个侧面的累及(即四维象累及)。这便是“四维
相代”。机体“四维相代”反应的论述,始见于中医古典《内经·胀论》篇。
机体“四维相代”,具有如下特点:①相代的生理“制痛”反应,可转化为病理性过程,即
发生继发性病症。②“自然性制痛”反应,具有隐蔽性,往往不易被察觉,成为临床医学的
疑诊、误诊。③“强制性制痛”反应,在机体整体,具有上体向下倾缩,而下体向上抬举的
倾向,出现非正常体态表现。以肢体而论,则前后、左右四维,易于发生“桔抗”性的继发
性肌筋损伤。正确认识本课题,具有提高诊疗质量价值。④原发性“病灶”,与连锁反应“结
灶”并存,并可发生互为因果的牵制性作用。正确理解其原发与继发性病征的始未关系,运
用治标与治本的联合施治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这是经筋综合诊疗法的特点
之一。⑤“四维相代”失衡发生的经筋病变,具有多维性的特点,即躯体、肢体的经筋损伤,
具有前后及左右四个方面的病变同时并存。在经筋查灶及消灶过程中,必须树立四继观念,
整体诊察病情,将隐伏的病变与明显的临床表现证候,全盘检出;整体、全面地加以调治。
这是经筋疗法整体观辨证施治的体现,称之为“多维系列解锁”疗法。
5.经脉“节交会”调控失萌因素(1)经永“节交会’,概念:所谓经脉“节交会”(简称“节
交”,下同),是指以经脉系统运输血气,自脏腑至供给的组织(器官)之间,设有级次的“交
与接”、“供与泄”的特殊装置。这些装置称之为“节交会”,但它与俗称之“肢节”含意不
同。《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一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
散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由此可知,“节交”系祖国医学
对于机体经脉系统,机能调控方式的表达。深究“节交”的深层内涵,对于发掘伟大主库的
潜能,具有实际意义。
(2)“节交”结构及其生理主要功能概述:经脉“节交”,是分有层次、级次的调控装置,
干脏腑与经脉的接通伊始,至经脉的主要干线的二十八会。《灵抠·玉版》:“胃之所出气血
者,隧也。而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经脉二十八会(1),尽有周纪”。所谓二十八经隧
与五脏六腑之“大络”,便是经脉“节交”的一级调控装置,经脉“节交”的二级结构装置,
即经脉、经筋各所别出的十五络脉及十二经别之衔接部位。《素问·气穴》:“孙络三百六十
五穴会,亦应一岁”,是络脉之交会所在,属“节交”的第三级装置。“节交”的第四级装置,
是孙络与皮肉之间的交会。《素问·气穴》“肉之大会为溪,肉之小会为谷。分肉之间,溪谷
之会,以行营卫,以行大气……溪谷三百六一五穴会,亦应一岁”。
自脏腑与经脉接通口延至筋肉之溪谷,经脉的“节交”调控分设四个级次。经脉渗灌至五官、
空窍等器官,亦属第四级的“节交”活动。例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
三百六一五络,其气血皆上干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耳而为听。
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便是“节交”的四级装置概况。
经脉“节交”调控的生理作用,是将五脏六腑“藏精化物”所形成之血气精微,输送周身《灵
枢·邪客》云:“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遂。宗气积干胸中,出于候咙,
以贯心脉,而行呼吸。营气者,泌其津液,注入于脉,以化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傈疾,先行于四未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液行于阴,
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营于五脏六腑……”。营卫气血之运行,一方面是将精微输入渗灌于需
求的组织,行使“供予”之效益;另一方面,将组织器官代谢之废物糟粕运走,完成会而“交
接”之效应。“供与求”、“交与接”,合称为“交会”。经脉“节交会”的调控,是机体“吐
故纳新”生理活动的重要方式;其主要作用,是维持机体的各种活动顺利进行,以保持机体
的内环境及内环境与外环境之两个动态平衡。
(1)经脉“节交会”的病理病机浅析:经脉“节交会”,是水谷入胃化生的营卫的重要成份。
它星罗棋布地分布于全身,起着“开合”、“枢转”的调控作用,其功能状况如何,直接影响
到营卫气血的运行与渗灌。《灵枢·动输》云:“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
心被(彼)经脉。行阴阳俱静俱动,若引绳相倾者病”。经脉之营卫,昼行于阳经,夜行于
阴经,昼夜循行子周身五一周次而复大会,计行程八百一十丈。无论遇到机体之亏虚、或外
邪之侵袭,均可导致调控失灵而形成病变之发生。《素问·调经沦》曰:“人有精、气、津、
液、四支(肢)、九窍、五脏、十二部、三百六一五节,乃生百病……五脏之道,皆血于经
隧,以行血行气,血气不和,乃百病变化而生,故守经隧”。《灵枢·百病始生》:“卒然外中
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俞不通,温气不行,疑血于里不散,津液涩渗,
著而个去,而积皆成”。从择举的经文论述中明确,“守经隧”是经脉“节交”调控的关键;
否则,经脉“节交”调控,因内外之因素作用,便导致“百病乃生”。“节交”病变的机转,
初期是气之滞引发血之涩,继而进入中期的气阻而血疑,导致脉道不通,相输之各级“节交”
相关,趋向病变难解的“血气离居”或“血与气并”;经脉阻竭,筋脉同累,筋失所养,聚
结乃成,坚而不散、堵塞一点,牵连一片,病变演进,不可胜数。
(4)经脉“节交会”调控失衡产生临床主要病症浅解:经脉“节交会”失衡可发生的病症
很多,本节仅仅以“筋与脉并为系”所发生的病症加以阐解。《灵枢·小针解》曰:“皮肉筋
脉备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也”。这就是说,皮、肉、筋、脉,各有于机体中所处部位、
经络,分别以支脉、络脉、孙络,对所支配的部位,进行渗灌濡养;然而,经脉不是悬空无
联之物,它同皮肉筋带,紧密联结,网状交织,形成皮脉、肌脉、筋脉不可分割的关系,相
依而存。经脉发生了病症,证候的表现施治场所,皆于皮肉筋肌之所在,即经络“各有所主
也”之谓。
充分理解本节经文的内涵,对于经脉学、经筋学以及其二者之关系,具有决定性意义,它必
将对于祖国医学完整的经络学说产生飞跃,本节阐解之临床病症,就是从“筋脉整体观”中
派生。
经脉“节交会”调控失衡是导致经筋病“病灶”形成的重要因素,前已述及,当内外致因的
作用下,经脉“节交会”调控从生理状态变为调控失灵,营卫阻滞,脉道挛紧,血气停涩,
首先发生的部位,是“节交会”之各级交会处;随着病势的发展,瘀积形成,脉道闭塞,聚
结乃成,筋脉同累,皮、肉、筋、肌、膜系病变发生,统称为“筋肉病症”之病理性“病灶”。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为痹,甚则不行,
故凝涩。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经文所述之“结而不通,于身为痹”之经络凝
涩的病理性“结灶”,具体以经筋之证候出现,称为经筋病之“病灶”。经筋“病灶”,对临
床诊疗,具有特殊意义:其一,可按经切循,查到阳性病灶体征;其二,针对“病灶”施治,
治疗的目标准确,疗效卓著,具有特效内涵。
经脉“节交会”凝涩瘀阻,导致以筋经线性的经筋病症经脉凝涩瘀滞,一般好发于局部,成
为局限性病灶,但因“节交会”的调控失职,“宗气”上输下达之正常径路受阻,病变漫延,
由点发展为线住病症。例如,足悦症。《灵枢·刺节真邪》云:“宗气留于海,其下者,往于
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故厥气在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灵枢·百病始
生》“厥气生足挽(下肢滞痛,行走不便),挽生胫塞则血脉凝涩”。足挽之症,临床常表现
为足太阳经沥的病症,属经脉线性的常见病变之一。
经脉“节天会”涩滞可形成区域性的痹痛瘤疾,经脉“节交会”营卫涩滞停留于某一局部区
域,特别是某些筋膜比较集结、弦紧度较大的部位,例如,颞筋区、眶膈筋区等,由于涩滞
导致筋脉的失养,加上弦紧的张力牵拉,病变的消散迟缓,久而成为痼疾;病情表现反复,
遇寒则发,头痛偏于一侧,尚可导致眩晕出现,成为“筋性眩晕症”之临证一征。切循可见,
“筋注病灶”,数目较多;运用“微针系统”疗法疗效显著。
经脉“节交会”表里关系的调控失衡,可能是“皮肤一内脏”病理互相感应之通道。脏器疾
病,致皮肤某些部位出现过敏区一贺得区。现代医学,从神经分布的联系作解释「1」;也有
医家认为“病理信息通过相连的神经突起遗迹路线’的传导关系「2」”。在中医学,经络表
理联系,解释这个课题。中西医学,对本课题的解释方法有所不同,但都对这种互相联系的
病理反应有共识,并着重干解释内脏病变在皮肤发生的过敏区(详见“内脏疾患皮肤过敏区
图示1~2附图)。经筋学科,从筋脉、筋网结构观察,从受邪致因,特别是寒湿之邪侵袭。
邪之寒注,致筋脉收引,湿邪阻滞经络,寒湿挟袭,经络挛缩,气血阻涩,肌筋疼痛,剧烈
难忍。疼痛部位,同脏器位置,呈重叠关系,直假混淆。通过检查经筋“病灶”,发现阳性
体证。以理筋消灶,病痛即解,如筋性类冠心病、筋性类肾绞痛症、筋性肝区疼痛、慢性筋
性“梅核气”等。从实践上,揭示机体表层之肌肤筋肉,可以发生类实质器官病征的;庙床
表现,对“皮肤-内脏”病理性感应关系,提供自表达里为重点的启示,值得临床进一步深
究。
6.机体“气待”节段调控失衡因素“气街”概念。“气街”,是我国传统医学关于机体气的枢
转枢纽(中枢),对其所管辖区域行使分节段性调控方法的论述。
由于人体纵轴长而横径短,“气”从头部运行至下肢的足底途长而道远,犹似电之远途输送
需要安装变电,分为节段加以调理控制,才能保证所需必达、畅通无阻。“气”的径路枢纽,
称“气街”。《灵枢·动输》云:“四气街者,气之径路也”。《灵枢·卫气》:“胸有气街,腹
有气街,头有气街,腔有气街”,由此可知,气街枢纽有四,即头气街,胸气街、腹气街及
胫(臀以下)气街,即人体分为四个“气街”生理节段调控。
“气街”节段调控,可以认为是机体“节交会”生理调控基础上的晋级调控,在“气”的调
控量、牵涉面和范围等都更宏大,其调控具有下列生理功能作用;①纵贯注的“气调控”。
即头“气街”的气枢纽的气,向胸腹、胫臀、直至足底趾未及上肢末梢的枢转调控功能,是
机体整体性气调控的主要方式,其中由于“维筋相交”关系《灵枢·经筋》篇作了有关左右
交叉的“维筋相交”调控反应之叙述,也作了上及上、下及上关系的叙述;②横贯性的调控
功能。分为头颈、胸腹、腔臀的节段性前后关系的调控,以背部调控心腹为主要形式,故有
“背心相引”、“腰腹相引”等反应联系。《素问·气穴》云:“背胸邪(斜)系阴阳左右,如
此其前后痛涩……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者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纲者,胃脘也”。③侧支
循环代偿功能。当肢未气运受到阻闭时,“气街”具有侧支循行的代偿功能作用。《灵枢·动
输》把侧支循行代偿功能,称为“络绝径(气街)通”的调节。
“气街”节段调控失衡,产生复杂的经筋病症:由于“气街”的气机枢转全身,其功能失衡,
临床上产生以经筋挛缩制痛为表现形式的复杂气病。;临床称为“气痛”。《灵枢·卫气》“胸
有气街,腹有气街,头有气街,腔有气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胸;气在胸者,止之于鹰与
背脑;气在腹者,止之于背胸,与冲脉于脐左右动脉者;气在腔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
上以下……”。从上述经文,可以看出“气街”调控失衡所导致的病症,具有广泛性、上及
下、前及后与后及前等特点。
①头“气街”调控失衡,发生脑转耳鸣,眩晕,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等。《灵枢·海论》“脑
②为髓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故治疗头“气街”病症,当取头盖及风府穴等。
②胸“气街”调控失衡,胸鹰与背部,发生“背心相控而痛”等病征,止之于胸及背胞。
③腹“气街”调控失衡,与背部及“冲脉”发生联,止之于背部脏腑的腧穴及“冲脉”脐部
所有的部位。
④胫“气街”调控失衡,与腹气街及小腿气的枢转有关,例如:“足挽症”使腔气街调控失
衡的病症,止之于腹气街及承山踝上以下。
7.“气血亏损”因素气与血,是渗灌脏腑,濡养筋肉肢节及人的“神之所养”物质。气血和
调,则脏腑居安,肢节解利,分肉调柔,耳目聪利。《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是人之应有的常态。然而,人在苍天绿地之中,尽管想方设法,百护于防,恬谈虚无,仍
然避免不了八风贼邪之袭侵,日常之形乐志苦等,皆可导致疾病之起。《素问·调经论》云:
“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
凡此一者,其气不等也”。本经文列举五种各之有余与不足中,都是由于人的天禀赋“气”
之不均等。故可知,人之先天赋予的条件不同,乃是疾病成因之一。现代医学所说的“基因”、
“过敏素质”、“遗传性因素”等,都肯定人之所病,有先天之因素,肌筋性病症,先天性因
素对于病症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医学,以“气”的不足,慨括表达
人群中之先天性差异,虽然所说者尚欠具体,但已表明对人的先天因素,可以成为疾病成因
的本质问题具有认识。它包含着“气”与肌筋病症关系密切的阐述。《灵枢·五变》曰:“人
之有常也,亦因骨节皮肤腠理之不坚固者,邪之所舍也,故常为病也”。
气血同肌筋病症的密切关系,尚在人的脏腑所主所应中表现。《灵枢,本脏》:“肺合大肠,
大肠者,皮其应;心合小肠,小肠者,脉其应;肝合胆,胆者,筋其应;脾合胃,胃者,肉
其应;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五脏皆坚者,无病;五脏皆脆者,不
离于病”。由于筋脉同脏腑具有应、主的关系,所以脏腑之坚与脆,均可导致筋肉病症的发
生。例如,脾主机肉,当脾胃虚衰,则肌肉失去所主而萎软乏力。
气血营行于经脉之中。《灵枢·本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
也”。这是血气筋脉之正常状态,但人在复杂的环境中,正如《灵枢·五变》所说:“夫天之
生风者……非求人而人自犯之”。《素问·四时刺逆从论》:“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
至其变化,不可为度”。《灵枢·贼风》“贼风邪风之伤人也,令人病……此皆赏有所伤于湿,
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其开而迂风塞,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
寒痹。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迂贼风邪气,必由内加而发”。
从上述择举的经文可知,经脉对于维持机体的正常活动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因机体的内
因变比,加上贼风邪气之难于绝对避免,经脉血气,受到邪气之侵袭,或再与故邪袭,则成
为痹病等之肌筋病症,出现肌筋之疼痛、痹软等;如为热邪耗气,则气虚不足营筋,则为筋
肉萎软。是故气血筋脉,联为一体。经脉、脏腑发生虚实病变,必导致筋肉病症产生。所以,
治疗筋肉的疾病,要从脏腑、经脉、气血等着手施冶。
8.机体情志及其他病症累及因素机体思想因素、情志浮动、过度思虑等,处于紧张状态时.对
肌筋产生明显的影响,以肌筋紧缩为临床主要表现。
机体的其他病症,均可对经筋病症发生累及,出现经筋病症的临床表现.例如,齿源性的颗
筋疼痛,眼原性的头痛等等,故对经筋病症临床出现,应全面的查明致病原因。
经筋病症,是在外因作用、机体反应情况产生,它的病理,主要是筋与脉的挛缩,导致气滞
血瘀,局部形成病灶,成为机体的恶性刺激来源,继而影响机体有关功能,发生顽固性病症,
因此,经筋疗法把查灶消灶作为经筋病症的主要诊疗手段。

【二】、经筋病症的临床表现
--------------------------------------------------------------------------------
经筋病症的临床表现,包括它的症状表现及体征表现,在这两个表现中,又有一般表现与特
殊表现之分。
(一)、经筋病症的症状表现
1.经筋病症的一般症状表现以酸胀、重滞、困倦、疲乏、发麻、痹痛、乏力感,及不同程度
的功能障碍,为主要常见症状。
2.特殊症状经筋特殊症状,系指经筋病变形成的筋结病灶点,产生对机体的恶性刺激,以及
挛缩的筋性病变所产生的累及性,及累及演进性、隐蔽性、收缩失均性、症状类似性、牵张
性、牵涉反应、疑结性、压迫性等的临床症状表现。
(1)筋注疲劳综合征:乃肌筋广泛性挛缩导致全身性重度疲劳感,伴头晕头痛、情志异常、
失眠多梦或嗜眠、纳呆及胸腹不适等;但临床化验及有关检查均呈阴性的病症表现。
(2)筋性眩晕:由于肌筋收缩失均衡所致,尤其是头颈部的肌筋伸缩失均,致便患者感到
头眩及摇晃感,但无旋转性晕感,检查可于头颈部查及广泛性的筋结病灶,以消灶解结
施治,速获病症消除。
(3)筋性视力降低及阵发性朦视:由于眶膈及颞筋区的肌筋挛缩,导至患者视力降低或阵
发性蹑视,好发于青少年。眼科检查无特殊发现。用理筋法施治,可获临床治愈;但需
自我调治,始可根治。
(4)筋性类似病:由于筋结病灶与脏器位置重叠或产生牵涉反应等,导致经筋病变的临床
症状,酷似脏腑病变表现;但脏器的临床有关检查全阴性,经筋科称之为筋性类似病。
常见者有:筋性梅核气、筋性类冠心病、筋性类肝胆综合征、筋性肝郁症、筋性类胃痛、
筋性类肾绞痛症、筋性类类风湿关节炎等。
(5)气病中的筋性病变:中医所称之肝气郁结而胸胁苦满,及肾气亏虚所致的腰酸腿软,
皆可于相应部位查及肌筋器质病变并存,称为气病中的筋性病变。用理筋法施冶,收
到气与筋病同功的疗效。
(6)隐筋症:即隐蔽的筋性病变,导致临床的疑诊误诊者。隐筋症是目前临床医疗的多种
难治病,及病因未明疾患的致因之一。例如,肋端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证(CFS)
等。识别隐筋症具有现实意义。
(7)筋凝症:指肌筋长期挛缩形成固结的病征,类似现代医学的肌凝块症等,常见于颞肌、
岗上肌、岗下肌及小腿的肌筋等。临床出现相应的局部锐酸症状及结块体征。
(8)筋性累及症:包括筋肉系统病变自身累及,筋肉系统累及其他系统,和其他系统病变
累及经筋等,多重内涵的病症。例如,颈侧属少阳经肌筋挛缩的病灶,可累及头面部及
肩臂,出现少阳偏头痛及肩臂综合征;痛胸的足太阳经筋病变,可形成“心胸相引”症;
臀部足少阳的筋挛结灶,可累及腰腿肌病症表现的临床证候;腰源性腹痛,常可查及腰
部的筋结病灶。
筋肉系统病变累及其他系统病变的发生,则表现出筋性病变与受累及性病变并存的相应表
现。它是经筋学科揭示出机体因素致病的一个新课题,在临床上运用综合消灶、系列解锁的
舒筋方法,治疗脏腑病变、神经性病变、心血管病变等,疗效特殊(详见临床叙述)。
其他系统病症发生累及经筋系统,经筋病症临床症状出现,是经筋学科注重的课题之一。经
筋学科侧重于通过舒筋来获得对经筋系统以外的病症的良性反馈疗效。例如,精神疲劳导致
的筋性疲劳,经筋科通过舒筋疗法手段,获得精神疲劳与躯体疲劳双解的功效;它比药物消
除疲劳的疗效稳定、巩固。
(9)筋性后遗症:指中风后遗下的单纯性肌筋病症。它同脑病与偏瘫并存有区别。单纯的
筋性后遗症,用理筋法施治,疗效满意。
(10)冷感与“冷症”:经筋局部性病变导致的气血阻滞,使患者觉得患部冷感,称为冷感;
广泛性伤筋导致机体气血运行失常以至虚弱,患者出现全身性温度降低,你为“冷症”。冷
感与冷症,皆是肌筋病变常见的一种类型。
(11)筋性紧张综合征:广泛性的肌性、膜性劳损,导致肌筋挛缩反应,加上病者对反应的
敏感,临床上匣可发生筋性紧张综合征。例如,骨骼肌紧张综合证、紧张性疼痛等。据称,
美国约有3分之1的患者,患与紧张相关疾患(SRDs)。由此可见,肌筋性紧张证候,在人
群中相当普遍。
(二)、经筋病变阳性体证表现特点
经筋学科将经筋病变阳性体征称为经筋病灶,将阳性灶检查方法称经筋查灶法。
1.经筋病灶特点(概述)经筋病灶,同经筋组织成分、结构、原状、所处部位、病情轻重、
病程长短、机体状态等密切关联。
经筋病灶的病理基础是“筋结”为患。其形证常分为四个类型:病灶点、病灶线、病灶而及
多维性病灶。
(1)病灶点:好发于肌筋的“左右尽筋上”、成角点、交叉点、摩擦点、受力点、小骨粗隆、
骨游离端、关节周围及皮节点等。病灶粗糙样、小颗粒状、结节或“痛性小结”。小者苦芝
麻、粟米状;中者如绿豆、黄豆样;粗大者若蚕豆、马钱子样,边缘界限清楚,多呈硬结状,
触压异常敏感及疼痛。躯体的分布较广泛,其病灶出现,同经筋病变部位吻切,但有主次及
先后症状表现之分。例如,股内外侧远端的尽筋上,常见其病灶点出现;病灶点的大小,与
病情多呈正比相关系,当其病灶向上,即上段病变上升为主要病变表现。
(2)病灶线:是常见的复合性病灶。好发于骨缝线及筋膜线上,例如颞上线、项上线、人
字缝,胸骨正中、腹白线,半月线及脐下“五皱襞”等。此外,肌筋纤维病变亦可见线性病
灶。病灶呈线样、竹片状、香骨样、索状、梭状等。线型病灶中常伴存点形病灶。
躯体及肢体的经筋循行力学线,是线性病灶的特殊表现形式。沿着经筋线作检查,可查到“经
筋各有定位”、“病各有所处”的远程病变规律。例如,足太阳经筋病变,可自颈、背、腰、
臀及大小腿至足底,查出远程的节段性病灶。
(3)病灶面:病灶在肢体或躯体的同一个平面上可查及,称为病灶面,是多经并病的一种
病变表现形式。可能于肢体动态活动具有合力和线力作用关系,病灶面一般至少有两条线的
病灶并存,多者呈三线平面病灶分布,但并非在同一个平面上,病灶与三阳经或三阴经的经
线非绝对重合。例如,臀部外后侧这个平面区域,常可检查到三个病灶并存;但这个平面区
域,主要是足少阳经循行所过。因此,病灶面的查灶,不宜绝对泥于按经线循行检查,乃应
以肢体动态活动的力学观来进行查灶。
(4)多维性病性:多维,乃指具有两个平面以上维相的构体。以人身躯体及肢体前后左右
四个侧面而论,则为四维构体;以阴阳桔抗面而论,则为两维构体。在机体的动态活动中,
发生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肌筋损伤甚为常见。因此,经筋学科确立了多维性查灶及治疗方
法。例如,颈部筋三角筋区的多维病灶;又如,腰、腹、腿的三个筋区,呈人体中下部的三
维构体,病变常发生联系,称为腰腹腿三角。多维性病灶的检查及施治方法,体现经筋疗法
具有整体辨证观;它于临床应用,显示较高的医学价值。
2.经筋病灶区高发区
头部:眶膈筋区,额筋区,颞筋区,耳筋区,枕筋区,顶筋区,面筋区。
颈部:颈侧筋区,颈后筋区。
肩背部:岗上筋区,岗下筋区,肩胛间筋区及华佗夹脊。
腰臀部:臀筋区,能筋区,臀外侧筋区,腰三角筋区。
胸部:胸骨筋区,胸肋关节筋区,锁骨下筋区,外侧胸筋区,肋弓筋区,剑突及游离肋骨筋
区。
腹部:腹浅层筋区(按九区分划),腹深层“缓筋”筋区。
上肢:肩筋区,上臂筋区,肘筋区,前臂筋区,腕筋区,指掌关节筋区。
下肢:大腿根筋区,股三角筋区,股筋区,膝关节筋区,小腿筋区,踝关节筋区,遮趾筋区,
足底筋区。

【三】、经筋病变临床体征及检查方法
--------------------------------------------------------------------------------
一、经筋病变;陆床阳性体征概念
(一)经筋病变体征概念
经筋病变体征,是在经筋体系所属的肌筋膜带及结缔组织等,人体软体组织病变所形成的临
床病态形证表现。由于这组人体组织结构体系庞大、成分复杂,起止、分布及功能各异,并
形成纵横交织状态,故经筋病变临床体征,具有广泛性、多形性等待点。临床检查时,需根
据经筋的不同分布部位、不同组织性质,来加以识别确认。经筋病变体征,在经筋学科换称
为经筋病灶。
(二)经筋病变体征检查任务要求
1.按医疗常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常规化检,以了解全身健康状况,并为进行特殊检查提
供基础依据。
2.对基础检查发现疾患可疑迹象,进行必要的特殊检查,以明确疾病性质。
3.对经筋病症可疑的恶性变及骨性病变,要加以鉴别和排除。
4.进行经筋专科有关检查。如肌电图检查,电刺激兴奋点检查,经络测定仪检查,经穴区带
检查,内脏皮肤反应过敏区检查,经筋病灶检查等。
本节重点介绍经筋病灶检查的手触查灶法。
(三)经筋查灶法的地位作用
经筋查灶法在经筋疗法的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积极的作用。
1.它于人身躯体直到200多个经筋穴位,填补了古医籍中十二经筋图线缺乏经筋胸穴的缺陷,
为经筋疗法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2.查明上述的经筋脑穴,具有定位准确、得气显著、治疗功效特殊等待点,为经筋疗法形成
高疗效的学科奠定了基础,同时为针灸探索高效、特殊脑穴,提供重要途径。
3.经筋查灶法,在明确经筋病症具有单纯型的经筋病灶喻穴点的基础上,深入查明复合型的
经筋腧穴,具有点一线一面一多维性的特点,为经筋疗法确立由点的局部治疗,发展成为点、
线、面及多维性的整体辨证施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在临床运用中,对经筋病症的施治,产
生了原发与继发、标与本并治的效应。
4.经筋查灶法,揭示出经筋病症临床表现具有多种特性,如结灶性、瘀滞性、累及性及累及
演进性、牵涉反应性、收缩性及收缩失均性、致疲劳或紧张性、隐蔽性、压迫性、症状类似
性等,对解决临床医疗面临的诸多课题,产生了积极作用。
5.经筋查灶法,首次在医界揭示出48种难治病及病因未明疾患,存在经筋病变的致因,对
医治奇难杂症具有现实意义。
二、经筋病灶检查
经筋病灶检查,即经筋临床阳性体征检查,简称经筋查灶,是经筋专科恃有的检查方法。本
检查法,以双手密切配合的物理触诊检查为主,查明经筋病灶所在部位、形证特点,及其连
锁反应规律,为临床施治提供依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说明,本检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识别
力强,定位准确、操作方便、实用,安全可靠等优点,是目前解决经筋病症疑难课题便捷的
有效的检查方法。
(一)检查前准备及检查程序
病人一般取卧位,医者于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基础上,进行经筋查灶检查。全身性查灶,一
般的检查顺序是从头部起始,延及颈、肩、胸、腹、背、腰及四肢。首先从中了解病人躯体
所患经筋病变的大体情况,接着对重点病区及继发连锁反应形成的体证详细检查,以全面查
出明显的及隐伏性的阳性病灶体征为目的,记录病灶的分布部位,为分别分次施治提供依据。
(二)检查方法及技术要求
检查方法:采用手触诊查法。两手密切配合,左手着重协助固定诊察部位及提供诊察之方便,
右手根据所检查部位的生理形态、肌筋的厚薄及层次、正常组织的张力、结构形状等情况,
分别运用拇指的指尖、指腹及拇指与四小指的握合力(即指合力),构成主要探查工具。同
时,运用指力、撑力、腕力、臀力及时力协调配合,对行检区域,作浅、中、深层次、由浅
而深、由轻而重地,以循、触、摸、按、切、拿、弹拨、推按、拔刮、钳掐、揉捏等手法行
检。通过正与异触觉的对比方法,结合患者对检查的反应,识别阳性病灶是否存在及其表现
的特征、所出部位的所在,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以确定阳性病灶。对于一时难以认辨的
病灶,需作反复的复检,或作会诊检查及待殊检查。对可疑菌性感染、恶性变等异态病灶,
要及时作相应检查,鉴别确诊。
技术要求:对行检查的技术基本要求是,①对行检的部位区域的生理结构状况熟悉;②能够
发挥拇指指尖及指腹的灵敏作用;③切实学会使用指合力的功能作用;④双手密切配合,能
及时、准确地发挥及认辨阳性病灶;⑤具有识别真假阳性病灶的能力;⑥查出阳性体征,具
有疾病形成性质,要用通盘考虑的联系思维方法去认识。
(三)躯体阳性病灶高发区及病灶形征特点择述
在对经筋病灶的行检中,应特别注意高发病区域的重点检查,及病灶连锁反应区、线的检查,
在此基础上再作多维病灶的检查。这是经筋病灶检查及治疗的关键课题之一。
据古代医典十二经筋图线形成原理,结合人体动态活动的考究认定,由于机体的动态活动产
生具有犹似医典十二经筋的牵拉线力作用。当这些线力群“超阈限”地作用干应力点时,便
可导致应力点发生病理性筋结点(病灶点);而后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再由面的一维向多
维化演进;最终导致经筋病变的点、线、面及多维系列病变的形成。这是经筋除去外因作用
之外的,内在病变规律。这一规律,不仅较符合实际,科学地解释了十二经筋图线,及古人
所称之“筋结”形成原理;而且,根据这一原理运用于经筋查灶检查,可获得在躯体的经筋
病灶前的规律分布图(详见绘制的经筋病灶图)。
驱体高发病灶区、线以及多维性病变系列,便是根据上述原理和规律,进行检查而确认的经
筋学科内容。
1.常见经筋高发区,病灶示范检查
(1)常见经筋病灶高发点:①肌筋的起点及终止附着点(拟似古人所称的左右尽筋头),②
肌筋的交会点。例如,胖肠肌肌筋的承山交会点、髂肌与腰大肌肌筋干腹股沟(冲脉处)的
交会点等。③肌筋的力学受力点。例如,肩胛提肌肌筋2~4颈椎横突点、颈侧受力点及肩
胛骨内上角点。④游离骨质点。例如,腰3横棘突、颈2横突、十二游离肋端、剑突尖端点
等,⑤骨粗隆。例如,肱骨粗隆、肱骨内上踝、外上踝及股骨内外踝等。
(2)常见经筋病灶高发线:①骨缝沟、线。例如,颞上线、项上线、颅骨人字缝、冠状缝
等。③经筋循行径线连锁反应型病灶。例如,手太阳经筋循经的头颈侧-肩背-臂时-腕部的线
性灶;足阳明的下侧腹-中腹-胸-颈部的连锁反应病灶等。十二经筋的循行路径,皆可查到相
应的线性型反应病灶。
(3)面性型反应病灶:面性型的病灶,系指在同一的平面,可查到多经并病的病灶。例如,
手三阳经所循经的颈、肩、臂部位,常可查到三经并病的阳性病灶,是经筋疗法病灶区的划
分基础(下述)。
(4)多维性型反应病灶:多维,系指具备两个层次面以上的物理像结构,它构成物质的立
体感。人体的构形,有前后左右四个侧面,呈扁圆形构体。肌筋在机体动态活动过程,皆多
发生左与右、前与后的既是桔抗,又是协调统一的动作。故肌筋的损伤,具有多维性并存的
客观规律。经筋疗法依据上述原理,在检查经筋症灶时,确立起多维性的查灶消灶方法。例
如,腰痛病人,既要作腰部及腿部的局部性及线型性病灶阳性体征的检查;同时,要对病人
进行腹股沟及腹部深层“缓筋”的查灶。又如肩周炎患者,经筋疗法不仅把目光集中于肩周
的局部体征检查;而且,对其颈、肩、臂的连带关系,依次进行前后上下的四维查灶,及多
维系列性“解锁”。
根据人体构形及经筋呈多维性分布特点,经筋疗法确认,经筋病灶的点、线、面及多维性分
布构形的内在规律,体现了本疗法的整体辨证观,成为本学科具有高疗效的基础。
2.经筋阳性病灶形征特点综述经筋阳性病灶,系指病理状态下经筋组织的生物体态变异,用
经筋查灶可以识别、辨认的临床阳性体征。正确识别辨认阳性病灶形证特点、是经筋疗法学
科的重要课题。现将经筋阳性病灶,形征特点归纳综述如下。
(1)阳性病灶形征形成的基本因素注析:前已述及,经筋阳性病灶,乃是经筋组织在病理
状态下的生物体态变异。因此,阳性病灶应具备形征形成的基本因素是:①在原经筋组织生
理形态的基础上形态改变。它可以通过“知其常则知其变”的正常与变异对照比较,获得识
别及分类。②经筋阳性病灶(或称经筋穴位)同针灸腧穴,虽然在诊疗的应用方面具有相同
的含意,但在形态及分布方式、使用方法、治疗手段等,存在较大的差别。例如,阳性经筋
病灶位置的确认,必须在机体查到有形的体征始可确定。其确立的阳性体证治疗穴位,体现
出中医因人、因病而治的辨证施治法则,不限于以固定的穴位来套治同类的病症。经筋阳性
病灶,建立的点、线、面及多维性构成的体系,既具有局部性的点性、线性及机体一个侧面
的面性腧穴,又能从机体的整体确立了多维性的诊疗法则,是经筋学科显著区别于一般疗法
之所在;它起到经筋病症的原发与继发、标与本并治的作用。
(2)经筋阳性病灶形证的一般临床表现形式:经筋病灶临床表现,多因人、因病、因经筋
组织成分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它具备可查及的形征。其形征特点分述如下:
①粗糙状病灶。粗糙状病灶,是经筋阳性病灶的一种表现形式,临床较为常见。好发于经筋
组织活动度较大、受磨擦损伤机遇较多的部位。例如,腕关节的桡骨茎突远端、上胸胸肋关
节附近周边,硬、软肋骨衔接处的筋膜等,是单调固定体位的职业病患者、超限阈活动量较
大运动员、部队战士及体质较单薄的妇女等常见阳性的经筋病灶出现者。于患部检查,可触
知患处经筋组织呈粗糙样病态形征,用切拨法及指尖按旋法的检查易于查出;切按时,医者
的触感同患者病态异常感觉相吻合.粗糙样病灶,临床多处于隐蔽状态,患考常以其他症状
苦诉而就诊,极易造成临床上的误诊。X光、CT、B超等先进食品检查工具,对本病灶的
分辨力较低,多不作阳性体征报告,成为现行医疗的误区之一。
②增厚型病灶。增厚型经筋阳性病灶,系临床常见的经筋病灶之一。其;临床表现,是经筋
病变部位组织增厚,疼痛明显,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急性发作期,多伴随局部组织发生水
肿,以至反应性轻微红肿。患者常以明确的定位病症求医。主诉的起病成因,有挫伤、捩伤、
跌仆及撞击病伤史等;亦可有自身不明其起病原因者。病程较长是本病型的一般共同点。好
发于头部、胸廓、肢体远端及关节周围。用指尖切拨法检查,可查出局部经筋组织增厚、硬
度增加,以至局部隆突、周围水肿等。病灶面积较宽者,在查及增厚性病灶范围内,尚可检
到索样性的病灶伴存。增厚型病灶,除了局部疼痛、功能障碍等之外,临床上常因其所处的
不同部位,产生牵涉性反应的多种不易察觉的症状。
③微粒样病灶。病灶呈芝麻状、绿豆样大小,好发于微小关节周围,浅而薄层的肌筋膜机体
部位。例如,指指关节腕关节伸侧的骨性小关节,桡骨茎突远端及足跟关节周围的骨小突等,
多系微小筋膜及微韧带附着点损伤所形成的筋结病灶,是造成关节炎混淆致因之一;筋膜性
的筋头结灶,好发于颞筋区、颈项筋区、胸腰筋膜区及大腿外侧的阔筋膜张肌、胫前肌筋膜
区等。
①颗粒及结节型病灶。病灶大小如黄豆,花生米、蒜米、蚕豆样不等,好发于微小的肌性组
织及尽筋头的附着点,如大皱眉肌、小皱眉肌、遮肌等;股内侧肌及股外侧肌于膝关节附近
的尽筋头附着点;肱桡肌肌腱于桡骨远端的茎突附着部位等。肌肉及附着于骨性组织的膜性
筋膜,皆有可发生附着点的筋结病灶,但其疼痛症状导致病人主诉者,多在远端的尽筋头,
是中医所称的着痹及现代医学所称的骨性关节炎的常见致因之一。
⑤线样及竹小片状病灶。病灶细长。细者,若丝线样,稍粗者,若小竹片状,亦见呈小索佯
形状病灶。好发于颞筋区、后项浅筋膜、胸骨体前正中线、颞上线及人字缝等;腰部肋脊角
及其附近,也是本病灶形征的好发区域;颈背及后上胸至肩前的线性样病灶,多由斜方肌的
肌性组织形成,成为颈肌肌纤维炎的伴随病灶;后下胸的小片型病灶,常由所在部位的肌筋
膜非菌性炎症所形成;额筋区的细长形病灶,多由所在部位筋膜及部份血管的质变发生。
⑥索样型病灶。病灶如索洋,较长而弦紧,多在皮下触及,好发于腹部脐下“五皱襞”、腹
白线、半月线及腹侧;腹部的索样病灶,常于肌筋膜联合部位查及,与筋膜联合的构形比较
相称,但其正常的质地产生了显著改变。病灶增厚、挛缩、弦紧及异常的触压疼痛、导致浅
层腹痛及以理筋法将患者病痛解除等说明,腹筋疼痛是成为腹痛的原因之一。腹侧的索样病
灶,多好发于膜性的肌束,以腹外斜肌的病变较为常见,其上结于下胸胸肋的致痛,常可成
为肝气郁结及肝胆综合征的混淆;其后下肋弓的“筋结”,常成为腰痛连腹的成;因之一.肢
体远端的索型病灶,多见于相应的肌性、筋性及肌健病变,于相应筋健查灶,可获得有效查
明。
⑦结块型病灶。结块型肌筋病灶,是机体常见多发的筋性阳性体证的一种类型。好发于骨骼
的肌筋膜、肌束膜、肌健及肌间膜等的损伤部位,其形状大小,根据原组织形态及损伤程度,
存在较大的差异,小者如黄豆形,中等者若马钱子、小板栗等;粗大的结块呈鸭腿型、棱状
形、扁圆及长块形等,拟似于现代医学的肌纤维织炎、肌凝块症等的病理形证。此外,还可
能存在部分滑液囊及脂肪垫等的参与。
结块型病灶的硬结块灶多呈点一线一面及多维性分布,其中足太阳经筋所循经的腿后侧及腰
背脊椎两侧、足少阳经分布于侧身的肌筋,一般较易于查到其病情不同程度的阳性体证,并
且,多呈现颈点、肩点、腰点、臀点、胭窝点、承山穴位点等的重点区域性筋结。软块型的
病灶,常好发于头部,成为不明原性头晕头痛的致因之一。局限型的肌筋病灶,常有多种肌
筋性综合征的临床体征,例如,岗上肌的结块,可成为临床上岗上肌综合的症状及体征表现。
广泛型的肌筋结块,临床上常可导致全身性症状出现,例如,可出现疼痛综合征、紧张综合
证、慢性疲劳综合征等。
深层进行探索经筋病灶的形成机制、临床形征表现特点及其导发的隐蔽症状,不仅对经筋学
科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而且,通过联系临床医疗的研讨,有利于解答现行临床医
疗面临的疑题。例如,胸廓筋性病灶潜伏,常可成为不明原性胸闷胸痛的致因;头颈部的隐
性筋结病灶,常成为慢性头晕头痛的致因等。经筋疗法,现已查到40多种难治病及原因未
明疾患存在筋性病变的致因,从而,提高了临床疗效。
3.经筋病灶好发区域经筋病变,发生于人身躯体的多个部位。故经筋病灶,遍布全身,星罗
棋布,为便于诊治方便,经筋学科在临床实践积累的经验基础上,将经筋病灶好发部位,按
医学通俗名称,结合经筋学科特点,划分区域,列举区域名称,求之统一认识,便于推广应
用,便于承纳同行提出宝贵意见。现将经筋病灶好发区域,列举如下(附图参见第二章第六
节)
(1)头部经筋病灶好发区
①眶膈筋区:即眼眶周及鼻骨两侧筋区。
②额筋区:即前额筋区所属筋性组织。
③颞筋区:颈上线以下、眼至耳间筋区。
④耳筋区,自耳上、耳前及耳的筋区。
⑤百会筋区:前后发际联线中点及颅顶部。
⑥枕筋区及枕侧筋区:枕部及枕侧。
⑦颞合筋区:颞下部、耳前区及颧弓下沿筋区。
⑧面筋区:面颊及口周筋区。
(2) 颈筋区
①风池筋区:针灸风池穴及其左右上下之筋。
②风府筋区:针灸风府穴及其左右上下之筋。
③乳突下筋区:乳突前后及其下部的颈筋区。
④颈侧筋区:后颈侧部。
⑤颈后筋区:后颈正中线及旁线。
(3)肩臂筋区
①岗上筋区:肩胛岗上部及颈至肩部的筋区。
②喙突筋区:椽突至肱前侧筋区。
③肩筋区:肩部的肩关节及上臂肌筋。
④肘筋区:肘关节及煎臂肌筋。
⑤腕掌筋区:腕关节及掌指肌筋和关节。
(4)背部筋区
①肩胛筋区:肩胛岗、岗下窝及内侧缘和内上角、外侧缘等。
③肩胛间筋区:两肩胛骨间的肌筋。
③华佗夹脊筋区:脊椎两侧的肌筋。
④后肋弓筋区:后胸肋弓及胁部。
(5)前胸廓筋区
①胸锁筋区:胸骨同锁骨衔接部及锁骨下肌筋。
②胸骨前筋区:胸骨体、胸骨柄及胸肋关节肌筋。
③肋弓筋区:前肋弓各肋面及肋间肌筋。
④剑突筋区:剑突体及尖部肌筋膜。
⑤游离肋骨区:11、12游离肋内体及其肋端肌筋膜。
(6)腰筋区
①腰脊筋区:腰脊肌及筋膜。
②腰三角筋区:髂嵴与肋骨间肌筋。
(7)腹筋区:按九区划分法基础上加腹筋待检部位。
①腹部正中区:上中腹、中中腹及下中腹肌筋。
②左侧腹筋区:左上、中、下腹肌筋。
③右侧腹筋区:右腹上、中、下肌筋。
④髂窝肌筋区:左右髂窝及髂前上棘附近肌筋。
⑤下腹侧深层缓筋区:左右下侧腹足阳明“缓筋”。
⑥腹股沟筋区:左右腹股沟肌筋。
(8)臀骶筋区
①髂脊筋区:沿髂骨脊周边及其后外的肌筋。
②骶筋区:骶骨后侧正中及两侧肌筋(八髂肌筋)。
③尾筋区:尾骨及骶裂孔肌筋。
④臀筋区:臀上、中、下及内外侧肌。
⑤坐骨区:左右坐骨结节肌筋。
⑥股关节筋区:股关节及其周围肌筋。
(9)下肢肌筋区
①股筋区:大腿根的腹侧肌筋。
②膝筋区:膝关节周围的肌筋。
③固筋区:?窝浅中深层肌筋及其上下左右角附着肌筋。
④小腿筋区:小腿前、后及两侧的肌筋。
⑤踝关节区:踝关节周围的肌筋。
⑥掌遮趾筋区:掌部、遮部、趾骨各关节的肌筋。
⑦足底区:足掌底面的肌筋。
四)躯体重点经筋区域检查概述及检查举例
躯体的重点筋区,即高发的病灶区,是经筋查灶的常用检查区域。
经筋学科对就诊病人,一般分为广泛性伤筋及局限性伤筋而分别给予行检。广泛性伤筋者,
作多个部位经筋区域检查,局限性伤筋行局部检查。
经筋区域检查,是经筋查灶法的基础,经筋区域选择,对广泛伤筋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应
按经筋病变演变规律,顺藤摸瓜,将原发及继发性病灶及区域,逐一检查。例如,偏头痛患
者,除了对头部的眶隔筋区、颈筋区及枕筋区行检以外,应把颈肩的筋区同时行检,常可发
现颈肩部的伤筋牵连头痛阳性病灶,是医治筋性头痛不可缺少的连续步骤。
区域经筋查灶,尤应注重经筋的起止附着点、交会点、狭窄点、成角点、拐弯点、磨擦点、
受力点及应力点等。对经筋循入的溪谷、凹陷、缝隙等,应循着筋线的延伸方向加以追踪诊
察,以图查出隐蔽状态的阳性病灶。例如,头部眶隔筋区及额筋区之查灶,要对鼻骨内侧的
上颌额突,同泪骨之间的小筋膜,及内毗的肌筋,要作细致的切拨探查;然后将指合力的拇
指尖,向眶内上角探查大皱眉肌是否发生“筋结”;再把拇指尖沿着眶上沿,于眶上沿的中
部及末部,探查眶沿的结灶。查完眶上沿,又于攒竹、眉间印堂、眉弓、童子?及丝竹空等
的,煮线行检,尔后把查灶移向颞筋区查灶。
1.颞筋区查灶:颧筋区,是头部颞侧病灶高发区域。该区的肌肉短小、筋膜丰富,形成薄而
弦紧状态。宜采用拇指尖切拨的查灶方法。一般先从撷窝检查伊始,用拇指腹揉拨法,对小
皱皮眉肌进行检查,顺向耳前探索;然后对前颞肌、后颞肌、耳肌及颞筋膜行检。检查颞肌
时,应从颞上线开始,沿着骨缝沟,探查颞肌附着;发现结点后,将指尖的半月形指甲尖,
置在同额肌呈垂直切角,行切拨手法,将前额肌、后颞肌及肌间膜的索状病灶查清。按照力
学原理,颞区自上而下,常发现颞前、颞中及颞后三个索状病灶的阳性体证,呈降落伞索状
分布,由上而下地向颧弓深层集结。对于老年人及颞筋区呈现气血瘀结郁滞的病人,应进行
颈筋区的脉管状况检查,常可发现颞区浅层脉管异常变化,如脉管体积增粗、充盈度增加、
管壁硬度异常等。若属于颈三角的少阳经枢转失调所致的,颈肩部肌筋郁结,通过理筋法疏
解头颈部的少阳经脉,可获得临床满意的治疗效果。
2.颈肩筋区查灶:主要运用“钳弓手”的揉捏法、钳掐法及按揉法等手法检查。
3.背、腰、臀、腿、肌筋丰厚的检查:主要采用掌力及臂时力的按压法、切拨法行检。要在
查明经筋“各有定位”的病灶基础上,即查清“病灶点”之后,继之对经筋的病灶线及病灶
面,进行系统性查灶。例如,枕颈后侧肌筋的阳性病灶,多同时伴存肩部岗上及岗下、夹脊
部、腰部、臀三灶、?三灶、小腿筋灶及踝病灶的远程线性病征形成。故需作线性及面性的
查灶,系统了解病灶的全面分布情况。
4.胸腹经筋查灶:主要运用“钳弓手”对胸腹壁的肌筋、关节等行检。常见的阳性病灶好发
干胸大肌、胸小肌、胸外斜肌的起始附着点、腹直肌起始点、腱划及腹白线、半月线、腹肌
同助弓交叉点及脐下“五皱襞”;骨与骨间的衔接部位,如胸锁关节、硬软肋之间的衔接部、
剑突、游离肋端等,也常是阳性病灶的好发场所。检查时必须加以甄别。
5.腹部筋区的查灶:腹筋区的经筋查灶,是中医腹诊的重要内容。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
内涵,较高的医学实用价值,历来为传统医学爱好者重视。近年来,中医腹诊专题研究工作
活跃,国内外曾举行多次学术交流活动。但从经筋学角度来探索腹诊者,尚未见专题报道。
(l)腹部经筋查灶检查对象,是腹部皮下的肌性经筋组织,及筋膜组织的病变反应临床形
证。故此,腹部经筋查灶,应在医者对病人进行医疗常规体检基础上施行,弥补现行临床医
疗缺乏专门查筋办法。
腹部经筋查灶,要对前腹及后腹腔的肌筋进行检测,分浅,深两个层次行检。腹按九区划分
法分别探查;后腹控的探查,属于中医古典所称的“缓筋”循俭法。经筋查灶法,对这项检
查方法进行了发掘、研究和发挥。
前腹壁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医者充分运用弓功手拇指尖及指腹的敏感,对浅层的腹部肌筋
进行抚触与轻揉,以了解腹部的大体情况及病者对腹诊的反应,继而进入分区域性查灶检查
及深层查灶。
(2)腹部区域查灶及常见的病灶阳性形征特点:腹诊分区查灶,要善于运用指合力的拇指
指腹及其指尖的灵敏度作用,将四指并拢构成与大拇指的钳弓形手置于腹壁,四小指作固定
式的发挥弓形手的握力作用,让大拇指的指腹及指尖发挥揉抹、节按、弹拨等检测灵活作用,
分别对腹部各个区域行检。拇指尖行检时,宜将半月形指甲尖,置于与肌筋的行走方向呈垂
直,以提高其分辨力。当发现腹部线型病灶时,应用追踪随检至其始末;发现颗粒型或块形
病灶,要适当变换手形的检查方法,以查明病灶的阳性形征特点,及提供临床诊断为腹诊法
的主任务。
腹诊查灶主要对象,是腹部肌性组织、筋膜组织及机体在成长发育变迁时期的遗留痕迹物等,
是否产生了生物形征变异。此外,对于腹部已以形成的异生物,要加以甄别。因此,腹诊的
重点,是“三肌三线”及“五皱襞”的诊察。
根据中医《内经·经筋》篇叙述的经筋“结者皆痛”,及“以痛为腧”的诊治法则,经筋疗
法在腹诊行检时,依据筋结及异常的疼痛,对上述重点经筋组织检查,常见其结痛点分布规
律,成三肌、三线、五皱襞病灶分布。
①腹部经筋三线。以经脉及经筋循行线路而言,分别归属任脉、足阳明及足少阳的经线所辖。
任脉线位于腹正中线上下通达,恰与腹白线重合,其病灶筋结点,自上而下好发生于剑突根、
中胰穴、梁门穴及脐一寸,多数呈结节形病灶;亦可见呈短线椭圆形筋结者。皆非手术遗留,
用切拨法检查,可识别出明确的病灶界限,患者于医者进行病灶切拨时的异常疼痛感,与医
者拨动病灶举动相互吻合。足阳明线及其互相表理的足太阴线,似呈浅性的筋膜线,与腹部
深层的肌性线“缓筋”,形成表里对应关系,腹部的半月线,构成腹壁第二线注病灶高发区
线。半月线的阳性病灶,好发于它同肋弓形成的交角处、脐水平的外侧大横穴,及下少腹。
足少阳经循行于腹侧的线路,巧与腹外斜肌的膜质索,基本重合,形成腹部三线性病好发区
域。其灶位常于第十肋弓与第十一肋之间起始,上向侧胸胁伸延,向下斜向下少腹,呈条索
样型病灶。用掐钳手法,可将索样病灶提起,异常疼痛,是侧腹腹痛及肝气郁结的常见筋注
致因。
②下腹五皱襞线。即脐下正中皱襞线、脐内侧皱襞线(双),及脐外侧皱襞(双)。其病灶呈
索样弦紧,下腹部疼痛期,线形结索病灶明显触及,其质地变硬,索样形征突出,呈异常的
触压疼痛。
③腹部三肌病灶。腹肌性筋结病灶。好发干腹直肌、腹外斜肌,及腰大肌(腹后腔腰椎两旁,
拟似“腹缓筋”)。
腹直肌。位于前腹壁,起自肋弓。止于耻骨联合,跨越干前腹壁,是收3腹的主要肌肉。其
劳伤病灶,好发于起始点附着点的尽筋头、肋弓切缘、第一腱划形成的肌波、两脐下外侧(以
左侧为甚)等处。病灶多呈结块型,亦有浅层的颗粒型,触察时坚紧而疼痛异常,是肌性腹
痛的常见致因。
腹外斜肌。位于两侧腹浅层,上部肌齿起于5至12肋骨表面,向下融合于腹腔筋膜及腹股
沟韧带。该肌呈斜行性,肌鞘及肌膜丰富,活动度大,受损机遇多,系肌质性病灶形成的好
发部位。其病灶形成,常见肌齿的起始附着点、肌索,及与肋骨形成的交角点。是肝气郁结、
不明原因胁痛、侧腹痛、下腹痛及侧腰痛的常见致因。
腰大肌。位于后腹腔。起自腰椎体及横突,下肢髂窝与髂肌合为髂腰肌,止于股骨小转子,
是强大的提大腿肌。其行程长,受力大,单独鞘膜,肌质内挟含的神经多条(六条躯体神经)
等特点,是临床上常见的易损劳伤肌筋。但由于位置处于深层,触察不方便,仪器检查缺乏
特殊性分辨力,故其损伤病征多被忽视,是腹痛、腰腿痛的常见隐蔽致因之一。对腰大肌进
行肌筋性查灶,具有特殊意义。腰大肌的肌筋查灶,是腹诊的重要内容,一般采用四点两面
法行检,即于进行腰大肌试验阳性基础上,分别以腹点、腹股沟点、侧腰点及腰背点进行查
灶。腹点宜将病人取侧仰卧,双腿曲屈,医者双手协调从脐部外侧腹,由浅而深,运用揉拨
手法,令拇指指腹逐渐靠向腰椎体外侧,对其腹段肌质诊察。在病者认真协作下,常可触察
到腰大肌的结灶形征(详见附图)。腹股沟点诊察时,病人取仰卧位,医者先从腹股沟三角,
触到股动脉的搏动位置;然后将检查指尖移向股动脉外侧,于上下左右的循拨手法中,探查
该肌的腹股沟段结灶状态。该段的腰大肌结灶,常同其病情成正比表现,即结灶大小同病情
的轻重呈直接关系相。腰大肌的侧腰点诊察,病人取侧卧位,贴床的下肢伸直。另一下肢呈
曲膝侧身向前俯卧,让膝关节内侧面着于床面。医者运用双手指掌的比弓握力,用拇指指腹
于腰三角向深层探查,常可于坚脊肌外前的腰侧,查及腰大肌及腰小肌的侧面病灶筋结状态。
腰大肌有腰背点探查,常于腰,至腰,背点,通过竖脊肌的向深层传导作用,进行间接探查。
多运用肘尖按压探查法,其起始部发生损伤时,病人反应于受检点深层,产生异常疼痛感。

【四】经筋穴位的定位原则及命名方法阐解
--------------------------------------------------------------------------------
(一)归经分区域定位命名法
归经分区域命名法,是按照十二经筋的穴位都分别归属于本经,然后按其循行所到达的区域
顺序,分别将穴位定位于各区域;一个区域有多个穴位时,按循经进入区前后顺序,用阿拉
伯文作序号,分别代表区域穴位序号。例如手太阳经筋,其循行经过的区域是指掌筋区、臂
时筋区、腋后筋区、肩胛岗上及岗下筋区、颈筋区、额角筋区、面目筋区等区域。这些区域
的经筋穴位,归以于手太阳经筋(详见手太阳经筋图穴位分布)。该经筋的岗下筋区,有六
个经筋穴位,分别用阿拉伯文1-6号,代表岗下筋区的6个穴位,称为手太阳岗下1号穴、
2号穴、3号穴……,余类推。
(二)区域定位命名法
区域定位命名经筋穴位法,是经筋疗法运用经筋穴位于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具有实用
价值。区域定位命名经筋穴位,是在经筋区内,将穴位序号定位直接命名、它不分穴位的归
经所属,具有使用方便、治疗部位集中等优点。例如,眶隔筋区及颞筋区,各有主要穴位7
个,直接以眶1号、眶2号……;颞1号,颞2号……,等加以命名,参照治疗图的定位取
穴,施行治疗。
(三)特殊功能穴位的定位及命名
特殊功能穴位,系指特定部位的经筋穴位,具有治疗某种病症的特殊功能。便如类冠心病恃
效穴、偏头痛特效穴、胁痛特效穴、咽痛特效穴等。
(四)系列解结穴位
系列解结穴位或简称系列穴位,是经筋穴位的特有名词,它的内涵,是由于原发病灶(穴位)
发生累及性病灶(穴位),形成标与本的病灶并存;施治时,直将两种病灶形成的系外生病
灶一并进行治疗,达到标本并除目的,故称系列性病灶(穴应)。系列病灶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经筋图线上的系列病灶,又称远程线性系列病灶。依照十二经筋在人体上的行程全线来查
灶,确定经筋线途程中的经筋穴位。②节段性的系列性穴位,即经筋全途程中形成分节段途
程的穴位。例如,手太阳经筋由手走到头额角的全程中途,其节段则形成头面段、颈肩段、
臂时段、腕指掌段等四个节段。这四个节段的经筋穴位即称之为各该节段穴位,简称节段穴
位。节段穴位在施行治疗时,作节段性的一并施治,达到系列解结目的,故又称系列解结穴
位。③面性系列穴位:即躯体或肢体同一平面上的穴位,它是同一个平面上两条经筋线穴位
以上的,综合穴位区域的穴位群。例如,臀后外侧及臀部经筋区,有足太阳经筋及足少阳经
筋循行所。该筋区可有上述两条经线的经筋穴位(筋结病灶)同时并存。施治时,以区域的
系列穴位为治疗穴位,故称系列穴位,是系列穴位中的一种类型。
(五)多维性穴位
多维性穴位,是指阴阳拮抗性的经筋线病变并存而出现的经筋穴位群。例如,足太阳经筋病
损,同时发生足阴经受损,便可在其受损的节段作立体(即多维的内涵之一)检查时,发现
足阴经及足阳经的病灶并存。如在腰段检查,便可在腰、臀及腹股沟,乃至腹“缓筋”查到
阳性病灶。这些病灶呈腰腹腿三维病灶并存,故称之为多维病灶(穴位)。多维性穴位的辨
证施治,构成经筋疗法辨证施治的重要部分。
(六)与针灸重合的经筋穴位,按针灸穴位名称作称呼
古代经筋图线循行途程,标有部位名称称呼,并同穴位位置重合者,按古代的称呼命名,例
如手太阳经筋结于完骨(乳突)部的肌筋,称为手少阳完骨穴;又如手太阴经筋结于肩 前
穴……;经筋循行途中的生理性筋结部位出现病理性筋结时,按生理筋结部位名称称呼。
(七)经筋循行途程分散于较广宽同一平面区域的穴位,以区域名称称呼,除此之外,可作
区域穴位序号的称呼。例如,手太阴经筋分散通过膈后,会合胁下,到达季助,其季助区域
的经筋穴位,以季肋的顺序,称为季肋次第的经筋穴位。又如,手太阳绕肩胛骨的穴位,按
肩胛骨内沿、外沿、内上角、内下角等部位,作为经筋穴位的命名。

【五】腰三角肋弓窝肌筋束劳伤经筋查灶法
--------------------------------------------------------------------------------
腰三内肋弓窝;是指该三角的肋脊角形成的多层次肌筋集结部位。由于该部应的成角关系,
躯体转动活动时,肌筋易于受损伤,常成为腰痛的致因之一。查灶时,病人取侧卧位。医者
运用指钳弓力,对胁角面上肌束,行掐扣手法。可钳到团块洋的肌筋劳伤病灶,病灶自上窝
离让向下刚腹伸延,逐渐形成为索样病灶形体。其肌筋组织,属胸腰筋膜,与腹外斜肌外后
股的肌质,融合组成。其根部病灶(结灶),起于第十二肋骨根部后内侧,沿该胁下向侧腹
伸延。根部的筋结团块显著,多呈肌凝块状,但体应不当,甚难触及,一般能够触及者的条
件是:明确解剖组织结构;检查右侧时,令病人尽可能向左侧旋体,构成肋角顶尖部的充分
暴露;医者以钳弓手四小指合拢,掌尖向下,构成反勾式的自内向外钳掐方式,并作弹拨的
分辨,可将病灶查明。
5 .多维性病灶的检查:病灶面及远程线病灶的躯体拈抗面(即三阴经与三阳经拮抗分布),
是临床上多维性病灶形证的好发部位(即阴阳多经并病的形成)。经筋查灶法,注重了多维
性的经筋病灶发生,并建立了多维查灶及多维系列解锁的诊治方法,现将颈胸痛角及腰腹腿
(臀)三角的多维性病灶的查灶方法,简述如下。
颈胸背三角多维性病灶检查:以颈为中轴,颈刚肌分别斜行,并附着于上胸及背上胸、呈三
角形的两条不等边,肩关节间接联系于三角形底边的外侧。这种构体,称为颈胸背三角关系。
无论是头颈部转侧及肩部的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颈部为轴心,产生牵拉应力点的损伤。因
此,颈三角肌筋损伤多同时并存。颈三角最常见的损伤肌筋是中斜角肌、颈、部斜方肌、肩
胛提肌及岗上肌。行检时,宜用三角关系的多维性检查。
腰腹腿三角关系:由于脊椎“腰曲”段向前弯曲角度较大,若以腰推力轴心、则不难看出.腰
脊前三肌(腰大肌、腰小肌及腰方肌)、腰背三肌(腰髂肋肌、腰最长肌及棘肌)与臀部的
臀大肌及梨头肌等。三者共同构成腰腹腿的不等边三角形关系,这种结构形态,无论是腰部
的向前向后活动,以及臀腿的曲与伸,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这个三角区的三个边。因此、腰、
腹、腿三者的阳性“结灶”体征并存,并且,其三考的病证形成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连带
关系,故将其称为腰腹腿三联征。它是多维性经筋病灶的常见区域,也是机体动态活动因素
所致的经筋病变的好发部位。经筋查灶,除作腰臀腿的检查以外,尚需进行腹部“缓筋”病
灶检查。

【六】多种针刺疗法
--------------------------------------------------------------------------------
一、针刺“消灶”疗法概念及历史溯源
针刺消除经筋病灶,系指运用传统医学的多种针刺疗法,对经筋病症的“结灶”,进行“消
灶解结”施治,达到“灶去病除”的治疗目的。
追溯针刺“消灶”疗法之源,始于中医经曲《灵枢经》。《灵枢·卫气》云:“能知阴阳十二
经者,知病之所生……知六腑之气街者,知解结契绍门户……知六经之标本者,可以无惑于
天下”。
上述经文所言的“知病所生”、“知解结于门户”、“知标本”等,说明经筋疾病,除了需要明
确疾病发生的原因,及标本之所以外,还要有把病症“解结”于门户的有效方法。六腑气街,
是气血出入流行之要道,气街发生病态,出现“结”的病征,要刺去其邪,疏通经络,谓之
“解结”。由此可知,以针刺疗法,消除“结灶”,是中医经曲提出的针刺“消灶”疗法的重
要方法。
二、针刺“消灶”疗法与常规针灸疗法的异同及其主要特点
我国的传统针灸疗法,以经脉的生理及病机的理论作为诊疗基础,根据经气之所出、流经、
注入等,确定井、荣、输、原、经、合的刺治穴位。这些穴位,依据“四根三结”理论,皆
定于肘膝“四关”以远。此外,有脏腑的胸穴,有募穴、部穴、交会穴、天应穴等。在实施
治病中,采用循经取穴、他经取穴、上下取穴、远近取穴、经验取穴、寻找特效穴等灵活多
变的辨证施治。理论体系完整,实施方法灵变,讲究手法艺术,优点甚多,疗效显著,成为
非药物疗法的重要医术流传于世。
经筋针刺“消灶”疗法,是在经脉针刺疗法基础上,针对经筋结构、生理病理及病机,尤其
是针对经筋“结灶”形成,需要进行“解结”治疗的特点,而发展形成的经筋针刺疗法,它
的“筋与脉并为系”及实施原则、针刺手法艺术等,与经脉针刺疗法没有绝缘区别。但其主
要治疗对象,是经筋的病症;其主要直接施治的部位,是经筋“病灶”;其任务,是“消灶
解结”。具有施治目标明确,直达病所,效力集中,消灶力强,善于“解锁”,起效快速,疗
效巩固等优点,基本体现“特效穴”群体的特性。
三、针刺消灶疗法实施要素
实现针刺疗法的优点,心须做到本疗法的实施要素。
(1)贯彻“以灶为腧”的施治原则:“以灶为腧”,即以经筋“病灶”作为施治的腧穴。它
来源于中医经典《灵枢·经筋》篇。《灵枢·经筋》在叙述十二经筋循行途径、病症表现之
后,对经筋病症,均明确地提出“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的治疗原则。燔针
劫刺,即系使用火针施治,驱寒散邪;以知为数,及以病者感到疼痛为施治的量度;以痛为
腧,即以痛点作为治疗的穴位、部位。
痛,系病者的感觉,属经筋病变的一种临床表现症状。经典“以痛为腧”,明确了疼痛点作
为施治穴位的原则。“病灶”,属病症阳性体征表现,作为施治腧穴(部位)治疗原则。
“以灶为腧”的施治法则的优点是:①具有施治目标明确,定位准确,施治直达病所,得气
显著,起效快速的特点。②具有医者与病者统一认定的客观指征。当医者以针刺达治疗“病
灶”时,医者的针感同病人的感觉同步出现。它同“以痛为腧”刺治法,只依赖病人主观感
觉为凭,显然具有疗法的区别。③“以痛为俞”,由于病者的痛感差异,痛点可能是病症之
标,亦可能为本,缺乏固定的治疗穴位,常规疗法难以确立,而“以灶为腧”法则,则具有
病灶定位的规律性,便于常规施治。
(2)因灶行针:“以灶为腧”,具备施冶直达病所、效力集中、疗效显著等优点。为实现针
刺直达病所的需要,用固定病灶而行刺治,具实施经筋疗法又一要素。
固定病灶,常用方法:①掐持固灶法。用左手之“指合力”,将病灶掐持,右手持针行刺。
②握捉固灶法。以左手“指合力”,将病灶紧握,并稍提起,为行刺方便,施之安全。③指
切固灶法。运用左手“指合力”,以拇指尖,切压病灶,起固定病灶作用,而行针刺。本法
适宜于肌筋较薄部位的病灶施治。④按压固灶法。运用“指合力”,用拇指指腹按压固定病
灶而行刺治。本法适宜于肌筋较丰厚部位的施治。⑤推按固灶法。运用“指合力”,以拇指
指腹推按病灶,并固定于方便及安全的刺治部位,而行刺。
(3)局部多针:局部多针,系指对施治的病灶部位,施以一孔多刺(3~5),刺及不同的部
位,施行多种不同手法施治的针刺疗法。这是出于经筋病灶一般范围较大的需要。实践证明,
它是适应于经筋病症治疗的有效方法。
局部多针施治量度,应当因人、因病、因症、因部位而定,采取灵活掌握方法,一般的某一
局部施以3至5 刺为宜。
(4)“根源病灶”与“连锁反应病灶”相结合,局部治疗与整休机能调节相结合:“根源病
灶”,系指引起病症形成的主要病灶;连锁反应病灶,指根源病灶引起的继发性病灶。治疗
经筋病症,对前者称为“消灶根治”,对后者称为“消灶解锁”。两者结合治疗,但有侧重,
有时治本为主。标急者,解锁于先。
局部治疗与整体机能调节相结合,指局部病症专致的全身机能变化,要作同时调节;反之,
某些经筋病症是全身机能失衡所引起,诊疗施治时,要作全面的检查诊察,做好既看到局部,
又要明了全身机能,全面治理。
(5)针刺消灶疗法手法要求:与常规针灸疗法比较,针刺消灶疗法着重于要求下列几点:
①固灶行针,快速进针,一般不留针。②对病灶局部施行多针疗法,但要行针有次序,轻重
有区别,深浅要得当,操作细致,安全施术。③针刺达灶,“得气”显著。④两手配合、动
作协调。⑤随着施针术的需要,变动医者与病者体位,做好针刺到达病灶的协调。
(6)常用的“消灶”疗法针术析解
1.腧刺法:腧刺法,即于腧穴的位置进行施针。按照经筋病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的需要,选
择具有“结灶”明显的腧穴,施以“消灶”针术的治疗。
2.经刺法:经刺法刺治,即于以触诊“查灶”检查,发理经筋病症沿着经筋循行线,形成线
形病灶(一般呈索样变化)情况下,采用经线“消灶”治疗的方法。经刺疗法,以经筋循行
的经筋线施治为主,有单经刺疗及多经病变同时刺疗的方法。施治时,分段于经线“结灶”
最显著部位行刺,做到行刺疏密度适宜、重点解决、分次施治、逐一而决。
3.经穴区带刺疗法:经穴区带刺疗法,系按照“经穴区带”检查,发现经筋病变呈区带性阳
性病征时采用的刺疗法施治。经穴区带疗法具有良好的“解锁”功效,同时对“心胸相引”
的胸气街病症及腹气街病症,均具有满意的效果(详请参阅经穴区带图示)。
经穴区带刺疗法,要分明带根与带未的关系,进行刺治。颈部、胸腹及四肢,其带根均于上
部与背侧,带未呈斜状的散布,要将重点施治放在带根的“病灶”,以消除“病灶”对带根
的紧弦性压迫,而起治疗效果。
4.内脏皮肤敏感反应灶区刺疗法:内脏病变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区带,是疾病临床表现的特殊
形式;采用过敏区带的皮层调节治疗,对于脏器疾患具有良好的效果。本疗法的施治步骤,
首先是按照图示(详见附图),查出相应的过敏区,然后于过敏区进一步运用经筋查灶法,
检查阳性结灶,再于过敏区的“结灶”作针刺施治。施治的方法,按“消灶”法处理
5.经筋“病灶”刺疗法:经筋“病灶”,系指筋肉系统发生病变时,于躯体呈现的“筋结”
阳性体征。以针刺方法,对经筋病灶刺治,能使病灶消散。临床实践表明本刺治法对经筋病
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它的效果超越于一般的针刺疗法、药物疗法、物理疗法等。其原因
可能同下列因素有关。
经筋“结灶”可能是经筋病症的“征结”,是产生经筋病临床症状的主因;通过针刺“消灶”
疗法,消除病灶产生的压迫,获得临床症状的消除。
经筋“结灶”,临床可能产生系列性的牵拉反应症状,以针刺“消灶”后,牵拉反应症状消
除。
经筋病灶的形成和存在,不仅只对经筋系统本身产生影响,而且对干周围组织,亦可发生影
响,构成牵连性反应;消除了经筋“病灶”,牵连影响反应随之消除。
经筋病灶的疼痛,由于机体保护性反射,造成“四维相代”继发性经筋损伤;消除了“病灶”,
继发性损伤获得康复的条件。
经筋病灶的存在,对整体机能发生影响,消除病灶给全身机能免除病灶刺激,具有调整机能
调节作用。
经筋病灶刺治疗法,对不同部位的病灶及不同病灶性质,作灵活多变的刺泪方法。以“实施
要素”的总要求下,对不同区域性病灶,应采用不同的刺治方法。例如,刺激颞筋区的病灶,
针对头皮薄而紧的特点,重点于对颞上线、前颞肌筋、后颞肌筋、小皱眉肌筋及颧肌筋膜,
查灶刺治,并以点刺为主的消灶方法;对肩部筋区的“消灶”刺治,则针对本区域肌筋的分
布、肌肉丰厚等待,煮,采用掐持与握提固灶方法,对岗上肌筋、斜方肌肌筋,及小菱形肌
肌筋等,列为“消灶”刺治的重点,常用的是以“移行针刺法”。
6.点刺疗法:点刺疗法,即对施治区域,采用针尖的点刺,达到治愈病症的一种刺治方法。
本疗法具有灵活使用的优点。按照不同施治部位要求,及运用的方法不用,点刺疗法常用以
下几种。
皮外移行点刺法:常使用于额筋区,股外侧筋区等部位的施治。手持短针,于施治部位,作
皮外移行点刺治疗。均不留针,轻点而过。用于治疗病变较广泛而浅表者。
单针一孔持续点刺法:常使用于眶膈筋区、耳筋区等的点刺治疗,手持短针,于左手配合固
定病灶下,施以单针刺入、固定位置的雀喙点刺手法。
单针移行点刺法:常使用于皮肤疏松可移的施治部位,于施治部位入刺施治病灶一针之后,
将针尖移至皮下,左手转动新的病灶,对准针尖,右手持针,再向新的病灶刺治。本刺治法
注意点是持针宜平稳、垂直,不宜于皮下移动针尖,以免伤及其他组织。本刺治法,起到单
针一孔多点刺治的作用,是消灶疗法的常用手法。
7.关刺疗法:关刺疗法,是中医古代的经验刺疗的方法之一,对于治疗经筋病症,具有卓著
的疗效。《灵枢·九针十二原》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
其所直,无实无虚”。《灵枢·官针》云:“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尽筋头,
是经筋病症之好发损伤部位。本疗法直接刺达病左右尽筋头,比“腧穴”刺治法具有直达病
所的优点;比刺治肌腹,作用更大,根治效果理想,病愈彻底,遗留后患极少出现。实施本
疗法的关键,首先是要熟悉肌筋的起始及附着终点,针对附着点进行查灶、消灶。施治方法,
按经筋“消灶”疗法手法实施。
临床常运用本疗法治疗寒痹、着痹、骨痹。此三痹的特点,一是病位固定,二是疼痛剧烈,
三是病情顽固。现代医学研究认定,针刺疗法具有镇痛、消炎及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关刺疗
法,直达病所,镇痛作用显著,消炎作用强,可能是本疗法治疗效果良好的主要原因。
(8)三刺疗法:《灵枢·官针》云:“所谓三刺……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
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刺法曰:始刺浅之,
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
经筋消灶疗法的三刺疗法,首刺透过皮肤,二刺刺达肌筋膜,三刺刺及肌筋肌束之“结索”。
本疗法适宜于刺治经筋“病灶”面积较宽的部位。
(9)豹文刺疗法:豹文刺疗,是古代经验刺治之一。本法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左右前后
针之”,二是“中脉为数”(见《灵枢·官针》)。经筋消灶疗法中豹文刺法的特点之一,是以
刺及经筋病灶为主要目的,适宜于治疗棱形的经筋病灶。
(10)输刺疗法:《灵枢·官针》曰:“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至内,以取骨痹。”本疗法
以直入直出的刺治方法,在固定病灶下,深达骨膜,用于治疗固定性的“病灶”点,如颈二
横棘突、腰三横棘突、肋骨结节、下颌头等。
(11)分段刺疗法:经筋“病灶”的分段刺疗,是根据经筋具有延续性“筋结”的特点而设
立的施冶方法。它适应干连锁反应、多经并病的使用。临床上常应用于颈臂、背腰及大腿后
侧线形经筋病灶的治疗。根据病灶的长短、部位特点,作分段“消灶解结”疗法。各段落“结
灶”的针刺方法,仿上述诸法施行。
(12)穿刺式针刺疗法:所谓穿刺式的针刺法,是根据深部肌筋病变治疗的需要,仿效现代
医学“封闭疗法”的穿刺方法,在充分掌握解剖知识,确保安全前提下,施行穿刺式针刺治
疗。常用于岗上肌筋、额腰肌筋、梨状肌筋等病变的施治。

【七】经筋综合疗法诊疗全程实施规程
--------------------------------------------------------------------------------
1.经筋“结灶”探查于体格检查基础上,以经筋手触“查灶”法,对全身经筋“结灶”进
行探查。探查的顺序,从头部伊始,向颈、肩、胸、腹及四肢作全面实施。探查的重点部位、
头部眶膈筋区、颞筋区、耳筋区及枕筋区;颈部,颈后侧项及颈后筋区;肩部,岗上肌及小
棱形肌筋区;胸部,锁骨下肌筋区、左五肋胸大肌及肋弓筋区;腹部,腹直肌、腹外斜肌筋
区及腹后“缓筋”;背部,岗下肌筋区及竖脊肌筋区;腰部,腰三角筋区;臀部,梨状肌筋
区及臀大肌筋区;上肢,肩筋区、肘筋区;下肢,大腿股内侧、股外侧及膝筋区;小腿,筋
区、腓肠肌及比目鱼肌筋区。
2.初步疏解“结灶”在探查“结灶”基础上,对查出的阳性“结灶”,运用不同的实用理筋
手法,进行疏解,达到躯体经筋之“结灶”全面初步松解的目的。
3.运用针刺疗法进行“消灶解结”于手法疏解“结灶”基础上,对经筋“病灶”,及连锁反
应形成的经筋“结灶”,运用针刺疗法手段,进行“消灶解结”;要作因人、因灶、因病分次
施行,刺疗方法多样化。
4.投拔火罐,增强功效于针刺“腧穴”、“病灶”、“结灶”部位后,投拔火罐施治,以增强
疗效。
5.疏头与补遗所谓“疏头”,即对于头部的经筋“结灶”,给予适宜的手法或针刺治疗,以
消除头部的病症,增强整体治疗功效。
“补遗”,系指对于施治遗漏,或患者觉到治疗末满足要求的病变部位,作必要的治疗补充,
以补足病症治疗的需要,起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三联疗法治疗实施规程
三联疗法,每日指运用理筋手法、针刺疗法、投拔火罐,三者并联施冶的方法。本疗法的实
施规程,是先对患者运用一般理筋手法施治,即运用单式或复合手法,对躯体全面“扫荡”,
让病人获得明显的舒适感;继之以手法对局部“病灶”,进行手法“解结”。上为第一步骤,
给予适当“整休”。整休后,施行计刺疗法,对重点“病灶”及连锁反应“结灶”,分次针治,
此称第二步骤,最后于针刺治疗的部位,施以拔火罐疗法,此为第三步骤。
在完成全套治疗过程,因治疗部位及治疗量的关系,从中对体泣、治疗部位,作灵活调整,
以适应全程治疗的需要。“整体”与“调整”措施,是根据病人的接受能力,治疗的需要、
灵活掌握。

【八】贯彻“以灶为腧”的诊疗法则
--------------------------------------------------------------------------------
“以灶为腧”,即以经筋病灶作为诊疗主要依据的医疗方法。它是中医古代“以痛为腧”诊
疗法则的继承与发展。痛处,虽可作为依据来加以施治,但痛只是病者主观感觉的疾病症状
表现,缺乏客观指征和治疗固定穴位,难以确立治疗常规。因此,经筋疗法于它在人体查到
200多个具有固定位置的病灶腧穴基础上,将“以灶为腧”确立为诊疗法则。这一诊疗法则
的应用,产生综合性医疗效应:①可依据具有位置固定的病灶腧穴系列分布来确立经筋科的
诊疗常规。②针对病灶穴位的施治,得气显著,功效特殊;病灶消除,疾病痊愈。③可将病
灶的状况作为衡量疾患的进与退的客观指征。④消除病灶系列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可获得
整体功能调节的良注逆转反馈。“以灶为腧”诊疗法则,是调节机体筋性因素疾患的有效工
具。
重点经筋区的施治方法
1.头部眶膈筋区的施治方法眶膈筋区,系指鼻骨与眼眶内缘之间部位,及眶上沿区域。本
区域以理筋手法及针刺疗法施治。施治时运用指合力,以拇指尖切按鼻泪骨间沟肌筋2~3
分钟,而后向下切按,延达“迎香”,再将拇指尖移向眶上沿及内上角,切按大皱眉肌及肌
筋;切按时,把拇指尖指向内上角,忌向眼球触压。接着切按眶上缘中部及尾部。最后揉按
或切按眉间印堂。再将手法移至眉梢上部施以适宜的治疗(参见图示)。需要时,配合单穴
皮肤点刺法针治。
2.颞筋区的施治方法额筋区,系指头部颞上线以下、耳根前与眼眶外之间的区域。本区主
要有颞前肌、颞后肌及小皱眉肌与筋膜。结构较薄而坚紧,血管神经丰富,常运用手法与针
刺疗法联合施治。手法施治,重点对上述三肌及筋膜,运用拇指腹借助指合力,先行揉抹手
法松解局部的肌筋;继之以切按手法,对“结灶”施以“切拨”。切拨的用力量度宜轻,以
患者感到可耐受而舒适为标准。切拨的次序,一般按三线(即颞上区线:颞筋区二线及眉梢
耳枕线)及三区(颞一区、颞二区及颞三区),自前向后,逐一“消灶”。手法“消
灶”每次施以3~4个灶点,达到初步松解为度。对病症广泛病例,应加颌骨“冠突”,及耳
前筋灶点的施治。
颞筋区的针刺疗法,一般运用对三肌的结灶各施治一针;必要时,对颞肌腱(即上关穴)加
施一针,均以“结灶”为肠,直入直出,不予留针。
3.枕筋区的施治方法枕筋区,系指枕骨外粗隆,上项线以下至风池、风府之间的筋区。
本筋区附着颈部部份肌筋,易发生筋性劳伤。但本筋区半长毛发,头皮薄紧,“病灶”隐蔽,
紧接颈项,查灶及施治均需花费时间和精力。主要的施治方法,是运用手法及针刺治疗。“病
灶”常见于脑户、玉枕、脑空、风池及风府。手法乃以切按为主,适当加用掐捏、揉捏。针
刺以“结灶”与腧穴相结合为主要施治部位,采用切按固灶的单针点刺方法施治。
3.颈项筋区的施治方法颈项筋区,系指后颈及后颈侧,自头至肩之间的筋区。该筋区的肌
肉筋膜,层次较多、走向的方向变动较大,同时有哑门及重要神经血管,施治时宜特。别谨
慎。一般施用掐握手法及捏揉手法,施治后,按经筋图线或“结灶”,以两线三点针刺。用
掐提穴固定法,或按压固定针刺腧穴,直入直出,不予留针。针后施以拔火罐治疗。
4.肩部筋区施治方法肩部筋区,系指颈至肩之间的筋区。本筋区肌筋较丰厚,属肌筋病症
的好发部位。但该区的深部有肺尖及重要血管,施治时,宜注意。常用捏揉手法及臂按压手
法。以掐提方法固定针刺灶穴,用自外向内的一线三点至四点灶刺治;必要时以左手掐旋的
手法,转动肩前的灶穴施行针刺,用直入直出的针刺手法。针后加施拔火罐。
5.肩臂肘筋区的施治方法肩臂肘筋区,系脂肩臂至肘腕部的筋区。本筋区的范围较广,是
经筋病症的好发部位之一。常用按压、捏揉、捏搓、掐搓、弹拨等手法施治。针刺以肩顶、
肩前、喙突、时窝等筋区为主要施治灶位,向“结灶”刺治,以单针直刺手法,不留针。针
后投拔火罐。
6.背部筋区的施治方法背部筋区的面积较宽,其重点筋灶,是夹脊、肩胛内上角、岗下及
部分肋结节筋带。施用的手法,常先以滚动法推滚全背及腰部,继之以按压手法,对筋结显
著部位,作沉压与放松的施治;对岗下肌、肋结节,以指合力的拇指指腹按压法或切按施治;
对浅层的斜方肌,以适当的体位,作掐捏手法施治;对大小菱形肌筋,以按压及提捏施治,
获得全面肌筋的松解,全背舒适为度。
针对主要“结灶”,以紧压的固灶方法,施以点刺达筋膜表层,对肩胛内上角及结节的“结
灶”,以紧压病灶于骨面上加以点刺;对夹脊肌筋,用推向脊椎方向压紧刺疗,疏密度适宜。
本筋区的肋间隙内不可深刺,以免刺入胸腔造成严重后果。针刺后,于针刺孔皮表,加施拔
火罐治疗。
8.胸前筋区施治方法胸前筋区,以锁骨下肌筋、胸锁关节及胸肋关节、胸骨表面、肋弓及剑
突为常见的经筋“结灶”好发部位;部份病例有胸肌肌筋及肋部肌筋的损伤病灶,亦可查及
左五肋胸肋关节及11、12游离肋端的“结灶”;肋弓缘的“结灶”亦可查及。
对胸筋区施治,常用揉抹手法、点切法、切拨法、掐揉法等施治,以轻手法为主,力戒粗暴。
胸部针刺,以紧按将“结灶”固定于骨质表现,而后行点刺治疗;对可提掐的肌筋,以提掐
方法(如胸肌肌筋),将刺治的肌筋提离胸壁后刺治,针尖不可向胸腔方向行刺。肋部一般
刺治的灶位为3~s个,针刺后,以吸力较轻的拔罐器行拔罐施冶。
9. 腰部筋区的施治方法腰部筋区,以腰椎两侧的肌筋及腰三横棘突的病变损伤,为常见部
位,其上连胸脊,下入腰骶。常以推滚、臂压、掐捏、拇指腹揉抹等手法施治;病人体位,
以腑卧及侧位分次行施。针刺,以紧压固定“结壮”后行刺,常用腑卧位直刺与侧卧位的侧
刺方法,针刺向腰椎体方向刺人,忌向后腹腔方向行刺。为避免刺伤肾脏右腰2~3椎体横
突间以上(距正中线外向5~7.2cm)及左腰节二腰推体下缘以上的部位,切忌深针。第十
二肋骨以上的区域,属胸腔范畴,忌误刺入。腰部筋区针刺,一般施治三个灶位,但注意分
浅、深层肌筋的“结灶”位置。针刺后投入轻吸力的火罐施治。
10.腹部筋区的施治方法腹部筋区,按九区划分法,分上腹、中腹、下腹三个区域。施治者,
需对每一筋区的解剖情况熟悉。腹部常见的“筋结”,多见于腹直肌肌筋、腹外斜肌筋、腹
白线及脐下“五皱襞”。对腹部的手法施治,常用轻浮的抚揉法、轻切揉法;腹侧有时采用
掐揉法;对深部“缓筋”,常以拇指腹,行切拨及切揉施治。腹部的针刺治疗,是对上述常
见肌筋的“结灶”作间隔的点刺,全腹点刺5~7针,运用按压固灶或提握固灶方法。所刺
深度,限于腹壁,切忌刺进腹腔。刺治后,行拔火罐治疗。
11.臀骶筋区的施治方法臀骶筋区,指腰骶区间、骶部筋区及臀部筋区的联合筋区。本区域
是经筋病症的高发区,结构复杂,肌肉丰厚,上下并联,牵涉面广泛。对本筋区的手法施治,
一般使用较重的手法,如指腹弹拨法、臂部按揉法、时尖按揉法及指尖切拨法等。重点施治
部位:髂脊、腰眼、骶背八?、臀中及臀侧与臀后坐骨结节等的筋结病灶。
臀筋区的针刺,主要以按压固灶及压拨固灶方法。行刺的重点,针刺对肌膜结索及其尽筋头、
受损的韧带施治。针刺后行拔火罐治疗。
12.下肢筋区的施治方法根据“四维相代”原理,下肢伤筋,具有拮抗面、立体性、广泛性
的联合损伤特点。大腿前侧结灶,好发于伏兔、股内及股外侧肌筋的中部,及其下端尽筋头;
大腿后侧结灶,好发干中线及左右侧线的肌筋,以中线为高发筋线,可触及明显的索状结灶
物;大腿内上侧肌筋的结灶,于腹股沟上下股动脉外侧;股后侧肌筋的损伤者,步行艰难,
其筋结主要来于坐骨结节。膝腹筋区的结灶,好发于膝眼及股、胫肌筋的附着点;胭筋区的
结灶,呈倒“三角”形状态,上两角深伏于 胭窝上两侧,腓肠肌内外侧头),下角于胭下中
部,另一筋结偏于中部外侧(跖肌肌筋)。小腿后侧的筋结呈y字形状倒口向上,依经筋标
本线图形状分布,上两支筋汇合至承山伸向足跟。小腿前外侧的筋结,好发于胚前及腓骨沿
浅区,后者以其中下部位的筋结最为突出。
腿部的手法施治,以联合手法为主,对筋结各部位逐个分筋。针刺多以针对结灶使用各之所
宜的刺治手法。针后投拔火罐治疗。

【九】运用“综合消灶”医疗手段施治
--------------------------------------------------------------------------------
“综合消灶”,即以非药物的医疗手段对机体已经形成的经筋病灶加以消除的医疗方法。
筋结形成病灶,中医古典《内经》已有载述。《灵枢》“天年”“刺节真邪”指出,“肌肉解利”
是经筋的生理常态,而“聚结”“筋挛”等,便是肌筋病态的形征表现;提出“坚紧者,破
而散之气下乃止”,此所谓“解结”的施治方法。《灵枢·卫气》强调“解结”于门户的早期
疗法,并称其为“无惑于天下”之良策。
“解结”,即解除“邪之结聚”、“疏通经络”之谓。经筋结而为灶,多因邪气之所犯,瘀积
日久,坚不易散。单一的医疗手段,难以攻坚;微调的方法,虽可产生机体调节作用,但难
以力克“结灶”堡垒。因此,经筋疗法根据经筋结灶的“结聚”特点,以综合的医疗手段,
组合成为“综合消灶”疗法。即以理筋手法、针刺疗法、拔火罐疗法为主,适当远用辅助疗
法加以充实。现将三联疗法的医疗手段组成及治疗规程陈述。
1.理筋手法运用具有查灶、消灶双重功能的手法。
(1)“钳弓手法”:将拇指与四个小指构为“钳弓手”,运用指合力的功能作用,发挥拇指尖
及指腹的灵敏度,作用于探查部位,进行边查灶边消灶活动,发现病灶后,应用拇指尖的切
按法、切拨法、切操法及指腹的揉搓法、揉拨法等进行消灶,令结灶初步松解。本法适用于
浅层的查灶及消灶结合应用。
(2)综合手法:对中深层的理筋,应运用综合的手法进行施治。常运用指合力的掐疗法、
捏操法、揉拨法、双手拨揉法;臂力的按压法、按揉法;臂法与指合力的双手配合法及肘按、
肘揉、肘拨等。根据施治部位变用其适宜的单手法或联合手法。
2.针刺消灶法
运用传统方法结合新型针刺法消灶。在贯彻“以灶为腧”、“固灶行针经”、“一孔多针”基础
上,运用传统针刺法结合新型针刺法消灶。(l)传统针刺法:常采用俞刺法、经刺法、关刺
法、三刺法、输刺法、豹文刺疗法、点刺法等。(2)新型针刺消灶法:常运用病灶单刺法、
病灶复合刺治法、病灶围针法、病灶转动输刺法、病灶分段刺治法、病灶点、线、面及多维
刺治法、尽筋分刺法、微筋点治法、经穴区带刺治法、内脏皮肤过敏区刺治法、穿刺式刺治
法等。
3.应用改进的科学拔火罐疗法施治
(1)取火法的改进:改变传统的闪火法为火灶自然燃熄法拔罐,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实用、
负压可调等优点。
(2)改进拔罐用具,用多种规格拔罐工具,以适应不同部位的消灶需求。
(3)用药酒取代纯酒精作火源,增强治疗功效。
4.辅助疗法①应用验方药酒外擦。②使用药液外洗、外敷。③教导病人掌握简易的自我调
理疗法及保健疗法。
三联疗法治疗程序及规程:前述的三联疗法,即理筋手法、针刺法及拔火罐疗法的联合施治,
其常规的疗法程序是,首先施以理筋手法治疗获得病灶初步松解,全身舒适,继之以针刺疗
法对痼对病灶进行刺治,然后于刺冶的皮表针孔,投拔火罐治疗,令结聚的病灶经脉疏通,
邪从表解。每2~3天治疗一次,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

【十】实施“多维解锁”疗法治疗
--------------------------------------------------------------------------------
多维解锁法,是根据十二经筋呈阴阳拮抗分布规律,机体发生多经并病,经筋查灶检查,发
现躯体的前后左右,呈现复合型多发性的病灶并存而建立的一种理筋疗法手段。这一疗法手
段的施治任务,是对多维连锁性的病灶系列,施以点、线、面互相结合的消灶解结,令其病
灶松解。常用的多维解锁施治部位是颈胸背三角及腰腹腿三角及肢体。它具有原发与继发、
标与本并治的功能,体现经筋疗法的辨证施治,对多种疑难病及病因未明疾患,如伤筋合并
神经衰弱、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具有特殊疗效。
第四节根据经筋病症特点应用其所适宜的理筋疗法

1.擀皮理腠法擀皮理腠法,是将经筋的皮部为施治对象而设立的一种理筋方法。它是在古
代“擀皮开腠理”疗法基础上的变用。
皮部,是机体的卫外藩篱,卫气循行的重要场所,主司开阖,具有内护脏腑、外应天序,维
护体内外环境动态平衡等功能,但它又是外邪入侵机体的重要途径。因此,理皮健皮,对增
强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擀皮理腠法,是运用较轻浮的综合理筋手法,如滚动法、揉搓法,抹揉法、捋疗法、刮疗法、
擦疗法、拍打法及针刺法中的廖刺法、浮刺法、轻清点刺法、移行点刺法,达到宣其闭、解
其郁、行其滞、舒其络、气血畅流,卫气重振为法度。
2.按筋抑痹法按筋抑痹法,是根据病灶固结较重、患部痹痛症状较显著的需要,经筋疗法
运用按筋抑痹的医疗手法,对痹痛的部位,施以消灶宁痛的手法。常用点穴法、肘按法、钳
掐法、揉捏法等。本疗法具有解除筋结而导致气滞血瘀的致痛作用。
3.揉筋缓节法根据“筋会于节”的生理病理特点,经筋疗法对于肢节疼痛者,施以“揉筋
缓节”的理筋手段。其手法要点是①首先于关节周围,查明筋结病灶所在部位,作好病灶定
位及数目记录。②按照经筋“各有定位”具有左右尽筋头的生理结构特点,从点到线以循、
按、切拨等手法,查明经筋病灶的点线关系。③运用适宜于各个方位所需的理筋手法,对记
录的病灶点、病灶线及病灶面,分别层次,加以施治。达到筋舒而节缓,关节柔利为目的。
4.转扳归位法转扳归位法,是针对患者的病症,乃是由于关节紊乱所致者而特设的一种医
疗方法。是属骨伤科的手法之一。常用的方法是板颈法及板腰法(详参阅骨科手法)。
5.从筋治骨法经筋“联缀百骸”,是筋肉系统的一大功能。骨属之所以成为人体的支架,完
全依赖于肌筋膜带的攀联缠结。因此,筋与骨的共同作用功能,无疑地是紧密联结在一起,
形成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状态。骨若发生病变,势必导致影响筋肉;反之,筋的病变发生,
特别是长期及强烈的筋性挛缩,也产生对骨的影响。
居于上述辨证原理,经筋疗法建立从筋治骨法于临床应用,特别是对常见的颈、腰椎体骨质
增生产生的筋肉疼痛病例,颈部的椎体骨质增生的筋肉疼痛病例,轻症的椎间盘突出病例及
椎弓滑脱病例等进行施治。其施治基本法则,乃以查灶结合消灶方法进行,辅以必要的、适
当的治骨方法,或同时进行筋与骨的“保守”并治疗法。
6.舒筋减压法舒筋减压法,是根据“筋与脉并为系”的筋脉关系中经筋“着藏”经脉,当
经筋病变发生“筋挛”“聚结”时,经脉受到筋缩压迫,出现气血阻滞乃至血脉不通,影响
脏腑,五官九窍的气血供养而建立的一种舒筋减压理筋手段。这理筋手段分为局部法及整体
法两种。局部的舒筋,常以肌筋聚会的溪谷、成角、交叉、拐弯及应力点等作为舒筋的目标,
例如颈后的深层肌筋,颞筋区肌筋及颈胸、颈背延续的肌筋附着点,股内侧的肌筋等。全身
性的舒筋,是以易于发生筋结的高发病灶列为重点,施行广 泛的舒筋法。舒筋减压的施治
手段,乃根据不同区域部位,运用综合的消灶手段加以施治。以单纯的理筋手法为例,它是
眶膈区向颞筋区、枕筋区、颈胸、颈背三角区、肩筋区、夹脊区、腰筋区、股筋区、腿国筋
区延伸施治。舒筋减压法对脏腑实质病变,部分神经系统疾患、偏瘫、虚弱病症、机体功能
紊乱疾患等,具有非药物疗法的特殊功效。

【十一】经筋疗法的临床应用事项
--------------------------------------------------------------------------------
经筋疗法临床应用,包括治疗对象、适应症、治疗常、规、常见病临床治疗、禁忌症及施治
注意事项。
一、治疗对象及适应症
1、治疗对象 以机体因素形成的疾患为主要治疗对象。如:①经筋因素形成的病症。②与经
筋相关的病症。③药物治疗疗效欠佳的病症。④临床病因不明病症及难治病。⑤需要康复治
疗的病例。③以延缓衰防老为目的的保健治疗。
2、适应症适应于治疗120多种病症,其疾病归类大体如下:①外邪入腠袭筋与痧症。②常
见疾病症状。③经筋病症,④隐筋症、筋性类似病、筋性累及病。⑤部分器质病变。③机体
功能紊乱及机体功能衰弱病症。①老年病。
经筋疗法在目前医治验证的120多种病症中,对筋性痹痛症、隐筋致因的难治病、筋性类似
病、筋性累及病、功能紊乱及功能衰弱病症独树一帜,成为医治痛症及疑难病症的医疗专科。
经筋疗法临床适应症详见附表。
二、治疗常规
1.治疗常规根据经筋结构复杂、经筋病症具有“筋结病灶”为患的特点,经筋疗法采用理
筋手法、针刺疗法、多维解锁疗法、拔火罐疗法及辅助疗法并联使用,构成非药物的综合医
疗手段应用于临床作为治疗常规。其治疗常规分为五个步骤实施:①运用理筋手法以舒筋活
络并“解结”、“解锁”,②应用针刺治疗以“消灶”而“祛瘀积”。③投拔火罐以行气活血而
行滞宣痹。④以辅助疗法增强与巩固疗效。⑤进行“梳头”、“补遗”以调整整体功能平衡。
2.治疗常规的实施
(1)理筋法:常用单手法或复合手法,施以轻手法的初次试治,令机体适应治疗;继之对
颈、肩、背、腰、臀、腿、腕、肘、膝、踝及足底等机体筋结好发部位,施以常用手法的理
筋;在边理筋边探查筋结病灶基础上,针对病例的病情,施以“解结”及“解锁”手法,即
对原发的病灶,施以手法
“解结”,对继发的连锁反应形成的病灶,一并加以系统的手法施治以解锁,理筋法的应用,
按不同的筋结部位,灵活变用不同的手法。
(2)针刺法:在贯彻“以灶为腧”治则下,运用“固灶行针”方法,施行针刺治疗。针刺
方法,依据病灶情况及所在部位而选择。
(3)拔罐法:拔罐法在针刺治疗后施行,根据不同部位的病灶择用其所适宜的规格罐器投
拔;行拔吸附的时间,一般6~8分钟。
(4)辅助法:助以药酒外擦、药液外洗、药锤敲打、药棍拍打及给病者辅导其掌握简易的
保健疗法,如自我点穴按摩、练习“静功”等。
(5)补遗法:即弥补治疗过程的遗漏及病情所需的治疗方法,常进行头部眶膈区、颞筋区、
枕筋区的理筋,俗称“梳头”。
三、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1.禁忌症急性传染病、严重器质病变病例、感染及恶性变肢体及部位、出血倾向及咯血病
例、极度衰弱病例、孕妇、产妇、婴幼儿等。
2.施治注意事项①作好解释工作,取得病人配合协作。②注意病者状况,操作细致,严防
粗暴行事,以防折伤。③按病者的承受能力,施以因人、因病的治疗量度。④严格无菌操作,
防止感染。⑤严防刺伤重要部位及脏器。③拔罐注意火源,严防烧伤及起泡。
四、经筋疗法临床应用说明
经筋疗法临床应用,即经筋疗法的治病原理及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课题。由于经筋疗法是
一个古而新兴的学科,它的治病原理及方法具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必然与社会所有的新
生事物一样,具有一个人们对它的认识过程,为缩短这一过程,特作如下说明。
(1)经筋疗法的应用基本原理,集中体现中医古代十二经筋反应人体动态活动具有集合线
力(引力、应力)群作用的特点。这一特点的灌输,决定了经筋疗法的整体动态辨证观念。
因此,它对临床疾病产生机制的解释,必然与其他疗法的解答方法存在差异性。但它的两个
统一,即理与法统一、理论与效果统一,说明它具有自身的科学性、探索精神及争鸣能力。
(2)根据中医古籍关于“筋会于节”、经筋“各有定位”、“病各有所处”的阐述,经筋疗法
在论述其病灶定位、疾病名称等之中,借用解剖名词及现代医学疾病名称,一则弥补古语不
足,二则使之通俗化而利于共识。
(3)经筋疗法施治方法主要来源于民间的传统治疗手段,它除了保持原有的朴素风格,讲
究实效,施治到达病所,体现操作与治疗部位紧密联系等特点之外,这些治疗手段一旦同经
筋理论相结合,产生质变飞跃,不宜以“以法论法”观念,把它看成是原来的依钵。
(4)经筋疗法业经验证医治120多种病症,它的临床适应症尚有发展前景,但限于篇幅,
本资料仅选择其具有代表的病症作陈述。
(5)经筋疗法主要诊疗的是机体因素疾患,它根据经筋学原理探索出来的机体新型病症,
例如隐筋症、筋性类似病、腰腹腿三联征等,虽然在现行的医学领域,尚属首次提出,但我
们相信它会象人类发现每种新的疾患一样,能经受考验。

【十二】经筋疗法临床应用
--------------------------------------------------------------------------------
额面筋区可具体分为额筋区、面筋区、唇口筋区、眶膈筋区及耳前筋区施治。各筋区的主治
病症分别如下。
额筋区主治:头晕头痛、太阳经热、眼睑下垂、眼部疾患等。
睢脶筋区主治:筋性眩晕症、筋性近神眼、眼球斜视、慢性泪腺炎、慢性鼻窦炎、鼻腱神经
综合征、胬肉攀睛、神经衰弱、慢性疲劳综合征等。
面唇筋区主治: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性口眼歪斜、抽搐、昏迷、颞颌综合征、腮腺炎等。
耳前筋区属于耳筋区的一部分,主治耳聋、耳鸣、偏头痛、牙痛等。
颞筋区,系指头部颞侧部,前自眉梢外,后至枕外,上至颞上线,下至颧弓的经筋区。本筋
区主属少阳经。
颞筋区的弧线绘制,一般以颧弓上缘发际为圆心点,由圆心点至眉中半径线向上尔后画个半
圆圈,此即颞上一线;从圆心点至眉梢的半径线向上尔后所划半圆圈为颞上二线。水平线的
绘制,分别以额发角、额发小角。眉梢及眼裂四点的水平线作为颞上、颞中及颞下的区域划
分(详见图示)。颞筋区主要包括颞三区及耳筋区。
颞筋区临床应用于治疗慢性偏头痛、颞静脉炎、不明原因性的头晕头痛、颞颌综合征、少阳
经经筋病、中风后遗症、颈椎病、耳鸣、耳聋、眼科病症、神经衰弱、睡眠紊乱症及全身虚
弱等。
头顶部,以颅顶“百会穴”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投射状,其来自额区、耳颞区、枕区的筋脉,
有来与往“经遂”渠道,故其病变,可因他处疾患投射的牵涉,亦可因回道的“气滞”、“血
瘀”所致。“百会”为诸阳之会穴位,具有“回阳救逆”的功效,故头顶部也成为“经筋疗
法”的重要区域。常见的头顶部“筋结”病灶为额角发际骨缝向上放射区、颞上区、枕侧、
百会及“四神聪”等。但头部顶区的病灶,除常见的硬结型以外,可同时伴随出现“瘀血”
型病灶,检查时应特别细致、耐心。
头顶部经筋穴位主要适应于治疗产后风、头皮皮下静脉丛炎、阳虚病证、眼科病证、耳聋、
耳鸣、枕神经痛、脱肛症、子宫下垂症,以及急救回阳等临床应用。
枕颈筋区是督脉、手三阳、足太阳、足少阳经筋循行所过部位,是经筋较丰厚、多层次、交
叉重叠、止始尽筋头较多的重要区域。本区域的特点之一,是颈连头和胸背,构成上通下接
的枢纽;特点之二,是枢转回旋活动较大,受损之机遇较多;特点之三,是颈后、颈侧(及
肩)与前胸三者构成三角形构体,俗称“颈三角”关系,这种关系的特殊意义,是颈部的经
筋病变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背、胸、肩臂及头部;特点之四,是经筋“各有定位”的线路较长,
虽有点面的筋结病灶,但延及的途程较远,例如,后颈的肌筋疼痛,可延及背胸及头部。因
此,枕颈筋区的施治,既要从局部来查灶消灶,又要从整体关系来探源求本。
枕颈筋区的经筋线路划分,是根据经线循行所过为主的基础上按照筋的“各有定位”、“病各
有所处”,于临床查灶,查到“筋结点”来定位施治而确立。本区域分为后正中督脉线、督
脉旁线、颈2 区线、颈侧3区线、侧4至5线及耳后线等共为七条经线。枕颈筋区临床主
要适应于颈筋疼痛病症、头部疼痛疾患、肩臂病症、胸背病症、耳疾以及临床涉及枕颈肌筋
膜带所形成的病症等。
胸腹部经筋病灶治疗图
前胸筋区病灶,主要分布于锁骨下筋区、胸骨筋区及肋弓筋区。主要的病灶点:胸骨前正中
线及旁线,胸锁及胸肋关节面、锁骨下肌、第二肋骨乳线肋骨面、左第五肋骨胸肋关节面、
右胸5至8肋骨面、肋弓缘、剑突根及肋引硬、软的衔接部位。此外,胸大肌、胸小肌、腹
直肌及腹外斜肌等亦可出现肌筋伤筋结灶。
腹部浅层病灶。多发生于腹白线、半月线、腹侧线及脐下“五皱壁”及腹直肌肋弓交叉点,
腹股沟筋区亦常是病灶的好发区域(详察图示)。
图六背胸、腰、臀部经筋病灶图
背胸部及腰部病灶,好发于岗上区、岗下区、夹脊区及肩上部、臂上端等。
腰筋区的病灶,好发于腰竖脊肌、骼肋肌、腹外斜肌的后侧股及胸腰筋膜。
臀骶筋区的病灶,主要好发于
腰眼、八廖、髂嵴后侧缘、臀后横纹、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髂胫束等。
臀后上部按照筋线牵拉应力点关系,多同时并有三个点的筋结病灶,是治疗腰腿疼痛的重要
经筋腧穴(详见图示)。
上肢前侧面属三阴经筋循经所。其病灶好发于喙突筋区、肩筋区、肘窝区、腕筋区及掌指关
节的各节段。查灶时以上述筋区作为重点检查,常于喙突尖、喙肱肌、三角肌、肱二头的长
短头、三角肌附着骨粗隆处。肘内侧肌群起始端、肘外侧肌群起始端、肱挠肌、伸指总肌起
始端、前臂肌群等查及肌筋结灶。按以灶为腧施治。
上肢背侧面,是手三阳经筋循行分布区域。病灶好发于肩后外侧筋区、肘后区、腕关节及掌
指关节的骨小突。肌性形成的结灶,多呈梭样紧结,腱性形成的病灶呈索样;微腱形成的病
灶呈点及小线形,主要分布于掌指小关节骨突顶尖部,每一关节呈对称性隆起,以关节的背
侧为病灶的好发部位。主要切按法查灶,才可发现。
下肢经筋施治穴位,分为下肢前侧图、后侧穴位图、内侧穴位图及外侧穴位图四幅图示。
下肢是全身轴着地面的重力点,机体动态活动过程中离不开下肢。因此,下肢发生伤筋的机
遇较多,发生的筋结病灶点亦较多。下肢筋结病灶的特点有三。①尽筋头病灶部位较隐蔽,
②呈远程节段性连带关系分布。③足摭关节呈密集型,病灶深藏,不易检查。
下肢前侧面,病灶好发于股内侧、股外侧、膝关节、胫前肌群、踝关节、足背及趾关节上面。
常见的病灶点是股内侧肌远端及其于膝关节内侧的尽筋头、股外侧肌远端及其附着于膝关节
外上侧的尽筋上,胫侧副韧带、腓侧付韧带、胫前肌群、踝关节前侧、足弓背小关节及趾关
节背侧。病灶多呈隐状态。图示的病灶只其中的一部分。
下肢后侧面,病灶好发于大腿根、臀后正中线及外侧线,国窝是病的密集区,它除了下降的
肌群的起始点以外,尚有小腿后背肌群的终止点,病灶深藏而隐蔽;国窝浅层病灶,呈内、
中、外三点并存;
小腿后侧肌筋丰厚,病变好发于腓肠肌、比目鱼肌、屈趾总肌及摭肌,较难认辨。其肌筋灶,
粗大硬结。
下肢内侧面,系足三阴经筋循经所过区域,病灶好发于股内侧的内收肌群、股内侧、收肌管、
膝关节、小腿胫骨后、内踝前、下、后的筋腱及筋膜。
病灶的分布,主要集中于膝关节的内侧,以胫骨的踝、股骨远端肌筋的附着点及膝关节的韧
带损伤为常见病灶。
下肢外侧面,主属足少阳经循行所过部位,病灶好发于股外肌、膝关节、腓骨肌群及外踝周
围。
病灶特点呈远程线性节段分布,它上接于臀股的下续,查灶时,宜根据自上而下的筋线检查。
图示中标记的筋点可参阅。
说明
经筋穴位与针灸腧穴,既具有相同的共同点,但又既有其自身的特点。因为十二经筋是十二
经脉之气所结聚散络的体系,故经筋穴位同针灸腧穴,具有人体经络结构及功能作用的共同
基础。但经筋又是构成经络的一个筋肉体系。故它的筋肉性的特点,又别其一格。
(1)经筋穴位的性质,是经筋体系的“筋结”病灶位置,具有可触查到的形征,其形征为
经筋疗法提供了“以灶为腧”的诊治法则。
(2)经筋病灶位置的自身规律,是从研究十二经筋结合人体动态活动而引伸所得。故经筋
病灶穴位虽然在某些穴位与针灸腧穴位置重合,但经筋病灶穴位是经筋病变的“筋结”部位
所在,其治疗的目的和方法在于“消灶解结”,而不是“调气”。
(3)按照经筋疗法检查发现,经筋病灶自身演变,具有点、线、面及多维性的规律。经筋
疗法在诊疗过程,皆以经筋病灶的点、线、面及多维性的规律进行诊与治的法则。
(1)经筋疗法在贯彻“以灶为俞”基础上,运用理筋手法、针刺疗法、拔火罐疗法、多维
系列解锁法及辅助疗法等作为临床治疗手段,称之为综合疗法。根据“以灶为俞”及经筋病
灶具有多维性分布特点,这两点作为本疗法主要特色。
(2)理筋手法的具体方法众多,本疗法根据经筋病变临床特点,运用具有查灶与消灶双重
功能的手法,其基本手法“钳弓手”法。擀皮理腠法。按积抑痹法。揉筋缓节法、舒筋减压
法、多维解锁法、点穴疗法等(详见有关图示)。
(3)经筋疗法的施针方法与常用的针灸疗法不同,它针刺的经筋穴位即系经筋病灶,而不
是“调气”;它以固灶行针方法刺治,具有其达病灶、得气显著、起效快速、功能特殊等特
点,并具有客观指征为主要依据。
(4)经筋疗法使用的拔火罐法改进了取火法及治疗工具,临床显示的优点甚多。
(5)多重、多层次的综合疗法使用灵活,既可发挥单项疗效作用,又可发挥单项疗效基础
上的“多项群体”协同作用。
(1) 眶隔筋区,是临床常用的治疗筋区,该筋区的穴位不多,但临床治疗适应甚广泛。
(2)眶膈区①号穴位于鼻骨外侧与眼球之间,呈长方形,由内眦向鼻翼外侧延伸;②眶隔
区穴位位于眼眶内上角较深部,其由深而浅,向外上达赞竹,与眉间肌、枕额肌额腹肌筋具
有密切联系。本穴位是医治眼科疾患、大脑功能疾患及不明原因性头晕头痛、偏头痛、假性
近视眼、鼻腱神经综合征、胬肉攀睛、筋性眩晕症。神经衰弱、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的重要穴
位。③眶区穴位,位于眶上缘中点偏内侧,其有颗粒状筋结病灶点。正常情况下,触压本穴
位可引起同侧眼球发生复视,本穴位主要医治外展神经麻痹、视神经炎、结膜炎等。④号眶
膈穴位,位于③号穴的上外,其与②号穴位密切联系,是眶膈筋区的常用穴位之一,对消除
筋性头晕头痛症状作用显著。⑤号穴位,位于眶上缘外侧端外的陷凹处,相当于针灸腧穴“丝
竹空”。③号眶膈穴位,位于眼裂外侧,相当于瞳子廖的位置,是足阳明经的终止点,它形
成“目下网”,是治疗眼疾的重要位置。⑦号眶膈筋区穴位,位于瞳孔直下颧骨,本穴相当
于针灸的四白穴。
(3)眶膈筋区穴位的施治,以局部点穴按摩手法施治为主,针刺法宜以轻点刺疗进行施治。
拔火罐可于额部、颧部及太阳区进行。
(4)眶膈筋区适用治疗筋性眩晕症、不明原因性头晕头痛、偏头痛、少阳经证、近视眼、
鼻腱神经综合征、慢性鼻窦炎、慢性腮腺炎、胬肉攀睛、神经衰弱、慢性疲劳综合征、睡眠
紊乱等。
说明
颞筋区位于头颅侧面,是少阳经的主要分布区域,本筋区的特点是筋与膜丰富,但因头皮薄
而紧,病灶多发,致痛比较强烈。颞筋区主要“各有定位”的肌筋是小皱骨肌、前颞肌、后
颞肌、耳肌及颞筋膜。颞上线是肌筋的重要附着线,其尽筋头病灶多的特点。颞肌下端的附
着点一冠突,也是病灶好发点。耳肌状似人参形态,分别附着于耳前、耳后及耳上区域。
(1)颞筋区的肌肉及筋膜,都可发生筋结病灶,但从经筋的动态牵拉引力关系检查,病灶
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前颞肌的前索、前后颞肌的联合部及后颞肌的后索(肌束);小皱眉
及耳肌、颞线筋膜等,也成为病灶好发筋区。总之,牵拉力的应力点(即受力点)被牵拉力
“超阈限”地作用时,均可发生病理之筋结病灶。
(2)本理筋手法,除了吸取民间理筋精华以外,尚吸取了西欧著名按摩专家基恩艾兰氏的
先进方法,据称本手法具有降低脑压效果。
(3)颞筋区适应于治疗肌收缩性头痛、不明原因性头晕头痛、筋性眩晕症、神经衰弱、慢
性疲劳综合征、产后风、少阳经头痛等,它配合眶膈筋区及颈枕筋区的施治,具有消除头部、
眼部、五官常见病症及全身性功能紊乱疾患,且有显著功效。
颈部穴位及其施治方法,是治头部、颈部、颈肩部及上肢病症的常用方法。故它属常用法。
颈部穴位的特点之一,是它多处于隐敝状态,至其病情表露,病变已经相当严重;其特点之
二,是它具有远程病变的关系,例如肩臂综合征及头痛,均与颈的肌筋病变存在密切联系。
颈部病变除注重理筋以外,应当注意颈椎病变。
肩臂部,与胸、背及颈紧密相连。肢体(上肢)远端受力,其应力点,除腕、肘、肩关节以
外,胸部的胸锁关节、背部的肩胛及颈部,皆产生牵拉应力,其最终未点于颈部,故颈、肩、
臂的病变相连,对肩臂病变,需进行颈、肩、臂、肘、腕的全面理筋。图示的颈点、胸点、
背肩点及上肢点,是理筋的重点病灶穴位。

【十三】斜颈症的经筋疗法
--------------------------------------------------------------------------------
【病症概述】
斜颈症,乃指头向患侧倾斜,而颈前倾、并旋向健侧的一种病症。好发于儿童。一般是指因
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而形成的肌性斜颈。对于本病症的病因学说很多,但多数倾向创伤学说。
临床上所见病儿,大多有胎位不正和产伤史。胎儿时期,胎儿在子宫内,头向一侧倾斜,或
分娩头位不正、难产引产等,皆可造成一侧胸锁乳突肌的创伤或血流暂时停滞、血管栓塞等,
导致胎儿出生后颈部凝血块,使肌肉出现肿块,胸锁乳突肌纤维细胞增生和肌纤维变性,最
后变为结缔组织而成条索状挛缩结硬。胸锁乳突肌挛缩,导致倾斜性头颈病态。
【临床表现】
病灶体征:主要症状依病情轻重而有区别。轻症病例,一般仅表现为颈的肌筋僵感,喜欢作
不定期的摇颈动作,以增加颈部肌筋舒适,常于受凉、劳累等时,颈部的不适感加重,按摩、
热敷及增强颈肩活动度时,舒适感的改善明显。颈部有时轻度倾斜,斜向患侧。重症患者,
头及颈部向患侧明显倾斜,不能自行纠正斜颈位置,强行将斜颈纠位时,颈部疼痛。极重度
斜颈患者,颈向患侧倾倒,病变范围波及颈后、岗上、岗下及侧胸部的肌筋,患者颈部转侧
运动较艰难,颈部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患侧上肢受病变牵连,呈两肩高低不平衡。弱智
儿童的斜颈症,同脑的损伤关系密切,呈头颈部向患侧倾倒,抬举艰难;情绪紧张时,或站
立位时,伴患侧上肢畸态。
病变可分为单纯型及复合型两种。单纯型者的病变部位在胸锁乳突肌,可于该肌查到圆卵状、
索样或颗粒状的“筋结”病灶,按压病灶或头颈部运动时,产生牵引性疼痛及压痛,病灶大
小各异,多见于胸锁乳突肌的中段。复合型的患者,除具有胸锁乳突肌的病灶阳性体征以外,
尚可于斜方肌的颈段外侧肌纤维束、岗上肌,乃至岗下肌等触察到索样、结块状、颗粒状的
筋结病灶。
【治疗方法】
运用经筋疗法的综合疗法手段,对病灶进行点、线、面及多维性的系列解结,与多维解锁治
疗。①在经筋查灶探明病情基础,用新型理筋手法,对病灶(即经筋结灶或称穴位)作边查
灶、边舒筋解结的施治。本施治方法能够了解筋结的全面情况;同时,边查边治,手下心明,
治疗目标明确,准确施治,直达病所,对颈肩部原发病灶及累及性损伤的肌筋,全面施行调
理,疏通经络、舒筋活血的作用显著,比单纯的病灶刺激,起效更快。②针对固结的病灶,
特别对胸锁乳突肌的结块、岗上肌的索样病灶、斜方肌颈侧肌束的纤织性变、岗下肌的凝块
症表现、胸前胸大肌与胸小肌等受累及性损伤的肌筋的筋结点,作适当治疗量的针刺疗法。
形成所谓的系列解结与多维解锁疗法施治,对促进病症康复,功效显著。③对能协作的患者,
施以拔火罐治疗。促进微循环的疏通。④对复合型病例,适当予外用法的辅助治疗。如用中
草药煎水外洗等。
经筋综合疗法,对单纯型及复合型的斜颈症,疗效显著。
【病例择举】
患者,黄某,男性,9岁,广东省茂名市市郊人。出生滞产,九年来,颈向左侧倾倒,左肩
高耸,左上肢呈过内旋状态。曾多方求治,收效甚微。经筋检查:颈向右倾斜,头向左侧倾
垂,几与肩平,不能抬头挺胸。X光照片,未见骨性病理改变。左侧胸锁乳突肌呈梭样结硬,
牵拉及触压疼痛显著。左颈前斜方肌前束,呈索样硬结。左岗上肌深层,呈条索样筋结,岗
下肌块状结硬。颈侧浅、深肌筋,均显出不同程度的紧张性亢进。予综合理筋法施治两次,
患儿即可挺胸抬颈,头颈的斜倾病态,获得纠正。

【十四】落枕的经筋疗法
--------------------------------------------------------------------------------
【病症概述】
落枕病症,乃是认为睡眠时,使用枕头的不适当,导致颈肩部疼痛,故又称错枕。现代医学
认为,由于颈肩部肌纤维炎所致,中医学认为是感受外邪,致使颈肩部的经络闭阻,而引起
此疾患。本病症起病较突然,常于睡眠起床时发作,与平时劳伤及夜间受风寒袭扰关系密切。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是颈肩部疼痛,转侧不灵活,乃至转动艰难。病情程度轻重不一,可伴有全身疲
倦或轻度发烧,颈肩部局限性疼痛,临床依据病情程度,可将之分成单纯局限型与广泛型,
局限型仅于颈肩部的浅层,查到局部肌筋僵紧或细索样筋结病灶,触压疼痛,但以理筋手法
揉拨或捏治时感到舒适;广泛型的病例,病变范围较广泛,可波及一侧颈肩部的浅、深肌筋
层,产生牵涉性一侧头痛,形成筋性少阳经证的症状表现。广泛型病例,除注重患者的一般
基本素质。是否合并有颈椎骨质增生及劳伤病史等以外,尚应注意患者的口腔牙齿、牙龈近
期内有否病变存在。了解病人的整体状况,对于本病症的诊疗具有实际意义。
病灶体征:在进行医疗常规检查基础上,施行经筋查灶法检查。经筋查灶检查的目标,在于
查明经筋病灶的分布范围大小,原发病灶与继发累及性病灶的关系,获得准确定位,以便于
“以灶为腧”的施治提供前提条件。值得强调者是,查灶时,宜分别筋结病灶的深、浅层作
检查,不少单纯局限型落枕患者的病灶在表浅层的斜方肌。斜方肌在颈、肩、背,呈菱形状
分布,位于浅层,易受风邪及寒邪袭拢,是局限型落枕最常见受损害的肌筋,其病灶多呈细
条索状;如查明病灶,贯彻“以灶为腧”治疗法,且固灶行针,刺治直达病灶点,往往施治
一次,病症即解除,省时省事。广泛型病例,多数病例的病因比较复杂,常具有浅、深两层
肌筋损伤并存,宜分明层次,将病灶查清定位,然后施治。
【治疗方法】
贯彻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及分型辨证施治的治疗法则,运用综合疗法手段施治。①整体机能
调整。可灵活运用拍打、擦疗、颈肩背拔火罐方法,以驱风散寒、调理营卫,获得机体功能
平衡,全身舒适;对于已经郁积化热,热邪较盛者,适当予清热解毒饮片煎服。②局部治疗。
需查明病灶所处部位,以固灶行针法,刺治直达病所治疗。对于颈椎骨质增生形成颈肩臂反
复疼痛的病例,按骨质增生的经筋综合疗法予治,宜以较彻底治愈,达到巩固远期疗效。
【病例择举】
患者,徐某,男性, 55岁,广东省茂名市商业局干部。右颈反复疼痛, 1993年10月在市
医院住院治疗期间,作CT检查,发现颈5~7椎体骨质增生。留医一个多月中,曾应用针
药及电疗等方法治疗,病情未获明显缓解。遂由主诊科室介绍前来施行经筋疗法治疗。查见
右颈浅深层的肌筋呈僵紧状态,以右颈的头夹肌及颈最长肌的硬结尤为显著,病变波及右岗
上肌等。以综合理筋法施治七次,获得病痛解除,追踪观察远期疗效,一年半未见复发。

【十五】筋性眩晕症的经筋疗法
--------------------------------------------------------------------------------
【病症概述】
筋性眩晕症,乃指经筋病变,临床产生类似真性眩晕症症状的一种病症。它是目前发现的
29种筋性类似病之一。
眩,眼花缭乱的一种症状;晕,乃是头晕,脑觉旋转不定的一种疾病症状。医学上,常把这
两种疾病症状表现并联在一起,统称眩晕。传统医学,多认为肝阴亏虚,导致肝阳上亢所致。
现代医学所称的眩晕,认为系由于变态反应、水液代谢紊乱、或内耳血管挛缩等,导致内耳
迷路水肿引起,被称之为真性眩晕。真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其发作期为发病突然,具有耳鸣、
单双向性的眼球震颤、恶心、呕吐、旋转感、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等,为典型症状表
现。一般数小时至半天后恢复正常,但易复发。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筋性眩晕,好发于体质强壮的青壮年人,常于遇寒受凉或上感时伴发起病,眼花
缭乱症状突出。头晕主要是感觉头的晃动及躯体摇而失衡感,轴心失衡为其主要感觉,但旋
转感缺如。无典型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表现。病情延续时间较长,数月乃至半年,症状不自
行终止。一般抗晕药物,疗效欠佳,成为临床上的疑难杂症之一。
病灶体征:经筋查灶。在进行医疗常规查验有关疾病阴性基础上作经筋查灶专项检查。经筋
查灶,依照经筋疗法查灶程序施行。
筋性眩晕症的阳性病灶好发于头颈筋区。头部眶膈筋区的7个经筋穴位(详见经筋穴位施治
图)及颞筋区的前颞肌、后颞肌、小皱眉和耳筋区的耳上肌、耳前肌及耳后肌,皆可见肌紧
张性亢进反应。眶筋区的大皱眉及颞筋区的小皱眉肌,形成挛缩反应的筋结点甚为突出。颞
前肌的前肌束和前、后
颞肌的联合部及颞筋膜,亦呈肌张性亢进。颈侧胸锁乳突肌、头夹肌、颈夹肌。颈长肌等,
牵张性增强。颗粒型的筋结点,常于颞上线的肌筋牵拉应力点、耳肌分叉点及颈部胸锁乳突
肌的中点查出。
【机制释义】
可能由于头颈肌筋牵张性的伸缩失均衡,或因肌张力增强,导致迷路血管循环闭阻,而致迷
路水肿形成,筋性眩晕症因此而形成。但筋性病症占主导地位,迷路受波及占次要地位,故
筋性眩晕症未出现旋转性眩晕;迷路反应的系列症状,如恶心呕吐、四肢厥冷等亦未多见。
【治疗方法】
本症的治疗方法,是综合疗法的施治手段,来舒通经络。令经络畅流无阻,运输气血,儒养
筋肉,筋柔节利,拘急去除,晕乃自息。施治具体方法,按经筋疗法施治程序实施。
①运用理筋医疗手法,重点对颈项、背胸及肢体的肌筋,进行广泛的舒筋活络治疗,达到整
体机能的基本平衡。②对头颈的眶膈筋区、颞筋区及颈侧和颈后筋区的筋给病灶,以针刺法
进行刺疗,重点对眶膈区的1~7号穴位、颞筋区的颞前、颞中、颞后。颞筋膜、小皱眉肌、
耳三肌及颈侧的筋结穴位,施行系列解结的治疗,令阻闭的筋结点的气滞血瘀病态,形成气
行而血脉通畅的新局面,促进气血调和、筋脉和调。③在颞、额、颈、肩及背阳的经筋穴位,
施以拔火罐治疗,既可促进血脉疏通,尚可令其邪从表解。④辅助治疗。教导病人用简易的
施治方法,进行辅助自我治疗,如用生姜点穴擦疗,用艾叶、青蒿,藿香等煎水,外洗挛缩
的肌筋,促进全身的血脉流通。
经筋疗法治筋性眩晕症的疗效显著,且治愈后,病情不易复发。十多年来,笔者运用经筋疗
法治愈筋性眩晕症12例。
【病例择举】
患者,农干学,男, 20岁,农村村民,家住广西凭祥市上石乡高志屯。某次下水库游泳后,
患重感,伴筋性眩晕症发作。经当地治疗,重感冒病情已控制,但自觉头部轴心失衡的摇动
感己持续半年未消失,而前来治疗。医疗常规及有关检全阴性,经筋查灶检查,见眶膈筋区、
颞筋区及颈背筋区,呈现广泛性的肌紧张亢进。眶筋区的7个经筋穴位(详见经筋穴位施治
图示)、颞区的颞上线、眉耳线及颞筋膜、颈侧及颈后延及岗上窝的肌筋,除肌张性亢进以
外,可于常用的经筋穴位部位,查出筋结病灶24个。患者小学未毕业,文化素质甚低,但
以其口语比拟,诉说自感躯体及头部轴心失衡感甚为生动,并陈述了半年来药物治疗疗效欠
佳的历程。经筋科诊为筋性眩晕症,按综合理筋法施治程序,共施治六次,病获治愈。追踪
两年,未见复发。

【十六】颞动脉炎综合征的经筋疗法
--------------------------------------------------------------------------------
【病症概述】
颞动脉炎综合征,1932年Horton氏首先报道,故又称Horton氏综合征。病因未全阐明,学
说颇多。病变常发生于颞动脉,受累者以动脉的中层最明显,脉壁增厚,弹力纤维为肉芽组
织所取代,管壁弹力降低,管腔变窄。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患者多为中年以上女性,呈现一侧或双侧的周期性反复发作的偏头痛,经期来潮
或夜间具有诱发趋势。突出的表现是患部呈搏动性刺痛,沿颞动脉方向,可有皮色潮红而肿,
或呈蛇形硬条索状压痛,动脉博动减弱,以至消失。可伴全身性的不适,乏力,厌食,失眠
等。
【病灶体征】
本病症的症状具体表现于颞动脉,但与肌筋的关系密切。病变部位,以颞部为突出表现,但
波及颈肩。经筋疗法,从少阳经的经筋辨证论治,根据少阳经属诸阳经的枢转枢纽,枢之有
病,即古称之“枢折”,导致太阳及阳明的受累。因此,本病症除了于颞筋区查到颞动脉的
脉增厚,或呈蛇形状的硬
索样变以外,可见颞肌紧张性亢进;颞肌附着于颞上线的三点牵拉引力点,出现筋结病灶,
形成筋脉并病的病态表现。并于眶筋区。颈筋区、岗上筋区等,查到不同程度的筋性病变的
形成,以颈侧筋区的经筋筋结尤为明显。故颞动脉炎的经筋疗法施治方法,不局限于颞筋区。
【治疗方法】
运用综合理筋法治疗,①以头颈肩背筋区为施治的重点区域,以理筋手法,进行舒筋解结。
②运用多种针刺法,对颞筋区的颞动脉形成的病灶及筋结病灶,施以移行点刺、轻点刺络、
病灶直刺等,针对不同类型的病灶,运用不同的刺治方法。对炎症的颞动脉,在以灶为腧、
固灶行针的原则指导下,运用微针针尖,对其管壁,施以微量移行点刺。对颞肌及颞筋膜,
于查灶所见的筋性不同类型病灶,分别施行不同方法而加以系列解结,以解除其紧张压迫。
同时,对颈项筋区、肩背筋区,将牵连受累及的肌筋,施以适得其所针刺治疗。③对可行拔
火罐治疗的额、颞、颈、背筋区、施以拔火罐治疗,令之筋舒络活,利于病变中的颞动脉,
获得康复的良性客观环境。④运用紫草油或煎剂,生姜片或山植肉片,对硬结的颞动脉及颞
肌与颞筋膜,施擦治。起到增强舒筋活络的作用。⑤教导病人练习“静功”,自我按摩点穴
等,持之以恒的自我简便的调治方法,以调整机体的整体机能平衡。
经筋疗法,对于颞动脉炎,具有缓筋止痛、软坚解结的良好反馈性治疗作用。一般首次施治
后,局部疼痛即获显著缓解,施治5~7次,病情消失,临床治愈;巩固治疗1~2个疗程(10~
15次),多年不复发。
【病例择举】
患者,古某,女性, 61岁,广西宁明县委离休干部。患左侧颞动脉炎病史五年余,劳累、
气候骤变等时易诱发,发作期,用药物治疗可控制,但多次用药后药效欠佳。1990年4月,
接受经筋疗法治疗,施治五次,病症解除,观察历时两年,未再复发。

【十七】偏头痛的经筋疗法
--------------------------------------------------------------------------------
【病症概述】
慢性偏头痛,是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病症,其中尤以肌收缩性头痛(又称神经性头痛)最为常
见。本症属中医少阳经证,多因头颈部的肌筋持续性收缩,导致少阳经之气机枢转失衡,气
滞血瘀,经脉阻闭,发生“不通则痛”的临床表现。好发于气血亏虚基础上,反复感受外邪,
尤其感受风、寒、湿三邪,或因过度疲劳、情绪紧张、月经来潮等因素而触发。目前医疗缺
乏特效疗法,故病程迁延日久不愈,属于难治病之列。
【机制释义】
人体头部,除手三阳经筋由手走头,分别终于额角及目外眦以外,并有足三阳经由足走头,
形成目外侧“目上网”及“目下网”,构成阳经集结区域。①手足活动时,经筋线牵拉引力
的应力点可于头部发生“筋结病灶”。②少阳经居于太阳与阳明经之间,成为经气表与里的
枢转枢纽,循行于头的侧面,枢纽运转失衡时,形成枢体病变,主要表现于头之侧面,故为
偏头痛。③阳经属阳,遇寒伤阳,遇湿经滞,遇风伤风,故外邪人腠袭筋时,病情触发。④
由于病变时经脉阻滞,气滞血瘀,经络阻闭,一则形成“不通则痛”的临床症状表现,二则
形成经筋结灶,具有可触察到的阳性病灶体征。⑤由于头部的筋脉丰富,但其浅薄而紧,故
其病变发生时,致痛尤烈。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头痛多偏于一侧,以颞筋区的疼痛尤为剧烈。严重者,头若紧箍,痛不可忍,烦
躁不安,可伴见局部热感、流泪、头晕、颈僵等。
病灶体征:头痛之侧,皮色潮红,脉管怒张。经筋查灶:常于眶膈筋区的内上角及眶上缘,
查见大皱眉肌及眶上孔肌筋形成的筋结病灶;眶外梢的小皱眉肌,形成蒜米状的筋结;颞筋
区的前、后颞肌及筋膜,除于颞上线查到至少有三个筋结点病灶以外,尚可查到其小索形病
灶;上关及下关腧穴,多形成紧张块状病变。部分病例,颞肌呈现肌疑块症;耳筋区的上耳、
前耳肌及后耳肌,呈屈曲状筋结;枕筋区的项上线肌筋附着点及颈,可查到筋结点及斜方肌、
颈夹肌、头长肌等呈索样变。部分病例的前胸及背胸,亦可查到相应的肌筋筋结病灶形成。
【治疗方法】
①在进行全身查灶基础上,贯彻“以灶为腧”法则,以理筋手法施予理筋解结。②重点对眶
膈筋区、颞筋区、枕筋区及颈筋区施以每一个病灶的不同手法理筋,达到筋结病灶的一般松
解。③针对上述筋区的痼结病灶,以固灶行针方法,应用尽筋分刺、轻点刺络、分段消灶、
轮刺离筋等,加以针刺消灶解结。④於头、颈、背、胸可行拔罐部位,施以投拔火罐治疗,
今施治部位,充分潮红充血,利于病灶的吸收修复。⑤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及承受能力,进行
补遗及辅助治疗。施治次数及疗程间隔,按治疗常规执行。经筋疗法治疗偏头痛病例具有起
效迅速,病愈的远期疗效巩固,无需投放药物助疗等优点。
【病例择举】
曾某,男性, 56岁,邮电局干部。患左侧颞区偏头痛十二年,病情反复,多于春初、秋末,
及饮酒、劳累等时,病情发作。此次发作,历时月余,针药治疗,疼痛未减。曾进行五官科
检查及CT颅颈摄片,排除占位性病变,颈5~7轻度骨质增生。经筋查灶:左侧颞部及面
颈皮色潮红,颞筋区静脉怒张。手触查灶,大小皱眉肌呈病态结灶状;颞肌及颞筋膜呈硬结
块样,伴存五个病灶结点;枕区风池穴,触及尽筋硬结点;颈侧胸锁乳突肌中段,颈夹肌。
头夹肌等呈筋结反应;肩胛提肌颈部起始段及其延至的肩胛内上角,呈索样结灶;岗上肌呈
块样硬结,按治疗常规施治,重点对眶膈、颞区、忱颈及肩筋区施以综合消灶方法治疗。首
次施治,病情获得显著缓解;治疗两个疗程,痼疾消除。追踪观察三年,疗效保持巩固。
【编者按】
肌筋性头痛,世人对它具有共识,如美国脑科学专家彼德森氏指出:“头痛是由于颈的肌肉
及纤维僵紧而引起”。彼氏创导了“拉颈法”治疗头痛,据称坚持治疗三个月可把疾病治愈
(健康报1992.11. 28日报道), JK Grwa et al在报告研究肌紧张祁疼痛的关系时,发现
持续性肌收缩触发疼痛,提出“紧张性疼痛学说”;Taylor et al提到近年来美国约有三之一
患者与紧张相关的疾患(sRDS)。由此可见,肌筋性疼痛及紧张征候,在人群中相当普遍。
广州第一军医科大学钟世镇教授研究证实:“骨络肌可引导现生神经纤维通过神经缺损部位,
有传导和促进神经再生功能,并能为再生神经提供良好的营养及代谢环境”(引自健康报
1991.1.3日)。经筋疗法,运用“综合消灶”手段,解除持续性收缩状态的筋结,故对于
筋性致痛,具有优于药物治疗的效果。

【十八】冷症的经筋疗法
--------------------------------------------------------------------------------
【病症概述】
冷症,乃是患者自觉手足、下腹、腰部等处有寒冷感,伴见上身虚弱表现的一种病症。本病
虚寒见证为多,以卫气虚衰、营卫不和为临床主要表现。好发于女性青年人,但男性及老年
人亦可见,病因未明,处于探索之中。从中医经筋学治病原理对冷症辨证施治,收效显著。
故列入适应症,加以陈述。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①手足发凉及寒冷感,是冷症的突出症状。据北川秀胜氏测温,患者足底深部温
度约比健康者低3度,左右足底温差为0.8度,与健康者的0.1度相比较,呈显著差异,表
明患者的寒冷感,具有客观指征。人身躯体表层,中医认为是卫气的伏藏与周循的部位。《灵
枢·本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 “卫气和财分肉解
利,是故人尽天寿,百岁不衰”,冷症,由于卫气“温分肉”的机能失凋,是故肢末肌肤自
感寒冷。③外寒内热:外寒内热,是冷症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之一。这是机体卫气所虚的基础
上,机体卫外“藩篱”屏障失固,外邪乘虚而入,导致“营卫不和”的结果。《灵枢·百病
始生》曰:“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邪
气淫失,不可胜论”。由于卫气虚衰,邪从皮入,入而抵深,干扰营卫,营卫不和,信气偏
胜,营热症状出现;除了表现内热的渴而不饮,舌质红、脉数等以外,虚热上浮时,尚可出
现头晕、头颈出汗等症状表现。③气滞血瘀证:机体的营卫失和,导致气之循行受到郁滞。
气为血帅,气之滞,导致血之瘀。临床上,以躯体的下肢及少腹的气滞血瘀比较常见。故冷
症患者中,多数病人出现月经不调,痛经、尿濒、便秘及痔疮等的综合征。①邪闭空窍症:
卫气虚衰及邪之所侵,导致“内闭九窍”的病理变化。窍受闭阻,患者常出现头晕眼花、耳
鸣。咽干等症。⑤邪壅肌肤,筋肉疼痛:筋肉疼痛。肢体倦怠、是冷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其
主要是邪壅肌肤所致。
病灶体征:冷症病者的经筋科检查,主要是根据冷症的生理病理、病人的临床症状表现,着
重从经筋的病态变比,及经筋病变对机体产生的影响,来作全面检查及分析,为理筋治疗提
供依据,求得将病症治愈。
①皮肤检查:常见患者四肢末梢发凉,冷天期多见紫色斑纹线,面色潮红,颈额较常人多汗;
部分患者诉其偏肢有汗现象,以夜间睡眠中呈现。西医解释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中医以营
卫不和作解释。
②气滞血瘀及积聚阳性病征:积聚,是气滞血瘀的最终结局。它可于皮肤、肌筋及某些脏腑
中发生,成为多种形态症状出现的直接致因。冷症患者积聚的出现,常多见于头颈及少腹。
例如,其头晕头痛,多不因虚弱所致,而常见患者的眶膈筋及颞筋发生瘀积性之筋结。轻微
的筋结,产生致晕
现象,严重之筋结,产生筋性收缩性偏头痛。冷症病人的少腹部,常可查到“三线”“五皱
襞”的筋结病灶形成(详参阅施治穴位图及腹部检查法)。部分病者伴存妇科附件炎、刮宫
后遗反应病症等。
【治疗方法】
冷症病人的经筋疗法治疗,采用因人、因病、因地制宜的施治原则。①针对患者的卫阳气衰
基本成因,着重运用轻柔的理筋手法,施以广泛的舒筋活络全身调治方法,令其气调血和,
增强机体整体功能。②将经筋检查发现的筋结病灶,如头颈部及少腹查到结灶,予综合理筋
法,施以消灶解结,令其病灶松解,气血以通。③针对患者显著出现的临床症状,给予消除
症状的对症治疗。例如,患者失眠或睡眠紊乱,重在以舒筋宁神、宁痛的治疗;患者食欲不
振,重在调理脾胃的施治。④辅助治疗,如根据病人的思想情绪,细致作解释工作;教导病
人学习“静功”及简易的自我调治方法。
【机制释义】
经筋疗法治疗冷症病例的疗效非常满意。根据经筋原理,它同下列因素有关:①经筋组织分
布于躯体的范围极广泛,肢体的末梢循环、肢未的冻冷,无论是血管因素或神经因素的调节
失衡,广泛的理筋舒筋,皆具有其良性的调节功能,产生治疗效应;而且这种效应比较药物
治疗而言,不产生药物的不良反应,不产生反跳现象,不因药物的有效期因素所影响,属于
自然疗法调节机体功能平衡的疗法手段,疗效平稳而少反复。②经筋疗法的“以灶为腧”的
消灶解结疗法手段,具有直接施治直达病所的特点,实现筋结病灶的松解,气滞血瘀的病理
状态获得改变,这是药物疗法及其他一般疗法所不具备的功能,故疗效特殊。③经筋疗法的
综合治疗手段,符合中医辨证施治法则。例如,冷症患者因为卫气虚衰,表现出机体的“藩
篱”屏障功能降低,易于感受外邪,邪致皮闭,导致内郁化热。经筋疗法可针对这一病机病
理,运用理筋手法固阳解表,或以拔火罐疗法,将外邪从皮肤疏解,方法灵活,疗效确切。
④综合理筋,具有提高机体整体机能的功效,如施治后,患者获得全身舒适、睡眠佳良、食
欲增加,体质日渐复壮的明显效果。
【病例择举】
患者温某,女性, 36岁,广东省茂名市某幼儿园教师。患冷症历时五年余,自觉四肢末梢
寒冷感,伴头晕头痛,失眠,口苦,食纳差,身体日渐消瘦,全身倦怠,但曾作多项有关检
查(含CT、B超、核磁共振、血象、妇科、脑电图等检查),皆未发现相应的器质性病变。
药物的滋补剂不能耐受,输予血浆蛋白时,获轻微的舒适2~3天,药味过后,诸症复反。
后经治愈的病者介绍,前来进行经筋疗法施治。经筋科根据病史及经筋检查所见阳性体征,
诊为冷症,营卫不和型。采用综合理筋法分次施治。治疗一个疗程,寒冷感消失,皮肤升温,
诸症消除,食纳显著递增,体质复壮,体重增加7市斤。追踪观察一年,未见复发。

【十九】神经衰弱的经筋疗法
--------------------------------------------------------------------------------
【病症概述】
神经衰弱,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大脑功能紊乱疾患, 1869年在美国首先提出,到现
在已有100多年历史。据60年代高等医学院校统计,神经衰弱占神经科、精神病科门诊总
人数的60%,可见其发病率之高,已经达到惊人之地步。但是,正如我国著名神经科专家
李舜伟教授所说的一样:诊断神经衰弱是一回事,而治疗神经衰弱又是另一回事;药物治疗
不仅疗效欠佳,而且,后患无穷,因此,不少神经衰弱病人病程迁延多年不愈,给他们的生
活、工作和学习,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探索医治神经衰弱的有效新方法,特别是非药物
的高效疗法,乃是医界人士的重任。
【机制释义】
神经衰弱,临床上可大致把它分为两种类型,即功能性神经衰弱和继发性神经衰弱。功能性
神经衰弱是大脑功能紊乱性疾患,应查无任何器质性病变阳性体征表现;继发性神经衰弱,
其神经衰弱的症状表现是由于器质病变所继发。例如,溃疡病、慢性肝炎等,皆可继发神经
衰弱;伤筋合并神经衰弱,属于继发性的神经衰弱的一种。因此,临床上存在着两种“症似
而因异”的神经衰弱。经筋疗法治疗伤筋合并的神经衰弱属于对因疗法,故疗效显著。经筋
疗法治疗功能者的临床症状增多。抑制型的神经衰弱临床主要表现相反,以头重、眉心及枕
部沉重感,伴嗜眠症状,为突出表现。
病灶体征:神经衰弱的伤筋阳性病灶体征,可分为局限性及广泛性两个类型。局限型的病灶
好于头部的眶膈筋区、颞筋区、耳筋区、枕筋区及颈筋区的常见病灶点,如大小皱眉肌肌筋
点、颞肌肌筋结点、项上线肌筋附着点;颈侧肌筋点、肩胛提肌肌筋点及岗上肌筋点等(详
见经筋病灶施治穴位图示)。广泛伤筋型的病灶,除局限型的病灶以外,伤筋的部位可扩展
至胸背、腰腹及肢体,需按广泛性伤筋的检查方法确定病灶部位。常见广泛型伤筋合并神经
筋衰弱者的好发部位是于胸廓。胸廓结构复杂,病情隐蔽。胸廓隐性伤筋,除可形成“怪病”
肋端综合征的筋性致因以外,亦可继发神经衰弱的症状出现。据系统治疗观察154例,伤筋
合并神经衰弱患者的病灶阳性体征,好发部位是:头部、颈部、胸廓及腰背。于头部颞肌、
枕额肌枕腹及皱眉肌的12例;颈肩部岗上肌、肩胛提肌、肩胛舌骨肌下腹的6例;胸廓肋
弓、胸大肌、锁骨下肌的68例;背部岗下肌、菱形肌、后上锯肌、背阔肌的7例;两组以
上合并者38例。伤筋的症状表现多为酸胀、疲乏、不同程度的疼痛及功能障碍。伤筋常见
的阳性体征表现是,肌紧张度增高以至硬结呈块状,触压疼痛,可触及粗糙状、索样、团块、
结节或“痛性小结”,肋端伤筋的阳性征是,软、硬肋骨衔接处的活动度增大、压痛显著,
个别可闻到微弱的骨擦音;上胸伤筋,常于胸肋关节1至2肋间隙触及粗状物并压痛明显;
右腋下6、7、8、肋骨中段亦常可查出伤筋病灶;游离肋端也可出现触压疼痛病征;胸骨体
乳头水平段,常有伤筋阳性出现;大皱眉肌伤筋者,眶膈内上角,触及花生米粒状的且压痛
显著;小皱眉肌伤筋常伴随颞肌成为偏头痛的原因;颈2腰3横棘突,常因骨质增生于相应
局部触及硬质点且压痛明显。
伤筋合并神经衰弱的特点,常见患者尚可入睡,夜半突然醒起,但自身不明为何而醒。这种
情况的可能性解释是,肌性疲劳,尤其是颈部的肌筋疲劳性劳损,需要患者安静休息,故患
者能早期人睡,但睡眠数小时后,颈部的肌筋由于枕枕稍高的牵拉,致使已经劳损的颈肌不
能再承受继续固定位置之牵拉应力,迫使患者由睡中而醒;但醒后,颈部肌筋获得转换位置
而松弛,然患者不解其因,多否认存在思想情绪因素所致的神经衰弱。
【治疗方法】
采用民间传统医疗理筋手法、多种针刺疗法(含局部多针法)、投拔火罐等综合理筋疗法。
通过手触查清“病灶”基础上,根据病症、病情,运用手法进行全身性调理及局部分筋离筋、
点穴、转板等手法程序,要求达到遍身舒适感明显、局部病灶刺治直达灶位。令其拘急松解,
再于针孔皮表,投拔火罐,使局部充分潮红充血,促进气行血活,利于病灶的吸收消散和组
织修复。隔天或三天施治一次,5~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断绝一切针药治疗,
指导病人进行自我调理的简易方法,如局部穴位按摩、擦疗、练习“静功”等。本疗法一般
首次施治立即起效,3至今次病情显著缓解并逐而趋向痊愈。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病灶消除、症状消失,疗效巩固一年为临床治愈;病灶及症状基本消除,疗效巩
固半年为显效;症状减轻为有效;病情如故为无效。结果154例中,治愈134例,治愈率
87.01%(其中一疗程治愈69例,两疗程治愈43例,三个疗程治愈22例);显效14例,显
效率9.09%;有效4例,有效率2.47%;无效2例,无效率1.39%。总有效率98.7%,与国
内同期医刊发表中医、西医、中西结合、针刺加手法四个组别资料对照比较,本疗法处于领
先地位。
【典型择举】
患者赖某,男,40岁,素体健康,某次参加抢修锅炉后全身不适,终无发烧,但逐渐发生
失眠多梦,头晕头痛、心烦易怒,被诊为神经官能症。遵医嘱连续服了八年安定片,可勉强
坚持工作,但病情未能控制。查灶见颞肌、大小皱眉肌、提耳肌及肢体伸肌,伤筋阳性征。
首次以综合理筋法施治(断服安定片),当晚入睡快速,通宵熟睡。施治两个疗程,症状消
失,睡眠保持良好,精神佳,食欲旺盛,增重三公斤,视力提高,摘去起病后配带的眼镜(300
度)能正常绘图纸。观察疗效巩固一年半未复发。
【体会和讨论】
笔者在开展民族医诊疗伤筋疾病中,对有关检查脏器病变阴性,体查唯独伤筋体征阳性病例,
设想伤筋可能继发神经衰弱,试行用理筋法施治,结果治愈伤筋,神经衰弱随之消失。本组
154例疗效表明,伤筋可以合并神经衰弱。
综合理筋法治疗神经衰弱疗效显著的原因可能是:①区分了功能性神经症与伤筋疾病继发的
神经衰弱,这两种“症似而因异”病变性质的混淆界限,采用理筋法“对因治疗”较“治标”
的药疗法切合实际。②本疗法发挥了理筋法,各单项疗效基础上的复合群体协同功能作用。
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体现了全身与局部、调机与清灶、医者与病人的互相结合,清灶较
彻底,机体功能平衡调节较快,故本疗法获得起效快、疗效高、巩固时间较长的效果。③本
疗法的机制可能是,伤筋病灶由“不通则痛”转化为病灶松解,恢复了气行而血脉流通的“通
则不痛”,并克服了“皮层一内脏”的病态恶性循环,故病症获得治愈而稳定。
附注:①本文论述,曾获得我国著名神经科专家李舜伟教授确认。②本文曾发表于《医学研
究通讯》1992年11期,被收载入《中国非药物疗法临证精粹》一月出版发行。③本义荣获
首届国际“医圣杯”优秀论文奖。

【二十】筋性腹痛症的经筋疗法
--------------------------------------------------------------------------------
【病症概述】
腹部,是指躯体的胸肋以下、耻骨上缘以上的腹腔。腹腔内的实质性器官较多,计有消化系
的食道、胃、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回肠、阑尾、直肠、肝、脾、胰腺、胆囊、胆道,以
及后腹腔的肾脏、肾上腺、肾盂、输尿管等。
腹痛,较为常见的致因是由上述的脏器病变所引起,这在现代医学的教科书上已有比较详细
的分类阐述。筋性腹痛症所陈述的内涵,乃是指腹部的肌筋病变所致的腹痛症,这是医学上
专题论述者尚属罕见的内容。从腹部的皮、肉、筋、脉等的组织构体而言,它虽然不属于一
个独立的实质器官,但它无疑是腹部组织结构整体中的组成成分,而且是同脏器具有干丝万
缕的生物活性功能。脏器的病变固然对它发生影响,而筋肉本身也同样发生病变,并对脏器
发生不可避免的影响。因此,筋性病症临床症状表现,除了来自腹腔脏器病变,需加识别以
外,识别腹部筋性疾病临床表现,乃是本节陈述的主要内容。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一般而言,筋性腹痛的疼痛与典型的脏器病变疼痛性质有区别,同时缺乏脏器功
能失常的主要症状表现及有关检查的阳性体征。以腹部受凉的腹痛为例,其主要是腹部肌筋
挛缩,虽可伴有肠道的蠕动性增强,但多不呈现急性胃肠炎的典型症状表现及有关检验阳性
体征。肌筋性腹痛的基本特点是①位置比较恒定,多有定位反复发作病史。②以钝痛性质表
现为主,与气候骤变、劳动劳累关系密切,而与饮食关系无多大联系。③可于疼痛部位,触
察到病态肌筋的阳性形征。医者触及筋性结灶时,与病人产生的异常感觉呈同步性反应。④
运用综合理筋消灶法施治,可把疼痛解除,且疗效巩固。
病灶体征:在医疗常规检查及排除脏器病变有关检查,确认脏器病变可排除后,着重进行经
筋查灶法检查,①上腹部的经筋查灶,按筋性类胃脘痛的章节所述进行检查。②中腹及侧腹
部的检查,以腹壁的肌筋结构层次为检查重点,着重检查皮下的筋膜、腹部半月线、腹白线、
腹肌的腱划膜性组织,及腹侧三肌的肌筋情况。筋性腹痛症患者,其筋结病灶点,常呈经穴
区带型分布形式,但与经穴区带检查图,有显著两点区别:一是筋性穴位,自胸背向腹部斜
行的斜线,幅度较大;二是腹部的经筋穴位,于腹部除呈横向性的分布结构方式以外,尚具
有以任脉线为中轴、侧线呈弧线形的左右分布,构成脐部为弧心的纵形穴位分布图。
【治疗方法】
筋性腹痛症的治疗,按腹气街提出的施治方法进行治疗。《灵枢·卫气》云:“气在腹者,止
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这便说,治疗筋性腹痛,其施治的部位之一,是腰背
的腧穴,之二,是腹部的穴位,构成多维性的施治方法。
具体的施治方法:①于腰背采用边舒筋边查灶的方式,对背腰华佗夹脊,于舒筋的同时,多
于胸12至腰1的竖脊肌,查到结硬性的筋结病灶,遂行局部消灶,使腰背筋结导致气滞及
血瘀形成的病灶松解,获得背腰阳气畅通,利于推动腹部筋脉气血之流通。②腹部治疗。围
绕腹部已经形成筋结病灶的穴位,采用综合理筋法,作舒筋解结治疗。常用的施治穴位,按
三线的取穴法,于查到的任脉线、半月线及外三线(相当于腹外斜肌的革质索处)的筋结病
灶点,以结灶点为腧穴,施以手法、针刺,拔火罐的治疗。一般施治的穴位数,为3个穴位。
施治的间隔期为3天。5~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4~6天。
【病例择举】
患者谭某某,男性, 58岁,农民,腹痛反复发作病史36年。于1958年秋天,在1次进行
磨谷的劳动中,突然觉得上腹部正中点处疼痛,紧缩性疼痛性质,经休息,病情自行缓解,
随后的日常生活中,虽无消化道的病情症状伴随出现,但腹部于心窝下固定点性疼痛,经常
发作,每月发作1~2次,发作时间,无规律,多与腹部用力,导致腹部肌筋收缩有关。30
多年来,腹痛点未见有中止较长的疼痛发作周期,曾进行的消化道及肝胆实质脏器有关检查,
未发现阳性病变,被列为腹痛原因待查,对症治疗,控制疼痛,然而,腹痛并未能控制。1994
年10月,腹痛发作时,于某县医院进行B超检查,疑诊为胆道结石,送往广西医学院,拟
作胆道手术。后经广西医学院复查,排除胆道结石,出院后,经熟人介绍,前来经筋科诊治。
经筋检查,发现腹部脐上4寸处,有一条索样筋性结灶,长2点公分,粗如筷,质地僵硬,
触察时,高度敏感,疼痛难忍。诊为筋结性腹痛。予综合理筋消灶法治疗,重点对筋结病灶
施以微针消灶,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七天,病灶消散,病情解除。追踪至1995年2月
春节,时经两年,未见病情复发。

【二一】背肌劳损的经筋疗法
--------------------------------------------------------------------------------
【病症概述】
背肌劳损之症,是腰背肌劳伤的组成部分,它与腰肌劳损,构成人体躯干肌筋劳伤的总反应。
人体以脊椎为轴心,背、腰是人体轴心线中的较长段落,支撑着机体动态活动的全过程。背
肌,聚居于人体躯干的后上部,其生理构成位置特殊,上接头颈,下连腰腿,无论躯体的动
静态活动,都离不开背部肌筋的参与,担负着不同程度支撑力学负荷。因此,背部的肌筋劳
伤,临床上属于常见多发性病症之一。
【机制释义】
中医古籍记载的经筋学理论,除了以足太阳经筋线为贯穿于人体背侧,与督脉形成人体背向
的躯干引力线以外,尚是人体动态活动转换支撑的重要枢纽,标记有经筋线的径力线行程方
向。例如,腰部的转侧动态活动,标记足太阳及足阳明的经线分支(详见该两经筋图);在
背胸的上部,由于这一区域直接同上肢连接,是支撑上肢动态活动的重要枢纽,在手阳明经
筋行程线上,特别从肩禺处,标有其分支力线的引力,来源于肩胛骨间的夹脊(详见手阳经
筋标本图示)。从生物力学考究经筋线力作用,不难理解背肌劳损产生的病因病理机制。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背肌劳损的临床表现症状,可因受损部位、肌筋类别及劳伤轻重程度的不同而有
较大差异性,它除了劳损肌筋产生局部性的酸胀、痹痛及功能异常的一般肌筋性隐性损伤所
共有的症状以外,比较容易造成临床混淆不清的因素是:①产生牵引性的传导症状,例如心
胸相引症,症状表现于前胸胸廓,背肌劳伤形成隐蔽性的致病根源,导致临床上的隐筋症而
带来不少的麻烦。②隐痛症状虽然在背部,但高科技的先进检查工具如 X光、CT、核磁共
振等的投照检查难以确认,故缺乏查筋临床经验者,对其诊断多不明朗。③背部肌筋结构错
综复杂,一般粗略的查筋方法,不易定位确诊。
病灶体征:背胸肌筋劳损,好发于背部菱形区域,即菱角顶部为第七颈椎后棘突为界,向外
下两侧为肩胛内缘为界,菱形的底角为第十二胸椎的后棘突为界。该区域分别密布着斜方肌、
大小菱形肌、竖脊肌的肌性组织及筋膜组织。此外,尚于骨面分布着上、下后锯肌等。经筋
检查的任务,便是要求在充分认识背区的生理构成基础上,通过正与异的对比方法.查明经
筋结灶形成的准确位置,提供施治的确认条件。常见背肌劳伤好发生于下列次序:①斜方肌
下胸部的斜行肌纤维(即十二胸椎棘突至肩胛间的纤维),以左侧的病变尤为常见。②左肩
胛内缘附近的胸髂肋肌及肌筋膜。③大小菱形肌。①胸段棘肌及胸最长肌。背肌结灶形征,
与所产生病变部位的原组织结构密切联系,可形成颗粒型、索样、块状等多形态化表现。病
灶的触察病人感觉,具有如下特点:①医者触及病灶时的异常感与病者产生同步知觉。②病
情的敏感期、麻痹期在同一病人身上产生不同反应,麻痹期,病人反应迟钝;敏感期.患者
特别敏感。麻痹期经治疗后,多趋向提高敏感度,可视为病情好转的指征之一。
【治疗方法】
按经筋疗法的诊疗法则及施冶常规方法治疗,但强调如下诸点:①理筋手法施治,适宜即可。
②针刺治疗,要强调执行两点:一是固灶行针的按压固灶,必须确认病灶固定在骨面上方可
施针,在深层难以确认骨面的刺治,只可浅刺达结灶的表面为度,避免盲目深计,以防刺入
胸腔,二是对上胸可提捏固灶行针的部位,尽量采用握固灶的方法加以针刺治疗。
经筋疗法治疗背肌劳伤之疾,具有诊断简显而明确,治疗部位准确,施治直达病所,起效迅
速,疗程短,疗效确切,远期疗效满意等长处,成为解决当今医坛常见疑难病症的课题之一,
显示出古而新兴医术的医疗和经济价值。
【病例择举】
病例一,患者谭某,男性,53岁,广东茂名市水泥厂领导。背上胸自觉以大椎穴为核心样
的隐性疼痛难忍病史四年。为解除这一疾苦缠身,曾于当地及广州市多家大医院进行了包括
X光、CT、核磁共振等检查,病因未查明,针药及理疗的疗效甚微,已用去医药费壹万贰
千多元。1995年3月,向经筋科投诊。经筋检查,查见以菱形肌及竖脊肌上胸段的肌性劳
损病灶。运用提掐结合按压固灶行针的针刺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首次施治,患者钦赞
施治到达其病所,施毕,自觉病情减轻一半。连续治疗仅足两个疗程,痼疾解除,用去医疗
费,不足仟元。
病例二,患者范某,女性, 39岁,广西凭祥市夏石镇那流村民.1992年秋季完成过冬割草
储备任务之后,渐觉后胸连及两胁.发生牵张性的疼痛,先后于县市医院及驻军医院住院检
查治疗,历时两个多月。X光、B超、心电图等所进行骨伤科、心肺、血象检查,皆未发现
异常所见;针药治疗,病痛不解。通过熟人介绍,前来求治。经筋检查,见背菱形筋区的浅、
深层肌筋,形成广泛性的肌筋性劳伤,菱形肌、斜方肌、背阔肌及竖脊肌,呈现肌张性亢进,
分别触察到索样变及散发性的痛性小结。临床诊为肌筋膜紧张性综合征。予综合理筋法分次
施治。隔天治疗一次,连续治疗13次,前后历时40天,获治愈。追踪一年,未见复发。

【二二】岗上肌综合征的经筋疗法
--------------------------------------------------------------------------------
【病症概述】
岗上肌综合征,乃是指岗上肌劳损发生后,呈现与该肌功能障碍或病变的系列临床表现,如
肩颈疼痛,患肢肩部外展一定弧度时功能受限等。本病症好发于中青年以上年龄的体力劳动
者、家庭妇女、解放军官兵、运动员、搬运工人等。岗上肌起自肩胛骨的岗上窝,向外肩伸
展,终止于肱骨上端的大结节。主要功能,是提肩及使上臂外展,属于手少阳、手阳明及手
太阳经筋循行所过范畴,肩袖组织结构的组成部份。当上肢末端受力、肩上举引力及肩部负
重时,岗上肌承受牵张拉力作用,如若其蒙受到“超阈限”的承受力,或过长时间的重物挤
压,导致其血络的气血濡养失常或肌纤维受牵拉性致伤,该肌筋的病态即可形成。岗上肌因
其位于颈臂连接之间,起臂颈桥樑作用。因此,岗上肌综合征,实际上属于颈臂综合征的一
部分。
【临床表现】
病灶体征:岗上肌的肌筋性组织属机体的软组织组成部份,X光、CT对其检查的分辨力很
低,缺乏诊断能力。经筋检查,不失为具有操作简便而实用价值满意的一种检查方法。对于
岗上肌综合征的经筋查灶,其检查目标之一,是要查明岗上肌本身病变状况;同时,要将检
查也施到颈臂部累及性受损伤的肌筋,以便作整体的全方位施治提供依据。①岗上肌检查:
在肩胛上窝,以单手或双手同时合作,将岗上窝的肌筋提起,然后运用指合力的力学作用从
指腹的识别能力,以探索岗上肌劳损后形成筋结状态,通常可在其中段擦出形状如手表链样
的索样物,居于岗上窝肌筋的中部并向外端伸延,至岗上缘同锁骨合笼处时难以触及;于肱
骨大结节上部岗上肌的抵止点,可触察到局限性的筋结颗粒。②累及性损伤肌筋的检查:常
见肩胛提肌、岗下肌、三角肌,喙肱肌及胸小肌等,合并累及性受损,出现这些肌筋相应的
病理性结筋病。
【治疗方法】
经筋疗法对岗上肌综合征的治疗,以舒筋解结、疏通经络、调节筋内气血畅通为法则。针对
岗上肌病态形成筋结而阻滞经络,故以手法、针刺、拔火罐及辅助治疗的综合疗法手段施治。
①运用理筋手法,将岗上肌及其病损累及的颈、肩、臂、肘肌筋,作广泛性的全面舒筋治疗,
令其初步松解,血脉运行畅通,②针刺法,以左手将岗上肌的索样结灶从岗上窝与其他的肌
筋一并向上稍提起,右手持毫针,针尖自后向前的方向入针,分别于索佯结灶的中段及外侧
末段,作针刺消灶法的刺治。针刺的深浅度,以针尖刺达结索样物的筋膜层即可;与此同时。
左手以拇与其他四指的指合力,将结索病灶,作旋转式地转动,让针尖完成对圆索物,作圆
周性的点刺治疗。这一刺治法,称之为岗上肌病灶两段圆周点刺施治法。对岗上肌的抵止点,
以左手大拇指尖,于肱骨大结节的上端.作切按固灶;右手持针,作直入直出的刺治。③拔
火罐治疗,于肩、颈、臂施以拔罐治疗。
经筋疗法对岗上肌综合征的治疗,具有能够消除其已经形成的结灶,累及损伤的病变系列的
功效。临床疗效显著,能够解决难治病例。
【病例择举】
黄某某,男性,42岁,广东省茂名市检察院干部,十多年前于部队服役期间,已觉肩上部、
右颈部及右上臂经常困倦、酸胀与轻度乏力感。转业后,每遇劳累,气候骤变时病情加重。
曾施行针灸、电疗等治疗,疗效甚微。1993年12月,投向经筋科诊治。经筋检查,右上肢
外展达60至于120度时,肩部疼痛加重,岗上窝部触及结索样物,诊为岗上肌综合征。运
用经筋综合疗法治疗一个疗程,病情消除。追踪年半观察,未见病情复发。

【二三】岗下肌综合征的经筋疗法
--------------------------------------------------------------------------------
【病症概述】
岗下肌,乃肩胛骨后侧的一块肌性组织,其起自岗下窝,向肩胛骨外上侧伸延,抵止于肱骨
头的肱骨大结节,与岗上肌、肩胛下肌及小圆肌等构成肩袖。该肌的收缩,使上臂内收伴外
旋。在上肢的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易受损伤。该肌呈斜行性分布,伴有滑液囊。属
手太阳经筋循行经过的主要部位,联系头颈与上肢后侧,直达肘、腕及掌小指,成为上肢指
掌活动状态时,肢末的引力作用向躯干牵拉的力学支点。故岗下肌劳伤时,除其所在部位疼
痛之外,病情常波及侧颈部及头部,常产生电击样疼痛并向小指传感。岗下肌综合征,实际
上是颈肩综合征的组成部分。
【临床表现】
病灶体征:局部检查,常于肩胛骨后侧,触及劳伤的岗下肌呈现结灶性的病灶形征,其质地
坚结,于岗下窝向肩胛外上部伸延;如若合并小圆肌及大圆肌劳损,病变则于肩胛骨内下角
内侧伊始查及,呈分叉性向肩胛外上部放散。循经筋线检查,以手太阳经筋为蓝图(详见经
筋附图),将检查的方位向上伸延检查岗上窝筋区、颈后侧筋区、常见岗上肌、肩胛提肌合
并不同程度劳损阳性体征;向上肢伸延作检查、常见三角肌后侧、肱三头肌及肘外侧的肘肌、
尺侧腕伸肌、小指伸肌,呈现累及性劳损。
【治疗方法】
首先作循经手法的理筋舒筋治疗;尔后对岗下肌的筋结病灶点,以固灶行针法,施加针刺治
疗。一般针刺2至3个筋结病灶穴位,直入直出,不留针;刺治的重点目标,是筋结病灶中
最结硬的病灶点,即贯彻中医经典所指出的“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的治疗经验。
针刺治疗后,于刺治部位的皮表,施以吸拔火罐治疗,以增强治疗效应。
【病例择举】
韦某,某公路段职工。某次于操作手扶拖拉机的发动机摇动把手引爆时,不慎岗下区疼痛。
病史两年,多方求治,病情顽固不解。经过运用经筋综合疗法施治两次,痼疾消除。追踪观
察2年,远期疗效巩固。

【二四】颈肩综合征的经筋疗法
--------------------------------------------------------------------------------
【病症概述】
颈肩综合征,乃是颈部、肩部,以至臂肘的肌筋并联发生酸软、痹痛、乏力感,及功能障碍
等临床表现的病症。本症多于肩周炎基础上累及演进形成,好发于中老年人,以女性的发病
率较高。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故病程迁延,是临床常见的难治病之一。
【机制释义】
颈肩综合征的发生,与经筋的生理结构特点,及肩颈的活动关系密切。
肩颈的经筋,皆由起自上肢指爪,循行而上的经线所组成。其中手三阴经筋循至腋下后,呈
向胸性分布于胸廓及缺盆(锁骨);手三阳经跨越肩颈,向头部上行,终止于头面,而手阳
明自肩部分出向背胸支筋终止于上胸脊椎。上述的经筋走向及分布特性,说明肩颈的经筋具
有下列特点:
(1)颈至掌指的线力群结构,经筋自指爪远端呈向心性行走,表明自掌、腕、肘、肩达颈,
在机体动态活动时,具有向心性的线力群引力作用。这同上肢的活动实际功能吻合。例如.指
掌的握力,表面的动作在指掌,但实际的最终应力点在颈椎与胸椎。这一连线中的任何环节
切断,指掌的功能便完全丧失。因此、颈肩综合征是颈至掌指动力连线的病变,但病情轻重,
具有节段性的区别。
(2)颈胸背三角分力线与肩关节集合力线的构成。以颈及胸椎为纵轴,作矢状切面,则胸
在前、背在后,形成八字开的三角形两个边的构体;肩袖,在三角形的外下方,构成该三角
的底边,这便是颈胸背三角的上身构体(简称颈三角)。颈三角虽然是非等边三角,但无论
从肌筋器质的分布及经筋线的结构分布,都客观存在这一构形。例如,从颈向背胸斜行方向
行走者,有斜方肌、肩胛提肌等;从颈向前胸呈斜行走向者,有胸锁乳突肌、上斜角肌、中
斜角肌、下斜角肌,分别终止于胸锁关节及l~2肋骨表面。前述的手阳明经分支向背(洋
见附图)及手三阴经向胸分布,无疑表明,经筋线的分布结构,也构成上述的三角形构体。
上胸三角形的结构,是人体的自然结构,具有分力线的作用,这便是颈胸背三角分力线。按
照三角形定律,三角形的任何一边发生变化,都直接产生对其他两边数值的影响。因此,颈
三角的任何活动,都存在互相连带关系,肩关节线力集合,来源于:①颈肩线,主要肌筋有
斜方肌;②胸肩线,主要肌筋有胸大肌、胸小肌及喙肱肌等;③背肩线,直接来源于肩袖(由
岗上肌、岗下肌、大圆肌及肩胛下肌组成),间接线来源于斜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前
锯肌等;④远端线,即上肢远端的引力线。由于肩部的线力集中,加上肩关节活动度大,负
荷重,受损伤机遇较多等,故肩周炎成为临床的常见疾患,成为颈肩综合的潜伏隐患。
【症状表现】
主要症状:临床以肩关节的周围炎症症状,如肩臂痹痛、功能障碍等表现突出,颈部的症状
隐蔽,及臂肘掌指出现多样化症状为本症的特点。即以优势的病灶症状为主要表现,当优势
病灶症状减轻或消除时,隐伏的症状上升为主导地位,出现病情的反复及迁延现象。伴随的
症状,常见是:①颈部肌筋似紧感;②强行活动颈部时,肩肘的病情加重;③自肩至小指端
出现特殊异常感觉;④上肢发麻;⑤部分病例可出现上肢的轻度震颤。
病灶体征:常见的主要病灶呈多维性分布:①颈侧胸锁乳突肌中段后侧深层,可查到肌筋的
结硬病灶,触压疼痛异常。②上胸锁骨中线第二肋骨表面查到颗粒型病灶。③肩胛提肌起始
段(C2至4横突)、沿途及终未附着点(肩胛内上角),多呈硬结块状及索样变化。④岗上
肌呈凝结状,中间层呈粗索样变,活动度显著降低。⑤岗下肌,呈深伏性紧结,作紧压触察
时,常有异常传导感向小指传递。③肩臂的病灶体征,按经筋“各有定位”检查,常见的病
灶好发点是:肱二头肌腱长、短头点、肩点、肱骨大小结节点,肱骨粗隆点、喙突尖、喙肱
肌、肱肌、肱桡肌、旋前圆肌、肘三点(肘中、肘内侧及时外侧肌筋附着点)及桡背列缺腧
穴点等。
【治疗方法】
①贯彻“以灶为腧”的诊治法则,按治疗常规的五个施治步骤进行治疗。②对颈、肩、臂、
肘的筋结,分别施以解结及解锁的理筋手法,达到筋结的紧张状态全面松解,患者获得显著
的舒适感,肢体活动功能明显改善。③视病情及病者的承受能力,分次以“固灶行针”方法,
分别对颈、肩、臂、肘的筋结病灶,加以针刺治疗。④针刺后投拔火罐治疗。⑤给予必要的
辅助疗法。⑤属于骨性病变所致者,以整骨法处理。
【病例择举】
徐某,女性, 70岁,茂名石化总公司职工。患左侧肩颈部疼痛10年余,遇冷时病情加重,
衣着不能,夜间疼痛不可入睡。针药治疗不仅疗效欠佳,而且带来胃痛病情加重。投向经筋
疗法求治,按颈肩综合征施治当即止痛,当晚能安眠入睡,施治六次,临床治愈。

【二五】腰椎体骨质增生症的经筋疗法
--------------------------------------------------------------------------------
【病症概述】
腰椎骨质增生,临床表现为腰部的腰酸、腰痛及胸紧、挛急、活动受碍,乃至累及臀腿,并
有X光诊断为依据者,临床称为腰椎骨质增生症。本症好发于中老年人。医学目前缺乏特效
疗法。中医多认为由于肾气的亏损引起,以壮阳补肾及壮筋腱骨投放药物治疗,虽临床获得
一定程度的近期治疗效果,但远期疗仍多不满意。故探索其高效特效疗法,尚属医学面临的
课题。
【机制释义】
人的腰部,主属太阳经筋。但整体辨证看问题:1足太阳之筋,自足部起始,循腿、臀、腰、
脊、颈而上,终于头面。腰部的肌筋,只系足太阳经筋的一个局部筋肉,它的病变,无疑与
经筋的整体存在密切关系。2与足太阳互为表里的足少阴经筋,起于足小趾之后,上循结于
脚跟,并与足太阳经筋会合,后经腿之内侧(走阴侧呈拮抗状态),结于阴器,然后循椎夹
脊旁筋肉,上达后颈,结于枕骨,再同足太阳经筋会合。由此可知,腰之背侧,属足太阳,
而腰之腹侧,属足少阴。阴与阳,形成互相协调,又互相拮抗制约的构体。3腰之外侧是足
少阳经筋循行。4腰之前(腹部深筋)为足阳明经筋循行所过。因此,腰部的前伸或后屈,
以及旋转及侧屈,包含着上述四条经筋之参与,皆可形成其损伤的机遇。故腰椎骨质增生出
现的临床症状,不宜只以单纯的足太阳经筋操作作解释;其临床施治,不可只着眼于腰的局
部。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以腰胀、腰酸、腰痛为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严重病例,腰痛连及臀腿,腰背强直
或腰屈曲、转侧艰难。
病灶体征:常见背脊、腰脊肌筋拘紧,形成索样变筋结状态:腰部侧位,臀上部的前、中、
后三点,国恼部,足跟及足底等,皆可查到肌筋之筋结表现,腹股沟的中外侧(股动脉外侧),
可触及索样的阴经筋结。抬腿试验阳性。
诊断依据:主要依靠X光、CT、核磁共振的诊断作依据。在排除脊椎的其他病变如腰椎间
盘脱出、椎弓滑脱、腰椎关节紊乱、强直性脊椎炎、腰椎结核、脊髓压迫等情况下确诊。
【治疗方法】
1.贯彻“以灶为腧”的诊治法则。2施以脊、腰、臀、腿足太阳经筋循行线为主的理筋手
法。3对足少阳经、足少阴经、足阳明经循行所过的筋结病灶,同时给多维解锁的理筋手法
实施,达到全面的舒筋解结为度。①对背脊筋区、腰筋区、臀筋区、膝筋区、国恼筋区等等,
分别用分段针刺消灶冶,施行针刺消灶解结。⑤对腰侧及腹股沟之筋结病灶,运用新型针刺
消灶法加以消灶。③以多维的拔火罐方法投拔火罐治疗。⑦按理筋法治疗常规施加补遗治疗,
并调整整体机能。
【病例择举】
甘某,男性, 49岁,患腰腿痛病史9年。 1990年秋伊始,病情加重致成腰弯腿曲状态。
X光照片发现腰3~5椎体重度骨质增殖,腰腿剧烈疼痛,诸药无效,夜不可眠,迫使自行
每晚注射杜冷丁1支,方可安度,已连续注射了杜冷丁77支,但病情依然如故。亲属陪送,
向经筋疗法求治。予“综合消灶--多维解锁法”首次施治,当晚停止所有针药,已可安睡。
续于施治7次,腰腿疼痛终止,腰弯腿屈姿态获得纠正,临床治愈,参加劳动一年后复查,
可见治疗后骨质增殖的X光胶片,获得显著的吸收修复,清晰度满意。

【二六】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经筋疗法
--------------------------------------------------------------------------------
【病症概述】
梨状肌,是人体臀后深处的一块肌筋性组织,起于骶骨前面,止于股骨大转子顶部。其行程
跨越坐骨大孔时,留有上下两空隙,形成梨状肌上下孔。臀上动脉及臀上神经通过其上孔;
臀下动脉、臀下神经、坐骨神经、阴部神经、股后皮神经从其下孔经过。梨状肌损伤时,其
肌筋收缩,致使其上下孔的神经血管受压迫,产生一系列的腰腿筋脉病理变化及症状表现,
临床称之为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是常见的腰腿痛的病症,是坐骨神经干受压的常见致因。处
理失当,病程迁延,可致臀部及下肢肌肉萎缩,遗害匪浅。
【机制释义】
①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病情表现,在中医经典中有类似的叙述。如《灵枢·根结》指出:“太
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故开折,则肉节渎……阖折,则气无所息而痿疾起……枢折,
则骨繇不安于地”。这里的三折所分别出现的“肉节渎”、“痿疾”及“骨繇不安于地”的临
床表现,包含梨状肌损伤的特殊体态形征,坐骨神经受压症状表现及肢体萎缩。从十二经筋
图线标记的足三阳经线特点考究,不难看出古人对于髀区病变,具有深刻的认识,总结了实
践的丰富经验。例如,梨状肌损伤出现下肢自上而下的拘急症状,虽然表现于足太阳经线的
循行路径,但其实际病因是足少阳经自腓骨上端分出的分支。这一分支上伏兔后,自髀向上
结于骶,恰与梨状肌联结的部位吻合(详见足少阳经筋图)。说明古人对梨状肌损伤的病因
与症状,即标与本的关系,已经具有充分的认识。
②从三阳经的“三折”,结合人体“腰腹腿三角关系”的病机探索,获得对梨状肌损伤,具
有多维性的病灶形征的认识。
由于脊椎“腰曲”段向前弯曲的角度较大,形成脊前三肌(腰大肌、腰小肌及腰方肌)、腰
背三肌(腰骼肋肌、腰最长肌及棘肌)与臀部的梨状肌,三者共同构成“腰腹腿”小等边三
角形关系。其中梨状成为该三角形的底边,坐骨神经从三角形的顶部自上而下地越过“底边”
后向下伸延。这种结构形态,当梨状肌损伤时,由于梨状肌挛缩,势必对坐骨神经等产生压
迫,出现恰如《灵枢·经脉》描述,足太阳经“是动则病……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
国如结,恼如裂,是为“踝厥”的症状表现,这是足太阳单经的症状表现。继之,由于机体
产生“掣痛”反应,导致腰腹腿三角形的三边皆受到牵动累及,产生足少阳及足阳明的继发
病变,最终形成足三阳经并病结局,成为多经筋多维性病变系列。
【临床症状】
主要症状:本症具有多形式症状表现特点。急性梨状肌损伤者,臀部剧烈疼痛,甚至如刀割
样难忍,蹲位加剧,夜不安眠;疼痛延后腿向国窝、恼部至踝部或达足底。典型症状,是患
者于走动时,腰向患侧弯曲、屈髓、屈膝、足尖着地,头向腱侧倾斜,形成由上而下的多曲
折性跛行体态。慢性劳损所致的梨状肌损伤患者,起因常不明,典型的体态缺如,常以腰痛
及小腿牵拉性筋挛或者以痛点为愁诉。
病灶体征:现代医学手段检查,常具有直抬腿试验、小腿外展试验、屈膝屈髋试验,及梨状
肌局部压痛点试验等阳性体征。病程长者,可伴见臀部及下肢肌肉萎缩。
经筋查灶,需作腰腹臀。腿的多维性查灶检查。重点对腰部肌筋、腰三角肌筋、腰三横突、
腰侧位深筋、上腰肋脊角、肋骨小头、臀后三点(梨状肌点、臀中肌点及臀小肌点与骼胫束
根)、腹部“缓筋”(足阳明经筋)、国经筋、恼经筋、胫前经筋、腓侧经筋、踝经筋等行检。
常见背三肌呈索样紧结、腰三角筋结、腹股沟及脐下外的“缓筋”呈结块病灶;臀三点的三
肌呈现程度不等的结灶状态;大腿的股内外侧肌、小腿恼筋、胫腓肌筋及踝筋等呈多发性的
肌筋累及性损伤。
【治疗方法】
①用理筋手法,对腰、腹、臀、腿、踝、跖及足底等,施以全面的理筋。②重点对经筋痼结
病灶,施以多维性手法解锁。③对腰筋区、臀筋点、腹股沟筋结点、大小腿筋结点或痛点,
施以分段性及病灶点的针刺治疗,皆以固灶行针法施治。④对腰侧深筋,作穿刺式针刺施治。
⑤对于合并骨性病变病例,给予治骨方法治疗。③针后投拔火罐治疗。⑤适当配合辅助疗法
治疗。
【编者按】
腰臀部,是躯体动态活动的重要部位。无论腰的前屈后仰、转侧及左右举动,都必须具有腰
前、腰后及腹肌的协调。腹部的“缓筋”,即腹部脊旁两侧的深筋,拟似腰大肌为主(属阳
明经筋)。从解剖学、 CT专题检查报道,腰大肌从腰1~4横棘突及腰椎体发出,其与髂腰
肌合并,止于股骨小转子;腰大肌的肌质内,涵伏着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
经、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及闭孔神经。因此,腰大肌的挛缩,无疑对于上述诸神经产生压
迫。它犹似梨状肌损伤时,对坐骨神经压迫原理相仿。故经筋学将“腹缓筋”列入治疗腰腿
痛及不明原因性下肢软瘫等的理筋范畴,临床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七】“腰腹腿三联征”的经筋疗法
--------------------------------------------------------------------------------
【病症概述】
临床上,腰腿痛属常见病症,尽管不少医疗单位设立专科诊疗,但仍然存在许多疑难问题。
笔者根据中医经典《灵枢·经筋》叙述的十二经筋临床证候表现,结合人体脊柱生理形态特
点,经过认真观察研究探索后发现,由于脊椎“腰曲”段向前弯曲角度较大,腰脊前三肌(腰
大肌、腰小肌及腰方肌)、腰背三肌(腰髂肋肌、腰最长肌及棘肌)与臀部的梨状肌,三者
共同构成“腰、腹、腿”的不等边三角形关系。其中梨状肌成为该三角形的底边,坐骨神经
从三角形的顶部自上而下地越过“底边”后向下肢伸延。这种结构形态,临床上发生病态时,
由于机体产生“制痛性”反应,必然出现如《灵枢·经脉》篇描述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
则病……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国如结,恼如裂,是为踝厥”的症状表现。
根据上述特征,笔者在临床研究过程,既重视上述病症腰、腿线性的“一维查灶”;更把视
野扩大到“身腰弯曲”患者的“腹检”(中医腹诊法),对中医经典叙述的“腹缓筋”、“募原”
及“腹气街”的“冲脉”、“鼠溪”(腹股内)等进行经筋“四维查灶”法,全面检查“经筋
结灶”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腰、腹、腿三者的阳性“结灶”体征并存,并且其三者的病
征形成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连带关系,故将其称为“腰腹腿三联征”。
【临床表现】
作者曾观察分析了125例“腰腹腿三联征”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病机。在本组125例“腰腹腿
三联征”当中,梨状肌损伤综合征88例,腰椎骨质增生22例,结扎术后腹痛9例,腰椎关
节紊乱症6例。结扎术后患者以腹痛为主诉就诊,其余病例,以腰腿痛前来应诊。均按病史
及作有关辅助检查项目确诊。腰部及腿部的症状与体征,同教科书所述相应病症临床表现类
似,此处从略。
“腰腹腿三联征”的腹部症状,具有隐蔽性较深的特点,常以消化道的腹部或及胃区不适,
胃气上逆,食欲及消化力降低,大便难解等而愁诉;较严重病例,产生轻度的胃肠“积气”;
严重者发生“四自感”(胃气上逆感、胸闷气促感、阵发心悸感及咽部异物感)。结扎术后腹
痛者,除具备上述症状表现之外,常并发“腰三横棘突综合征”、腹股沟韧带挛缩性疼痛;个别病例出现“股三角”及阴部肌筋损伤病征;多数病例并存梨状肌损伤及腰肌劳损。腰腹
腿三角的筋性病变,具有交叉性演变,互为因果的互促互制性。
“腰腹腿三联征”症状体征的井联,除上述腰腹腿三角关系因素以外,据中医的认识,主要
认为系经络的凝涩与经脉的“结聚”而导致“经脉不通”,“不通则痛”;“经脉”的协及面,
除足三阴、足三阳的六经“阴阳失衡”之外,尚与奇经八脉的“冲脉”自上而下的“温足胫”
功能失调有关。足少阳经为经脉的“枢纽”,循行于躯体的侧面,该经的“枢转”功能失调,
是“腰腹腿三联征”形成的最常见致因。这个致因无论从中医或现代医学去理解,都获得符
合实际的解答。以中医解释而言,足少阳经筋标本图,标记了恰如梨状肌投影的筋线联系图
志,这同“坐骨神经痛”患者并非自身的病变多见,而是由于梨状肌损伤所致者为最常见的
临床实际情况相符。由于少阳经在臀部发生了“筋结”(似可对应为梨状肌损伤),枢转失衡,
加之机体“四维相代”保护性反射,形成躯体上段向下“移缩”、下肢肌筋往上“痉缩”。梨
状肌损伤,继发腰腿及腹部的“四维”病征相继出现,这便是“腰腹腿三联征”形成的生理
病理机制。
至于腹部病征的形成,其重要的原因是在机体“四维”相代保护性反射的反应下,腰大肌发
生挛缩性收缩。根据CT检查正常腰大肌专题报道,称腰大肌起始段与腰神经丛几呈平衡,
腰丛神经穿经腰大肌,在CT图像中可见腰大肌断面内有不同形状的低密度区(实用放射学
杂志1991年12月7卷4期)。腰大肌的挛缩,腰丛神经势必受到压迫,导致躯体神经(腰
丛)的累伤,出现其所支配的下肢及股神经等损伤病征。腰大肌等之挛缩,反应性地对腹腔
植物神经节及神经纤维的影响,支配消化道的植物神经受损伤,故腰腿源性“腹部证候群”
的临床病征形成。
【治疗方法】
对于本症的施冶,宜采用“局部消灶”与“系列解锁”的联合疗法,即对主要引起本症的“病
灶”投以消灶法的根治,对累及损伤的腰、腹、腿的病征加以系统解锁,使之松解复原,标
本并治,相辅相成,起效迅速,治愈率高。如上述125例,全部治愈。最短施治一次,最长
12次,平均4次。
【病例择举】
徐某,女性, 36岁,农民,既往健康,无外伤史及腰部扭伤史,结扎术后腹痛近两年,不
能出工劳动,前来应诊。应诊前,曾于当地医疗单位、驻军医院、南宁市多家医院诊疗,但
病情如故。自觉左下腹有一股热气感,并向上部左中腹至腹中部传递,至胃部处时,产生胃
气上逆及“顶心感”,伴胸闷、心悸。日常腰酸腿软,四肢乏力,夜眠多梦,恶梦,身体日
渐消瘦,但无盗汗,食欲尚可。于多家医院检查,实质脏器阴性,多诊为“神经衰弱”,结
扎术后腹痛。但针药治疗,病情如故。经筋查灶:左腰三横突征阳性;左腰大肌中下段呈菱
形,触压疼痛显著;左腹股沟韧带及左腹外斜肌中肌束呈索样硬结,触压疼痛显著;左梨状
肌上束呈索样结块,以“筋头”部位的触压疼显著;左下肢呈太阳经及少阳经“筋结”类型。
予“系列解锁”综合理筋疗法,首次施治三天后,患者已可从事家务及下地耕作轻工;施治
两次,诸症消除,疾患治愈。观察一年疗效巩固,未再复发。

【二八】腰上三角肌筋劳损的经筋疗法
--------------------------------------------------------------------------------
【病症概述】
腰上三角肌筋劳损,是腰肌劳损的一个常见类型。病情隐匿而顽固,成为临床上的难治症之
一。经筋疗法以查明其隐蔽劳损的肌筋,采用综合理筋法,将本特殊类型的腰肌劳损病症治
愈,故立为一节,加以叙述。
腰上三角,居于躯体的特殊位置,有其自身特点结构的肌筋膜带的组成:①以胸腰筋膜上部
增厚,牵张于第一腰椎横突与第十二肋之间的腰肋韧带,形成腰与肋骨的骨与骨之间之相连
关系。②以背阔肌、腹外斜肌、后下锯肌、腹横肌、腰方肌及腰大肌等,构成纵横交错的肌
织网;其中腹横肌以宽阔的腱膜起自胸腰筋膜,在腰上三角区内其浅面有肋下神经、髂腹下
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及血管通过。这种构形状态,当上述的肌筋劳伤时,肌筋的痉挛形成的
收缩内压,势必产生对神经血管压迫。血管神经的受压,反馈性地作用于肌筋,互相反复作
用的效应,导致病变恶性循环形成,痼疾难解,我国古代的经筋学,早就对于腰上三角的生
物动态力学,具有深刻的认识。例如,足阳明经筋,便标记有自腰上三角斜向侧腹的引力经
筋支线,直达腹股沟的行程(详见足阳明经筋图示)。说明古人已经积累了按经筋治腰上三
角病变的丰富经验。经筋疗法在考究古人上述认识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有关知识,尤其参
照解剖学详细描述的区域性组织结构,运用其通俗名词,为经筋学所用,利于共识,并从中
建立新型的经筋查灶法,为提供临床施治依据。
【临床表现】
病灶体征:腰上三角肌筋劳损,具腰肾区疼痛反复发作症状,酷似肾脏疾患。需作有关检查,
排除脏器病变、骨质损伤等之后,施行经筋查灶方法检查。本病症的经筋查灶,检查的目标
及病人所取的体位宜加讲究。以检查目标而言,本症的病灶多发生在第十二游离肋骨,同腰
椎接镶的腰肋关节周围。从人体生物动态力学考究,该部位恰是腰部动态活动的应力点。当
腰部作旋转运动时,其应力点的一侧,受到向外性的牵拉应力(即引力)作用,而另一侧应
力点,则形成内向性肌收缩的引力。当牵拉引力“超阈限”地作用于应力点时,便可导致应
力点肌筋的损伤。这种慢性积累性损伤,与急性损伤不同,故病变的起病缓慢,筋结病灶,
粗细不一。常见的病灶,有几个类型:①皮下筋膜形成的徽粒结灶,切拨时,非常敏感,引
起致痛,通称为“痛性小结”。②细索样病灶,延着肌束方向循走,可能是肌纤维束的病态
形征表现,其质地坚硬,切按适度时,病者诉之舒适感显著,本型病灶,多见于腹外斜肌分
布的区域,由腰上三角,向侧腹斜行。③团块型病灶。位于三角区的顶巅,小者如粟,粗者
如雀卵,并无红热,皮色不变,质地坚实,平时隐性作痛,形成慢性腰痛的常见致因之一;
发作时剧痛难忍,成为求医之使。
【治疗方法】
本症的治疗,其首决条件,是对本症的认识,继之是具备切实查明病灶的技能;否则,易被
x光、CT检查阴性报告而延诊、误诊。经筋疗法对本病症的治疗,是贯彻“以灶为腧”的
施治法则。针对病灶所在特殊部位,以固灶行针的施治方法为主,辅助以投拔火罐的二联疗
法。固灶行针的绝对要求,是将病灶紧压于骨质的表面上,施以直入直出的刺治,针尖可刺
达骨膜;但禁止刺入胸腔。对于上述的三种类型病灶,可采用不同的刺治方式:①微粒型病
灶,运用指尖切拨法查明病位后,顺将其切按固定,然后以针尖点刺,分别将各个微粒,各
施治一针即可。②对于结索样病灶,采用固灶行针,作节段性的刺治,其段落刺治疏密度,
视病情及患者的耐受而定,一般为一条结索,施以1~2个段落刺治。③结块性病灶的施治,
以固灶行针法的局部多针(3~5针)施治。针刺后皮孔表面皮肤,投拔火罐治疗,以增强
疗效。
经筋疗法对腰上三角型的腰肌劳损的治疗具有特殊疗效。
【病例择举】
孙某某,男性, 38岁,澳门海边马路103号恒发制衣厂车间主任。主诉:右侧腰痛19年,
无外伤病史,有强烈活动经历。腰痛平时呈隐痛性质,于劳累、受凉、工作强迫体位较长时
间等情况下,病情形成强烈性疼痛发作,病痛难以自然终止,经常靠服用昂贵的进口药物控
制症状而影响胃肠功能。起病后曾于海内外多家医院作过多项检查,已排除骨质性病变、泌
尿系及恶性变的存在。近四天来,病情突然发作,通过亲友介绍,前来经筋科求治。经筋检
查:患者表情痛苦,以手护腰,步态谨慎,体质消瘦,语言清楚,对答合理,检查合作,一
般情况尚可,不烧,呼吸脉搏正常。
经筋查灶,腰椎外观未见特殊,触压无异常疼痛表现,抬腿试验阴性。腰部右侧,稍有饱满
感,竖脊肌轻度紧张,右腰肋脊角区域,呈明显肌张性亢进,以抚揉法按揉15分钟后进行
经筋查灶检查,于右胸第十二肋骨近端骨质表面上,可触到小团块的筋结,大小为3乘以
4cm,质地僵硬,予揉按手法试治时,患者诉之非常舒服。揉治法施治20分钟后,征得病
人同意,以固灶行针法,施以局部多针(三针)的直入直出法刺治。针刺后于针孔皮表及右
腰与华伦夹脊,投拔火罐治疗,患者在吸罐后十五分钟内,不觉熟睡,睡熟了两个小时,醒
来后,诉说腰部轻松了。共以同法治疗四次(每天一次),痼疾痊愈。追踪联系观察两年,
未见病情复发。

【二九】腰3 横突--臀上皮神经综合征的经筋疗法
--------------------------------------------------------------------------------
【病症概述】
腰3横突- 臀上皮神经综合征,是指第三腰椎横棘突末端的经筋损伤,并发臀上皮神经症状
的综合证候群,是腰腿痛的常见病症。本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是腰与臀上部并联疼痛。疼痛
程度轻重不一,轻者以腰部或臀部酸胀痛为主要表现;急性重症病者,疼痛剧烈,患者坐卧
和行动困难,伸屈及转动腰部均不能,蹲下后起不来,睡觉不能翻身,多自取俯卧位,两下
肢平伸。慢性患者,主诉腰部酸胀而痛,下肢胀痛,行动、活动不便,自取一定姿势,出现
不同形式的破行。本病症与劳伤及气候变化有关。多认为因腰3横突生理过长、转侧活动强
度较大时,棘突未端经筋受损所致。
【临床表现】
病灶体征:腰部肌筋紧张、痉挛、压痛,敏度明显增高;腰,横棘突未端呈现筋性结灶点形
成,触压呈现颗粒状结点,伴见索样物于其表面向上下伸展;臀上皮神经分布的区域,有不
同程度压痛,并可压痛向腹侧、大腿外传射,常触察到筋性条索状物及颗粒状的筋性“痛性
小结”。
【治疗方法】
采用综合疗法手段。理筋法:运用由轻而重、由表及里的理筋手法,以舒解其紧张致痛、致
敏,令肌筋趋于松弛。针刺法:针对腰3 横突的筋结点,以固灶行针法,施以局部多针的
治疗;针对结索的病灶,运用固灶行针点刺法刺治;对于查出的“痛性小节”,作病点固灶
行针点刺治疗。拔罐治疗:于针刺后的皮表,施以拔火罐治疗。辅助治疗,视病者病情,采
用药酒或药液擦疗、热熨、外洗等。
【病例择举】
李某某,男性, 54岁,广东茂名市公馆镇村民。多年从事基建劳务工作。患急性左侧腰腿
疼痛十五天,步行不能,由家属(两儿子)抬送入院。经筋检查:左侧腰部肌筋紧张,广泛
性触压疼痛,左腰3横突呈颗粒状增粗增厚结灶,臀部触及索样筋结物多条。诊为腰3横突
- 臀上皮神经综合征。当天下午以综合理筋法施治。当即感到舒适,可转侧活动。次日便可
起床走动,续以施治2次,病痛解除。调理两周,病愈出院。

【三十】腰肌劳损伴股外侧皮神经疼痛的经筋疗法
--------------------------------------------------------------------------------
【病症概述】
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筋慢性劳伤,发生腰酸、腰痛、腰部活动功能受碍,但并非因骨质性
病变、脏器疾患所致者的一种常见腰部疾患。本病症的腰部症状,于多弯腰与站立较久时加
重,但改变体位或适当活动后症状减轻,休息或卧床用小枕垫于腰部,能缓解症状。
腰肌劳损合并股外侧皮神经疼痛,临床比较常见,它不仅加重了腰肌劳损的临床病情,而且,
临床多被忽视而形成病症的顽固性。经筋疗法通过考究古代经筋图线,结合人体动态力学和
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并从临床实践验证认定,腰肌劳损伴发股外侧皮神经疼痛属临床常见病
症。
【机制释义】
(l)从足阳明经筋图(详参见足阳明经筋标本图示)中,可见本经筋自足面向上循行至胫
前时,即由主经线产生支线分别达腹股沟,主干线绕过阴器上腹深部直达缺盆;支线从股外
侧经侧腹斜行上沿胁部,并属于脊椎。这种构形态势,反应了当股关节屈曲,即下肢进行屈
曲动作时,它的上提牵拉引力,产生于深腹部及侧腹来自腰脊椎的支点,两条形成提髋力线
学的分力线,集合点于腹股沟,始可保持提髋的平衡。
(2)从现代医学已知的解剖知识看①腰背后的肌群,起伸腰功能;腰脊前的肌群,特别是
腰大肌,成为提髓的主要动力结构,犹似足阳明经筋的腹支;腹侧的腹外斜肌,附着于后肋
近脊椎边缘,向下斜达腹股沟,屈髋时,产生负荷重力,犹似足阳经腹侧支线的引力线。②
据CT检查正常腰大肌报道,称腰大肌起始段与腰丛神经几乎呈平衡,腰丛神经穿经腰大肌,
在CT图像中可见腰大肌断面内有不同形状的低密度区(实用放射学杂志1991年7卷4期)。
③腰肌劳损,腰大肌的劳损,不可除外,腰大肌劳损,发生痉挛性收缩,穿经腰大肌肌质内
的腰丛神经,不可避免地受到该肌痉挛的压迫;其中股外侧皮神经是腰丛神经的一条皮神经,
起自腰2间孔,延腹侧肌向腹股沟及大腿外侧伸延,支配大腿外侧皮肤。故腰肌劳损症状合
伴大腿外侧皮肤疼痛,是本病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病灶体征:本症的经筋检查,在除外骨性病变基础上,对腰肌,需分别作浅、深层次各肌的
检查,以查明具体劳损的肌筋,为治疗提供依据。深层腹后腔的腰大肌的检查方法,请参阅
腹缓性腹痛一节所提出的检查方法。股外侧皮神经的检查,可分别于髂前上棘的腹股沟韧带
下、缝匠肌及阔筋膜张肌近端,寻找其皮下压痛或形成的“痛性小结”;对合并腰3横棘突
损伤伴臀上皮神经疼痛者,予查明该横突阳性体征基础上,于髂前上棘和股骨大粗隆各为一
点,取两点连线中点水平,向内侧划线约3.0~3.5cM处,探查臀上皮神经疼痛反应点,出
现结节、剧痛或结索等,可确认为该神经痛。
【治疗方法】
按经筋疗法施治法则治疗。手法理筋,要对腰、腿、背部夹脊作广泛性舒筋解结治疗,疏通
腰背腿的经络;对腹股沟外侧的筋结点,施以点穴疗法,以解其闭郁;对腹缓筋,按该肌筋
的理筋方法施治。针刺治疗,重点对腰2-3、3-4 、4-5,横棘突之间、腹股沟“气冲”外侧
点、股外侧皮神经疼痛形成的结点或结索,以固灶行针法,分别施以针刺治疗,拔火罐治疗。
【病例择举】
李某,茂名市某中学职工。腰腿痛历时2年不解,曾前往高州、堪江、广州多家医院诊治,
用去医疗费12000多元,仍不能安卧,走动艰难,由家属陪来住院治疗。经筋检查,除腰部
肌筋劳损征以外,左侧髂前上棘内侧点及大腿外侧股外侧皮神经点,查到筋结性“痛性小结”。
第一次施治后,患者次日报告,他获得了多年来最良好的睡眠,腰腿疼痛,显著减轻。继续
治疗,病情日益趋于好转。共治疗7次,病痛完全解除。追踪2年,未见复发。本病例从医
疗到经济,反映了经筋疗法,皆显示其实用价值

【三一】不明原因性下肢软瘫的经筋疗法
--------------------------------------------------------------------------------
【病症概述】
下肢软瘫,病因复杂,一般认为本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神经原变性疾患。临床表现主要是两
下肢渐进性的乏力乃至瘫痪,多伴见肌筋逆冷及萎缩。
【机制释义】
本症属于中医痿证中的足免症,与脏腑、经络、气血及感受外邪关系密切。《素问·痿论》
云:“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
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辟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
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
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屡”。这段经文说明,心、肺、肝、脾、肾五脏的生态失
衡,是导致肌肉、筋膜与筋脉病变产生的基本因素。在基本因素作用下,外邪入侵机体,导
致经络阻滞,尤其是导致经络之海的冲脉“下温足胫”的机能障碍,便可产生下肢肌肤逆冷、
筋肉萎软乏力的病症临床表现,中医古著称之为足免症。《灵枢·动输》云:“冲脉者,十二
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足下,其别者,邪(斜)
入踝……注诸络,以温足胫”。《灵枢·百病始生》曰:“厥气生足免,免生胫寒,胫寒则血
脉凝涩”。张景岳说:“寒逆于下,故生足免,谓肢节痛滞,不便利也”。足免与痹症,两者
之区别,在于寒邪与湿邪的孰多孰少而定之。如《素问·痹论》云:“痛者,寒气多也,有
寒,故痛也”。《素问·调经论》云:“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泣,卫气
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从举引的经文可知,
下肢软瘫的主要病理病机,乃是气虚而形成寒湿的一种病症。按照中医古著所称“按之则气
足以温之”的治疗方法,可将本病症治愈。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①患肢毛孔较常人粗显,下肢厥冷,温度降低,肤色苍白。②肢体肌筋萎软、萎
缩,感觉减弱。③主动运动功能降低乃至丧失,步行艰难。④多伴存脏腑的虚衰临床表现;
五脏的虚衰中,以肝肾及脾虚为主。
病灶体征:经筋查灶,采用足三阴及足三阳的多维检查法,详细作各经筋的循经检查时,常
见足三阳经及足少阴经呈节段性的筋结阳性病灶形成。其中足小腿、髀股及腰腹的气街节段
性病灶尤为突出。这种现象,恰如《灵枢·根结》所云:“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故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读者,皮肉宛瞧而弱也。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
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经文在指出“三折”之后,并指出“当穷其本”。这便是说,要
对“三折”的临床症状表现,要加以考究它的产生原因。从经筋学的理解认为,腰腹深部的
筋结形成,乃是下肢不明原因性软瘫的主要根源。因为腰腹深筋形成筋结状态之后,既形成
经络的“三折”,更成为经络之海的冲脉“下温足胫”发生阻滞,于是下肢的“肉节渎”、“痿
疾起”而“不安于地”等随之出现。
本病症“筋结”导致经络发生“三折”的具体表现是:①小腿后侧的肌筋中,以足少阴经筋
(详见足少阴经筋标本图)的索样筋结形成最为显著。②髀区筋结病灶,常于臀上部,形成
面性的三个块状结灶的品字形排列。③股筋区的结灶,于冲脉(即股动脉)外2~3公分处
形成。④腹部深筋(即腹缓筋)呈结块状的肌凝块症,可分别于脐外及侧腰:2~3、3~4
横突间触及。
【治疗方法】
根据筋挛产生对经络的压迫,舒筋以活络,及古典所述“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的治
病原理,采用综合疗法手段:①对足三阴三阳经筋,作每一条经筋的线性手法疏通治疗;对
其结硬性的节段性筋结点,以局部固灶行针的刺治方法施治。②对腹缓筋脐外筋结病灶,运
用边查灶边消灶方法的舒筋方法施治。③对髀区、股筋区及腰筋区的筋结,先用理筋手法施
治,再用固灶行针法刺治。④对可行拔火罐的腰腿施治部位,施以拔火罐治疗。⑤教导病人
作点穴按摩治疗。③辅以外洗、热熨疗法。①对于机体明显偏虚的患者,分别予补阳或补阴
的中药饮片煎服。
【病例择举】
病例一,赵某某,女性, 35岁,广西宁明县医院清洁工人。患不明原因进行性下肢软瘫四
年。曾于当地及广西南宁多家大医院进行包括CT、核磁共振检查,皆未查明致病原因;针
药及其他多种疗法长期施治未见病情好转。投向经筋科求治。经筋检查,见两下肢逆冷过膝,
毛孔粗糙,皮色苍白,肌筋弛缓,腱反射减弱,知觉尚良好;右下肢大腿周径较左下肢细2.5
公分。两下肢小腿的伸肌群及屈肌群皆呈明显的结索佯改变;大腿的股内侧肌、股外侧肌,
半腱肌及半膜肌,呈弛缓性萎软并萎缩;腰大肌呈结块状,梨状肌呈筋结性萎缩。按照经筋
学的辨证,认为系腹缓筋的劳损性筋结导致下肢假性软瘫。予综合理筋疗法施治。①理筋法。
按下肢六经分布,分别作循经揉筋手法,以疏通各经络的阻滞。②针对腹缓筋的劳损性筋结
状态,分别于冲脉点(即腹股沟股动脉外侧筋结点)、脐旁外下点及腰点,采取相应的体位,
进行揉筋点穴法以解其结。针刺治疗。对足六经行程线的明显筋结点,作分次分期分批施以
固灶行针法的针刺施治;对腹缓筋的股部筋结点、梨状肌点及腰2~3、3~4,横棘突间点,
施以固灶直入直出的针刺治疗,令结灶松解。③拔火罐治疗。分别于腰臀及腿部针孔皮部拔
火罐,增强血脉的流通。④辅助治疗。中草药煎水外洗;教导病人自我点穴按摩,每周施治
两次。本病例经过施治两次,下肢的皮色及温度明显改善,下肢的沉重乏力感,向轻松的自
主运动复苏。坚持治疗四个疗程,获得康复。
病例二,梁某,男性, 62岁,广西宁明县农资公司职工。患不明原因下肢软瘫不能走动,
病史两年。曾多方求治,病情如故,由家属用手推车送来就诊。经筋检查:下肢萎软乏力,
不能自行站立,肢端厥冷,皮色无紫斑,毛孔增粗,肌力二级,知觉存在,反射减弱,未引
出病理反射阳性征。循经筋线查灶,可见弛缓性的肌筋中存在经筋的节段性结灶;腹缓筋呈
肌凝块状结硬。诊断:腹缓筋性下肢萎软。治疗方法,综合理筋疗法,具体施治方法同病例
一。施治三个疗程,患者两下肢恢复正常。

【三二】股四头肌疼痛的经筋疗法
--------------------------------------------------------------------------------
【病症概述】
股四头肌,是附着于人体大腿前侧的肌性组织,由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及股中间肌
等四块比较强大的肌肉组成,起于髂前下棘及股骨干,通过膑韧带的借助,止于胫骨粗隆,
起伸小腿及屈大腿的作用。股四头肌与大腿后侧肌群,构成大腿动作既拮抗,又互相协调的
功用。
股四头肌疼痛,是该肌劳伤表现,可成为整个大腿前疼痛,亦可见单发、双发或大腿头的筋
痛。临床比较常见者,以股内侧及股外侧肌的疼痛占较高比例。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主要症状是患肌疼痛、酸胀乏力,走动或蹲下位困难,部分病例,觉局部冷冻感,
遇寒加剧、遇热缓和。尚有少数病号以膝关节不适为愁诉而就医。
病灶体征:按股四肌不同结构成分所分布的部位分别检查。股内侧肌疼痛,多发生于远端,
在膝上内侧的该肌附着点,触到小者若黄豆、花生样结节,大者状如粟样的椭圆形1~3个
赘生物;股内侧肌远端肌腹,呈现紧结、坚实的病理化变性,多同时伴发股外肌的相应病态,
成为患者下蹲大便艰难的常见原因。尤其是老年人,对本症的罹病率较高,其次是使用股四
头肌收缩力较强烈的运动员。股直肌近端筋头炎患者,多见于劳伤者,大腿筋头及大腿外侧
痹痛症状比较突出;但易被忽视,施治多不直达病所,形成难治之症。
【治疗方法】
根据病患部位及病情,分别以“以灶为腧”的综合疗法施治。股内外侧肌疼痛病例,以其远
端病灶为施治重点,同时进全肌的适当治疗。股直肌筋头炎病例,多波及阔筋膜张肌及缝匹
肌,以大腿近端为治疗重点,大腿内外侧理筋同时兼顾。
【病例择举】
吴某,男, 63岁,茂名市政法系统离休干部。觉右侧大腿筋头痹痛20多年,反复发作,
病重时就医,病减了之,治疗不彻底。后用经筋疗法,坚持施治两个疗程,病痛全解。观察
巩固时间2年,未见复发。

【三三】腓骨神经麻痹的经筋疗法
--------------------------------------------------------------------------------
【病症概述】
腓骨神经麻痹,一般是指国外侧腓总神经向腓骨头跨越后,分为腓深神经及腓浅神经的病变,
导致胫前肌群、腓骨长肌与腓骨短肌,乃至延及足跨背侧的肌筋,发生以麻痹为主要临床表
现者。
【机制释义】
腓骨神经麻痹,除了该神经实质病变所引起之外,神经以外的病变,如骨性病变、肿瘤、循
环及血液系统疾患等,皆可引起神经系统病变而致本病症的形成,病因比较复杂。临床上骨
源性的致因甚为常见,但仍存在诸多难以解释其致因的病例。
经筋疗法,除认定上述诸因素可成为本病症的致因基础上,对于难以解释的病例,认为与肌
筋劳伤发生痉挛性收缩产生对神经压迫有关,故以舒筋松解感迫法治这类病症,获得满意的
治疗效果。这无论从控制论、从神经肌肉缺血缺氧、从经络的调控功能等来解释,都比较符
合科学逻辑。
【临床表现】
病灶体征:经筋疗法对腓骨神经检查其麻痹表现,不单纯把目光放在腓神经本身的检查;而
是从它来源于腰丛神经作检查开始,并从腰段、臀段至国窝,来寻找它可能产生受压阻滞的
根性与干性的所在。实际上,诸多腓骨神经麻痹表现,呈现着本末分离现象,症状表现于腓
神经,而实则根源于腰部。这同某些非典型性坐骨神经痛病例的表现相符。故对本症的经筋
检查,按腰腿痛病例行检。
【治疗方法】
按腰腿痛病例,以综合理筋法施治。贯彻“以灶为腧”施治法则.即从腰筋区、臀筋区、腿
筋区,将查到的阳性筋结病灶,予系列解结、多维解锁疗法治疗。
【病例择举】
覃某,男性, 64岁,雷州市私人诊所医生。患右侧腓骨神经麻痹,病史八年。自我开方服
药,长期使用未间断过。其媳妇是当地有名的针灸医生,予针刺治疗过多次。也曾到过多家
大医院专门治疗过,但病情顽固不解, 1994年春,专程向经筋科投治。经筋检查认定,本
病例乃因慢性腰肌劳损伴慢性梨状肌损伤所致。以综合理筋法连续施治七大(每天一次),
病获解除。一年多来,未见复发。

【三四】中风后遗症的经筋疗法
--------------------------------------------------------------------------------
【病症概述】
中风后遗症,中医又称“偏枯”。本症同现代医学所称脑血管意外的病变基本相称。包括脑
出血、蛛网膜下出血、脑梗塞、脑栓塞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为临床上一组多发而急重病
症。中风后遗症,乃指上述病症急性期已过而遗留的病症。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表现,多因病变发生的部位及严重程度不同而有差异。但常见
的语言障碍、偏瘫等,乃本症的基本表现。
病灶体证:中风后遗症的病态形征表现特点,在中医古籍《内经》中叙述了本病变的左而右、
右而左的“维筋相交”关系,指出“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跷脉而行,左络于
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这段经文,阐明了中风的病变部位同肢体阳性
体征的交叉关系,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实用意义。
【治疗方法】
中风后遗症,顾名思义,既有中风的存与去的问题,又有中风与后遗原封不动的并存问题。
经筋疗法,临床注重上述三个问题的区别与识别,从中明确:①中风脑损伤的病症仍存在,
治疗脑的康复工作应当继续。②中风过后,脑的损伤已基本恢复或已全恢复,则主要医治后
遗症。③脑损伤继续影响着后遗症,两者都需要同时治疗,以治疗脑的康复来解除后遗症的
遗留的康复。一般说来,脑已康复的后遗症,其虽然不会自然自愈地康复,但治疗获得康复
的工作任务轻得多了。
经筋疗法对于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基本原则,是以舒筋活络来调整脑海的康复,而带动后遗残
体的康复;同时,对因中风造成的残体及肢节,同样以舒筋解结的综合疗法,促使其尽早获
得康复。构成上下并治,治脑与治残肢并举的施治手段。在上述基本原则指导下,从经筋治
病原理考究,经筋疗法探索到治瘫的基本方法是:①脑的康复法。以头、颈、肩及华佗挟脊
的舒筋来促进脑的康复,称为近位“舒筋健脑”法。近位“舒筋健脑”,尤以颞部经筋穴位
为主要施治部位,其中颞7针的疗效堪优。在近位健脑的同时,以手足的六条经筋的远端指
爪穴位,作为远程调节经络施治,形成远近调节经络疗法(详见施治穴位图)。②残肢康复
法。根据“维筋相交”原理,偏瘫肢体的康复治疗,首先取其对应的头部颞筋区穴位施治;
尔后对偏枯的残肢,作阴阳六条经筋的全面查灶,将查出的经筋结灶,分别作点、线、面的
逐一解结治疗,令其血络筋脉,全面畅通,促进残肢的康复,值得阐明的是,残肢之所以经
过一般施治方法奏效较慢,其主要是一般针灸医生,缺乏多维性的施治体验;特别是下肢的
三阴经筋,其所处部位较深,按常规尺寸取穴法治疗,多不能达到每条经筋的全程松解要求。
例如,足少阴经筋的中风后遗遗留,常成为下肢跛足的未疏理。因此,按六经逐一查灶,并
施以系列解结,及多维性解锁的治疗方法,具有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的效果。
【病例择举】
许某,患脑溢血偏瘫四年。除语言不畅外,左上肢严重处于内收位,步行艰难。曾以高压氧、
针灸及康复方法等治疗,进步不大。经筋检查,见右侧颞筋区的肌筋,呈高度的片状结实的
筋结形态,其中颞前及颞后肌,已呈肌凝块症,触及筋结病灶点时,疼痛显著(但病者不主
诉有偏头痛);左颈强硬,左岗上及岗下肌筋凝聚,左上肢及左下肢的肌筋,呈硬瘫半肌凝
块症并存。以综合理筋施治法,重点对右颞筋区、颈筋区、岗上及岗下筋的舒筋活络治疗,
即近位治疗;并对残肢按经疏筋。经过施治一个疗程后,患者容貌大为改观。颞筋区筋舒而
血脉通顺,左上肢的被动体位获得纠正,可举越超过头部及旋转运动,步态显明改善,能自
行上下楼梯(不持拐杖),生活可基本自理。
文字文字文字文字文字
2
发表于 2006-3-11 22:29:21 | 只看该作者

经筋疗法

行者,医院在哪,要联系哪个医生
3
发表于 2006-3-12 21:24:56 | 只看该作者

经筋疗法

太长啦 可以精练一点吗
4
发表于 2008-5-20 00:55:27 | 只看该作者

经筋疗法

这里有全部的版本http://www.100md.com/index/0L/50/cc/d6/Index.htm
5
发表于 2008-5-27 09:58:28 | 只看该作者

经筋疗法

谢谢LZ了!收藏先!
6
发表于 2009-2-3 13:49:18 | 只看该作者

经筋疗法

下面引用由行者2005/02/24 00:34pm 发表的内容:
经筋疗法
【一】、经筋病症的病因病理机制浅析
--------------------------------------------------------------------------------
(一)、经筋病症概念
经筋病症,系指由于外界环境及体内致病因素 ...
怎么联系你,我的电话是 13715203938陈。 很好,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20:42 , Processed in 0.15655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