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关于中医现代化的若干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2-24 08:5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键词:气、经络、天人相应、湍流、粒子流、地球磁场
    随着人类文明史的进程,在当代,特别是在上个世纪诞生的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划时代的标志,人类在科学技术几乎各个领域内都获得了空前的进步,唯独在中国医药学这个领域内没有获得突破性进展,中医的基础理论与现代科学仍无共同语言,人们还在探索实现中医现代化的道路。现代医学包容、同化并取代了各国的传统医学,唯独不能包容、同化和取代中国的传统医学,那么中医药学是科学吗?中医能现代化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推,中医经历了几千年的实践检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独特贡献,毫无疑问中医是真理,是科学。指导中医实践的理论基础是《黄帝内经》,其核心部分是天人相应、脏象经络、营卫气血、阴阳五行和辩证论治等等。这个理论框架近三千年来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从未受到动摇几乎一成不变,如果摒弃了这个框架也就再无中医的特色可言。而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了头脑的西医工作者,之所以对中医持怀疑态度,也正是因为这个框架。中医所说的那个“气”、那个“经络”,到底是什么物质?谁看见了,谁模着了?而“天人相应”更是神乎其神不着边际。现代医学同样也是真理,是科学啊!它们之间孰是孰非?所以要实现中医的现代化,不弄清“气”和“经络”的物质属性和解剖实体,一切都无从谈起。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有位金凤汉氏声称发现了经络的解剖实体,但很快就被证明是一场闹剧和悲剧。从那时起,作者就开始了对经络实体的探索,历经二十多年,但一无所获。在“对气功进行唯象研究”的启示下,作者开始了气功修练。功夫不负人,终于也感受到了下丹田的那个类似流体的“气团”,继而真真实实地体验到内气沿循任督脉运行的境况;真真实实地体验到内气沿循十二条正经运行的境况;真真实实地体验到作者自身的“气”与旁人、与其它的生物或非生物之间,甚至在不接触的条件下进行交换和转移的境况……,总之,以前对中医基础理论中最神奇、最不可思议、最不敢相信的内容得以在自身实证,看来中医的理论来自气功实践,而不是凭空想象。很重要的是作者修练全过程与神、仙、佛、道、外星人等毫不相干,与那个“法轮大法” 更是风马牛不相及,而是充分运用了自己浅薄的物理学和现代医学知识来指导、校正和勘验气功实践。这说明几千年来世世代代无以数计的中国人只要认真正确地修练气功,都可获得相同的体验,因此气功是真理、是科学、也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源泉和渊薮。
作者所体验到的“气”,在现今的物质世界中看不见,摸不着,测不出。依据它的特性分析只有“电磁波”、“粒子流”才可能具有这种属性。而当今物理学的结论是这种物质只能在高温、高压或强电场的条件下产生,人体内不存在这种条件,所以说“内气”是“粒子流”必将犯物理学之大不韪,极易被认作“伪科学”、“反科学”。作者在气功态中清晰地观察到:“内气”确实产生于“丹田”,可是在人体上观察,凡“丹田”处都存在动脉血管的分枝或圆弧状结构,且只能看到管壁搏动,而不能感受到“内气”或“丹”。现代生物力学曾对动脉血液流经分枝或圆弧处的流动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发现此处的流体极易发生“湍流”,而“湍流”不仅造成质能耗散,且还因机械损伤动脉壁导致动脉硬化,因此得出“湍流”对人体有害无益是不符合进化论法则的结论。为解开“内气”产生之谜,作者进行了极其困难艰辛的攀登,几陷绝境。近十年过去了,仍不得其解。终于在一次抢救特重型创伤的手术中,在一种非“常规”状态下,作者清清楚楚地观察到“内气”确确实实产生于血管分枝处——“丹田”。原来在实施外科手术时,通常是使受术者脱离了常态而处于非常态,所以在血管分枝处观察不到产“气”,而此例手术时,因伤情特殊而将他处于了“常态”,这才显出了庐山真面目。洞穿这个奥秘后,再观察丹田产气的情景就不再困难了。不论体内体外都可引发,人人如此,概莫能外。作者这才明白“湍流”是产生“粒子流”的第四种方式并叹息:人体是遵循“最简约、最高效、最合理”的进化法则,进化到了宇宙万物中的最高阶段。进化论法则挑战了现代物理学和生物力学的法则!八年来,作者经过反复证实和证伪,从而得出如下推论:贮存在葡萄糖分子螺旋状结构中的太阳能,在动脉血管分枝或圆弧处的湍流中得以释放,重新回复到高能粒子流状态,再经管壁内膜下的胶原纤维输送到身体各个部分,在细胞内释放能量后转变成低能粒子流,又经结缔组织输送、贮存或排出体外。这个过程构成了体内的能量转换系统。低能粒子流若不能及时被排除而在体内蓄积,就是造成人体疲劳、疾病、衰老和死亡的原因。经络是输送低能粒子流并通过“穴位”排出人体的“分肉间”的纤维结缔组织,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学者白川英树在实验操作中,因学生的失误而发现了两碳单位排列成的有机分子长链——导体聚合物,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惊愕之后他保持了沉默,过了30多年才与美国学者罗伯特共获本世纪首个诺贝尔化学奖。生物化学早就探明纤维结缔组织的基本结构是胶原蛋白,这是由两碳单位的甘氨酸分子为主体的有机分子长链,显然它符合导体聚合物的定义,所以经络系统是导体、是体内粒子流的运输通道。中医对人体内的物质运动规律的观察和总结,是需要人类运用最新科技成果逐渐加以解说的科学,是超前的科学。
   运用这个推论,不仅可解读《黄帝内经》,而且还能较为合理地解释现代医学和生物学中诸多疑难现象,如肌肉收缩的滑动学说、纤毛的运动机理、细胞膜内外物质的转运、有丝分裂的动力、大分子螺旋结构的成因、人体内的常温超导以及胚胎的自组织等等。在解释各种疾病的发生和转归以及指导临床诊治时,自然而然又回归到了中医基础理论的框架之中,择其要就是“五运六气”和“不可不通”。所以一旦捅破了这层纸,现代医学将有可能发生巨大的变革。
   运用这个推论,“天人相应”也就再无神秘可言,因为人体内运行的粒子流来自“太阳风”,就必将与太阳风“同步”、“相应”,“对于随太阳风一起到达地球的相反带电粒子运动的研究表明,根据其符号,可把它们进行特殊的分类,并且进入磁层不同的扇区——黎明扇区和黄昏扇区。地磁场按其电荷把粒子分开:质子进入黄昏侧,电子进入黎明侧”。这里所谓的黄昏侧和黎明侧就相当于地球时间下午6点(酉时)和清晨6点(卯时)的位置,其间正对太阳和背对太阳的地方则分别为正午12点(午时)和夜间12点(子时),因此不同电荷不同强度的太阳风粒子流就对人体内的粒子流产生昼夜性周期影响,这就是“子午流注”或者“子午周天”、“卯酉周天”的根据。同理因地球自转轴与公转平面的夹角而形成的四季变化就必然因太阳风强度的变化而影响人体内粒子流的运行,也具有季节性周期的变化。不仅如此,许多天文、地理现象如黑子、耀斑、日食、月食、地震……等等都对体内粒子流的运行产生影响也就顺理成章了。常人之所以对这些变化不能感受,是因为在其成长过程中经络被不同程度阻塞之故,若通过气功修练疏通了经络通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很容易感受到了。真正达到这种境界之后,会更自觉地保持澹泊宁静的心境,绝不会自诩“佛祖、大师”去挑战生命的极限;绝不会去装神弄鬼。
   运用这个推论,结合地球物理的研究成果,尚可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因为太阳风的粒子漂移方向依赖于地磁场,根据Б.М.ЯНОВСКИЙ的分类,地磁场是以下几种磁场的总和:均匀磁场、大陆磁场、外源磁场、异常磁场和变化磁场。对生物体产生短周期效应的主要是后两种。“异常磁场,即畸变了的地磁场,……强有力的涡旋电流在产生这些异常方面起着重要作用。Б.М.ЯНОВСКИЙ指出,存在着六个大陆异常,其中最强的是东亚大陆异常”。而“变化磁场源于电离层E层(离地球表面100—200公里)内的封闭的涡旋电流体系,地球就在这个电流体系内旋转”。而这个“电流体系由四个电流涡旋组成,每个旋涡的中心在地磁纬度35度处”,一个在高高的天上,一个在深深的地下连续不断地影响着其中间的生命,而且地球的磁场强度在两极间随昼夜不间断地、规律性地变化,但是在地球纬度30度处发生反向。请翻开地图看看,在北纬30度至35度间你看到了什么?从西向东,古代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克里特岛在这里;耸立了金字塔的古埃及文明在这里;建造过宏伟空中花园的巴比伦文明在这里;古印度文明也在这里,同时圣经、可兰经和佛经也都诞生在这里。特别值得提的是,从远古延续至今的中华文明:半坡文化、仰韶文化、河母渡、良渚、三星堆文化全都发生在北纬30-35度间;中华民族古代最杰出的人物、最卓著的思想家、政治家,如孔、孟、老、庄、荀、墨,如炎黄二帝、文武周公、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等等等,莫不诞生于此。毫不夸张地说,这块地域是名符其实的中华民族的“摇篮”。这个“摇篮”不但养育了光辉灿烂的古代中华文明,而且还养育了中国的传统医药学。中国古代(金、元以前)最著名的最有才华的、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医学家几乎全都生长在这个地域。例如:扁鹊、淳于意、华佗、张仲景、王叔和、皇甫谧、全元起、巢元方、甄权、孙思邈、以及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和朱丹溪……等等,这是一种巧合吗?如果仅从气候、地貌、水土、资源和食物链等诸因素考虑,中华民族的摇篮似乎应该搁置在长江以南就更为合适一些,当今来探究当初为什么选择了两河流域,除了用这块地域的地磁场更有利于早期人类的生存、活动和繁衍外,几乎很难找到其它更合理的解释。所以为什么气功发源于中国、为什么中医产生于中国,而且是只能够产生于中国,这真是得天、地之独厚啊!
   气功和中医所描述的在人体经络中运行的“气”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位——粒子。人类可以通过气功修炼获得“返观”、“内视”能力后就可观察到它的存在和运动状态。总结了它的运动规律并用之于医疗实践,就不难理解扁鹊和华佗们为什么能有那样的技巧,才能够写得出《内》、《难》、《伤寒》、《金匮》、《本草》和《甲乙经》这样的著作。所以,“粒子流”是中医学与现代科学融汇的切入点,所以说中医药学是既古老又超前的科学。除了青藏高原这幅天然屏障外,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依靠这门科学在恶劣的自然环境、生存条件以及在经历无数次瘟疫、战争、饥饿和疾病的磨难中,获得了超越其它民族的收益,繁衍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延续了中华文明。同时也应看到它也抗御了“自然选择”的法则,致使有缺陷的基因也得以保存并遗传,得到了人口基数特别大,人口素质相对较差的负面效应。在今后从事中医现代化和人体科学研究及成果推广运用之时,必须十分重视这个警示。
   目前,人类在粒子领域内的研究处于襁褓阶段,还未制造出能检测粒子在人体内运行状态的仪器,而且人体内粒子流的运行状态又受到诸如季节、气候、昼夜、场所及周围人群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用双盲对照和重复实验时,就不同于一般的物理化学实验。这就是目前还不能用还原法来研究中医使其实现现代化的原因。本文中所列的论点纯属作者依据个人实践得出的推论,而推论如果不被科学实验所证实;如果不能被别人所重复,那么它就不可能得到科学界的认可.而要得到实验所证实,在当代是很困难的.因为它必须依赖人类在粒子科学领域内的重大突破,而这却是十分遥远的将来.但是,如果能有一批物理学家和医学家都亲身感受到了什么是“内气”、“大小周天”、“天人感应”,都亲自体会到了气功实践如何运用到中医临床,而这却是容易办到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到那时,作者相信距揭开中医奥秘实现中医现代化之日就不会太遥远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5 05:58 , Processed in 0.05000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