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037|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一指禅推拿宗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14 07:0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医一指禅推拿宗法>
                 中医一指禅推拿宗法
                   主编   朱吉君
                             编写说明
       为了更好的在北京市丰台区,支持一家中医一指禅推拿中心的创办,我系统总结了一指禅推拿文
化和技法。在汇编过程中考虑到我从事一指禅推拿的临床经验有限,大量的借鉴和引用了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岳阳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的部分文献和资料,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作者简介
    朱吉君(字眉先),男,1976年3月16日出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国家级推拿按摩技师,中
国一指禅中医推拿学术流派第六代传人,中国撑法推拿创始人。
目录
功法
手法
经典
临床
   一指禅推拿有创始于达摩的传说,其确切的师承脉络,目前只能上溯到清代河南的李鉴臣。李鉴臣传
扬州丁凤山(1845~1915),丁凤山收王松山、丁树山、钱福卿等十余人,再传弟子20余人,主要行医于
扬州、上海、苏州、杭州等地。1956年上海开办全国第一所推拿学校,即以朱春霆、王松山、王纪松、王
百川、钱福卿、沈希圣、丁宝山等一指禅推拿骨干为教师,并以一指禅推拿为主要教学内容。有关一指禅
推拿的著作,主要有黄汉如的《一指禅推拿说明书》和《黄氏医话》,以及抄本《一指定禅》。一指禅推
拿的著作还有,朱春霆搜集到的《推拿书一指阳春》,朱鼎成的《申江医萃-----推拿名家朱春霆学术经
验集》也都已成为有价值的一指禅著作。在一指禅推拿文献方面最为遗憾的是有钱福卿亲笔书写的《一指
禅推拿综合治疗宗法》一书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因家被抄,文稿丢失,次年于世长辞!可幸的是钱公(钱
福卿),在生前将《一指禅推拿综合治疗宗法》的学术思想和全部技术传于了儿子钱志坚、孙子钱裕麟。
我跟随钱师(钱裕麟)学习,发现目前所讲的一指禅推拿还是缺乏系统性总结,早在钱公(钱福卿)《一
指禅推拿综合治疗宗法》的文稿里就以功法、手法、经典、临床,四大体系来要求学生学习一指禅推拿,
钱师曾于2007年11月30-2007年12月5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一指禅推拿高级研修班就一指禅宗法为主讲内容
。我结合往日跟师的经历和参加上海中医药大学一指禅推拿高级研修班的阅历,以及最近主持的一指禅推
拿的需要按一指禅宗法体系来整理一指禅推拿。
一指禅推拿广泛的应用于预防医学、 临床医学、 康复医学、 保健医学。
                                  功法
    易筋经首载于《卫生要术》(清代潘爵著),其练功方法广为气功、武术、医疗所采用。以达到锻炼身
体、增力强筋、却病延年的目的。推拿练功法,历史悠久,与我国古老的“导引”有着极深的渊源。至清
代,一指禅推拿前辈,开始创造性的发展并完善了易筋经的医疗功法的功能作用,用易筋经来提高推拿手
法技能和传统体疗方法,从而逐渐形成了中国一指禅中医推拿学术流派。
一、易筋经练功的一般常识
    练功的内容包罗万象,一般情况下一指禅推拿专业人员的练功训练大致可从三方面努力。一、身体基
本素质的训练     通过一定形式的锻炼,增强肢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和柔韧性,使身体各个
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以适应练的要求,保证练功的进行。 二、 推拿专业练功的训练     是在身体基
本素质的训练的基础上,为进一步适应推拿专业人员的素质而进行的一定形式的推拿专业基本功的训练。
如站桩、指功、臂功等,进一步提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内脏机能,为从事
推拿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推拿专业练功的训练也可以借助器械来训练。三、传统功法易筋经的训练 ,
易筋经是我国历史遗留下的优秀功法,对强身健体有一定医疗保健的作用。
1、 易筋经推拿练功的注意事项
(一)首先要端正态度,树立信心,明确锻炼的目的,要有不怕困难,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的精神。
(二)练功前应认真做好准备活动,以防止肌肉、韧带、关节在运动中出现的损伤。
(三)练功时应专心一致,排除杂念,养成全神贯注的习惯,以防止产生不良后果。
(四)练一般宜在清晨,选择空气新鲜、无污染、避风的场所进行。
(五)练功时要求动作准确,姿势舒适自然,呼吸均匀、平稳、缓慢、意守丹田,不可迸气。
(六)练功时要求宽衣松带,不要穿太紧或太厚的衣服,鞋宜穿运动鞋或布鞋,以保证呼吸均匀,气血
通畅,同时应注意保暖,忌汗后当风。
(七)过饱或过饥,均不宜练功。
(八)女子经期,应酌情练功。
(九)练功结束时,应做全身或局部的整理放松运动,以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
(十)严格遵守个人运动卫生制度。
2、练功前的准备活动      易筋经练功前的准备活动往往先采用,全身各关节各方向、最大范围的放松
运动。具体是颈、肩、肘、腕、指;背、腰、髋、膝、踝、趾。这样的运动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全身的物质代谢水平、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以及肌肉韧带的柔韧性和弹性,并使体温略微升高,有助
于易筋经练功效果。准备活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强度的大小应适当,不必做得太久,防止引起疲劳,一般
与正式练功之间要有2~3分钟的间隔较为适宜。

3、练功的运动量      练功运动量是指人体在练功过程中所能完成的生理负荷量。一般要因人而宜,因
地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运动量,以微微出汗为宜。
4、练功后的结束活动      结束活动又叫整理活动,可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的一种方法。整理运动
不是可在有可无的事,而是在练功后一定要做。一般来说,整理运动包括呼吸运动和较缓慢的全身运动,
量不可太大,并且逐步由大到小,并尽量使肌肉主动放松,使内脏器官及肌肉等逐渐恢复到状态。
二、学习易筋经的方法
    学习易筋经要在理解动作要领和功法要旨的基础上有,崇尚经典,背诵经文的习惯!如对易筋经韦驮
献杵第一势的理解:“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此势是对练功时的姿势、
呼吸、意念的一个总纲。练功时身体的躯干一定要正直,呼吸要匀、长、深、细,但练功时最难控制的是
人的心思,要求心如止水,如清澈纯净的水,内心清静,毫无杂念。
    学习易筋经针对学习者武术基础薄弱,体能较差的特点,要注重“架子”(基本姿势)的准确性,如易
筋经的弓步、马步;易筋经基本功,看似枯燥,但却相当重要。只有地基牢固,才能砌高楼;只有弓步、
马步落地生根,时间较长,功夫才能长进。
    学习易筋经要持之以恒,功夫意味着有扎实的基本功。长时间的刻苦的训练;百日筑基,一年一小成
,三年一大成。同时要在练功的过程中体会手法和体疗的真缔!
     学习易筋经具体要做到以下要求:
       一、精神放松,形意合一习练本功法要求精神放松,意识平静,不做任何附加的意念引导。通常
不意守身体某个点或部位,而是要求意随形体动作的运动而变化。即在习练中,以调身为主,通过动作变
化导引气的运行,做到意随形走,意气相随,起到健体养生的作用。同时,在某些动作中,需要适当地配
合意识活动。如“韦驮献杵第三势”中双手上托时,要求用意念观注两掌;“摘星换斗势”中要求目视上
掌,意存腰间命门处;“青龙探爪”时,要求意存掌心。而另一些动作虽然不要求配合意存,但却要求配
合形象的意识思维活动。如“三盘落地势”中下按、上托时,两掌有如拿重物;“出爪亮翅势”中伸肩、
撑掌时,两掌有排山之感;“倒拽九牛尾势”中拽拉时,两膀如拽牛尾;“打躬势”中脊椎屈伸时,应体
会上体如“勾”一样的卷曲伸展运动。这些都要求意随形走,用意要轻,似有似无,切忌刻意、执著于意
识。
  二、呼吸自然,贯穿始终习练本功法时,要求呼吸自然、柔和、流畅,不喘不滞,以利于身心放松、
心平气和及身体的协调运动。相反,若不采用自然呼吸,而执著于呼吸的深长绵绵、细柔缓缓,则会在与
导引动作的匹配过程中产生“风”“喘”“气”三相,即呼吸中有声(风相),无声而鼻中涩滞(喘相)
,不声不滞而鼻翼扇动(气相)。这样,习练者不但不受益,反而会导致心烦意乱,动作难以松缓协调,
影响健身效果。因此,习练本功法时,要以自然呼吸为主,动作与呼吸始终保持柔和协调的关系。此外,
在功法的某些环节中也要主动配合动作进行自然呼或自然吸。如“韦驮献杵第三势”中双掌上托时自然吸
气;“倒拽九牛尾势”中收臂拽拉时自然呼气;“九鬼拔马刀势”中展臂扩胸时自然吸气,松肩收臂时自
然呼气,含胸合臂时自然呼气,起身开臂时自然吸气;“出爪亮翅势”中两掌前推时自然呼气,等等。因
为人体胸廓会随着这些动作的变化而扩张或缩小,吸气时胸廓会扩张,呼气时胸廓会缩小。因此,习练本
功法时,应配合动作,随胸廓的扩张或缩小而自然吸气或呼气。
  三、刚柔相济,虚实相兼本功法动作有刚有柔,且刚与柔是在不断相互转化的;有张有弛,有沉有轻
,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如“倒拽九牛尾势”中,双臂内收旋转逐渐拽拉至止点是刚,为实;随后
身体以腰转动带动两臂伸展至下次收臂拽拉前是柔,为虚。又如“出爪亮翅势”中,双掌立于胸前呈扩胸
展肩时,肌肉收缩的张力增大为刚,是实;当松肩伸臂时,两臂肌肉等张收缩,上肢是放松的,为柔;两
臂伸至顶端,外撑有重如排山之感时,肌肉张力再次增大为刚,是实。这些动作均要求习练者在用力之后
适当放松,松柔之后尚需适当有刚。这样,动作就不会出现机械、僵硬或疲软无力的松弛状况。因此,习
练本功法时,应力求虚实适宜,刚柔相济。要有刚和柔、虚与实之分,但习练动作不能绝对地刚或柔,应
做到刚与柔、虚与实的协调配合,即刚中含柔、柔中寓刚。否则,用力过“刚”,则会出现拙力、僵力,
以致影响呼吸,破坏宁静的心境;动作过“柔”,则会出现疲软、松懈,起不到良好的健身作用。
  四、循序渐进,个别动作配合发音习练本功法时,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健康状况、不同身体条
件的练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各势动作的活动幅度或姿势,如“三盘落地势” 中屈
膝下蹲的幅度、“卧虎扑食势”中十指是否着地姿势的选择等等。习练时还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
循序渐进的原则。另外,本功法在练习某些特定动作的过程中要求呼气时发音(但不需出声)。如“三盘
落地势”中的身体下蹲、两掌下按时,要求配合动作口吐“嗨”音,目的是为了下蹲时气能下沉至丹田,
而不因下蹲造成下肢紧张,引起气上逆至头部;同时口吐“嗨”音,气沉丹田,可以起到强肾、壮丹田的
作用。因此,在该势动作中要求配合吐音、呼气,并注意口型,吐“嗨”音口微张,音从喉发出,上唇着
力压于龈交穴,下唇松,不着力于承浆穴。这是本法中“调息”的特别之处。
三、少林易筋经十二势
(一)、易筋经锻炼法
1、韦驮献杵第一势
[古籍原文]    “定心息气,身体立定,两手如拱,心存静极”。(本衙藏版) ;“立身期正直,环拱
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内功图说》)
     左足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距约当肩宽,足掌踏实,两膝微松。双手向前徐徐上提,在胸前成抱球
势,松肩,略垂肘,两掌心内凹,五指向内微屈,指端相对,约距4~5寸。或取合掌势:松肩,平肘,掌
心相合,两手环拱,手指对胸,中指平喉结,要求肩、肘、腕在同一水平面上。
    说明:韦驮献杵的架子是易筋经动功的基础,三种姿势是练气的入门。这个架子开始运用平心静气、
敛神的原则,结合人体的内景生理,经络气脉,运用得非常合理。对于调节肺气,发挥“肺主均衡”的作
用,单刀直入直接掌握了“肺为气司”的关键,控制了全体气运的总枢纽,是非常可贵的方法,细细体会
就可以明白了这就是的确高明之处,韦驮献杵的架子重要性也就在于此!
2、韦驮献杵第二势
[古籍原文]    “足指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内功图说》)
     两足分开,其距约当肩宽,足掌踏实,两膝微松;直腰收臀,含胸蓄腹;上肢一字平开,掌心向地
;头如顶物,两目前视。
? 说明:把两掌交成“阴掌”(掌心向下),顺着左右的方向,从合十当胸的架子,向左右外开,与肩相
平行,开成个一字形,这架子名字叫做“横担降魔杵”,是一个有意义的名称。因为这时会自觉两肩沉重
,如负重担似的,一面把后踵升起,脚尖点地,功夫深了,只用脚大拇趾点地,其余四趾是凭空离地的,
这种动作,必须配合两掌左右外开的运行,上下同时动作,不可参前落后。在这个动作当中,心念一定要
寄托在掌心和足趾尖,才能做到心平气静的境界,心平气静在外面的象征,是目瞪口呆的样子,如果目瞬
则视乱,口动则气粗,那就作用相反,而脚尖点地,必然站立不稳,东倒西歪,飘摇欲坠了。

3、韦驮献杵第三势
[古籍原文]    “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著地立身端,力周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舌可生津将腭抵
,鼻能调息觉心安,两拳缓缓收回处,用力还将挟重看。” (《内功图说》)
        两足分开,其距约当肩宽,足尖着地,足跟提起;腿直,蓄腹收臀;两掌上举高过头顶,掌心朝
天,四指并拢伸直,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约成直角,两中指之距约为1寸;沉肩,肘微曲;仰头,目观掌
背,舌抵上腭,鼻息调匀。收势时,两掌变拳,旋动前臂,使拳背向前,然后上肢用劲,缓缓将两拳自上
往下收至腰部,拳心向上;在收拳同时,足跟随势缓缓下落,两拳至腰时,两足跟恰落至地。
      说明:顺着“横担降魔杵”一字形的架子,两手继续向上作半个圆周的动作,同时两掌随着胳臂向
上作半圆的当中,把“阴掌”缓缓翻成“阳掌”(掌心向上),令两掌心朝天,两掌的中指微微接触,宜对
“天门”(前额发际内二寸),这时两个胳臂已变成平行笔直,微微偎傍着两耳门,这种架子名叫“掌托天
门”。同时用“眼根”的意识向上“内视”,从“天门”观看到两掌。切切注意不可仰头真的用眼去看,
误用“观法”必然头晕脑胀,而且站立不稳了。在这动作的同时,还须用脚尖点地,继续升起后踵,以不
能再升高为度。后踵且须微微向两外侧分开些,架子会自然站立稳固。紧接着上述动作,把左右六个大牙
齿微微咬着,缓缓咬紧运气。自觉咬紧牙关之后,耳根震动,上及两鬓为度。同时舌头微微接触上腭,承
接津液,含在口内,呼吸由口呼口吸,改为鼻呼鼻吸,把息调匀,调到细而且长,绵绵不断的标难。如果
练得合度,全身气脉会自然绷张起来,自觉浑身如钢铁一殷的坚强,似树干一般的牢植,尤其以两侧的胁
、肋、髀、骽、股等部位,肝脏、胆腑、脾脏所流行的经道,特别感觉明显。
4.摘星换斗势
[古籍原文]    “单手高举,掌须下复,目注两掌,吸气不呼;鼻息调匀,用力收回,左右同之”(本衙
藏版) ;“只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内注双眸;鼻端吸气频调息,用力收回左右侔。”(《内功图说》

(1)右足稍向右前方移步,与左足成斜八字形(右足跟与左足弓相对,相距约一拳),随势身向左微侧。
(2)屈膝,提右足跟,身向下沉成右虚步;两上肢同时动作,左手握空拳置于腰后,右手指掌握如钩状下
垂于裆前。
(3)右钩手上提,使肘略高于肩,前臂与上臂近乎直角,钩手置于头之右前方。
(4)松肩,屈腕,肘向胸,钩尖向右;头微偏,目注右掌心,舌抵上腭;含胸拔背,直腰收臀,少腹含蓄
,紧吸慢呼,使气下沉;两腿前虚后实,前腿虚中带实,后腿实中求虚。左右两侧交替锻炼,姿势及要求
相同。
5.倒拽九牛尾势
[古籍原文]    “小腹运气空松,前跪后腿伸直,二目观拳,两膀用力。”(本衙藏版);“两后伸前屈
,小腹运气空松,用力在于两膀,观拳须注双瞳。” (《内功图说》)
(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其距较两肩为宽),两足尖内扣,屈膝下蹲成马裆势;两手握拳由身后划弧线形向
裆前,拳背相对,拳面近地;随势上身略前俯,松肩,直肘;昂头,目前视。
(2)两拳上提至胸前,由拳化掌,成抱球势,随势直腰;肩松肘曲,肘略低于肩;头端平,目前视。
(3)旋动两前臂,使掌心各向左右(四指并拢朝天,拇指外分,成八字掌,掌应挺紧),随势运劲徐徐向左
右平(分)推至肘直;松肩,直肘,腕背屈,腕、肘、肩相平。
(4)身体向右转侧,成右弓左箭势(面向左方)。两上肢同时动作,右上肢外旋,屈肘约成半圆状,拳心对
面,双目观拳,拳高约与肩平,肘不过膝,膝不过足尖;左上肢内旋向后伸,拳背离臀,肩松,肘微屈,
两上肢一前(外旋)一后(内旋)作螺旋劲,上身正直,塌腰收臀,鼻息调匀。左右两侧交替锻炼,姿势相同

6.三盘落地势
[古籍原文]    “目注牙呲,舌抵上腭,睛瞪口裂,两腿分跪;两手用力抓地,反掌托起,如托千金,两
腿收直。” (本衙藏版)
“上腭坚撑舌,张眸意注牙,足开蹲似踞,手按猛如,两掌翻齐起,千重有加,瞪睛兼闭口,起立足无斜
。”(《内功图说》)
(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距较肩为宽,足尖内扣,屈膝下蹲成马裆势,两手叉腰,腰直胸挺,后背
如弓,头端平,目前视。
(2)两手由后向前抄抱,十指相互交叉而握,掌背向前,虎口朝上,肘微屈曲,肩松;两上肢似一圆盘处
于上胸。
(3)由上势,旋腕转掌,两掌心朝前。运动上肢,使两掌向左右(划弧线)而下,由下成仰掌沿腹胸之前徐
徐运劲上托,高不过眉,掌距不大于两肩之距。
(4)旋腕翻掌,掌心朝地,两掌(虎口朝内)运劲下按(沿胸腹之前)成虚掌置于膝盖上部。两肩松开,肘微
屈曲,两臂略向内旋;前胸微挺,后背如弓,头如顶物,双目前视。
7.青龙探爪势
[古籍原文]    “肩背用力,平掌探出,至地围收,两目注平。”(本衙藏版); “青龙探爪,左从右出
,修士效之,掌平气实;力周肩背,围收过膝,两目注平,息调心谧。” (《内功图说》)
(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距约当肩宽,两手成仰拳护腰势。身立正直,头端平,目前视。
(2)左上肢仰掌向右前上方伸探,掌高过顶,随势身略向右转侧,面向右前方,目视手掌,松肩直肘,腕
勿屈曲。右掌仍作仰拳护腰势。两足踏实勿移。
(3)由上势,左手大拇指向掌心屈曲,双目视大拇指。
(4)左臂内旋,掌心向下,俯身探腰,随势推掌至地。膝直,足跟不离地,昂首,目前视。
(5)左掌离地,围左膝上收至腰,成两仰掌护腰势,如本势(1)。左右手交替前探,要领相同。
8.出爪亮翅势
[古籍原文]    “掌向上分,足趾拄地,两胁用力,并腿立直;鼻息调匀,目观天门,牙咬;舌抵上腭,
十指用力,腿直;两拳收回,如挟物然。”(本衙藏版); “挺身兼怒目,推手向当前,用力收回处,功
须七次全。” (《内功图说》)
(1)两手仰掌沿胸前徐徐上提过顶,旋腕翻掌,掌心朝天,十指用力分开,虎口相对,中、食指(左与右)
相接;仰头,目观中指、食指交接之处,随势足跟提起,离地约3~4寸,以两足尖支持体重。肘微曲,腰
直,膝不得屈。
(2)两掌缓缓分开向左右而下,上肢成一字并举(掌心向下),随势足跟落地;翻掌,使掌心朝天,十指仍
用力分开,目向前平视,肩、肘、腕相平,直腰,膝勿屈。
9.九鬼拔马刀势
[古籍原文]    “单膀用力,夹抱颈项,自头收回,鼻息调均,两膝立直,左右同之。”(本衙藏版);
“侧首弯肱,抱顶及颈,自头收回,弗嫌力猛,左右相轮,身直气静。” (《内功图说》)
(1)足尖相衔,足跟分离成八字形,腰实腿坚,膝直足霸。同时两臂向前成叉掌立于胸前。
(2)运动两臂,左臂经上往后,成钩手置于身后(松肩,直肘,钩尖向上);右臂向上经右往胸前(松肩,肘
略屈,掌心向左,微向内凹,虎口朝上),掌根着实,蓄劲于指。
(3)右臂上举过头,由头之右侧屈肘俯掌下覆,使手抱于颈项。左手钩手化掌,使左掌心贴于背,并在许
可范围内尽可能上移。
(4)头用力上抬,使头后仰;上肢着力,掌用劲下按,使头前俯,手、项争力。挺胸直腰,腿坚脚实,使
劲由上贯下至踵。鼻息均匀,目微左视。
(5)运动两臂,左掌由后经下往前,右上肢向前回环,左右两掌相叉立于胸前。左右交换,要领相同。
10.卧虎扑食势
[古籍原文]    “膀背十指用力,两足蹲开,前跪后直,十指拄地,腰平头昂,胸向前探,鼻息调匀,左
右同之。” (本衙藏版);
“两足分蹲身似倾,屈伸左右相更;昂头胸作探前势,偃背腰还似砥平;鼻息调元均出入,指尖著地赖支
撑;降龙伏虎神仙事,学得真形也卫生。”(《内功图说》);
(1)右腿向右跨出一大步,屈右膝下蹲,成左仆腿势(左腿伸直,足底不离地,足尖内扣)。两掌相叠,扶
于右膝上。直腰挺胸,两目微向左视。
(2)身体向左转侧,右腿挺直,屈左膝,成左弓右箭势,扶于膝上之两掌分向身体两侧,屈肘上举于耳后
之两旁,然后运劲使两掌徐徐前推,至肘直。松肩,腕背屈,目注前方。
(3)由上势,俯腰,两掌下按,掌或指着地,按于左足前方之两侧(指端向前,两掌之距约当肩宽),掌实
,肘直,两足底勿离地,昂首,目前视。
(4)右足跟提起,足尖着地,同时在前之左腿离地后伸,使左足背放于右足跟上,以两掌及右足尖支撑身
体。再屈膝(膝不可接触地面),身体缓缓向后收,重心后移,蓄劲待发。足尖发劲,屈曲之膝缓缓伸直。
两掌使劲,使身体徐徐向前,身应尽量前探,重心前移;最后直肘,昂起头胸,两掌撑实。如此三者连贯
进行,后收前探,波浪形地往返进行,犹如卧虎扑食。左右交换,要领同左侧。
11.打躬势
[古籍原文]    “两肘用力夹抱后脑,头前用力探出;牙咬舌抵上腭,躬身低头至腿;两耳掩紧,鼻息调
匀。”(本衙藏版);“两手齐持脑,垂腰至膝间;头惟探胯下,口更齿牙关;掩耳聪教塞,调元气自闲
;舌尖还抵腭,力在肘双弯。” (《内功图说》)
(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距比肩宽,足尖内扣。两手仰掌徐徐向左右而上,成左右平举势。头如顶
物,目向前视,松肩直肘,腕勿屈曲,立身正直,腕、肘、肩相平。
(2)由上势屈肘,十指交叉相握,以掌心抱持后脑。勿挺胸凸臀。
(3)由上势,屈膝下蹲成马裆势。
(4)直膝弯腰前俯,两手用力使头尽向胯下,两膝不得屈曲,足跟勿离地。
12.工尾势(掉尾势)。
[古籍原文]    “膝直膀伸躬鞠,两手交推至地,头昂目注,鼻息调匀,徐徐取入。脚跟顿地二十一次,
左右膀伸七次,盘膝静坐,口心相注,闭目调息,定静后起”(本衙藏版);“膝直膀伸,推手及地,瞪
目摇头,凝神一志。起而顿足,二十一次,左右伸肱,以七为志。更作坐功,盘膝垂眦,口注于心,息调
于鼻,定静乃起,厥功准备” (《内功图说》)
(1)两手仰掌由胸前徐徐上举过顶,双目视掌,随掌上举而渐移;身立正直,勿挺胸凸腹。?
(2)由上势,十指交叉而握,旋腕反掌上托,掌心朝天,两肘欲直,目向前平视。
(3)由上势,仰身,腰向后弯,上肢随之而往,目上视。
(4)由上势俯身向前,推掌至地。昂首瞪目,膝直,足跟不离地。

    以上版本的易筋经锻炼法是一指禅推拿流派在吸取和剔除众多版本的易筋经基础上由上海中医药大学
一指禅推拿高级研修班推广和应用的易筋经锻炼法,这也是目前一指禅推拿流派最佳的版本!
(二)、一指禅推拿流派主张调息训练的术式
     韦驮献杵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二势、韦驮献杵第三势、摘星换斗势、倒拽九牛尾势、三盘落地势。
     外加少林内功中的站档势和低档势。
                                   手法
    一指禅推拿强调手法以柔和为贵,柔中寓刚,刚柔相济,操作时动作连贯细腻,雅而不俗,被世人誉
为推拿的“艺术”。操作中,遵循“循经络,推穴道”,用以达到通调脏腑气血,扶正祛邪目的。为此,
一指禅推拿十分注重功法锻炼,不仅要求学习者习练内功“易筋经十二势”,还要求刻苦习练各种手法,
达到“柔和、持久、深透、有力、均匀”的境界。一指禅推拿有很广的疾病治疗谱系,在日常工作中,要
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要善于运用一指禅推拿知识去攻克不同疾病疾患。只有不断的使用才能让一指禅推
拿的生命力得以生生不息!
  一、 师           训
    学生要“练功、手法、经典、临床”四方面相结合,方可成医。
  
                ------  钱福卿(中医一指禅第三代传人)
    身姿不走样,手法不走样,精气神不走样,严师出高徒。
                 -------钱裕麟(中医一指禅第四代传人或中医一指禅第五代传人,双重辈份人物)
       一指禅推法操作要领:
一、沉肩、垂肘、悬腕、指实(直)、掌虚,蓄力于掌,发力于指(注:大拇指盖住拳眼,约平于食指中节
指间关节近侧),手握空拳,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快(紧)推慢移。
二、头如顶物、涵胸拔背、心静思凝、气息调匀。 头正身正、眼观鼻、鼻观心,从心出,心应手。
三、达到柔和、持久、深透、有力。
四、大指着力点(指峰;面------螺纹;偏峰------少商)不能硬顶部位穴位;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要柔软
;前屈后伸活动,不能突发快重,而由轻而重,由表及里,有近及远,循序渐进,步步而深,丝丝入扣。

              -------    钱裕麟(中医一指禅第四代传人或中医一指禅第五代传人,双重辈份人物)
    过腕节格律       指吸定、腕端平、肘内旋、横向动、肘发力、过腕节、端至体、体至端;频率生
力,力贯肢节(自上下位关节沿线传力,如顺水推舟之势,自上而下以一贯之;或以下而上以一贯之;或
以中发力而贯向两端,仍然是一力统领以一贯之),层层推入,力量深透,收发自如。
              ------朱吉君(中医一指禅第六代传人)
    一指禅推拿强调审证求因,因人、因病、因部位不同而施治,代表手法一指禅推法最大的特点是,无
限加力,不断的弱刺激最终形成强刺激。一般的手法在同一部位都有一个力的限度,是一种闭合的用力状
态,因为一指禅推法在静态是无受力状态,它是在摆动中产生力量,是一种开放的用力状态,所以可以无
限加力,频率和摆动是手法存在的基础。
            ------朱吉君(中医一指禅第六代传人)
二、钱氏一指禅推拿宗法十八法
十法:
   《一指禅推拿说明书》
     推拿之术,自以一指禅为完备。一指禅之手术,即搓、抄、滚、捻、缠、揉、按、摩、推、拿十种
。其效能与攻、补、汗、下之医理同。施术前应切脉以查病情,按筋以明征兆。患在何部,即施十门中之
何法。例如病宜攻即用滚,病宜补即用缠。能使患处受益,而他部无损。非若用药益此损彼,不能兼顾也

       推拿一科,发明于黄帝时之歧伯,著书十卷。其手术有四:一曰按,二曰摩,三曰推,四曰拿。
及梁武帝时,达摩氏以为旧法过简,不敷应症,复从而光大之。增搓、抄、滚、捻、缠、揉六法,合歧伯
所创之按、摩、推、拿四法,成为十种,分十大门。复依人身之穴道,及脏腑筋络,用一指之力,循穴道
以去病,名为“一指禅”。后人莫明真相者,漫称按摩,或推拿。殊不知推拿一科,唯“一指禅”为能得
其全,非此不足以明体达用也。
十二法:一指禅推法、拿法、按法、摩法、滚法、捻法、抄法、搓法、缠法、揉法、摇法、抖法
十四法:推拿按摩滚捻搓抄缠揉摇抖抹勾。
十八法:钱裕麟一派的一指禅推拿号称十八法(这就是一指禅宗法------十八种手法)
                一指禅宗法------十八种手法有这样的约定俗成的顺序:推法、拿法、按法、摩法、摇
法、揉法、滚法、点法、搓法、捻法、弹法(弹琴指)、缠法、抹法、抄法(勾法)、运法(颤法)、抖
法 、分法、合法。但是目前的推拿流派手法所处的大环境是由多而少的趋势,古时手法术式少流派手法
的趋势是由少而多的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提出一指禅推拿十八法实属不易,要符合手法由多而少的精减
原则才行。一指禅推拿流派第三代传人钱福卿提出一指禅宗法------十八种手法,由其孙子钱裕麟发展至
今天的样子,我有幸投师于钱师(钱裕麟)门下,现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特总结如下:
        推拿疗法针对病位讲究点线面结合运用,点指相应腧穴,线指相应经络,而面便指相应的经筋及
皮部。一指禅推拿要点、线、面、体、多维空间等综合考虑!
一指禅推法
      
[定义]  以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人体的一定部位,以肘为支点,以前臂摆动带动腕部,拇指关
节作屈伸动作的一种推拿手法。
传说一:梁武帝时达摩菩提取旧有推拿按摩加入搓擦滚捻缠揉六法。
传说二:佛教禅宗用语,意为万物归一。传说为达摩创始.
宋朝俱阺和尚向天龙和尚询问佛教教义,天龙竖起一个指头而令俱阺大悟。今可考者:为清咸丰武举人李
鉴臣客居扬州传予丁凤山。今之朱春霆与王纪松为李之第四代传人。一指禅推拿手法常用十四法即:推拿
按摩滚捻搓抄缠揉摇抖抹勾。其特点是循经,技巧,取穴准适合内妇儿杂病.著作:《一指定禅》《一指阳
春》
[动作要领]
归纳为十字诀: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  
吸定部位: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
操作技能:肘关节低于腕关节,肘为支点,前臂摆动带动腕关节和拇指关节屈伸动作,摆动时前臂尺侧要
低于桡侧。
注意事项:压力轻重要适宜,摆动时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
紧推慢移,频率120–160次∕分
[功效及应用]
接触面积小,压力较大,渗透较强.舒筋活络 调和营卫 行气活血 健脾和胃适用于人体各个穴位,头面、胸
腹、四肢等部位。
[分类]
一指禅推法   偏峰推   跪推    (缠法)较强的消散作用。
[局限]
   一指禅不足之处:1操作复杂,不易掌握。2.接触面积小。3.力量小。

   过腕节格律       指吸定、腕端平、肘内旋、横向动、肘发力、过腕节、端至体、体至端;频率生力
,力贯肢节(自上下位关节沿线传力,如顺水推舟之势,自上而下以一贯之;或以下而上以一贯之;或以
中发力而贯向两端,仍然是一力统领以一贯之),层层推入,力量深透,收发自如。
指吸定    即一指禅推法有外摆相和内摆相,在局部接触面的切迹是两个半弦月,合起来是一个椭圆形
的接触面切迹。在内外摆动相中,吸定点处的接触面不产生向左`向右`向前`向后的力的作用,尤其是不
能产生向下压的力,正确的操作是拇指指端(或指锋或螺纹面或拇指桡侧)自然着力。
    腕端平    腕端平是为了前臂的横向运动,将手屈曲近掌侧指间关节面自然放置在平面上,就会发现
腕部尺侧明显低于桡侧很多,为了保证腕部的横向运动,提出腕端平的要领,本就是出于人腕部,前臂部
的作横向运动的生理要求,只有腕端平才利于摆动。
    肘内旋    肘内旋是一种标准的操作姿势,即肘微屈伸活动状态,内旋姿势的描述。
    横向动    横向动是指做横向的运动,在操作中总有一个横向运动的角度不会产生向前或向后推动手
指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作一指禅推法的标准角度,这个角度对一指禅推法来说非常重要。
    横向动的操作,随着摆动和吸定部位的不断变化而有微妙变化的,但在腕部会产生好像腕部有微微旋
转的视觉现象,其实质是没有旋转而是频率和腕关节灵活度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不可认为手法操作错误。
   横向动的操作,是靠伸肘外旋,屈肘内旋而实现的,并且要在腕部有一个冠状面上左右方向的弧形线
轨迹,这样就完成了横向动的效果。《推拿手法图解》沈国权`严隽陶主编对推滚类手法描述,解释了“
以前臂的摆动”就是肘的屈伸和旋转作用的结果,我认为在腕部应该存在冠状面[(按解剖位描述)这个
的确切的是说是一运动轨迹,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冠状面]上一弧线运动。并且这一弧线在与腕关节的冠
状面上,一指禅推法是内旋状态下的冠状面一弧线运动的横向动轨迹;滚法是外旋状态下的冠状面一弧线
运动的横向动轨迹,这个横向动冠状面必须在摆动过程内摆相和外摆相中没有变,否则,力的传递就不好

    横向动的操作,是在摆动过程中内摆相和外摆相仅有单一的一次摆动动作,而不是一次以上的发力运
动,否则会产生鸟啄样运动。这就是说对于前臂来说,我们可以做一个试验,让力从腕部到肘部,递进的
做为摆动的力点,会发现:半径越长摆动幅度越大,消耗所用力的却越小。这就是说在贯穿柔和用力的宗
旨时,一定要考虑发力点和摆动幅度,尤其要注意的是单一摆动,不可在同一摆动相上二次发力。
    肘发力    以肘关节为支点,说明就是:以肘为发力点,以微屈伸运动为动作形势。
    过腕节    过腕节就是腕关节放松,不挺劲,将前臂的摆动力自然的传递过腕关节,在腕关节这里不
产生力的变化。过腕节的操作过程存在着二步摆动规律,首先,就是前臂的微屈伸运动,当前臂微屈伸至
拇指接触部位不再软弱的状态下,这就是一步摆动,要是为了解除软弱状态,必须以此线为轴;再次,就
是以桡肱关节、桡尺关节为中心,桡骨围绕着尺骨的旋内、旋外半关节运动;同时,伴随着腕部的左右横
向摆动,共同作用而产生二步摆动。只有二步摆动力才可过腕节,才可以产生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
摆动,带动腕部、指节而摆动的效果。
    端至体`体至端`    即是指端部和体部的接触面微细变化规迹和产生频率的力的外摆相和内摆相状态
的描述。所谓的端部和体部就如毫针的端部与体部一样的概念,不过推拿的端体应用是水平放置的。在一
指禅推法中端部和体部是存在相对吻合状态,在吸定的表面积相对不变的情况下的,由于运动而产生了端
体的分界。一指禅推法中 ,又看不出端体的明显变化,若明显有变化,则就会产生不自主的跳动如蜻蜓
点水似的一重一轻或一轻一重。即:有持久的预应力,约束者摆动的轨迹。
    这些认识是一个崭新的提法,也是一指禅推法的特质所在,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很多推拿按摩工作
者操作一指禅推法时,以腕部发力,而不是前臂的主动摆动,带动腕部的摆动,力达指端接触面。可讲解
的时,却说是以前臂的主动摆动带动腕部的摆动,误传手法操作形势之弊端太严重了。于是我继一指禅推
拿名家朱春霆前辈“十字方针”-----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之后提出“过腕节格律”------指吸
定`腕端平`肘内旋`横向动`肘发力`过腕节;端至体`体至端。因为过腕节是一个操作关键点,所以我就以
过腕节格律来命名以上几点要求。
    关于过腕节,理解起来要借助一个过指节用力的实例来说明,在撑法推拿中有一种过节用力的技巧,
近(中间)指节越松,越不用力,远端指节越易屈曲。例如在手指中间指间关节伸直的状态下,首先,用另
一个手将中间的近节指间关节轻扶;然后,屈曲远节指间关节,你就会发现这个规律存在。另外,过腕节
的实质就是一个“柔和用力”如果力未过腕节则易产生如鸟啄样、如蜻蜓点水样的现象,或者发生一指禅
推法无力的弊病。
   值得一提的是一指禅推拿以一指禅推法为主,但并不排除,一般推法在一指禅推拿临床实践中的地位
和作用。
拿法
[定义] 捏而提起谓之拿
[动作要领]
以指腹面着力,提拿方向与肌肉垂直,在拿起肌肉组织后应稍待片刻再松手。
力度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以局部酸胀、微痛或放松感觉舒适为度,动作应连绵不断。
即对称性相对挤压的同时,作提拿的动作。
[临床应用]
拿法刺激量较轻,适用于颈项、肩背、四肢等肌肉丰厚处。
祛风散寒、开窍止痛、疏经活络、缓解痉挛。
[分类]
二指、三指、五指拿。
按法
[定义] 以手指指腹或手掌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沿体表垂直方向向深部逐渐用力,按而留之,称
为按法。
[动作要领]
紧贴皮肤,按压方向要垂直,用力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刺激充分透达组织深部。
[分类]
指按法:医者手握空拳,拇指伸直,以拇指指腹着力于施治部位,用腕、臂的力量由轻到重逐渐向下按压
,待刺激深达组织深部后,逐渐减轻压力,然后再重复以上动作。
掌按法:以单手或双手掌叠放于施治部位,用掌跟着力下按,得气后减轻压力,然后重复以上动作。
[临床应用]
临床上常与揉法结合使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
指按法接触面积小,刺激较强。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有较强止痛作用。常用于各种通症的治疗,常用
穴位:太阳、肩井、背俞穴、中脘、天枢。(按压时可配合小幅度缓缓揉动,肌肉特别丰厚处也可用肘按
,如:环跳)
掌按法接触面积大,压力亦大。适用于腰背和腹部、脊柱部。
注意:在胸腹部操作时,施术手掌应随患者呼吸而起伏,即呼气时徐徐按下,吸气时缓缓放松,胸胁部
操作时禁用暴力,用力过大可致肋骨骨折。
操作:1.穴位:太阳、肩井、背俞、中脘、天枢、委中
          2. 按百会、四肢、胸、脊柱。
摩 法
方法:手掌掌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附着于体表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形而有节律的摩动
称为摩法。
要点:肘关节微屈,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着力部分要随着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盘旋活动,用力自然,
每分钟120次左右。本法刺激轻柔缓和,是按摩胸腹、胁肋部常用手法。

摇法
     [定义] 使关节作被动的环转活动,称摇法。
[动作要领]
用一手握住或按住患者某一关节近端的肢体,另一手握住关节远端的肢体,作缓和回旋转动。
动作要和缓,手力宜适度,不可用力过猛,活动范围的大小须在各关节生理功能许可的范围内进行。
逐渐加大旋转范围,由小到大,由轻到重,自慢而快。
摇颈:一手扶住患者头顶后部,另一手托住下颌,作左右旋转摇动。
摇肩:①小幅度摇法:一手扶住患者肩部,另一手握住手腕或托住肘部,作环转摇动。
②大幅度摇法:大云手(太极推手摇法)
    髋关节摇法:患者仰卧位,髋膝屈曲,医者一手托住患者足跟,另一手扶住膝部,作髋关节环转摇动

    踝关节摇法:一手托住足跟或跖骨部,另一手握住大拇指部,作踝关节环转摇动。
    摇前臂法:坐位,一手握肘(屈肘位下,)一手握腕,以握腕之手为定位,握腕之手向前向后旋转摇
法。
    摇腕法: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另一手握掌指关节,以近端之手为定点,远端之手旋转摇动,顺时针交
替。
[临床应用]
滑利关节、疏理筋肉、恢复关节功能。
适用于四肢关节及颈项、腰部等。
用于关节功能障碍,关节错缝、韧带损伤等疾病。
揉法
[定义] 以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手指螺纹面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
作轻快柔和的环行回旋运动,称为揉法.
[动作要领]“皮动肉不动”—(吸定,带动深层组织运动,但不要在皮肤上摩擦,移动。)
1.沉肩垂肘,腕关节放松,腕关节连同前臂做小幅度的回旋摆动。
2.吸定,动作轻快柔和,均匀深透,不可滑动和摩擦。
3.紧揉慢移。
[功效及应用]“揉以和之”—揉法是和法的代表手法可以调和气血,调和阴阳,舒筋活络
本法轻柔缓和,刺激量小,适用于全身各部。常用于脘腹痛,胸闷胁痛,便秘,泄泻等肠胃疾病,以及因
外伤引起的红肿疼痛等症。
传统中医认为:左转(顺时针)揉—补右转(逆时针)揉—泻
[分类]
大鱼际揉:头面,颈项,胸腹
指揉:拇指/三指揉—头面,四肢,颈项,穴位
掌根揉:肩背,腰臀,下肢
前臂揉:项背,腰臀肌肉丰厚处

特点
①要求吸定②动作要领均要求沉肩垂肘,有前臂的摆动③要求紧做慢移
滚法
    上世纪40年代,上海丁季峰所创“丁氏滚法”。丁氏在一指禅滚法的基础上创立而成。滚法有具有体
表接触面积大、刺激力量强而且又十分柔和的特征。主要用于治疗运动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整个手
法动作是由两部份协调来共同完成:一是由前臂的旋转;二是由腕关节的屈伸而组成的复合式手技动作。
其受力部位以小鱼际肌至第五、第四掌骨的背侧。拇指自然伸直,余指屈曲,小指、无名指的掌指关节屈
曲,约达90度。余指屈曲的角度则依次减小,如此则使手背沿掌横弓排列呈弧面,使之形成滚动的接触面
。以第5掌指关节背侧附于体表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做较大
幅度的屈伸和一定的旋转活动,使手背偏尺侧部在施术部位上进行连续不断的滚动,手法频率每分钟120
~160次。
    [手法要领]
   
    ①前臂旋转与腕关节屈伸这二者动作一定要协调。即前臂旋前时,腕关节一定要伸展,以小鱼际肌为
着力部位。反之在前臂旋后时,腕关节一定要屈曲,以第五、第四掌骨的背侧为着力部位。如此在体表部
位上产生持续不断的来回滚动。其滚动频率每分钟约120~160次。
   
    ②躯体要正直。不要弯腰屈背,不得晃动身体。
   
    ③肩关节自然下垂,上臂与胸壁保持5~10厘米距离,上臂千万不要摆动。
   
    ④腕关节要放松,屈伸幅度要大,约120°(屈腕约80°,伸腕约40°)。
   
    ⑤滚法突出是一“滚”字。忌手背拖来拖去摩擦移动、跳动、顶压、及手背撞击体表治疗部位。
   
    ③请手指均需放松,任其自然,不要有意分开,也不要有意握紧。
    说明:丁氏滚法强调,要有“润通”的效果。
    滚法,在操作中是一个面的感觉,在现在从事推拿的一指禅推拿传人实际上熟悉滚法各种变通操作,
非常重视各种术式的合理搭配。
   1、指间关节滚法     中节指间关节为着力部位的滚法是一指禅推拿原有滚法。
  2、掌指关节滚法   掌指关节为着力点的滚法。
  3、拳背小鱼际滚法     这就是丁氏滚法的基础术式。
      在现在流通的实际操作术式中有两个细微的变通A、存在第五掌骨和掌指关节所组成的三角面和第
五掌指关节背侧为吸定点的滚法操作术式;B、存在以第五掌骨纵向长度为吸定,无单一吸定点,对腕部
桡骨和尺骨前后位置变化的要求:屈腕桡外尺内,伸腕桡内尺外,保持小鱼际自第五掌指关节骨结构近侧
着力。
      丁氏滚法的基础术式B容易达到“润通”的要求。
   4、拟化手的滚动,有发展出前臂的滚动类手法。
点法
[定义]以手指指端或指间关节突起部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向下点压,称为点法。
[动作要领]
      接触部位:“点”拇指端点∕指间关节着力点固定,向下按压时不可移动。力度由轻到重,再逐渐
减力。(垂直用力)禁用暴力。点而留之,要停留一定时间。动作要点基本与按法类似,但与按法又有区
别。有的推拿专著将点法归为按法。
[临床应用]
本法方便易行,刺激较强,力量强弱易控制,常应用于全身经络的穴位。
由于接触部位的特点,多用于点穴。
有放松肌肉、镇痛活血之功效。
常用于颈、肩、腰、腿痛,胃腕痛、肢体麻木等疾病。
[分类]
主要分为拇指点、屈指点两种,仅仅是接触面积的不同而已。
搓法
[定义]用双手掌面挾住一定的部位,相对用力作快速搓揉,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成为搓法
[动作要领]
掌面挾住一定的部位,相对用力作快速搓揉,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
操作时双手用力要对称,搓动要快,移动要慢。
[临床应用]
主要应用于四肢、腰背、胁肋,以上肢部最为常用。一般作为推拿治疗的结束手法。具有调和气血,疏通
经络的作用。
捻法
     [定义] 用拇指、食指罗纹面或拇指与食指桡侧缘捏住一定部位,作对称性的相对搓揉动作。
[动作要领]
       肩、肘、腕关节放松,捻动时要灵活快速,用力均匀,不可呆滞,又不可浮动。状如捻线。移动
时要缓慢而有连贯性。为避免损伤皮肤,可使用介质。
[临床应用]
      本法刺激量较轻,动作较小,滑力关节、畅通气血、消肿止痛。适用于指间小关节,主治关节的肿
胀酸痛、麻木不仁、屈伸不利。
     搓法和捻法动作要领大致相同,搓法着力部位为手掌,所挾部位较大,如上下肢,胸胁,用力亦较
大。捻法着力部位为手指,所挾持部位较小,用于指、趾关节,用力不宜太大。
捻动时,可略带牵扯,更能理筋、顺筋。
弹法
      公认的弹法是:用一手指的指腹紧压住另一手的指甲,用力弹出,连续弹击治疗部位的操作。
[动作要领]
用一手指的指腹紧压住另一手的指甲,用力弹出,连续弹击治疗部位。操作时弹击力要均匀,每分钟弹
击120-160次。
[临床应用]
   本法可适用于全身各部,尤以头面部、颈项部最为常用,具有疏筋通络,祛风散寒的作用。对项强、
头痛等症,常用本法配合治疗。
      在一指禅推拿宗法十八种手法中是指食、中、环、小四指远节指间关节屈伸弹动,俗称弹琴指。具
有弹筋的作用。
缠法
[定义]一指禅推法加快频率谓之"缠法",频率每分钟达200次以上.
[动作要领]
其动作要领与一指禅推法一样,只是差别在于推动的频率上.
[作用]
疏通经络,活血祛瘀,软坚散结,消肿止痛,调和气血,健脾和胃,调节胃肠功能.
[适用部位]
胸腹及背腰部.
[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外科痈肿疮疖疾患.目前临床常用于治疗颈项部疾病和咽喉痛等病症.如乳腺炎,肿疖,疗疮,腱
鞘囊肿,梅核气,颈椎病等.

    缠法是指频率较快的一指禅推法。每分钟约200次左右。在钱福卿式的小步子一指禅推法中,可以达
到每分钟255次,并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抹法    抹者,涂也,拂也。
      [定义]用拇指罗纹面或掌面在施术部位做上下或左右及弧形曲线的抹动,称为抹法。
      [分类]抹法的动作形态与成人推拿手法中的平推法与小儿推拿中的旋推法、分推法及合推法相似,
用力较推法为轻,也可往返移动,分为指抹法与掌抹法两种。
      [动作要领]
 1.指抹法:以单手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置于施术部位上,余指置于相应的位置以固定助力。以拇指的掌
指关节为支点,拇指主动运动,做上下或左右,直线往返或弧形曲线的抹动。即或做拇指平推然后拉,或
做分推、旋推及合推,一可根据施术部位的不同而灵活运用。指抹法亦可以食指、 中指与无名指罗纹面
于额颞部操作。即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置方凳坐于其头端。以两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罗纹面分置于前额
部近正中线两侧,以腕关节为支点,掌指部主动施力,自前额部向两侧分抹,经太阳穴至耳上角,可反复
操作。
 2.掌抹法:以单手或双手掌面置于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和肩关节为双重支点,前臂与上臂部协调用
力,腕关节适度放松,做上下或左右直线往返或弧形曲线的抹动。
【要求及注意事项】
  1.操作时手指罗纹面或掌面要贴于施术部位的皮肤,用力要控制均匀,动作要和缓灵活。抹动时,
不宜带动深部组织。
  2.注意抹法同推法的区别。通常所说的推法是指平推法,其运动特点是单向直线,有去无回。而抹
法则是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直线往来,或曲线运转,可根据不同的部位灵活变化运用。
        
【应用】 主要用于感冒、头痛、面瘫及肢体酸痛等病症。抹法属于易学难精之法,临床擅用者一般多取
其镇静安神的作用之长,指抹法活动范围小,多用于面部、项部;掌抹法抹动的范围较大,一般多于背腰
部。
抄法 属一指禅推拿流派的辅助手法之一。
①手法要领: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用两手掌面分别放在患者两侧肋下缘, 逐渐插入其腰部,并用力将腰部托
抱起,使其稍离床面,然后术者以双手食、 中、无名、小指四指指面为着力点,分别按揉患者背部两侧足太
阳膀胱经第一侧线,手法自上而下,由轻而重,由慢而快,往返操作数遍.操作时还可结合轻轻左右晃动患者
腰部.
②功效:消食理气,舒筋通络.
③主治:肠胃功能紊乱,腹痛,小儿消化不良,妇科盆腔炎等病症.
此法还可用作治疗腰痛的辅助手法.
运法 在小儿推拿中是以拇指或食中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形推动,称运法。
         在一指禅宗法十八种手法中就是振颤法,包括紧振法和松振法。

     抖法
[动作要领]
用双手握住患肢的上肢或下肢远端,用力作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颤动。
频率要快,振幅总体上而言小;小――用于放松;大――松解粘连;力度轻。
[临床应用]
多应用于四肢,以上肢为常用。与搓法配合作为收功手法之一。治疗作用与搓法相同。
分法
  在小儿推拿中,医者用双手的指面、掌面由选定的部位或经穴向两侧分推,称为分法。《保赤推拿法
》说:“分者,医以两手之指,由经穴划两边也。”该法实为推法之一种,故又称分推法。分法有轻重之
分。轻者,手法较缓和,宜轻宜慢,刺激较浅,仅在皮表操作,适用于小儿。重者深沉快速,刺激较深,
多透达肌肉、筋骨组织深层,适用于成人患者。有调和气血,通经活络,理气止痛,开胸顺气,清脑宁神
等作用。操作分指分法和掌分法。多用于治疗头痛、头晕、失眠、院腹胀满、胸闷心烦等症。
       在成人推拿中,有分推、拔伸之意。
合法
  在小儿推拿中是,医者用双手的指或掌由选定的部位或经穴两侧向里合而拢之,称为合法,又称和法
。《保赤推拿法》说:“和者,医以两手之指,由两处经穴,合于中间一处也。”操作时双手(指)掌要
对称运动,同时操作,持续且均匀。操作起手时一般较轻,以后逐渐增加力量至合拢。具有舒筋通络,补
气活血,宽胸理气,调和脾胃等作用。具体操作时分指合法和掌合法。常用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
院腹胀满、胸闷不舒、胸胁挫伤等症。
       在这里是盘法,也称拌法,即在腹部双掌聚而转盘的操作术式。
        一指禅推拿的主要手法原有推、拿、按、摩、搓、抄、滚、捻、缠、揉十法,以后又增加了抖、
摇、再后来又增点、弹(弹琴指)、抹、运(颤)、分、合等法,共计一指禅推拿十八法,最大的特点是
始终以一指禅推法为代表性主治手法。其手法强调以柔为贵、刚柔相济、功力内透、连贯细腻。除了要求
苦练指力和手法技巧外,一指禅推拿还把“易筋经”作为基础练功法,以强壮体魄。临床上以中医基本理
论为取穴位、定经络的指导,在辨证取穴、局部取穴的基础上,还直接选取经络循经推拿。


                                 经典
     经典就是经典理论,主要体现在《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温
病学说书籍。
     做为一般人来学习一指禅推拿就应是掌握中医学知识、解剖学知识、现代公认的一些科学知识:生
物力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理疗学等。

                                  临床
     一指禅推拿形成的历史时期,是小儿推拿盛行的时期,推、拿、按、摩、搓、抄(勾)、滚、捻、
缠、揉、抖、摇十二法复增点、弹(弹琴指)、抹、运(颤)、分、合共计十八法,按照顺次依次为:推
法、拿法、按法、摩法、摇法、揉法、滚法、点法、搓法、捻法、弹法(弹琴指)、缠法、抹法、抄法(
勾法)、运法(颤法)、抖法 、分法、合法。这说明了一指禅宗法十八种手法开创了一指禅推拿适应症
范围为:成人推拿和小儿推拿。临床上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取穴位、定经络的指导,在辨证取穴、局部取穴
的基础上,还直接选取经络循经推拿。 一指禅推拿手法的适用部位,包括头面、颈项、肩背、胸腹、腰
臀和四肢各部。适应症比较广泛,尤其擅长于治疗头痛、感冒、眩晕、失眠、心悸、呃逆、胃脘痛、糖尿
病、腹泻、便秘、劳倦内伤、月经不调、痛经、咳喘、高血压病、冠心病、中风等内妇科杂病以及颈椎病
、漏肩风、关节疼痛等症。
常见病证治疗步骤举例

头痛(偏头痛)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因多种原因引起。外感头痛、颈源性头痛、偏头痛、内伤头痛等适宜手法治
疗。
【诊断要点】
    1、颈源性头痛:起病或急或缓,有长时间低头俯案工作或失枕史,头痛连及颈项,伴颈椎活动不利
,或头晕、恶心、畏光、目胀等,在患侧风池周围及上位颈椎关节突关节附近可触及明显压痛和结节状物

2、外感头痛:起病较急,有明显感受外邪史,或头痛连及项背,或胀痛欲裂,或头痛如裹;可伴有发热
、恶寒或恶风、身困、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症状。
3、偏头痛: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头痛,女性多于男性,发作前多有先兆,常因紧张、忧郁等诱发。麦
角胺治疗可缓解症状。
4、内伤头痛:可因肝阳上亢、血虚不荣、痰瘀阻络、肾虚失充等引起,表现各异。
头痛的诊断应以经络辨证为主,结合脏腑辨证,同时,注意检查是否存在颈部“筋出槽”或“骨错缝”的
病理变化,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治疗】
    1、治疗原则:疏经,通络,止痛。
    2、基本治法
    (1)头面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印堂、神庭、鱼腰、攒竹、头维、太阳、百会、四神聪,头面部六阳经及督脉循行部
位。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分推法、按揉法、叩击法、拿法、抹法、扫散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医者行一指禅“小∞字”和“大∞字”推法,反复分推3~5遍。继
之指按、指揉印堂、神庭、攒竹、鱼腰、太阳、百会、四神聪等穴,每穴约1分钟;结合抹前额3~5遍;
从前额发际处拿至风池穴处做五指拿法,反复3~5遍。行双手扫散法,约1分钟;指尖击前额部至头顶,
反复3~6遍。
    (2)颈肩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风府、风池、新设、项根、肩井、大椎,项肩部太阳经、少阳经及督脉循行部位。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揉法、拨法、平推法、拿法、扌衮  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沿项部膀胱经、督脉上下往返操作,结合揉、拨、
推上述穴位,3~5分钟。继之拿风池穴、项部两侧肌群、肩井,各半分钟;在项、肩、上背部施以扌衮  
法,约2分钟。
    3、辨证加减
    (1)颈源性头痛:在颈项、肩及上背部的阿是穴处施以指揉、指拨、指推法,用力由轻到重,以患
侧为主,注意点线、点面结合,3~5分钟。必要时采用整复颈椎手法。
(2)外感头痛:在项背部太阳经施以扌衮  法、一指禅推法,重点按揉风池、风府、肩井、大椎、肺俞
、风门、定喘、曲池、合谷穴,3~5分钟。擦背部两侧膀胱经,以透热为度。
(3)偏头痛:在太阳、头维穴区行一指禅推法,以较重力量按揉风池穴,3~5分钟。
(4)内伤头痛:肝阳头痛指按揉肝俞、阳陵泉、太冲、行间,每穴约1分钟;推桥弓30次左右,两侧交替
进行;扫散法操作20次。血虚头痛指按揉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膈俞,每穴约1分钟;掌
摩腹部5分钟左右;擦背部督脉,以透热为度。痰浊头痛用一指禅推法推中脘穴、天枢穴,每穴约2分钟;
摩腹部5分钟左右;指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丰隆,每穴约1分钟。肾虚头痛指按揉肾俞、命
门、腰阳关、气海、关元、太溪,每穴1~2分钟;擦背部督脉、腰骶部,以透热为度。瘀血头痛分抹前额
1~2分钟;指按揉攒竹、太阳,每穴1~2分钟;指按揉合谷、血海、太冲,每穴约1分钟;擦前额部,以
透热为度。

感冒
感冒,轻者俗称“伤风”,一般数天即愈。病情较重,引起广泛流行者称为时行感冒。宜结合相关药物综
合治疗。
    【诊断要点】
    感冒初起,多见鼻塞、流涕、喷嚏、声重,或头痛、畏寒,或发热、咳嗽、喉痒或咽痛等。甚则恶寒
高热、头痛、周身酸痛、疲乏等。
    【治疗】   
    1、治疗原则:解表散邪。
    2、基本治法
    (1)头面及颈项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印堂、攒竹、太阳、迎香、风池、风府、肩井穴,眼眶、前额及颈项部太阳经循行部
位。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揉法、按法、推法、抹法、扫散法、拿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医者行一指禅“小∞字”和“大∞字”推法,反复分推3~5遍。继
之指按、指揉印堂、攒竹、迎香、太阳、百会,每穴1分钟;结合抹前额3~5遍;用分推法在前额、目眶
上下及两侧鼻翼,反复推5~8遍;从前额发际处拿至风池穴处做五指拿法,反复3~5遍。行双手扫散法,
约1分钟;指尖击前额部至头顶,反复3~6遍。患者取坐位,医者立其体侧,用拇、食两指指面在风池穴
上作拿法,再缓慢向下移动拿颈项两侧直至颈项根部,如此,由上自下反复8~10遍;从前发际开始到后
发际处用五指拿法5~8遍;拿肩井,稍用力以酸胀为度,反复8~10遍。
    (2)背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肺俞、定喘、大椎穴,背部膀胱经。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拿法、擦法。
    ③操作方法:一指禅推法结合按揉,在双侧肺俞、定喘穴操作,每侧1分钟。擦大椎,擦背部膀胱经
(重点擦大杼至膈俞部位),透热为度。
    3.上肢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尺泽、曲池、合谷、外关、鱼际穴,上肢太阴经和阳明经循行部位。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推法、拿法。
操作方法:一指禅推法沿上肢太阴经和阳明经往返操作,结合按揉或拿揉尺泽、曲池、合谷、外关、鱼际
穴,每穴0.5~1分钟;掌推上肢伸侧手三阳经2~3分钟。
眩晕
眩晕即目眩、头晕的简称,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并见。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汗出,
甚则昏倒等症状。
    【诊断要点】
    1、颈椎源性眩晕:眩晕发作与颈椎位置改变密切相关,以目眩为主,可伴恶心、呕吐、汗出、目胀
、畏光等,影像学检查有颈椎退行性改变。
2、内伤眩晕:可因肝阳上亢、痰浊中阻、肾精不足、气血亏虚、瘀血内阻引起,表现各异。
    【治疗】
    1、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2、基本治法
    (1)头面及颈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印堂、攒竹、鱼腰、睛明、四白、太阳,前额、头顶、眼眶、颈项部。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抹法、推法、按法、揉法、拿法、扫散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医者行一指禅“小∞字”和“大∞字”推法,反复分推3~5遍。继
之指按、指揉印堂、攒竹、鱼腰、四白、太阳、百会、四神聪等穴,每穴约1分钟;结合抹前额3~5遍;
从前额发际处拿至风池穴处做五指拿法,反复3~5遍。行双手扫散法,约1分钟;指尖击前额部至头顶,
反复3~6遍。
    (2)颈肩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风府、风池、新设、肩井、大椎,项肩部太阳经、少阳经及督脉循行部位。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揉法、拨法、平推法、拿法、扌衮  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沿项部膀胱经、督脉上下往返操作,结合揉、拨、
推上述穴位,3~5分钟。拿风池、风府,3~5分钟。继之拿风池穴、项部两侧肌群、肩井,各半分钟;在
项、肩、上背部施以扌衮  法,约2分钟。
    3、辨证加减
    (1)颈椎源性眩晕:参照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
  (2)内伤眩晕:肝阳上亢重推心俞、肝俞、肾俞、命门;拿曲池,按揉三阴交;指推桥弓,左右各10
~20遍。痰浊中阻推摩膻中、中府、云门;推揉中脘,按揉足三里、丰隆,推脾俞、胃俞。肾精不足推大
椎,按揉翳风;重点推肾俞、命门,按揉大肠俞,拿承山。气血亏虚推中脘,摩腹,按揉血海、足三里;
推心俞、脾俞、胃俞,3~5分钟。瘀血内阻揉中脘、章门、期门、云门;搓胁肋部;拿承山。
            
失眠
失眠又称不寐,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轻者难以入寐,或睡中易醒,醒后不能
再寐,或时寐时醒;重者彻夜不能入寐。本病可单独出现,也可以与头痛、健忘、眩晕、心悸等症同时出
现。
    【诊断要点】
    1、心脾两虚:多梦易醒,面色不华,头晕目眩,心悸健忘,神疲肢倦,饮食无味,舌质淡,苔薄,
脉细弱。
    2、阴虚火旺:心烦不寐,头晕耳鸣,心悸健忘,颧红潮热,口干少津,手足心热,腰膝痠软,舌质
红,少苔,脉细数。
    3、痰热内扰:不寐多梦,头重心烦,头晕目眩,口苦痰多,胸闷脘痞,不思饮食,舌质红,苔黄腻
,脉滑或滑数。
    4、肝郁化火:心烦不能入寐,急躁易怒,头痛面红,目赤口苦,胸闷胁痛,不思饮食,口渴喜饮,
便秘尿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
    1、治疗原则:宁心安神、平衡阴阳。
    2、基本治法
    (1)头面及颈肩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印堂、神庭、太阳、睛明、攒竹、鱼腰、角孙、百会、风池、安眠穴。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抹法、按揉法、扫散法、拿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医者行一指禅“小∞字”和“大∞字”推法,反复分推3~5遍。继
之指按、指揉印堂、攒竹、睛明、鱼腰、太阳、神庭、角孙、百会,每穴1分钟;结合抹前额3~5遍;从
前额发际处拿至风池穴处做五指拿法,反复3~5遍。行双手扫散法,约1分钟;指尖击前额部至头顶,反
复3~6遍。
    (2)腰背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背部督脉、华佗夹脊等部位。
    ②主要手法:扌衮 法、捏法、掌推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扌衮 法在患者背部、腰部操作,重点治疗心俞、肝俞、脾俞、胃
俞、肾俞、命门等部位,时间约5分钟。自下而上捏脊,3~4遍。自上而下掌推背部督脉,3~4遍。
    2、辨证加减
    心脾两虚指按、指揉神门、天枢、足三里、三阴交,每穴1~2分钟;擦背部督脉,以透热为度。阴虚
火旺推桥弓,左右各20次;擦两侧涌泉穴,以透热为度。肝郁化火指按、指揉肝俞、胆俞、期门、章门、
太冲,每穴1~2分钟;搓两胁,约1分钟。痰热内扰指按、指揉神门、内关、丰隆、足三里,每穴1~2分
钟;横擦脾俞、胃俞、八髎,以透热为度。

心悸
心悸是指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
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推拿治疗以功能性心律失常为主,器质性病症引起的心悸,尽作为辅助治
疗。
    【诊断要点】
1、实证为主: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耳鸣腰酸,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象细数
。或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象弦
滑。或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
2、虚证为主: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苔薄白或如常,脉象动数或虚弦。或心悸头晕
,面色不华,倦怠无力,舌质淡红,脉象细弱。或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白
,脉象虚弱或沉细而数。
    【治疗】
    1、治疗原则:宁心,安神,定悸。
    2、基本治法
    (1)头面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桥弓、风池、百会。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推法、抹法、揉法、按法、拿法。
    ③操作方法:一指禅推法结合抹法、揉法、按法,在桥弓、风池、百会穴操作,2~3分钟。自下而上
推桥弓,每侧约1分钟。拿风池穴1分钟。
    (2)胸背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心俞、厥阴俞、肺俞、膈俞、膻中。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揉法、摩法、擦法。
    ③操作方法:一指禅推法推心俞、肺俞、膈俞,各1分钟;揉膻中1分钟,摩中府、云门,各1分钟。
    (3)上肢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内关、神门、合谷。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拿法。
    ③操作方法:按揉双侧内关、神门,配合深呼吸,2~3分钟;拿双上肢,2分钟。
    3、辨证加减
    (1)实证为主:一指禅推法推肾俞各1分钟,拿太冲、行间,推太阳、听宫、听会、耳门;按揉翳风
,拿风池,按哑门。按揉章门、期门,搓两胁;梳胸部中府、膻中两穴各2分钟,运腹部约5分钟。按揉大
包、京门、膈俞、三阴交,以透热为度;按、摩头项部及背部膀胱经第1侧线,操作3~5分钟。
    (2)虚证为主:延长按揉神门时间,加按巨阙,拿风池、玉枕;用小鱼际沿胸骨正中分别向左右腋
中线推运至两胁部约3~5分钟。揉中脘,拿血海、足三里,延长推脾俞、胃俞;双手掌重叠按揉或用一指
禅推法,施术于心俞、华佗夹脊穴5分钟。摩小腹,按中极,推关元、气海、中极;揉八髎、肾俞、命门
,拿三阴交。

呃逆
   呃逆以气逆上冲, 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症状。呃逆有偶然和持续发作的不同,
偶然发作的大都可以不药自愈。张景岳说:“轻易之呃, 或偶然之呃,气顺则巳”。“医碥”又说:“无
病之呃, 不必治也, 即治, 不过用内经刺鼻取嚏, 或闭息不令出入, 或惊之之法, 皆可立巳”。若持续不
断则须治疗方能渐平。本节所讨论的是属于持续不己的呃逆, 本症若在其它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则每
为病变转向危重的予兆。
【临床症状】
   (1)胃中寒冷:呃声沉缓有力, 膈间及胃脘不舒, 得热则减, 得寒愈甚, 食欲减少, 口不渴, 舌苔白
润, 脉迟缓。
   (2)胃中燥热:呃逆连声, 洪亮有力, 口渴便秘, 面赤烦躁, 喜冷恶热, 舌苔黄, 脉象滑数。
   (3)气郁痰阻:呃逆连声, 胸胁胀闷,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 时有恶心, 饮食不下, 头目昏眩
, 舌苔薄腻, 脉弦而滑。      
   (4)正气亏虚:呃声低沉无力, 气不得续, 面色苍白, 手足不温, 食少困倦, 腰膝无力, 舌淡苔白,
脉象沉细。
【治  疗】
    治则以和胃,降气,平呃为主,胃寒者加温中祛寒之法;胃热者佐以泄热通腑;气郁痰阻者辅以降气
化痰;正气亏虚则治宜温补脾胃。
   (1)基本治法
  ① 胸腹部操作
取穴:缺盆, 膻中, 中脘。
手法:按法, 揉法, 摩法。
    操作:患者仰卧位。医者坐于右侧, 按、揉缺盆穴, 以酸胀为度, 每侧半分钟, 然后按、揉膻中半分
钟;再用摩法治疗腹部, 摩法操作及在腹部移动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 以中脘穴为重点, 时间6~8分钟。
    ② 背部操作:
取穴:膈俞,胃俞。
手法:按法, 揉法, 一指禅推法, 搓法。
    操作:患者俯卧位。医者坐于右侧, 用一指禅推法自上而下在背部膀胱经治疗3~4遍, 重点在膈俞,
胃俞。时间约6分钟。再按、揉膈俞, 胃俞, 以酸胀为度, 最后搓背部及两胁。
   (2)辨证加减
    ① 胃中寒冷:摩腹时加气海穴, 时间2分钟;横擦背部两侧膀胱经, 以透热为度。
    ② 胃中燥热:加摩少腹, 大横, 天枢, 腹结穴以泄热, 按、揉大肠俞, 八髎, 足三里穴以酸胀为度

    ③ 气郁痰阻:按、揉胸腹部的中府, 云门, 膻中, 章门, 期门;背部的肺俞, 肝俞, 膈俞, 胃俞,
均以酸胀为度, 横擦胸上部, 以透热为度;斜擦两胁, 以微有热感为度;按、揉内关, 足三里, 丰隆, 以
酸胀为度, 每穴约半分钟。
    ④ 正气亏虚:擦热背部膀胱经与督脉, 按、揉足三里, 内关穴各半分钟, 再配合捏脊3~5遍。
【注意事项】
   (1)少食生冷辛热等食品。  
   (2)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3)情绪安宁, 专心做些其他事务以分散注意力。

胃脘痛
胃脘痛是指以上腹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消化道病症。
    【诊断要点】
    1、病邪阻滞:多为急性疼痛,胃脘疼痛暴作,畏寒喜暖,局部热敷痛减,口不渴或喜热饮,苔白,
脉紧。或胃脘胀闷,甚则疼痛,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
    2、脏腑失调:多为慢性疼痛,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嗳气,大便不畅,苔多薄白,脉弦
。或胃痛隐隐,
    【治疗】
    1、治疗原则:理气止痛。
    2、基本治法
    (1)胃脘部操作
    ①取穴与部位:中脘、建理、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摩法、揉法、按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医者于患者右侧,先用轻快的一指禅推法结合四指摩法在胃脘部治疗,
重点按揉中脘、气海、天枢等穴,继之用一指禅推法结合按揉法,在足三里穴操作。时间约10分钟。
    (2)背部操作
    ①取穴与部位: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擦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医者于患者左侧,用一指禅推法,沿背部膀胱经自膈俞至三焦俞,往返
操作5~10遍,然后用较重的按揉法于膈俞、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穴操作,时间约5分钟。沿膀胱经
循行循行部位施以擦法,透热为度。
    (3)肩臂及胁部操作
    ①取穴与部位:肩井、曲池、手三里、内关、合谷。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拿法、搓法、揉法、按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取坐势,一指禅推法结合拿法、揉法、按法,在肩井、手三里、内关、合谷等穴作
较强刺激地操作。然后搓肩臂和两胁,往返10~20遍。
    3、辨证加减
    (1)病邪阻滞:用较重的点、按法治疗脾俞、胃俞、大肠俞、八髎、足三里,时间约2分钟;用擦法
在左侧背部治疗(T7~T12),透热为度。顺时针方向摩腹,重点在中脘、天枢穴。
  (2)脏腑失调:用柔和的一指禅推法结合揉法,自天突向下至中脘穴治疗,重点在膻中、气海、关元
,在气海穴治疗时间可适当延长;然后轻柔地按揉两侧章门、期门,时间约3分钟;用较重的手法按揉背
部肝俞、胆俞、膈俞。轻推、擦足三里穴,直擦背部督脉、横擦左侧背部(T7~T12)及腰部肾俞、命门穴
,以透热为度。

糖尿病
    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两种,推拿一般适合治疗2型糖尿病,通过手法治疗可以降低药物的使用量,减
少副作用。
糖尿病是有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
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2型糖尿病是那些有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的患者。也是推拿的适应症。
1 诊断依据
1.1 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但多数起病缓慢,早期常无自觉症状,
肥胖患者起病后会体重减轻。可有皮肤搔痒、视力模糊等症状。
1.2 实验室检查有以下任何一项及一项以上者,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1.2.1 症状+随机血浆血糖≥11.1mmol/L(200mg/dl)。(或全血血糖≥10.0mmol/L,即180mg/dl)
1.2.2 空腹血糖(FPG)≥7.0 mmol/L(126mg/dl)。(或全血血糖≥6.1mmol/L,即110mg/dl)
1.2.3 葡萄糖耐糖试验(OGTT)中2HPG≥11.1mmol/L(200mg/dl)。WHO推荐成人于清晨空腹状态下,口服
葡萄糖75克,溶于250-300ml水中,5分钟内饮完,2小时后再测静脉空腹血糖。
1.2.4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要注意血糖化验的重复性,必须有两次血糖异常才能确诊。
2 证候分类
2.1 燥热伤肺:烦渴多饮,口干咽燥,多食善饥,小便量多,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数。
2.2 胃燥津伤:消谷善饥,大便秘结,口干欲饮,形体消瘦。舌红,苔黄,脉滑有力。
2.3 肾阴亏虚:尿频量多,浑浊如膏,头晕目眩耳鸣,视物模糊,口干唇燥,失眠心烦。舌红,无苔,脉
细弦数。
3 治疗方案
3.1 治疗总则:滋阴清热生津,
推拿常规操作为:在俯卧位按揉左胰俞、双侧肾俞,直擦背部膀胱经、横擦胰俞、斜擦肾俞透热,时间约
10分钟;在仰卧位一指禅推中脘、梁门、气海、关元后,次行摩腹,约10分钟,再按揉下肢血海、三阴交
、足三里;坐位做内功推拿的头面部和上肢部常规操作。
3.2 辨证施治
3.2.1 燥热伤肺证:润肺生津
卧位加揉人迎、廉泉、中府、云门,拿肩井及掌擦胸背的操作。
3.2.2 胃燥津伤证:养胃清热
俯卧位加揉胃俞、脾俞,在仰卧位以一指禅久推中脘、梁门,点期门、章门、太冲、行间,坐位加斜擦两
胁的操作。
3.2.3 肾阴亏虚证:补肾固精
俯卧位加久揉命门、志室,直擦八髎、横擦肾俞、命门的操作。
3.3 其它疗法
中成药:消渴丸、甘芍降糖片、降糖舒胶囊等。
4 疗效评定
4.1 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停用降糖药物,实验室检查多次正常。
4.2 好转: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药物剂量减半或基本停用,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4.3 未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
5 注意事项
5.1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疗法,每一患者必须首先应用。忌暴饮暴食,忌高糖、油腻、辛燥之食
品。
5.2 调摄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忌紧张多虑,忧思悲伤,情绪波动,反复无常。
5.3 推拿治疗前已用降糖药物者,应结合治疗过程中的血糖变化,逐渐减少药量或停用药物。
5.4 可进行适宜的轻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腹泻
     泄泻又称腹泻, 是指排便次数增多, 粪便稀薄, 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前贤以大便溏簿而势缓者为
泄, 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本证在“内经”称为泄, 有“濡泄”, “洞泄”, “飧泄”, “注泄”等名称。汉唐时代称为“下利
”, 宋代以后统称“泄泻”。亦有根据病因或病机而称为“署泄”、“大肠泄”者, 名称虽多, 但都不离
“泄泻”两字。
【诊断要点】
1、急性泄泻:有受寒湿或暴饮暴食和不洁食物史, 发病急骤, 大便稀薄或夹粘液, 日行5~6次或10余次,
腹痛如绞, 肠鸣漉漉, 泻后痛减, 神倦乏力, 脉滑数, 舌苔黄腻。
粪检:有不消化食物和少数红白细胞和粘液, 严重者可出现大量白细胞。
2、慢性泄泻:大便溏薄, 完谷不化, 反复发作, 脾虚者稍食油腻即泻或排便次数增多;肾虚者黎明前有
脐周痛, 肠鸣即泻, 泻后痛减;肝气乘脾者每迂情绪波动而诱发泄泻;三者均为脉沉细苔薄。
3、粪检:有少量红白细胞及粘液。
【辨证分型】
    1、湿邪侵袭:症见发病急骤, 大便稀薄或夹粘液, 每日数次或10余次, 腹痛肠鸣, 泻后痛止, 肢体
痠痛, 苔黄腻或白腻, 脉濡或滑数。
    2、伤食泄泻:发病突然, 脘腹胀痛, 泻下粪便臭如败卵, 泻后则痛减, 嗳腐吞酸, 舌苔垢腻, 脉滑
数。
    3、脾胃虚弱:大便时溏时泄, 完谷不化,反复发作, 稍食油腻后大便次数增多, 甚则食入即泻, 食
欲不振, 面色晃白, 舌质淡, 苔薄, 脉沉细或缓弱。
    4、肝气郁结: 泄泻每因情绪波动时发作,平时感觉胸胁胀满, 肠鸣腹痛, 心烦不寐, 嗳气纳少, 舌
苔淡红尖绛, 脉弦。
    5、肾虚泄泻:黎明前脐周腹痛, 肠鸣漉漉有声, 痛发即泻, 泻后痛减, 口渴, 形寒肢冷, 腰膝痠软,
舌苔薄白,脉沉细。
【治疗】
推拿临床以治脾泄与肾泄为主, 肠结核、肿瘤等引起的泄泻不宜推拿治疗。
1、治疗原则:健脾和胃, 温肾壮阳, 疏肝理气为主。
2、基本治法
(1)取穴:中脘、气海、关元、天枢、足三里、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长强、肩井、曲池、合谷

    (2)手法:一指禅推法、摩法、按法、揉法、拿法。
    (3)操作:
    ① 患者取仰卧位:医者居于右侧, 用沉着缓慢的一指禅推法、摩法, 由中脘慢慢向下移动至气海、
关元穴, 往复数次, 再指按、揉中脘、天枢、气海及下肢的足三里。
    ② 患者俯卧位:一指禅推法于脾俞、胃俞 、大肠俞、上次髎穴约5分钟, 然后按揉法于上述诸穴,
以酸胀为度, 横擦大肠穴、八髎部透热为度。
    ③ 患者取坐位:拿肩井及上肢的曲池、合谷等穴结束。
3、辩证加减
    (1)脾胃虚弱:去一指禅推法, 用摩法于中脘、天枢、气海、关元穴8分钟, 接着再摩胃脘及下腹部
各5分钟;坐位擦脾胃俞、肾俞、大肠俞, 以透热为度。
    (2)肾虚泄泻:加横擦气海、关元穴, 直擦督脉, 横擦肾俞、命门, 逐渐下降到大肠俞、八髎部以
透热为度, 按揉涌泉后再擦涌泉穴以引火归元。脾肾两虚者可加内功推拿常规操作, 重点在脘腹和腰骶部

    (3)肝气郁结:加推摩膻中、章门、期门, 按揉肝胆俞、膈俞、行间、内关穴以痠胀为度, 并擦两
胁部以热为度, 达到疏肝理气的功用。
    (4)湿邪侵袭:加揉摩天枢、气诲、关元、重按内关、足三里穴, 横擦八醪部。
(5)伤食泄泻:去一指禅推法, 加摩脘腹部, 顺时针方向进行约15~20分钟, 重按足三里, 直擦大肠俞
、八髎部。

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 排便时间延长, 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本证多见于各种急慢性
病中, 只是其中的一个症状, 本篇专论便秘, 是以便秘为主要症状。
便秘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但与脾胃及肾脏的关系甚为密切。其发病的原因, 有燥热内结, 津液不足;
情志失和, 气机郁滞;以及劳倦内伤, 身体衰弱, 气血不足等。按照病因病机及临床所见, 本病可分为热
秘、气秘、虚秘、冷秘等四类。由于其他疾病而兼见大便秘结者, 不在本篇论述范围。
【诊断要点】
    便秘的一般症状,是排便困难, 经常三五日或六七日才能大便一次。有部分患者, 大便次数正常, 但
粪质干燥, 坚硬难排;或少数患者, 时有便意, 大便并不干燥, 但排出艰难。而另一部分患者, 由于便秘
腑气不通, 浊气不降, 往往有头痛头晕, 腹中胀满, 甚则疼痛, 脘闷嗳气, 食欲减退, 睡眠不安, 心烦易
怒等症。长期便秘, 会引起痔疮, 肛裂。
    1、热秘:大便干结, 小便短赤, 面红身热, 或兼有腹胀腹痛, 口干口臭, 舌红苔黄或黄燥, 脉滑数

    2、气秘:大便秘结, 欲便不得, 嗳气频作, 胸胁痞满, 甚则腹中胀痛, 纳食减少, 舌苔薄腻, 脉弦

    3、虚秘:① 气虚便秘: 虽有便意, 临厕努挣乏力, 挣则汗出短气, 便后疲乏, 大便并不干硬, 面
色晃白, 舌淡, 苔薄, 脉虚。② 血虚便秘:大便秘结, 面色少华, 头晕目眩, 心悸, 唇舌淡, 脉细涩。
    4、冷秘:大便艰涩, 排出困难, 小便清长, 面色晃白, 四肢不温, 喜热恶冷, 腹中冷痛, 或腰脊痠
冷, 舌淡苔白, 脉沉迟
【治疗】
1、治疗原则:推拿对便秘的治疗原则是和肠通便, 但是还需进一步审证求因, 辨证论治。凡实证胃肠燥
热者宜清热降浊;气机郁滞者宜疏肝理气;虚证气血亏损者宜健脾和胃, 补益气血;阴寒凝结者宜温中散
寒。
2、基本治法
    (1)取穴:中脘、关元、天枢、大横、脾俞、胃俞、肝俞、肾俞、大肠俞、八髎、长强、足三里。
    (2)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摩法、揉法。
    (3)操作:患者仰卧位, 医者居于患者右侧, 在中脘、天枢、关元、大横穴用轻快的一指禅推法、
摩法进行操作, 使热量深透至腹部, 增强肠胃的蠕动;接着改取俯卧位, 在背部脾俞、胃俞、肝俞、大肠
俞用一指禅推法进行操作, 接着用指按法、揉法于肾俞、长强穴, 然后指按足三里, 搓、抹法腹部结束。
    3、辨证加减:
    (1)胃肠燥热:直擦八髎穴, 以透热为度, 按揉足三里、大肠俞以酸胀为度。
    (2)气机郁滞:摩膻中、章门、期门穴, 按揉膈俞、肝俞均以酸胀为度, 擦两肋及腹部气海、关元
、大横部以疏肝理气, 最后直擦腰骶部八髎穴以理气通便。
    (3)气血亏损:横擦胸上部、背部及腰骶部, 均以透热为度;接着按、揉足三里、支沟穴以酸胀为
度。
(4)阴寒凝结:横擦脘腹部和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直擦背部督脉, 以透热为度。
                          劳倦内伤
劳倦内伤就是相当于现代的慢性疲劳综合征,一般行一指禅推拿的全身保健按摩。
1.您知道慢性疲劳综合征吗?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只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
则处于亚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亚健康状态的一种特殊表现
,是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严重疲劳(时间超过6个月)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常见的伴随症状有记忆力减退
、头痛、咽喉痛、关节痛、睡眠紊乱及抑郁等多种躯体及精神神经症状。由于在中高收入、有较高的教育
背景的三、四十岁人群中类似症状和寻求帮助的较多,慢性疲劳综合征一度被形容为“雅皮士感冒”。
    2.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点
    流行病学调查提示人群中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率约为0.2-0.7%,好发于20-50岁,以女性多见。在美
国,大约有40,000~80,000人正经受着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困扰。美国年度国民生产总值因此减少了91亿美
元。英国的统计资料表明,每个CFS病人3个月的经济损失约为3515英镑。日本劳工部在2000年3月公布了
日本全国有1/3的工龄人口患有CFS。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预测,慢性疲劳综合征将成为21世纪人类健
康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大约有1/3的人口处于亚健康状态。最近的研究表明,CFS在儿童及青少年中的发
病率呈现上升趋势。CFS的流行影响了世界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
    3.慢性疲劳综合征病因和诱发因素
    CFS病理机制依然是个迷。尽管在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神经内分泌紊乱、自主活动异常及
营养代谢和神经精神障碍、遗传倾向等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临床上的物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都没有
特异性表现,医学界尚未对其病因达成共识。由于CFS涵盖不同的临床症状和功能变化,众多学者倾向其
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相关。研究表明,长期工作紧张、竞争压力大、情绪不稳定和负性生活事件容
易诱发慢性疲劳综合征。对有CFS症状的大学生考期应激现象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考试结果的
过分关注、对考试内容的主观认知以及节奏纷乱的生活、学习环境是诱发和影响考期应激的最重要原因。
    4.如何诊断慢性疲劳综合征?
    目前被国内外医学界公认的诊断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标准是1994年由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Fukada等
修订的。标准的主要内容是:经临床评价后无法解释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严重慢性疲劳,病史不少于6个
月,疲劳是新发生或有明确的开始(即没有生命期长),这种疲劳不是由于正在从事的劳动引起的,经过
休息不能得到缓解。目前患者的职业能力、接受教育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及个人生活等各方面较患病前有
实质性下降,并同时至少具备下列8项中的4项:(1)记忆力或注意力下降,其严重程度导致职业能力、
接受教育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及个人生活等各方面较患病前有实质性下降;(2)咽痛;(3)颈部或腋窝
淋巴结触痛;(4)肌肉疼痛;(5)不伴有红肿的多关节疼痛;(6)头痛,但其发作方式、类型及严重
程度等与以前的头痛不同;(7)睡眠后不能恢复精力;(8)劳累后肌痛超过24小时。
    5.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慢性疲劳综合征重在预防,祖国医学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
于无疾之先。”对于高危人群而言,应避免长时间劳累和精神负担过重;调整生活习惯,推荐有规律、有
计划的日常生活安排。
有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对医生和患者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应及时发现并给予患者早期治疗,以“救其
萌芽”。相对而言,病程越长临床疗效越差。国际慢性疲劳综合征协会研究指南指出目前尚无明确的治疗
CFS的通用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自觉症状会有所好转,但大多数功能失调将持续数年。推荐的治
疗方案有:1.低剂量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如盐酸地昔帕明等;2.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
氟西汀等;3.监督下的渐进功能训练;4.持续六个月到一年的认知行为治疗或其他教育等支持疗法;5
.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6.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体重控制。
    推拿作为中医学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医疗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拿手法具有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的作用,可以提高动脉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促进代谢产物的清除,有利于肌纤维的再生和
肌力的恢复,进一步改善肌肉组织的力学特性。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推拿对缓解CFS患者的疲劳、记忆力
减退、睡眠障碍、疼痛等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 是指月经周期、经量、经色等发生改变, 并伴有其他症状而言。常见的有经行先期、经行后期
、经行先后无定期等。
现代医学认为体内雌激素分泌失调,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精神刺激, 寒冷疲劳和某些全身性疾病等, 都可
以导致此病的发生。
【诊断要点】
    1、经行先期:月经先期而至, 甚至经行一月两次, 经色鲜红或紫, 伴有烦热, 口干渴, 喜冷饮等症,
舌红苔黄, 脉数。
    2、经行后期:月经周期延后, 甚达四、五十天一次, 经色淡晦, 畏寒喜热, 舌淡, 脉迟。
    3、经行无定期:经来先后无定期, 经量或多或少, 经色或紫或淡, 体质虚弱, 面色萎黄, 舌淡, 脉
细涩。
【治疗】
    1、基本治法
    (1)取穴:中脘、关元、气海、肝俞、脾俞、肾俞、命门、八髎、章门、期门等。
    (2)手法:一指禅推法、摩法、按法、揉法、拿法、擦法。
  (3)操作
    ① 取仰卧位:以一指禅推法或掌摩法于中脘、关元、气海穴10分钟。
    ② 取俯卧位:以一指禅推法在肝俞、脾俞、肾俞穴往返治疗5分钟, 并按揉命门穴、八髎穴使之有酸
胀感。
    ③ 拿揉足三里、三阴交、血海、阴陵泉穴。
    2、辨证加减
    (1)血热型:按揉大椎穴, 并擦该部以热为度;点按曲池、神门穴各1分钟, 搓擦涌泉穴1分钟。
    (2)气虚型:全腹顺时针摩法5分钟, 再以掌置关元穴处振颤法1~3分钟。
    (3)寒凝型:拿肩井穴5~10次, 沿脐以掌分推腹部, 以热为度。
    (4)气滞型:点按膻中穴1分钟, 按揉章门、期门穴, 并搓擦两胁肋。
11、痛经
痛经
     妇女在行经前后, 或正值行经期间, 小腹及腰部疼痛, 甚至剧痛难忍, 常伴面色苍白, 头面冷汗淋
漓, 手足厥冷, 泛恶呕吐等症, 并随着月经周期发作, 称为“痛经”, 亦称“经行腹痛”。
现代医学认为, 原发性痛经多见于青年妇女, 自初潮起即有痛经, 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子宫痉挛收缩有
关。亦可由于子宫发育不良、子宫颈狭窄、子宫过度屈曲等, 影响经血畅行而致。继发性痛经常继发于生
殖器官器质性病变, 如炎症、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诊断要点】
本病的特点是经行小腹疼痛, 并随月经周期而发作。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疼痛的性质, 辨其寒热虚实。
一般以经前、经期痛者属实, 经后痛者为虚。痛时拒按属实, 喜按属虚。得热痛减为寒, 得热痛剧为热。
痛甚于胀, 血块排出疼痛减轻者为血瘀, 胀甚于痛为气滞。绞痛、冷痛属寒, 刺痛属热。绵绵作痛或隐痛
为虚。
    1、气滞血瘀:经期或经前小腹胀痛, 行经量少, 淋漓不畅, 血色紫暗有瘀块, 块下则疼痛减轻, 胸
胁乳房作胀, 舌质紫暗, 舌边或有瘀点, 脉沉弦。
    2、寒湿凝滞: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 甚则牵连腰脊疼痛, 得热则舒, 经行量少, 色黯有血块, 畏寒
便溏, 苔白腻, 脉沉紧。
    3、气血虚弱:经期或经净后, 小腹绵绵作痛, 按之痛减, 经色淡, 质清稀, 面色苍白, 精神倦怠,
舌淡苔薄, 脉细弱。
【治疗】
1、治疗原则:根据“通则不痛”的原理, 治疗痛经的原则是以“通调气血” 为主。如因虚而致痛经者,
以补为通;因气郁而致血滞者, 以行气为主, 佐以活血;因寒湿凝滞而引起瘀滞不通者, 以温经化瘀为主

    2、基本治法
(1)取穴:气海、关元、肾俞、八髎、章门、期门、肝俞、膈俞、脾俞、胃俞、足三里。
(2)手法:一指禅推法、摩法、揉法、按法、擦法。
(3)操作
    ① 患者仰卧位:医生坐于右侧, 用摩法按顺时针方向在小腹部治疗, 然后用一指禅推法或揉法在气
海、关元穴治疗。
    ② 患者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或滚法在腰部脊柱两旁及骶部治疗,然 后用按法于肾俞、八髎穴使之
有酸胀感为度, 再用擦法于八髎穴使之有温热感。
    3、辨证加减
    (1)气滞血瘀:按揉章门、期门、肝俞、膈俞, 每穴约半分钟, 并拿血海、三阴交, 以酸胀为度。
    (2)寒湿凝滞:直擦背部督脉, 横擦腰部肾俞、命门, 以透热为度;按揉血诲、三阴交, 每穴约1分
钟。  
  (3)气血虚弱:直擦背部督脉, 横擦左侧背部, 以透热为度。摩腹时加揉中脘2~3分钟。按揉脾俞、
胃俞、足三里, 每穴约1分钟。

咳喘
咳喘是咳嗽和喘息的简称,因二者发生均与肺失肃降有关,推拿手法治疗可缓解症状。
    【诊断要点】
    1、外感咳喘:起病较急,咳嗽频剧,或喉痒,痰液稀白,咯吐不畅,恶寒发热,无汗,肢体酸楚,
头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或紧。或气粗,咽痛口干,咯痰不爽,痰黄质粘,头痛,身热恶风,有
汗不畅,口渴,舌苔薄黄,脉象浮数。
    2、内伤咳喘:病程较长,或咳声重浊,痰多粘稠,痰色稀白或灰暗,伴胸闷、脘痞、食少、疲倦,
舌苔白腻,脉濡或滑。或咳嗽阵作,痰少质粘,气逆作咳,咳时胸胁引痛,面颊略红,咽喉干痒,口苦,
舌尖偏红,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治疗】
    1、治疗原则:宣肺降气,止咳平喘。
    2、基本治法
    (1)胸背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天突、膻中、中府、云门、身柱、大杼、风门、肺俞、定喘穴,胁肋与胸背部。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揉法、推法、揉法、擦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以一指禅推法结合中指揉法,在天突、膻中、中府、云门穴
操作,每穴1分钟。再以两拇指由胸骨剑突沿肋弓分推两胁肋部,5~10遍。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用一指
禅推法结合中指揉法,在大椎、定喘、身柱、大杼、风门、肺俞穴操作,每穴1分钟。
    (2)四肢部操作
    ①取穴及部位:尺泽、外关、列缺、太渊、鱼际、合谷穴,上肢太阴经循行部位。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推法、按法、揉法、拿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以一指禅推法结合指按、指揉法在尺泽、外关、列缺、太渊、鱼
际穴操作,2~3分钟,继之拿揉合谷穴,1~2分钟。
    3、辨证加减
(1)外感咳喘:指按风池、风府穴,每穴2~3分钟;擦背部膀胱经,以透热为度。拿肩井3分钟;小鱼际
推、搓大椎、肺俞及背部压痛点,各3分钟;按揉曲池、合谷穴3分钟。
(2)内伤咳喘:按揉手三里、丰隆穴,每穴3分钟;推、抹前胸与胁肋部2~3分钟,按揉章门穴2分钟;
一指禅推天柱、肩井穴2分钟;重按太冲、行间、三阴交各1分钟。
             高血压病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可并发心脏、脑与肾脏、视网膜等靶器官损害及代谢改变的临床
综合征。临床上按病因将其分为原发性高血压(或称高血压病)和继发性高血压(或称症状性高血压)。
其中高血压病约占高血压中的90%。
1  诊断依据
1.1     多发生在40岁以上、肥胖者,脑力劳动者和城市居民的发病率较高,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已确定的
发病危险因素是体重超重,膳食高盐和中度以上的饮酒。随着高血压病的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高血压性心
脏病、高血压危象,脑血管痉挛,高血压脑病等。
1.2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轻重程度相差很大,某些病人无自觉症状,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一般症状
有眩晕、头痛、气急、乏力、心悸、耳鸣、失眠、烦闷、便秘等。症状轻重与血压水平不一定相关。后期
临床表现决定于心、脑、肾的病变情况。
1.3     血压测定:患者非同日的血压持续增高达到高血压标准。目前多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
18岁以上成人血压水平分类标准。理想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正常血压:收缩压
<130mmHg,舒张压<85mmHg;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亚组(临界
高血压):收缩压140~149mmHg,舒张压90~94mmHg;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
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
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149mmHg,舒张压<90mmHg。
1.4     心脏听诊可发现第二心音亢进、心尖区收缩期杂音,心脏叩诊中可有左心室扩大等。
1.5     早期患者常规检查无异常。后期可出现尿常规异常、尿蛋白增多,肾功能减退,胸部X片和心电
图发现左心室增大。眼底检查对了解高血压严重程度有帮助。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能客观体现实际血压水
平。
2  证候分类
2.1     肝阳上亢: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易怒,失眠多梦,或面红目赤,口苦,舌红,舌苔黄,脉弦滑

2.2     痰湿内盛:头重如裹,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弦滑。
2.3     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淡白,神倦乏力,心悸少寐,舌淡,舌苔薄白,脉弱。
2.4     肝肾阴虚:眩晕久发不已,视物模糊,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倦乏力,腰酸腿软,舌红
,舌苔薄,脉弦细。
3  治疗方案
3.1  辨证施治
3.1.1    治疗总则:平肝潜阳,滋阴益肾,宁心降压。
3.1.2    基本操作:一指禅推或按揉印堂、太阳、率谷、风池、天柱等穴。摩腹。按揉心俞、肝俞、肾
俞、气海、关元等穴。
3.1.3    肝阳上亢证:在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加用曲池、章门、期门等穴。
3.1.4    痰湿内盛证:在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加用中脘、丰隆等穴。
3.1.5    气血亏虚证:在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加用足三里、脾俞、胃俞、命门等穴。
3.1.6    肝肾阴虚证:在基本操作的基础上,按揉三阴交,横擦腰骶部、直擦涌泉,均以透热为度。
3.2 其他疗法
3.2.1    中药:肝阳上亢型可配合天麻钩藤饮加减;痰湿内盛型可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气血亏虚
型可配合八珍汤加减;肝肾阴虚型可配合杞菊地黄丸加减。
3.2.2    针刺:选取风池、曲池、足三里、太冲、内关、行间、三阴交等穴。
3.3  并发症处理:参照西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高血压条目。
3.4  注意事项
3.4.1    推拿疗法适用于1级和2级高血压病患者。
3.4.2    在推拿治疗高血压病时,手法要轻柔。
3.4.3    高血压患者,平时要节制饮食,减少盐的摄入量,忌食动物脂肪,内脏,防止体重超重,戒烟
戒酒。生活要有规律,不宜过度疲劳和情绪激动,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4 疗效评定
4.1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4.2     好转:症状及体征减轻,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4.3     未愈:症状无改善。


中风又称为脑卒中,或指脑血管意外。脑卒中之后患者多遗留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语謇等一系列
残障,需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从目前临床进展看来,推拿早期介入脑卒中康复,特别是急性期介入,对于
减少严重残障,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1  诊断依据:
1.1        常有年老体衰,劳倦内伤,嗜好烟酒,高粱厚味等因素,每因恼怒、劳累、酗酒、感寒等诱
发。尤其多见于50~60岁以上患有动脉硬化者,及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等病者。
1.2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偏身麻木为主证,生命体征稳定。
1.3        有某一脑动脉供血区脑功能缺损的体征。
1.4        头颅CT或MRI示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损害特征。
1.5        为进一步评估患者肢体残障情况、制定康复处方及观察康复效果,有条件者可进行运动功能
、精神情绪、言语功能及社会功能的评定。
2              证候分类
2.1        半身不遂
2.1.1       气虚血滞,脉络瘀阻:半身不遂,肢软无力,伴手足浮肿,面色萎黄,或暗淡无华。苔浮白
,质淡紫,脉弦涩无力。
2.1.2       肝阳上亢,脉络瘀阻:半身不遂,肌肉僵硬拘挛,兼见头晕头痛,面赤耳鸣。舌红绛,苔薄
黄,脉弦有力。
2.2        语言不利
2.2.1       风痰阻络:舌强语蹇,肢体麻木,头晕失眠,胸闷纳少。苔白腻,脉弦滑。
2.2.2       肾精亏损:音喑失语,心悸气短,腰膝痠软,健忘,口干不欲饮。脉细弱。
2.2.3       肝阳痰阻:语言不利,头晕头痛,面色潮红,胸闷痰多,脘痞食少。舌质红,苔厚腻,脉弦
滑。
2.3        口眼歪斜:多为风痰阻络证候。
3              治疗方案
3.1        辨证施治:
治疗总则:活血化瘀,疏经通络,并根据各型辨证论治,制订相应治则。
3.1.1       半身不遂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滑利关节。
基本治法:以?法施于脊柱两侧及患肢,配合四肢诸关节的屈伸运动,以上肢屈肌、下肢伸肌为手法刺激
重点。
3.1.1.1          气虚血滞者佐以益气通络,以手法刺激手足阳明经经筋皮部为重点,手法宜轻柔,并
可根据缪刺方式,对肢体健侧交叉取穴。
3.1.1.2          肝阳上亢者佐以滋阴柔筋,以手法刺激手足少阴经筋皮部为重点,手法可适度加强,
并配合关节被动运动操作。
3.1.2       语言不利
治疗原则:化痰通络开窍,头面部、咽喉部和躯干部操作结合。
3.1.2.1          风痰阻络佐以健脾化痰,采用头面部推拿常规操作、一指禅推咽喉部及摩腹。
3.1.2.2          肝阳痰阻佐以平肝潜阳,头面部推拿时强化扫散胆经和拿头顶操作、一指禅推咽喉部
、搓摩胁肋、擦涌泉。
3.1.2.3          肾精亏损以补肾填精,采用头面部推拿常规操作、强化一指禅推咽喉部、擦督脉、擦
背部膀胱经、擦肾俞命门、擦八髎、擦涌泉。
3.1.3       口眼歪斜
治疗原则:化痰通络。以头面部手法操作为主。
3.2        其他疗法
3.2.1       针灸:取风池、内关、太冲、肩隅、曲池、手三里、合谷、环跳、阳陵泉、悬钟、昆仑等穴

3.2.2       康复训练:以运动疗法为主,配合姿势治疗,发展运动控制;结合理疗、作业治疗等方法进
行综合治疗。
3.3        并发症处理:
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的对症处理,防止脑卒中的再次发生。(具体方法见相关条目)
3.4        注意事项
3.4.1       脑卒中患者一般在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醒以后就应该进行积极康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
在发病后2~7日,出血性脑卒中病人可在发病后10~14日,合并心肌梗塞者可在发病后三周开始康复治疗

3.4.2       卧床不起的患者应注意经常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
3.4.3       软瘫期患者应注意姿势的摆放,防止异常模式的形成;痉挛期患者应采用抗痉挛体位,以减
少屈肌痉挛对肌肉、关节造成的危害。
3.4.4       鼓励患者尽早进行主动锻炼,包括坐位和站位,以减少卧床引起的并发症。
3.4.5       治疗前后应尽可能对患者进行功能评定,如ADL、Brunstrom等量表的评估,客观评价疾病的
发展或恢复程度。
3.4.6       注意情绪和生活饮食的调摄,防止再中。
4              疗效评定
4.1        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基本能够独立生活。
4.2        好转:症状和体征好转,能扶杖行动,或基本生活能够自理.
4.3  无效:症状和体征无变化。
冠心病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循环改变引起冠状血流与心肌之间的供需平衡遭到破坏,
而导致心肌受损的疾病,又叫缺血性心脏病,引起冠状循环障碍的原因可以是功能性的,如冠状动脉痉挛
等,也可以是器质性的,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
    【诊断要点】
临床以前胸部阵发性或持久性的压榨样疼痛或剧痛,甚则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为特征;亦可无任何
症状而仅在体检时发现心电图有心肌缺血表现者。
本病属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心悸”、“厥脱”等范畴。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
志失调、年老体虚等因素有关。病位在心,与肝脾肾等脏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其病机不外虚实两端。虚者
,年逾半百,肾气渐衰,温煦滋养无权,终致心肝脾肾俱亏,功能失调;实者,气滞、血瘀、寒凝、痰阻
,痹遏胸阳,阻滞心脉,不通则痛,而发胸痛。临床又以虚实挟杂之证为多见。
    1、胸阳痹阻  胸前绞痛,或痛闷交作,痛发时可引及左肩、左臂,爪甲暗淡,唇舌紫暗,或呕吐痰
涎,舌暗边有瘀血点,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细滑。
    2、阳气虚衰  心胸隐痛或胸闷气短,头晕、心悸,神疲懒言,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动则汗出,舌
淡胖边有齿印,脉沉细或结、代。
    【治疗】
    1、治疗原则:补心温阳,宣痹止痛。
    2、基本治法
    ①取穴及部位:膻中、心俞、厥阴俞、内关穴,胸部任脉循行部位及背部督脉、太阳经循行部位。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擦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以一指禅推法结合指按、指揉法在膻中、内关穴操作,各3分钟
;掐揉内关配合深呼吸,5分钟;横擦前胸部,透热为度。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以一指禅推法结合指按
、指揉法在心俞、厥阴俞穴操作,各3分钟;侧擦背部,透热为度。
    【辨证加减】
    1.胸阳痹阻:上述手法操作时用力宜重,重推背部太阳经肺俞至膈俞,以泻为主。
    2.阳气虚衰:上述手法操作时用力宜轻,轻摩心俞、厥阴俞,10~20分钟,以补为主。

  



                      脑卒中康复

中风又称为脑卒中,或指脑血管意外。脑卒中之后患者多遗留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语謇等一系列
残障,需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从目前临床进展看来,推拿早期介入脑卒中康复,特别是急性期介入,对于
减少严重残障,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1  诊断依据:
1.1        常有年老体衰,劳倦内伤,嗜好烟酒,高粱厚味等因素,每因恼怒、劳累、酗酒、感寒等诱
发。尤其多见于50~60岁以上患有动脉硬化者,及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等病者。
1.2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偏身麻木为主证,生命体征稳定。
1.3        有某一脑动脉供血区脑功能缺损的体征。
1.4        头颅CT或MRI示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损害特征。
1.5        为进一步评估患者肢体残障情况、制定康复处方及观察康复效果,有条件者可进行运动功能
、精神情绪、言语功能及社会功能的评定。
2              证候分类
2.1        半身不遂
2.1.1       气虚血滞,脉络瘀阻:半身不遂,肢软无力,伴手足浮肿,面色萎黄,或暗淡无华。苔浮白
,质淡紫,脉弦涩无力。
2.1.2       肝阳上亢,脉络瘀阻:半身不遂,肌肉僵硬拘挛,兼见头晕头痛,面赤耳鸣。舌红绛,苔薄
黄,脉弦有力。
2.2        语言不利
2.2.1       风痰阻络:舌强语蹇,肢体麻木,头晕失眠,胸闷纳少。苔白腻,脉弦滑。
2.2.2       肾精亏损:音喑失语,心悸气短,腰膝痠软,健忘,口干不欲饮。脉细弱。
2.2.3       肝阳痰阻:语言不利,头晕头痛,面色潮红,胸闷痰多,脘痞食少。舌质红,苔厚腻,脉弦
滑。
2.3        口眼歪斜:多为风痰阻络证候。
3              治疗方案
3.1        辨证施治:
治疗总则:活血化瘀,疏经通络,并根据各型辨证论治,制订相应治则。
3.1.1       半身不遂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滑利关节。
基本治法:以?法施于脊柱两侧及患肢,配合四肢诸关节的屈伸运动,以上肢屈肌、下肢伸肌为手法刺激
重点。
3.1.1.1          气虚血滞者佐以益气通络,以手法刺激手足阳明经经筋皮部为重点,手法宜轻柔,并
可根据缪刺方式,对肢体健侧交叉取穴。
3.1.1.2          肝阳上亢者佐以滋阴柔筋,以手法刺激手足少阴经筋皮部为重点,手法可适度加强,
并配合关节被动运动操作。
3.1.2       语言不利
治疗原则:化痰通络开窍,头面部、咽喉部和躯干部操作结合。
3.1.2.1          风痰阻络佐以健脾化痰,采用头面部推拿常规操作、一指禅推咽喉部及摩腹。
3.1.2.2          肝阳痰阻佐以平肝潜阳,头面部推拿时强化扫散胆经和拿头顶操作、一指禅推咽喉部
、搓摩胁肋、擦涌泉。
3.1.2.3          肾精亏损以补肾填精,采用头面部推拿常规操作、强化一指禅推咽喉部、擦督脉、擦
背部膀胱经、擦肾俞命门、擦八髎、擦涌泉。
3.1.3       口眼歪斜
治疗原则:化痰通络。以头面部手法操作为主。
3.2        其他疗法
3.2.1       针灸:取风池、内关、太冲、肩隅、曲池、手三里、合谷、环跳、阳陵泉、悬钟、昆仑等穴

3.2.2       康复训练:以运动疗法为主,配合姿势治疗,发展运动控制;结合理疗、作业治疗等方法进
行综合治疗。
3.3        并发症处理:
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的对症处理,防止脑卒中的再次发生。(具体方法见相关条目)
3.4        注意事项
3.4.1       脑卒中患者一般在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醒以后就应该进行积极康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
在发病后2~7日,出血性脑卒中病人可在发病后10~14日,合并心肌梗塞者可在发病后三周开始康复治疗

3.4.2       卧床不起的患者应注意经常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
3.4.3       软瘫期患者应注意姿势的摆放,防止异常模式的形成;痉挛期患者应采用抗痉挛体位,以减
少屈肌痉挛对肌肉、关节造成的危害。
3.4.4       鼓励患者尽早进行主动锻炼,包括坐位和站位,以减少卧床引起的并发症。
3.4.5       治疗前后应尽可能对患者进行功能评定,如ADL、Brunstrom等量表的评估,客观评价疾病的
发展或恢复程度。
3.4.6       注意情绪和生活饮食的调摄,防止再中。
4              疗效评定
4.1        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基本能够独立生活。
4.2        好转:症状和体征好转,能扶杖行动,或基本生活能够自理.
4.3  无效:症状和体征无变化。
中风偏瘫病人正确的卧床姿势
偏瘫患者卧床体位需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枕头”做辅助。理想的枕头应稍大,用羽绒或类似物填充,质
地柔软,形状与所支持身体的部位相适应。
一.   仰卧
1.       患侧肩部要用合适的枕头垫起来,使肩部略向前伸
2.       要把患侧上肢放在体旁的枕头上,使肘关节与腕关节伸展,使患侧上肢稍稍抬高
3.       髋部要放一个合适的枕头,以防止骨盆向后倾斜,防止两腿外旋
4.       为避免下肢伸肌痉挛,可用一软枕置于患侧膝下,使膝关节略屈曲
5.       避免被子压在脚背上,而造成足下垂
二.   健侧卧位
1.       将一枕头放在病人胸前,并使患肩向前,患侧上肢放在枕头上,肘伸展,手的掌面对床
2.       患腿下放一枕头,使髋部处于内旋屈曲位,膝和踝放在自然位置
3.       健侧下肢呈伸展微屈膝位平放在床上
三.   患侧卧位
1.       头部要枕在枕头上,使颈部微屈而不要伸展
2.       肩部要尽量前伸,肘腕伸直,手掌面朝上
3.       健腿可放在患腿前面,下面放一枕头,呈屈膝位
4.       患侧下肢保持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微屈

    中风病人病情稳定后,就应经常变换体位,至少每2~3小时翻一次身,这样就可以避免体重对局部压
迫时间过长导致褥疮发生。
落枕
落枕是由于睡眠时枕头高低不适,姿势不良,或颈肩部感受风寒,引起颈肩部软组织痉挛疼痛,活动受限
的病证。
1  诊断依据
1.1        多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感受风寒后所致。
1.2        急性发病,睡眠后一侧颈部出现疼痛、酸胀,可向上肢或背部放射,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
疼痛加剧,严重者头部歪向患侧。
1.3        患侧常有颈肌痉挛,颈肩部肌肉,如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大小菱形肌及肩胛提肌等处压痛
,可触及肿块和条索状的改变。
1.4        X线摄片检查排除骨折脱位等其他病变。对于疼痛剧烈、进行性加重、反复发作或怀疑有外伤
史的落枕患者,X线摄片应列为常规检查。
2  证候分类
2.1瘀滞: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患侧,局部有明显压痛点,有时可见筋
结。舌紫暗,脉弦紧。
2.2风寒:颈项背部疼痛,拘紧麻木。可兼有淅淅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舌苔薄白,脉弦紧

3  治疗方案
3.1        辨证施治
3.1.1瘀滞证:祛瘀通络  以?法、按揉法操作于颈肩背部,重点操作于痉挛的软组织处;颈部施以缓和
的摇法及拔伸法。
3.1.2风寒证:温经祛寒  以滚法、按揉法操作于颈肩背部,加用擦法。
3.2        其他疗法
3.2.1  针灸:可选用相关俞穴,如悬钟(或落枕穴)、阿是穴、后溪等。
3.2.2  中药:可用活血、通络、止痛的内服药或外用药。
3.3  并发症处理
   伴有颈椎小关节错位者可合理采用调整手法整复之,或予以颈椎牵引。
3.4  注意事项
3.4.1        枕头高低要适中,注意保暖和睡眠的姿势。
3.4.2        反复落枕应考虑有颈椎骨关节炎的可能。
4  疗效评定
4.1         治愈:颈项部疼痛、酸胀消失,压痛点消失,颈部功能活动恢复正常。
4.2         好转:颈项部疼痛减轻,颈部活动改善。
4.3         未愈:症状无改善。

项背肌筋膜炎   
项背肌筋膜炎又称项背纤维织炎或肌肉风湿症,一般是指筋膜、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
,引起项背部疼痛、僵硬、运动受限及软弱无力等症状。常累及斜方肌、菱形肌和提肩胛肌等。
    本病的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明了,临床观察认为本病与轻微外伤、劳累及受寒等有关。
    项背部急性损伤后,使肌筋膜组织产生炎症、水肿,粘连、变性,以后逐渐纤维化,形成瘢痕,使经
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本病。长期的慢性劳损,如伏案低头作业,使肌肉长时间过度紧张、痉挛,虽损伤
轻微,病变部位小,但在肌肉筋膜组织中产生变性、肥厚,形成纤维小结而引起较广泛的疼痛。
    久卧湿地,贪凉或劳累后复感寒邪,寒凝血滞,使肌筋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痹阻不通,可导致项背肌
筋膜炎发生,故项背肌筋膜炎患者对天气变化较敏感。
    [诊断]
    (一)临床症状
    项背部酸痛不适,肌肉僵硬板滞,或有重压感,向一侧或两侧背部与肩胛之间放射。晨起或天气变化
及受凉后症状加重,活动后则疼痛减轻,常反复发作。急性发作时,局部肌肉紧张、痉挛,项背部活动受
限。
    (二)检查
    1、项背部及肩胛内缘有广泛压痛,皮下可触及变性的肌筋膜及纤维小结,并可触及筋膜摩擦音。
    2、项背部活动受限,尤以屈伸颈项为主。
    3、一般无神经根性放射痛,故各种神经挤压试验均正常。
    4、X线检查:一般无阳性体征。偶可见项韧带钙化或项背肌筋膜增厚,颈椎生理弧度轻度变直等。
    [治疗]
    推拿治疗本病有显著疗效。手法的目的是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痉挛,舒筋活血,防止肌筋膜粘连形成

    治疗原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解痉止痛。
    部位及取穴:项背及风池、风府、肩井、风门、肺俞、心俞、膈俞等。
    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拿揉、滚法、点压、弹拨、叩击等。
    操作方法:
    1、松解手法: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者背后,先用一指禅推法推颈项督脉及膀胱经,从上至下3~5遍
,然后再拿揉项部肌筋2~3分钟,并配合颈项屈伸及旋转运动。
    2、解痉止痛法:接上式,先用拇指点压、按揉风府、风池、肩井、风门、肺俞、心俞等穴及痛点,
以酸胀感为度,可解痉止痛。然后施拇指弹拨手法于肌痉挛处或痛点,每处弹拨3~5次,力达病所,可松
解粘连,缓解肌痉挛,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3、理筋整复法:先活动颈椎,施颈椎屈伸、左右侧屈及旋转等运动,使关节滑利。然后采用颈胸椎
微调手法,如斜扳、侧扳及胸椎对抗扳法和旋转扳法,力度要求轻巧灵活,无任何不适感,从而达到理筋
整复的目的。
    4、整理手法:滚揉项背部,重点在斜方肌和菱形肌,反复3~5遍,然后拿揉斜方肌,提拿肩井2~3分
钟,最后用小鱼际或空拳拳眼轻叩击项背部,直擦督脉和膀胱经,结束治疗。
    [预后]
    推拿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尤其是早期见效更显著,配合功能锻炼可增强疗效。
    [附注]
    1、加强项背部功能锻炼,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如体操、打太极拳等,增强项背部的肌力和身体素质

    2、避免过度疲劳,适当劳逸结合,注意局部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相关研究]
    本病多由体质虚弱,过度疲劳,复感风寒而致病。长期低头位工作的人极易发病。本病一般3~5次可
治愈,严重者可延至数周、甚至数月不愈。治疗时必须重视,许多病人往往治疗不彻底而转变成经常发作
的慢性项背痛,使项背处于板紧状,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影响颈椎的稳定性,产生
一系列病理性改变。这些变化直接刺激、压迫或通过影响血运使颈部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
发生功能或结构上的损害,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
目前,多数专家倾向于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
1.颈型颈椎病
(1)颈型颈椎病的病理特点是椎间盘处于退变的早期阶段,可有纤维环结构的部分破坏、椎间盘组织的
轻度膨出及椎骨骨质的轻度增生,这些膨出及增生的结构尚未构成对神经、血管组织的实质性压迫,但可
刺激分布于其间的椎窦神经感觉纤维。后者则向中枢发放传入冲动,经脊髓节段反射及近节段反射的的途
径,导致颈项部和肩胛骨间区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的状态,出现该区域的肌紧张性疼痛。
(2)由于颈椎稳定性的下降,在日常生活中易由过度运动而造成椎旁软组织损伤、颈椎活动节段错位。
(3)肩胛骨内缘肌肉附着处酸痛的感觉,颈部易于疲劳;
(4)出现“落枕”的频繁发作;
(5)患者颈部前屈、旋转幅度明显减小,颈夹肌、半棘肌、斜方肌张力明显增高,肩胛提肌、菱形肌、
冈下肌、大小圆肌处往往可触及条索状改变及压痛
(6)神经系统检查时,不能发现明确的定位体征。
(7)X线检查并不与患者的症状完全平行
2.神经根型颈椎病
(1)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理特点是由颈椎钩椎关节增生、关节突骨赘及损伤肿胀的软组织共同形成混合
性的突出物,对神经根产生机械压迫和化学刺激的双重伤害,引起典型的放射性神经痛。
(2)颈椎椎骨错缝与神经根的伤害往往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错位椎骨使一侧椎间孔及神经根管的内径
减少小,进一步加剧了其减少的容积与内容物体积之间的矛盾,引起临床症状的急性发作。
(3)突出的表现为向上肢传导的放射痛。放射性神经痛往往呈急性发作,或在慢性疼痛的基础上急剧加
重的特点。
(4)受压神经根所支配的皮肤在急性期可能出现痛觉的过敏,后期则表现为感觉的减退;所支配的肌肉
则往往出现肌力的减弱,但明显肌肉萎缩者罕见。
(5)颈部活动范围减小,尤以向患侧旋转和侧屈的运动范围,出现更为明显的限制,若勉强向患侧旋转
及侧屈,则可能导致放射性神经痛的加重。特殊检查中,臂丛神经牵拉实验阳性;扣顶实验和椎间孔挤压
实验使椎间孔上下径进一步减小而引起上肢放射痛加剧,呈阳性反应;颈椎拔伸实验则因扩大了椎间孔上
下径的尺度而使放射痛减轻,亦呈阳性反应。有时可见患肢肱二头肌或肱三头肌反射减弱。
3.脊髓型颈椎病
(1)脊髓型颈椎病的病理特点是膨出的颈椎间盘组织、增生的椎体后缘骨赘、向下滑脱的椎体、增厚的
黄韧带和椎管内肿胀的软组织形成混合性突出,对脊髓造成压迫;或由于血管因素的参与,导致脊髓缺血
、变性坏死,并由此而引起脊髓长传导束功能障碍。
(2)表现为两下肢的波浪型、进行型麻木和运动障碍。患者感到下肢无力,行走不稳,步态笨拙,主诉
有“脚下踩棉花”的感觉。
(3)上肢症状不典型,主要为沉重无力,根性痛并不多见。
(4)检体见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减退,膝、踝反射亢进,可见到髌阵挛及踝阵挛,病理反射阳性。
(5)感觉障碍不平衡,一般是痛、温觉感觉障碍明显而触觉障碍较轻或正常,下肢感觉障碍较重而躯干
部感觉障碍较轻。
(6)X线侧位片上可见椎体后缘有较明显的骨赘和(或)出现椎体沿后关节突斜面向后下方滑脱,但确定
是否存在颈脊髓的机械压迫需依靠CT或MRI检查。
4.椎动脉型颈椎病
(1)椎动脉型的病理特点是因椎间盘退变及上位颈椎错位、横突孔骨性非连续管道扭转而引起椎动脉扭
曲,或因椎体后外缘、钩突的骨质增生而导致椎动脉受压,或因椎动脉交感神经丛受刺激而导致动脉终末
支痉挛,使脑干、小脑、大脑枕叶等椎动脉供血区缺血。
(2)眩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
①因椎动脉长期供血不足而表现为慢性持续性的眩晕
②因椎动脉供血短暂的阻断而表现为发作性的剧烈眩晕,眩晕的发作往往和头部位置的改变有关
(3)精神萎靡,乏力嗜睡;
(4)耳鸣、耳聋;视力降低。
(5)脑超(TCD)可透过颅骨而检测椎动脉颅内分支的血流状态,理论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特殊的诊
断意义
(6)椎动脉造影对本型颈椎病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1)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病理特点是由于增生的骨赘、痉挛的椎前肌群及炎症介质刺激了颈交感神经纤
维,引起交感神经紧张性的异常增高或抑制,出现身体上相应区域内腺体、血管、内脏功能活动的失调
(2)慢性头痛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最突出的症状。头痛往往呈持续性,主要出现在额部,特别是眼窝
和眉棱骨处。
(3)影响到眼睛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房水的分泌受到的抑制,眼压下降,患者往往出现眼珠疼痛,
伴恶心、呕吐。
(4)累及咽喉、食道粘膜时,由于粘膜腺体分泌及平滑肌活动紊乱,可产生咽喉不适、干渴和异物感、
嗳气等症。
(5)干扰心脏交感紧张性时,可引起所谓的“类冠心病综合征”,患者感到胸前区憋闷,心悸怔仲;心
电图检查有窦性心率不齐,室性早博,陈发性心动过速等异常心电活动。导致全身性交感紧张时,可引起
颈性高血压。  
[ 治疗]
目的:松解劳损、紧张甚至痉挛的颈肌尤其是颈伸肌群,改善其力学特性,阻断疼痛—肌紧张—疼痛恶性
循环链,促进软组织损伤性炎症消除;调整颈椎节段异常位移或成角,降低椎间盘负荷,减缓颈椎退变过
程,扩大椎间孔、椎管、横突孔非连续骨性管道有效空间,改善颈椎管内外的高应力状态和神经根张力,
减少或消除神经、血管机械性压迫和刺激,恢复颈椎动静力平衡。
治则:松解,调整
部位及取穴:部位以颈项部、枕后部、肩胛部、横突后结节和胸椎夹脊等处为主;取穴以风池、颈夹脊、
天鼎、肩井、天宗、阿氏穴等为主。
手法:采用刺激性手法与颈椎调整手法并重,以刺激性手法为基础;颈项部操作与循经手法刺激相结合,
以颈项部操作为主的原则。具体选用一指禅推法,扌衮法,拔伸法,推法,拿法,按揉法和颈椎微调手法
等。
[预后] 颈椎病患者在发病后,如果能得到合理恰当的治疗,配合相应的功能锻炼,并注意自我保护,一
般情况下预后尚可。但其中脊髓型颈椎病如果进一步恶化发展,预后较差;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和交感型
颈椎病如未经正规治疗而发展,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保养]
(1)颈椎病患者平时宜贯彻“仰头抬臂、协调平衡”的原则,以锻炼颈部后伸肌群,平衡长期低头位而
引起的颈部应力和稳定平衡失调。
(2)注意纠正平时的不良习惯姿势,立足于预防。
(3)注意用枕的合理性。
(4)注意肩颈部的保暖。
胸椎后关节紊乱
胸椎后关节紊乱又称胸椎后关节错缝,临床时有发生。胸椎后关节即关节突关节,由于胸椎后关节突关节
面近似冠状位,两侧有肋骨支撑,胸椎的稳定性相对于颈椎和腰椎为强,发生后关节错缝的机会相对于颈
椎和腰椎为少。但是,当突然的外力牵拉、体位变换不当、扭转,使后关节不能承受所分担的拉应力和压
应力时,则有可能引起胸椎后关节急性错缝病变。运用推拿疗法治疗本病,有显著疗效。
[临床症状]
胸椎在人体正常的生理呼吸运动和中,后关节的活动范围很小,但在挤压或用力不当的扭挫伤,甚至咳嗽
、打喷嚏等也可引起关节错位。典型患者在发病时往往可闻及胸椎后关节在突然错位时的“咯嗤”声响,
轻者发生关节劳损,表现错位节段局部明显疼痛和不适;重者可引起韧带撕裂、后关节错位,表现为“岔
气”,牵掣颈肩背作痛,且感季肋部疼痛不适、胸闷、胸部压迫堵塞感,入夜翻身困难,以及相应脊神经
支配区域组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体征]
急性胸椎后关节紊乱患者呈痛苦面容,头颈仰俯、转侧困难,常保持固定体位(多见前倾位),不能随意
转动;受损胸椎节段棘突有压痛、叩击痛和椎旁压痛,深吸气疼痛更甚,棘突偏离脊柱中轴线,后突隆起
或凹陷等。受损节段椎旁软组织可见有触痛、触及痛性结节或条索状物。
[诊断]
1.有外伤史或长期不良姿式病史。
2.临床症状及体征:详见上述“临床症状”及“体征”部分。
3.触诊:错位节段胸椎棘突有明显压痛、叩击痛或偏歪。棘旁软组织可有不同范围和程度的紧张甚至痉挛,
触之常可感觉有条索样物,压之疼痛。
4.X线平片:由于胸椎后关节错位乃解剖位置上的细微变化,故X线摄片常不易显示。但X线检查可除外胸椎
结核、肿瘤、骨折、类风湿等疾病。
[治疗原则] 舒筋通络,理筋整复
[目的] 纠正胸椎小关节错位,治疗软组织病损。
[手法选择] 以一指禅推法、滚法、弹拨法、掌按法和推擦法为主。
1.沿胸椎棘突两旁,以错位病变节段为中心,以一指禅推法、滚法和弹拨法对椎旁上下软组织松解10分钟
左右。
2.俯卧推按法:患者俯卧,自然放松,医者站立于患者患侧,右手掌根按压患椎棘突,左手置于右手背
上,嘱患者深呼吸,医者两手掌根随呼气渐用力,于呼气末时,右手掌根向下方给予一小幅度推冲动作,
此时可闻及关节整复的响声。此法适用于中下段胸椎的调整。
3.旋转按压法:患者俯卧,自然放松,医者站立于患者患侧,一手掌根按压患椎健侧横突,另一手掌根
按压患侧上一或下一节段的横突,然后按分、旋、压三步骤完成。分,医者两手掌根与脊柱垂直方向相对
用力;旋,医者两手掌根以按患侧上一节段手势的,给与轻巧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用力,下一节段手势操作
医者需调换左右手,给与轻巧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用力;压,医者两手掌根向患者脊柱的左前下和右前下方
向相对按压用力,三步动作一气呵成。可随患者深呼吸动作,医者两手掌根随呼气渐用力,于呼气末时完
成,此时可闻及关节整复的响声。此法适用于全段胸椎的调整。
4.端坐顶推法:患者端坐于矮凳上,双下肢自然屈曲,双上肢下垂或置于胸前。医者端坐患者身后高凳
上,双手自患者两肩外侧环抱患者上胸,双掌交叉相握置于患者胸骨上端。嘱患者略后仰,上身背靠医者
膝顶部,头置于医者右肩。医者上身略前俯,右膝顶住患椎棘突,在患者呼气末时,医者双手用力往后下
压,右膝往前上方顶推。此时可闻及关节复位响声。此法适用于中上段胸椎的复位。
5.患者双手手指交叉握于颈项部,医者坐于其后,双手自患者两腋下绕过握住患者两腕关了,或膝顶住
患椎棘突。嘱患者低头或略挺胸,医者双手和右膝同时用力顶压。此法适用于上段胸椎的复位。
手法调整成功后,可酌情配合用推擦法以冬青膏辅之,皮肤透红,温热为度。
[预后]    ---本病就诊多属急性发病,一般1-3次治疗即可。预后良好。
[附注]    ---臥硬板床,适当休息,避免劳累,注意保暖。
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腰骶关节的急性损伤,多因突然遭受间接外力所致
。俗称闪腰、岔气。是腰痛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长期从事弯腰工作的人和平
时缺乏锻炼,肌肉不发达的人,常易患此病。
    腰段脊柱介于固定的胸段和骶段之间,既承担着身体二分之一以上的体重,又从事着各种复杂的运动
,而周围只有一些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无骨性结构保护。在腰部承重和运动时,过度的负重、不
良的弯腰姿势所产生的强大的拉力和压力,容易引起腰部的肌肉、筋膜、韧带损伤。
    急性腰扭伤多由间接外力所致,绝大多数发生在骶棘肌和腰骶关节等处,这是因为腰骶关节是脊柱运
动的枢纽,外力作用时的支点,骶棘肌则是对抗外力的主力军。腰部运动中体重产生的压力和外来的冲击
力主要作用于这些部位,所以损伤的机会最多。
    祖国医学对本病有较深刻的认识。如《金匮翼》载:“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盖腰者,
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卒痛不能转侧,其脉涩,日
轻夜重者是也。”说明腰部急性损伤,多因卒然感受暴力所致,或由于腰部活动时姿势不正确,用力不当
,或用力过度,或搬运抬扛重物时,肌肉配合不协调,以及跌仆闪挫,使腰部肌肉、韧带受到强烈的牵拉
、扭转而致损伤。
    [诊断]
    (一)临床症状
    腰部伤后即出现典型的腰痛,疼痛一般较剧烈,呈持续性,部位局限,患者多能准确指出疼痛部位。
    伤重者完全不能活动、甚至不能翻身、起床,咳嗽、深呼吸时疼痛加剧。
    (二)检查
    1、局部压痛:多数患者有明显的压痛点,一般较局限、固定,与受伤部位一致,部分患者同时有下
肢牵扯痛。
    2、肌肉痉挛:多数患者有单侧或双侧腰部肌肉紧张痉挛,多位于骶棘肌、臀大肌等处。这是疼痛刺
激引起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3、脊柱侧弯:疼痛引起不对称性的肌肉痉挛,可改变脊柱正常的生理曲线,多数表现为不同程度的
脊柱侧弯畸形,一般是向患侧侧弯。
    4、直腿抬高试验及骨盆旋转试验阳性。
    5、扭伤严重者,应拍腰骶部X线正、侧、斜位片,排除腰椎各部的骨折、脱位、增生,椎间盘突出及
肿瘤,结核等病。
    [治疗]
    本病采用推拿治疗可获显著疗效。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的作用。通过手法可以缓解肌
肉痉挛、改善血循环、消除瘀滞,加速瘀血的吸收,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治疗原则: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理筋整复。
    部位及取穴:肾俞、命门、腰阳关、大肠俞、环跳、委中、承山及腰臀部。
    主要手法:滚、揉、拿、点压、弹拨、扳、擦等。
    操作方法:
    1、松解手法:患者俯卧位,肢体放松,医者站于患侧,先用滚、按揉手法在腰椎两旁骶棘肌往返治
疗3~5遍,然后用两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对称用力,轻柔地拿揉腰背部肌肉,方向与肌腹垂直,从腰1至腰骶
部,由上而下,重点拿揉腰椎两侧骶棘肌和压痛点,反复拿揉2~4分钟。以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循
环。
    2、点拨止痛法:以双手拇指点按肾俞、膀胱俞、气海俞、大肠俞等背俞穴及压痛点,每穴半分钟。
然后在痛点或肌痉挛处施弹拨手法,每处3~5次,以解痉止痛,松解粘连。
    3、理筋整复法:医者一手掌按住腰骶部,另一手肘关节屈曲,用前臂抱住患者一侧大腿下三分之一
处施腰部后伸扳法,有节奏地使下肢一起一落,反复作5-8次,随后摇晃旋转腰骶和髋部,两侧各数次。
然后患者侧卧位,患肢在上,屈膝屈髋,健肢在下,自然伸直,医者一手扶按肩前,另一手扶按髋臀部,
施快速地斜扳,即可听到复位的弹响声。此法可调整腰椎后关节紊乱,使错位的关节复位,嵌顿的滑膜回
纳。
    4、整理手法:医者以掌根或小鱼际着力,在患者腰骶部施揉按手法,从上至下,先健侧后患侧,边
揉按边移动,反复作3-5次,然后用小鱼际直擦腰部两侧膀胱径,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必要时配合
局部湿热敷,以达到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的目的。
    5、固定与功能锻炼:扭伤急性期宜卧硬板床休息,以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痉挛,防止继续损伤。疼
痛缓解后,宜做腰部后伸锻炼,后期宜加强腰肌的各种功能锻炼。
    [预后]
    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有显著疗效,一般1-2次即可奏放或治愈,且一般不易复发。但尚不能负重和腰
部屈伸运动。
    [附注]
    1.治疗期间,腰部宜卧硬板床,制动3-5天,以利损伤组织的修复。
    2、在手法治疗中,要求轻柔、舒适,避免造成新的损伤。
    3、注意局部保暖,病情缓解后,适当加强户外活动。
    [相关研究]
    急性腰扭伤,大多发生在竖脊肌,损伤后出现气滞血瘀,脉络瘀阻而致疼痛。推拿治疗本病,疗效显
著,这是因为推拿能够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改善血循环,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预后良好。
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以及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腰臀部一
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本病又称腰臀肌筋膜炎或功能性腰痛,祖国医学称为肾虚腰痛。是慢性腰腿痛中
常见的疾病之一。
    腰背部肌肉尤其是腰背部伸肌群具有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的双重作用,前者产生或控制脊柱的运动,
后者在任何位置(舒适站立和运动极限除外)均要拮抗重力的牵拉而维持躯干的姿势和脊柱正常的屈度。
由于腰部过度疲劳,如长时间的弯腰劳动致使肌肉、筋膜、韧带持续牵张,使肌肉内的压力升高,血供受
到影响而处于缺血状态,肌肉痉挛并产生大量乳酸,加上代谢产物(自由基、5羟色胺等)不能及时消除
,积聚过多而引起水肿、粘连,久之可导致组织变性,形成慢性劳损。或由于腰部软组织急性损伤后,未
及时治疗或治不彻底,使受损的腰肌筋膜不能完全修复,局部形成慢性无菌性炎症,肌纤维变性或疤痕化
,刺激神经末梢而产生腰痛。此外,由于先天性病变如腰椎骶化,脊柱隐裂,造成结构上的不稳定,部分
肌肉和韧带失去附着点,从而诱发劳损而产生腰痛。
    [诊断]
    (一)临床症状
    长期反复发作的腰背部酸痛不适,或呈钝性胀痛,腰部重着板紧,如负重物,时轻时重,缠绵不愈。
充分休息、加强保暖,适当活动或改变体位姿势可使症状减轻,劳累或遇阴雨天气,受风寒湿影响则症状
加重。
    腰部活动基本正常,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有时有牵掣不适感。不能久坐久站,不能胜任弯腰工作,弯
腰稍久,便直腰困难,常喜双手捶击腰背部。
    急性发作时,诸症明显加重,可有明显的肌痉挛,甚至出现腰脊柱侧弯,下肢牵掣作痛等症状。
    (二)检查
    1、腰背部压痛范围较广泛,压痛点多在骶棘肌、腰椎横突及髂嵴后缘等部位。
    2、肌痉挛:触诊时腰部肌肉紧张痉挛,或有硬结及肥厚感。
    3、X线检查:少数患者可有先天性畸形和老年患者骨质增生,余无异常发现。
    [治疗]
    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有一定的效果,但关键是消除致病因素,即改变不良的姿势和超负荷劳动,才
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散瘀,解痉止痛。
    部位及取穴: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八髎、秩边、委中、承山及腰臀部。
    主要手法:滚、按、揉、点压、弹拨、擦及被动运动。
    操作方法:
    1、循经按揉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一侧,先用滚、按揉法沿两侧膀胱经由上而下往返施术3~5遍
,用力由轻到重。然后用双手拇指按揉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八髎等穴,以酸胀为度,并配合腰部后伸
被动运动数次。
    2、解痉止痛法:医者用点压、弹拨手法施术于痛点及肌痉挛处,反复3~5遍,以达到提高痛阈,松解
粘连,解痉止痛的目的。
    3、调整关节紊乱:患者侧卧位,医者面向患者站立,施腰部斜扳法,左右各一次,再取仰卧位,双
下肢屈膝屈髋,医者抱住患者双膝作腰骶旋转,顺、逆时针各8~10次,然后作抱膝滚腰16~20次,以调整
腰骶关节。
    4、整理手法:患者俯卧位,医者先用滚、揉法在腰臀及大腿后外侧依次施术,往返3~5遍,并点按秩
边、委中、承山等穴,然后用小鱼际直擦腰背两侧膀胱经,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最后用五指并拢,
腕部放松,有节律地叩打腰背及下肢膀胱经部位,用力由轻到重,以患者能忍受为度。
    5、辅助治疗:功能锻炼,加强腰背伸肌锻炼,如仰卧位拱桥式锻炼,俯卧位的飞燕式锻炼,早晚各1
次,每次各作20~30下。有利于腰背肌力的恢复。
    [预后]
    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能明显改善症状,特别早期见效更显,但本病往往易复发,应注意平时的工作
姿势。如能配合功能锻炼,并持之以恒,则有利于提高疗效。
    [附注]
    1、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纠正不良姿势,经常变换体位,勿使过度疲劳。
    2、注意休息和局部保暖,节制房事。
    3、加强腰背肌肉锻炼,适当参加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
    [相关研究]
    慢性腰肌劳损是一种顽固性的劳损性疾病,推拿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很难痊愈,关键应排除劳损的
原因,加强预防措施。在进行推拿治疗的同时,如能配合内服补益肝肾、活血祛瘀、温经通络的中药治疗
,则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第三腰椎是腰椎活动的中心,横突最长,其尖端易受外力影响出现损伤,如因急慢性损伤出现腰痛及
下肢疼痛,腰部活动障碍等症状,称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肌劳损患者中,表现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
征者较多见。临床上,常见腰3、腰4横突尖端也有类似腰3横突的病变,因此有人将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归入横突间综合征中。本病多见于体型瘦长的青年人。
本病属于中医“伤筋”的范畴。
【病因病机】
导致本病的内因是第三腰椎横突由于解剖学和生物生物力学的因素,所受的应力较大。腰椎前屈、侧弯及
旋转运动时易致横突尖端附着的软组织出现肌肉撕裂、小血管破裂等病理变化,引起组织水肿,压迫和刺
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引起所支配的肌肉痉挛,并在局部形成纤维化、疤痕样组织,出现一系列症状。
第三腰椎横突过长或两侧不对称等解剖上的变异,也是内因之一。寒冷刺激也会诱发本病。
中医认为它由先天禀赋不足并受寒、劳损所致。
【辨证】
腰部疼痛牵滞,受寒或劳累后加重,疼痛有时向臀部、同侧内收肌和大腿前侧放射,但不超过膝关节。第
三腰椎横突尖端压痛明显,并可触及肌痉挛结节或条索样物质;腰部活动稍受限制。X线平片一般无异常
发现,少数可见第三腰椎横突明显过长或不对称等。
治法  理筋止痛
   【针灸治疗】
(一) 刺灸
处方:气海俞、肾俞、阿是穴。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并可加温针灸。
方义:本病局部取穴为主,以疏通经络、舒筋止痛。
(二) 穴位注射
可使用丹参注射液或威灵仙注射液作局部压痛点的注射治疗。
(三) 拔罐法
    在局部用火罐或抽气罐。
   【推拿治疗】
    取穴:基本同针灸处方。
    手法:采用滚法、按揉法、弹拨法和擦法等。
    操作:患者取俯卧位,医者在患侧腰部施滚法约5分钟,再以拇指罗纹面施按揉法、弹拨法于横突尖
端及周围组织约5分钟(在施这一手法时,也可使患者处于侧卧位);最后,以小鱼际擦法擦患部,透热为
度。
   【按语】
    推拿针灸治疗本病疗效较好,如患者能配合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疗效会更好。
腰椎管狭窄症
    由于骨性或纤维性增生、或移位,造成腰椎椎管或神经根管狭窄,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产生一系
列症状者,称为腰椎管狭窄症。本病可因先天发育不良或继发性因素所致,推拿临床多见继发性腰椎管狭
窄症,且以退变为主,故好发于40岁以上者,男性多见。
腰椎管狭窄症属于中医“痹证”、“腰痛”的范畴。
【病因病机】
先天发育性椎管狭窄较少见。继发性因素包括退变、创伤、骨病及医源性等。退变引起骨质增生、韧带肥
厚或钙化、椎间盘后突、椎间隙狭窄或椎体移位等,造成中央椎管或神经根管狭窄,压迫刺激硬膜囊、神
经根。
中医认为本病以肾虚为本,再感受寒湿,或又受劳累损伤而引起。
【辨证】
腰痛,呈缓慢进行性发展,伴有下肢酸痛麻木,行走、站立过久后加重,弯腰、下蹲及侧卧位休息后疼
痛减轻;有典型的间歇性跛行;神经根管狭窄者有下肢放射痛。马尾神经受压严重者,有马鞍区麻木、二
便功能障碍。
腰部无明显压痛,后伸试验阳性,部分患者有神经功能损害体征。神经根管狭窄者,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
X线平片可见腰椎的退行性改变,包括关节突关节、椎体、椎间隙、椎板等,或有腰椎假性滑脱。CT有较大
的诊断价值,能判断椎管、恻隐窝的狭窄情况。椎管造影、MRI对诊断也能提供帮助。
     治法  活血通络、补肾强腰
    【针灸治疗】
(一)   刺灸
处方  肾俞 命门 夹脊 秩边 委中 昆仑
刺灸方法  针用平补平泻法,并可加温针灸。
方义  本病以足太阳膀胱经穴为主,以补肾通络;再配合局部取穴,活血强腰。
(二)拔罐法
在患部用火罐或抽气罐。
【推拿治疗】
取穴  基本同针灸处方。
手法  多采用滚法、按法、揉法、擦法及被动运动。
操作  患者俯卧位,医者以滚法操作于腰骶部,以按揉法施于夹脊、督脉、膀胱经第
一侧线、八寥、秩边等部。
患者侧卧位,斜扳腰椎。
患者仰卧位,行屈膝屈髋按压法;指揉委中、昆仑。
患者俯卧位,用擦法擦腰骶部,透热为度。
【按语】
1. 推拿针灸治疗本病有一定的疗效。
2. 对骨性椎管狭窄或有马尾神经受者,应慎用后伸扳法,并建议患者手术治疗。
3. 患者应卧硬板床,腰部保暖,避免劳累。适当进行腰腹肌功能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突症)的推拿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神经根、马尾神经或
脊髓,引起腰痛、下肢放射痛或有膀胱直肠功能障碍等症状及体征的疾病。简称腰突症。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依据
1.1     常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病史,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1.2     发病的年龄段和性别差异越来越不明显,除青壮年发病率高外,老年人和儿童(18岁以下)并非
少见。
1.3     腰椎4、5或腰椎5与骶椎1的椎间盘突出发生率最高,可占90%以上。
1.4     反复发作腰痛和/或放射性下肢痛,一般急性期较为严重,咳嗽、喷嚏或大便等腹压增高时疼痛
加重,卧床休息可能减轻。病程长者可出现下肢肌力下降或肌肉萎缩。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可能引起马尾神
经压迫综合征。
1.5     腰部僵直,活动受限,生理弧度消失甚至后凸,腰椎侧弯,在椎间盘突出间隙相对应的棘突旁有
压痛或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受累神经支配区的感觉、运动和反射改变,有助于突出定
位诊断。马尾神经受压者可出现提肛反射、提睾反射消失。
1.6     腰椎正侧位X线摄片检查显示生理弧度改变,病变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等,并排除骨折、骨质破
坏等改变。腰椎CT可明确诊断并定位,提示突出方向、形态和程度,椎管形态大小,关节突关节增生等征
象。
1.7     对于难治性患者可进一步作MRI检查,以充分显示腰椎管及椎间盘突出的整体情况,提供椎管内
有无占位性病变、突出物是否脱垂、是否侵入后纵韧带下及马尾神经、脊髓损伤等细节。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证候分类
2.1中医证候分类
2.1.1   气滞血瘀:腰腿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转侧困难,痛处拒按。舌质紫
暗,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1.2   寒湿犯腰: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疼痛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
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2.1.3   湿热犯腰: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
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2.1.4   肝肾亏虚:腰部痠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痛减。偏阳虚者面色晄白,手足不温,少气懒
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迟。偏于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怠
倦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2.2现代医学分型
2.2.1    中央型:突出物位于椎管前方后中央,主要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临床表现为腰腿痛、会阴部
麻木和大小便功能障碍。
2.2.2    外侧型:突出物位于椎管内外侧方,神经根受挤压,主要引起根性刺激或压迫症状。
2.2.3    极外侧型:突出物移至椎管前侧方,甚至进入椎管侧壁或根管(侧隐窝),主要引起根性痛。
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案
3.1辨证施治
    在腰部及患侧下肢施以滚法、按揉法等手法,可做腰部拔伸牵引法和腰椎侧位斜扳法;也可做适度的
患侧下肢被动直腿抬高等。
3.2其他疗法。
3.2.1    卧床:急性发作期在保守治疗的同时应严格卧床1~2周,其后可在保护下适当活动。
3.2.2    针灸:适用于所有患者,重点针刺穴位有肾俞、大肠俞、次髎、华佗夹脊、环跳、委中等穴。
3.2.3    牵引:结合卧床休息,可作床边骨盆牵引,牵引重量15~20Kg,每日1~3次,每次0.5~1小时
,3~4周为一疗程。电动机械床牵引,牵引重量小于患者体重的1/3,每日1~2次,每次20分钟,3~4周
为一疗程。少数患者在牵引后有腰腿痛加重倾向,应停止牵引治疗。
3.2.4    封闭:常用椎间孔神经根或骶裂孔封闭治疗或腰部硬膜外封闭治疗。
3.2.5    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症状严重者可短期用脱水剂或激素类药物。也可用活血化瘀中药。
3.3并发症处理
3.3.1    症状加重:应立即停止推拿治疗,卧床休息。可用脱水剂或激素类药物治疗,亦可用活血化瘀
中药治疗,必要时可用封闭疗法,或建议手术治疗。
3.3.2    麻醉意外:若在封闭时出现麻醉意外,按操作常规处理。
3.3.3    皮肤破损:治疗部位出现皮肤破损,应停止手法采取抗感染等措施。
3.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注意事项
3.4.1    推拿治疗时,对突出物巨大或有钙化者、马尾神经受压者、继发椎管狭窄者,不宜用后伸扳法
或踩跷法。
3.4.2    建议在采用椎管封闭疗法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危害。
3.4.3    保守治疗期间可用腰围保护,但不宜长期使用。
3.4.4    慢性患者应卧硬板床并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3.4.5    避免久坐,忌坐沙发矮凳;避免腰部遭受震荡,不宜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避免剧烈咳嗽或
打喷嚏,保持大便通畅。
3.4.6    正规保守治疗半年以上,放射性腰腿痛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加重者,或症状严重,有明确神经
根传导功能障碍,尤其是肌力明显减弱并影响工作生活者,或有马尾受压,大小便功能障碍者应建议手术
治疗。
4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定
4.1     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度以上,能恢复原工作。
4.2     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
4.3     未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
骶髂关节扭伤与劳损
(骶髂关节半脱位)
骶髂关节扭伤与劳损是指骶髂关节因外力及姿势性应力的影响,引起骨盆周围韧带损伤或稳定性下降、错
位,导致骨盆承重机制的破坏,出现腰骶、下肢疼痛和劳动、生活能力的下降。
1诊断依据
1.1        经产女性多以慢性起病,可无腰部外伤史;青壮年男性多以急性起病,有腰部外伤史。
1.2        表现为腰骶部疼痛(少数患者也可出现尾骶部疼痛)及一侧或两侧下肢痛,患者站立时多以
健肢负重,坐位时以健侧臀部触椅;严重者甚至仰卧时不能伸直下肢,喜屈曲患肢仰卧或向健侧侧卧。
1.3        急性损伤患者骨盆倾斜,脊柱侧凸,呈“歪臀跛行”的特殊姿势,不能挺胸直腰;由于两侧
髋骨不对称,导致髋臼三维空间位置向上或向下移动,两下肢外观不等长;两侧髂后上棘、髂后下棘等骨
性标志不对称,且有压痛及叩击痛。慢性劳损患者因脊柱姿势代偿,“歪臀跛行”可不明显,但仍可在体
检中发现上述体征。
1.4        骨盆正位片是诊断本病的基本影像学依据,主要表现为①髋骨宽度与闭孔宽度的交错性不对
称;②耻骨联合两侧阶梯状改变和耻骨直径不对称;③两侧髂后上棘不在同一水平上,伸展性半脱位者髂
后上棘偏上,屈曲性半脱位者髂后上棘偏下;④慢性患者可见患侧骶髂关节髂骨侧骨密度增高,以往称为
致密性髂骨炎。
1.5        怀疑有骶髂关节滑膜炎者,可进一步拍摄骶髂关节轴位片;怀疑骶髂关节为强直性脊柱炎局
部表现者,可作HLA-B27检测进一步鉴别。
2证候分类
2.1        现代医学分类
2.1.1骶髂关节半脱位:骤然起病,发病前有外伤史,疼痛剧烈,体位改变或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加剧,
患侧下肢呈半屈曲状,主动或被动伸屈均明显受限并剧烈疼痛,腰骶部扣击痛;患侧“4”字试验、床边
试验、骨盆挤压试验阳性。可根据半脱位时骶髂关节运动方向分为屈曲性半脱位和伸展性半脱位。
2.1.1.1  骶髂关节屈曲性半脱位:患侧髂后上棘下移,凸起,下肢假性缩短。
2.1.1.2  骶髂关节伸展性半脱位:患侧髂后上棘上移,凹陷,下肢假性延长。
2.1.2骶髂关节韧带扭伤:骤然起病,发病前有外伤史,疼痛中等,体位改变时疼痛加剧,腰骶部无扣击
痛;患侧“4”字试验、床边试验、骨盆挤压试验阳性,但两侧骨盆的骨性结构对称,第二骶中棘、髂嵴
等骶髂关节韧带附着处压痛。
2.1.3骶髂关节劳损:慢性或隐匿起病,患者自觉下腰部、臀部隐痛乏力而下肢远端症状不明显,表现为
酸软、麻胀、怕冷等感觉;部分患者表现为骶尾部顽固性疼痛和触痛,拔伸骶髂关节出现过度移动;骨盆
X线平片呈所谓的“致密性髂骨炎”的征象。
2.2        中医辨证分型
2.2.1气滞血瘀,骨错筋结:有外伤史,疼痛剧烈,坐卧不宁,运动障碍,伤处拒按,局部肿胀,舌质暗
或有瘀点,脉弦紧。
2.2.2肝肾亏虚,筋弛骨错:腰膝酸软,下肢怕冷乏力,不耐久行久坐,痛处喜按,疼痛在劳累后加重,
小便关门不固,次数频多。舌质淡,脉沉细。
3              治疗方案
3.1辨证施治:正骨复位,恢复骨盆承载功能,整复手法为主。
3.1.1骶髂关节屈曲性半脱位:以改良斜扳法(髂后上棘)或短杠杆微调手法(骶骨下端、髂后上棘)整
复为宜。
3.1.2骶髂关节伸展性半脱位:以改良斜扳法(坐骨结节)或短杠杆微调手法(骶骨上端、坐骨结节)整
复为宜。整复成功的标志是疼痛显著缓解,骨盆骨性结构恢复对称性。腰部活动恢复正常,临床体征消失
,患肢承重功能恢复。
3.1.3骶髂关节韧带扭伤:以改良斜扳法(髂后上棘)及骶髂关节拔伸法伸展扭伤的骶髂韧带和髂腰韧带
,再以擦法在损伤韧带局部操作,透热为度。手法治疗有效的标志是腰骶部压痛消失,腰骶运动痛缓解。
3.1.4骶髂关节劳损:以短杠杆微调手法(骶骨下端和髂后上棘或骶骨上端和坐骨结节)整复骶髂关节,
配合骶髂关节拔伸法,然后以擦法在关节局部操作,透热为度。手法治疗有效的标志是腰骶部压痛消失,
腰骶运动痛缓解,患肢承重功能恢复。
3.1.5气滞血瘀,骨错筋结证:推拿治疗后宜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膏如三色膏之类外敷,促进痊愈

3.1.6肝肾亏虚,筋驰骨错证:在手法治疗同时可配合导引锻炼,以外强筋骨,内实肝肾。
3.2        其他疗法
3.2.1针灸:选用阿是穴、肾俞、大肠俞、次髎、下焦俞、环跳、殷门、委中等穴。
3.2.2中药湿热敷:适用于骶髂关节韧带扭伤和骶髂关节劳损患者。
3.2.3导引锻炼:屈膝屈髋蹬腿功、蛇行功,适用于骶髂关节劳损患者。
3.3        并发症处理
3.3.1腰椎退变:骶髂关节劳损患者因脊柱动静力平衡失调,常合并严重腰椎退变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
椎滑脱等病,应在治疗骶髂关节疾病的同时积极治疗腰椎疾病。
3.3.2尿道综合征:中老年女性骶髂关节劳损患者常因影响盆腔副交感神经而并发尿道综合征,可在治疗
骶髂关节问题的同时采用振法操作于下腹部、擦八髎等操作来解除副交感神经的受干扰状态,恢复正常排
尿功能。
3.3.3骶髂关节骨关节炎:骶髂关节劳损患者可因长期关节力学失衡,局部关节软骨过高集中载荷而引起
滑膜炎或骨关节炎,即使骶髂关节面恢复正常空间关系,仍会在下肢负重时出现疼痛。可在手法治疗的同
时配合局部中药热敷、理疗等方法;对于滑膜炎症者,则可采用骶髂关节封闭术。
3.4        注意事项
3.4.1骶髂关节手法整复后数日应避免持续步行,尤其是上下楼梯,以免加重骶髂关节负荷而造成再次移
位。
3.4.2骶髂关节周围韧带和肌肉十分发达,整复阻力很大,手法切忌粗暴,以免引起医源性损伤,手法整
复困难者应及时转诊或请上级医师处理。
4              疗效评定
4.1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腰部及下肢活动无障碍。
4.2        好转:临床症状改善,体征减轻,腰部及下肢活动无障碍。
4.3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腰部及下肢活动仍然存在障碍。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累及椎间关节、骶髂关节、椎旁韧带,最后导致整个脊柱强直、畸形的炎性疾病
。本病在我国北方多见,好发年龄为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发病率大大高于女性,约占90%。
    本病以前认为属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类型,但本病始于骶髂关节而极少累及四肢小关节;关节滑膜
炎不明显而韧带钙化、骨化明显;类风湿因子检查阴性,并且不出现皮下类风湿结节;发病年龄较轻,且
男性远多于女性;阿斯匹林等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无效的药物,治疗本病能奏效;因此目前把本病视为一种
独立的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5%左右有前列腺炎及膀胱炎,故认为本病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有密切关系。此外
,本病与遗传因素有关,West发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亲属中,本病发病率较周围居民高100倍。本病最
早出现于骶髂关节,渐进性向上蔓延,腰骶关节、腰椎、胸椎和下段颈椎依次受累,病变主要表现为慢性
炎性浸润,关节软骨增殖、骨化;韧带钙化和骨化,关节囊和韧带附着部的骨质遭侵蚀破坏,代之以骨赘
生长;椎间盘的软骨板和纤维环外层炎症引起软骨内骨化,并与前纵韧带形成的韧带赘融合成骨桥,使整
个脊柱最终发生强直。疾病后期,X线检查可见椎体之间形成骨桥,脊柱呈“竹节样”改变。
    本病早期诊断困难,临床上漏诊、误诊较多,许多年轻人腰痛,一般医院仅作为腰肌劳损等治疗,常
常贻误病情,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
    [诊断]
    (一)临床症状
    持续渐进性的腰背部酸痛和腰骶部不适,夜间或长时间静止后疼痛加剧,活动后减轻。棘突、骶髂关
节等处有明显压痛和叩击痛,可伴有轻度间歇性或两侧交替出现的坐骨神经痛。
    腰部活动受限,早期感腰部僵硬,运动不灵活,尤其是脊柱侧弯、下蹲运动受限,清晨起床时尤为明
显,稍活动后有所好转。晚期随着病情的发展,脊柱活动度越来越小,脊柱逐渐出现屈曲畸形,患者不能
直腰,不能抬头平视。肋椎关节强直则胸廓的扩张运动受限,胸腔容积缩小,心肺功能受到影响。
    (二)检查
    1、腰椎生理前凸消失甚至出现反弓,胸椎后凸增加和颈椎向前屈曲等,形成“驼背”畸形。
    2、脊柱两侧骶棘肌显著痉挛,脊柱僵硬,一侧或两侧骶髂关节及腰部有明显压痛和叩击痛。
    3、急性期血沉增快,抗“O”不高,类风湿因子多为阴性,白细胞抗原HLA-B27多为阳性。
    4、X线检查:早期骶髂关节可见骨质疏松,腰椎小关节模糊;中期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呈锯齿
状破坏;晚期关节发生骨性强直,小关节融合,关节囊及韧带钙化,骨化,脊柱间有骨桥形成。
    5、肺功能检查:肺活量显著减少。
    [治疗]
    对于早期尚未形成骨性强直的患者,推拿治疗可以缓减腰背疼痛,恢复活动功能,防止畸形发生有积
极的意义,对于中、晚期已形成骨性强直的患者,需采取综合措施。
    治疗原则:早期以和营通络,活血止痛为主;后期以舒筋通络,滑利关节为主。
    部位及取穴:腰背、脊柱及夹脊穴、膀胱经俞穴、环跳、秩边、居髎、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等。
    主要手法:滚、揉、点按、弹拨、扳、擦等。
    操作方法:
    1、循径按摩法:患者俯卧,医者站于一侧,在患者脊柱两侧膀胱经自上而下施滚、揉手法往返治疗
3-5分钟,然后点按膀胱经俞穴及夹脊穴3-5遍,再弹拨脊柱两侧骶棘肌以达到松驰肌肉,解痉止痛的目
的。
    2、按脊后伸法:两手掌重叠自上而下有节律地按压脊柱胸背、腰骶、骶髂等处,按压时要配合病人
呼吸,即呼气时按压,吸气时松开,反复5-8遍,然后一手掌按住腰骶部,另一手托扶一侧大腿,使其后
伸,双手同时向相反方向完成腰骶、骶髂及髋关节的被动后伸,还可作髋关节的外展、外旋及内旋运动,
然后点按环跳、秩边、居髎等穴。
    3、仰卧运髋法:患者仰卧,医者施滚、揉法于髋关节及大腿根部2-3分钟,然后拿揉大腿肌肉,再
作髋关节被动屈伸、外展、外旋运动,以助僵直的髋关节恢复运动功能。并可按揉髀关、风市、阳陵泉、
足三里、绝骨等穴,两侧分别进行。
    4、扩胸伸脊法:患者坐位,两手指交叉屈肘抱于后脑枕部,医者站于背后,以膝部抵住患者胸段脊
柱,双手握住患者两肘,作向后牵引及向前俯的扩胸俯仰动作,反复数次,这是很有效的扩胸伸脊运动。
    5、推擦脊柱法:患者坐位或俯卧位,暴露腰背及脊柱,医者用肘尖直推脊柱(自上而下)两侧夹脊
5-8遍,再直擦背部督脉及膀胱经,横擦腰骶部,均以透热为度,并可加湿热敷或走罐。
    6、辅助治疗:功能锻炼
    鉴于本病的发病特点,除推拿治疗外,积极进行功能锻炼也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在病变的早期,锻
炼可分二步进行,一是身体素质的锻炼,根据情况可采用少林内功、气功、太极拳、健身操等;二是进行
有针对性的脊柱及关节功能锻炼,如深呼吸、扩胸、下蹲、脊柱运动等。锻炼应持之以恒,但不宜过度疲
劳。
    [预后]
    推拿治疗能明显改善症状,对关节功能的恢复也有良好的作用,特别是早期见效更显,配合功能锻炼
可提高疗效。
    [附注]
    1、注意脊柱姿势正确,应睡硬板床并采取仰卧低枕以助脊柱伸直。
    2、本病属慢性疾病,患者需积极配合锻炼,同时应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关研究]
    本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对本病的治疗手段虽有多种,但效果不甚理想,相对而言,推拿疗法的效果
是肯定的,特别是对早期患者的治疗,预后尚好,一般可基本恢复病变关节的活动功能。对后期骨性强直
畸形的患者则预后较差,推拿治疗仅能改善局部某些症状或增强部分功能,而病变关节的畸形很难恢复。
梨状肌综合征
    由于梨状肌损伤及坐骨坐骨神经穿过梨状肌时的解剖变异,造成坐骨神经在该处受压,产生下肢后侧
疼痛等症状,称为梨状肌综合征。本病属于神经卡压综合征之一,有人将其归入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
或臀区综合征中。临床上,原发性的梨状肌综合征见于重体力劳动者,但多数患者由腰椎、骶髂关节或髋
关节病变等引起。
    本病属于中医“坐臀风”范畴。
    【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由于髋关节过度内外旋或外展,使梨状肌过度牵拉或收缩而损伤,随之充血、肥厚、痉挛,
压迫坐骨神经出现一系列症状;同时,如有解剖上变异(如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中穿出或坐骨神经高位分支
),更易因外伤而出现症状;寒冷刺激也会诱发本病。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风寒之邪外侵、经脉拘挛或外伤所致。
    【辨证】
    臀及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疼痛,呈“刀割样”或“作脓样”,不耐久行;可触及紧张隆起的梨状肌
,并有压痛,髋关节外展、外旋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治法:理筋止痛
    【针灸治疗】
   (一)刺灸
    处方  环跳、承扶、胞肓、秩边、委中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并可加温针灸。
    方义  本病以局部取穴为主,辅以足太阳经穴,以疏通经络、理经止痛。
    (二)穴位注射
    可使用丹参注射液或威灵仙注射液作局部压痛点的注射治疗。
    (三)拔罐法
    在局部用火罐或抽气罐。
    【推拿治疗】
    取穴:基本同针灸处方。
    手法:采用滚法、按揉法、弹拨法和擦法等
    操作:患者俯卧位,医者以滚法施于患侧梨状肌及周围,并配合髋关节内外旋的被动活动;按揉并弹
拔梨状肌痉挛的肌束,点按痛点;最后,擦法擦患部,透热为度。
    【按语】
    1.临床上,单纯由于外伤所致的原法性梨状肌综合征较少见,更多的是因腰椎间盘
突出症、骶髂关节病变、髋关节炎、髋部滑囊炎、人工髋关节术后等疾病而继发;治疗时应注意治疗其原
发病灶,以进一步地提高疗效。对疼痛严重的急性期患者,可配合采用封闭治疗,能缩短疗程。
2. 患者应注意局部保暖。
   
冈上肌肌腱炎
    冈上肌肌腱炎为慢性劳损或损伤所致无菌性炎症。以局限性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易继发冈上
肌肌腱钙化,好发于40岁左右的中年人。
    冈上肌肌腱炎属于中医“伤筋”范畴。
   【病因病机】
    本病是因频繁的外展肩部,造成冈上肌肌腱在肩峰与大结节摩擦损伤或肩部外展起动时用力过度直接
损伤该肌腱。肌腱无菌性炎症在肩外展时疼痛尤为明显。若长期缺血性肌腱炎,导致病变纤维组织上钙盐
沉积,发生肌腱钙化,加重肌腱与肩峰的摩擦,炎性疼痛反应更甚。
    中医认为其由劳损和外力损伤,局部经络失和,气滞血瘀引起。
   【辨证】
    肩部外侧肩峰下和肱骨大结节顶端局限性疼痛,时有向颈、肩、肱骨外上髁牵涉。当上臂外展超过60
°时导致疼痛而活动受限,再向上超过120°时疼痛消失,表现为“疼痛弧”。其痛的定位大多局限于冈
上肌肌腱止点大结节顶点,可随肱骨头旋转而移动。
    治法:舒筋通络,活血化瘀。
   【针灸治疗】
   (一)刺灸
   处方  肩前 肩髃 肩髎 肩贞 肩井 阿是穴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或加灸,或温针灸等
   方义  本病以局部取穴为主,舒筋通络止痛
(二)   穴位注射
   可使用当归注射液或威灵仙注射液等作局部压痛点的注射治疗。
(三)   拔罐法
   在患部用火罐或抽气罐(注意:较难吸定,易脱落)。
    【推拿治疗】
    取穴  阿是穴为主,其他基本同针灸处方。
    手法  衮、按、揉、拿、弹拨、擦、摇搓抖等。
    操作  患者取坐位。医者在患肩及肩外侧用衮法治疗,手法宜轻柔缓和,同时配合患肩的外展活动。
其次按揉阿是穴和肩井、肩髃、肩贞、肩髎等穴,拿肩井和肩关节周围肌肉。患肩外展30°状态下,再在
阿是穴及其周围施于弹拨和按揉法交替治疗,搓揉患肩并在其局部施于擦法,以透热为度。最后摇、搓、
抖患肩及上肢。可加用中药热敷。
【按语】
    1.本病推拿、针灸治疗疗效肯定。
   2.本病急性期手法宜柔和,患肩活动适当控制;慢性期手法宜深沉;使用弹拨法不宜过分剧烈;要配
合适当的功能锻炼。
   3.患肩注意保暖。
肩峰下滑囊炎
    肩峰下滑囊炎又名三角肌下滑囊炎,指外力撞击或劳损引起肩峰下滑囊产生无菌性炎症。以肩外侧局
限性疼痛、肩关节旋转和上臂外展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该病患者多有外伤史。
    肩峰下滑囊炎属于中医“伤筋”范畴。
   【病因病机】
当肩部遭受直接的撞击或肩部过度外展,造成急性的肩峰下滑囊炎。因冈上肌肌腱在肩峰下滑囊的底部,
当冈上肌肌腱发生慢性劳损或退变时,肩峰下滑囊必然同时受到影响,故肩峰下滑囊有病变时也隐藏着冈
上肌肌腱的疾病。
中医认为本病因外伤并感受风寒所致。
   【辨证】
    肩外侧深部疼痛,可从肩峰下放射至三角肌止端。肩关节外展、旋转、内收活动时疼痛加剧。在三角
肌和肩峰下有较广泛的压痛。病变早期肩关节活动障碍轻微;病变后期因滑膜囊壁增厚,且与腱袖粘连,
肩关节活动明显障碍,若肩关节活动障碍日趋严重,则会出现冈上肌和冈下肌肌肉萎缩,甚者三角肌肌肉
萎缩。急性期以肩部疼痛为主;而慢性期以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
    治法:急性期为活血化瘀;慢性期为舒筋通络。
   【针灸治疗】
   (一)刺灸
   处方 肩髃 臑俞 肩前 肩贞 肩髎 肩井 合谷 阿是穴。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或加灸,或温针灸等。
   方义 本病以局部取穴为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穴位注射
   在肩外侧局部压痛点作注射治疗,药选当归注射液或威灵仙注射液等。
   拔罐法
   在患部痛点(阿是穴)点刺出血,加拔火罐,每次留罐10-15分钟。
    【推拿治疗】
    取穴  阿是穴为主,其他基本同针灸处方。
    手法  衮、按、揉、提拿、弹拨、擦和摇法等。
    操作  急性期治疗:患者取坐位。医者在患肩之肩峰下和三角肌部施于按揉法,手法宜柔和缓慢,同
时配合患肩部周围轻快的提拿法治疗,以加强局部血液循环。然后在三角肌及其周围施于擦法治疗,以透
热为度。
     慢性期治疗:患者取坐位。医者在患肩之肩峰下和三角肌部施于衮法治疗,手法宜轻柔,同时配合
上臂的内收、外展和旋转活动。其次在患肩施于拿、按揉法治疗,手法宜深沉而缓和。再在上臂外展30°
状态下,肩峰下和三角肌部施于弹拨法治疗,手法宜轻柔。最后患肩及上肢的摇、搓、抖手法治疗。可加
用中药热敷。
【按语】
    1.本病推拿、针灸治疗疗效肯定。
   2.本病急性期手法宜轻柔,不可在患肩体表用力下压,以免加重滑囊损失;慢性期手法宜沉缓,弹拨
法时不可用力过猛。
   3.急性期患肩可适当的轻度活动,慢性期则适当加强功能锻炼;注意患肩局部保暖。   
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该病以肩关节疼
痛、活动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临床特征。本病常发生在单侧肩部,多见于50岁左右的患者,所以又有"
五十肩"之称。本病属于一种具有自愈倾向的自限性的疾病。
本病病因主要与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肩部外伤、慢性劳损、或感受风寒等有关。病理
变化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充血、水肿、渗出、粘连等,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
[诊断]
(一)临床症状
    初起症状为经常性肩关节疼痛,活动不利,有僵硬感。局部畏寒,夜间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
臂放射。
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日渐加重,早期为疼痛引起,中期为肩关节出现粘连所致,后期常有局部肌肉僵硬、
萎缩、肩峰突起等。肩关节各方向的活动均受限,但以外展上举更为严重,患手不能摸背。肩关节周围广
泛粘连而形成“冻结肩”,随之疼痛减轻。
检查时,在患侧肱二头肌长、短头附着处(肩内陵穴)、肩峰下缘(肩髃穴)、肩胛冈上缘(秉风穴)、
小圆肌上缘(肩贞穴)等处有不同程度的压痛点,患肩活动明显受限。
(二)理化检查
X线检查:初期常无异常,后期出现在肱骨大结节附近软组织内的钙化斑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钙斑的形状
、大小、密度均不定。有的为颗粒状,有的为斑片状钙斑。除见于上述部位外,还可能出现于肱骨颈、肱
骨干、肱骨头及肩峰附近的软组织内,但出现在肩胛盂下方软组织内的钙斑非常少见。受累侧的肩肱关节
、肩锁关节将显示骨性关节病的改变,肩部诸骨可显示骨质疏松,并合并肌肉萎缩。
肩关节造影检查:可见关节囊变小,其下缘呈锯齿状,肩胛下隐窝或腋隐窝可以变小或消失。
[治疗]
目的:初期对疼痛较甚者,宜增加局部组织痛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渗出的吸收和排泄,促进病变
组织的修复;后期以改善肩关节活动为主,松解关节粘连,加大关节活动度,滑利关节,促进关节功能的
恢复。
治则:初期活血止痛为主,后期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部位及取穴:肩井、肩髃、秉风、天宗、肩贞、肩内陵、曲池、合谷等穴。
手法:滚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拿法、摇法、扳法、拔伸、搓法、抖法等。
操作方法:
1. 方法一:
(1)患者端坐,患肢放松下垂。术者站于患侧,用一手握住患者手臂使其微外展,另一手用滚法或一指
禅推法施术,重点在肩前部、三角肌部及上臂内侧。在肩前部及三角肌部施以滚法时,另一手可配合患肢
的被动外展和旋内、旋外活动。如施术时患者怕痛,肩臂肌肉紧张,不能放松,而影响治疗者,则可采取
仰卧位,患肢微外展,并屈肘90。,术者一手握住其腕部,另一手用滚法施于肩前都、上臂内侧部及三角
肌部。两手协调配合,使肩关节作旋内和旋外活动。
(2)坐位,接上势。术者一手在患肩外侧和腋后部用滚法,另一手可配合患肢被动的后伸旋内,并屈肘
使手背沿着脊柱向上抬。要注意上抬的动作必须稳而缓和,幅度逐渐加大,切忌动作粗暴,以免引起剧烈
疼痛,使患者不堪忍受。
(3)术者站于患侧后方,依次接揉肩井、秉风、天宗、肩贞、肩髃、肩内陵各穴。夜间痛者,天宗穴可
作重点按揉。
(4)术者站在患侧,一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握住其腕部或托住肘部,以肩关节为轴心作环转摇动,幅度
由小到大。接着再作患肩的内收扳动:术者站于患者背后,用腹部紧贴患者背部以稳住身体,然后用一手
扶住患肩,另一手握住患肘向健侧肩关节方向扳动。本法适用于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明显者。
(5)肩关节后伸扳法:术者站在患侧前外方,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另一手扶住健侧肩部用握腕之手将患
臂由前向后扳动,尽可能使之后伸、幅度可逐渐增大。
(6)肩关节后伸旋内扳法:术者站于患者健侧后方,用一手扶住健侧肩部,防止患者上身前倾,另一手
握住患侧腕部,从背后将患肢向健侧牵拉,一放一紧,逐渐用力加大活动范围。此法适用于肩关节内旋障
碍明显者。
(7)肩关节抖法:术者站在患侧前方,用双手握住患肢手腕部。慢慢向上提起,并同时作牵拉抖动。提
抖时要求患肢充分放松,提抖频率要快,幅度逐渐增大。
(8)用搓法从肩部到前臂反复上下搓动,以放松肩关节。拿肩内陵、曲池、合谷。本法常作为肩部治疗
的结束手法。
2. 方法二:患者正坐位,术者立于患者背侧,先点按缺盆、肩髃、肩贞、天宗等穴,待肩臂热胀后,进
行下述手法。
(1)捏肩  术者用手的拇、食、中三指捏、揉、拿患侧肩部斜方肌上缘3-5遍。
(2)揉臂  术者立于患者外侧,双手合揉患肩关节,然后用按揉法自肩至腕部操作3-5遍,用力由重到轻
,再由轻到重。
(3)大旋  术者立于患者患肢外侧,将患肢向前、后大幅度旋转3-5次。
(4)运肘  术者反手握住患侧的小指、无名指和中指(术者反掌将掌心与患者的掌心相对,拇指与其余
四 指握住患者的小指、无名指和中指),将患肢腕关节掌屈,并带动前臂向患者肩前方屈肘,抵于肩前
方后,带动前臂内旋并沿患者腋前线方向,向下牵抖3-5次(亦称运抖法1)。
(5)下牵  接上动作,将患肢沿腋中线方向,向下牵抖3-5次(亦称运抖法2)。
(6)反牵  接上动作,将患肢沿腋后线方向,向下牵抖3-5次(亦称运抖法3)。
(7)双牵  完成上述手法后,将患者的患肢与健肢在胸前交叉,术者双手分别握住患者的双腕,向后牵
拉3-5次;然后将患者的健肢和患肢交叉换位,再进行3-5次的牵拉。
(8)活肘  术者站于患侧侧后方,面向患者背部,将患肢上臂内旋肩关节轻微内收,使前臂置于背后,
肘关节屈曲至最大幅度。术者一手托住患肘,一手握住腕部,握腕之手向外,托肘之手向内做相反方向的
拉伸,以患者耐受为度。
(9)运肩  术者将患者的患肢搭于自己的肘部,两手交叉扣于患肩。其中一手扣于肩峰,术者用自己的
肘部带动患肢上臂进行环形转动,扣于肩峰的手随着转动揉搓患肩,左右各转动5-10次。
(10)搓肱  术者立于患肩的外侧,用搓法操作与上肢,自肩关节至腕关节,反复3-5次。
[预后]
推拿对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预后良好,痊愈后很少复发,配合患者主动练功,效果更加显著,但有糖尿病
或结合病史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差。
[附注]
1.    注意事项:肩部避风寒,避免过度劳累。
2.    练功方法:
A/弯腰旋肩:站立位,弯腰,使垂下的上肢作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旋转运动。
B/手指爬墙:患者面对墙壁用双手或患则单手沿墙壁缓慢向上摸高爬动,使患肢尽量上举,然后再缓慢向
下回到原处,反复进行,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爬墙高度,也可让患者站在单杠下用单手或双手握住单杠对
肩关节进行牵拉,以解除粘连。
C/抱颈后伸:双手十指交叉,抱住颈部,双肘尽力后伸。
D/扶栏下蹲:一手扶握栏杆或窗台、桌沿,身体侧立,缓缓下蹲,使肩关节外展。
E/毛巾擦背:健肢在上,患肢在下,分握毛巾两头,健肢向上拉毛巾,带动患肢屈肘内旋。此动作也可用
棍棒代替毛巾。
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是指肱骨外上髁处疼痛,并影响前臂功能的一种病症。以往此病多见于网球运动员,故称为
网球肘。临床上,多见于女性。
病因病理
前臂伸肌总腱附着于肱骨外上髁,如因劳损造成肌纤维撕裂、出血,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继发粘连,当
前臂活动时,粘连被牵拉,诱发局部疼痛,并可沿桡侧腕短伸肌向下放射。有人认为本病也属于血管神经
束卡压综合征之一。
症状
肱骨外上髁处疼痛,并向前臂桡侧放射,屈肘时不能提拿重物,因此,不能拿热水瓶倒水、不能拖地板、
毛巾拧不干。
体征
局部有压痛,肱骨外上髁上方压痛,为桡侧腕长伸肌起点扭伤;肱骨外上髁上压痛,为桡侧腕短伸肌起点
扭伤;桡骨小头附近压痛,可能是桡骨环韧带损伤;桡侧伸腕肌上广泛而明显的压痛则有血管神经束受挤
压的可能。
一般无红肿。
网球肘试验阳性。
腕关节背伸抗阻力试验阳性。
注意与肱骨内上髁炎、尺骨鹰嘴滑囊炎的鉴别。
治疗
早期推拿治疗效果较好。疼痛严重者,可行局封治疗。小针刀已为很多医师所采用。
推拿治疗:
1.滚法施于患者前臂桡侧,结合前臂的旋转屈伸。
2.按揉痛点,结合理筋手法。注意辨证。
3.擦局部。可结合热敷。
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目前由于电脑的普及,有增多的趋势。本病是指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压迫所引起的手指
麻木等神经症状。
病因病理
其发病与局部解剖生理有相关性。腕关节掌侧横韧带与腕骨之间的通道被称为腕管,其中除正中神经通过
以外,还有9根肌腱通过。正常情况下,屈指肌腱在腕管内滑动,不影响正中神经。当腕管内容积减少,
就会挤压正中神经,产生一系列症状。常见的病因有:腕骨骨折、脱位或增生;腕横韧带增厚;损伤或疾
病引起的腕管内容物肿胀。
症状体征
桡侧三个半手指感觉过敏、麻木、刺痛或烧灼样疼痛。夜间、劳动后及温度增高时加重,甩手或摇动腕关
节后减轻。挤压腕管或被动掌屈腕关节时,可引起向桡侧三个手指的放射性疼痛或麻木。病程长者,可出
现大鱼际萎缩、肌力减退、感觉消失。
注意与颈椎病的鉴别。
治疗
操作:患者坐位,腕部垫枕,掌侧向上,医者用滚法或掌揉法在前臂沿屈指肌腱方向治疗,接着用一指禅
推法或拇指按揉法施于腕管处,配合腕关节的被动活动,再轻柔地弹拨肌腱。最后,擦患部。

                                      腱鞘炎
腱鞘炎好发于手指、腕部及肩部等活动频繁的部位,常见有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和屈指肌腱腱鞘炎。
 
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指长期劳损或外伤导致桡骨茎突部慢性无菌性炎症。以局部疼痛和手活动功
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女性多于男性,易发于从事频繁的腕和掌指活动者。
    病因病理
    该处腱鞘之腱沟浅而狭窄,底面凹凸不平,沟面覆盖腕横韧带;其内只能紧密地通过拇长展肌和拇短
伸肌肌腱,回缓余地很小;两根肌腱出鞘管后成一折角,分别止于拇指与第一掌骨。拇指及腕活动时,折
角更大,当腕、拇指活动时,尤其是拇指内收、腕关节侧屈时,鞘管壁极易对肌腱产生压迫和摩擦。若腕
指长期从事固定姿势的活动或短时期活动过度,则肌腱在腱鞘内摩擦加剧,局部产生炎性水肿,鞘壁也随
之增厚,造成肌腱在鞘内受压变细而在鞘外上下端则变粗,即形成狭窄性腱鞘炎。在病变晚期可产生摩擦
音。
中医认为其由劳损和外力损伤,局部经络失和,气滞血瘀引起。
手工工作者,女性较多见。
    症状
该病一般发病缓慢,也时有因用力过度而突然发病者(如扳手腕);早期仅感觉局部酸痛且在活动时出现
。随病变至一定程度,临床可见腕背桡侧部和拇指周围疼痛和压痛,且放射感下至手指、上达前臂或上臂
;拇指内收、外展活动受限且感无力;严重者,因废用可出现大鱼际肌肉萎缩;晚期当拇指运动时,在桡
骨茎突处有摩擦感或摩擦音。
体征
桡骨茎突处有压痛,皮下可触及到硬度与软骨相似的肿块(肌腱增厚所致)。拇指、手腕的被动活动一般
无明显障碍,但不能对抗阻力。
握拳(尺屈)试验(芬氏征Finkelstein)阳性。
推拿治疗
患者取坐位,患部涂以介质。医者先于前臂伸肌群桡侧施于滚法治疗,其次点按手三里、偏历、阳溪、列
缺、合谷等穴。再在桡骨茎突部用拇指重点施于按揉、弹拔法和理筋手法,手法宜轻快柔和。最后在局部
施于擦法,以透热为度。可配合中药热敷和外敷膏药。
桡骨茎突理筋手法:以患者右手为例,医者左手拇指置于患者桡骨茎突部,而右手食、中指夹持患者拇指
,拇、食指等握住患者右手其他手指向下牵引,同时向尺侧极度屈曲,然后,医者用左手拇指捏紧桡骨茎
突用力向掌侧推压挤按,同时右手用力将患者腕部掌屈和伸展,反复3-4次。
注意事项
   1.腕部被动活动幅度由小到大,不可骤然猛烈活动。
   2.治疗期间减少手部的活动;在工作中变换姿势,减轻桡骨茎突部的负担。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又名“指部腱鞘炎”、“弹响指”、“扳机指”。指因劳损导致手指部的屈指肌腱
鞘慢性无菌性炎症。可在任何手指发病,临床上以拇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掌指关节处腱鞘炎最多见。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及手工操作者,尤其是用手指经常做反复屈伸、握、捏操作或握持硬物的工种。
    病因病理
因手指活动频繁或手掌用力过度或长期从事用力握硬物工作,造成手指屈指肌肌腱与腱鞘长期刺激和摩擦
,使腱鞘肥厚及纤维化,形成环状狭窄。在狭窄处肌腱受压变细,而腱鞘两端则变粗,类似葫芦状。当伸
屈手指时,粗大的肌腱从狭窄处滑过,可有一个突发性的动作。
    症状
患指局部或酸痛无力或疼痛和明显压痛,屈伸灵活性降低。弯曲手指时,患指可突然停留在半屈曲位置,
若再用力屈曲,便可发生扳枪机样感觉和弹响。当患指屈曲位变伸直位时也可产生扳枪机样感觉和弹响。
严重者往往在睡眠后或工作后,患指静止于伸展或屈曲位置,需用健侧手帮助患指完成其曲伸动作,称之
为“闭锁现象”。
体征
局部压痛及组织增厚,手指屈伸时有弹响。严重者手指交锁于屈曲位,不能伸直,并可触及坚韧束条状的
肌腱。
治疗
    舒筋通络,活血化瘀。
    推拿治疗
操作:患者取坐位,患部涂以介质。医者在患指的掌指关节周围施于捻法往返治疗,手法宜轻巧柔和,同
时配合掌指关节的曲伸活动和环旋摇动。其次在患指的肌腱作垂直方向的弹拨法,手法柔和且多集中于患
处,往返数次。然后医者一手拇、食指捏住患指远端,另一手捏住患指的掌指关节近端,且用拇指稍使劲
按住患处,进行有节奏的拔伸,同时边拇指按揉,边沿肌腱方向反复转动和小幅度的掌指关节摇动,并沿
肌腱方向做数次理筋手法。
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减少手部的活动,局部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2.避免掌指关节过度曲伸和用力提硬重物品。
                                       
腱鞘囊肿
好发于腕背中央及腕掌面舟骨结节处、足背和国窝。一般认为,因发病部位与关节腔或腱鞘相通,关节活
动过度,使滑液或其他组织液在局部积聚,形成囊肿。囊肿早期呈液性的胶状物,后期可呈纤维化。
治疗
初发时,患者可自行挤压按揉,使之消散。病稍久,可请骨伤科或推拿科医师以手法推散。如囊肿坚硬不
易破,可用平底重物敲击。挤碎后,应加压包扎。部分患者需用三棱针刺破,或手术切除。
膝关节骨关节炎
又称膝关节增生性骨关节炎、老年性骨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60岁以上多见。它是一
种以由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引起的,以骨质增生为主的关节病变。滑膜炎症是继发的。
本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
【病因病机】
本病发病原因目前尚不确切,但与年龄、性别、代谢、职业、损伤、内分泌有关。目前认为主要是由生理
上的退化作用和慢性积累性的关节磨损及机械性损伤积累造成的。
中医认为它由劳损、局部经筋脉络失和引起。
【辨证】
发病缓慢,往往有劳损史,多见于中老年肥胖女性。膝关节活动时疼痛为主要表现,在晚上、上下楼、行
久时疼痛加重。疼痛早期为间歇性,后期为持续性。膝关节活动受限,但不强直。少数患者有关节肿胀、
积液。膝关节活动时有弹响、有摩擦音。后期可有肌萎。压痛点在内外膝眼及髌韧带。
X-ray表现:胫、股骨内外髁增生,胫骨髁间嵴变尖,髌股关节面狭窄,可有钙化的游离体,髌骨边缘密
度增高,可有髌韧带钙化。
治法 疏经通络
【推拿治疗】
取穴:基本同针灸处方
手法:一指禅推法、滚法、按揉、弹拨、拿法 、擦法、摇法等。
操作:患者俯卧位,滚啯窝。患者仰卧位,滚大腿股四头肌,按揉弹拨髌韧带及内外侧副韧带,提拿揉推
髌骨,擦髌韧带及膝眼,摇膝关节、屈伸膝关节。
【按语】
⒈针灸推拿治疗本病有肯定疗效。
⒉治疗期间减少膝关节的活动,并注意保暖。

髌下脂肪垫劳损
髌下脂肪垫劳损又称脂肪垫炎、脂肪垫肥厚。好发于30岁以上、经常爬山登高长途跋涉及反复起蹲者。
本病属中医“膝部伤筋”范畴
【病因病机】
膝关节局部的直接外伤或膝关节长期过度屈伸,致髌下脂肪垫损伤,局部充血肥厚,发生无菌性炎症,引
起脂肪垫劳损。由于脂肪垫肥厚,膝关节活动时脂肪垫容易在关节间隙发生嵌顿而致疼痛及活动受限。由
于无菌性炎症反应,渗出液增多,日久脂肪垫可与髌韧带发生粘连,致伸膝活动受限。本病也可由膝关节
内其他疾病继发引起。
中医认为它由劳损及风寒侵袭、局部经筋脉络失和引起。
【辨证】
多发生于30岁以上,经常爬山、下蹲及步行者。髌下肿胀疼痛,可放射至腘窝及小腿后外侧,关节伸直或
劳累时疼痛加重。双侧膝眼处饱满,压痛明显,浮髌试验可呈阳性病久可见股四头肌萎缩。膝关节过伸时
疼痛加重。
X-ray:髌骨无明显异常。
【治法】疏经通络。
【针灸】
(一)刺灸
处方:膝眼、血海、伏兔、阳陵泉、阴陵泉、委中、委阳、承山、足三里、阿是穴。
刺灸方法:针用平补平泻,并可加温针灸。
方义:本病以局部取穴为主,以疏经通络,舒筋止痛。
(二)穴位注射
可使用当归注射液、威灵仙注射液等作局部压痛点的注射治疗。
【推拿治疗】
取穴:基本同针灸处方
手法:滚法、按揉、弹拨、拿法 、擦法、摇法等。
操作:滚股四头肌及小腿内侧肌群,(若有脂肪垫嵌顿,则先在牵引状态下内、外摇膝关节,再慢慢屈伸
膝关节),按揉膝眼,掌心握住髌骨,上下推挤。擦热膝关节,并快速伸直膝关节。
【按语】
⒈针灸推拿治疗本病有肯定疗效。
⒉治疗期间少作跑跳活动,适当进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防止关节粘连、肌肉萎缩,并注意保暖。

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半月板为纤维软骨组织,呈周缘厚,内缘薄的楔形,从平面上看为半月形,称为半月板;其充填于
股骨髁与胫骨髁之间,有增强膝关节稳定的作用。半月板结构和功能的特点决定了它是膝关节内最易损伤
的组织之一。在从事剧烈运动和特殊职业的人员中,半月板损伤的机率更高。
 
病因病理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常见于膝关节伸屈伴随小腿内外旋或内外翻,使半月板产生矛盾运动所致。当膝关节伸
曲时,股骨髁在半月板上滑动,伸时推动半月板向前,屈时向后;膝关节旋转时,半月板与股骨内外髁一
致活动,其旋转发生在半月板与胫骨平台之间,一侧半月板向前,另一侧半月板向后。而当膝关节处于半
屈曲,小腿内旋或外旋位时,半月板即被挤住而不能运动。如此时突然伸直或进一步旋转,半月板本身的
纤维软骨或其周缘的纤维组织所承受的拉力,超过其本身的耐力时,即会发生撕裂。
1.如当膝关节屈曲,胫骨固定,股骨强烈外旋,可造成外侧半月板前角或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
2.屈膝状态下强烈内旋股骨(或小腿外旋),易引起外侧半月板后角或内侧半月板前部损伤。长期挤压磨
损可引起退变,容易造成撕裂。半月板异常松动,关节韧带损伤后不稳定,或肥胖、体重过大等原因,都
是半月板易受损伤的因素。

据国外文献,半月板损伤以内侧居多,,而国内报道则以外侧多见。
半月板损伤有边缘撕裂,纵行撕裂,横行撕裂,水平撕裂以及前后角撕裂。
由于半月板本身无血运,只在周缘有血液循环,因此,仅边缘撕裂有可能愈合。破裂的半月板不但失去了
其协助稳定关节的作用,而且反而会干扰膝关节的正常运动,甚至造成交锁。
 
症状
1.大部分患者无外伤史,伤后逐渐肿胀,伤侧较显著。
2.疼痛往往发生在运动中的某种体位,体位改变后疼痛即可能消失。疼痛部位在两侧关节间隙。
3.行走可,但乏力,上下楼梯时尤为明显,且伴有疼痛或不适。病程长者,股四头肌会逐渐萎缩。
4.交锁症状。当运动中,股骨髁突入半月板之破裂处而又不能解除,可突然造成膝关节的伸屈障碍,形成
交锁。放松肌肉、改变体位、自主或被动地旋转伸屈之后,交锁多可解除。
 
检查
压痛。在髌韧带与侧副韧带之间,沿关节间隙,有固定而局限的压痛。
麦氏征阳性。
研磨试验阳性。
X线检查有助于排除骨性病变或其它疾患。
膝关节镜检查的确诊率超过90%。
 
治疗
非手术治疗的指征有限。非手术疗法包括卧床休息,抽吸关节内积液,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等,以及石膏管
型固定并加强股四头肌锻炼。适用于症状轻或有明显退变者。

手法治疗
1.患者仰卧位,医者先施按揉法于髌骨下缘髌韧带与侧付韧带之间,以酸胀为度。
2滚膝关节及周围,主要在髌骨上下缘及股四头肌部,约5分钟,然后摇膝关节(先屈伸后内外旋转)
3.按揉两膝眼、膝阳关、曲泉、鹤顶诸穴,以酸胀为度 。
4.擦患部,以透热为度,配合湿热敷。
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损伤,青少年较为多见。
病因病理
当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行走,或下坡、下楼梯、或跑步、跳跃、由高处落地,踝蹠屈位,突然足底向内或
向外翻转,即可造成踝关节扭伤。临床以足内翻位扭伤多见,根据损伤情况可分为三种:单纯外侧副韧带
损伤、骨皮质撕脱及踝关节半脱位。
症状
患者有典型的扭伤史。单纯外侧副韧带损伤时,疼痛在外踝,踝关节明显肿胀,皮下可有瘀血,活动受限
,走路跛行。骨皮质撕脱者,疼痛肿胀较前者更剧。活动受限。半脱位者,患者自觉踝关节不稳定,屈伸
时有声音。疼痛往往为刺痛,不能行走。
体征
踝关节外侧压痛,内翻时加重。骨皮质撕脱者内翻时踝关节不稳定,足跟叩击试验阳性。半脱位者,内翻
时外踝可出现明显凹陷。
X线平片
外侧副韧带损伤者:骨关节正常,有肿胀阴影;
骨皮质撕脱者:距骨在外踝处有明显倾斜,可见有骨皮质撕脱。
半脱位者:距骨在外踝处有明显倾斜,关节间隙宽窄不等。
治疗
治法:疏经通络,行气活血。
推拿治疗
操作:点按太冲、太溪、解溪、足三里、悬钟、商丘、丘墟、绝骨、昆仑、申脉、阿是穴诸穴,(若有半
脱位,则先牵引踝关节,在牵引状态下内、外翻踝关节,并背伸),滚、按揉踝关节,擦热并摇踝关节。
注意事项
1.踝关节扭伤急性期,应冷敷。
2.推拿只对单纯韧带损伤及半脱位有效,有骨皮质撕脱者应以石膏固定。
3.治疗期应减少踝关节活动。
跟痛症
跟痛症是指跟骨结节周围由慢性劳损引起的疼痛,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
本病属中医“足跟痛”范畴
【病因病机】
主要由蹠筋膜或跟腱的附着处的慢性炎症及跟骨下脂肪垫变性所引起,其表现有蹠筋膜劳损、跟下脂肪垫
变性、跟下滑囊炎及跟骨骨刺。
中医认为它是由劳损及肝肾亏虚、局部经筋脉络失和引起。
【辨证】
40岁以上中老年及较常见。患者有足跟疼痛,在晨起下床时及久坐站起时疼痛较重,活动一阵后疼痛减轻
,行走过久后疼痛又加重,有时因疼痛而跛行。压痛点大多在跟底内侧偏前,痛点较集中相当于蹠筋膜起
点处。
X-ray示:蹠筋膜起点周围密度减低或有轻度增生、轮廓不齐或见跟骨结节前骨刺。
治法:补肝益肾、疏经通络。
【针灸治疗】
(一)刺灸
处方:太溪、昆仑、照海、申脉、解溪、阿是穴等。
刺灸方法:针用平补平泻,并可加温针灸。
方义:本病以局部取穴为主,以疏经通络,舒筋止痛。
(二)穴位注射
可使用当归注射液、威灵仙注射液等作局部压痛点的注射治疗。
   【推拿治疗】
取穴:基本同针灸处方
手法:滚法、按揉、弹拨、拿法 、擦法等。
操作:滚足跟,按揉、弹拨穴位及压痛点,擦热及叩击足跟。
【按语】
⒈针灸推拿治疗本病有肯定疗效。
⒉治疗期间减少活动,并注意保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07:34:0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一指禅推拿宗法

读不清可参考此处的原文http://blog.5d.cn/user36/ershihua/
3
发表于 2008-5-27 10:17:3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一指禅推拿宗法

很详细啊 !谢谢LZ!
4
发表于 2008-6-10 09:58:1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一指禅推拿宗法

学习了,真好,谢谢
5
发表于 2008-6-23 20:41:4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一指禅推拿宗法

一指禅不是怎么实用!看着挺好看!!!!
6
发表于 2008-6-24 05:27:3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一指禅推拿宗法

very good,thank you
7
发表于 2008-7-5 09:36:3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一指禅推拿宗法

最高段的一指禪
是能"氣透指尖"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5 21:37:3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一指禅推拿宗法

一指禅推拿有其衰落的倾向!
9
发表于 2008-10-5 21:48:1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一指禅推拿宗法

下面引用由ershihua2008/10/05 09:37pm 发表的内容:
一指禅推拿有其衰落的倾向!
現在很少人能練到
氣透指尖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6 19:18:4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一指禅推拿宗法

一指禅推拿流派的专家学者大多掌握多种推拿技术,很难单独应用一指禅推拿方法体系来应用!
劲力方面:很少有人能练到气透指尖,这是事实。劲力分为:蛮力、巧力、透力三个阶梯。达蛮力者十有七八;达巧力者百有半者;达透力者千无一二,万千之中或有一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2:12 , Processed in 0.07828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