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循法守度,比类变通》——读潘树和《中医临床辩治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2-15 21:4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 孟庆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
近日,喜读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主任中医师潘树和著的《中医临床辨治实录》一书。于2021年9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上篇《医学心悟》、下篇《临证辨治实录》。阐述了作者近半个世纪的临床证悟所得,其中有对《伤寒论》辨证论治的思考,有经方实践的感悟,有对“六经气化”学说对临床指导作用。作者长期临证中,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把握仲景辨证思维精髓,潜心研究《伤寒论》学术,认真学习姚荷生先生《伤寒论》疾病分类纲目,深刻理解姚梅龄恩师的“六经皆有表症”、“焦膜病”学术思想。临床擅用六经体系辨证论治,在继承中创新,并将新观念运用于内、妇、儿等科的疑难杂症治疗。
作者探索艰辛,感悟良多,面对疑难杂症,既能尊经循旨,又切合现实予以变通,体现出一个医者在“师法经典,援物比类”中,达到了“医者意也”的微妙境界。
潘树和是我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几十年一直保持师生情谊,把我撰著的《中医百话》、《中医基础理论》及我主审的《中医运气学》送给他学习。1994年潘树和调入承德市中医院,我告诉他:“除了学习经典著作之外,山西有三杰名家,即门纯德、李翰卿、刘绍武,临床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2009年把全国名中医余瀛鳌教授介绍给他,并拜余老为师。余老把他主编的《中医临床必读名著30种》、《宋以前医方选》送给他学习,《余瀛鳌通治方验案按》一书,是余老六十多年临床经验总结,也是余老对他的老师秦伯未教诲的铭记和感悟。
《中医临床辨治实录》的出版是潘树和临床几十年来,学经典,拜名师,勤临床的结果,作为老师甚感欣慰。
一、《伤寒论》辨证论治之思考
潘树和在2002年受到国医大师张灿岬所讲:“纵观中医现状,很难令人乐观,中医临床不按中医辨证,以西医思维以药套病”的启示,坚定了纯中医临证思维。
潘树和2011年退休后重读、精读《伤寒论》,参加每年一次的《全国经方论坛》,学习冯世伦传承胡希恕的六经方证辨证体系; 2013~2014年在全国论坛中聆听了伤寒名家姚梅龄教授,姚老结合《伤寒论》原文重视抓脉证,辨病机、病因、病所治愈众多疑难病经验,受益匪浅,并拜姚老为师。姚老经常告诫同学们一定要像他父亲姚荷生那样,学习经方要结合临床读懂、读通、读熟《伤寒论》每条条文先后贯通不要忘文生义,要系统规范学习,做到先议病,后议药临证才会不断提高疗效。
二、经方实践思考
潘树和掌握了临证辨证思维,应用经方体悟:仲景的六经辨证最接近人体生理功能,适应疾病变化,治疗效果显著,“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12字是统领《伤寒论》全书辨证论治的切入点。
三、认真学习姚荷生《伤寒论》疾病分类纲目
中医临床学是建立在辨证疾病分类基础上,然而,目前为至从未有一部书讲辨证论治的源头《伤寒论》的所有证候全部梳理清楚,鉴于此,姚荷生先生在1937年开始,五易其稿,撰写囊括《伤寒论》所有证候的《‹伤寒论›疾病分类纲目》,再经姚梅龄老师等15人历经十三年的整理才能完成这部医著。
姚荷生参考仲景原文、将六经六气结合八纲辨证作为分类方法,切合临床实际,为后人学习《伤寒论》奠定良好基础,。
潘树和认真学习姚荷生的疾病分类纲目、“六经表证”证治,从姚荷生硕士研究生教学讲义及姚梅龄在全国十几个省市学术报告中系统收集整理,启迪后学。
四、姚梅龄学术经验传承
姚梅龄继承创新“六经表证”,姚老总结了“六经皆有表证”并创新发展了太阴风湿表证、太阳表证、少阳表证理论,系统总结了“六经表证”治疗方药。并创新 “焦膜病”的认识和治疗。
姚老2018年在承德举办的“河北省经方论坛”中讲:“三焦是六腑之一,自从《难经》提出三焦无形概念,形成二千多年的医学之争,慢慢的焦膜病及证候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姚老祖孙三代,研究《伤寒论》110年,对中医“疾病原理”有深刻认识,认为“疾病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只有通过“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特别是对焦膜病治疗过程,积累了千余例焦膜病验案,有效的指导疑难杂症治疗,填补了中医基础及临床的空白。
五、学术感悟与临床应用
书中最后谈到他的学术感悟,临证注重脾胃功能、注重气血变化,用中医“疾病观”、“六经表证”、“焦膜病”感悟指导临床。
古往今来,习医者无不从历代医案中汲取精华和启迪思维。书中作者在临证辨治实录中,通过大量内、妇、儿治病经验证明对学术感悟的有效性,实用性,为读者提供借鉴。
余老在书中序曰:“作为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潘教授,他力求在诊疗实践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临证方治中看到较多的圆机活法,我比较欣赏的是,他平生重视“学不可以已”,辨证施治中“循法守度,不违经旨”,对若干疑难重症又能遵循现实而予以变通,创用新方,这是他在医疗实践中所获得的重要启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4:56 , Processed in 0.04784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