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右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词解】 濡:柔软。按之濡,是指用手按压腹部时,腹部呈现柔软状态,没有腹肌紧张和抵抗感。 麻沸汤:即刚刚烧开的沸水。水沸时,水面上气泡密密麻麻浮动,故名。 渍:浸、泡之义。 须臾:很短的时间。 【解读】 心下痞:孙固祖在《75例心下痞胃镜分析》一文中,75例心下痞中73例为胃炎,由此推论,心下痞多由胃部炎症引起,其中以浅表性胃炎居多。心下痞偏寒者,多为局部贫血,缺血,微循环障碍的慢性炎症;偏热者为组织充血、水肿、局部代谢增强的急性炎症,或慢性炎症的急性发作。日本学者的研究认为:心下痞硬与消化系统症状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心下痞硬的发生与交感神经功能有关。以上科学实验结论可供参考,心下痞是病人的一种感觉,感觉到胃脘部痞塞不通、满闷不适,可能有形态学变化,也可能没有形态学变化,而只是消化道的功能性变化。149条“但满而不痛”,本条“心下痞,按之濡”是痞证的特点,是与热实结胸证的鉴别要点。 现代研究:大黄黄连泻心汤是一个治疗急性消化道感染的有效方剂,已被现代医学所承认。 (1) 抗菌作用:能明显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变形杆菌等; (2) 导泻作用; (3) 抗消化性溃疡作用; (4)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5) 解热作用; (6) 镇静抗惊厥作用; (7)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8) 抗凝血作用; (9) 抗缺氧作用。 155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附子炮,去皮,破,别煮取汁,一枚 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解读】 附子泻心汤为大黄黄连泻心汤加附子而成,有学者认为大黄黄连泻心汤中应当有黄芩。随着现代医学对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研究以及对于大黄、大承气汤的研究,大黄具有防治应激性消化道溃疡作用,具有防治消化道细菌、内毒素移位的作用,具有防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作用。大黄、大承气汤还具有防治呼吸窘迫综合证的作用。大黄、黄芩、黄连合用具有广谱抗菌素的作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作为一个基本方,在防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作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同样附子泻心汤作为一个基本方,在防治早期感染性休克中的作用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附子泻心汤除了具有大黄黄连泻心汤的作用之外,还有以下两方面的突出作用: (1) 抗缺氧作用。 (2) 抗凝血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