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赤石脂、禹余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9-12 20:5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中医小陈 于 2021-9-13 20:15 编辑

    赤石脂为天然产的一种红色的多水高岭土。主产于山西、河南、江苏等地,除去杂质,研成细末入药。赤石脂,味甘、酸、涩,性温。常用为收涩药,有固涩收湿、敛脱止泻、止血止带的作用。外用于疮疽久不收口。
    本品甘酸涩性温,质重而涩。有收敛固肠的功能。最常用于久泻、久痢不止,大肠虚寒滑脱不禁,甚至因泻痢过久而脱肛等症。如肠胃虚寒,腹中冷痛,下痢脓血,久久不止,可配干姜、粳米同用。先将赤石脂研为细末,留一半不煎,其余---半与干姜、粳米同煎,煎至米熟后,弃去渣滓,再把留下的一半赤石脂末放入汤内,分两次温服(《伤寒论》桃花汤)。如肠滑不禁,泻利不止,可配禹余粮(赤石脂禹余粮汤)同用,或加车前子、茯苓之类,兼利小便。总之,本品用于下焦不固之证。
    本品可固涩止血,治疗妇女崩(子宫大量出血)、漏(子宫经常小量出血)不止,常配生地黄、当归、白芍、白术、酒炒黄芩、续断炭、棕榈炭、艾炭、阿胶、桑寄生、炙黄芪等同用。
    对于慢性痢疾、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本品可使大便次数减少。:对于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男女大便下血久久不止等,加用本品,可帮助止血。
    据现代研究报道,本品对发炎的胃肠黏膜有保护作用,一方面可以减少异物的刺激,一方面可吸着炎性渗出物,使炎症缓解。对胃肠出血也有止血作用。本品亦能吸着消化道的毒物,故也可用于磷、汞内服中毒时,服用本品以防止毒物吸收。
    禹余粮、赤石脂均能涩肠止痢、止血,但禹余粮甘咸性寒,赤石脂甘酸性温。
    花蕊石、赤石脂都能酸涩止血,但花蕊石偏治咳血、吐血,赤石脂偏治崩漏、便血。
    白石脂与赤石脂主治略同,但赤石脂偏人血分。赤石脂常煅用,以增加其涩性。
    用量般为9 ~15g,重症时可用至30g。
    大肠有实邪者禁用本品。连续服用有使食欲减退的弊害。本品重坠,故孕妇慎用。

    禹余粮
    禹余粮味甘、咸、涩,性微寒,与赤石脂功能差不多,同为涩固下元的药物,可用于久痢、久泄、赤白带下、子宫出血、大便下血等症。但本品性微寒,兼有清热作用。
    用量及注意事项均同赤石脂。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21-9-12 20:53:25 | 只看该作者
赤石脂选方
1、治外伤出血:赤石脂8g,五倍子5g,松香4g。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细末,涂抹于伤口上,加压包扎。

2、治女性赤白带下:赤石脂、白芍、干姜各30g。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细末。每服6g,饭前以稀粥送服。

3、治小便不禁:牡蛎、赤石脂各80g。将以上中药研成细末,酒煮面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2丸,盐汤送服。

4、治虚寒下痢、便脓血不止:赤石脂500g,干姜30g,大米50g。赤石脂研成细末。每服10g,放入干姜和大米煮成的粥中服用,每日3次。病好便停药。

5、治血痔:赤石脂、白矾、龙骨各45g,杏仁60g。将以上4味中药研成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枣汤送服,以病好为度。

赤石脂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气味甘平无毒,主治黄疸泄痢,肠澼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瘙。久服补髓益气,肥健不饥,轻身延年。


《名医别录》:味甘、酸、辛,大温,无毒。主养心气,明目,益精,治腹痛,泄澼,下痢赤白,小便利,及痈疽疮痔,女子崩中漏下,产难,胞衣不出。久服补髓,好颜色,益智。


《药性赋》:味甘、酸,性温,无毒。降也,阳中阳也。其用有二:固肠胃有收敛之能,下胎衣无推荡之峻。


《本草纲目》:五石脂皆手足阳明药也。其味甘,其气温,其体重,其性涩。涩而重,故能收涩止血而固下;甘而温,故能益气生肌而调中。中者,肠胃肌肉,惊悸黄疸是也;下者,肠澼泄痢,崩带失精是也。五种治疗,大体相同。故《本经》不分条目,但云各随五色补五脏。赤白二种,一入气分,一入血分,故时用尚之。仲景用桃花汤治下痢便脓血,取赤石脂之重涩,又下焦血分两固脱;干姜之辛温,暖下焦气分而利虚;粳米之甘温,佐石脂、干姜而润肠胃也。补心血,生肌肉,厚肠胃,除水湿,收脱肛。


《景岳全书》:味甘涩,性温平。脂有五色,而今之入药者,惟赤白二种,乃手足阳明、足厥阴、少阴药也。其味甘而温,故能益气调中,其性涩而重,故能收湿固下。调中则可疗虚烦惊悸,止吐血衄血,壮筋骨,厚肠胃,除水湿黄疸,痈肿疮毒,排肿长肉,止血生肌之类是也。固下则可治梦泄遗精,肠风泻痢,血崩带浊,固大肠,收脱肛、痔漏、阴疮之类是也。又治产难胞衣不出。东垣曰:胞衣不出。惟涩剂可以下之,即此是也。


《本草备要》:重涩,固大、小肠。甘而温,故益气生肌而调中;酸而涩,故收湿,《独行方》:煅末,敷小儿脐中汁出赤肿。止血而固下。《经疏》云:大、小肠下后虚脱,非涩剂无以固之。其他涩药轻浮,不能达下,惟赤石脂体重而涩,直入下焦阴分,故为久痢泄癖要药。仲景桃花汤用之,加干姜、粳米。疗肠癖泄痢,崩带遗精,痈痔溃疡。收口长肉,催生下胞,《经疏》云:能去恶血,恶血化,则胞胎无阻。东垣云:胞胎不出,涩剂可以下之。又云:固肠胃有收敛之能,下胎衣无推荡之峻。恶芫花,畏大黄。


《本草崇原》:石脂乃石中之脂,为少阴肾脏之药。又,色赤象心,甘平属土。主治黄疸、泄痢、肠澼脓血者,脾土留湿,则外疸黄而内泄痢,甚则肠癖浓血。石脂得太阴之土气,故可治也。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者,少阴脏寒,不得君火之阳热以相济,致阴蚀而为下血赤白,邪气痈肿而为疽痔。石脂色赤,得少阴之火气故可治也。恶疮、头疡、疥瘙者,少阴火热不得肾脏之水气以相滋,致火热上炎,而为恶疮之头疡疥瘙。石脂生于石中,得少阴水精之气,故可治也。久服则脂液内生,气血充盛,故补髓益气。

《本经》概言五色石脂,故曰各随五色补五脏。


《神农本草经读》:赤石脂气平,秉金气,味甘得土味,手足太阴药也。太阴湿胜,在皮肤则为黄疸,在肠胃则为泄痢,甚则为肠澼脓血;下注于前阴,则为阴蚀,并见赤浊、白带;下注于后阴,则为下血,皆湿邪之气为害也,石脂具湿土之质,而有燥金之用,所以主之。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瘙等症,皆温气郁而为热,热盛生毒之患,石有能燥湿化热,所以主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2:10 , Processed in 0.07525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