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伤寒论.申景旺评》第21、22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7-4 21:5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一作纵),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方八。[21]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方九。[22]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评按:这两条明显也是太阳病桂枝汤证,因发热、汗出,被认为阳明病误下所致。其中21条的脉促、胸满,与15条的气上冲病机相同。脉促,是因为下之后,劫去了人体津血之源,导致病人的津血更加不足,但仍有上趋外出之势;胸满,是因为病人心胸部津血流动量不足、水湿郁滞所致。方后“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也是《汤液经法》原以桂枝汤治疗,张仲景改为桂枝汤去芍药汤了。其中芍药为赤芍,有凉血活血、收敛津液的作用;张仲景去芍药,是为了增强其温通之力。
    22条是在21条的基础上,增加了微寒证;这是因为病人体表的津血已严重不足,发展为少阴病了;《汤液经法》原来也是以桂枝汤治疗,张仲景则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治疗,以增加病人体表的津血流动量,缓解微寒症状。
2
发表于 2021-7-5 07:40:05 | 只看该作者
       21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解读】   实验证明白芍药对豚鼠呈短暂的降压作用,本条比上条血容量下降严重,这时不应当使用具有降压作用的芍药,所以芍药应当去。脉促有两种解释:一是脉急促,是快而有力的意思;一是“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期前收缩),中医称为心阳虚,即心率快而有力或者有期前收缩,二者都可以由水电解质紊乱引起。
     22  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劈擘,十二枚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解读  
       以上三条,都是桂枝汤的变方,这种根据症状的变化进行药物加减,充分体现了辨证施治的思想。从药物加减中也可看出药物对症状的关系,附子具有止汗和驱除恶寒的作用;芍药对脉促、胸满者不适宜。这些经验再经过无数次的临床验证和理性思维,最终确定药物的作用。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思路,在原方证不变的情况下,加减一、两味药物不会改变原方的药理作用,这样就可以用基本方与单味药进行加减,实现治疗个体化。认真研究中药方剂的演变过程,有助于对中药药理作用的理解和研究。哪些方可拆,哪些方不可拆,中医学者已经给我们作了回答,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就会拿到宝藏。例如四逆汤一般不拆,当去掉甘草时,药力会增强,同时副作用也增加;芍药与甘草的配伍,茯苓、桂枝、白术的配伍,大黄、厚朴、枳实的配伍等,已经作了几千年的临床实验,已经证明这些配伍是精确、有效的。这些配伍有其相对应的症状与体征、脉象和舌象,这些症状与体征、脉象和舌象所反映的病理状态(证态),就提供了这些药物的药理作用,给研究中药药理作用提供了捷径和思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8:52 , Processed in 0.0717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