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70|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连载】《温病条辨.申景旺评》凡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6-5 21:3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21-6-5 14:06 编辑


一、是书仿仲景伤寒论作法,文尚简要,便于记诵,又恐简则不明,一切议论,悉以分注注明,俾纲举目张,一见了然,并免后人妄注,致失本文奥义。
二、是书虽为温病而设,实可羽翼伤寒。若真能识得伤寒,断不致疑麻桂之法不可用;若真能识得温病,断不致以辛温治伤寒之法治温病。伤寒自以仲景为祖,参考诸家注述可也;温病当于是书中之辨似处究心焉。

    按语:千余年来伤寒、温病之争,就是因为中医的病因学;其实,中医的病因是医者对病人的症状与特征所作出的一个高度的概括而已,并非就是真正的病因。但是,汉唐时的医经家与北宋以后的思辨医学却都将其当真了!温病学派讨论的范畴准确的说:应该是张仲景三阴三阳六病中的三阳病、除去太阳伤寒部分的内容;吴鞠通与叶天士都是因为“岐黄之术”,不仅误解了中医病因的真实意义,而且也误读了《伤寒论》;尤其是用《内经》从自然界观察得来的物理的对抗性治疗原则用于治疗人体疾病,多数都不符合人体自然的驱病机能!吴鞠通自以为此书“实可羽翼伤寒”,其实是一本乱经之作!

三、晋唐以来诸名家,其识见学问工夫,未易窥测,瑭岂敢轻率毁谤乎?奈温病一证,诸贤悉未能透过此关,多所弥缝补救,皆未得其本真,心虽疑虑,未敢直断明确,其故皆由不能脱却伤寒论》蓝本。其心以为推戴仲景,不知反晦仲景之法,至王安道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惜其论之未详,立法未备;吴又可力为卸却伤寒,单论温病,惜其立论不精,立法不纯,又不可从。惟叶天士持论平和,立法精细,然叶氏吴人,所治多南方证,又立论甚简,但有医案,散见于杂证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瑭故历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为是编之作,诸贤如木工钻眼,已至九分,瑭特透此一分,作圆满会耳,非敢谓高过前贤也。至于驳证处,不得不下直言,恐误来学,《礼》云: 事师无犯无隐,瑭谨遵之。

      按语:在汉唐之际,中医是医经家与经方家相互争鸣的时期;医经家以《内经》为基础理论,用针石汤火等外治法治疗疾病;经方家以《神农本草经》为基础知识,用经验方证治疗疾病。正如陈延之在《小品方》中所言:“古今相传,称伤寒为难治之疾,时行瘟疫是毒病之气,而论治者,不判伤寒与时行瘟疫为异气耳,云伤寒是雅士之辞,天行瘟疫是田舍间号耳,不说病之异同也”。
但是,北宋以后的儒医们不但用《内经》中的理论注解《伤寒论》,导致温燥之剂滥行于外感热病;而且还用来指导中医药的应用!不可讳言,用吴又可、叶天士包括吴鞠通的方法治疗所谓的温病,较错误地运用《伤寒论》中的太阳伤寒发汗法,对病人的伤害可能更小一些;但是,如果真的理解了张仲景的三部阴阳六病就知道:后世温病学派用《内经》中从自然观察而来的物理的对抗性疗法,多都不符合人体自然的驱病机能,反而与现代医学的对抗性疗法十分相似!

四、是书分为五卷,首卷历引经文为纲,分注为目,原温病之始。一卷为上焦篇,凡一切温病之属上焦者系之。二卷为中焦篇,凡温病之属中焦者系之。三卷为下焦篇,凡温病之属下焦者系之。四卷杂说、救逆、病后调治;俾阅者心目了然,胸有成局,不致临证混淆,有治上犯中、治中犯下之弊。末附一卷,专论产后调治与产后惊风、小儿急慢惊风、痘证,缘世医每于此证惑于邪说,随手杀人,毫无依据故也。
五、《经》谓先夏至为病温,后夏至为病暑。可见暑亦温之类,暑自温而来,故将暑温、湿温并收入温病论内,然治法不能尽与温病相同,故上焦篇内第四条,谓温毒、暑温、湿温不在此例。
六、是书之出,实出于不得已,因世之医温病者,毫无尺度,人之死于温病者,不可胜记,无论先达后学,有能择其弊窦,补其未备,瑭将感之如师资之恩。
七、是书原为济病者之苦,医医士之病,非为获利而然,有能翻版传播者听之,务望校对真确。
八、伤寒论》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入深,须横看;《本论》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须纵看,与伤寒论为对待文字,有一纵一横之妙,学者诚能合二书而细心体察,自无难识之证,虽不及内伤,而万病诊法,实不出此一纵一横之外。

评按:吴鞠通将《伤寒论》的六病认作六经,认为伤寒都是由表入里进行传变的;他以《内经》的三焦理论分篇治疗温病,既非人体的结构生理、也非真正的病理层次,其实就是四个分类混乱的症状群。中医的“脏腑学经络学说”是医经家“以天喻人”、类比推测出来的一个人体气血循环的“天人模型”,并非中国人或中国古人还有另外一套按照脏腑经络进行活动的生理系统!在现代人体解剖生理学出现以前、即使是现在,中医最可靠的治病方法就是经验医学,即根据病人症状和体征,用针灸或经验方进行治疗;这是中国人民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经无数鲜活的病人反复实验而来的,这是千古不变的规律,也是中医诊疗疾病的真谛!

九、方中所定分量,宜多宜少,不过大概而已,尚须临证者自行斟酌。盖药必中病而后可,病重药轻,见病不愈,反生疑惑。若病轻药重,伤及无辜,又系医者之大戒。夫古人治病,胸有定见,目无全牛,故于攻伐之剂,每用多备少服法。于调补之剂,病轻者日再服,重者日三服,甚则日三夜一服。后人治病,多系捉风补影,往往病东药西,败事甚多。因拘于药方之说,每用药多者二、三钱,少则三、五分为率,遂成痼疾。吾见大江南北,用甘草必三五分。夫甘草之性最为和平,有国老之称,坐镇有余,施为不足;设不假之以重权,乌能为功。即此一端,殊属可笑。医并甘草而不能用,尚望其用他药哉?不能用甘草之医,尚足以言医哉?又见北方儿科于小儿痘证,自一二朝,用大黄,日加一、二钱,甚至三、五钱,加至十三四朝,成数两之多,其势必咬牙寒战,灰白塌陷,犹曰此毒未净也,仍须下之,有是理乎?经曰:“大毒治病,十衰其六;中毒治病,十衰其七;小毒治病,十衰其八;无毒治病,十衰其九,食养尽之,勿使过剂。”医者全在善测病情,宜多宜少,胸有确见,然后依经训约之,庶无过差也。
十、此书须前后互参,往往义详于前,而略于后,详于后而略于前。再,法有定而病无定;如温病之不兼湿者,忌刚喜柔,愈后胃阳不复,或因前医过用苦寒,致伤胃阳,亦间有少用刚者。温病之兼湿者,忌柔喜刚,湿退热存之际,乌得不用柔哉?全在临证者,善察病情,毫无差忒也。

    评按:迄今为止,中医对湿热证的治疗方法还是不得要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内经》的“脏腑经络学说”,搞错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机病因。其实邪热的源头始终都在血分,而湿往往因为当汗不汗或小便不利所致;当热大于湿时,湿热多郁阻于肌肤;当湿大于热时,湿热多郁滞于胃肠;湿热相当时,症状就比较复杂了。治疗邪热或汗或透即可,但对于湿,或汗或下或利尿不一,临证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不能应用《内经》从自然界观察而来的物理的对抗性疗法,机械的进行清热、燥湿、泻下等常用方法!

十一、是书原为温病而设,如疟、痢、疸、痹,多因暑温、湿温而成,不得不附见数条,以粗立规模,其详不及备载,以有前人之法可据,故不详论。是书所详论者,论前人之未备者也。
十二、是书着眼处,全在认证无差,用药先后缓急得宜,不求识证之真,而妄议药之可否,不可与言医也。
十三、古人有方即有法,故取携自如,无投不利。后世之失,一失于测证无方,识证不真,再失于有方无法。本论于各方条下,必注明系用《内经》何法,俾学者知先识证而后有治病之法,先知有治病之法而后择用何方。有法同而方异者,有方似而法异者,稍有不真,即不见效,不可不详察之。

   评按:古人虽然不知道人体的结构生理,但通过病人的症状与体征,经过长期的试验,有是证用是药、有是证用是方,方证对应治疗疾病。其实,后世治病并不是识证不真,也不是有方无法,而是错误地应用了本为针灸提供基础理论的《内经》中的“脏腑经络学说”这个“天人模型”,通过思外揣内,广泛思辨推测人的结构生理、病机病因,用《内经》从自然界观察得来的物理的对抗性法则用于治疗人体疾病,已远离了经验医学,其临床疗效也就可想而知了!

十四、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是书有鉴于唐宋以来,人自为规,而不合乎大中至正之规,以致后学宗张者非刘,宗朱者非李,未识医道之全体,故远追《玉函经》,来补前人之未备,尤必详立规矩,使学者有阶可升,至神明变化出乎规矩之外,而仍不离乎规矩之中,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是所望于后之达士贤人,补其不逮,诚不敢自谓尽善又尽美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1-6-5 22:13: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21-6-5 14:14 编辑

楼主(申先生)敢于质疑,敢于批判,这种质疑与批判的勇气与精神,还是值得称道与赞许的。
3
发表于 2021-6-6 06:09: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21-6-6 04:17 编辑

千余年来伤寒、温病之争,就是因为中医的病因学;其实,中医的病因是医者对病人的症状与特征所作出的一个高度的概括而已,并非就是真正的病因。但是,汉唐时的医经家与北宋以后的思辨医学却都将其当真了!

一一申先生的观点,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中医的病因学,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属于疾病的致病条件,而不是真正的、实质层面的病因。但中医强调的是辨证论治,核心在证(病理过程或状态)而不在病因。证是机体内在的病理过程或状态,由病因引发,通过症状而表现出来。证(病理过程或状态)是客观的,而不是思辨的、虚拟的。

至于伤寒与温病之争,首先应确定,伤寒与温病的本质是什么。临床上的疾病,首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主要表现的疾病,一类是以非发热症状为主要症状主要表现的疾病,前者中医谓之外感病、伤寒病(广义的),后者谓之内伤病、杂病;对于发热为主的一类疾病,实际上又存在着两类不同的疾病,一个是系统感染性疾病,一个是急性烈性的传染性疾病。这两类疾病,从临床症状表现、病理过程、病因、发展转归、治疗等都有着较大的不同,而这也正是中医温热病从伤寒病(广义发热疾病)中分化出来的客观原因与基础。





4
发表于 2021-6-6 06:26:39 | 只看该作者


        温病学派是中国明代末年以后,在南方逐渐兴起的,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的一个学术派别。明清之际,温疫流行猖獗,尤以江浙一带为著,且该地区气候溽暑,热病盛行,客观上促使江浙诸医家对温热病进行研究,并由此逐渐形成一个学派。
       继明末清初吴有性著《温疫论》(1642)阐发疫病流行之特点、治疗之法当与《伤寒论》有所不同后,江浙地区又相继出现了一些相关的新理论与治疗方法。其共同特点是认为“温热病及瘟疫非伤寒”,故后人称其为“温病学派”,叶天士(1667—1746)乃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后又有在学术上毫无门派之见的吴鞠通(1758—1836),在全面研究上迄《素问》、张仲景,下至吴有性、叶天士的相关学说后,把温病传变与脏腑病机联系起来,提出将温病分为上焦(肺与心)、中焦(胃与脾)、下焦(肝与肾)三个阶段,即所谓“三焦辨证”的理论体系。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5
发表于 2021-6-6 06:39:39 | 只看该作者
      自明清温病学体系成型之后,中医学派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作为基础理论的伤寒派,一派是以明清时期的叶天士,王孟英等医家的论述为基础理论的温病派.这两个学派在中医学的历史长河中争执不断.
===========================================
     继明末清初吴有性著《温疫论》(1642),在此之后,才有了寒温之争!!申先生说【千余年来伤寒、温病之争】从何说起?从1642年到现在300多年的历史,哪里有千年之争??宋朝、金元四大家,哪一个创立了温病学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6
发表于 2021-6-6 06:55:0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与中医的病因学说,西医有西医的病因,为什么拿西医的病因为标准衡量中医,说到底还是潜意识里以西方科学作为衡量中医的标准,把西医当做本质、理论医学,把中医定义为现象,经验医学!!
     请你们说说,风温的病原体是什么?风温感染了什么病原体,通过什么病理机制产生了太阴风温卫分证?余类推。如果先生们拿不出来病原体、病理机制的科学证据,你们就得承认中医太阴风温的病因就是风温之邪!!因为吴鞠通的辛凉解表剂能够治愈太阴风温卫分证!!

点评

鼓掌,同问,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6 07:16
鼓掌,同问,赞!  发表于 2021-6-6 07:16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7
发表于 2021-6-6 07:16:46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1-6-6 06:55
中医与中医的病因学说,西医有西医的病因,为什么拿西医的病因为标准衡量中医,说到底还是潜意识里以西 ...

鼓掌,同问,赞!
8
发表于 2021-6-6 07:41: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1-6-6 07:43 编辑

请你们说说,风温的病原体是什么?风温感染了什么病原体,通过什么病理机制产生了太阴风温卫分证?余类推。如果先生们拿不出来病原体、病理机制的科学证据,你们就得承认中医太阴风温的病因就是风温之邪!!因为吴鞠通的辛凉解表剂能够治愈太阴风温卫分证!!


风是温是热
有去风中药有清热中药
风热都有相应症状,与风热症状生理系统结构物质变化有关。
风热症状生理系统结构物质变化又可以产生物质扩散与现代病理病因或人体病理信号的发起相关。


现代药可以治病理信,中药也是治病理信
只是病理信号级不同,药理不同。
不过因为像你这种对药理学人体病理病因毫无专业学习的讲了也一定不懂。
9
发表于 2021-6-6 07:45:5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1-6-5 22:55
中医与中医的病因学说,西医有西医的病因,为什么拿西医的病因为标准衡量中医,说到底还是潜意识里以西 ...

中医与中医的病因学说,西医有西医的病因,为什么拿西医的病因为标准衡量中医,说到底还是潜意识里以西方科学作为衡量中医的标准,把西医当做本质、理论医学,把中医定义为现象,经验医学!!

一一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出发,病因、证(病理过程或状态)、症状、病等概念的内涵,应明确与统一。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治疗的实质对象与目标,在证(病理过程或状态)而不在因(客观的、实质层面的)。




10
发表于 2021-6-6 07:49:36 | 只看该作者
风温感染了什么病原体,通过什么病理机制产生了太阴风温卫分证?

感染了病原体免疫生理反应物质扩散产生风热症状,与风热症状生理系统结构物质变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22:31 , Processed in 0.05899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