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2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高脂血症与痰浊淤血相关性理论基础与研究依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9-8 21: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脂血症是现代医学的名词,中医传统上并没有高脂血症的病名,但从临床实践观察,中医认为血中脂质升高与脏腑功能失常、津液代谢障碍有关,其质地浓稠,具有痰的特性,充于血中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瘀的产生,它具备中医痰浊、淤血的病理性质,所以高脂血症属于祖国医学的“痰浊”“淤血”范畴。
1  中医对高脂血症认识
   
中医典籍中无“血脂”及“高脂血症”之病名,但《内经》有关“脂”“膏”及膏粱之疾等论述,是中医对高脂血症认识之滥觞。《灵枢.卫气失常》篇云:“人有肥、有膏、有肉(原作“内”,据下文,知为“肉”字)。”“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肉者,身体容大。脂者,其身收小。”“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肉者多血则形充,形充则平。脂者其血清,气滑少,故不能大,此别于众人也。”“众人,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血与气不能相多,故其形不小不大,各称其身,命曰众人。”这是从体内脂膏多少,推论气血多少,进而判断脂、膏在体内正常与否。
   
(礼记.内则)曰:“脂,膏以膏之。”《说文解字注》:“膏,肥也。”孔颖达疏:“凝者为脂,释者为膏。”可见膏脂二者性质相同。对于“脂”“膏”的形成,《灵枢.五癃津液别》曰:“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张志聪《灵枢集注》云:“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肓丰满。”说明膏脂来源于水谷,属津液较为稠厚的部分,在脾的运化、肺气的敷布、心的营运、肝的疏泄、肾的气化功能作用下而流行于津血之中,并随血而循脉上下,敷布全身以濡润滋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张景岳(类经》说:“膏,脂膏也。津液和合为膏,以填补骨空之中,……则为脑为髓,为精为血。”由此可见,中医文献描述的人体膏脂运化与西学所谓血脂有异曲同工之妙。亦可以这样认为,从生理学角度而言,中医学所言随津血运行之膏脂与西医学所谓血脂不谋而合。
   
在生理状况下,体内正常的脂质是维护体魄健壮,提高抗病能力的重要物质。《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其民华食肥脂,故邪不能伤其形。”说明人体不仅需要五谷、五果等营养成分,亦需脂膏以滋养。若膏脂摄取过少,则易消瘦羸弱,肌肤脏腑无所滋润,从而降低抗病能力,则形容枯槁,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指:“身无膏泽。”,若攝入过多,或膏脂的生化、转输、排泄等发生异常,则体内脂膏过盛,因其随津血运行,而使津血稠厚,从而使分清泌浊功能发生困难,易生壅滞之患,其壅滞于血脉者,伤害血脉;壅滞于经隧者,伤害经隧;壅滞于脏腑者,伤害脏腑,种种不一。《灵枢.血络论》说:“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其中“血气俱盛而阴气多,其血滑”,显然是指津血运行正常,无疑包含脂膏运行正常。“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泄”,是指气血盛而太过,所谓有余是也,因其有余,故曰“阳”。“其血黑以浊”,既指津血中浊物过多(包括脂膏过多),过多之脂为痰,粘稠度高运行不畅之血为瘀,这是对痰浊淤血的形象描绘。
   
脂膏过盛多与饮食不节、年老体弱、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而痰浊和淤血是其结果。无论是过食肥甘厚味,或脏腑功能的失调,都能导致代谢障碍,水谷精微(包括脂膏)不归正化,聚成痰浊,痰浊留滞于血脉,则脉道失畅,形成淤血。痰浊、淤血既成之后,则可转化为致病因素。因为痰浊内生,留而不化,则阻碍气机,反伤脏腑,使脏腑功能更加紊乱,气机更加阻滞,津液更难运行,因而加重痰浊淤血。若淤血不去,则新血不生,脏腑失养,功能失调,津液不化,清浊难分,聚而为痰;或者痰浊内阻,气血不能正常运行,终必淤血为患。由此可见痰浊与淤血之间又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例如脾失健运,水谷精微输布失常,聚而为痰,痰浊伏于血脉之间,因而脉道壅塞,则淤血由生;或痰与血胶结,粘滞难分,形成痰淤互结,病情更加复杂。《素问.调经论篇》曰:“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曰:“血不利则为水”(水、痰、饮同源异派)。李梃《医学入门》云:“痰乃津血而成。”《诸病源候论.诸痰候》指出:“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王纶《明医杂著》云:“津液者,血之系,行乎脉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浊气滞则凝聚而为痰。”唐容川《血证论》云:“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丹溪心法〉云:“痰挟淤血,遂成窠囊”。以上援引,均能从病因病机角度,说明脏腑功能失调与痰浊淤血间互为因果的关系;亦能说明痰浊与淤血间的互为因果关系。这种关系,涉及病机方面较多,但对于脂膏运化、输布失常来说,这种较为复杂的因果关系,对辨证论治,更为重要。
2  高脂血症与痰浊淤血的相关性研究依据
   
中医的痰浊、淤血与现代医学的高脂血症虽名不相同,但痰淤与血脂的相关性不仅理论上有依据,现代医学已证明痰淤与血脂的相关性有其病理基础。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血脂增高和脂蛋白异常与中医学之“痰”有关,血脂和脂蛋白异常,又常发生血液流变学异常。孙建芝等发现痰浊证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均明显高于非痰浊证组和正常人组,即高血脂为血中之痰浊。屠浩明将306例高脂血症患者辨证分为痰浊阻遏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阴虚阳亢型、气滞血淤型5个证型,探讨各证型与血脂学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痰浊阻遏型和气滞血淤型的TG和LDL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各型,表明高脂血症的脂质水平和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痰浊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
   
血液流变学异常是血淤证的重要生化基础。而血脂的异常,又常发生血液流变学异常,使血液呈高黏、高凝、血淤状态。俞亚琴等从血液流变学探讨高脂血症的痰湿改变,发现痰湿组的血淤证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痰湿组,全血比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电泳率明显高于非痰湿组,验证了痰阻必致血淤的理论。可以认为,高脂血症首先是痰浊,由痰浊进而血淤,乃积于血脉,著于经络之痰,而痰易致淤,二者相互影响。临床上高脂血症患者多表现为痰淤为患,症见形体肥胖、嗜好肥甘厚味、肢体麻木、胸闷或痛、心悸、头晕、乏力、苔白腻、脉弦滑或脉弦涩、舌暗有淤点等。
   
痰淤与血脂的相关性不仅实验上有基础,方药上也有体现,诸多医家也发现临床采用化痰祛淤药物治疗高脂血症可取得良好疗效,即可反证了高脂血症与痰浊淤血有密切联系。龚一萍研究发现,栝蒌、泽泻、茵陈可通过抑制外源性TC、TG的吸收及内源性的合成而影响血脂的分布、运转和清除,并有改善肝内脂肪代谢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化痰药具有解除血管的痉挛,改善微循环,同时还可降低胆固醇。如山楂、丹参等活血化淤药经药理研究证明具有降血脂、阻止血小板聚集,改善外周循环,防止动脉硬化的形成等作用。宋氏”’研究了单纯活血化淤药和健脾消痰药对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认为脂质过氧化作用可能是中医“痰淤相关”的中心环节,LDL的过氧化可能是其物质基础,内皮细胞损伤是由痰致淤的主要病理特征,脂质代谢紊乱的内外因素是痰淤为病的病理本质。
   
以上可以明确说明,高脂血症与中医的痰浊、淤血密切相关。由脂膏所变生的痰浊,必致血脂升高,从而形成高脂血症。在此基础上可致血液黏稠性增高、血浆流动性降低、聚集性增高,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甚至可发展为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这些研究均从微观方面揭示了痰淤互结与高脂血症的密切关系。
3  结论
   
综上所述,高脂血症与中医的“痰淤”之邪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既要注重血脂生化指标的调整,又要抓住痰淤病理特点,将化痰湿,活淤血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但也不能忘记脏腑功能失调是发病关键,在治疗上采用攻补兼施,标本同治为总的治疗原则;调理脏腑、化痰、活血为其具体治疗大法。若证属脾肾阳虚,治当温肾健脾,兼化痰淤;证属肝肾阴虚,治当补肝益肾,豁痰化淤;证属气虚血淤,治当温阳益气,养血化淤;证属痰浊阻遏,治当健脾除湿,化痰降浊。总之,使脏腑气化功能正常,驱除血中之浊气、浊脂,使血液畅通,痰淤得化,浊脂得除,以达到治疗高脂血症的目的。

叶 勇  2006-9-8 18:17:38   《时珍国医国药》
(江汉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中医系,湖北武汉  430056)
2
发表于 2006-9-8 21:39:2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高脂血症与痰浊淤血相关性理论基础与研究依据

好文。
3
发表于 2020-11-25 02:14:13 | 只看该作者
高脂血症与痰浊淤血的相关性研究依据
   
中医的痰浊、淤血与现代医学的高脂血症虽名不相同,但痰淤与血脂的相关性不仅理论上有依据,现代医学已证明痰淤与血脂的相关性有其病理基础。

一一高血脂与中医的痰浊概念(主要指无形之痰)密切相关,但中医的痰浊概念,不仅仅局限于血脂。多数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的产物,似都与痰浊密切相关。如肾功能不全中的尿素氮、肌酐;肝性脑病中的非蛋白氮、假性神经递质;肺性脑病中的二氧化碳潴留;神经精神疾病中的各种生化物质代谢的紊乱与异常……
4
发表于 2020-11-25 02:16:46 | 只看该作者
痰浊的内涵[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讨论]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559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20:30 , Processed in 0.05098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