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52|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通天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8-14 21:4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0-8-14 21:45 编辑

在现今社会里,各色各样的节目表演层出不穷,为了追求更高的精神水平,艺术表演已经被开发得五花八门。而倘若说舞蹈是美丽,杂技是刺激,那么魔术就是把所有的可能性汇聚于一体的表演形式。

我国是世界上魔术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已经有出现,在当时被人们视为奇妙的民间戏法。魔术种类繁多,但每一项都十分精巧复杂,对它的解谜也是让许多人热衷的一件事情。可就在世界历史上存在着这么一个魔术,它是印度最为神秘的“通天术”,男孩顺着绳子爬上云层后消失,至今成谜,没有一个人能够破解它。
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外国魔术第一次被正式记载。这种凭借特殊手法来达到有违常理现象的表演,在全世界都受到了欢迎。元封三年(前108年),西汉武帝举办百戏大会,来自罗马的魔术师和当时汉朝的民间艺人举行了同台交流,促进了东西方魔术的发展。
2
 楼主| 发表于 2020-8-14 21:45:05 | 只看该作者
而在印度的历史上,“通天术”,又叫“通天绳”,可谓是他们最为神秘古老的魔术了。这一表演因为并无具体的资料记载,在民间流传了许许多多的版本,但是其中亘古不变的就是这桩魔术一直没能被人窥测出的秘密。
最被人们接受的版本是,曾经一名苦行僧为了传教,用神秘的手法把一根绳子的一端缓缓升空,直到深入了云层中。而这时一名孩子顺着绳子爬了上去,然后也消失在了云雾中。旋即,男孩的身体用一种很骇人的方式一块块掉落在了僧人准备的箩筐中。当最后一块身躯被接住后,男孩毫发无损地站了起来,这就立刻让人们对于僧人无比信服。

在中美洲文明里,绳子是神的象征,玛雅人和墨西哥人更是把它们视为从天上掉下的种子。因此在《古兰经》中,绳子被作为引渡人们去天堂的阶梯,这种被印度人深入灵魂的宗教信息给了“通天术”无与伦比的神秘色彩。
类似于这一魔术的表演,在我国也出现过。明代《渊鉴类函》和《聊斋志异》中都有提到一种名为“绳技”的戏法,但是比印度通天绳要简单许多。据《晋书》记载,后汉时期,古印度的魔术师前来表演他的戏法,然而只是“两倡女对舞,行于绳上,相逢切肩而不倾。”两名女子在绳索上跳舞,擦肩而过却不掉落,这比起通天绳来还是差了许多。
3
 楼主| 发表于 2020-8-14 21:45:23 | 只看该作者
在印度,所有知晓通天绳秘密的人全都对此守口如瓶。除了表演者和他们的儿子,这一份秘密不会再有第三个人知道,这也导致了到今天为之,通天绳都是一个谜。
在视频技术发达后,人们对于通天绳也有了自己多种多样的猜测。首先是怀疑在绳索下方有着一间十分隐秘的地下室,用支撑物把绳子撑了起来,再通过障眼法来掩盖。更有人怀疑,这项表演本身就是一场庞大的多人催眠术,利用催眠的手法给我们制造了假象。

对通天术的猜测已经变成了一种发散脑洞来对魔术进行探索的风气了。这项表演太过惊人,所以让人们非常痴迷于它的原理,可表演者们的缄默也让人们毫无办法。至今为止,通天术甚至都引发了科学家的关注,但是并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一古印度流传下来的谜团,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说不定在未来的某天就能被我们解答。
4
发表于 2020-8-15 07:04:04 | 只看该作者
      天天术,就是八卦。八根绳子打上结,就能够通天理,与上帝对话,传达天神的旨意。
5
 楼主| 发表于 2020-10-8 01:33: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0-10-8 01:44 编辑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音乐在疾病治疗领域中所起的作用,乃是通过调节人的心理状态来实现的。显然,《太

平经》对此已有朦胧的认识,故所言“乐”字乃包含了两层涵义:乐律(music)和快乐(cheerfu

l)。从语义上分析,它们分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语辞概念:一种是外在的符号形式,一种是内在的心理体

验。然而,二者间又是彼此沟通的:和谐的韵律使人产生美好的心理体验,也能保持内心的愉悦,此即《礼记

·乐记》所言:“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人通过感官(眼、耳、鼻、舌、身)来感知

外部世界,由此产生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这七种情绪的异常波动,也是引发疾病的重要

原因。对此,秦汉典籍多有论述。如《淮南子》中《精神训》云:“人大怒破阴,大喜坠阳,大忧内崩,大怖

生狂”⑩;《诠言训》曰:“凡治身养性,节寝处,适饮食,和喜怒,便动静,使在己者得,而邪气因而不生,

岂若忧瘕疵之与痤疽之发,而豫备之哉!”⑪张家山汉简《引书》载:“贵人之所以得病者,以其喜怒之不和也。

喜则阳气多,怒则阴气多,是以道者喜则急昫(呴),怒则剧炊(吹),以和之。
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8 01:33: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0-10-8 01:58 编辑

阿育吠咜的脉诊

古埃及的 metu、古希腊的 phleps、古印度的 dhamani、玛雅人的 wind channels 都与中医的「经络」极为相似,均属于人类对人体循环系统有充分了解之前的认识。古埃及医学和希波克拉底都认为动脉行气、静脉行血,这与中医中经络行气血的观念也颇有可比性(但中医的「气」并非单纯的空气)。

阿育吠咜还有类似于穴位的观念,称为 marman(共有107个),并有类似于中医针灸的针刺疗法。在玛雅医学中,也有穴位、针刺疗法、热灸等与中医类似的内容。看起来独属于中医的拔罐,其实很早便在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出现。

7
 楼主| 发表于 2020-10-8 01:34:06 | 只看该作者
"仙道或者是丹道" 是自然而然、顺势而然道。道教是教你学习。自然而然与学习“自然而然”能一样吗?
8
 楼主| 发表于 2020-10-8 01:34: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0-10-8 01:48 编辑

太平经》中的音乐治疗观念浅探

                  姜守诚

古人相信,不良乐律会使人体罹患疾病。《论衡·纪妖篇》载师旷鼓琴的故事就表达了这一观念,谓:“师旷不

得已而鼓之。一奏之,有云从西北起;再奏之,风至,大雨随之,裂帷幕,破俎豆,堕廊瓦,坐者散走。平公

恐惧,伏于廊室。……平公之身遂癃病”①。反之,优美而又合乎韵律的音乐则能使人心情愉悦、身体健康,甚

至可得道成仙。如《列仙传》卷上《萧史》载萧史夫妇“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居数年,吹似凤

声,凤凰来止其屋。……一旦,皆随凤凰飞去”②。音乐助人成仙,《太平经》对此也有所论述。如卷116

《某诀》云:“故举乐,得其上意者,可以度世;……上得其意者,可以乐神灵也。”③引文指出,只有洞悉韵

律的精微之旨才能与神祇相沟通,进而使人彻悟真道而得度俗世。或许由于音乐所具有的这种成仙功能,但凡

道教举行斋醮仪式时均会配以音乐伴奏。
9
 楼主| 发表于 2020-10-8 01:36: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0-10-8 02:01 编辑

· 阿育吠咜的身体观

这些都接近中医阴阳、五行之论,都是人类认识到致病微生物之前的理论构想。

总体来说,在现代自然科学出现之前,世界各地的传统医学在理论、药材、诊疗方式等方面都不无共性,没有必要无限夸大或神秘化本民族的医学。只有认识世界范围内传统医学的异同,才能对中医在医学史上的地位有更好的把握。

医药之路

世界各地的传统医学之所以如此相似,与它们相互间的交流不无关系。丝绸之路所承载的除了丝绸和瓷器,还有医药。

伊斯兰医学扮演了沟通东方与西方的角色。伴随着伊斯兰文化的传播,伊斯兰医学进入中亚、南亚、东南亚以及中国新疆。中医则对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地产生深远影响。历史上,中医与古希腊-伊斯兰医学体系也有互动,突出体现在药物的交流上。

自汉代丝绸之路开辟以来,不少药物自中亚、西亚、东南亚输入。尤其是唐宋以后,域外药物的输入蔚为大观。

五代词人李珣(祖籍波斯)所著《海药本草》记载了96种来自域外的药物,如乳香、没药、阿魏、荜茇、安息香、金线矾等,它们都已融入中药的系统。在敦煌、吐鲁番出土的写卷中,也能看到波斯文、古叙利亚文等域外文字书写的医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10-8 01:37: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0-10-8 02:02 编辑

出土于吐鲁番的古叙利亚文药方,现藏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

这些外来药物深刻影响了中药的剂型和药方。如中药以汤剂为主,宋代医方则受到伊斯兰医学的影响,增加了许多丸剂、散剂、膏剂、酊剂。

在宋代,香药的大量输入造成了香燥温热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如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等。以金、银箔制作丸剂包衣的做法,一般认为也是从伊斯兰医学中借鉴而来的。

另一方面,中药也进入伊斯兰药典。在伊本·西那的名著《医典》中,记载了大黄、肉桂、花椒、细辛、黄连、茴香、麝香、樟脑等来自中国的药物。在宋元时期,一些中药远销海外。尤其是大黄、麝香、樟脑、牛黄等药,在伊斯兰世界大受欢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17 03:44 , Processed in 0.05635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