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国后出土的中医文献,具有这样的特点,反映出人们思想的转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6-30 13:3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建国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出土大量中医文献;专家将其出土年代划分为三个时间段;从海量文献中总结出三个特点,其中一个从中医文化方面,表现出人们思想上的转变;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来看看!

[size=18.902px]从上个世纪初开始,中医文献在我国各地均有出土;最具代表性的是,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数万件文书文物,其中含有不少医药文献,即今"敦煌吐鲁番医药文书"的主体部分;这些文献主要为隋唐五代时期的文书;它们是与中医药相关的出土文献最早的发掘;专家们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出土文献研究发展的梳理,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9-1972年,各地出土文献件较为分散,所以工作以零散研究为主,加上技术较为落后,中医领域研究进展非常缓慢。
[size=18.902px]

[size=18.902px]从上个世纪初开始,中医文献在我国各地均有出土;最具代表性的是,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数万件文书文物,其中含有不少医药文献,即今"敦煌吐鲁番医药文书"的主体部分;这些文献主要为隋唐五代时期的文书;它们是与中医药相关的出土文献最早的发掘;专家们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出土文献研究发展的梳理,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9-1972年,各地出土文献件较为分散,所以工作以零散研究为主,加上技术较为落后,中医领域研究进展非常缓慢。
2
 楼主| 发表于 2020-6-30 13:34:1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范围广、时间跨度大;从有文字记载的时间开始,"医"、"生"、"死"等字眼就已经出现;河南发掘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就发现有这一点;先秦时期出土的竹简里,则出现更多关于"疾病"的记载;1949-1992年,在敦煌地区出土、敦煌研究院收购以及敦煌市博物馆文物普查中,获得大量有关医药简帛;为与建国前发现的敦煌汉简以示区别,学术界称之为"新敦煌汉简",其内容涉医研究以校释为主,涉及新、旧汉简及吐鲁番医药文献,发掘成果较为丰硕;而且专家发现,每个地方的中医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地理环境差别很大;各地中医文化的差别充分表现出古人"因地制宜"的思想,这也是中医的特点之一。

第二,中医文献中生僻字较多,让众多研究学者望而却步;一直以来中医出土文献之间或与传世文献间的互证研究较为薄弱;中医出土文献因文字的缺失、字词古奥,令很多学者以及公众犯难,认为中医出土文献曲高和寡;但随着出土文献的不断发掘与整理出版,为这一研究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素材,已逐渐受到了学者的重视。

第三,早期中医和巫术联系紧密;比如,1978年,在湖北江陵天星观出土的楚简,涉及疾病吉凶的卜筮;1990年,在江苏连云港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出土的简牍,内容涉及问病,占测疾病、生子等;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天水放马滩秦简》涉及疾病、生子、巫卜问病等内容;专家发现一个明显的特点,中医里关于占卜的理论多见于先秦时期的竹简;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由完全信天命到轻天命、重人事。

中医是我国的历史瑰宝,有几千年的生命,从中医文献里,可以明显看出人们思想的进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扶持中医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专门研究机构成立;也有越来越多的科研专家、学者关注中医领域;他们结合多学科领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深入发掘中医出土文献中的记载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尤其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古老的中医"活起来"。

【参考资料:《考古》《简帛医药文献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0-5 05:22 , Processed in 3.18286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