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583|回复: 25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现实与传统的冲撞和对接——读《伤寒论现代解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1-13 08:1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11-13 00:14 编辑

        首席医学网      2010年07月01日 09:58:02 Thursday  

【作 者】张再良
【机 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 201203
【刊 名】《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 第4期 -页 共3页
【文 摘】从传统外感病和现代感染病、对六经病证的现代诠解、对临床见症的具体等几个方面分析,对《伤寒论现代解读》一书中的内容作了简要的介绍,最后以中西医在理论上的冲撞和在实际中的对接为题,提出见解,以广思路。
【摘要】  从传统外感病和现代感染病、对六经病证的现代诠解、对临床见症的具体等几个方面分析,对《伤寒论现代解读》一书中的内容作了简要的介绍,最后以中西医在理论上的冲撞和在实际中的对接为题,提出见解,以广思路。
【关键词】  伤寒论;伤寒论现代解读;六经病证
 Collision and Connection of Realism and Tradition Zhang Zailiang Shanghai TCM University(201203)
  Abstract:It reiterates from several aspects of detailed analysis on clinical symptoms of traditional exopathy disease and modern infectious diseases,modern explanation to six channels diseases,makes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ntent of “Modern Unscramble to Febrile Disease”,finally it puts forwards suggestion and thought with subject of theoretic collision and practical connection of TCM and WM.
  Key words:Febrile Disease;modern scramble;six channels disease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08:15:28 | 只看该作者
        作为经常在阅读《伤寒论》原文的人,既要重视古代文献的记载,又要面对现代的临床实际,我们可以纯粹地尽量地从传统的角度来认识问题,有时又会不由自主地利用既有的现代知识来思考和分析问题。当我们从现代的角度来审视过去文献中记载的内容时,冲撞和对接就会产生。这其实是一个很自然的、有时又不太容易回避的问题。

点评

所言属实,确实如此。  发表于 2019-12-9 06:45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08:16: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11-13 00:17 编辑

       1  传统外感病和现代感染病
    传统的外感热病治疗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现代对感染疾病的既有认识,是否可以沟通,以及如何沟通,这是相当一部分人所十分关切的,《伤寒论现代解读》在一定程度上对此作出了肯定的回答[1],并且做了有益的尝试,书中的不少认识都是独到而精辟的。当代中医认为,《伤寒论》与温病学说应当统一为中医外感热病学,现代西医把传染病、寄生虫病与各科的感染病综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感染病学。二者研究的对象都是感染—炎症—发热这一主题,所以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的融合,将有利于解读《伤寒论》和温病学说。
    书中提出了证态的概念,也许更加有利于中医和西医的共同接受。所谓外感染热病证态体系,外感染热病是中医外感热病与现代医学感染病两个概念融合后的新名称,证态是指外邪与机体相互作用,在机体内产生的变化过程,主要是指病理过程。证、病理状态、证态既是一组最常见、最典型、相对固定的症状、体征的组合,又是一个发生发展着的动态变化过程,是非匀速的过程,动态中有停顿,连续中有阶段。证的固定是相对的,证的变化是绝对的。证与证之间是连续的,证与证之间有许多过渡型态。作者提出的这样的见解,我认为和临床实际大体相符。在对事物探究的过程中,为了达成一定的共识,有必要先确立相应的前提,证、病理状态以及证态的提出,有利于中西医的接近,有利于共同语言的产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处理方法。
  2  对六经病证的现代诠解
    讲到中医外感热病的证治,必然要讲六经和卫气营血,所以用现代医学的知识来思考和认识这方面的问题,也成为一种新的尝试。书中提出的一些基本认识,有助于从临床角度来认识问题,这种经过中西医融汇以后形成的看法,也许更加有助于西医理解中医,抑或有助于西医产生对中医的兴趣,其实也有助于中医认识清楚自己。
    太阳病、卫分证与传染病学的前驱期(非特异性的急性期反应)是一个证态,这种类似于感冒的一组以发热为主的非特异性证候群,包括了不同季节、不同表现的感冒、流感及全身各器官系统感染(包括传染病)的初期阶段或某些轻型病例。人体中的非特异性宿主防卫功能是抵抗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包括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与外界相通的管道系统),在病理学上属于非特异性的急性期反应。从中医临床的具体证治看,至少应该包括:1/风寒感冒证态(麻黄汤、桂枝汤);2/风热感冒证态(银翘散);3/湿温感冒证态(藿朴夏苓汤);4/秋燥感冒证态(桑杏汤)。从这些最基本的证态出发,进一步辨别不同的疾病和体质反应,可以求得更有针对性的治疗。
    由于这方面的内容在临床上所涉甚广,所以作者此处的归纳,将方证和疾病对应得更加具体。提出各脏腑气分证(包括阳明病、少阳病以及某些变证、坏病)与各器官系统急性感染典型期证态如下:(1)急性肺感染肺热证态、细菌性肺炎风热犯肺证态、病毒性肺炎表寒肺热证态(大青龙汤)、大叶性肺炎肺热炽盛证态(麻杏石甘汤);(2)胸腔积液寒实结胸证态(白术散);(3)急性腹膜炎热实结胸证态(大陷胸汤丸);(4)肝、胆、胰感染柴胡汤证态(大小柴胡汤);(5)肠梗阻阳明腑实证态(大承气汤);(6)急性胃肠炎痞证态(三泻心汤);(7) 霍乱样综合征水、电解质紊乱证态(五苓散)等21种证态。以上,实际上把六经和卫气营血合在一起加以考虑了,作者的见解有助于我们作整体把握,尤其是方证相对的证态,衷中参西,不无创见,值得参考。西医的病名和中医的证态对应,感觉上难免生硬,也许有些观点会有争议,或者尚不完整和准确,但只要能够启发思路,就不必过于苛求。
         太阴病与慢性消化功能障碍的表现是一个证态,可以由急性胃肠道感染(泻心汤痞证),或者肠梗阻(阳明病)反复发作,也可以由肝胆胰感染(柴胡汤证)的后遗症(传经),也可以由低毒性的病原体感染所引起(直中),也可以是介于消化功能性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中间状态。少阴病由太阴病发展而来,少阴病与全身营养不良、体质衰弱是一个证态,具体表现为倦怠、迟钝、神萎、倦卧、健忘、消瘦、多尿、心衰、血压低、脉微细、肢冷、腹胀、腹泻、贫血等。太阴与少阴,有关联又有区别,以上的把握,简洁明了,可以说是基本到位的。
    厥阴病是少阴病的进一步发展,为机体极度虚弱的濒危状态,与外感热病的极期、缓解期的表现相符合。急性感染过程之后,疾病的慢性化、营养代谢障碍、机能障碍、衰竭、慢性感染急性发作、变态反应性疾病等与三阴病证关联密切。太阴转阳明,为慢性感染的急性发作,阳明转太阴,则有可能是急性感染转为慢性。厥阴病的描述,《伤寒论》阙如较多,作者从临床实际出发所作的大体判断,亦符合事物的一般规律。
     作者还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与营、血分证态的提出如下:(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阳明热盛证态(白虎汤);(2)热灼营阴败血症早期证态(清营汤);(3)热闭心包轻度中毒性脑病昏迷证态(安宫牛黄丸)等八种证态。其他可以提出的还有余邪未尽恢复期证态,三阴经病慢性期证态等。

4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08:18:31 | 只看该作者
      3  对临床见症的具体分析
    借助于现代医学的认识,也有利于对具体症状和方证的剖析,书中这方面的论述同样引人入胜,下面不妨举几个例子加以展开。
    恶寒为外感热病初期最为常见的症状,为太阳病的主症之一,治以辛温汗法,此为中医的一般常识。书中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提出,病源微生物及其产物作为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EP),再经一系列后续环节,引起中枢发热介质的释放,由下丘脑发出信息,经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收缩而致皮肤浅层血管血流量减少,引起皮肤苍白和皮肤温度下降,后者刺激冷觉感受器,把信息传递到感觉中枢而出现恶寒,此为发热的第一期(升温期)。感染初期的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交感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产生恶寒、寒战等明显。浮脉为出汗散热期的表现(心跳快、输出多、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紧脉为发热的升温期表现(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引起血管收缩、紧张度升高)。
  发热一旦表现为不恶寒反恶热,则提示疾病步入了阳明阶段。书中分析,体温升到一定高度后,下丘脑不再发出冷反应冲动,皮肤血管转为舒张,体温升高也引起血管舒张,皮肤血流增多,皮肤发红,皮肤温度升高,刺激温感受器,信息传入中枢而产生酷热感,皮温增高,浅表水分蒸发增多,使皮肤、口唇干燥,此为发热的第二期(高温期)。可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1周以上。当感染严重,抵抗力差时,病原体未能及时清除,发热激活物、EP、发热介质不停地释放,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炎症介质过量释放,形成级联反应,使恶寒、发热、出汗、体温下降这一过程反复或重叠出现,表现为“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这种发热与白虎汤证相符。
  4  中西医在理论上的冲撞和在实际中的对接
    纵观历史,中医在临床上不曾止步不前。从六经病证到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从伤寒病证到温病的风温、春温、暑温、暑湿、伏暑、秋燥等等,总也体现了对疾病认识的不断进取。而西医在短短的百年中,从最初的传染病、寄生虫以及各科的感染等分化,到现今感染病学的整合,也是因为有许多共同的规律贯穿其中,值得重视。时有古今,地有东西,今天这方面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融会贯通,从而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呢?或曰:两种体系的医学是永远无法沟通的,一句话即可对现实作轻松回避。其实只要面对临床、正视现实的人,总是难以绕过这个问题。尽管由于时代的不同,认识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但是,既然临床的对象是同一的,其中就必有可沟通之处,沟通的好处在于能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具有不可通约性”,这句话是指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难以直接对等相应,但是通过一定的努力,二者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一定的共识,还是有可能的。历史上也不乏致力于这方面工作的人,近代如祝味菊、陆渊雷等,现在临床上从事这方面努力的人更是不计其数。知其不可而为之,《伤寒论现代解读》的作者也是如此执着的人。事实上只要面对临床实际,我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许多问题产生疑问和联想,发生好奇和兴趣,从而出现进一步探究的冲动,将许多已知的事实加以贯通,从而得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
【参考文献】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08:20:07 | 只看该作者
   张再良教授与我素不相识,至今也没有见过面。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08:26:13 | 只看该作者

        张再良教授  1952出生,197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1987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医学博士博士学位,师从殷品之教授。从事中医的教学、临床与科研工作三十余年。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学术带头人,曾任基础医学院院长。

    对中医经典的临床应用、教学与研究积有一定的心得与经验。目前主要以中医病证与治法方药的研究为主。曾主编《金匮指要》、《中医古典临床精华》、《中医日语》《中医基础理论》(日语版)等教材,担任过《新世纪教材·金匮要略》、《中医药高级参考丛书·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案例式教材》、《金匮要略的理论与实践》等书和教材的副主编,另有《读解伤寒》、《读解金匮》、《金匮要略释难》、《温病心悟》《经方世界》《伤寒新解与六经九分应用法》《金匮要略品鉴》《金匮要略病证与方剂研究》《伤寒卒病新解》等著作。

7
发表于 2019-11-13 08:41:5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8
发表于 2019-11-13 08:48:1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9
发表于 2019-11-13 09:18:22 | 只看该作者
传统的外感热病治疗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现代对感染疾病的既有认识,是否可以沟通,以及如何沟通,这是相当一部分人所十分关切的,《伤寒论现代解读》在一定程度上对此作出了肯定的回答[1],并且做了有益的尝试,书中的不少认识都是独到而精辟的。当代中医认为,《伤寒论》与温病学说应当统一为中医外感热病学,现代西医把传染病、寄生虫病与各科的感染病综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感染病学。二者研究的对象都是感染—炎症—发热这一主题,所以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的融合,将有利于解读《伤寒论》和温病学说。
    书中提出了证态的概念,也许更加有利于中医和西医的共同接受。所谓外感染热病证态体系,外感染热病是中医外感热病与现代医学感染病两个概念融合后的新名称,证态是指外邪与机体相互作用,在机体内产生的变化过程,主要是指病理过程。证、病理状态、证态既是一组最常见、最典型、相对固定的症状、体征的组合,又是一个发生发展着的动态变化过程,是非匀速的过程,动态中有停顿,连续中有阶段。证的固定是相对的,证的变化是绝对的。证与证之间是连续的,证与证之间有许多过渡型态。作者提出的这样的见解,我认为和临床实际大体相符。在对事物探究的过程中,为了达成一定的共识,有必要先确立相应的前提,证、病理状态以及证态的提出,有利于中西医的接近,有利于共同语言的产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处理方法。


一一张先生的评论,是比较到位的。个人的评论观点,与张先生的观点,整体上较一致。

10
发表于 2019-11-13 09:30:26 | 只看该作者
西医的病名和中医的证态对应,感觉上难免生硬,也许有些观点会有争议,或者尚不完整和准确,但只要能够启发思路,就不必过于苛求。

一一西医的病名,和中医的证(或证态)相对应,从原则上与逻辑上来讲,是欠妥的。西医的病概念,是一定病因作用下相关病理过程或状态的集合,以病因为核心。而中医证的概念,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个或某些病理过程或状态,以病理过程或状态为核心与纲领。病与证,不是同一个层面的概念,同病可以异证,异病可以同证。应当在西医的病理学(病理过程或状态),与中医的证候学之间寻找关联与规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1:06 , Processed in 0.11155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