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213|回复: 1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关于经络学说基本概念的解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15 02:1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ADMINOPE=南京陈斌|哲医|威望由 2 增加至 3|发原创帖多篇,学术质量高,探讨价值大。(原网名:医哲)|1147697602][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6/05/15 08:45pm 第 1 次编辑]

以下,根据《内经》的记载,解释对经络学说的一些概念,或许,对经络的研究有些帮助:
1,阴阳离合和三阴三阳
经络学说以“十二经”为主,“十二经”命名是根据“三阴三阳”的理论形式,“三阴三阳”的理论形式导源于“阴阳离合”的哲学原理,所以,经络学说以“阴阳离合”的哲学原理为理论基础。
“阴阳离合”是阴阳学说的内容。所谓“离”,是一阳分三阳、一阴分三阴。一阳分三阳,则为太阳、阳明、少阳,合称三阳。一阴分三阴,则为太阴、厥阴、少阴,合称三阴。所谓“合”,是三阳合一阳、三阴合一阴。太阳、阳明、少阳相合,则为一阳。太阴、厥阴、少阴相合,则为一阴。一阴一阳再合,则为太极。太极代表整体。太极分阴阳即整体分阴阳,阴阳可以继续再分,分则为“离”,“合”则为还原,一阴一阳相合,则还原为太极,即还原为整体,这是“阴阳离合”的哲学原理,蕴含着“三阴三阳”的理论形式,为“十二经”命名提供了依据。
按“阴阳离合”的哲学理论,“三阴三阳”再以手足相配,则为手三阳、手三阴、足三阳、足三阴。“手三阳”是:手太阳、手少阳、手阳明。“手三阴”是: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足三阳”是: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足三阴”是: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手、足三阳和手、足三阴合起来,则为十二经的名称。
《素问·阴阳离合论》的记载表明,“十二经”的命名,主要根据“三阴三阳”的理论形式。如《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年,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生,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面南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这种记载表明,古代医家开创经络学说,主要根据“阴阳离合”的哲学原理和“三阴三阳”的理论形式。“阴阳离合”衍化为“三阴三阳”,“三阴三阳”衍化为“十二经”的名称。确定“十二经”的起止和人体结构的阴阳属性都以“圣人面南而立”为标准姿势。所谓“圣人面南而立”,相当于人体模型。
以上说明,“阴阳离合”的哲学原理和“三阴三阳”的理论形式,是经络学说的理论基础,所以,经络学说的实际意义,是方法论学说。
2,根结
“根结”是经络学说非常重要的概念,主要体现设置“十二经”的基本方法,把“经”设置在人体的相应部位,落实“十二经”的分布、走向和循行路线。“根”是“经”的起点,“结”是另一端结聚的部位。
以“面南而立”为标准姿势,把人体的结构划分阴阳,根据“三阴三阳”的理论形式和人体结构的阴阳属性,以及生理病理特点,按对应关系,依次设置“经”的“根”和“结”,才有了“经”的分布、走向和最基本的循行路线。各“经”与人体的结构广泛联系,才有了“经”的分支,“经”的分支即是“络”。所以,“经络”和人体结构的联系虽然复杂,但阴阳属性都互相对应,分布和排列都有规律,并依次衔接,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终而复始。这都是设置的。
《说文解字》说:“根,木株也”。所谓“木株”,即树根的古称。此外,“根”还有开始的意思。如《博雅》说:“根,始也”。“结”字原为缔结、裹结之意,引申为结聚、归结的意思。所以,在经络学说,“十二经”的“根”都在四肢末端,“结”都在胸腹或头面部。“根”和“结”的主要记载见于《灵枢·根结篇》,但不完整。具体内容如下:
足太阳经之“根”,在足次趾外侧,至阴穴处。“结”,在命门(目)的部位。
足阳明经之“根”,在足次趾外侧,厉兑穴处。“结”,在颡大、钳耳的头维穴处。
足少阳经之“根”,在足无名趾外侧,足窍阴穴处。“结”,在耳前窗笼之听宫穴处。
足太阴经之“根”,在足大趾内侧,隐白穴处。“结”,在上腹部之太仓,即中脘穴处。
足少阴经之“根”,在足心,涌泉穴处。“结”,在喉部之廉泉穴处。
足厥阴经之“根”,在足大趾上,大敦穴处。“受结”,在胸部之玉英、膻中穴的部位。
此外,《灵枢·根结篇》还记载了“六阳经”的“根”、“溜”、“注”、“入”。其中,“根”,指各“经”在四肢末端的起点,即井穴。“溜”,即原穴;“注”,即经穴;上部的“入”穴在颈部,下部的“入”穴即“络穴”。具体内容如下:
足太阳经之“根”为至阴穴,“溜”为京骨,“注”为昆仑,上“入”为天柱,下“入”为飞扬。
足少阳经之“根”为足窍阴穴,“溜”为丘墟,“注”为阳辅,上“入”为天容,下“入”为光明。
足阳明经之“根”为厉兑穴,“溜”为冲阳,“注”为足三里,上“入”为人迎,下“入”为丰隆。
手太阳经之“根”为少泽穴,“溜”为阳谷,“注”为小海,上“入”为天窗,下“入”为支正。
手少阳经之“根”为关冲穴,“溜”为阳池,“注”为支沟,上“入”为天牖,下“入”为外关。
手阳明经之“根”为商阳穴,“溜”为合谷,“注”为阳溪,上“入”为扶突,下“入”为偏历。
《灵枢·根结篇》虽没记载手三阴经的“根结”和手三阳经的“结”。但是,根据“十二经”的分布和循行规律可知:手三阴经的“根”,也在四肢末端的井穴。手三阴经的“结”,都在胸腹部。手三阳经的“结”,都在头面部。这是因为,《灵枢·逆顺肥瘦篇》明确指出:“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按此规律,可以把“十二经”的“根结”都弄清。
3,终始
“终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各“经”的起点和终点。广义是指整个经络系统的起点和终点。《灵枢·终始篇》说:“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这说明,“终始”对经络学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谓“十二经脉之所生病”,不是“经”本身发生疾病,而是各“经”所主的病症。
《灵枢·终始篇》又说:“凡剌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针灸的道理都是根据“终始”,“终始”由人体的结构和阴阳属性确定。因此,在“根”和“结”的基础上,各“经”的循行路线以及与人体结构的联系,可以充实、修改和调整。所以,若把《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内经》记载的“经络”循行路线及其与人体结构的联系相比较,《内经》充实了很多内容。在《内经》的基础上,《难经》对“奇经八脉”的记载,也充实了新内容。这说明,“经络”的循行路线及其与人体结构的联系,是逐渐充实、逐渐完善的。
《灵枢·终始篇》还说:“谨奉天道,请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按天地阴阳盛衰的道理,“终始”以各“经”为纲纪,只要满足了诊治疾病的需要,能够阐释生理病理,就完善了。这说明,经络学说越充实、越完善,越能满足临床需要。因此,经络学说永无止境。
3,起止
“起止”相当于狭义的“终始”,指“经”的起点和终点,但与“根结”有区别。其区别是:“根”可以是“经”的起点,但“结”未必是终点。在“结”的部位,各“经”仍可延伸。“起止”是按交接顺序,从手太阴经开始,依次交接,最后一“经”是足厥阴经,再由足厥阴经与手太阴经交接,如此循环往复,阴阳相贯,终而复始。“经”与“经”之间都是通过分支交接,其交接处是终点。所以,各“经”都以分支与另一“经”的交接处为终点。奇经八脉不循此例。
4,上、下、出、入、别
“上、下、出、入、别”是“经络”循行的基本方式。由下而上,为上。由上而下,为下。由深部向浅表循行,为出。由浅表向深部循行,为入。“别”是另行。
5,循、挟、贯、抵、至、绕
“循、挟、贯、过、至、绕”是“经络”通过人体主要部位的基本方式。“循”是沿着。“挟”是并行于两边。“贯”是通贯而过。“抵”是到达,与“至”同。“绕”是沿边际绕过。
6,散、系、布、
“散、系、布”是“经络”“与人体结构比较特殊的联系方式。散”是散布在较小的部位。“布”是散布在较大的部位。“系”是联结之处与另一处有关联。
7,交、会、合
“交、会、合”主要指“经”与“经”和“络”与“络”之间的联系。“交”是互相交叉。“会”是在某处相汇。“合”是并行。
8,属络
“属络”专指“经络”与脏腑的联系方式。各“经”联系本“经”所属脏腑为“属”,联系互为表里的脏腑为“络”。所以,”属络“之“络”应与“经络”之“络”区别开。“属络”之“络”是动词,“经络”之“络”是名词。
9,经和络
“经”和“络”,是经络系统最基本的成分。其起止、分布、循行路线、交接顺序、表里关系、以及与人体各种结构的复杂联系,都是古代医家在人体模型上设计的。所以,在人的身体上,并没长着“经”和“络”。现已证实,根据《内经》的解释,“经”和“络”的实质,都是论理工具,相当于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其中,“经”是直行主干,“络”是“经”的支线。
经络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直行主干;二是“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分出的支线。除此之外,把人体的任何结构说成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都是错误的。
具体的说,“十二经”分布于左右两侧,合起来共二十四经。“十二经”虽有“经”别,仍属正经。冲脉、任脉、督脉、带脉没左右之分,合为四经。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也分布于左右两侧,合为八经。所以,经络系统共三十六条“经”。再加各“经”的支线,即整个经络系统。因此,经络系统除“三十六条经”和各“经”的支线外,不含人体的任何结构。
近代以来,有些医书把“经络”说成人体的组成部分,甚至认为,“经络”是人体内“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结构。还有的把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孙络和浮络等说成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根据《内经》的解释,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
10,经脉和络脉
一般认为,“经脉”即“经”,“络脉”即“络”。但是,《内经》所说的“经脉”和“络脉”,并不专指“经”和“络”,有时指“血脉”。因此,“经络”和“血脉”容易相混,必须辨别清楚。
据《内经》记载,“经脉”有三种含义,“络脉”有两种含义。“经脉”的三种含义是:一指“经”,即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主干。二指“血脉”,主要指“大而在里”的血脉。三指整个经络系统。如《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里所说的“经脉”,既包括“经”,也包括“络”,实际指整个经络系统。“络脉”的两种含义是:一指“络”,即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支线。二指血脉,主要指比较浅表的血脉。因此,《内经》所说的“经脉”和“络脉”,有时指“经”和“络”,有时指“血脉”。指“血脉”时,“经脉”专指“大而在里”的血脉,“络脉”专指比较浅表的血脉,“孙脉”和“毛脉”专指细小的血脉,即毛细血管。经考证,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原因是:古代医家以“经”和“络”为论理工具,用“经”和“络”对全身的血脉进行概括和分类,把“大而在里”的血脉称“经脉”,把比较浅表的血脉称“络脉”,比“络脉”更细小的血脉称“孙脉”或“毛脉”。如《灵枢·脉度篇》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是古代医家对全身血脉进行概括和分类的基本方法。因于这种方法,“经脉”和“络脉”有了两种含义,除指“经”和“络”外,有时指血脉。类似这种记载,还有《灵枢·痈疽篇》,其曰:“中焦出气如露,上注谿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很明显,这里所说的孙脉、络脉和经脉,都是指血脉,而不是指“经”和“络”。这种词义变化,在语法上属于词义扩大,在中医历史上属于借用旧词又赋予了新的含义。因此,不能把《内经》所说的“经脉”和“络脉”都认为是“经”和“络”。但“经”和“络”,专指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及其支线。这些基本概念,是不能混淆的。
11,脉和血脉
在古代,凡物之贯通、联络,成为一体而有条理者,皆称“脉”。如:地脉、山脉、水脉、血脉、筋脉等。因此,在中医学的传统理论中,“脉”字应用很广。比如,“经”称“经脉”、“络”称“络脉”、“筋”称“筋脉”、“血管”称“血脉”、“肺经”称“肺脉”、“心经”称“心脉”、“肝经”称“肝脉”等,举不胜举。
“脉”的本义是名词。但在中医学的古典文献中,有时“脉”字是以动词的形式出现的,代表“诊”或“候”的意思。如“欲别表里,当脉之”。再如:“脉之,反见浮数之象。”这里所说的“脉”字,是“诊候”的意思,属动词。这种语法,属于名词活用,即名词用作动词。
属于名词的“脉”字,有时指“经”或“络”,有时指“血脉”,必须分辨清楚。否则,“经络”与“血脉”相混,必然导致概念不清。比如,《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所言十一脉,指十一经。《内经》说:“夫脉者,血之府也。”指血脉。血脉是古代对血管的称谓。因此,阅读古典文献,必须结合“脉”字的出处和上下文意,才能弄清词意。把“血脉”和“经络”区别开,才能准确理解“经络”的基本概念。
“血脉”和“经络”的区别是:“血脉”属于解剖学概念,是人体客观存在的结构,其实质,是运行血液的管道,即血管。“经络”不属于解剖学概念,不是人体客观存在的结构,其实质,是论理工具。所以,“血脉”和“经络”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但可以用“经络”对“血脉”分类。
12,浮络和孙络
一般认为,络脉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的、或主要的络脉,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见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见《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技出版社)这种解释,表面上合情合理,实际是错误的。这是因为,这种解释把“络”和“血脉”混淆了。
据考证,别络、浮络和孙络,并不都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中,“别络”是“经”的分支,“十二经”和任、督二脉都有“别络”,因此,“别络”属于“络”的范畴,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孙络和浮络,都是血脉的细小分支,而不是“络”的分支。所以,“孙络”和“浮络”不属“络”的范畴。根据《内经》对“血脉”的分类方法、以及《内经》记载的“诊络法”和“剌络法”,都可说明这一点。
《内经》对“血脉”的分类方法,见于《灵枢·脉度篇》,是把“血脉”分为三类,“大而在里”的血脉为第一类,称“经脉”。比较浅表的血脉为第二类,称“络脉”。孙络和浮络为第三类,专指比“络脉”更细小的血脉,其实质,是毛细血管。《内经》记载的“诊络法”,是观察体表血脉的变化,而不是观察“络”的变化。《内经》记载的“剌络法”,是针剌体表的血脉,而不是针剌“络”。所以,必须把“别络”、“孙络”、“浮络”区别开。“别络”虽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但“孙络”和“浮络”不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
。。。。。未完待续。。。。。。。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哲医2006年05月15日 02:20am 时添加 -=-=-=-=-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哲医2006年05月15日 02:22am 时添加 -=-=-=-=-
13,十二经
“十二经”也称“十二经脉”,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14,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也称“奇经”,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再加各“经”的支线,即是完整的经络系统。除此之外,经络系统不含其他成分。
15,经别和别络
“经别”和“别络”,都是由“经”分出的。所以,经络系统包括“经别”和“别络”。“经别”是别行的正经,仍属“经”的范畴。“别络”是“经”的分支,属“络”的范畴。
“经别”都属“十二经”,专指“十二经”分布在身体深部的别行正经。奇经八脉没“经别”。所以,“经别”共十二条,称“十二经别”。
“别络”是“十四经”的分支,专指“十二经”在四肢分出的支线和任、督二脉的支线。所谓“十四经”,是“十二经”再加任、督二脉。奇经八脉的其余六“经”没“别络”,所以,“别络”共十四条,总称“十四别络”。
“经别”的循行特点是:从十二正经分出,经躯干、脏腑、头项等处,最后仍归正经。在循行过程中,六阳经的“经别”复注于原来的阳经,六阴经的“经别”则注入与其表里的阳经。手足三阴三阳组成六对,称为“六合”。其主要作用,是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并联系正经未循行的部位与器官,弥补正经的不足。
“别络”的循行特点是:“十二经”的“别络”都从肘膝以下分出,与相邻之“经”互相联络。其主要作用,是表里之“经”互相联络,加强联系。任、督二脉虽有别络,但没表里之“经”,故不循此例。
除“经别”和“别络”之外,“经”的支线还有很多,但未命名。凡“经”的支线,无论长短,都属“络”的范畴。
16,十五络脉
通常所说的“十五络脉”,是“十四经”的“别络”再加“脾之大络”,合称“十五络脉”。一般认为,“十五络脉”都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但是,据《内经》记载,“脾之大络”不是“经”的支线。所以,不能把“脾之大络”说成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但“十四经”的“别络”都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这是有严格区别的。
《内经》的记载表明 ,“脾之大络”出于渊腋下三寸,布胸胁,不是“经”分出的,没与“经”或“络”交接,其实质,是血脉。所以,“脾之大络”不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
据考证,《内经》称“别络”为“经”之“别”。如:手太阴之别、手少阴之别、手心主之别、手太阳之别、手阳明之别、手少阳之别、足太阳之别、足少阳之别、足阳明之别、足太阴之别、足少阴之别、足厥阴之别、任脉之别、督脉之别,合为“十四经”之“别”,也称“十四别络”。《内经》记载的“脾之大络”,列于“十四经”之“别”最后。详见《灵枢·经脉篇》。其中,“十四经”之“别”与“脾之大络”的区别,《灵枢·经脉篇》作了说明。其曰:“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所谓“凡此十五”,包括“十四经”之“别”和“脾之大络”。所谓“络者”,单指脾之大络。所谓“络脉异所别也”,是明确指出,“脾之大络”不同于“十四经”之“别”。由此说明,“脾之大络”不是“经”的支线,而是血脉,所以,“脾之大络”有不同于“十四经”之“别”的特征,即:“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这种特征,是“血脉”的特征。“经”和“经”的支线,都没这种特征。
此外,《素问》记载的“胃之大络”,其实质也是血脉,故曰“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因此,“脾之大络”或“胃之大络”都不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必须明确这一点,才能把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进一步澄清。
17,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把人体诸筋分别归属于“十二经”,称“十二经筋”。把人的体表分别归属于“十二经”,称“十二皮部”。因此,“十二经筋”指全身诸筋。“十二皮部”指整个人体的体表。
近代医书把“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说成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甚至认为,“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见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基础理论》)其实,这是对经络系统的误解。
人的体表和筋、以及血脉、脏腑、五官、四肢、躯干、毛发等,都是人体的结构。经络与人体结构的关系是:“经络”是研究人体各种结构的论理工具,人体的任何结构都是研究对象。因此,人体的任何结构,都不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或附属部分,而是属于经络学说的研究对象。中医学是通过经络学说对人体的各种结构进行系统研究,而不是把人体的结构当成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这是决不可混淆的。
18,正经
“正经”是相对而言的。相对“奇经八脉”来说,“十二经”是“正经”,奇经八脉是“奇经”。相对“经别”来说,“十二经”和“奇经八脉”都是“正经”。“经别”是别行的正经。总之,“正经”都指“经”,不含“经”的支线。所以,“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包括三十六条“经”和“十二经”的“经别”。
《素问·阴阳离合论》记载了各“经”的起止点。在起点和止点之间直行的主干,都是“正经”。从“正经”分出仍归“正经”的直行部分称“经别”,仍属“正经”。各“经”分出的支线,都是“络”。因此,经络系统的称谓虽然复杂,但经络系统只包括“经”和“络”两部分。其中,“经”指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直行主干,共三十六条。“络”指三十六条“经”的支线。
19,奇经
对“奇经”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四种:
(1),其“经”别道奇行,不拘于“十二经”,故曰“奇经”。如《难经》说:“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意思是说,奇经八脉的循行和特点,不拘于“十二经”的规律,所以,称为“奇经”。
(2),“奇”为单数,有不偶之义,无表里配合,故曰“奇经”。所以,奇经八脉没表里关系。
(3),联络奇恒之腑,与五脏六腑没络属关系,故曰“奇经”。
(4),相对而言,“十二经”称“正经”,则“奇经八脉”称“奇经”。如《圣济总录》说:“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而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
以上四种解释,基本上概括了“奇经”的特点及其与“十二经”的区别。“奇经”共八条,都用“脉”字命名,合称“奇经八脉”。
十二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四别络、以及各“经”的其他支线,都是古代医家在人体模型上画的。所以,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经别和别络、以及各“经”的其他支线,在实质上没区别,也没粗细之分。在人的身体上,既没长着“十二经”,也没长着“奇经八脉”。明确这一点,并不是否认经络学说,而是恢复经络学说的实际意义。
20,六经
“六经”是“十二经”的简化。根据“阴阳离合”的哲学原理,按“三阴三阳”的理论形式,“十二经”可以简化为“六经”。如: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合并,统称“太阳经”、手阳明经与足阳明经合并,统称“阳明经”、手少阳经与足少阳经合并,统称“少阳经”、手太阴经与足太阴经合并,统称“太阴经”、手厥阴经与足厥阴经合并,统称“厥阴经”、手少阴经与足少阴经合并,统称“少阴经”。“十二经”合并以后,则为“六经”。
21,六经证
《伤寒杂病论》用“六经”概括外感伤寒病的病理阶段和临床表现,把外感伤寒病分为六种证候类型,称“六经证”。这是张仲景对外感伤寒病的“辨证”方法,为中医学确立“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奠定了基础。所谓“六经证”,并不是“经”发生了病变,而是把外感伤寒病按病理阶段和临床表现归属“六经”。“经”本身,不是病灶,也不是病邪的传播途径。如《素问·离合真邪论》说:“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显然,《伤寒杂病论》开创“六经辨证”,只是以“六经”为论理工具。
22,经气
据《内经》解释,所谓“经气”,不是“经络”本身之气,而是真气。如《素问·离合真邪论》说:“真气者,经气也。”
所谓“真气”,不是“经”产生的,而是“先天之气”与“水谷之气”结合而成,充养全身。如《灵枢·剌节真邪篇》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这说明,《内经》虽有“经气”之说,但“经气”是“真气”,不是“经”产生的。因此,不能把“经气”误解为“经络”本身产生的“气”。
23,经络运行气血
“经络”运行气血,并不是“经络”本身运行气血,而是气血运行于各“经”所属的系统。古代医家把人体的各种结构分别归属于“十二经”,等于把整个人体划分为十二个系统,所以,每一个系统都有“气血”的运行。但是,“经”和“络”本身,决不是“气”或“血”的通路。人的气血并不靠“经”或“络”运行,而是“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古代医家只是用“二十八经”阐释气血运行的规律,并没说经络系统是运行气血的管道或通路。因此,不能认为人的气血在“经”或“络”中运行。
根据《内经》的解释,“气血”并不是在“经”或“络”中运行的,而是按“二十八经”的顺序运行。《灵枢·五十营篇》对”气“行”二十八经“的论述,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所谓“二十八经”,总长度为十六丈二尺,并不是整个经络系统,而是左右两侧的“十二经”和“跷脉”合起来再加任督二脉,没包括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古代医家用“二十八经”比拟天体“二十八宿星”,是根据“日行二十八宿星”阐释气血的运行规律,并不是说“气血”在“经”或“络”中运行。
近代医书误认为人的气血运行于“经络”中,甚至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或管道,是没弄清经络是论理工具,也没理解《内经》阐释“气血”运行的方法。如果弄清是论理工具,就会知道《内经》怎样阐释“气血”运行的规律,决不会认为“气血”在“经络”中运行。
24,经穴和经外穴
“经穴”和“经外穴”统称“腧穴”。“经穴”是“十四经穴”的简称。把“腧穴”分别归属“十二经”和任、督二脉,则称“十四经穴”,简称“经穴”。
没归“经”的腧穴和“十四经穴”确定之后发现的经验效穴,因没归“经”,统称“经外穴”。所以,“经穴”和“经外穴”,并没实质上的区别。如果把“经外穴”也归“经”,“经外穴”也可成为“经穴”。
从解剖学意义上说,“腧穴”和“经络”,并没任何联系。“腧穴”归“经”,是根据“腧穴”的位置和治疗作用,经过系统归纳和总结之后确定的,并不是由“腧穴”和“经络”的实质性联系确定的。对“腧穴”的剌激,不是对“经”的剌激,也不是对“络”的剌激。针剌感应,并不是“经”或“络”的感应,而是腧穴本身或周围组织的感应。明确这一点,并不否定经络学说对针灸学的指导作用,而是澄清“腧穴”和“经络”的关系。
25,药物归经
所谓“药物归经”,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根据药物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每种药物归于何“经”。其目的,是更加突出药物的特性和治疗作用,补充药物学简单论述性味和升降沉浮等规律的不足,提高处方用药的针对性。比如,同是寒药,但石膏归肺、胃、三焦经,善清肺胃三焦之火;龙胆草归肝、胆经,善清肝胆之火引起的湿热;黄柏归肾、膀胱经,善清肾和膀胱之火;鸦胆子归大肠经,燥湿杀虫,善治痢。显然,把药物归“经”,针对性更强,可以突出药物的特性和治疗作用。
药物归经和腧穴归经,道理基本一样,都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经过系统总结确定的,实践证明,确有临床实用价值。
26,经络之海
“经络之海”,指冲脉和任脉。如《灵枢·五音五味篇》说:“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
27,经脉之海
“经脉之海”,指冲脉。如《素问·痿论》说:“冲脉者,经脉之海也”。
把任脉和冲脉说成是“经络之海”或“经脉之海”,主要是突出任脉和冲脉的重要性。这两“经”,对阐释妇科的生理病理,指导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8,离合出入
“离合出入”专指“十二经别”循行的基本形式,对沟通“经”与“经”之间和各“经”与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经别循行的基本形式是:在四肢(多为肘、膝以上)从正经别出,称“离”。注入体腔脏腑深部,称“入”。然后,浅出体表,称“出”。继而上头面,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阳经的经别仍归本经,称“合”。所以,凡表里两“经”的“经别”都组成一“合”,“十二经”共“六合”。这是从正经分出的直行主干,仍属“经”的范畴,主要弥补十二正经的缺陷和不足。
“离合出入”的重要意义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循行于“十二正经”未及之处,沟通和联络“十二正经”未能循行的部位和组织器官。
(2),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十二经别”进入体腔后,表里两经相并而行,在浅出体表时,阳经“经别”仍归阳经,阴经“经别”则归阳经,这样以来,加强了表里两经的联系。
(3),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十二经别”在四肢从“正经”分出,进入体内后,都呈向心性循行,这对加强体表、四肢和躯干的向心性联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4),加强头面与“十二经”的联系。“十二经”循行于头面部的主要是六阳经。六阴经的主干不行于头面。但是,通过“离合出入”,六阴经的“经别”上达于头部。其中,足三阴经的“经别”,在合入阳经“经别”之后,上达于头部。手三阴经的“经别”,经喉咙合于头面部。这样以来,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5),为解释生理病理现象和循经取穴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十二经别”循行于“十二正经”未能循行之处,所以,进一步拓宽了“十二经”的概括范围,为解释生理病理现象和循经取穴,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据。例如,足太阳经的循行未到达肛门,但其经别“别入肛门”,所以,用承山、承筋等穴治疗肛门病,有了理论依据。
(6)加经“十二经”与心脏的联系,突出体现心脏在五脏六腑的主导地位。“十二经”的“经别”,不仅加强了脏腑之间的表里关系,而且都与心脏相联系。因此,“经别”的“离合出入”,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哲医2006年05月15日 02:24am 时添加 -=-=-=-=-
29,标本
“十二经”的“标本”,是根据“十二经”联系的部位和特点总结出来的,主要概括“十二经”联系四肢和头面躯干的规律。对体现四肢和头面躯干的相互联系、反映病候、以及循经取穴,都有一定实用价值。简释如下:
(1),标本的意义
“标”与“本”,是互相对应、互相依存、互相关联的两个方面。《说文解字》说:“木下曰本……草木之根柢也”。《尔雅·释器疏》说:“凡物之本,心在底下”。《淮南子·无文训》也有“本标相应”之说。按古文献解释,“标”的原意是树木的末梢部分,“本”是根底部分。所以,“标”与“本”对应,互相依存,互相关联,“本”在下则“标”在上,“本”在内则“标”在外,有“本”才能有“标”。
在中医学的传统理论中,“标本”是一种常用的理论形式,内含哲学理念,应用非常普遍。例如:正气为“本”,病邪为“标”;先病为“本”,后病为“标”;病因病机为“本”,症状为“标”;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等。经络学说的“标本”,主要反映四肢和头面躯干的联系,四肢为“本”,头面躯干为“标”,即“下为本”,上为“标”。
(2)标本的内容
“十二经”的“标”部和“本”部,见于《灵枢·卫气篇》。其中,各“经”的“标”,都在头面或躯干,各“经”的“本”,都在四肢。因有上下之异,故有“标本”之分。其具体位置是:
足太阳之“本”,在足跟以上约五寸处,相当于跗阳穴。其“标”在命门,相当于睛明穴。
足少阳之“本”,在足第四趾外侧,相当于窍阴穴。其“标”在窗笼之前,即两耳之前,相当于听宫穴。
足阳明之“本”,在足次趾外侧,相当于厉兑穴。其“标”在颈旁人迎穴周围,相当于颊下,上挟于颃颡部位。
手太阳之“本”,在手外踝之处的尺骨小头旁,相当于本经的养老穴。其“标”在右命门上一寸,相当于攒竹穴。
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处,相当于曲池穴。其“标”在颜下、合钳上,相当于头维穴。
足太阴之“本”,在中封穴前上三寸,相当于三阴交穴。其“标”在背部的脾俞和舌本部位的廉泉穴。
足少阴之“本”,在足内踝上二寸,相当于交信穴处。其“标”在背部的肾俞穴处和舌下两旁,相当于廉泉穴。
足厥阴之“本”,在行间穴上五寸处,相当于中封穴。其“标”在背部的肝俞穴。
手太阴之“本”,在寸口部,相当于太渊穴。其“标”在腋内动脉处,相当于中府穴。
手少阴之“本”,在掌后锐骨之端,相当于神门穴。其“标”在背部心俞穴。
手厥阴之“本”,在掌后两筋间二寸处,相当于内关穴。其“标”在腋下三寸,相当于天池穴。
30,四街
“四街”也称“气街”,是气血通行的径路。《内经》对“四街”的记载和解释,见于《灵枢·卫气篇》和《灵枢·动输篇》。如《灵枢·卫气篇》说:“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这段经文说明,胸、腹、头、胫都有气街,合称“四街”。《灵枢·动输篇》说:“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卒然遇邪气,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岐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帝曰:善。此所谓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此之谓也。”这段经文说明,“四街”是气血通行的径路,若“卒然遇邪气”,或“逢大寒”,或“手足懈惰”,则气血以“四街”为径路,仍可“相输如环”,终而复始。显然,古代医家是用“经络”阐释“营卫之行”的“阴阳之道”,“经络”本身,并非“营卫”的通路或管道。所以,若四肢残缺,人体并不 受“经络”不完整的影响。
31,四海
“四海”是根据脏腑器官的阴阳表里和腧穴总结出来的。如《灵枢·海论篇》说:“必先知阴阳表里和荥输所在,四海定矣。”所谓“荥输”,指荥穴和输穴。
水谷之海、血海、气海、髓海,合称“四海”。其中,“血海”又称“十二经之海”。如《灵枢·海论篇》说:“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又说:“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这说明,“十二经之海”即“血海”。《灵枢·海论篇》还说:“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显然,《灵枢·海论篇》虽把“血海”称“十二经之海”,但其所主病症,都是“血海”的有余和不足,并不是“经”的有余和不足。
32,经络现象
“经络现象”是新概念,指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沿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如循经感传、循经抽痛和某些皮肤反应——红线、白线、丘疹、脱毛等。
在研究“经络”和“腧穴”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运用某种剌激方法,如针剌、按压、艾灸、注射、光电剌激等,作用于腧穴,可以出现酸、麻、胀、重或寒凉、温热等特殊感觉,循经络路线传导扩散,或出现水泡、皮丘、红线、白线、脱毛等现象。这些特殊感觉和现象,都称“经络现象”。其实,这些感觉和现象,是机体本身对剌激的反应,并不是“经络”的反应。所以,虽有“经络现象”,但从未证实与“经络”有直接关系。因此,不能把这些感觉和现象,误认为是“经络”本身的生理病理变化。否则,对“经络”的研究,将陷入误区。
33,经络感传现象
“经络感传现象”是“经络现象”的一种,也称“经络敏感现象”或“针灸感应现象”,指感觉沿经络循行路线传导。这种现象多在针、灸、按压穴位或电剌激时出现,或在气功练功过程中出现,其感觉可为酸胀、麻木,或有流水感、电麻感、抽痛感,呈线状或带状传导,并可被机械压迫或注射某些麻醉药物阻断。实际上,这种感传现象,与腧穴周围的组织或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只是“感传”的路线与“经络”的循行路线偶然吻合,根本不是“经络”本身的感传。
目前为止,“经络现象”或“经络感传现象”的报道虽很多,但国内外对“经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的身体上,既没找到“经”和“络”的任何结构,也没找到属于“经”和“络”本身的任何物质。根本原因,是把“经络”的概念理解错了。现已证实,根据《内经》的解释,“经”和“络”都不是人体客观存在的结构,而是论理工具。所以,若把“经络现象”或“经络感传现象”认为是“经”和“络”本身的感应,或把“经络”当人体的结构进行研究,都是错误的。
2
发表于 2006-5-15 06:21:2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关于经络学说基本概念的解释


文章的作者是谁?
这是一篇描述比较全面的经络文字,虽然几个地方偏离经义,但整体解说的好于别家诠释。
3
 楼主| 发表于 2006-5-15 20:38:4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关于经络学说基本概念的解释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5/15 06:21am 发表的内容:
文章的作者是谁?
这是一篇描述比较全面的经络文字,虽然几个地方偏离经义,但整体解说的好于别家诠释。
星河先生你好:
文章的作者是我,署名哲医。感谢你的批评。你说:这是一篇比较全面的经络文字,其实,很惭愧,不是这样的,这段文字并不全面,而是一部分。你还说:几个地方偏离经义。也许,这是很有可能的。毕竟,一个人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难免有失误。因此,诚挚相约,请先生再说具体一点,哪几个地方与经义有偏离,应该怎样正确理解,参考哪些文献 ,这对我来说,是很有用的,尚望不负所求,拜托!
4
发表于 2006-5-15 21:57:3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关于经络学说基本概念的解释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6/05/15 02:19am 发表的内容:
以下,根据《内经》的记载,解释对经络学说的一些概念,或许,对经络的研究有些帮助:
1,阴阳离合和三阴三阳
经络学说以“十二经”为主,“十二经”命名是根据“三阴三阳”的理论形式,“三阴三阳”的理论形式 ...
“阴阳离合”又出自那呈,
5
发表于 2006-5-16 08:44:0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关于经络学说基本概念的解释

谬点之一:
《具体的说,“十二经”分布于左右两侧,合起来共二十四经。“十二经”虽有“经”别,仍属正经。冲脉、任脉、督脉、带脉没左右之分,合为四经。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也分布于左右两侧,合为八经。所以,经络系统共三十六条“经”。》

------把经络系统理解为“三十六条经”,既不合经义,又背离了医理。
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关系问题,此文的解释出现了谬误。
6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19:24: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关于经络学说基本概念的解释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5/16 08:44am 发表的内容:
谬点之一:
《具体的说,“十二经”分布于左右两侧,合起来共二十四经。“十二经”虽有“经”别,仍属正经。冲脉、任脉、督脉、带脉没左右之分,合为四经。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也分布于左右两侧,合 ...
星河先生你好:
非常感谢你提的批评。下面,回复你所提的问题,共同探讨,并请教。
其一:
所谓“三十六条经”,是通过计算得来的。出自《内经》。如《灵枢·脉度篇》说:“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跷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这是一部分“经”的长度,不含“络”。
提示:本文所言“手之六阳、手之六阴、足之六阳、足之六阴”,即指左右两侧十二经,四六二十四,则为二十四经。跷脉单侧为七尺五寸,两侧合起来则为一丈五尺。所以,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四经都是双侧分布,二四则为八条经。冲、任、督、带都只有一条,合为四经。二十四加八再加四,等于三十六。因此,在经络系统中,“经”有三十六条。比如,在人体模型上标画各“经”的分布,当为三十六条经。不知先生有何依据,望告知。切切!
其二:
《难经》二十七难说: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何谓也?
然,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跷,有阴跷,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
经有十二,络有十五,凡二十七气,相随上下,何独不拘于经也?
然,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天雨降下,沟渠溢满,当此之时,霶霈妄行,圣人不能复图也。此络脉满溢,诸经不能复拘也。”
提示:这说明,古代医家在十二经的基础上又创建了奇经八脉。并且,古代医家创建奇经八脉,参照了“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的道理。据此,可以说明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关系,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文献依据,不再一一列举。在中医学的历史上,先有的十二经,后有的奇经八脉,这个问题,不用讨论了,很多文献都能说明这个问题。并且,奇经八脉主要弥补十二经的缺陷,这个问题,也是史实。
另外,特别感谢你提出了非常有意义的具体问题。


-=-=-=-=- 以下内容由 哲医2006年05月16日 07:34pm 时添加 -=-=-=-=-
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关系问题,应该以历史为依据。
7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19:29:4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关于经络学说基本概念的解释

下面引用由112006/05/15 09:57pm 发表的内容:
“阴阳离合”又出自那呈,
先生你好:
回复你提出的问题:阴阳离合,是阴阳学说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原理。详见《素问.阴阳离合论》。谢谢你参与!
8
发表于 2006-5-16 22:56:2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关于经络学说基本概念的解释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6/05/16 07:24pm 发表的内容:
星河先生你好:
非常感谢你提的批评。下面,回复你所提的问题,共同探讨,并请教。
其一:
所谓“三十六条经”,是通过计算得来的。出自《内经》。如《灵枢·脉度篇》说:“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跷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这是一部分“经”的长度,不含“络”。
提示:本文所言“手之六阳、手之六阴、足之六阳、足之六阴”,即指左右两侧十二经,四六二十四,则为二十四经。跷脉单侧为七尺五寸,两侧合起来则为一丈五尺。所以,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四经都是双侧分布,二四则为八条经。冲、任、督、带都只有一条,合为四经。二十四加八再加四,等于三十六。因此,在经络系统中,“经”有三十六条。比如,在人体模型上标画各“经”的分布,当为三十六条经。不知先生有何依据,望告知。切切!

关于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关系问题,可以说是经络理论的深层次的课题。
恕鄙人直言,今人对此问题的理解去古远矣,所以从理论到实践均不曾见有价值的经络成果面世。
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本为两套系统。也就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经络的理论。
十二正经存在于各色人等,而奇经八脉却因男女老幼而异。对于此知识的了解当是研究经络的基本功。
人体的经络循环系统,《内经》阐述的最为详细。但能理解《内经》旨意的文字诠释目前尚未见到。
经云:“遍行二十八脉为一周”。所以‘三十六’者不合经旨。
9
 楼主| 发表于 2006-5-17 00:41:5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关于经络学说基本概念的解释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5/16 10:56pm 发表的内容:
关于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关系问题,可以说是经络理论的深层次的课题。
恕鄙人直言,今人对此问题的理解去古远矣,所以从理论到实践均不曾见有价值的经络成果面世。
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本为两套系统。也就是从 ...
星河先生你好:
对经络进行研究,需要有历史依据和客观依据,您以上所说,真有依据吗,如有,望告知,期盼。如没有,而是个人观点,也望告知,更盼。比如你说,“十二经与奇经八脉,本为两套系统”,但又说“遍行二十八脉为一周”,但实际上,二十八脉已包括奇经八脉,这又成了一个系统。其实,三十六条经,只是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直行主干。二十八脉实际是三十六条经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经”,你看看《内经》,确实是这样说的。详见〈灵枢脉度篇〉和〈灵枢五十营〉篇。谢谢!
10
发表于 2006-5-17 03:30:4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关于经络学说基本概念的解释

作者自称是非医界中人,花这么功夫很令人感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4:18 , Processed in 0.0683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