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9-2-28 17:37 编辑
1、阴阳学说(即阴阳观念);阴阳观念,是古代人认识事物的思维法则—即哲学认识理念,其阴阳指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或对应面,阴阳应用在不同的范畴有不同的涵义,作为哲学认识观念的阴阳是没有具体形态的抽象理念,如内经中“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中的阴阳就是抽象的哲学认识理念。 2、阴阳概念:将阴阳观念应用于对人体疾病进行认识的时候,阴阳是针对人体特定范畴而言具有实质变化形态的阴阳关系,如内经中“夫言人之阴阳,则内为阴,外为阳”、‘“言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等都是具体范围的阴阳概念。 3、内经医学中人体“阴阳”的涵义 3.1阴:依据内经中“阴成形”的阐述理解,阴就是指构成人体的组织器官。 3.2阳:依据内经中“阳化气”的阐述理解,阳就是指人体组织器官具有的功能。 4、阴阳平衡的涵义:依据前棕人体的阴就是组织器官结构同阳就是指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来理解,阴阳平衡就是组织器官代谢功能与其组织器官的功能需求相适应。 5、胜虚:胜的字义是不败,虚的字义是无,都不具备医学意义。笔者依据内经阳强不能秘和现代对人体体质的表述是以强弱来表达,因此采用强来表达胜的涵义,用弱来表达虚的涵义。 6、阴虚:按照阴的涵义是人体的组织器官结构来理解。阴虚的涵义就是组织器官结构削弱,。 7、阳虚:人休组织器官的功能削弱。 8、阴胜:人体组织器官的结构增强。 9、阳胜: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增强。 10、表里:一是指人体的外部为表、内部为里;二是指人体的府为表,藏为里。三是指同一器官轻证为表,重证为里。 11、寒:指“机体全身或组织器官能量代谢水平低于正常阈值范围下限,在相同时间内提供的能量不足造成的功能削弱和产热量不足的异常生理现象”。寒是伴随阴胜或阳虚产生的疾病现象。 12、热:指机体全身或组织器官能量代谢水平高于正常阈值范围上限,在相同时间内提供的能量增多造成的功能增强和产热量过多的异常生理现象。热是伴随阴虚或阳胜产生的疾病现象。 13、阴阳的虚实和寒热之间的关系:阴虚可理解为人体的组织器官结构削弱,导致细胞膜流动性和通透性增大,在单位时间内进入细胞的代谢底物增多而导致代谢的亢进,造成机能的增强和拌生热量增多而表现为热的现象—内经中称为阴虚则热或阳胜则热。阴胜可理解为人体的组织器官结构增强,也就是器官组织细胞中的鞘磷脂与卵磷脂的比值增大,导致细胞膜流动性和通透性削弱,在单位时间内进入细胞的代谢底物减少而导致代谢的抑制,造成机能的削弱和拌生热量减少而表现为寒的现象—内经中称为阴胜则寒或阳虚则寒。阴胜时可导致进入细胞的代谢底物量减少而造成代谢的抑制,导致机能下降和拌生热量减少而表现为寒证—内经中称为阴胜则寒或阳虚则寒。因此,寒和热是藏府代谢水平抑制或亢进的温度形态及相关表现。但寒并非完全属于现代意义上的体温下降,热也并非完全属于现代意义上的体温上升,是因为内经中认为,一人之病,病在一藏,若言三藏俱行,不在法也的认识,因此认为一藏或一府的寒热尚不足以明显的影响体温。内经理论是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观察到全身或局部的寒热现象才产生出阴阳胜虚同寒热产生之间的关系来。用以判断全身或局部不同藏府疾病的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