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48|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出奇招危重心衰病人化险为夷(医话)——中西医统一学新医学实战病例之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5-25 08:2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12-22 14:01 编辑

0                                    出奇招危重心衰病人化险为夷(医话)
                               施妙术生命衰微患者转危为安

     
                                      
     前言:
     这是一位74岁高龄,患有多种心肺严重疾病,经省级三甲医院循环科专家会诊治疗一个半月无力回天,而且生命日趋衰微的危重心衰病人。
      
     这同时又是一个令该院循环科专家感到惊奇不己的奇迹性病例。
      
     当这位历经循环科专家用尽各种办法救治无效,眼看病情日趋危重的心衰患者张XX教授对治愈不再抱有希望,在无奈中等待灯干油尽那一天来临时,她做梦也不会想到,救她生命的却不是什么灵丹妙药,而是她的学生的一双平常的手——一种独特的手法治疗。
   
    更令她没想到的是,仅第一次施治就力挽狂澜,使她逐日加重的病情发生了180度的逆转,连续一个半月的通宵失眠当晚消失,睡眠时间长达3个多小时。与此同时,次晨饮食也明显增加。从此,每天都有好转,逐日走向痊愈。

    二天后,她就能坚持坐一会儿了;五天后,她能下床走动了;二个月后,饮食如常,生活能够自理了;五个月后,能到公圆打太极拳了。8个月后,她独自一人赴几千里之外的北京,参加了全国生理学术会议,并在会上发表了“临终关怀”方面的研究论文。
      
    这种疗效,不仅出乎循环科专家们的意料之外,就连她本人及家人做梦也没有想到。
    治疗期间,我在路上偶遇原医学院七十几岁的僮副院长,他对我说:“听张老师的老伴说,当时连下遗嘱都有些费劲了。”
      
    十年后,2014年9月份的一天,我到该院循环科办事,遇到了当年(2005年1月)主管张教授病房的该主任医师张XX(她是张教授的亲属),张主任医师至今仍然不理解我当年是怎样治好她姑的病的。她带着好奇的眼光问起我当年治疗的经过:“那年你是采用什么办法给我姑治病好的。” 我也只能简答两句,因治疗原理一言难尽。

      正文:
     下面简介一下此病例的治疗经过:
      那是2005年1月4日(农历11月24日)的下午,我正在门诊出诊,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已退休多年的老讲师张XX老师来找我咨询治病的问题。谈话间,她问起我:“张XX教授患心脏病住院了,你知道吗”我说:“不知道啊,她的身体不是很好吗?什么时候住院的?”。她说:“刚从美国回来,路上感冒了,肺内严重感染,把心脏病拐犯了,挺危重!”我听后,吃了一惊,心想,张老师身体那么好,怎么会突然病得这么重?就想立刻到病房去看望她,或许能帮上忙。
      
      张XX教授是我读大三时,指导我搞实验研究的启蒙老师,她那时担任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主任。
      从1980年春起,我就开始与生理教研室合作搞气功科学研究。到了1981年春天,我在气功治疗高血压病人的经验基础上,由生理教研室派一名老教师与我合作,共同观察我给病人降压时的即时疗效(10分钟)。这项工作整整进行了一个暑假,取得了一系列观察数据。开学后,进入给动物降压实验阶段。又半年多,研究结束。1982年5月,由医学院科研处特批经费,由一名教师和我一起到上海中医研究所(后来升格为研究院)气功研究室进行实验鉴定,结果深得林雅谷教授赏识。随后,论文被当时国内名声很大的《自然杂志》录取并刊登。
      
      1983年4月,张教授又再次与我合作,由医学院科研处一位副处长牵头,同时邀请眼科、解剖教研室、中医科三位主任以及市防疫站一位领导共同组成协作团队,对眼气功操(由我创编的)治疗学生视力减退(近视眼、远视眼)的临床疗效及其机理进行研究。该项研究结束后,获省卫生厅科研成果三等奖。
      
    以后,我又与张老师多次合作,进行生理学方面的实验研究。
    再后来,张老师退休了。但她身体一直很好,不舍得闲着,仍搞学术研究。平时我们很少能看得到她,只能偶而在大道上碰见一次。
      
    今突然听到张老师患危重心脏病的消息,我心里猛地“咯噔”一声,既怀疑其真实性,又有所担心。就想立刻去看望她,以了解究竟。于是,我匆匆忙忙来到了内科楼8层楼循环X科的住院病房。

    然而,消息太晚了。
    该科医护人员告诉我,张老师已经出院有一个月了。我只好又打听她的住址,急忙找到她的家中。
    当我来到张老师的家里,看到她时,竟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一年前我在医院门前大道上看到的匆匆而过的张教授?只见她瘫软无力地躺在床上,身体极度衰弱,精神萎靡,面容痛苦,脸庞塌陷,用老百姓的话说,瘦脱象了;四肢骨瘦如柴,皮包着骨头,肉已经瘦没了。
      
    当她听出是我来看她时,用微弱的声音说了一句:“锡民来了”,然后,吃力而艰难地挣扎着,想支撑着身体和我说话。看到张老师病到这个程度,我急忙阻止了她,让她躺着慢慢说话。
      
    张老师用衰弱的声音慢慢告诉我:11月30日出的院,医生准许她在家里用药,和在医院治法完全一样。因为她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是,主管她病房的主任医师不是别人,而是她的亲侄女。张教授的家离医院仅隔一条马路,所以在家里治疗更方便。
      
    当然,让她回家治疗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她的病情危重而复杂,同时患有心衰、心腔积液、胸腔积水等八九种病,在医院住也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
      
    对于胸水和心腔积液问题,专家会诊认为,张老师年事已高、体质极度虚弱,加上病情严重等多方面因素,为回避风险,决定不予抽取。出院单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左束支完全阻滞、左心衰、心功能三级、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继发性肺结核、高血压病II级。
      
    出院一个多月来,令医生和全家人失望的是,虽然不断用药,但病情非但不改观,反而逐渐加重,胸水和心包积液也比出院时多了。自患病以来,夜里一直不能入睡,白天又吃不进去饭。就这样,一天天消耗着体内的物质来维持生命。所以,一天比一天消瘦,体质也越来越衰弱。这段时间,体重已锐减28斤,从110斤下降为82斤了。
      
    目前主要症状是咳嗽,胸部憋闷得厉害(与心包积液影响心脏舒缩、胸水影响呼吸有关),头晕,关键问题是通宵不眠、吃不下饭造成的身体极度衰弱,早晨只能喝半碗稀粥。此时,医生已回天无力,无计可施。全家人一筹莫展。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张老师对于治病已经丧失了信心。她长叹了一口气,慢慢地说:“哎……,我不怕死,我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我什么都想得开。”我赶忙安慰她:“张老师,你不能没信心,你的病还没到那个地步。”张老师说:“我自己的病我知道,治这么长时间不见好,还越来越重,上哪好去?也无所谓,活得年龄再大也得死。死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可怕的。”看到张老师如此坚强,将生死置之度外,我不由得暗暗佩服。但与此同时,心里总觉得有一丝说不出的苦涩感。
      
    我预感到,以张老师目前这种瘦骨伶丁的衰弱身体,若继续再不吃不睡地瘦下去,恐怕坚持不了多久了。道理很简单:不能睡觉,身体得不到有效休息,会加速身体组织细胞的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而不能进食,就没有营养和能量来源,一旦将体内能源物质消耗殆尽,生命就会戛然而止。如果再没有办法阻止这种恶性循环,就这样硬挺着等待奇迹的发生,几乎是不可能的。
      
    对于我来说,面对这样危重的病情,要说一定能给她治愈,心中确实没有这样的把握。但要说有一定效果,我还是有足够信心的,因为我二十多年来治愈的各科的难治病人已数以千计。
      
    当时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决不能让张老师死去,更不忍心看到她如此遭罪地活着,我要尽我最大的努力,救我的老师度过这一生死难关。
      
    我心里设计着治疗方案:以我治疗心脏病、失眠和消化道疾病的经验,最少有八分把握能立马改善她的睡眠和食欲。若一旦睡眠改善、饮食增加,身体状况就会立即发生转机,随之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增强。与此同时,心包积液和胸水也会开始吸收,疾病随之就会发生逆转。
      
    想到这里,我决定挺身而出,接下这个令专科医生无奈而又关系到患者生死的高难度活。即使我治不好,丢了面子,我也认了。退一步说,我这种治病方法,对患者只会有好处,没有坏处,还是义务治疗,很容易于接受。于是,我坚定地对张老师说:“张老师,你的病我能治!”张老师摇了摇头:“你不用安慰我,我不糊涂,别忘了,我也是搞医的,治不好了…”。
      
    我急忙解释说:“张老师,你别不信。我有20多年的治病经验,各种难治病都治过,像你这样的心脏病,我治的也不是一例了。身边就有两例,我院总务科职工王XX,是在循环科多年常年挂床的老大难、重症冠心病人,顽固持续性重度心绞痛,没有间歇期,日服10药物,也不能止住疼痛,就是我治愈的,一次治疗大见成效,治疗100多次,终于治愈,疼痛消失,再也不用住院了。列车段赵车长患顽固持续性重度心绞通,不能上班工作,已休假半年,也是我治愈的。还有……。”
接着,我语气坚定地说:“如果我要不来你这里,你的病能不能治好我不敢说了,现在我来了,你的病就有治好的希望了。放心吧!”张老师还是有些不相信。从她的语气中,我猜测她可能这样想:循环专科医生都没办法了,你还能治好?你这是安慰我,我懂。
      
    我继续大声鼓励她说:“你听听我的治疗方案,我都想好了!先解决你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吃饭和睡觉的问题。如果这三个关键问题解决了,你的病就会好起来。你信不信?解决这三个问题,我自有绝招。你放心吧,你的病会马上好起来!”
      
    张老师是生理学教授,也讲医学心理学课程,是医学院负有盛名的学者,在国内学术界也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听了我说的话,她感到有些道理,她也知道我不是说谎的人,于是半信半疑地问:“你说还能治好吗?”显然她缺乏信心。我大声鼓励她说:“能治好!一定能!我治别人好使,给你治也一定好使!我给你治好后,只要你注意防病健身,还能活二十年,活九十多岁没问题!”
      
    张老师听后缓慢地苦笑着说:“活那么大岁数干啥?除了吃,什么都干不了。给子女和社会增加负担。”我接着劝她:“我知道你不怕死,但如果有生存的希望,谁愿意放弃生命啊?”这句话很管用,她改变了口气说:“那倒也是。”我说:“那就好!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来给你治一次,现在你只需要配合就行了。”张老师说:“好,我配合。”
      
    于是,我开始给她做手法治疗。激发内气,调整气机,以达纠正其神经功能紊乱、失眠和食欲不振的目的。
    这套手法是我1980年在医学院读大三期间所创,它不是普通的推拿和按摩,虽然疗效很高,但对医者的身体消耗很大,并伴有一定损害。自毕业分配后,白天医教研工作繁忙,额外多一样手法治疗,夜里搞中医理论研究。一直处于体力透支的过劳状态,心区和肝区时常隐隐作痛。但并未引起我足够的重视。真到1995年11月的一天,终于积劳成疾,突发心肌梗塞。这时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死里逃生的教训,使我认识到自身生命的重要性,自己的命没了,一切技术皆化为乌有。因此,我已连续9年不敢再使用这套手法给人家治病了。别人的病好了,自己的命没了,太不值得。
      
    然而今天情况不同,此时正当我的老师处于生命攸关的紧急时刻,若能够救人一命,我只有豁上了。我不得不再一次使用它发挥其不可替代的治疗作用。我也确实有足够的信心,能使张老师转危为安。当然,能否彻底治愈就不好说了,先不要管那些,救人要紧。
      
    我的信心十足和认真的态度感染了张老师,也使她看到了一线希望。她既感激又有些过意不去,一再客气。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张老师说:“全身舒服多了,不那么难受了!”当天的治疗到此结束。
      
    第二天,我再次到张老师家时,看到她的精神状态,与昨日相比已判若两人:眼睛有神了,面部气色也有好转,说话声音大了,也有力多了。问她后才知道,昨天晚上她真的睡着了,这是患病几十天以来第一次自然睡着,而且也很实,一连睡了几个小时才醒,醒后又睡着了。今日清晨,就感到精神好多了,早饭也有点食欲了,喝了有一碗粥(原来早晨能喝半碗稀粥)。我听后感到非常的高兴,进一步增强了信心。
      
    于是,我又借此效果进一步鼓励张老师。然后,我又给她做了第二次治疗。
    第三天我去她家时,她已能坐着了。到了第五天,我问她,能不能下地站一会儿。她说,差不多儿。待她扶着床头下地后,我演示了一下,教给她扶着床练习高位站桩,嘱其能站几分钟就站几分钟,用来增加体力,恢复肌肉力量。她照此练习三天后,感到体力有所好转。我每天给她治疗一次,两周多下来,她的食欲和睡眠也慢慢地接近正常了。
      
    眼看着病情一天天减轻,身体状态逐日好转,体力也一天天增强,胸水也在逐渐减少,症状逐渐消失,到了这时,我的心才开始放松下来。再往后,我每周给她治疗五次,再往后四次。一直坚持到春节前的最后一天大年二十九(2月8日),张老师已能每天在地下走动多日了。我知道,随着张老师精神和体力的恢复,目前已经脱离了危险。
      
    春节过后刚几天,我依然坚持到她家里给她进行间断性地治疗,一周二次、三次左右,以助她尽快地恢复身体。这期间,她还坚持服用一些中成药物。这些药物虽不能挽救她的生命,但对于虚弱的人有补益作用。
      
    到了2005年的5月份,张老师已基本恢复健康,虽然不能走太远的路,但也能跟着大家慢慢地练太极拳了。她见到一些老同事,感慨万千地说:这次患病多亏了锡民了,我体会到友情(她说,师生情应算多种友情中的一种)很重要,看起来,退休后没往外地居住,算是做对了。大学外语教学部的英语教研室主任王XX教授在晨练时看见我,对我说,张XX老师说,她得这次大病能治好多亏你了,挺感谢你的。我听后心里自然也很高兴。
      
    疾病康复后的张教授,其生活已基本恢复正常,体重也从82斤恢复到113斤。比患病前的110斤还多了3斤。令我不解的是,她患病当时那皮包骨头似的四肢,如今竟然恢复到患病前一样粗细,肌肉的厚度和力量竟也恢复到原来的程度,实在不可思议。这使我悟到,原来,肌肉纤维在消瘦时并没有因蛋白质的分解而解体,只是变细而已,一旦营养得到供应,肌纤维又会重新变粗起来,燃起生机。
      
    那一年秋天(已记不清具体日期了),病刚愈几个月的她,竟然独自一人乘火车到几千里之外的北京参加了“中国国际活性生物肽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发表了有关临终关怀的论文,回来时还带回了一份材料。我真为她的康复和事业心而高兴。
        
    2006年3月份,大难不死的张教授想到,老年人临终时应受到关怀,以便在安祥中死去。于是,她又忙着张罗着成立了临终关怀俱乐部,组织了临终关怀小组,对老年人死亡前进行“临终关怀”义务服务,她决心在本市开创临终关怀事业。
      
    2012年秋天,张教授老两口一同举办了80大寿庆寿宴,我非常高兴地参加了这个祝寿宴会。本院的部分师生,以及她亲手带过的研究生也从北京、青岛、曰本等地赶来给她祝寿。其中,来自北京搞经络研究的刘里远博士,为她献上自作的祝寿赋一篇,高声朗读,场面好不热闹。
      
    2014年8月10日,张老师突然给我打来电话说,过几天还要到美国再去看望自己的女儿,让我到她家去一趟,教一教日常照顾他生活起居的侄女一些普通接摩手法。我去她家后,完成了这项任务。这几年,张老师每天冬天到大连的子女家里居住,刚回来有一个多月。我听到张老师偶而有两声咳嗽。她说,年龄大了,心功能衰弱。我嘱咐她,一定要护好胸背部,防止感冒。她欣然答应,并再一次说起,那一年,多亏了我给她治病,并再次向我表达感谢之情。算起来,到今天为止,张老师去美国已二个多月了。冬天已来临,估计有可能已经回到大连的儿子那边去了。

           (此文原文写于2006年,于2014年增加结尾两段,以及增加了前言。)
                                  修改于2014年10月6日


      补充:张老师今年已88岁了,虽然身体衰弱,但至今仍健康地生活着。
2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08:28:08 | 只看该作者
      中药治病的奇迹性病案有待整理。
3
发表于 2017-5-25 10:42:09 | 只看该作者
气功点穴导引省略,证明力显不足。


补充内容 (2017-5-25 12:13):
王教授,你平时修炼的是“什么功”,内气,,,,,,?等介绍不完整,是不是保守了点?
4
发表于 2017-5-25 10:51:57 | 只看该作者
奇迹!

点评

谢谢溪流先生评语!  发表于 2017-5-25 22:28
5
发表于 2017-5-25 16:25:42 | 只看该作者
技高胆大,诊断处置正确及时,疗效立竿见影。谢谢分享。

点评

谢谢鼓励!  发表于 2017-5-25 22:30
6
发表于 2017-5-25 16:28:0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很好的病例,坛子里有兴趣的中医可以会诊一下。
7
发表于 2017-5-25 17:42:27 | 只看该作者
        择录正文:一、“她说:“刚从美国回来,路上感冒了,肺内严重感染,把心脏病拐犯了,挺危重!”我听后,吃了一惊,心想,张老师身体那么好,怎么会突然病得这么重?就想立刻到病房去看望她,或许能帮上忙。”
       择录正文:二、  “对于胸水和心腔积液问题,专家会诊认为,张老师年事已高、体质极度虚弱,加上病情严重等多方面因素,为回避风险,决定不予抽取。出院单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左束支完全阻滞、左心衰、心功能三级、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继发性肺结核、高血压病II级。”
        一、感冒,二、冠心病,三、继发肺结核。
       感冒,逆证或误治变为“结胸证”。
       由于没有舌、脉之诊,无法判断寒或热。
       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结胸有热实,寒实。太阳误下,成热实结胸,外无大热,内有大热也。太阴病误下,成寒实结胸,胸下结硬,外内无热症也。

8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22:44:57 | 只看该作者
喻家言 发表于 2017-5-25 10:42
气功点穴导引省略,证明力显不足。

我用的是气功运气推拿手法,是我创立的一门特殊技术,具体方法一言难尽。施术者要具有一定的功底。

气功治病分三类。一类是自己练养生气功;二类是能运内气为他人治病,古称布气,也可结合推拿运气,这类最伤元气、伤身体,不宜做常规治疗。

点评

直言,一代人很难,或者根本无能力创造一套完整的功法。 道教,佛教及各流派的传承,都要一定外在与内在条件,经历筑基,贯顶等一系列严格训练,方能通“大小周天”,才能发放外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6 09:20
9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22:53: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5-25 22:57 编辑
喻家言 发表于 2017-5-25 17:42
择录正文:一、“她说:“刚从美国回来,路上感冒了,肺内严重感染,把心脏病拐犯了,挺危重!”我 ...

      先感冒发病,引发肺结核胸腔积液。再后,心腔积液,因病重食少,身体虚弱,用药疗效不显。随着病情迁延,只能喝半碗稀粥,越来越虚,一天比一天瘦而衰弱。急性期抗菌治疗已过,无热。用中医辨证,辨不出胸水。

点评

“先感冒发病,引发肺结核胸腔积液”,我质疑? 理由如下:感冒,是病毒引起的具有自愈性的疾病,个人认为50%以上的初期感冒病人会被误治,特别是有西医医学背景的病人更是如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6 09:56
10
发表于 2017-5-26 09:20:14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5-25 22:44
我用的是气功运气推拿手法,是我创立的一门特殊技术,具体方法一言难尽。施术者要具有一定的功底。

气 ...

直言,一代人很难,或者根本无能力创造一套完整的功法。
道教,佛教及各流派的传承,都要一定外在与内在条件,经历筑基,贯顶等一系列严格训练,方能通“大小周天”,才能发放外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5 11:13 , Processed in 0.05684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