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91|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久而久之”与“长此以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8-21 11:0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gmingabc 于 2019-8-22 08:35 编辑

“久而久之”与“长此以往”

王教授的八种病理体质类型是如何形成的,王教授在《中医体质学》2008版(283页)说:“一种体质类型的形成从先天基础到后天影响,整个过程需要经历很长时间,是贯穿于生命全过程的,包括健康到疾病的过程,因此,体质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同书(239页)说:“一般情况下个体体质一旦形成,在一定时间内不易发生太大的改变,所以体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书(12页)又说:“体质是在遗传禀赋基础上,在缓慢的、潜在的环境因素作用下,在人体生长壮老过程中渐进地形成的个体特殊性,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在这里王教授只是说病理体质类型的形成,包括先天基础到后天影响两个方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一旦形成就具有的很大的相对稳定性。对病理体质类型形成的过程,并没有作出明确地阐述。
王教授在《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一书(59页)说:“气虚主要是元气虚弱。由于元气的功能低下,五脏六腑以及各个脏腑之气的功能也会随之低下,总体功能就不能正常发挥,因为人是一个整体,平衡最为关键。比如元气导致心气虚,心气虚不能推动血脉运行,人就会出现疲乏、无力;元气虚影响了脾气,脾气虚为就会导致消化功能的不正常。要注意区别的是,我们说气虚体质,一定是说人体气的功能长期低下的一种状态,这才是气虚体质。常见的表现就是面色㿠白,短气乏力,不爱说话,容易疲乏、感冒……也就是说,气虚体质是一个长期‘气’不足的状态。但是气虚与气虚体质什么不同呢?气虚,是中医的一个证型。可能你这段时间因为生病或者太累了,也会出现气虚的症状,等你病好了或者休息一段时间,这个‘气虚’状态就没有了。”在《九种体质使用手册》一书(065页)王教授说:“久而久之无病也形成了气虚体质。”王教授在《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一书的7、16、17页“长此以往,慢慢就形成了阳虚体质。”“久而久之,就形成阳虚体质。”“长此以往,肾中阳气耗损过度,心阳之气也受到损伤,也会造成阳虚体质。”在上面的论述中王教授提出“久而久之”,“长此以往”形成各种病理体质的观点。但对形成的过程还是不太清楚。按照王教授的说法,由于生病或者累了,人体可以产生气虚,王教授把这种气虚称做中医的证型。这当中起码承认了一点,中医的证型是由于生病而引起的。生病而引起的中医证型,就是中医疾病的证候。它表明在王教授的病理体质类型形成以前,这个人体内就已经产生了中医的疾病和证候。《中医体质学》2008版(第283页)中说:“体质的表现特点是在机体未病的状态时即有体现,即体质的表现是在证候之先。”的观点就肯定是错误的,因为这种气虚的中医疾病的证候在王教授的病理体质产生以前就已经产生了。中医的证型通过治疗和休息是可以治愈的,“等你病好了或者休息一段时间,这个‘气虚’状态就没有了。”这个中医的证型是可以治好的,(其中没有说出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如果形成了病理体质类就不好治或治不好了)这种情况在一个个体的生命过程中会有多次的出现,因为每次都治好了,治好了的机体又回到了原来的健康状态,不会留下后遗症。在一个健康个体的一生中,这种情况可能会多次反复,但“久而久之”,“长此以往”也不会发展成为王教授的病理体质类型。因为这种情况的阳虚、气虚或其它的中医证型被治好了,那就是痊愈了,生病的个体恢复了健康状态,并不会形成后遗症;另一种情况,是“生病或太累了”出现的中医证型当时就没有治好,后来又发生使阳气、气虚或其它中医证型进一步发展的事件,这次依然没有治好,这样反反复复“久而久之”,“长此以往”最后达到了王教授的病理体质类型的标准,形成了王教授的所谓病理体质类型。很显然这种病理体质类型依然是中医的证型,依然是中医疾病所引起的证候,不过是比以前加重了,它是中医疾病证候的进一步加重,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中医的证型就是由于疾病而引起的,病理体质类型就更应该是由疾病所引起的,王教授中医体质类型是非疾病状态下的病理体质的归纳的论断,在这里根本就不能成立。更何况王教授说他的各种病理体质类本身就是从疾病中归纳出来的呢!
王教授在书中提到了很多可以导致阳虚的病因:“大量出汗非健康,损津就是损阳气。”“冬天赤脚穿拖鞋,寒气钻进涌泉穴。”“夏天冷气封毛孔,‘水液’迷途伤肾阳。”这些只是提示了一些可能导致阳虚的原因,能不能导致阳虚还要看人的机体有没有出现阳虚的症状。如果出现了阳虚证,这时的阳虚按王教授的说法不能叫阳虚体质而应是中医疾病的阳虚证型。中医的阳虚证有哪些表现呢?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阳虚证临床表现:“畏寒,肢冷,口淡不渴,或喜热饮,或自汗,小便清长,或尿不利,大便稀薄,面色㿠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或数)无力。可兼有神疲,乏力,气短等气虚的表现。”“阳虚的辨证依据是:病久体弱,以畏寒、肢凉、小便清长、面白舌淡等为主要表现。”我们可以看到中医疾病的阳虚证与王教授的阳虚体质类型的表现:“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是一致的。中医疾病的阳虚证有轻与重的差别,但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人体阳气的不足。王教授的阳虚体质类型是在中医疾病的阳虚证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中医的证候在先,而非体质类型在先。
得病后的中医证型不能治愈,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经过“久而久之”,“长此以往”的时移过程迁延不愈,才形成了王教授的各种病理体质类型。这就是他所说的后天获得,他所说的后天获得实际就是中医疾病迁延不愈的过程。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形成的各种病理体质类型能说是非疾病状态的吗?
至于“久而久之”,“长此以往”的时间,按王教授的说法,时间是很长的。是一个缓慢地过程,漫长地过程。而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里,为了判定中医体质类型所采集的资料是“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受”,也就是说最短一年的体验和感受就可以判定体质类型。和我们这篇文章的开头所引述的观点,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一年的时间是不能被看成“久而久之”,“长此以往”的。
“久而久之无病也形成了气虚体质”说法也不成立,久而久之无病还是无病,怎么就成了气虚体质了呢?八种病理体质类型是非疾病状态,在它形成之前的中医证型就更应该是非疾病状态,而中医证型是生病之后的中医证候,这样的理论能自圆其说吗?!这样的前后矛盾合乎起码的逻辑思维吗?

2
发表于 2019-8-21 11:31:4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
发表于 2019-8-21 11:43:3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
发表于 2019-8-22 22:32:59 | 只看该作者
探本寻源 发表于 2019-8-21 11:31
元气、阳气、脏腑之气、气虚、肾中阳气、心阳之气都是通过主观臆想构建的概念,是伪科学理论概念。这是二千 ...

哦,原来中医是伪科学,可是国家还建立这么多中医学院,老刘怎么看呢?
5
发表于 2019-8-23 09:10:0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发表于 2019-8-23 09:46:39 | 只看该作者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8-23 01:10
全国这么多所中医药大学都在学习伪科学的经络理论指导中医针灸临床,这是不是很悲催呢!都啥年代了中医药 ...

先生可以直接找李克强,一定能够解决问题。而且能够获得诺贝尔奖。
7
发表于 2019-8-23 20:29:47 | 只看该作者
都啥年代了还大讲特讲针灸完全通过刺激神经系统治病,支撑针灸的科学理论是神经理论这是中医药的耻辱!
8
发表于 2019-8-23 20:30:30 | 只看该作者
大耻辱!
9
发表于 2019-8-23 21:44:50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8-23 09:46
先生可以直接找李克强,一定能够解决问题。而且能够获得诺贝尔奖。

他应该直接去联合国。
10
发表于 2019-8-23 21:46: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谈玄说虚 于 2019-8-23 21:48 编辑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8-23 09:10
全国这么多所中医药大学都在学习伪科学的经络理论指导中医针灸临床,这是不是很悲催呢!都啥年代了中医药 ...

都啥年代了,刘亦之还吃饭啊,早就吃屎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3:47 , Processed in 0.0568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