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69|回复: 5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对《伤寒杂病论》中五行条文真伪问题的看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7-8 17:0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8-7-8 12:04 编辑

《伤寒杂病论》有关五行的条文有多处(详见《伤寒论·原序》第3段、《伤寒论·平脉法第二》45~51条、《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108、109条、《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184条、《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一、二条》),尽管这些条文的真伪存在着争议,古今都有医家、学者考证不是仲景的意思和原话,而是撰次此书的王叔和沾益所添加,因而认为此书中没有五行的踪迹。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经人民卫生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中医中药出版社、北京科技出版社等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和两书1~9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都没有出现这样的否认性的颠覆性观点,就是钱超尘那样的权威专家对《伤寒论·原序》的考证结果,中医高教《医古文》、《伤寒论》教材也未采纳,至少可以说明这些有争议性的条文仍视作仲景著作的内容,这是个已成定论或者叫多数人认可而约定俗成的问题,有争议、有否定性的考证,也只是个无关既定事实或者难以普遍采纳的一般性学术问题了。作为专门从事古典医著训诂、考证的研究者们,或者象金栋先生这样既是坚实基础的临床家又有深厚考证功底的学者,考证出这样的问题则是不可小视的学术功绩,无论有用无用至少可以丰富学术交流的内容,但一般中医临床工作者却完全用不着在这些条文的真伪上去费功夫,重点在于掌握《伤寒杂病论》的辨病辨证论治法则及理法方药,并灵活、创新地应用于临床取得可靠的疗效。
至于《伤寒杂病论》中有无五行的踪迹,那是另一回事,不是本文要说的内容,故不在此处赘言。
以上只是个人愚见,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2018.7.8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7-8 17:20: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8-7-8 09:34 编辑

   考证尽管考证,必须拿出具有真凭实据的理证、书证、物证,单单拿出几个人的个人似是而非看法,作为证据,拿出的证据不具备客观实在性,考证的真实性大打问号!这种考证没有意义,
3
 楼主| 发表于 2018-7-8 17:28:14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7-8 09:20
考证尽管考证,必须拿出具有真凭实据的理证、书证、物证,单单拿出几个人的个人似是而非看法,作为证据 ...

李先生说得很对!
4
发表于 2018-7-8 17:36:17 | 只看该作者
  《伤寒杂病论》中确实有五行的踪迹,但《伤寒杂病论》中所有的方剂不涉及五行,这就对书中五行的踪迹出于谁手产生疑问了。

点评

你自己承认你头脑里没有五行!你嘴里流动的空气是什么东东?你有资格说五行吗!  发表于 2018-7-8 17:43
5
发表于 2018-7-8 17:42:35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7-8 13:20
考证尽管考证,必须拿出具有真凭实据的理证、书证、物证,单单拿出几个人的个人似是而非看法,作为证据 ...

不是没有意义,而是意义太过重大,不敢贸然改正过来。

点评

搞学术,靠想象狗屁用没有  发表于 2018-7-8 18:34
你拿阴阳逗着玩,头脑里没有五行,还当陪练啊!  发表于 2018-7-8 17:54
6
发表于 2018-7-8 17:52:43 | 只看该作者
      考证,一定要把反对的意见进行甄别,如果只在文献中找有利于自己的资料,而不考证反对意见的资料,这种先入为主的考证方法,必然得出错误结论。
       关于内经与伤寒杂病论之间的关系,肯定的考证也非常多,请大家到网上查查。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必须把正反两方面的证据反复对照,甄别,才能考证出正确结论。金栋先生的考证,没有见到相反意见的甄别,只是找有利于自己观点的资料,请金栋先生三思。
        先入为主,是考证的大敌。差之分毫谬之千里。
7
发表于 2018-7-8 17:57:06 | 只看该作者
          疑邻盗斧
       原文
    人有亡鈇者,意者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 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  
8
发表于 2018-7-8 18:01:51 | 只看该作者
         先入为
      先入为主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可能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或可不容易接受。
        一.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礼登嵩山,在嵩山脚下双溪河北岸密林中,见到了一棵他从未见过的大柏树,他就高兴地封它为大将军。刚往北走了十几米,又见到了一棵更大的柏树,就只好封它为二将军,随从的大臣们进谏说:“陛下,这棵柏树比那棵大得多啊!”汉武帝也知封得不太合理,但为保住脸面,就说:“先入者为主。”往北又走了几十米,又见到了一棵更为高大的柏树,汉武帝将错就错,说:“再大你也只能是三将军!”大臣们面面相觑,但金口玉言,无法更改,也只好如此了。后来,人们就用“先入为主”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二.汉朝时期,汉哀帝宠信董贤、孙庞、息夫躬,给他们封侯。丞相王嘉劝哀帝不能封侯,避免生出祸患。息夫躬担心董贤权势越来越大,就劝哀帝对匈奴出兵,王嘉劝哀帝不要对他的意见先入为主,应该和平共处。息夫躬计谋败露遭灭门之祸。
9
发表于 2018-7-8 18:42:13 | 只看该作者
  但一般中医临床工作者却完全用不着在这些条文的真伪上去费功夫,重点在于掌握《伤寒杂病论》的辨病辨证论治法则及理法方药,并灵活、创新地应用于临床取得可靠的疗效。————————————————————————————————
  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伤寒杂病论》与五行学说无关的话,那么,这事情可就够大的了。
  试想,医圣都不用五行学说,那么,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还有什么价值?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没有价值了,那么,中医群体的传统、固有的思维方式是否需要进行颠覆?

10
发表于 2018-7-8 18:52: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7-8 10:53 编辑

但一般中医临床工作者却完全用不着在这些条文的真伪上去费功夫,重点在于掌握《伤寒杂病论》的辨病辨证论治法则及理法方药,并灵活、创新地应用于临床取得可靠的疗效。

一一赞同。临床工作者应当是贴近临床,贴近实践,贴近辩证论治。应当强调重视医学客观规律,原理,方法的学习与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9 20:26 , Processed in 0.06147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