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800|回复: 6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大家提出混进中医理论里的词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8-21 23:3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医理论,发展到现在,出现了许多有争议的内容。产生争议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一些非中医固有的词汇、概念,混入了中医理论中,造成了中医理论概念混淆,引起无谓的争论。
一些词汇是中医本来没有的,但被误以为是中医固有的。还有一些词汇是中医本来有的,但后世对其理解,脱离了其本意,这些都造成了混乱。

本帖请大家把这些词汇和概念列举出来,进行厘正和讨论。
我先提几个:

1,天人合一。
2,病因。

请大家继续。
2
发表于 2017-8-22 10:49:20 | 只看该作者
这事儿嘛,恐怕最后扯出来的问题要比想要解决的问题多得多。要讨论原来的意思和后人的掺和先得划一条线把前和后分开来,结果又回到倒骑驴们一直鼓吹的回归经典老路上去。但中医是不断发展的,在现代更应吸收新的知识和技术,并据此修正前人的认识我认为既没有什么不对,也没有什么不好。是对是好关键还是改革开放最重要的两句话: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譬如病因,我印象中陈无择的“三因说”就是从中医的角度努力将实践提升为“高于实践”的“病因”认识,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说法,但似不应因为内经无此一词语就断言这不属中医。再退一万步说,即使古人没有的,难道现代中医就不能根据现代的需要加以补充发展吗?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7-8-22 21:29:4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
发表于 2017-8-23 08:27:3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16:11:23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17-8-22 10:49
这事儿嘛,恐怕最后扯出来的问题要比想要解决的问题多得多。要讨论原来的意思和后人的掺和先得划一条线把前 ...

·不好意思,我主帖里面讲的不清楚,没有把“混进来”说明白。
一个理论是不是混进来的,不是以经典有无来划分,应该以中医基本理论概念来划分,或者用现在时髦的一个词,叫“中医理念”。

中医理念是什么意思?
我想应该是符合两方面要求:

1,萧先生讲的“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实践检验,其实也好检验,并不需要我们现在一一用去实践去检验,只要看看,这个理论在中医历史上有没有用过,也就是前人有没有实践过。
中医两千多年了,提出来的一个理论,如果两千多年谁也没有应用,可知这个理论没有指导实践的意义。
2,某个理论,要看是否与中医学的核心内容相符。如果违背了核心内容,就不能说是中医学的东西。
中医学的核心内容是脏腑学说。主体叫理法方药。某个说法和中医脏腑学说相违背的话,不能算是中医学内容。
如果要说这算创新怎么办?这好办,创新的,只要能够被中医应用,能够指导中医实践,那就是新发展,就是填充,那是最大的好事。
6
发表于 2017-10-8 12:17:12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五行原本就不是中医里的东西,在战汉时期被借用来说事。一直被借用到现在,成为反中医人士的话柄。
7
发表于 2017-10-9 07:12:36 | 只看该作者
fayuan_guo 发表于 2017-10-8 12:17
阴阳五行原本就不是中医里的东西,在战汉时期被借用来说事。一直被借用到现在,成为反中医人士的话柄。

您认为中医不应该借用阴阳五行吗?
8
发表于 2017-10-9 08:27:13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发表于 2017-10-9 07:12

任何一门科学都只是在不断补充和发展的,中医也不例外。中医引进的何止是阴阳五行?
您认为中医不应该借用阴阳五行吗?

千总版说得好!引入阴阳五行后,中医就无所不包了。是因为有些内容虽然表面上与阴阳五行没有关系,而实际上,却都能被阴阳五行提供的思维方式天人合一观所包容。正因为这个原因,自从内经引入阴阳五行后,中医的发展过程就明显成了自上而下的过程。例如:由阴阳五行(上)演绎出内经(下);又由内经(上)演绎出伤寒论、金元四家、温病学及历代医家的临床和学术成果(下)。这个自上而下与西方科学(包括西医)的自下而上在方法论上恰好相反。西学的自下而上是指今天高于昨天,明天高于今天。而对中医来说,我们却不能说伤寒论高于内经。也就是说,认识到中医自上而下与西学自下而上的相反,是我们避免中医西化的关键。可惜该问题引不起大家重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9
发表于 2017-10-9 09:04: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7-10-9 01:06 编辑
高智海 发表于 2017-10-9 00:27
千总版说得好!引入阴阳五行后,中医就无所不包了。是因为有些内容虽然表面上与阴阳五行没有关系,而实际 ...

而对中医来说,我们却不能说伤寒论高于内经。
--------------------
非常感谢和赞赏高智海先生的这句话,因为这句话道出了一句真理,一个事实!毋庸置疑,伤寒论是有高于内经的成就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内经,或者贬低内经。


就像一棵桃树,它结出了艳丽的桃花和甜美的果实;那些艳丽的桃花和甜美的果实肯定比树干和树根更引人注目,但是我们能因为桃花和桃子而否定或抛弃它的枝干和根本吗?

10
发表于 2017-10-9 09:20:02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7-10-9 09:04
而对中医来说,我们却不能说伤寒论高于内经。
--------------------
非常感谢和赞 ...

千总的比喻非常形象!伤寒论与内经的关系确实是这样。二者的思维方式都是天人合一观是二者的共同点。二者的区别正如冯世纶教授所说内经乾坤大,伤寒六经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17 14:43 , Processed in 0.0707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