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7-10-26 22:52 编辑
【原创】中风小识 金栋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关键词:中风;中风病;风邪;非风
中,音众(zhong),被击打、受伤害之义。风,指风邪,外感六淫之一,有时又泛指外感病邪,即自然界异常的气候变化。
中风之义有二:⑴指中风病,即脑中风(急性脑血管病);⑵指由于人体正气虚弱,感受风邪所引起的病证。如感冒,又称伤风、冒风、受风,《伤寒论》“太阳中风表虚证”,痹证之行痹(《素问·痹论》:“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历节病(《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及偏枯(《素问•风论》:“风之伤人……或为偏枯。”)与偏风(《素问•风论》:“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五脏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等病证。
目前高校教材新世纪第二版周仲瑛《中医内科学》将“中风”列为一个独立的疾病(证),即脑中风病。说道:“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症状。由于本病发生突然,起病急骤,‘如矢石之中的,若暴风之疾速。’临床见症不一,变化多端而疾速,有晕仆、抽搐,与自然界‘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古代医家取类比象而名之为‘中风’。”
经查阅历代医学文献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即由感受风邪所引的感冒、痹证、历节病等病证,未命名为“中风”,却由未感受风邪的急性脑血管病命名为“中风”了。这是为什么呢?
中风病证的内容,虽始见于《内经》,但其“中风”病名则始于汉代张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该篇说道“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并创“络脉空虚”,外邪(风、寒)入中论。
中风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是半身不遂,“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中风使然”,《内经》称为偏枯,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侵入人体半身深部,导致经络营卫气血不畅,肢体失于濡养,发为偏枯-半身不遂,此即“气虚(脉络空虚)→风邪入中→经络阻滞不通→肢体失养→偏枯”轴系,实为中风病的病名来源。因为《内经》、《金匮要略》都是经典著作,所以此后隋、唐、宋时期之医家皆宗之,而很少有质疑者。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中风候》云:“中风者,风气之中于人也”、《风偏枯候》云:“风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则腠理开,受于风湿,风湿客于半身,在分腠之间,使血气凝涩,不能润养,久不瘥,真气去,邪气独留,则成偏枯。其状半身不随,肌肉偏枯,小而痛,言不变,志不乱是也”等,其他如孙思邈《千金要方•卷第八•诸风》、王焘《外台秘要卷第十四》及宋代方书如《和剂局方》等,皆强调外受风邪,而其治法方药亦多温燥祛风之剂,如大、小续命汤,大秦艽汤等。即在唐宋以前,中风病是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所谓中风,是指“正气不足,外受风邪”而已,其发病原理如《素问·评热病论》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及《素问·遗篇·刺法论》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也。
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是中风病因学说的一大转折。张元素认为是热,刘完素则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而王履则提出“真中风”与“类中风”。其在《医经溯洄集·中风辨》说道:“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
明代大医学家张介宾则明确指出中风病与外风无关,而倡导“非风”之说。其在《景岳全书·非风》说道:“非风一症,即世人所谓中风症也。此症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
目前中医权威机构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风病概念:“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犯冲脑,导致脑脉闭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疾病。从病理上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中风病的病变部位在脑-“直犯冲脑,导致脑脉闭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即脑中风,是风中于脑吗?显然不是,中风病与外风无关,即与真中“风”邪无关。
由上可知,中风之病名,并非由于“发生突然,起病急骤”、“与自然界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取象比类而命名的,乃是以“正气不足,外受风邪”之中风而得名,但时至今日之中风病,并非中风而罹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