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40|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纪念中医战略家贾谦教授逝世五周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2-21 22:1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纪念中医战略家贾谦教授逝世五周年   
学 术 研 讨 会    (通知)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贾谦教授离世五周年的日子就要到了,在这五个365天的日子里,相信贾谦教授的同仁、朋友、同事、学生,都不会忘记他!贾谦教授不愧是中医的旗手,他的中医战略思想对中国中医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光辉灿烂的一生,他不屈不挠的斗志,他为中医中药的振兴而鞠躬尽瘁,无私奉献,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和铮铮风骨都献给了为之奋斗的中医大业。尤其在中医待兴,春天即将来临的今天,民间中医更加怀念他!
会议主题:
1.纪念贾谦教授与中医法实施
为了寄托我们对贾谦教授深切的怀念,应广大民间中医的强烈要求,经与中医事业国情调研组、国家信息研究所中医发展战略课题组及贾谦教授五周年纪念追思会组委会研究决定:于2018年1月11日,在北京隆重举行追思纪念活动。并根据贾谦教授的中医战略思想,在中医法出台后的新形势下,负有传承和发展使命的中医人研究一个新课题:目前的我们应该怎么做?能做些什么?围绕贾老的中医战略与新颁布的中医药法,如何拓展新的思路,广泛开展研讨活动。
2.传统中医中药的学术研讨
肿瘤、癌症、心脑血管、糖尿病、冠心病…都在侵害人类的健康,特别是癌症更是肆虐的掠夺人类的生命,全国有247个癌症村,每天就有8550人死于癌症,希望多年潜心研究,为治疗、遏制“肿瘤”做出贡献的高医大德们,在会上展开学术研讨。同时把深埋在民间的良医、好药、好项目与国内外的医疗机构、投资健康事业的企业家、康复基地、医养结合医院、中医馆进行项目对接。确实值得推广的特效中医药(包括食疗),会有企业家给予产业化资金投入。
3.非药物疗法的独特疗效与推广
为非药物疗法的绝技、特色人才、独门绝活的民间中医,寻求一条适合民间中医发展之路。在国内能妙手回春、手到病除,去国外能诊病治病,能培训国际友人。(亦也可招纳外国人到中国来培训学习)走出国门,为祖国争光,立足国内,为中医争气。为满足国内外中医非药物疗法的培训需求,同时为走出中医国门做准备。
中医需要发展,需要正能量,尤其需要认可中医、理解中医、愿意从事大健康事业的企业家的支持。让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最大限度的服务于国内外的患者,机会和平台永远面向有真才实学,勇于进取的中医人!希望支持中医、热爱中医、有民族责任心、有炎黄子孙责任感的朋友,关注和支持这次活动!因为这次活动的真正意义在于——为民间中医寻求发展之路!另有对中医有浓厚兴趣且有经验的策划者,会对今后中药产业化发展,进行战略性策划和运营,这是民间中医在事业发展中的一大幸事。
届时,赞比亚外交官,赞中友好协会主席穆萨先生、中赞友好医院红梅院长、赞比亚驻中国使馆文化参赞将出席会议。中国健康需要中医,世界人民都需要中医,赞比亚人民渴望中医更需要健康!
提示:几个国家和国内均需合作的项目:
癌症.心脑血管.糖尿病. 肿瘤.冠心病.高血压.腰颈椎病
通风.风湿症.类风湿.肝病.肥胖症.乳腺.不育症.各种疼痛
陈欣先生是贾老生前支持和保护下来的肿瘤专家,为表示对贾老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出资为贾谦教授塑铜像,让中医人世世代代记住这位为中医复兴呕心沥血,用毕生精力为中医呐喊的老人家!
北京泽正堂中医药研究院是贾谦教授一手创建的,凝聚着贾老对民间中医的责任和心血,为了纪念老人逝世五周年,泽正堂特订制精致的纯999银质纪念币,赠给与会者每人一枚作为纪念,请大家珍惜收藏,让它见证民间中医的发展史,让它看到中医的春天和未来。
    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和中国教育电视台《人文中国》《中红网》等媒体将全程跟踪录制这次活动的全过程。
    与会者的论文、发言稿、纪念文章及诗歌请于2017年12月30日以前发至组委会。1、用于《谦谱春秋》第二集的编辑。2、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和《人民日报》手机版的发表。3、选择优秀民间中医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直播采访。4、录制《探秘中华医药》节目播出单位:A.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B.中国教育台《人文中国》C.中国互联网电视台D.全国一百家电视台联播。
会议时间:2018年1月10日上午9:30点—晚5:30全天报到
1月11日-12日2天会议                 会议地点:待定
会务费(?)元(照相费、会场费、宣传费、媒体费等    (食宿自理)
(会议控制在200人左右)         (征求意见稿)
手机:13910932864  18001373211   邮箱: hj1218huo@126.com
纪念贾谦教授逝世五周年组委会
北京泽正堂中医药研究院
2017年12月16日
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1 22:17:0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研讨会 中医何以谢贾谦
2016-02-23 11:13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编辑:徐金洋中医养生

  近日,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学术研讨会暨贾谦先生去世三周年纪念会在京召开。中医的发展要充分借鉴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更要保持中医自身发展规律,中医药名家贾谦曾对中医发展的规律有深刻的见解,解读、传承、运用、发扬前辈的中医精髓至关重要,今天将相关观点分享给大家。

中医的发展要充分借鉴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中医何以谢贾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 诸国本

  中医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中医学的内涵涉及哲学、社会科学和生命科学,关系民生福祉和民族繁衍,容易引起各行各业关注。

  贾谦先生是物理学专业出身,又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工作,属于现代科学专家。在这个岗位上看待中医问题,既是应尽的责任,又具科学的视野。占科学前沿之利,无保守护短之嫌。他搭建了一个极好的平台,从体察民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聚焦中医问题,组织专家讨论,关心民间中医的工作和命运,研究中医发展的战略问题,探索中医发展的自身规律,不断向中医部门力陈意见,提供建议。

  1997年至2010年,我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退休以后,负责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的工作,了解很多基层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基本情况,我对他的许多意见都是赞赏的、支持的。

  贾谦先生对中医事业的热爱和执着精神,令人感佩。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直接接触民间中医,倾听他们的意见,对民间中医取得的成就,充分肯定;对他们受到的歧视和挤压,深表同情。他仗义执言,据理力争,从而成为民间中医的知心朋友。他对中医的西医化问题也非常担忧,认为长此下去,会导致中医的实际消亡。而这一切,都归结到西方医学体系对传统医学的改造,认为中医的发展必须按照中医的自身规律,走中医自己的路。

  贾谦先生是中医的诤友。他开辟了一条耿介正直的言路,使当代中医药管理部门从另外一个渠道听到许多真知灼见。我总觉得,贾谦先生健在的时候,我们对他的意见,听取太少。他走了以后,更感到他的珍贵。中医何以谢贾谦?这正是今天对他的无穷思念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中医人当重继承谋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医药国情调研组负责人 陈其广

  中西医并重是党和国家卫生的工作方针,但是中西医结合是一个学术问题和技术路线问题。讲到并重,我认为“并”的前提首先是并存,如果都不能并存了,你还怎么并重呢?这个“重”首先是中医从业人员的自重,自知和自信。习近平主席和刘延东副总理都谈到了自信,你只有自己知道自己,自己爱护自己,自己尊重自己,更大更强,你有了自重,党和国家才能把你和现代医药并重,光靠人家重你,你自己不重自己是重不起来的。

  中医药现在的问题在于继承不够。用继承保基础,用创新谋发展。没有基础何谈发展?继承是中医的传统,继承是中医发展的自身规律,只有不断地汲取前人的智慧,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提高。

  我们今天要继承贾谦精神,以之砥砺我们坚守中医自身发展规律,规范自己的言行,认真的思考和解决中医药的问题。

  以中医思维贯彻中医之道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潘桂娟

  中医理论,是中医学对人与自然关系、人体生命活动、健康与疾病转化及其调控规律与法则的理性认识。中医理论体现了中国独特的自然观、生命观和方法论,是中医学术及其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医理论的起源、形成与发展,有其内在规律,这是客观的历史事实而毋庸置疑。是否坚持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关键在于,是否基于中医思维认识和解决问题及是否真正做到贯彻“中医之道”。

  近百年来,对于中医和中医发展始终多有争议,这是由于不同的观念、视角和选择决定的。实际上,中医两千多年来的发展道路和发展规律是很清楚的;近现代以来,中医乃至中国文化的兴衰沉浮和存在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关键是向什么方向前进?选择什么发展道路?因此,基于中医的本质属性和古今发展实际,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并加以阐释,有助于在多元的科学文化格局下,做出正确的判断,智慧的选择,切实把握好中医发展的大是大非问题。

  作为中医从业人员,应增强“文化自觉”和“理论自信”,自强不息地苦练中医“内功”,坚定不移地为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尽职尽责。贾谦先生在认清了中医发展中的某些重要问题并明确了大是大非后,始终本着自己的使命和责任,顽强地努力和不懈地坚持。值得欣慰的是,贾谦先生有关中医及中医发展的思想和观点,在今天得到了更多的理解和认可,还有不少同仁在继续他未竟的振兴中医事业。

  中医发展规律是以不变应万变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武夷山

  中医药既是科学技术,也是文化,因此中医药的发展规律和中国文化的整体发展规律,应该是一致的,而不是背道而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文化的发展规律是以不变应万变,汉字和中药的发展都具有这种特征。

(养生)
3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1 22:17:51 | 只看该作者
作者/王昆文


编辑/瓦力⊙ 校对/阿珓


I导读:本文作者是位年过七旬的老中医,至今仍在为中医事业奔走。三年前去世的贾谦老先生是物理学专业出身,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工作,为中医药事业奋斗一生。在两会召开之前,王昆文老师写来此文,回顾贾谦先生的功绩,真如“杜鹃夜半犹啼血”,读来催人惊醒、让人感慨!中医药,你一定要振兴!

中医何以谢贾谦
中医何以谢贾谦?这个问题问得好!它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诸国本先生提出来的,值得我们思考。



贾谦何许人也,值得中医人感谢他?
我说:贾谦不是中医界业内人士,但他深刻地了解中医,认识中医,并为中医药事业的前途和发展不遗余力地奔走、呐喊、呼吁、筹谋。他通过深入的调研,提出了很多有开创性和前瞻性的见解与建议。以他为首的课题小组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对中医发展很有指导意义的著作——《中医战略》。其对中医事业的拳拳之心和一片赤诚,感人肺腑。
《中医战略》一书出版至今已经九年了,贾谦先生也已经走了三年。但他有一句话仍然时时萦绕在我耳边。那就是他在该书前言“我们为什么要为中医呼吁”中所说:“我们要尽我们一份力量来挽救中医。”


“挽救”!说得多么沉重!中医真的是到了必须“挽救”的时候与地步了吗?我们现在究竟又“挽救”得如何了?有多少人,尤其是中医药业内人士在积极地参与“挽救”啊?更重要的是,《中医战略》一书所提出的若干挽救和振兴中医的有力措施与计划等被重视、采纳并实施了吗?


我认为,欲谢贾谦,莫过于实现他生前的愿望及许多好的建议,完成他的未竟之志。
他的建议有很多,比如:
1.解放中医,包括放开民间中医人士的手足。
2.尽快设立中医部。
3.中医药法要立足于“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自主发展”;立足点放在“管理”上不成,放在“保护”上也不成;“必须确立中医药在我国医疗保健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4.教育必须培养真正的中医。重铸中华医魂。
5.师徒传承和自学的教育模式,应与院校教育并重。
6.中医药科研要走出实验室,以临床为主。
7.重温四大经典,学习非药物疗法是拯救中医重要措施。
8.中西医各司其职,做自己该做的事。
9.中医的工作主要是在国内做好,解决13亿人的医疗保健问题。中医药走向世界还要假以时日……
以上这些,我认为有的已经在开始做了,有的还未完全做到,有的还未尽如人意。总之,是比以前略有进步,但也有令人遗憾的地方。比如这次正在审议中的《中医药法(草案)》,就有不少缺点和缺陷,应该进一步修改。
诸国本先生还在他的文章中说了一句引发我共鸣的话,他说:“我总觉得,贾谦先生健在的时候,我们对他的意见,听取太少。”是的,而我还要说:我们现在对他的意见又听取了多少,又重视得怎样呢?比如他对中医西化问题的担忧,我们又解决得如何呢?
当年,在贾谦先生退休后,依然不改初衷,不辞劳苦,在其狭小的居室里几乎不间断地、热情地接待来自各地的民间中医,同他们交流,听取他们的呼声。他甚至自费去外地对中医问题继续进行调研。他实事求是地指出,有的人就是“唱着发展中医药的高调,实行发展西医药之实”;“谏议大夫的职责绝非唱赞歌”。
我在想,今天谁能代表我们中医药界发出最强的呼声与诉求?
贾谦!
我认为,非贾谦及其《中医战略》课题组莫属!是他和他们,为遏止中医西化及萎缩而力挽狂澜,绝不随波逐流。
有同志说,凭你们课题组几个人挡不住西化的滚滚潮流。而贾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尽我们一份力量来挽救中医。”说得何其悲壮!这是何等的担当!他已经把中医复兴的责任完全融入到了自己的血液和骨髓中。
贾谦先生岂止是“中医的铮友”,他简直就是我们中医队伍中的一员。他对中医爱之深,痛之切,忧之沉。诸国本先生说“他仗义执言,据理力争”。
试问:在我们的中医药队伍中,包括医疗、教育、科研及管理层,有哪一位像他那样,发出过如此深刻感人的呐喊、呼吁、批评与建议?每当我读《中医战略》一书,头脑中就立即联想到“杜鹃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这句诗。当我看到记者采访贾谦先生的视频,我就想到杜甫“文章憎命达”这句话是说得何等深刻。


那些宦途通达、生活环境优裕、只沉醉于个人享受而不关心民生疾苦的人,能写出像《中医战略》那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著作吗?
张绪通博士在为该书所写的序言中说:“提到科技部,就必须提到贾谦先生。他一腔爱国家、爱民族、爱中华文化的真诚和热血,他和他的团队为中国医药学的无私辛�秃头钕住钊酥孕木磁濉!�
在这样一个把自己的晚年完全贡献给中医药事业的改革与振兴,呕心沥血,执着而又痴心不改的非中医专业人士面前,我们中医人,能无愧否?
呜呼!中医何以谢贾谦?


【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1 22:18:1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药信息》1991年第04期  作者:杏苑人;选择字号



评贾得道的《中医发展战略》

收藏本文  分享
贾得道在1991年第2期《医学与哲学》上发表《谈中医发展战略中的若干问题》一文。贾得道在文中写道:“在尊经复古思想的影响下,一些早己为实践所扬弃的糟粕,如《内经》中的‘五运六气,说和‘九宫八风,说,以及后世的所谓《黄帝虾蟆经》, ‘子午流注,说,‘灵龟八法,说等,又给披了一层‘时装,,象‘气象医学,‘时间医学,等外衣,在中医界死灭复燃地泛滥起来,更有甚者,有人还嫌《内经》‘古’的不够,又提出什么以‘易学,治中医的号召,把 ‘古,复到‘伏羲,、‘河图’、‘洛书’等更加荒诞不经的地步。与此同时,社会的一股逆流,什么骨相学、手相学、房中术等等也相继慢入中医领域,好象非把我们这个‘伟大的宝库夕搞成一个藏垢纳污的黑色大染缸决不甘心!这真是中医的一次‘浩劫’!可叹的是自称爱护中医的一些名流学者们,面时这种情况,不但袖手旁观,听任他们对中医的随意糟塌,有时还要敲敲边鼓,做一些推波助澜的工作,好象只有这样才能史显出中医的博大精深。为什么在全国解放约年以后的2。世纪80年代会出现这样怪现象呢?其实说穿了也并不奇怪!这正是复古守旧的封建思想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崎形结合的必然后果,它和近年来社会上迷信活动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1 22:18:4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药信息》 1991年06期 收藏 | 投稿 |  手机打开
历史不能倒退 中医政策不容否定——三评贾得道的《中医发展战略》
杏苑人  
【摘要】:正 我们对贾得道在1991年第2期《医学与哲学》上发表《谈中医发展战略中的若干问题》一文,持有不同看法,先后发表《评贾得道的中医发展战略》(载本刊1991年第44期)和《坚持百家争鸣、弘杨中国传统医学—再评贾得道的“中医发展战略”》(载本刊1991年第5期)两篇评论。与此同时,贾得道又将他这篇文章,略加删改,在1991年第7卷第3期《山西中医》上发表。
【正文快照】:
我们对贾得道在1991年第2期《医学与哲学》上发表《谈中医发展战略中的若千问题》一文,持有不同看法,先后发表《评贾得道的中医发展战略》(载本刊1991年第44期)和《坚持百家争鸣、弘杨中国传统医学一再评贾得道的“中医发展战略”》(载本刊1991年第6期)两篇评论。与此伺时,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6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1 22:19:41 | 只看该作者
复兴中医,才能谢贾谦
——纪念贾谦先生逝世五周年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院科学院

转眼之间,贾谦先生逝世已经五年了,他为之奋斗的事业有了很多变化和进步,他担心的事情有所缓解,但是,中医事业的复兴还很遥远。
两年前,人们纪念贾谦先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局长诸国本先生发出一声振聋发聩的问话:“中医何以谢贾谦?”这是一个老领导发自内心的感叹,也是对于扭转中医西化时局十分艰、难情不自禁的一声感叹。
社科院中医药国情资源调查组陈其广先生认为,中西医并重是国家的卫生方针,目前仅仅是做到了并存,远不是并重。救中医,中医人首先要自信,不要依靠中西医结合。
中国中医科学院潘桂娟教授认为中西医在世界观与方法论方面是完全不同的,几千年的发展道路在近现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背离了原来的方向。她说:“近现代以来,中医乃至中国文化的兴衰沉浮和存在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关键是向什么方向前进?选择什么发展道路?因此,基于中医的本质属性和古今发展实际,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并加以阐释,有助于在多元的科学文化格局下,做出正确的判断,智慧的选择,切实把握好中医发展的大是大非问题。”她认为“贾谦先生在认清了中医发展中的某些重要问题并明确了大是大非后,始终本着自己的使命和责任,顽强地努力和不懈地坚持。值得欣慰的是,贾谦先生有关中医及中医发展的思想和观点,在今天得到了更多的理解和认可,还有不少同仁在继续他未竟的振兴中医事业。”
民间中医王昆文先生,把贾谦先生《中医战略》的目标概括为:
1.解放中医,包括放开民间中医人士的手足。
2.尽快设立中医部。
3.中医药法要立足于“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自主发展”;立足点放在“管理”上不成,放在“保护”上也不成;“必须确立中医药在我国医疗保健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4.教育必须培养真正的中医,重铸中华医魂。
5.师徒传承和自学的教育模式,应与院校教育并重。
6.中医药科研要走出实验室,以临床为主。
7.重温四大经典,学习非药物疗法是拯救中医重要措施。
8.中西医各司其职,做自己该做的事。
9.中医的工作主要是在国内做好,解决13亿人的医疗保健问题。中医药走向世界还要假以时日……
以上这些,随着《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贯彻实施,有的已经在开始做了,比如“中医诊所备案制”、“中医师承与确有专长人员考核之后获得执业资格”;有的还未完全做到,比如“中医制剂备案制”、“中医经典名方无需临床就可以申请生产批号”;有的还未尽如人意,比如“中医院的西化问题”、“中医科研导向仍然是老鼠点头”、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规培三年”、人才评价只重视SCI论文、科研投入大把资金用于跟着西方所谓精准医疗亦步亦趋等积重难返的历史问题。
我认为,中医仍然处于“末法时期”,也就是“废医存药”的时代。
学术界、科学界不承认中医的指导理论,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精津液等都不算科学语言,认为中医的疾病之说不能采信,中医病名不能算诊断。只认为中医有技术和方药,并且说“技术需要规范、方药需要研究”,辨证论治被扭曲为“分型论治”,“杂合以治”被提取化学成分所挤压。
中医仍然处于“废医存药的时代”,这与《中医药法》的立法宗旨是不一致的。落实《中医药法》,就应该做到“开展中医药服务,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
扭转中医西化、异化、改造中医的路线错误,就应该回到“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正确方向,这才是中医事业发展的正确道路。目前一系列错误的方法,正在大行其道、改造中医的事情“方兴未艾”。
纪念贾谦先生,首先要问,复兴中医的道路在何方?
首先,要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医是道术并重的学术体系”,重术轻道,衰落难逃;道术并重,走向复兴。
一百年来,中医衰落,首先是“道的困惑”,国家号召的“中西医结合”的指导原则是“求同存异”,结果“中医逐渐丢了自己。”要想走向复兴,必须“求异存同”发展自身、“道术并重”走向复兴。
中医的道,是大道,是“由小到大的生成之道”;西医的道,是解剖学、破碎化的“由大到小的构成之道”。
生成的生命有结构,生成可以包容包容构成,中医可以包容西医;西医只是中医“急则治标”的补充措施,不能主宰人体的生命之道。
恢复与弘扬中医的“生成之道”,把“生成之道”融入所有的诊疗过程,依靠提升、挖掘人体“内在的卫生资源”,才能解决治病养生问题,才能彰显中医药的魅力和作用。
生命是整体自然生成的,只能保养,不能随意创造。
养生源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是机械的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是杀生的文明,也是制造各种环境与心灵污染的文明。
中医是尊重生命自然生成、遵循扶正祛邪、道术并重的医学,理论成熟,方法丰富。
在人口老龄化、生活现代化的当代社会,一人多病、一病多因,癌症、身心疾病、慢性病、代谢病和亚健康“井喷式增长”的未来,中医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大智慧,理应得到尊重和迅猛发展。
因此,“中医首治,中医必选”,一定会成为未来的时尚。
医随国运,处于“末法时期”的中医,其复兴还是未来的曙光。
复兴中医,从我做起。我目前从事的事情:
1、读经典,做临床。利用微信群,讲座《伤寒论》《金匮要略》等。
2、做好师带徒,培育大量实用型人才。是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老师。
3、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挖掘高新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它们,比如“圈疗”“火灸”,我牵头筹备的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将于2018年4月18日在河南禹州召开成立大会;
4、打造复兴中医的大型航母——“河北惠群中医院”:做成大数据、智囊团、试验田、百果园。为复兴中医,不懈努力。
2017、12、21
7
发表于 2023-5-21 16:14:0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8
发表于 2023-5-21 16:23:04 | 只看该作者
废医验药废经验穴旨在废除伪科学的中医理论和伪科学的中医脉诊,引入双盲实验用现代医学科学方法揭示针灸中药治病原理,促进中医针灸中药方剂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融入现代医学范畴的一场学术革命。
就是说把中医探究科学的方法全部更换成西医探究科学的方法。说白了就是你不会中医探究科学的方法。
9
发表于 2023-5-22 06:44:0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
发表于 2023-5-22 06:51:2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7 19:33 , Processed in 0.05441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