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16|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理解中医“精髓”一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7-19 12:0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7-19 12:40 编辑


我的帖子曾多次提到的一个词,就是中医“精髓”一词,但没有做过解释。
精髓,究竟是什么?大家都在用这一词语,但不知标准答案。毛主席也曾说过:“吸取精髓,去其糟粕”。
大家所理解的中医精髓,应该是四大经典。而本人另有见地。便被个别人误认为是反中医者。
按我的理解,中医属经验医学技术,其特点是先实践,后理论。甚至不要理论也可以。
最形象的经验技术例子,也是大家最熟悉的学游泳或学骑自行车。

这两项活动之精髓,无法用语言文字及书籍所表达。虽然也有不少学习游泳的书籍。
即便读烂这些游泳书籍,如果一直不下水,永远都体会不到游泳的精髓,也就不会游泳。
而生长在水畔的人,没有读过书,他也会游泳,甚至成为健将。
通过这个例子推测,中医--经验医学精髓不在书本上,而在实践中。


我还有一个观点是,中医精髓,现代人无法提取。
因为中医--经验医学的特点是先实践,后理论。(这倒与“文革”时期工农兵上大学的教改思想有些吻合)。
自古以来的中医,都是这样入门的。一个人入门中医,第一步就会踏入实践,他有机会在实践中体会中医,也就有机会吸取精髓。

现代中医界大都是大学毕业,硕士或博士。小时候没有实践的机会实践,到了毕业前夕,才步入临床。
倒不是因为年龄大了,“人到三十不学艺”,而是人的思维模式已经被固化。被什么固化?被自幼灌入的理性知识所固定。

新医学研究者,在研究现代诸多临床家时发现,
那些率先进入中医领域的西医学专家,以及后续的现代西医、现代中医高等院校毕业生,都无法步入中医之门。
而就在同龄人中,能够吸收到中医精髓的人还不少,但在上述人群中,一个名额都没有占上。
难怪北中医焦淑德教授说:“辛辛苦苦几十年,没有培养出一个会看病的真中医”。

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他们拥有更丰富的现代科学及医学知识,这些知识就会形成一种特定思维方式,就会促使他们习惯性的,或称本能性的,对中医经典理论进行思考,研究或琢磨。思考的越多,就会陷得越深。甚至刨根问底,耗尽毕生精力而一无所获。
唯独看不上眼的就是对自己亲临的经验自我总结。所以,吸取中医精髓的机会也就擦肩而过。

他们的心灵意向,思维指向,眼光投射方向,始终都盯得都是中医的那几本竹简。虽然身居临床,心却没有在临床上,而在经典上。
这就如同一个饱读游泳学经典书籍,下水后的第一反应是一样的。即便到了被淹死前的最后一秒,心里想着的还是“书上怎么说”。

我之所以多次强调马克思的基本原理:“存在决定意识”。这个观点非常重要,也非常正确!
换句话解读就是,失去“存在基础”的古代意识,决定不了它在现代的存在。

无论游泳书籍怎么写,都决定不了人不会被淹死;无论中医书上怎么写,都决定不了现代人会看病。

常有一些中医高手,就擅长一首经验方,反复运用,却能做到百病皆治;还有一些高手,只擅长运用几味药,反复倒腾,也能做到百病皆治。这就可以理解为他们掌握的不是中医经典,而是中医精髓。
这种实例,大家随时都能遇到。
这说明了什么?至少说明中医精髓不在中医经典之内,而在中医经典之外;中医技术,不在中医学科之内,而在学科之外。

其实,中医的精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掌握,全面掌握比较困难,但部分掌握还是完全可能的。当然,这都是处在过去低文化层次的人群中。高(科学)文化层次的人群。反而出现了掌握之困难。为什么说低层次人群就容易建立中医思维,是因为低层次人群原先没有任何知识,思维也就简单,先入为主罢了。他们不是脑子思考,而是用身心体验。

     现在有人提出,儿童自幼放弃接受现代教育而学习中医,以建立中医思维模式。表面上看有些道理,但属于倒退行为。古代是没有条件普及教育,才自幼学门手艺。现在无论学习什么手艺,都需要一定的基础文化。中医也不能因噎废食。

     新医学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决定意识”。
     既然“存在”于现代,首先应该敢于面对时代,而不是为了中医而倒退古代。既然西医已经诞生而且已经进入中国,占居主流医学位置。中医首先要研究的是,现代主流医学位置的基本条件,如何与西医平分位置,而不是让人家打回古代,打回原形。更不是人家还没有出手,自己先往古代躲,自己先给自己寻找原形。

     既然已经有了现代科学的物理化学诊断,就决定了中医没有必要继续沿袭四诊辨证;既然已经有了草药药理学,就决定了中医没有必要继续念叨“性味归经”,更没有必要纠缠在古人建立的理论模型有没有实体这样毫无医学意义的问题上。
     
    只要掌握了现代医学理论,同时吸取中医精髓,中医便可以堂堂正正进入现代人类主流医学领域,与西医平分秋色,共掌天下。这应该才是中医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除精髓之外的一切,无论是不是糟粕,都没有医学意义,对中医的最高目标的实现,都不会产生影响。那就只有一个办法:舍弃!
    这就叫“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2
发表于 2017-7-19 13:44:5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23:03: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7-19 23:09 编辑
叶苗 发表于 2017-7-19 13:44
既然已经有了现代科学的物理化学诊断,就决定了中医没有必要继续沿袭四诊辨证;既然已经有了草药药理学,就 ...


中医的现代化,并不否认和拒绝现代科技和设备,也不应拒绝和排斥现代生物学和人类生理学、病理学的研究成果,但是必须坚持中医学的传统观点和立场,以及辩证论治的方法。中医必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但是必须坚持中医的灵魂和性质,否则,那就是西化和西医化,那就是蜕化而不是进化!

---------------------------------------------------------------------------------

多谢叶先生参与讨论!
创建新医学,其实就是一场医学革命,与传统医学理论及技术的决裂!
未来的科学革命应由医学引发,而医学革命,应由中医引发。这个观点是钱学森教授上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
到目前为止,全人类都持怀疑态度。
估计也就是我,不怀疑。

不怀疑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已经看到了中医革命的初步成功,已经看到了“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在日本和西德已经初步实现了”。
科学革命,医学革命,都将由中医来引发。这一整天阴阳五行,奇经八脉,辨证论治,没有人能听懂在念叨什么,怎么引发医学革命?

引发医学革命,首先要完成中医自身革命。这就像点爆竹一样,要向点燃爆竹,首先要点燃并燃尽导火索。
21世纪的中医,就是医学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导火索。

中医革命,首先就是要放弃原先那一套传统理论和传统技术。用新理论和新技术来与现代医学挑战。
为了公平起见,大家必须选用同样的“兵器”(理论和技术),才能公正的比出高低。
先生对这样的比赛不会没有信心吧?中医肯定会胜利。
那么,西医--现代医学必然会因发现了自己的致命缺陷而爆发医学革命。现代医学存在的致命缺陷,现代科学一脉相承,同样存在。这也必然引发现代科学的革命。

如果中医停滞不前,科学革命也会爆发。但至少还要在黑暗中继续摸索几个世纪。
中医所肩负对人类重责不可推卸,所以必须首先点燃自身的革命。
而中医革命,首先就是淘汰那些没有医学科学意义的传统文化。
4
发表于 2017-7-20 07:56:11 | 只看该作者
岳先生举个例子,哪位游泳世界冠军,是自己从河边游出来的?

点评

太给力了!  发表于 2017-7-20 19:18
5
发表于 2017-7-20 11:33:2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楼主| 发表于 2017-7-20 19:31: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7-20 19:36 编辑
太白侠 发表于 2017-7-20 07:56
岳先生举个例子,哪位游泳世界冠军,是自己从河边游出来的?


岳先生举个例子,哪位游泳世界冠军,是自己从河边游出来的?

----------------------------------------------------------------------------------

太白先生好久不见了!
游泳健将很多,世界冠军就少之又少。
没有必要在这方面纠缠。

先生说说,我理解的中医精髓,对不对就行了。
所谓经验医学之精髓,不在书本上,而在实践中。

估计大家还是认为中医精髓,应该在经典中,
这就是我的见解与大家的分歧点;
也是新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分歧点。

有一个悖论就可以说明问题,
中医经典,属自然哲学。里面虽有智慧,但没有医术。
古今哪一位名医,不是从实践中练出来的。
没有一个是读经典读出来的。

点评

先生找不出实例,证明自己所说的,游泳冠军是从河边游出来的,这就够了,其余的话已无意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6 11:10
7
 楼主| 发表于 2017-7-20 19:41: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7-20 19:49 编辑

最近看了一场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
我感觉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商鞅提出“要法治,不要人治”。

西医在医学上就如同商鞅的法制,而中医就是靠人治。
西医的规范很多,无论谁都必须遵循。
更换其他医生,差距虽有,但不会太大。
患者选择西医,只选医院,可以不选医生;

而中医治疗,龙飞凤舞,五花八门,
患者选择中医是只选医生,而可以不选医院。

有一种说法是:“中医是个人的艺术”,也就是说,与学科无关。
所以,中医的精髓,不在经典里,而在临床家个人的心里。
中医的技术,不在学科之内,而在学科之外。是在个人手里。

大家的愿望都是想振兴中医,但又不知道如何才能振兴?
所以,误认为中医的精髓就在这几部经典里。

有一位经典解读大家,研究经典四五十年,
解读经典,大作连篇。
以图指导中医们如何看病。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他自己研究了半个世纪经典,
把经典倒背如流,已是小菜。
而且把经典全文都能科学解读,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他居然没有从经典里学会看病,

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典型,最鲜活的实例。 就连人,大家也都熟识。
他的不会看病,就是对“经典里无精髓”  的最好验证。
还有比这个更有力的证据吗?
8
发表于 2017-7-21 11:02:4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9
发表于 2017-7-22 08:00:1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
发表于 2017-8-6 11:10:03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7-20 19:31
岳先生举个例子,哪位游泳世界冠军,是自己从河边游出来的?

------------------------------------ ...

先生找不出实例,证明自己所说的,游泳冠军是从河边游出来的,这就够了,其余的话已无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6 23:56 , Processed in 0.05491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