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7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现代针灸学系列之三:纵横谈经络科学本质在中国医学特色中的作用及意义(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2-6 07:4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笔者按:为进一步阐明经络本质,笔者将本人发表在《中国针灸》杂志网络版2005年第1期上的下文,略加增改后转载于此。希冀此举能实际地推动经络科学研究,使中华医学牢牢地站在中外竞争的经络高地上,并在现代化中发展壮大!
纵横谈经络科学本质
在中国医学特色中的作用及意义
在现代,如果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都缺乏根本性的认识,那末要发展它和振兴它就只能是奢谈。近百年的中医历史就是如此!
                                                     ------题记

袁其伦(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英国伦敦:通达集团
yuan_mat@yahoo.com.cn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提倡中西医结合,试图建立起适应当代科学发展的“新医药学”或“现代中医学”,从而促进传统中医学努力实现现代化。钱学森教授明确指出:“中医现代化最终也是医学现代化——科学现代化!”因此,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来认识和探讨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临床法则和治疗经验,是非常必要的。勿庸讳言,近几十年来,尽管学术在某些局部有所突破,但整个中医学现代化的进程是不够快的。其中主要原因:一方面与人们陈旧和保守思想的转变太慢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研究者们的攻关方向密切相关。譬如说,中国医学特色这个带有根本性的大问题,对许多人来说还是不清楚的。因此,在科研中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在探讨中寻不着工作的重点,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也就在所难免了。
笔者潜心钻研中医学现代化已30多年,在1986年北京召开的“中国针灸学会经络研究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上,笔者宣读了经络本质的“血管及其神经学说”论文。此学说认为经络的外周物质基础主要是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中枢物质基础主要是下丘脑(也是一种血管—神经复合结构)。在揭示和论证经络科学本质的基础研究过程中,笔者省悟和认识到了真正的中国医学特色是,两千多年来,中医学形成的以脉管和交感神经系统为重点的整套理论和治疗体系。相对而言,西医学形成了以躯体性神经系统和大脑为重点的整套体系。这方面的详细内容请参见笔者的网上论文《经络概念剖析和与血管及其神经的关系》[1]。
一般认为,中医学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施治。但为什么有这两个特点?它们的物质基础是什么?这是许多人也都不够清楚的。笔者以对经络科学本质的论证和认识,深入探讨中国医学特色的主要物质基础及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因为解决好这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有助于加速中医学现代化的进程,也更有利于中西医学取长补短和相辅相成,创造现代医学体系。这样,也才会使人类“医学大同”的崇高理想得以早日实现。
1  经络学说与中国医学的古代发展
1.1  马王堆医学帛书
众所周知,经络学说是中国医学中产生最早并且又最为重要的基础理论。这个学说不仅在公元前就已有雏形,而且直接关系到了传统医学朝纵深和横向的发展。如果需要深刻认识经络系统,还得从至今所知最早的文字记载——马王堆汉墓的医学帛书说起。
据专家考证,马王堆帛书约成书于春秋战国前后,且早于《黄帝内经》。帛书中还没有经或络的称谓,只有脉字,所以其相应部分被称为“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灸经”。尽管当时经络学说还不够完善,但仍然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医学文献中首次表明了经络的三大特点:其一是首次明确提出了四肢与躯干或头部通过“脉”的相关联系性,由此展现了中国古代医学的整体观;其二是在人体结构中首次表明了“脉”传注的方向性,由此展现了中国古代医学的运动观;其三是在临床医学中首次强调了通过“脉”可以反映和治疗疾病的实践性,由此展现了中国古代医学的物质观。
可以认为,医学帛书通过对“脉”的记载所体现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整体观,正是整个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所在。如果说单以一个“脉”字还不能全面表达中国医学特色的话,那么后来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关于“脉”“经脉”“经络”的大量论述,也就显示出了更为明显的答案。
1.2  《黄帝内经》与经络学说
在公元前后,即战国至秦汉逐渐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尽管其中也有阴阳学说、脏腑学说、五行学说等内容,但经络学说是贯穿全书的红线。可以说“脉”“经脉”“经络”的概念,是此书中应用得最多的医学名词了。这些频繁使用的关键词,不仅体现了它们在医学理论中的份量,而且也在帛书之后从“脉”发展成“经脉”的概念时所体现的医学进步。笔者通过研究这些理论得到了深刻的启发,通过多年的文献钻研、理论探讨和临床印证,也就得到了经络的科学基础主要是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的结论[2]。在这种意义上用“血管加交感性神经”,或更简单地将“经脉”或“经络”理解为一种复合结构,再去解读医学帛书或《黄帝内经》的许多概念和道理时,可能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在认识穴位实质方面[3]、在阐释循经感传机理方面[4]、在总结针灸诊疗规律及科学原理方面[5]等等,都有了独到的发挥和合理的应用。另外,即使在与经络学说同时盛行的阴阳学说、脏腑学说、五行学说等的理论和实践中,都可以体现出上述复合结构及其功能作用在其中的重要角色。这种见解,非常有利于阐释现代中医学的科学理论基础,笔者将另文撰述。
1.3  中西医学的发展脉络
纵观中国古代医学发展史,最有意思的莫过于汉朝到晋朝的数百年间,这是因为自战国至秦汉成书的《黄帝内经》,在后来极大地促进了中华医学体系的巨大发展。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古代医家在充分发展经络学说这一中国医学特色的基础上,明确地抓住了经络结构及其属性,并在中医药、脉学、针灸学及气功学等医疗实践中加以应用。例如,晋朝皇甫谧归纳了人体经络穴位的分布规律,系统地总结了针灸学中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其专著《针灸甲乙经》至今仍在理论和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良好的指导作用。这些开创性的学术成就,不仅使中医学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也在世界医学史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医学特色。从上可知,经络学说作为贯穿中医学体系的主要基础理论,得到了古代医家深刻的认识和充分的应用,展现了我国古代医学的灿烂文化。
几乎与中医学同时发展起来的西医学,在公元前却由埃及医生发现了支配随意运动的躯体性神经。后经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及英国、俄国等学者深入研究,形成了以躯体性神经系统和大脑为重点的整套体系的西方医学特色。由于民族文化和研究思路的不同,再加上西方近代科技的巨大进步,致使西医学在唯物观和微观研究方面有了长足发展。
归结而言,东西方文化不同方向的发展历史,也导致了医学发展的迥异。从根本上来说,西医学是科学的,中医学也是科学的!尽管中医学尘蒙着许多历史性的虚言之词,但在“振兴中医”的氛围中已经具有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笔者也以古代医家发挥《黄帝内经》的思路,抓住经络科学本质在针灸学中的多方面作用,创立了具有科学、创新、系统、实用等特点的现代针灸学。本文以现代针灸学为例,又横向地探讨了经络科学本质在中国医学特色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从而为中医学现代化提供了一条新颖的思路。鉴于目前西医学在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以及下丘脑的相应作用等方面还缺乏系统研究,所以把握住振兴中医的创新之路,确实应该是中医学研究者及决策者们的历史使命!
2  经络科学本质是物质观中主要的物质基础
尽管中国古代已发现和认识到了人体的五脏六腑等结构,但真正有独到意义的却是经络系统。根据经络本质的“血管及其神经”学说,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在担当经络的物质基础方面是完全可以胜任的,甚至在诸多方面达到了完全吻合的程度。分析如下。
2.1  脏腑与肢节的联系基础
古代《灵枢》明确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这也就是说十二经脉中每一条经脉都在内属于相应的内脏器官,而且对外又联络筋肉和关节、皮肤,“经气”是通过十二经脉内外循环相贯的。这种强调内脏器官与体表有物质联系的观点,在2000年前就被总结出来了,这是中医学很了不起的贡献。
如果以“血管及其神经”学说来认识这种总结则是顺理成章的。大家知道,血管系统是既联系脏器又联系体表的系统,血管中的血液携带着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物质随着血液的运行而循环全身内外上下。这些在医学帛书和《黄帝内经》中的“脉”“经脉”“经络”的概念及功能中,都有明确的记载。目前的研究者也是认同这种分析的。对于分布于血管(动脉、静脉)壁及小血管周围组织中的交感神经,也有较多近、现代资料描述。如外周交感神经(定义是传出神经)在调控血管舒缩、支配汗腺分泌及调节体温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对于与交感神经相应的交感性传入神经来说,作为已知结构却有许多的未知功能。目前仅知它在解剖方面与躯体性传入神经没有差别,在生理方面与交感神经有反射弧的传入与传出的反射性联系。然而,通过研习我国古代文献,透过经络的诸多记载,可以看到古代医家实际上对交感性神经早就有了深刻的了解。即使在“经穴—脏腑相关”方面,可以说很早就揭示了在诊断方面的内脏器官的交感性传入与经穴的交感性传出,以及在治疗方面的经穴的交感性传入与内脏器官的交感性传出,这两种特异性反射机理。正因为如此,针灸学也才能总结出“头面合谷收”“肚腹三里留”等有卓著效果的诊治经验。
在此不能不提西医学在近代才发展起来的内脏—皮肤反射[包括海氏(Head)带(皮节)和麦氏(Mackenzie)带(肌节)],以及牵涉痛(包括脏器痛和壁层痛)。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皮肤和肌肉与内脏器官的神经联系。但是,鉴于西医学的特色所在,他们仅仅限于以内脏器官的内脏性(交感性和副交感性)传入与皮肤和肌肉的躯体性传出的非特异反射来认识其中机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西医结合可以互补长短,从而共同形成世界性的现代医学新体系。
2.2  脏腑之间的联系基础
古代医家通过解剖观察,也总结了五脏六腑。但脏腑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他们认识到必须通过经络系统才使其具有生命力和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十二经脉中每一条经脉都分别络属于互为表里的一脏一腑,甚至有的经脉还联系和沟通多个脏腑,如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挟胃、注肺中。有的经脉还别出支脉联系其他脏腑,如胃经、胆经、膀胱经的经别都通过心等。
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血管是联系内脏器官之间的重要结构,内脏性神经(包括交感性神经和副交感性神经)也是联系内脏器官之间的重要结构。古代医家看到了人体内部错综复杂的联系。这种联系显而易见的就是“脉”或“血脉”,故古有“夫脉者,血之府也”(《素问》)之说。血管壁上及其周围组织中的交感性神经在当时没有放大镜和显微镜的情况下是不易看见的,但古代医家仍然体会到了这种物质的存在并取名为“卫”或“卫气”。他们也具体描述了:“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灵枢》),他们还总结了单独散布于胸腹腔的交感性神经,即提出:“卫者……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素问》)。甚至还归纳了它具有类似于现今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作用:“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灵枢》)。归结而言,脏器之间的联系,通过血管、血管壁上的交感性神经,胸腹腔单纯存在的内脏性神经三种结构,正是目前已完全认可的主要联系形式。所以说,经络系统作为内脏器官联系的物质基础,也是非常符合科学道理的。
2.3  脏腑与五官孔窍之间的联系基础
经络系统的联系作用还表现在与有重要生理功能的五官孔窍的联系方面。古代认为目、耳、鼻、口、舌、前阴、后阴等不仅是经络循行联系的器官,而且通过十二经脉又与五脏六腑相络属,使五官九窍可以通过经络与脏腑相互沟通成一个整体,例如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发出后属心系,向下穿过膈肌,络小肠,上达“目系”,其别络上行于舌等。这些联系即使以现代的血管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分布来认识和阐释,也是可行的。但是如果以躯体性神经的分布来认识,则是难以自圆其说的。
另外,经络系统还与头和脑有密切联系,这是我国古代医家发现经络有神经作用,或与中枢神经系统相联系的明证。例如《针灸大成》总结说:“首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百脉之皆归于头。”《素问》指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灵枢》有描述:“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等等。可见头和脑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与五官及全身有了沟通,并且直接影响到了机体的诸多属于神经系统的功能。古代还有“头者精神之府(《周礼》),“气出于脑,即事先心如回”(《素问》),“或以脑为脏”(《素问》)等说法,也反映了头或脑的基本功能是被认识到了的。但是,限于两千年前的科技条件,以及中国医学特色发展之路,大脑的主导作用和受意识支配的躯体性神经系统未能被深入研究也是值得理解的。另一方面,中国医学对不受意识支配的血管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及其脑中枢(下丘脑)的认识和阐释,在那个年代对照西方医学而言,又都是很高明的论断了。
2.4  全身气血的运行基础
十二经脉通过经脉与经脉、经脉与奇经八脉,以及奇经八脉之间,都有一定地衔接和密切地联系,实际上经络系统分布在全身上下内外,无处不在,无处不通。这不仅加强了机体的整体性联系和沟通,而且也促使“气血”传注全身有了物质基础。故《灵枢》云:“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按照我们的理解,血管系统正是完成沟通全身血液循环的重要结构;交感神经系统不仅通过调节全身血管的舒缩来控制血循环,而且其自身也有神经性营养作用和神经分泌作用(分泌肾上腺素及神经肽Y等物质),这对于“气”或“气血”的全身性运行并发挥作用,都是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反过来说,如果研究经络而不研究“脉”或“血管”,则就失去了中国医学特色;如果只研究“脉”或“血管”,而不研究支配它们的交感性神经,则就失去了中国医学特色中的精华。
[/watermark]
2
发表于 2006-2-6 08:37:0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现代针灸学系列之三:纵横谈经络科学本质在中国医学特色中的作用及意义(上)

        谢谢共享!
3
发表于 2016-10-15 18:22:3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袁其伦先生确实有独到的间接。

点评

经络在那面前你就不知道在那  发表于 2016-10-17 08:57
你有评价的资质吗  发表于 2016-10-17 08:57
4
发表于 2016-10-16 08:08:49 | 只看该作者
      10年前的东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20:52 , Processed in 0.11427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