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29|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药性-味关系统计数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8-4 15:4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药讲四气五味,好像味和气(药性)间有某种关系,现代人嫌恶口水、喜欢用事实、数据和逻辑说话,所以,最近俺用七版中药学教材里的中药(共474个)做了些数据分析,其中一个结果就是下面这个表。

【先解释一下:所谓四气,实际上是9个,从大寒到大热;而味的用语更是有12个,而且一个药中可以包含几个味;但通常说五味是苦甘辛咸酸,涩归到酸下(又见五行的影子);而且除咸淡,其余5个味还分出个“微X”,但除了微苦外,其他几个微加起来才11个,所以不另列,而是在总数部分用“+n”来表示其中有n个是“微X”。】


从这些数字中可以得出下面几点观察:
o 苦、甘、辛依次是味之“大户”,其他几个味加起来只在约1/4的药中出现。
o 苦不一定是寒凉药,甚至不是大多数,不过是个简单多数。
o 甘与苦可说像阳与阴是一对,同样地,甘不一定就是非寒凉药,但也是简单多数偏向非寒凉药。
o 相形之下,辛味明显偏向温热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6-8-4 17:48:52 | 只看该作者
中药讲四气五味,好像味和气(药性)间有某种关系,现代人嫌恶口水、喜欢用事实、数据和逻辑说话,所以,最近俺用七版中药学教材里的中药(共474个)做了些数据分析,其中一个结果就是下面这个表。

——用事实,数据和逻辑说话,思路很好
3
发表于 2016-8-4 17:49:53 | 只看该作者
中药性-味关系统计数据

——这个题目也很好,赞一个!
4
发表于 2016-8-4 18:43:1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统计很有意义。
一味药可以有多味,所以,五味的用药法不是绝对的。
另外,一味药可以归一经,也可以归多经,所以,归经也不是绝对的。
由此可知,中药的用药规律也不是绝对的。
萧先生的分析,还没有结束。请继续。

点评

谢谢王教授和陈斌兄的鼓励。 看着看着这些数据,我也想到归经的问题。几乎所有讲中药的文献网页,第一句都是味、气,归经 。但每个药只有一个气,味和归经却各自可有多个。初步想法先按归经的数目分大类,如1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4 20:08
5
 楼主| 发表于 2016-8-4 20:08:10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6-8-4 18:43
这个统计很有意义。
一味药可以有多味,所以,五味的用药法不是绝对的。
另外,一味药可以归一经,也可以 ...

谢谢王教授和陈斌兄的鼓励。


看着看着这些数据,我也想到归经的问题。几乎所有讲中药的文献网页,第一句都是味、气,归经 。但每个药只有一个气,味和归经却各自可有多个。初步想法先按归经的数目分大类,如1个的,2个的,……
 然后把每个大类下面所有的样式找出,并把归属其下的药数占全部比例算出,
  然后把那些只有几个药的样式去掉,
   再把每个类/样式/药的味像这表那样排出,也许可看出某些规律。
这两天再改改程式,过两天应该可以有结果。

6
发表于 2016-8-5 20:31:55 | 只看该作者
有益临床,谢谢分享!
7
发表于 2016-8-5 21:09:04 | 只看该作者
中药性、味、归经对应分析研究
首席医学网      2010年02月08日 23:16:25 Monday   
作者:叶 亮 尚尔鑫 范欣生 段金廒 唐于平    作者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6)

【摘要】  目的:探寻中药性味归经的分布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关联规则和对应分析的方法对8828味中药的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以发现性味归经的分布特点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中药的“性”以平、温、寒为多;“味”以苦味最多,其次味甘、辛;“归经”以肝经最多,其余由高到低依次为肺、脾、心、肾、胃等。辛温、酸甘平、苦寒、咸凉为联系较为紧密的性味组合;“凉肺”、“胃平”、“温脾”3种性归经联系较为紧密;“辛肺”、“甘脾”、“苦肝心”为联系较为紧密的味归经组合,而“酸肝”、“咸肾”亦存在某种联系。结论:性味配伍特点体现了汗、补、清、消四法在中药功效应用中的地位,性、味与归经的配伍结果与中医传统理论相合,说明中医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已存在的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

【关键词】  性味; 归经; 对应分析; 分布特点

性味归经理论是中药的基本理论之一,其中“性”在有些中医药文献中也被称为“气”,故亦有“气味归经”之说。在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已有关于气味的论述了,如“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1]。此书中的365种中药,几乎每种中药都有相关性味的记载。后来至金元时期,张元素首次提出了中药的归经理论。此后的各种本草学著作不仅延续了以前对中药性味记载的惯例,另外增加了对归经的记载。至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达1892种,为古代本草学著作中集大成者。建国后由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中华本草》是对我国两千年来中药学成就的又一次大总结,载药8980种。

  从汉代《神农本草经》的365到现代《中华本草》的8980,中药的种类增长了20多倍。在如此众多的中药之中,性、味、归经的分布是否存在某种特点?本研究将通过对所搜集的中药的性、味、归经属性作出各种统计分析,以回答此问题。

  1 数据简介及处理

  从“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方药数据库”中搜集性、味、归经明确的中药8828种,分别统计各性、味、归经出现的频次,以了解其分布状况。其中“性”分为寒、热、温、凉、平五类,大寒、微寒等归入寒性,大热、微热等归入热性;“味”分为辛、甘、酸、苦、咸五类,其中淡归为甘类,涩归为酸类。“归经”分为心、肝、脾、肺、肾、心包、胆、胃、三焦、大肠、小肠、膀胱十二经。

  2 研究方法

  2.1关联规则

  关联规则能发现大量数据项集之间有意义的关联或联系,是目前方药数据挖掘中较为成熟的一种方法。8828味中药中任何一味中药均有性味归经三种属性,利用关联规则可以计算出两两属性同时出现的频次,以建立每两种属性的交叉列联表,为下一步的对应分析做好准备。

  表1为8828味中药的性味交叉列联表。表1 8828味中药的性味交叉列联表

  2.2 对应分析

  对应分析以两变量的交叉列联表为研究对象,利用“降维”的方法,通过图形的方式直观揭示变量不同类别之间的联系,特别适合于多分类型变量的研究[2]。对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首先编制两组变量的交叉列联表,将交叉列联表中的每个数据单元看成两变量在相应类别上的对应点。图1为8828味中药性味对应分析的结果图。

  3 研究结果

  3.1 性的分布

  对8828味中药的性属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从图2的分布结果可以看出,中药以平、温、寒三种性为主,并且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但三者频次相差不大。

  3.2 味的分布

  对8828味中药味属性做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从图3可以看出中药五味中的分布以苦味最多,甘味次之,辛味第三。五味分布中以这三味最多。

  3.3 归经的分布

  8828味中药归经分布结果如下:

  由图4结果可知,中药归经以肝最多,肺、脾两经次之。从中也可以看出十二经络中,从归经频率可以分为三个经络集合,其中肝、肺、脾经为中药归经频率较高的一个经络集合,肾、心、胃经为第二档次的经络集合,而剩余的6条经络为第三档经络集合。图1 8828味中药性味对应分析图

  3.4 性味对应分析

  8828味中药性味对应分析结果如下:表2 性味交叉列联表表3 性味对应分析结果此结果为对以上交叉列联表做卡方检验的结果,以判断行列变量间是否有相关性。如上,P值为0.000,两者有显著相关性。下面为对应分析的正式结果图。

  从图5可见,辛温、酸甘平、苦寒、咸凉为联系较为紧密的性味组合,其中辛温配伍是发表的常用性味组合,酸甘平为补益的常用性味组合,苦寒是清热的常用组合,咸凉为泻下的常用组合。而发汗、补益、清热、泻下正是中医常用的几种治疗方法。

  3.5 性归经对应分析

  由3.3的归经分布结果可知,十二经中心、肝、脾、肺、肾、胃六经为出现频率较多的归经,出现频次百分比均在10%以上。故下面做性归经、味归经对应分析时以这六经为主,以减少低频归经对结果的影响。表4 性归经(五脏与胃)交叉列联表表5 性归经(五脏与胃)对应分析结果从图5可见,“凉肺”、“胃平”、“温脾”3种性归经联系较为紧密,可测凉性药易入肺经,而平、温药分别易入胃、脾经。

  3.6 味归经对应分析

  表6 味归经(五脏与胃)交叉列联表表7 味归经(五脏与胃)对应分析结果图7 味归经(五脏与胃)对应分析结果 从图7可见,“辛肺”、“甘脾”、“苦肝心”为联系较为紧密的味归经组合,而“酸肝”、“咸肾”亦存在某种联系,但与前三者相比,关系相对疏稀些。

  4 讨论

  4.1 性、味、归经之分布状况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知,中药“性”的分布以平、温、寒居多,三者约占总分布的80%,三者中又以平性最多,温、寒次之,但三者相差不大。中药“味”的分布以苦味最多,其次为甘、辛次之,酸、咸最少。中药“归经”以归肝经最多,其余依次为肺、脾、心、肾、胃,这6条归经所占比例均在10%以上,为分布较多的一个归经集合,剩余6条归经所占比例相对较少。

  4.2 性、味、归经之相互关系

  4.2.1 性味对应 由性味的对应分析结果可知,辛温、酸甘平、苦寒、咸凉为联系较为紧密的性味组合,其中辛温配伍是发表的常用性味组合,酸甘平为补益的常用性味组合,苦寒是清热的常用组合,咸凉为软坚散结的常用组合。早在《内经》中就有许多关于中医治疗方法的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3]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本文所引《伤寒论》均出自李培生主编《伤寒论讲义》,上海科学计数出版社,1985年)又总结出若干具体治法,诸如“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当和胃气,宜调胃承气汤”,“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当温之,宜四逆辈”等。其后,历代医家又总结了许多其它的治法,清代医家程钟龄将诸多治法概括为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而此对应分析此结果提示,从中药性味配伍的角度看,在常用的8种治法中,汗、补、清、消4法在中药功效的应用中较为明显与突出。

  4.2.2 性、味与归经对应 中药的性味产生于“神农尝百草”等传说,属于神农本草一系的理论学说,而《黄帝内经》中的五脏、五味对应的“五行理论”及经脉理论属于黄帝针经一派,到金元四大家时期,两家学说渐渐合流产生了中药的“归经”理论。上面的对应分析结果即为对此理论的验证。

  性归经的对应分析结果显示,“凉肺”、“胃平”、“温脾”三种性归经联系较为紧密,可测凉性药易入肺经,而平、温药分别易入胃、脾经。中医理论认为肺为娇脏,不耐寒热,禀清肃之体,性主乎降,属金,王于秋季,与凉性相应而喜凉;胃为水谷之海,属土,王于四季,宜和降而喜平;脾为传输之官,主运化而喜温,在治法上宜温运。此结果与中医理论中对肺、脾、胃三脏的论述正好相合。

  味归经的对应分析结果显示,“辛肺”、“甘脾”、“苦肝心”为联系较为紧密的味归经组合,而“酸肝”、“咸肾”亦存在某种联系,但与前三者相比,关系相对疏稀些。中医理论认为辛为金味入肺经,甘土味入脾经,苦为火味入心经,酸为木味入肝经,咸为水味入肾经,此结果显示五脏五味正好相对应,与《黄帝内经》中五脏、五味对应的理论相合。肝脏虽属木,然其为将军之官,病理上常宜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内热常与该脏相关,故苦味与肝脏表现出密切的联系有其一定的道理。

  以上为对8828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属性作出统计分析而得出的结果,与中医药的传统理论相合,说明中医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已存在的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体现了中医药理论的科学性。

  4.3 总结

  本研究对8828味中药的性、味、归经的分布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中药的“性”以平、温、寒为多,“味”以苦味最多,其次味甘、辛,“归经”以肝经最多,其余由高到低依次为肺、脾、心、肾、胃等,并且该6条归经为中药归经中较多的一组,所占比例均在10%以上。

  通过关联规则计算出性、味、归经两两出现频率,据此结果做对应分析,发现辛温、酸甘平、苦寒、咸凉为联系较为紧密的性味组合,体现了汗、补、清、下4法在中药功效应用中的地位;“凉肺”、“胃平”、“温脾”三种性归经联系较为紧密,“辛肺”、“甘脾”、“苦肝心”为联系较为紧密的味归经组合,而“酸肝”、“咸肾”亦存在某种联系,结论与中医药的传统理论相合,说明中医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已存在的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体现了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基础。

【参考文献】
    1 尚志钧,校注.神农本草经校注.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5.

  2 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350.

  3 南京中医学院, 编.黄帝内经素问译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4.

点评

这篇文章有意思: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只有不足2000种,《中华本草》比它多了7000种,就算大部分都有出处,真正新增的应有过千种吧,非常好奇这些新药物的气是怎么定的。自己编的应该知道怎么定气,不讲这游戏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6 17:14
这是南京那边做的研究,不知陈斌兄与他们相熟否,有机会可交流交流  发表于 2016-8-5 21:44
原文应该有许多图表,可惜看不到。  发表于 2016-8-5 21:39
8
发表于 2016-8-5 21:11:13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是谁做的研究和统计,这个表格很有意义。谢谢分享。

点评

我在帖子一开首就说了:“最近俺用七版中药学教材里的中药(共474个)做了些数据分析……”  发表于 2016-8-5 21:37
9
 楼主| 发表于 2016-8-6 17:14:37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8-5 21:09
中药性、味、归经对应分析研究
首席医学网      2010年02月08日 23:16:25 Monday   
作者:叶 亮 尚尔鑫  ...

这篇文章有意思:
至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达1892种,为古代本草学著作中集大成者。建国后由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中华本草》是对我国两千年来中药学成就的又一次大总结,载药8980种。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只有不足2000种,《中华本草》比它多了7000种,就算大部分都有出处,真正新增的应有过千种吧,非常好奇这些新药物的气是怎么定的。自己编的应该知道怎么定气,不讲这游戏规则,却把由此得出来的结果与前人的混在一起去做“客观分析”,听起来觉得怪怪的。

从图2的分布结果可以看出,中药以平、温、寒三种性为主,并且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但三者频次相差不大。

光看频次意义不大,这个结论其实反映的是实验设计(分析视角)的问题。我用七版教材所作的分析也碰到这个问题,后来改变视角就会见到不同的结果。(我最新的气味归经分析明或后天可发表。)

从图3可以看出中药五味中的分布以苦味最多,甘味次之,辛味第三。五味分布中以这三味最多。

这与我对474个七版教材药物分析结果完全一致。(但“最多”这说法掩盖了其他的味少得不成比例的事实。)

由图4结果可知,中药归经以肝最多,肺、脾两经次之。从中也可以看出十二经络中,从归经频率可以分为三个经络集合,其中肝、肺、脾经为中药归经频率较高的一个经络集合,肾、心、胃经为第二档次的经络集合,而剩余的6条经络为第三档经络集合。

七版教材474个药物的归经也是肝、肺排首二位,但接下来是胃、脾、肾、心。第三位起的排序明显是由所选的分析对象决定的。
性味对应的部分与我这帖子所讲的是同一回事,但如前述,其所谓苦寒和酸甘平的关联性不是很强。这里的问题还是前面提到的视角问题。观察的视角不对,看到的东西就不是很清楚。

味归经的对应分析结果显示,“辛肺”、“甘脾”、“苦肝心”为联系较为紧密的味归经组合,而“酸肝”、“咸肾”亦存在某种联系,但与前三者相比,关系相对疏稀些。中医理论认为辛为金味入肺经,甘土味入脾经,苦为火味入心经,酸为木味入肝经,咸为水味入肾经,此结果显示五脏五味正好相对应,与《黄帝内经》中五脏、五味对应的理论相合。肝脏虽属木,然其为将军之官,病理上常宜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内热常与该脏相关,故苦味与肝脏表现出密切的联系有其一定的道理。

明明看出书上说“苦为火味入心经”,与数据表明“苦味与肝脏表现出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却像辩解“肝生于左”那般引经据典硬扯一番,这就不是客观科学的态度了。



10
发表于 2016-8-6 18:07:42 | 只看该作者
大概是在1997年前后吧,我曾对《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的药味、药性做过统计。这个工作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

点评

有什么发现/结论没有?  发表于 2016-8-6 19:3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8 12:23 , Processed in 0.12962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