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357|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医有医而无药,中医有药而无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7-1 12:2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观点非常重要。如果看不到西医中医现时代问题所在,振兴中医只是一场笑话!
       西医为什么大量工作是动刀动枪,因为西医虽不缺医,但少药。人类疾病千种万种,病情形态千变万化,这就使得西医药物的数量显得苍白,覆盖面极其有限。西医的药物受到化学工业及生物工业的局限,受到原材料的限制,受到技术及资金的限制,同时还受到人体抗药性造成药效稳定性的影响。这一切都大大局限了西药所能扩展的范围。

       相比之下,中草药更显得占居优势。它采用动植矿物组合使用,方便灵活,完全有能力应对千种万种的人类疾病和千变万化复杂病情。
      从这一点上看,中医药确实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但不足之处是,中医虽拥有丰富的草药资源,却始终没能让草药有机会还原其英雄本色。换句话说,草药完全有能力治疗更多的疾病。但我们却不知道,只知道用其养生保健治未病。绕过急需草药救死扶伤的患者,却把健康人打成亚健康人而治未病。
      其实,不是大家不愿意
让中医成为主流医学去救死扶伤;不是大家不愿意去治疗人类疑难疾病,享受成功快乐和社会尊重。而是大家掌握不了“治已病”技术,只能去养生保健治未病,无可奈何的让中医沦为边沿医学。

      为什么掌握不了“治已病”技术?追究根源,那就是“中医有药而无医”。
      无医?不要机械的理解这个词语!中医的医学结构,分为公共理论和个体经验两部分。
      公共理论:含四大经典及各家学说,属哲学说理及推理理论。
      个体经验:千古至今的临床绝技绝学,属个人创新部分。为什么要称“绝技绝学”,因为它没有公共信息转播符号,属于个人创造、个人拥有,人亡技绝的经验技术。
       由此来看,与其说“有”;不如说“无”。因为这两大部分,几乎都落不到实处。
       从中医千年演化史来看,中医的公共理论部分虽说是千古真理。却都是一堆哲学理论,没有科学面层的知识。这个“有”,其实等于“无”。

      个体经验却随时代不断演变,演变形式呈“脉冲”状。为什么会呈现“脉冲”状?因为涌现一个人,将其推到较高的境界,但人一死,脉冲峰值就会回落。虽说脉冲的峰值随时代是一浪超过一浪,但峰值再高,都无法普及,无法带动行业普遍水平的提高。
      国家及行业对此伤透了脑筋,先后变幻多种方式,竟然在现代教育体制内设置仿古师承教育,试图把前一代的经验技术继承下来。
      如果我不提高到“无医"的认识高度把这一秘密揭开,大家永远搞不清楚,为什么中医的临床绝技不可传承?
      什么叫“无医”?西医的临床医学技术,读8年医科,稍加历练就都能掌握。西医从来就没有因“传承”困难而出过问题,也从来没有成立过诸如“名老西医技术经验传承工作委员会”之类的机构。为什么不成立这样的机构西医也能传承?中医为什么成立了这样的机构,却不能传承?
      答案是:中医除了一堆境界极高的哲学推理及公共经验之外,还有一堆技术极高的个人经验秘籍。前者令人感觉“上不着天”;后者让人感觉“下不着地”,如入云里雾里。而且这两大部分互相窜来窜去,相互照应,造成“学术短路”。

      为什么学习西医就没腾云驾雾的感觉?为什么西医的学术就不会“短路”?
      因为西医有一套完备的医学科学理论体系,称“有医”。西医育人不依赖个人经验和私家秘籍。而是依靠科学理论;
      中医的哲学理论体系及个人经验秘籍,均不属于现代意义上的“医学”,故称“无医”。
      既然无医,那就更好!一张白纸,能画出更鲜更美的图画!



2
 楼主| 发表于 2016-7-19 08:34:08 | 只看该作者
从古代的“无医”,到未来的“有医”,中医的演化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如今,我们正处在这个历史阶段的转折点上。
要么创造“有医”,把中医推到一个崭新的时代;
要么维持“无医”,让中医继续保持原始,任其自生自灭。


当人们发现,中医里确实含有更有价值的科学时,就不忍任其自生自灭。
不忍,又能怎么办?谁有办法?用什么办法?



3
发表于 2016-7-19 09:02:01 | 只看该作者
不能说西医无药,只能说西医的疗法还很有限,很多病都无能为力。
不能说中医无医,因为中医的理论一直在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实践。只能说中医理论还不健全。
中医的疗法很多,但也不是什么病都能治。
西医的理论很科学,但是这个科学理论每天都在修正,从未间断。
4
 楼主| 发表于 2016-7-19 09:55: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7-19 10:05 编辑
fayuan_guo 发表于 2016-7-19 09:02
不能说西医无药,只能说西医的疗法还很有限,很多病都无能为力。
不能说中医无医,因为中医的理论一直在有 ...

不能说西医无药,只能说西医的疗法还很有限,很多病都无能为力。
不能说中医无医,因为中医的理论一直在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实践。只能说中医理论还不健全。
中医的疗法很多,但也不是什么病都能治。
西医的理论很科学,但是这个科学理论每天都在修正,从未间断。
--------------------------------------------------------------------------------------------
多谢先生批评指教!
西医药物有限,取其极限就是无药;
中医的理论一直在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实践”?但中医并不知道它究竟能治什么“病”?
这个治病的“有效” 如何进行客观鉴定?


科学逻辑,就是遵循康德及黑格尔的哲学逻辑,“否定之否定”中滚动前进。
也就是说,不滚动就不能前进。
中医数千年四平八稳,不愿意滚动,也就等于不能前进。
当现代人蓦然回首,才发现原先那一套理论早已过时。过时的医学理论,相对现代就等于无医。
就拿最常见的糖尿病来说,传说中医叫消渴病。

其实没有人知道古人的消渴病究竟是等于现代的糖尿病,还是约等于糖尿病,或是不等于糖尿病
如果实在搞不清也计算了。
还有“经络”,解剖学上实在没有也就算了。
不要把精力全都投入“古今对照”中去。不同时代的东西永远都对照不上。
一个最简捷的办法已经形成,就是用中草药及草药组方治现代医学命名的疾病,诊断有科学设备,疗效有理化鉴定,客观反映疗效。一旦产生疗效,客观鉴定会支持这一疗效,谁想否定都否定不了。会令全人类(含科学界、医学界、反中医界)都心服口服。没有人再来反中医。



5
 楼主| 发表于 2016-7-19 10:22: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7-19 10:26 编辑
董建军 发表于 2016-7-19 08:56
腾云驾雾的感觉是点穴疗法后的感觉。

腾云驾雾的感觉是点穴疗法后的感觉。
-------------------------------------------------------------------
董兄弟好!又下钟了?
我在这里讲新中医基本概念,别说兄弟是按摩师,即便那些老教授都是听的“腾云驾雾,有着点穴疗法后的感觉” 。
其实,我说的这些东西,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
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有人开始探索,且临床成就辉煌。
经过研究确认,这才是中医发展的正确方向。与国家早期提出的设想完全吻合。
中西医结合创建新医学不是梦想。一门超越传统医学,超越现代医学的新医学早就在中华大地孕育。

新中医的启蒙人,说出来大家无人不知,但我还是对其姓名暂时保密。只愿意称他为“燃灯”。
如果没有燃灯,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中医与西医之间还有一个秘密的结合点。
如果没有人看到燃灯之光, 中医还会继续在黑暗中摸索千百年。
这个世界上同样没有人知道,中医还可以升级,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及未来医疗等级金字塔的顶端。

6
发表于 2016-7-19 10:46:44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7-19 02:22
腾云驾雾的感觉是点穴疗法后的感觉。
-------------------------------------------------------------- ...

       咱们还是讨论火车飞天的论题,你是内行!
7
 楼主| 发表于 2016-7-19 10:53: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7-19 10:55 编辑

fayuan_guo
不能说中医的理论已经过时,因为中医还在使用着。 可以说认为中医理论还不完善,因为研究的潜力还很大。
----------------------------------------------------------------------------------------------
中医还在用着没错,但临床上经常出错。原先认为是中医学艺不精,后才发现是理论问题。这与西医存在的是同一类问题。不同的是,西医见错就改,不坚持错误。中医千年不动,错误延续至今。
现代医学把病划分的非常清楚,但中医没有针对疾病治疗的理论。缺少治病针对性的理论,难道还不过时?
用旧理论治病,不仅仅是没有针对性那么简单。还会造成病情加重。这种例子随时都可以见到。

我前一段出差在出租车上与司机聊天。司机告诉我他家里有“肾功不全”的传性疾病,父亲叔叔和哥哥已经病逝,自己还年轻,病情时好时坏。
我问:他们看过医生吗?
他说,最初看西医,后期看中医。他们找的都是名老中医。
我问:是不是中医越治,尿蛋白加号越多?
他惊奇的问:你怎么知道?
我说,说明我猜对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16-7-19 11:12: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7-19 11:15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7-19 10:46
咱们还是讨论火车飞天的论题,你是内行!

咱们还是讨论火车飞天的论题,你是内行!
-----------------------------------------------------------------------

李教授还是那么幽默!
早就有水陆两用坦克和汽车;
也有飞机和飞船。
先生可知什么叫“动车”?
就是每节车厢都自带动力。
如果每节车厢都自带机翼,那就可以飞天了。
这个在技术上没有多大难度,只是不节能。


其实,全世界最有难度的工作不是火车飞天,而是中医创新。
中医创新原理同样可以借鉴火车飞天原理。
把中医的整体论、系统论拆开,就像一节一节的火车车厢,加上机翼就能飞上天。
中医还原论,对应于西医病名下一个一个的病,一个一个的还原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就能治愈更多的病。不要嫌麻烦。用系统论倒是简单,但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如果能解决问题,李教授也就不会闲着在这里论谈。病人会把您团团围困。病人会把您上天的路和入地的门都堵死,让您永远不要休息,专为他们看病。




9
发表于 2016-7-19 22:11:38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7-19 10:53
fayuan_guo
不能说中医的理论已经过时,因为中医还在使用着。 可以说认为中医理论还不完善,因为研究的潜 ...

现代医学把病划分的非常清楚,但中医没有针对疾病治疗的理论。缺少治病针对性的理论,难道还不过时?
用旧理论治病,不仅仅是没有针对性那么简单。还会造成病情加重。这种例子随时都可以见到
----------------------------------------
  先生可以无知,但不可造谣。中医六经辨证,中医的望闻问切不是针对疾病治疗的理论是什么?病情加重必是辨证错误,不是理论错误。先生请拿出病情加重的医案来讨论。若无证据,免开尊口。
10
发表于 2016-7-19 23:02:42 | 只看该作者
  先生不愧是搞建筑的,出口便是城建现状。【西医有医而无药,中医有药而无医】,如同:先生有图而无市,房建有市而无图。咋讲呀?先生设计高楼,图纸又多又廉,由于质量太差,无人问津。而市场需要图,需要适用于人民生活的楼房。西医有医而不知病,如同无医,无医方无药。中医有药必有医,医必知药,知药知病就是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17 10:08 , Processed in 0.05709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