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观点非常重要。如果看不到西医中医现时代问题所在,振兴中医只是一场笑话!
西医为什么大量工作是动刀动枪,因为西医虽不缺医,但少药。人类疾病千种万种,病情形态千变万化,这就使得西医药物的数量显得苍白,覆盖面极其有限。西医的药物受到化学工业及生物工业的局限,受到原材料的限制,受到技术及资金的限制,同时还受到人体抗药性造成药效稳定性的影响。这一切都大大局限了西药所能扩展的范围。
相比之下,中草药更显得占居优势。它采用动植矿物组合使用,方便灵活,完全有能力应对千种万种的人类疾病和千变万化复杂病情。
从这一点上看,中医药确实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但不足之处是,中医虽拥有丰富的草药资源,却始终没能让草药有机会还原其英雄本色。换句话说,草药完全有能力治疗更多的疾病。但我们却不知道,只知道用其养生保健治未病。绕过急需草药救死扶伤的患者,却把健康人打成亚健康人而治未病。
其实,不是大家不愿意让中医成为主流医学去救死扶伤;不是大家不愿意去治疗人类疑难疾病,享受成功快乐和社会尊重。而是大家掌握不了“治已病”技术,只能去养生保健治未病,无可奈何的让中医沦为边沿医学。
为什么掌握不了“治已病”技术?追究根源,那就是“中医有药而无医”。
无医?不要机械的理解这个词语!中医的医学结构,分为公共理论和个体经验两部分。
公共理论:含四大经典及各家学说,属哲学说理及推理理论。
个体经验:千古至今的临床绝技绝学,属个人创新部分。为什么要称“绝技绝学”,因为它没有公共信息转播符号,属于个人创造、个人拥有,人亡技绝的经验技术。 由此来看,与其说“有”;不如说“无”。因为这两大部分,几乎都落不到实处。
从中医千年演化史来看,中医的公共理论部分虽说是千古真理。却都是一堆哲学理论,没有科学面层的知识。这个“有”,其实等于“无”。
个体经验却随时代不断演变,演变形式呈“脉冲”状。为什么会呈现“脉冲”状?因为涌现一个人,将其推到较高的境界,但人一死,脉冲峰值就会回落。虽说脉冲的峰值随时代是一浪超过一浪,但峰值再高,都无法普及,无法带动行业普遍水平的提高。
国家及行业对此伤透了脑筋,先后变幻多种方式,竟然在现代教育体制内设置仿古师承教育,试图把前一代的经验技术继承下来。
如果我不提高到“无医"的认识高度把这一秘密揭开,大家永远搞不清楚,为什么中医的临床绝技不可传承?
什么叫“无医”?西医的临床医学技术,读8年医科,稍加历练就都能掌握。西医从来就没有因“传承”困难而出过问题,也从来没有成立过诸如“名老西医技术经验传承工作委员会”之类的机构。为什么不成立这样的机构西医也能传承?中医为什么成立了这样的机构,却不能传承?
答案是:中医除了一堆境界极高的哲学推理及公共经验之外,还有一堆技术极高的个人经验秘籍。前者令人感觉“上不着天”;后者让人感觉“下不着地”,如入云里雾里。而且这两大部分互相窜来窜去,相互照应,造成“学术短路”。
为什么学习西医就没腾云驾雾的感觉?为什么西医的学术就不会“短路”?
因为西医有一套完备的医学科学理论体系,称“有医”。西医育人不依赖个人经验和私家秘籍。而是依靠科学理论;
中医的哲学理论体系及个人经验秘籍,均不属于现代意义上的“医学”,故称“无医”。
既然无医,那就更好!一张白纸,能画出更鲜更美的图画!
|
|